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一起到遥远的地方看一看》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一起到遥远的地方看一看》读后感10篇

2018-07-16 04:3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一起到遥远的地方看一看》读后感10篇

  《一起到遥远地方看一看》是一本由韩梅梅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7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一起到遥远的地方看一看》读后感(一):带妈妈去遥远的地方看一看

  看过很多的游记:有新婚夫妇蜜月的、有情侣浪漫游的、有独自背包客的、有闺蜜基友成群结队的,但带着母亲旅行的游记第一次看到。

  和继父分开后的母亲独自一人居住在乡下,突然的一天作者手机上收到了一条短信,上面写着母亲几个银行卡号,打电话给母亲才得知她身体极度不好,那天是觉得自己快要不行了。带着母亲去医院检查大碍之后也深刻反思自己对其的忽略,于是做出了一个决定:带着母亲,一起去遥远的地方看一看。

  母女俩一起到过丽江、大理、香港、上海、杭州还有马尔代夫等地,重点并非观赏当地的名胜古迹抑或著名景区,而是更注重于休养生息享受简单生活。 在丽江作者告诉母亲睡懒觉秘诀、不进酒吧咖啡馆只是陪着母亲这里转转那里看看,只去做一个简单的路人。去看,去感受。 在大理作者和母亲喜欢席地而坐大片的水,无边的天,她们总是一句话也不说,体会天人合一、无忧无愁,极致宁静快乐

  与其说这是一本游记,不如说是本随笔集。作者母亲的一些故事和自己的阅历周边朋友经历等夹杂在一起的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体验。书中引导着一种放慢脚步,感受自然心灵以及亲情价值观

  在书中作者说:我决定,将我的余生,和我母亲一起度过,再不分开了。我需要把我们弄到一个干净的、安静的、舒服的地方去,去过点儿最简单的生活、最基本的生活。

  在这本书,可能看不到华丽的词藻、跌宕情节 、紧密的逻辑,它和作者的心情一样很松散,很随意,很自然。

  看完这本书之后,我也给自己2014年制定了一个目标:我要存些钱,利用年假带着母亲去遥远的地方看一看。 因为作者说,旅行,能帮助母亲解决很多生命中问题,对健康怀疑、对男人不信任,对孩子婚姻担心,对衰老恐惧。我想,我的母亲对孩子婚姻的担心,对衰老的恐惧一样存在。我倒不一定寄希望于母亲能放下那些担心和恐惧,我只是感动于作者的另外一句话:她老了,开始依赖我们。但是她又极力掩藏自己的脆弱

  看到那话的时候眼泪潸然而下。我的母亲总会说一句话:人啊,年纪到了就不得不服老。我从未用心去体会这句话的含义。直到这句话,才恍然发现天天和母亲生活在一起,却天天在忽视她的老去,不曾懂得她对健康的担忧、对衰老的恐惧,对岁月流逝无奈。。。。。。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世事无常生命短暂,希望每个人都不要给生命留下无可挽回遗憾

  《一起到遥远的地方看一看》读后感(二):一起到遥远的地方看一看

  前几天去市图书馆借书,看到韩梅梅这本书,就要不犹豫的带回家了,花了一周的时间,看了两遍。这是我至今为止所买书最多的作家。从《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系列丛书开始,便爱上了这个女子。虽然她的书都是也许一个小时就有可能翻完的,但那些对生活对人生态度却在潜移默化影响着自己。

  也曾在网络上查询过她的资料,百度上:韩梅梅,女,金牛座。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性格认真固执热爱生活爱好小说、唱歌、烹饪摄影。著有《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等书。这些便是所能查询到了关于她的资料。而微博也是今年刚刚开通的。是一个低调而有自己想法和生活的女子。

  而她的这本《一起到遥远的地方看一看》,是写自己带心里有些压力和问题的母亲一起旅行的故事。她们一起在丽江睡懒觉,在四方街和人们跳锅庄。在大理,坐缆车到苍山上看洱海,在腾冲泡温泉,去香格里拉看雪山,徒步去找一个与世隔绝村庄,然后在阳朔大吃大喝,坐竹筏在漓江上漂流。杭州夜游西湖,吃楼外楼,喝龙井。在东方明珠最顶层的玻璃走廊远眺。清迈、香港、马尔代夫也留下了她们的足迹

  我们这一生和朋友爱人都曾计划或者说都曾一起出去旅行过,甚至一个人出行。大概少有父母一起吧。

  2014年的11月,是自己二十四岁的人生里,第一次和爸爸一起出行,一起坐火车。那个夜晚,我们一起坐在家乡的那个火车站候车室里,等候着从阜阳前往西安的火车,我一趟趟帮爸爸接水喝,陪他聊天。那个夜晚,我竟发现,时至今日,竟是和爸爸第一次一起出行。然后曾经也有一个人和我说过,他想和我一起去西安,一起去看看那个曾在他们心中留下印记城市

