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创业时, 我们在知乎聊什么?》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创业时, 我们在知乎聊什么?》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7-16 05:24: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创业时, 我们在知乎聊什么?》经典读后感10篇

  《创业时, 我们在知乎聊什么?》是一本由知乎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38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创业时, 我们在知乎聊什么?》读后感(一):没有经历过创业的,也许觉得这本书很虚

  看了豆瓣的书评,看到网友评论说此书太空泛。这里我也说说下我的意见

  我从大学开始创业,经历了创业失败,出来找工作时误打误撞也进了个初创公司(虽然我的初衷是想进大公司学两年规范再出来创业),然后也见证了这个公司从建立到最后解体的全过程。当读这本书时,我才感觉到,“这些道理要是早知道多好”。

  但是,其实早知道,我估计我也会犯错,因为本书示例比较少,我想,如果我不是经历过创业阶段,我也无法理解这些道理。

  书里其实讲的不完全是道理,或者说心灵鸡汤。其实书里还讲了很多技巧性的东西,例如如何选投资人合伙人,估值技巧等。事实上,这本书几乎覆盖了创业的全过程,从有idea开始,到a轮融资

  总的来说,书是缺乏示例,但不失为一本好书建议时正在创业的朋友读。如果还没创业实践过的话,可以先看看别人的故事。我也把我的故事写在知乎上了,欢迎点评http://www.zhihu.com/question/22924312/answer/24285016

  《创业时, 我们在知乎聊什么?》读后感(二):只有一种成功--以你自己方式度过你的一生

  在创业这件事情上面投石问路,越看后面就越觉得做事做人都是类同的。

  一个不成熟男人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的死去,一个成熟男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的活着--《麦田守望者》看到这句话颇有感悟。男人所谓的事业和男人所谓的胸怀都是相辅相成的,很多时候我们受到很多微词,甚至阻扰和不解。对于这种外界我们选择习惯,渐渐明白外界多是旁观,重心还是要再自己的心里,你自己不去坚持,就不可能得到你要的东西,哪怕这一路不平坦,但路途崎岖,我亦欣然前往。结婚这件事和创业一样。你要俘获用户爱人芳心,你要开源节流,你要筹备多事情,房子,婚车,装修礼金,婚宴,司仪等等,还有你的财务问题,维持感情温度。你必须足够耐心,满心坚持,修成正果,携手一生。组建家庭,开始新的生活,这就是男人必须面对的一次创业。

  --------------------分割线--------------------------------

  笔记

  1.互联网最不值钱的就是电子

  2.在互联网行业,一个好的技术人员,有四五年经验有又悟性年薪大都在30万甚至以上----掩面路过。

  3.你是唐僧,你怎么找到你的孙悟空(他是没有取经的信仰的)。

  4.打败你的路数,往往不是用户比你有更高的黏性,而是走了另外一个方向

  5.女人生第一个孩子要怀胎十月,但我们在生第二个孩子的时候(第二个项目或第二次创业)就觉得有经验了,加大努力两个月就能生出来,这是很严重错误

  6.“精准”、“低调”、“简单”是许朝君总结的三个关键字。精准 告诉我们要找到目标用户,低调 可以帮助你减少不必要竞争和不准确的反馈。 简单 让你的产品变的非常尖锐,开盘市场发挥优势

  《创业时, 我们在知乎聊什么?》读后感(三):这本书是枪手写的!!(你准备看着本书,不妨先进来看一下)

  我是买实体书的,限量版第一万零六本。

  我平时几乎不上知乎,不是冲着这个名牌效应阅读的。

  我纯粹是想知道,关于创业的那些事儿

  这本书有十五个名人一起聊聊创业。

  翻开书本之后,彻底失望了。这是什么?心灵鸡汤。。。

  什么“敢赢也敢输”什么热情、什么坦诚、什么欲望。。。

  这些是什么呀?—— 一大部分如同告诉别人,如果你要生孩子,就要找一个老婆一样。

  谁不知道你是你妈生出来的?~真是搞笑。

  忍耐一下,毕竟这些创业者素质应该提点。

  接着,就是关于创业的各种大道理。(很明显,这是一本枪手写出来的书,但是里面打着各个名人旗号。)

