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迷雾》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迷雾》读后感10篇

2018-07-19 05:2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迷雾》读后感10篇

  《迷雾》是一本由[西班牙]米格尔·德·乌纳穆诺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30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迷雾》读后感(一):爱情先于了解,了解扑灭爱情?

  去图书馆随意拿了一本书,当下正热播韩剧《迷雾》,但是拿回来发现此迷雾非彼迷雾。

  当时还在读杜拉斯的《情人》也是相对哲学相对意识流的作品,不过迷雾比情人的可读性要强,毕竟我自己水平在这,对话形式较多,读起来挺快的。

享受宁静

  这是我这学期决心借阅之星第一本,不能辜负图书馆。

  奥古斯托始终思考什么是爱情,他只知道自己爱上的是那个明星般的目光,爱的是会流泪的灵魂

  我喜欢这段话如下:

  我生下来就是个多情的人吗?也许我的爱情先于我所爱的人。这种爱情激发了所爱的人,把所爱的人从天地万物的雾中引了出来。爱情在了解之先,了解会扑灭爱情。

欢喜坦白

  我也反思,也许大多数人的爱情爱的是自己幻想出来的人物等,欧亨尼娅的目光引燃了他的爱情,或许了解之后就是爱情的幻灭。

  书中也说只有两种精神财富:幻想与幻灭。

  欧亨尼娅对毛里西奥的爱情我挺不能理解的,一个钢琴教师,一个懒汉,世俗的目光确实容易将其理解为高雅低俗,但是欧亨尼娅是个独立女性男女平等,她捍卫她自己的爱情;毛里西奥这个人吧,有点下流感觉,但他逃不开这份爱情。

  或许爱情不能用道理解释吧!总是这么奇妙

  看到十九,未完待续。

  《迷雾》读后感(二):《迷雾》:迷雾的隐喻和象征

  文/吴情

  米格尔·德·乌纳穆诺,西班牙近代文学史上的巨匠,以作品风格独特新颖著称于世。然而,国内文学市场对其引介不多,学术界的研究也实甚少。作为普通读者的我们,或许更熟悉和他同一祖国文豪塞万提斯(《堂吉诃德》的作者)。其实,就文学性和思想性而言,乌纳穆诺丝毫不输给这位大家(他很多文学作品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向塞万提斯的致敬之作),艺术上的创新精神和才华当仁不让。《迷雾》这本书便是一例。

  初读前几个章节,或许你以为这是一部略带哲思的爱情小说(很明显,作者的一个圈套):男主人公奥古斯托因一面之缘“恋”上一位钢琴教师欧亨尼娅,“寝食难安”,“辗转反侧”,并为此展开了不懈追求不幸的是,钢琴教师已有心上爱人,不肯接受。奥古斯托早年丧母,内心之中极其渴望母爱(尽管有女仆杜利维娜无微不至关怀),对他而言,要努力找寻的,似乎不仅仅是同床共枕女人,而是妻子母亲结合体:肉体上的妻子,灵魂中的母亲。在这段苦恋中,奥古斯托反复思索,不确定自己喜欢究竟具体的欧亨妮娅,还是纯粹理念世界的女人,喜欢她作为女性本身的“健美”、“优雅”和“真挚”。

  理念和现实之争,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即有所阐述,他认为,现实世界的一切无时无刻不处在流变之中,因而每一瞬所见现实之物都是不确定的、虚假的,只有理念世界静止事物才具有绝对真实性。对奥古斯托而言,现实中的欧亨尼娅太难捉摸,理念中作为女性和母性的她,才是他之所求。他说,“我独自想象的这个(欧亨尼娅)是我的”,“不是另一个,不是那个活生生的,不是我看见从我家门前走过的那个偶然的幻影。”由此可见一斑。

  随着情节的展开,你开始慢慢觉得,这是一部伪装爱情故事的象征小说:在充满不确定和挑战求爱之路上,笼罩着一层厚厚的“迷雾”。“迷雾”意象最多,也最难解。在第二章,乌纳穆诺借奥古斯托之口说道,“生活就是这个,就是雾。生活中弥漫着浓雾。现在从迷雾中出现了欧亨尼娅。”在第三章,他写道,“欧亨尼娅,我的欧亨尼娅,我生活的目标,雾中的一对明星的甜蜜光辉。”在第四章,奥古斯托再次表示,“隐约。这便是爱情的学问,在雾中隐约地看见。”类似的自述不胜枚举。这里的“迷雾”,不具有现实内涵,象征意味十足。它代表人生命运的不可把握,由不确定性建构起来的存在之问。它隐喻了荒诞暗示鼓励人们摆脱为其中而做出努力,以及努力本身所具有的徒劳特征

  读至小说最后几章,你才会惊醒道,这是一部实验小说:奥维斯托的爱情故事及其悲剧全由叙述者“我”臆造,尽管其中有不少脱节和意外。若你细心,其实早可发觉。在小说的“序言”中,人物之一的维克多,奥维斯托的朋友已经开口,给读者先行揭示了故事部分结局。他亦真亦幻,既是小说正文中的人物,却又不乏存在的现实依据相似的小说叙事结构也见于纳博科夫的名作《微暗的火》,只是后者运用得更加灵活娴熟