  年少时,因爸妈常年不在家,自己的生活起居,一切的一切都是由大爹负责,就这样不知不觉地负责到大学毕业。很多我人生重要时刻都是他的身影。这个世界上最爱我的人。

  前段时间我们通电话,我说姑姑带三奶去台湾玩了,我看到他们发的图片了。我说等我有钱了我也带你去,他说等你有钱了要等到什么时候。我知道,虽然他这么说,但是心里一定是高兴的。

  出来工作的这两年,去过乌镇、曲阜、济宁、苏州、北京、上海、南京、黄山。无论是在其中的一两个城市生活,还是游玩;不论是在云雾缭绕的黄山云海之中,还是在北京的长城之上,我唯一想到的就是他,而每一处,我都给他打了一个电话,告诉他我在哪儿干什么呢!因为不善表露爱意,没有说出我在那时那刻想他了,只好告诉他我在哪儿玩,以后有钱了也带他来。

  虽然现在的我还没有足够能力带他和我一起旅行,但我知道会有那么一天,我和他能够一起去看看,一起去遥远的地方看一看。

  《一起到遥远的地方看一看》读后感(三):当母亲渐渐老去时,该如何与她相处

  与其说这是一本游记,倒不如说这是篇很长很长的随笔记录着作者和母亲之间的点点滴滴,用诗一样精致语言为我们展现了她和母亲在旅行途中相处的所有温馨感人细节,那些一路上美丽风景倒成了陪衬,作者主要想要表现命题,我想,或许是——当母亲渐渐老去时,我们该如何与她相处?

  1,和她一起去旅行,只有你们两个人就好

  书中的母亲,正同丈夫打算分手,50多岁的女人,在眼泪快要绷不住的时候想要打电话给自己的某个子女,却还是没有打。我想,这或许是我们父母那个年代人的共同之处,他们习惯了在子女面前保持威严,从不肯展现自己的脆弱。直到作者手机上收到母亲发来的短信,上面写着几个银行卡的卡号,才知道母亲状况是如此糟糕

  体检确认无事后,作者决定带着母亲出去走一走。

  在这次漫长的旅行中,她们去了丽江,操劳一生习惯早起的母亲终于学会了睡懒觉,去了大理、腾冲、雨崩、阳朔、杭州、上海,还去了马尔代夫、清迈和香港。

  只有她们两个人,从一个地方,走到另一个地方,再变换一个地方,作者同母亲一起上路,一起说很多很多话,一起睡觉。

  这么多独处的时间,作者渐渐地走进母亲的内心,她们终于更加了解彼此,更加亲近,更加能够体谅对方选择坚持不同生活。

  作者在文中说:“旅行,就是这样一件能量强大的事。在巨大伤痛之后,有的人变得尖酸苦涩。但一次旅行,会让我们保留一张乐观脸孔。它是一剂良药,它让我们学会和懂得,不再担心未来,慢慢前行,不急,不忙。”

  所以,如果你的母亲,也正好在经历着一次困顿,或者仅仅是退休感觉生活无聊没有目标,不妨带她去进行一次旅行,只有你们两个人就好。

  2,承认你们的不同,接受并且相互包容

  母亲那个时代,同我们多少有些不同。

  很多时候的矛盾,就在于你们没有办法拥有同样的人生观生活态度

  她责怪你辞去了稳定清闲面子的工作,责怪你年纪不小了依旧不考虑婚嫁,责怪你总是到处折腾却依旧无所成就

  而你抱怨她的不理解和不宽容,你认为自己的母亲是个老古董,认为她给你选择的人生太过平淡太过无味,无法满足于你那颗躁动不安崇尚自由向往不羁的灵魂

  你们互相争吵,互相怨恨,你们之间的芥蒂越来越深,你却找不到原因

  而实际上,母亲和我们的生活环境成长轨迹本就不同,她理应和我们拥有不同的想法,为什么干脆承认你们的不同,告诉彼此,无论是你的还是我的,都没有对错,没有谁比谁更好,只是不同的生命形式罢了。

  书中的作者一直认为,自己没有办法接受“一眼可以看到20年后的自己的生活”,“希望自己慢慢地一路走下去,不向世俗道理低头,看看有什么新鲜的生活可以过。”她坚定不移地认为自己是对的,从未试图去理解母亲为什么不甚满意。

  但是,母亲对她说,不能够否认一成不变的生活,有很多人都是这么过的,用自己的方式,他们有他们的快乐。有很多人之所以选择不变,是因为责任。“没有谁好谁坏,这就是生活。”你觉得他们的生活很平淡,但是或许,别人眼中你的不安定未知,才是值得同情的。

  母亲和我们之间的矛盾,无非是因为大家都认为自己才是对的。所以,如果有一天母亲和我们都懂得,没有谁有权利为别人的生活做一个价值判断,没有谁有权利指责别人在浪费人生,生命的形式本就该多种多样。或许,母亲和我们之间会拥有更多的和平吧。