  你会发现所有事情点到为止,空泛至极。

  重点是……你发现任何一个人谈论创业的时候,都从来不说自己经历过的事情,从来不说自己公司遇见过的事情,他们从来不说自己遇上什么困难,怎么解决

  整本书的结构永远就是:缺乏耐心,你们都需要忍耐,看准时机。(这样就完了,到底遇上什么问题,发现自己耐性不足呢?如何克服呢?你说的时机是什么呢?全部没有说)

  就这样空泛的词语一堆堆。

  创业 最重要的就是财政,他们继续绕着不说自己。一说到财政就说百分比。这本书看久了,就会肾虚。语言也会虚到爆!

  找一个人,写这么一本书,或者说整理这么一本书,来赚钱,正是太垃圾了。

  知乎,你要赚粉丝的钱,麻烦不要放在公众地方卖,可以吗?

  知乎,你不要想着出第二册了,这绝对欺骗消费者呀!

  我是三十多块买的,不写这些话,我能够解气么?

  在创业书籍来说,这是一本难得……没有任何案例、没有任何实例、没有任何数据、没有任何说服力的书,太难得了。

  就连360和QQ略带难得的事情,都众所周知,(这是写手,网络摘抄的吧。)

  这是一本关于创业的心灵鸡汤。

  如果你能够完完整整看完,恭喜你!你百分之九十九是不会去创业,或者说创业成功~ ~

  这本书可以改名为《意淫创业》。

  《创业时, 我们在知乎聊什么?》读后感(四):有“态度”的知乎

  其实这本书,是在有一天和媳妇儿在三里屯吃完隐泉,媳妇儿闹着要去page one的时候,突然被勾起兴趣而买下的。

  再真实一点说,第一是媳妇儿要创业。。。做大淘宝事业,我责无旁贷必须是资深顾问,所以我也就多关心关心创业方面的书,可我这个人,打大学时代养成了一个毛病,但凡和市场、营销商业这一广泛范畴内相关的,都能不选择国内的作者就绝不选择,半吊子和道貌岸然者居多,不愿意被他们骗钱。

  另一个原因,是我对知乎神秘而又尊敬心态。这网站,早年就听说,但是一直觉人家深不可测,觉得上面的回答都很“专业”,而且人家的专业,不是单纯说自己在某个领域做的久了有经验就行,还特别旁征博引引经据典,我自问自己没这个耐性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下这样的功夫,所以不敢去露怯;近来因为格外关注互联网的种种,去的多了,关注也比以前多了,所以看见这书,顿觉亲切,想着多了解了解。

  然后看完这本书,之所以特别想评论,是还想对着另一本必须被吐槽的书一起来说的,叫做《社交红利》。

  这年头,网络资讯有多发达就不说了,所谓“碎片化”这种破概念也传了有日子了,能真正从网络资讯中获取有价值信息并为自己所用,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所以,一些专业人士帮助大家梳理,用出书的方式来梳理网络信息,本是一件好事

  但是我以为,出书这件事,如果负责任一点,也该像做一个品牌一样,想想你要写给怎样的读者看,帮助这些读者什么,而不是,我把自己的博客、满网络世界发过的文字、网络世界的普世真理凑到一起,就叫做“一本书”,说是扫盲吧,这个级别的在网上就可以解决;说是资深专业吧,没有任何解决方案或者独特观点,那我真心不懂您除了骗钱,还打算干吗?