  3,知道母亲的过去,才会更加地了解她,才会懂得她那些你不理解的习惯背后的无奈

  有时候,我们往往会觉得母亲让我们难以忍受,比如她总是很节省,东西用到旧得不能再用都不舍得扔,总是不愿意去医院,有什么病痛往往选择隐忍不说,说不定发展麻烦的大病……

  母亲生活的那个年代,往往有着很多辛酸回忆关于生活的困顿、贫穷,关于难以忍受的无穷尽的饥饿,关于对生活永远的不安……

  当母亲老去的时候,你是否有耐心去倾听这些她或许不愿意回首的久远回忆,是否愿意去走进那个埋藏在她记忆深处的幼年、童年少年以及还未有你出现青年时光

  文中的随意穿插着母亲的回忆,有很多细节多很让人动容,比如小时候的母亲,在别人家里睡着了,看到人家在吃藕粉,那种想吃而又不好意思说出口只能呆呆看着别人吃完,把碗洗干净的无奈。

  母亲说,“这一生,都是没有安全感的。”是因为她从小经历了好几次生死攸关的时候,所以母亲才更加懂得生命的不容易。“人的一生,还充满了各种艰难和危险,我们都应该感激,能够好好地活到了今天。”

  母亲还述说了自己第一次离开家的经历,因为不堪被后妈略带,那些偷偷踩后妈缝纫机被后妈辱骂难堪回忆,女儿听到的时候,想必是无奈心疼的吧?

  知道母亲的过去,你才会更加了解她,才会知道,这个在你眼中或许只是个疲惫势利妇人的母亲,有着怎样的痛苦和难以释怀。

  4,让她了解你的生活,了解你喜欢的东西

  似乎天底下的儿女,永远都有一个质疑他喜好和生活的母亲。

  她不明白为什么你喜欢穿那么短的裙子那么高的高跟鞋不明白你为什么喜欢听吵死人摇滚看听不懂的美剧英剧,不明白为什么你每个月都把薪水花得精光总是和朋友到处疯总是乱买一些没有意义的东西……

  如果,你跟她解释清楚的话,就让她也试一试,你喜欢的东西好了。

  或许,你会有意外的惊喜,原来,你的母亲,并不是你想象中的老古板。

  书中的母亲,也是不理解自己的女儿总是一个人到处旅行的,她一直觉得,这是一件疯狂事情。可是,在和女儿一起旅行的途中,看到那么多孤独旅客从她身边走过,她才知道“原来有好多人和我的女儿一样。”于是,母亲终于对总是一个人在路上的女儿放了心。

  书中的母亲,一开始也是不喜欢咖啡,不明白女儿为什么要开一家咖啡馆的。可是,在女儿带着自己去过几次咖啡馆之后,她竟然也爱上了喝咖啡,爱上了在咖啡馆中享受一个寂静美好的下午。她终于不再问女儿咖啡馆的生意如何,因为母亲终于明白了:“开一家咖啡馆,根本目的,不是赚钱。”

  所以,如果你的母亲再一次让你感觉到她无法理解你的生活,你或许应该想一想,是不是,你从来没有给过她机会,让她也去了解你的喜好,了解你现在的生活状态和人生选择呢?

  要知道,她所有的不满只是源于不安,只是因为她对你不放心而已。所以,为什么,不让她知道,你所选择的生活和你所信仰的人生,其实是可以让她放心的呢?

  看完整本书后,我很严肃地跟我妈说,等哪一天有钱了,我也带你去各种地方走一走看一看到处去玩一玩好不好?

  我妈冷冷地看了我一眼说道,哼,等你有钱?我估计我牙都掉光了,头发都白完了,都没有力气出门了!

  唉唉唉,不要这么看不起你家女儿的呀!

  《一起到遥远的地方看一看》读后感(四):待我有能力之时,带你们去看看这个世界可好

  带着很平和的心境看这本书,但是每一次看完却又是那么的不平静。人都说,一辈子应该有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看完本书,我觉得一辈子至少要有一次带着父母/家人一起的旅行,那是我去年一直再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念头,是那么强烈、那么生动。

  我们这代人,跟父母似乎有着天然的代沟。生活在城市的孩子们我不知道,但是,在农村的孩子,据我所见,从小到大,跟父母之间的沟通是少之又少,有的更多的是一次次倔强的叛逆和争吵,留下父母伤心的背影或者转身瞬间默默地抹去眼角的泪水。直到这几年,自己渐渐长大,开始经历了一些人和事,才渐渐明白父母当年的良苦用心,才明白那些不懂事的年纪、说出的不懂事的话语给父母带去多大的伤害,但我们也知道,父母就是父母,永远不会记恨我们。

  虽然每次回家再离家,妈妈都会准备一堆她觉得好吃的、我们必须带着上路的而我们其实不喜欢、或者不愿增加行李的重量的的东西,但已经不会再排斥。真的带上能有多重呢,大多数的旅程,不都是在车上吗?

  不要去分析那些东西会给自己增添多少麻烦,而是应该去感受父母心中那浓浓的爱意、那些拙于言表,只能通过这种方式表达的关心和爱护。所说,不要去分析,直接去感受,然后一定会变得比以前更能感受父母的心思、更能接受他们所要求我们的一切。

  如今,我们很轻易的就可以开始一场旅行,或远或近。火车、动车、高铁各样的交通工具,能带我们去向心中所向往的地方。却忘了,那些一辈子在农村辛辛苦苦地父母从来没有坐过飞机或者高铁,没有坐过地铁,没有住过酒店,他们不知道,除了自己生活的小城镇,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他们只能通过电视,看着那些他们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

  突然想起来,09年暑假的时候,我瞒着家里人偷偷跟室友去了北京,直到那年过年的时候,才跟他们说我去过北京。他们问了我很多事,坐火车要多久、去过长城故宫没有,天安门是什么样的,,,,,,那时的我,怎么就没有体会到他们心中其实也有和我们一样出去看世界的梦呢?如果我能早知道一点,是不是会更加的努力,也许现在就不是这般窘境了?

  但是人生没有如果,只能更加努力,有朝一日,我要带着他们去书中所说过的地方。父亲喜欢喝茶,我们可以去杭州或者云南,带父亲去喝地道的西湖龙井或者普洱茶。带着他们一起去北京看故宫和天安门、爬长城;带他们去上海看看真正的繁华大都市,也带着他们去那些天空蔚蓝、空气洁净、天上有鸟、水里有鱼、院里有树、阳光普照的地方住一住;

  我要带着他们一起去看看,在旅途中听他们述说自己的过往,在旅途中看他们如何真实地展现出自己的情怀。

  看完这本书,突然觉得自己并没有过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旅途。

  09年去的北京,虽然在那里呆了很久,但是匆匆赶赶,只是看了那些著名的景点。后来辗转去了南京,因为天气太热,直接在室友姑姑家呆了一个礼拜。

  11年因为面试去的上海,第一次一个坐火车,去那么遥远的地方,只去了复旦大学和外滩。那个夜晚在地铁站等车,微冷的风让孤单一人的我,迫切的想要回到离家近的地方。

  13年公司一起旅游去的阳朔。是的,早已没有书中作者在2002年去的时候所描述的那番美景。那条西街,已经完全商业化了。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游漓江、看月亮山、看岩洞、天籁蝴蝶泉。但是我始终觉得少了一点什么东西。

  后来,我才明白,是少了一颗安定的心。记得几年前看过一句话,大意是,渴望漂泊的人,其实最渴望安定。我想,那安定一定不是说,在那个高楼林立的大城市中买一套房子。而是,无论你走在哪里,内心都是笃定平和的,因为心中有爱、有温暖。就像书中所写,在香港遇到10号风球,但他们仍然觉得这是一场美妙的旅程。只要心中安定,不管走在哪里,不管碰到什么困境,都不会怕。

  以前,我曾天真的以为,人只要去了繁华之地,就不会在孤独。现在只觉得越是繁华的地方,越会让人觉得孤独。那些灯红酒绿的霓虹灯背后,是一颗颗无处安放的寂寞的心;那喧嚣嘈杂的酒吧背后,是一件件无法言说的往事;那川流不息的街道背后,是一个个孤独无依的灵魂。我们所向往的繁华,原来就像是云端的梦,虽然美好,但却那么不真实;脚下的土地,故乡的家,原来才能给我们最安全的感觉。

  姐姐说过,今年想带着小外甥女跟母亲一起来厦门玩,昨晚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曾厝垵,那个算是古朴的地方吧。哪天我一定要先去看看,到时我也带着他们去住那开庭院里有一颗站着开花的树,树下开满鲜花的小客栈。

  我想,这是看完这本书对我最大的意义。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有些事,真的在不做,以后都没有机会做了。

  《一起到遥远的地方看一看》读后感(五):曾有一个人爱你如生命

  近日来关于旅行的书已是看过不少,本不愿再翻看这一类的书籍,但却因着简介里的一句话而改变初衷。

  “妈妈,我们去看一看,一起去遥远的地方看一看。一起去看,让万物清清楚楚地呈现在心里;简单活着,生命是闪耀的此刻。”

  《一起到遥远的地方看一看》韩梅梅的这本书,可以说是一本游记,但是我更愿意将她称为回忆,带着母亲,带着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去她从未去过的地方,聆听从未听过的声音,并用自己的文字记录下这些点滴,用着大把的时间来陪伴母亲,听她絮絮叨叨的说着从前的故事,哪怕只是窝在旅馆里睡懒觉的日子,也格外的令人珍惜。