  对,我也为此挨骂了,一个很爱书爱学问的朋友就挤兑说,您一个做品牌的,挑书也不知道看出版社的么!我知道!但谁让冲动魔鬼呢~所以那本书我看了一个章节就扔书架上去了。

  然后就开始看这本,就觉得很“欣慰”。其实,这种类型的书更不容易得到好评,因为知乎本身就是一个知识分享交流平台,这里的人精又多得是,关键是,来看答案的,也都是自命不凡聪明人和装逼者,所以这样出来一本书,能让看纸质书的人还觉得有用不易

  所以首先它给出了一条清晰线索,用线索来挑选素材,而这条线索,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是非常咬合互联网或移动互联创业这个“标签”的,这就收窄了目标读者,容易让对这个话题需求的人产生强烈的兴趣和对号入座基础

  其次,它选取的素材,答题人的素养之高还在其次,我觉得是“有信仰”,我想这也是知乎成功的重要原因,在一个相对开放的平台上,什么角度的答题都可能产生,其中的“成功者”也并不少,所以选取素材,是“成功者”更能帮助目标读者,还是“正确路径”更能帮助目标读者,这是一个“作者”的信仰,所以你会看到,在创业这个线索上,所有素材都是有着统一价值观的,里面有些看起来前后答题人观点不一致,那是在回答问题时对问题的梳理不同造成的,却绝不是价值观上的本质分歧

  再下来,才是答题者的高素质和针对性,这个没什么可说的,而且还做到了分布合理,即高端大气上档次大咖有,身边的普通人也有;专业环节专业人士有,实际操作的小白也有,很丰富,很有层次

  另外,作为一本书,编著很生动,这也尤其难得,因为编著,而不是完全的撰写。

  所以我想,所有对创业有兴趣的朋友,不局限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领域,都可以看看这本书,创业精神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完全可以借鉴;而在移动互联时代,有一些这个领域的特别理念,是可以借鉴到普通人日常工作的逻辑中的;

  此外,想多了解知乎给自己贴贴标签的人,也可以来读读看,学习一下真正的大咖回答问题的严谨认真,与现在知乎上一些装逼活该遭雷劈的答题者相比,这些人才是真正的谦逊的人。

  以上。

  《创业时, 我们在知乎聊什么?》读后感(五):创业是一种态度

  在当今社会中,每天都有创业成功的新闻占据头条,每天都会看到各个互联网大企业动态,似乎每个人都在你耳边喊着创业吧,创业吧,大把的黄金就在眼前。然后,现实生活中,哥两一碰头,毫无头绪根本可行嘛,空手套白狼怎么推导都无解啊。

  而在这本书里,其实也没有真正告诉你到底哪个是对的,是可行的。因为这本书与其他书最大的区别是它有很多作者,因为每一条回答都是一个作者,也就是说这本书不是只有一个声音,而是由多个声音,并且每一个声音都不是对上一个声音的补充,甚至有时候还与前一条回答有所对立。

  因为创业者其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成功的,当他们开始时,很多人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三回头,并不知道自己的产品最终是一个什么样的效果,也不知道哪个机遇的降临会导致流量突飞猛进。只有当他们成功了,他们才开始根据自己的结果,逆推原因,这种逆推法自然只能接近真实,但不等于真实。

  所以书中才会各家都有各家理。因为人生就是小马过河,所有的指导都只是参考,都不是自身行为指标出身性格资源环境等等都会导致一个看似一样的开端导致一个完全不一样的结束

  不过这恰恰也说明一点,创业只是一种态度,一种自己认同坚定不移要去创业的态度,无关资源,无关机会,甚至无关能力。而众多创业者有的百战沙场得胜回,有的在路上煎熬,最后倒闭,而前者的概率极小。而且很多时候前者也不过是昙花一现,进一步降低了所谓创业成功的概率。

  创业绝对不是一种浪漫,是一种琐碎的煎熬,在创业中,你将接触各种你不想接触的人,完成各种你厌恶事务,因为你需要的是打破一个传统,那就需要整合,需要屈服,这种煎熬不一定低于日复一日重复工作的煎熬。