  我并没有逐字逐句的将这本书读完,甚至于在合上书页的那一刻,我脑海里也只是模模糊糊的记得作者与母亲发生的一些故事,但心中满满的感动忍不住的要夺眶而出,于我而言,一本书的好坏,不在于它的故事多么的惊心动魄,也不在于它的辞藻多么的华丽,只是简简单单的诉述着平淡的生活,实实在在就好。

  这本书,是我在外学习时为自己准备的课间书籍,本想着课间时分可以看看,简简单单、轻轻松松的游记,算是一种消遣,却在翻开书页之后,读的眼眶红红,傻傻的奔着洗手间梳洗了好几次。

  每一次看到作者与母亲交谈的画面,总有一种深刻的熟悉感,仿佛这个画面在我的生命里出现过无数次,那些对白,对白当中所蕴含的深深的爱意,一次次的撞击着我的心。

  捧着书,眼里见着的是作者的话:“母亲,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一起去遥远的地方看一看,有些地方,是你,眼睛未曾看见,耳朵未曾听见,舌尖从未尝试,心里从未想过”。脑子里回想的是前阵子,母亲与我交谈的片段。

  那天,难得休假。躲在家中看书,母亲坐着一边摘菜一边给我说,等有时间我们一起出去走走吧,我哪儿都没去过。我窝在沙发里,嘴里嚼着零食,点着头,说,行啊,等有时间吧。

  母亲低头不语,继续摘菜,回头转身去厨房准备午饭了。这个话题就再也没有提及。

  此时此刻,再一次想起母亲那时落寞的身影,顿时泪流满面,想起她兴冲冲无比期待的给我说,我们一起出去走走吧,想起他无比遗憾的给我说,我哪儿都没有去过。

  我们在外有着绚烂的,五光十色的生活的同时。父母在家,过的不过是平平淡淡,得过且过的日子,唯一的乐趣,便是儿女回家之后,那份短暂的陪伴。

  我们总是心安理得的享受着父母给我们的一切,却从未想过,我们能给他们什么?

  正如书中作者所言:“母亲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旅行是我生命里很重要的事情,过去,我从来没有想过,重要的事情,要带着最重要的人一起去做”

  我们总是叫嚣着独自旅行,总是说着要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经常带着朋友或者爱人一起出发,却从未想过,带着母亲一起出去走走,去到那些她没去过的地方,看一看。

  现在,是时候带着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一起出去走走,去她从未到过的地方,就像我小时候她牵着我的手带我认识这个世界一样...

  《一起到遥远的地方看一看》读后感(六):她没有你想象的那么老

  中国的母亲身上都有很深的道德烙印,历史传统和社会舆论要求她们“贤淑”、“夫为妻纲”、“为家庭奉献一切”。在我去上大学,离开家乡的那个早上,我母亲跟我说:“不要太早谈恋爱,不要太早结婚。女人一结婚一生孩子,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我母亲不是个文化程度很高的人,这句话是她用前半生总结得来的经验。我也曾问她:“你后悔生下我吗?如果只有弟弟,我们家现在的生活会好很多的吧。”

  我母亲生气地打断我:“乱说话!幸亏生了你,你就是我一生的成就。”

  在我印象里,我母亲从来没说过一句脏话,从没和别人红过一次脸,一直都是温温柔柔的。如果在武侠世界里,我想我母亲练的是温柔刀,清风划过,刀刀透骨,短短一句“你不在家了,就没有人跟我玩了。”就能让我在百里之外,伤心欲绝,夜不能寐。

  我的母亲也和中国多数的平凡母亲一样,不会说什么大道理但善良敦厚,不懂得保养不懂得化妆但擅长所有家务。记忆中的母亲好像就是工作工作家务家务,手慢慢粗糙,头发渐渐白,坐公交车的时候会有中学生给让座。

  母亲好像还没年轻过,就老了。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母亲的形象又一点一点地在我脑海里重塑,变得鲜亮而活泼,就像脱掉了一件使她疲倦的肮脏的大衣。

  本书的作者也以为她母亲是老了的,于是抓紧时间带她到各处旅行,见尽山水人情,吃尽地方特色,但逐渐发现,母亲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老。她能很好地适应各种交通工具,到每一处都随遇而安。作者的朋友也说:“她比我先知道菜市场和广场在哪里,还学会了用腊肉和新鲜蚕豆掺在一起控饭,有一天,她还主动要求我给她买一支防晒霜。”我、作者、作者的朋友,甚至包括你,我们都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的母亲老了,老得不能接受新事物,老得思想跟不上时代,老得已经没有爱情。

  公交上的年轻小情侣肆无忌惮地亲昵,作者感到不好意思,于是煞有介事地跟母亲说现在的小年轻真不像话。母亲却说:“要宽容别人在秀恩爱的时候表现出来的那种傻里傻气。要知道即便是无恶不作的人,在谈恋爱的时候,也会不知不觉天真地哼起歌来。”

  看到这里,我忍不住想对作者的母亲说:“哲学家大大你好!”

  还有这句:“有的人,好像喝点雨水就长大了,但有些人,要健康顺利地长大成人,真的很不容易。人的一生,还充满了各种艰难和危险。我们都应该感激,能够好好地活到了今天。”

  其实,她们活得比我们明白,她们不光知道路边的野草叫什么名字,哪些野果可以吃,甚至还知道自己死后会埋在什么地方,而我们却连今晚要吃什么都不确定。或许岁月的洪流太过汹涌,一下子让她们迷失了方向,但她们也能很快地回到原来的轨迹,从容接受岁月的礼。

  “一起到遥远的地方看一看”,作者带母亲看风景,母亲带作者看人生。

  她没有你想象的那么老。她和你一样,对人生还有很多期盼。

  命运常使坏,趁人不备,偷埋让人难受的东西。旅行,到遥远的地方看一看,是个好办法。但现在我们更需要做的是耐心地把母亲的话听完,真诚地(或捂着良心地)告诉她:“妈!你做饭真好吃!”

  《一起到遥远的地方看一看》读后感(七):心是躲藏在日子里的悲伤

  旅行,是一首关于行囊的挽歌。

  当怀念成为岁月里唯一的救赎,回忆里的每一件琐碎小事,都像遗落在角落里的纸屑一样难以清除,品咂着嘴里似陈年的芳香,故里或远方,足迹斑驳了方向。那年那月那个地方,狭长或潮湿,抑或丢失了掬在手里的清泉,走到下一个城市,阳光依然照在距离你一米的地方,还是习惯于用双脚丈量,沿途建筑和路边不知名的野花,你会觉得一个人旅行丧失的仅仅是重叠的影子。酒吧是一种文化,在你记忆的片断里让你断片,听音乐或者只为了喝酒,其实没什么两样,年纪大的在声色犬马里继续老马伏骥,像是在人生的驿站里再画上一个重要的标记。充满小资味道的旅行,总会让人觉得像是绅士之间的交际,谨小慎微中透着优柔的虚伪。天空原本可以更蓝,云朵也可以丑陋不堪,爆粗口也会成为驱赶寂寞的武器。旅行的意义就是离开、回来、再离开。

  韩梅梅写的《一起到遥远的地方看一看》,充斥着一种怀旧气息,如儿时写的流水账日记,暂且不论其文笔优劣,单说这种叙事风格就已迎合了80后阅读群体,并且配上大量的旅行照片,透着浓浓的小资范儿,港台情怀,如果说读者之所以喜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本书很相似于明星片,并且装订成册,便于携带,又便于充门面,至于其价值,可以堪比中小学门口零食摊位出售的赠品书籍,让你在百无聊赖中将其当作扇风的工具。

  作者韩梅梅是聪明的,在现如今各大娱乐选秀节目、网络访谈节目等等中,都习惯大打“亲情牌”,或将自己身世描述的异常凄惨,或将父母离异挂在嘴边,总之自己就是不堪的代名词。韩梅梅现身说法,将自己的母亲与继父的中年情感危机浅尝辄止,一笔带过,但仍让读者心神俱损,伤感不已,这恰好为她之后的旅行叙述埋了好的伏笔。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韩梅梅领着母亲由南走到北,历数沿途见闻趣事,母亲随着旅游的深入,竟越发地乐此不疲、乐不思蜀了,心情大好,早将与继父的不愉快抛到了九霄云外,可见旅行不仅仅是韩梅梅形容的“一剂良药”,更是为失忆找托辞的最好办法。但是,不得不说,韩梅梅是网络的牺牲品,又是文字的亵渎者,既然要将此书定义为文艺书籍,就要有属于文艺的东西,如果是单纯的记述,我想但凡识字者都可完成,只能说韩梅梅被网友粉丝惯坏了。什么是文艺呢?正所谓文无定法,没法单纯地将文艺的定义单摆出来,个人理解文艺即思考的美。如果没有思考,就是无数废话的堆砌。世界每天都是瞬息万变的,可追忆的事情,可留恋的物件,可心驰神往的东西不胜枚举,怎么就会为一个带母亲四处瞎逛的故事所动容呢?况且总感觉字里行间在标榜着什么。

  这是一本关于旅游的书。这么界定,未免有点偏离主题,本来是一个关于亲情的故事,怎么一下子跳跃成为旅游的书籍了呢?每到一处,韩梅梅的母亲都会感慨一番,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每每此时,韩梅梅就会如获至宝,将这些陈芝麻烂谷子通通“摘抄”进这本似旅游的书籍里,供大家赏玩,填鸭式的,管你喜不喜欢,反正把母亲的心病医治好了才是王道。