  你的脑子里永远考虑各种事情,却永远跟不上变化,特别是当面对团队的时候,你要给他们的不是正确,而是确定——其实很多时候你自己都不确定。

  在成功的道路上每一个成功都是不一样的,每一个失败也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会为你的失败找出这样那样的理由,也会为你的成功给出各种解释

  可其实真正的创业者早已经走在了路上。

  《创业时, 我们在知乎聊什么?》读后感(六):创业者们

  创业成功的人不见得是最聪明最有才华的人,但他们一定是最“痴”、最“傻”、最“低”、最“厚”的人。说他们痴,是因为他们执着于心中的梦想;说他们傻,是因为再难的路,他们都始终坚持着走下去;说他们低,是因为他们把自己的姿态放得比整个市场还低,否则不可能虚心纳谏;说他们厚,是因为他们从不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质疑、否定嘲讽

  没有这四种素质,他们不会成为最擅长学习、最擅长及时调整的人,他们也就不会成功。

  窃以为,吴军的《浪潮之巅》可以作为宏观层面的书,这本知乎问答集,某种程度上可以作为对《浪潮之巅》微观层面的一些补充。只是至今也很难看到《浪潮之巅》中的各巨头的创业者们在微观层面的经验与心得。

  《创业时, 我们在知乎聊什么?》读后感(七):这本书可以算是创业指南

  从目录大的框架可以看到本书包含了创业的萌芽到创业高速发展甚至转型的一系列问题,帮我们缕清楚了整个创业timeline,从一个高度上来讲也是对自我的一个拷问。

  文中每一篇文章,每一个问题都会引起我们的深思,我离这个要求有极大的距离,以前的思维是如此之浅。每一个自我拷问都是体力与脑力的极度考验和锻炼,但是...最最关键的一点是什么,无论有什么好的想法,开始做, go go go do do do!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没有人是什么都准备好了才开始行动的。

  以本书为线索,从每一章,每一个问题发散开去,本阶段还能多做什么,需要规划那些,能改善进阶多少,都是极大的考验,创业不能埋头于事务之中,多跳出框框,"跳上飞机看大地“才能看的更远。

  创业,从今天开始,Just go on ,Just do it!

  《创业时, 我们在知乎聊什么?》读后感(八):创业需要积淀(附全书大纲)

  去前同济茶社社长家做客,偶然发现知乎三本精华合集。另外两本多少都看过一些,于是挑了这本相对陌生的书看。

  身为法律狗,一贯以学好手艺为荣,因此对创业并不感冒。但实习几月,又在家经历了不少龃龉苟且,越发想要逃离现有的环境。恰逢读到此书,大概也算在心里埋下了创业小小的种子吧。

  创业这件事儿,实在需要强大的综合素质。要完善性格,努力培养自己讲故事的能力,毕竟能说会道,会抓人眼球的创业者,攫取资源的速度总比那些不擅包装而闷头苦干的创业者更快,要有足够多的阅历,懂的发掘矛盾产生的根源,而不局限于事务表面,还要有精准的眼光,找到充满希望的领域,以及其他诸多要素。而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这些可以说一无所有,因为成功的概率也就小了很多。噢,还有朋友的相互支持,招募创业伙伴的时候,性格互补也是重要指标。这些都是要在生活的打磨中不断精进,才能把自己真正塑造成合格的创业者。

  这些特质,并非唯独创业能给你带来,反过来说,从其他领域中培养起来的特质,也能对创业有指导作用。

  比如说,yudan在如何确认用户的真实需求中写的思路。

  做方案,要按照创业的想法,用最快的方法作出粗糙的方案,在此基础上不断细化。去找具有创新意识的非典型用户,找种子用户,听取他们的意见,尝试理解他们的思路。等到反复多次的分析种子用户需求、反馈改进、进一步完善后,再邀请群体用户进行测试。这时候问的,也不能是你喜欢吗这种弱智问题,而是更深入些的W式问题。第五步,才是稳定产品,安排市场推广等等。要发现用户真正的需求这一点。人们为了找到真正需求的解决方案,会不断的付出成本。“我想告诉你一件事儿”,就经历了吼、喇叭、飞鸽传书、邮局、电话、电报、qq打字、视频聊天等一系列方案。靠谱的创业者将通过不断观测用户行为,发现他们内在的需求。

  这背后蕴含的其中一条,乃是GTD中典型的“最小可行方案”的思维,用来治疗拖延症的。

  越来越觉得人生的原则就那么多,不过以不同的面貌不断重复呈现在每个人面前。成功的人并非不会犯错,而是在犯错、在发现并理解这些道理后,能将所得的收获快速的反馈到自己的生活中,避免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只是太多时候,我们的理解能力过于孱弱,以至于不能发现这些本质。

  我想起一句话,二流的理论才只是描述,一流的理论应当包含预测。感觉说要保持创业的激情,要保持团队凝聚力,要善于沟通,确实有些空泛了。如果说这本书有什么问题的话,大概这就是了。

  这种感觉,有些像说明书。可一个人要创业了,真的会把它拿出来逐一对照着再看吗?如果真是这样,这也是教科书该干的事儿吧。

  算了,作为创业门外汉,没资格说的,就这样吧。

  看书的地儿,茶具是淘宝爆款

  《创业时, 我们在知乎聊什么?》读后感(九):未能大放异彩

  从宿友书中随便抽了这本,之后花了点时间看完。

  这本自称为“史上最真诚创业书”的诚心巨作并没有像想象中那样打动我,但它确确实实让我明白了许多创业种该重视的问题,它从四个时期,分别是种子期,助跑期,起步期,加速期,介绍了创业中应重视的种种问题,里面不乏各行业大腕级的倾情详解,比如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奇虎360创始人周鸿祎,天使投资人徐小平,丁香园首席技术官冯大辉等等。

  但那始终是别人的创业,别人的故事,书中编排得过于繁杂,许多问题我觉得并没有说到点子上。可取的是,有些问题上,它给出了不同人的答案,的确,隔行如隔山,不同行业面对类似问题的举措是不尽相同的,但是,答案饱含的某些精髓必定类似,这就需要读者自身的理解了。

  这本书给了自身这样一个定位——这是一本关于梦想、创新、如何引爆流行并赢得尊重的创业手册。我个人觉得这样的定位是不为过的,但是,我希望下一本知乎出品,能大放异彩,真正展现知乎该有的实力。

  《创业时, 我们在知乎聊什么?》读后感(十):内容摘要

  1 对于问题的处理:如果没搞定,我想听的是损失如何?是否有fix(补救)的办法?需要再投入多少?

  至于你为什么搞砸了,中间有什么狗血,不要给我汇报.这些事情事后汇报没有任何意义.

  2 把一个大项目分割成多个时间点做检查可以有效地管理风险.

  3 上司的一个重要职责,是为下属解决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而你能提供的,其实就是权力和资源.用好他们.

  4 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一、客户和用户都是企业(2B),早期要收费;二、面向个人(2C),向个人收费,比如游戏、Avatar、彩铃;三、面向个人(2C),但是向企业收费,比如搜索、新闻.

  5 认真分析竞争对手,看它在模式上和你的有哪些异同,如果是相同的,那它做得好或者做得不好的原因在哪里,这样的深度分析是创业者的基本功.

  6 花钱做用户?答案可能有两个:一、加速增长;二、需要种子用户.

  7 我一直认为数据本身是带有主观性的,完全客观的数据是没有的.数据的获取方法,数据的解读方法,数据的统计方法,都是人的决策.

  8 小步快跑、快速迭代才是把产品做到极致的正确方法.但是快速发布绝不等于说快速的出bug,再说一遍,用户应该是来测试产品方向和功能的,而不是帮你debug的.