  说心里话,我不太喜欢这样的书,因为矫情;说实在话,我不太喜欢书里的文字,因为平庸。

  历史本来可以很精彩,但是史官太垃圾……

  《一起到遥远的地方看一看》读后感(八):身未动 心已远 等我长成也同你兜转这世界

  简单生活,生活是闪耀着的此刻。这句话印在扉页上,读完之后便会明白,旅程中每一个和母亲在一起的瞬间,都是闪耀着的此刻。没有母亲过去携带的病痛忧伤,也没有未来该如何前往的精打细算,用心感受度过的当下才是贴上了自己标签的人生。

  很多很多人想去旅行,独自一人,或者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和心爱的伴侣,逃离超负荷的工作,逃离每天都会上演的职场宫心大戏,逃离拥堵的地铁和毫无生气的人群。有多少人想过带上至亲?至少在这之前,我也没有。

  因为有了母亲,一段一段的旅程里,我看到了长者的宽容和智慧。

  在阳朔,母亲喝完下足了功夫的墨鱼小肚粥,面露微笑,对殷勤呈上的第二碗说了不,因为第二碗就不是这个味道了。

  在雨崩,面对藏民兜售的冬虫夏草,毫不犹豫买了一些,因为深知藏民的不容易,还在集市上买了花花绿绿的水果糖,送给带他们入山的司机扎西,让他带回去给孩子吃。

  在杭州,公交车上,一对情侣当众亲吻,母亲说,要宽容别人在秀恩爱的时候表现出来的那种傻里傻气,即便是无恶不作的人,在谈恋爱的时候,也会不知不觉天真的哼起歌来。

  还有种种细节,我想,如果不是和母亲一同出游,是无法体会这样一番厚重和宽慰的吧。

  看似是十多个城市的游历,但我看到更多的是,作者和母亲的过去,对生活的感悟还有对人与事的态度。因为跋涉过更远的山,路过更远的风景,遇见过更纷杂的人,所以懂得专注于内心,宽容于人,认得清在彼此生命里最重要的是什么。

  旅程中,听得母亲的种种过往,那是因由时间的沉淀而积攒的智慧,所以句句箴言。旅程中,一起驻足大小城市,经繁华,历清苦,看风景,填人生如海。比如,世事艰难,有人易,有人艰难,但无论如何,也要感激能一直努力的活到现在;比如,曾以为在闹市便不会孤独,可知更易支离破碎;比如,人走的越高,心胸越宽,这便是对艰苦人生最好的补偿。

  一老一少,相互感染和扶持,你知我在大城市打拼不易的经历,我懂你过去因社会变迁而尝过的悲喜,把这辈子能有幸做母女的时日过得更加通透。

  远行一始,便不想终。这大概会是她们人生里最丰盈的一段了吧。

  最后,北京是终点,也是起点。多少人骂着恨着却不愿离开的城市,多少人心酸过也爱过的城市,都成为了生命里的界碑,所以离开和没有离开,没有区别。

  常常在读的时候会想到自己的妈妈,尽管离开家乡来到陌生的城市工作,没有和妈妈一同游历过那么多地方,但我非常爱和妈妈聊天,去了解她的过去,毕竟有二十多年的时间我们在彼此的生命里是空缺的。也正是因为这样坦诚的交流,我知晓了她的善良、乐观、聪明和大方得体,耳濡目染下也暗暗发誓要成为妈妈那样好的人。

  平凡如大多数的我们,大概目前不会有太多的机会和足够的支撑去和至亲有这样一场旅行,但是,如果不能去到远方,把现在正在经历的人生当作一段旅程,和至亲绕小城散步一圈,听听他们的过往;带他们去到你工作生活的城市看看霓虹,讲讲你眼中的未来,相信这样的旅程也会同样精彩的。

  重要的是一同走过的路,更重要的是把他们放在心里走在路上。

  一起到遥远的地方看一看,一起去彼此心里看一看吧。

  《一起到遥远的地方看一看》读后感(九):走不起,就慢慢走

  作者偶尔提到她母亲的各种状态,简直是惊人的熟悉:我的妈妈也是如此。妈妈最近身体不太好,四处检查了好些地方,最近一位专家却告诉她,更年期的时候是会这样,偶尔有些地方疼痛,还会有些其他毛病,不用太过在意,不会致命,也不需要随意吃太多药,无伤大雅。

  女人的一生,真是稍不留意就悲剧了。叛逆期婆媳关系等暂且不提,仅更年期就够受了。更年期间身体不适,爱胡思乱想,脾气怪异等等,实在需要十分折磨人。

  很佩服作者,能够带上母亲一起去旅游、散心。仔细算起来,几乎没有跟父母一同出游过。小时候他们总是忙于生计,偶尔能一起去亲戚家玩半天已经算是奢侈;等到大学的时候,自己倒是有四处走过,却从未想过和父母一起,那时太向往一个人四处游荡,不愿被束缚被唠叨;到参加工作了便更是奢望。