  9 一个企业要想留住人,不是靠降低标准,而是靠给有能力的人空间、梦想,以及一步一步、实实在在的成果.

  10 人才有三个基本点很重要,就是智商、情商和内驱力.

  11 关于注册资金:

  注册资金越多,验资和相关审计费用越高,所以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尽量少一点.

  如果预期需要资金量比较大,且日后可能增资,建议注册资本一次到位,增资比较麻烦,且增资可能还要交很多税

  如果是做互联网公司,范凯的建议是注册资金至少100万元人民币.

  12 获取用户:要注意让拉人的人和被拉来的人都有利处,这样双方都会更加积极.

  13 互联网的推广在早期非常简单.首先必须要做SEO(搜索引擎优化),包括选个好的域名,建立结构合适、内容充足的网站,选定要互换的链接,选定要优化的关键字等.SEO是成本最低、最快的获得初期用户的方法.

  二是口碑和链接的推广.这适合早期的小团队,需要的用户量又不大的时候.比如在相关的论坛、群组、QQ群发“水帖”,发布产品消息,这样便于获取典型用户.典型用户

  14 用户反馈:问题是由一个什么样的用户提出来的?问题背后,用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疑问?有哪几种方法可以解决他的问题?如果是Bug,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覆盖面多大?是否会影响到其他功能?

  15 社交产品得热闹,工具产品得高效,内容产品得有料,

  16 如果你的第一批目标用户是非IT群体,建议可以尽量在IT圈保持低调,不然有这么几点坏处:第一是吸引了非目标群体的用户,这些用户基本是本着调研产品的心态来的,会影响产品的数据,得不到正确的反馈;第二是会在行业内引起很多人的注意,过早让自己的产品暴露在全中国产品经理的雷达下,提前引入很多竞争对手.

  17 能够机器完成的事情,我们尽量交给机器完成.

  18 创业团队不同于大公司,它具有扁平、高效的特点.

  19 建设影响力:做技术分享会

  20 需要用文字来解释的交互不是好交互.这个只能作为一个参考

  21 专注80%的精力在核心功能上,一次只做一个方向,一个核心需求的探索,核心要做到比较完美.除非失败,再做下个方向探索,绝不同时做两个方向.

  22 快速、稳定永远是第一要求

  23 人类已经存在了几十万年,需求基本是不变的,只是行为会越来越高效.强烈赞同

  24 这个创意开创的商业领域,如果不能建立起一条坚固的防线,你就不要自立了,找个合适的大公司,依托它来做这个领域的生意吧.

  25 如果沟通时间很短,只要说明两件事情:1.你做什么事情,做这件事情有什么价值;2.你有什么优势来做成这件事情.

  如果沟通时间比较充分,讲清楚三件事情就好:1.你对行业的理解以及行业里面存在的问题,用户未满足的需求关键点;2.你的解决思路是什么,用什么产品或模式来实现,以及你对细节关键点如何理解和把握,将来的竞争壁垒在哪里;3.你们团队有什么经验或能力方面的优势去做这个事情.

  26 产品管理、项目管理都不适合用顾问,专业性质的技术活(产品、研发两方面)用顾问效果比较好,也容易量化工作.但实际上需要“高精尖”

  27 可以建立壁垒的地方有:

  1.团队人力优势

  2.产品功能优势

  3.核心技术优势

  4.内容优势

  5.资源优势

  6.渠道优势

  7.口碑品牌优势

  8.商务运营优势

  9.用户优势:用户数、关系网络,或数据

  10.生态系统优势

  28 市场成熟之后就会出现个性化需求,尤其是在这个个性化的年代.

  29 做大,要好好地慎重思考是什么原因.有时候可能不一定是团队的原因,极有可能是市场的原因,一方面是市场的需求没有那么大,可能只是小众的需求;另一方面是时机还没有真正到来,如果贸然进入,也不会得到市场的认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