  这本书,与其说是写旅游,不如说是写母女之间的沟通。女儿长大离家后感情要怎么继续维系呢?一同出游确实是个好办法。我妈妈也曾一遍又一遍讲述她小时候的故事,在柴山林里遇见大虫(蛇)啦,做农活啦,带着我小舅去学校上课啦之类的趣事,讲一遍就伤感一遍,可是还是忍不住会对我们讲,好比有些地方,去了一遍还想再去一遍,虽然明知道回不到过去,却仍不停回味。如果有机会能一起到遥远的地方看一看,不知道又会是什么样的景致。

  文中还有一个细节也是十分感动的,“有一天,她还主动要求我给她买一支防晒霜。”看见“主动要求”这几个字,好触动,才回味过来每次对妈妈的不平是什么。她们那一辈人,总是十分节俭,给她们买礼物,总是会被各种唠叨,仿佛犯了什么滔天大罪,然后必定忘不了嘱咐一遍,我什么都不缺,不要瞎买了,浪费钱。如果能力范围内爸妈能主动要我给他们买什么,一定是一件很高兴的事情吧。

  很漂亮的一本书,大概是看习惯了白纸黑字,看着灰色、绿色纸配白字,居然有些吃力。随意配上一些插图,更让人向往出游时的随意。春节假期里看的书,恰逢朋友相邀外出,强压下内心的蠢蠢欲动,还是决定在家陪家人了。一年也就那么几天在家,实在难得。回头想想却也不后悔,外面的风景再好,终归抵不过家的温暖,或许也正是我的贪恋,使我无法真正狠下心走到遥远的地方。

  可是,没关系,人生这条路,没必要着急,眼前走不起的(如文中注释,走不动),可以慢慢走。这世界每一天都在变,暂时的一成不变,就是为了改变。让我们都心存希望吧!

  《一起到遥远的地方看一看》读后感(十):旅行与母亲亦可兼得

  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像是在做着一场时空旅行,一方面以作者与母亲旅行目的地的变换打破空间的阻隔,另一方面又将母亲的回忆与当下的现实进行更替,让读者穿越了时间。全书的文字很清淡,四处都藏着作者的感悟和母亲细琐的生活哲理。旅行与回忆都通过文字娓娓道来,如同弥散在房间的轻音乐,一下子就放慢了世界的节奏。我以为又一个匆忙而繁杂上午都过去了,一看表,却不过是过去了一个小时。

  这种悠闲,好久不见。

  周围的一切都太快了,我们正需要一剂“慢慢来”的良药,就像作者在书中有关睡懒觉的文字“我教母亲睡懒觉的秘诀:抓住那一份昏昏沉沉的感觉不要放弃……一夜安眠之后,你要享受那蒙蒙胧胧之间、骨头里的慵懒。”

  只有当我们真正地停下来,才能体会到这样稀松平常的小事里,那些不起眼的美感与幸福。

  我素来是个感性且喜爱旧时光的人,所以每当作者在书中写及她母亲的少时往事,我总忍不住反复细读。那是我从无法亲自体验,无从感知的真实生活。一段真实的旧时光,质朴而生动,没有刻意被放大美化的人性。它没有《小时代》里描写的幻觉般的世界,它用旁观者平静的口吻描述了旧时光里本来的艰难或喜悦。“母亲”幼年对夜晚枕下的河水回忆,对食物的崇拜与渴望,对父亲的依恋与羞怯,对继母苛责刁难的坚忍……这些细节,无一不触动人心。我相信人类的感情是互通的,在某一处,走可以找到最为原始的共鸣。

  最后,我想说说——母亲。

  母亲这个词,读上去就特别正统。提起母亲,便足以让所有在旅途中的脚步停下,让肩上的背包变沉。

  旅行和母亲,对我而言,几乎是一对反义词。我喜欢一个人获与一二好友结伴穷游,我们计划路线,做很慢的铁皮车,订最便宜的旅店,吃路边摊的小吃,只逛店不花钱……而我的母亲虽然热爱出游,但她的旅行准确来说应该称之为旅游,报个旅行团,跟着导游四处转悠,到了景点就拍照,到了饭点就正儿八经坐桌吃饭,到了行程终点就开始买大包小包的纪念品和土特产……

  我的母亲也去过不少地方,可大多时候都不是我陪在她身边。尽管母亲时常揶揄我旅行不曾带上她,但我也不把这些念叨和叮嘱放在心上,仍旧不愿意与母亲一同出游,常常先斩后奏,说走就走。如今想来,难免感到遗憾。

  不得不说,带着母亲展开一场作者笔下那种意义上的旅行,是一件不易却难得的事。

  旅行与母亲,变得不再矛盾。

  只好祈求时光再走得慢一点,别伤害这个我最爱,也最爱我的女人,让我可以带她一起到遥远的地方看一看。

  母亲一定会很高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