  在故事的结尾处,奥维斯托为了心中所爱,不惜赎下她抵押的房产无私赠予,而后遭遇欺骗背叛。叙述者“我”为其安排死亡结局,遭致其反对抗议:作为创作主体的“我”,“我”并不将奥维斯托,这一虚构人物赋予任何存在实体目的意义;而他认为,他一但产生,便脱离了“我”,有了独立地位尊严,不必臣服于“我”,处处听候差遣。这无疑是对“我”这一“造物主权威的挑衅和戏嘲。他认为,“一位剧作家,绝对不能对他创造的人物为所欲为;一个虚构的小说人物决不能违背正确的艺术原则去做任何读者希望做的事情。”与其将之视为端正的文学态度,毋宁说是一种坚决的创作本体论。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曾说,“我思,故我在。”但对笼罩在“迷雾”中的众生(不管你与奥维斯托同或不同)来说,真的能够摆脱“迷雾”中无形的力量束缚,找寻到个人存在的意义吗?如果不能,可以像奥维斯托那般奋起反抗吗,即便会遭遇失败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迷雾》读后感(三):爱的迷雾,存在的迷雾

  迷雾开头,小说里的人物竟然替作者写了序言,故事最后,小说的主人公竟然因为想自杀亲自到作者家里去拜访,由此,你就知道了这部小说题目含义:虚虚实实,难辨真假。 故事讲了一个爱情萌动的人最后被爱人欺骗,最终自杀的故事。爱人唤起了他心中的爱,对所有女人的爱,他刚开始只是想牺牲,满心纯洁的爱,后来听了几个阴险的爱情故事,交易,欺骗,对女性心理无法把握,开始讨厌女人,几乎就要孤独一生了,但这时女性主动找上门,让他感到惊讶。 最后,他抱着研究妇女心理的动机结婚,又放不下内心的情愫,却在关键时刻女方逃走了,他感到自己被嘲讽了,羞辱到想自杀。自己成了一个被抛弃的人,人财两空,一无所有,只有一条狗。 故事主线和支线非常清晰,所有的人物都服务于他的灵魂成长。有口头上的无政府主义者,有不想要儿子却来了的棋友,还有被羞辱的觊觎的女洗衣工,有趣夫妇仆人,大部分人都是滑稽的,对话里有很多哲理辩论和夸张论说,心理描写里也都是哲理辩论,意识流心理很多。 这是一部寓言小说,一部智性小说。没有历史民族等现实的指涉,只有架空的时空。故事的主角并不讨喜,不够让人动容,和圣徒那本比起来,反讽的味道也淡。 迷雾多次谈及,灵魂和肉体,生与死的混沌状态,主角无法了解自己需要什么样的爱人。爱人让他陷入到流离的状态,渴望母亲,还是爱人,或者女性心理研究对象,总之,一切依然处于迷雾中。

  博尔赫斯应该就是从这里来的。后现代的味道太浓。

  《迷雾》读后感(四):迷雾中的迷雾

  毫不客气的说,乌纳穆诺的《迷雾》,如果仅仅作为一部爱情小说来看,是非平庸的。奥古斯托爱欧亨尼娅,欧亨尼娅爱毛里西奥,追求无果,于是奥古斯托又爱上了罗莎里奥,但在欧亨尼娅表露出暧昧的态度后,迅速和欧亨尼娅结婚,最后发现这不过是一场骗局。情节平淡无奇语言也称的上乏味,差可打发时间——如果它的作者不是乌纳穆诺的话。

  乌纳穆诺通过喋喋不休自言自语和胡思乱想成功地将奥古斯托塑造成了一个近乎疯子绅士同时,也成功地把他的哲学级别的思考过程披露在文字中。是的,我称之为“思考过程”而并非“思考”。因为,奥古斯托显然没有继承乌纳穆诺自身的意志,他的心理活动不过是作者思考的一支。对于乌纳穆诺在文本中提出的一些哲学问题,奥古斯托并没有得出什么结论,他的杂乱思绪往往半途中断,甚至是停在了一些可笑地方。一直到第三十一章之前,这些文字都是一种近乎废话的存在,但在第三十一章,当作者本人作为一个角色出现在小说中时,它们突然嚷嚷起来,“为忽视我们而后悔了吗?亲爱的。”

  当我们爱上一个人时,如何判断到底是“我们爱上一个人”还是“我们认为自己爱上一个人”?

  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我曾经有一个同学,他疯狂地爱过一个女生三年。三年后有一天,他疲惫地对我说,“我终于清醒了,我不是爱她,我不过是以为自己爱她罢了。”当时我想,这不过是他放弃借口罢了,“爱”本身就是一种感觉,那么“爱”和 “认为爱”有什么区别吗?比如,“疼”和“认为疼”又有什么区别呢?

  但是,这似乎确实有区别。如果真实地爱情会自然激发多巴胺的分泌的话,会不会有可能通过意象来自我暗示促进多巴胺的分泌来形成和爱情一样的感觉呢?又或者所有的爱情其实都是源于心理暗示?要解决这个问题似乎需要查阅很多资料,不过即使空想也是一条没有源头的有趣逻辑链。当然,乌纳穆诺以其哲学家幽默告诉我们,当然有区别,区别就是会“说疯话,做疯事”。呵呵。

  如果我们仅仅是虚构的人物,即便我们怀疑也只是作者想要我们怀疑,即便我们反抗也只是我们的作者想让我们反抗,我们的一切都只是一个作者规划完毕的,那么存在的意义何在?

  当然,通俗的说,那个作者的名字似乎叫做命运。

  想想也是恐怖假设命运真的存在的话,就连怀疑命运的存在与否都只是命运对人的调戏的话,那人的存在还有什么价值吗?

  你决定反抗,你的反抗是命定的;

  你决定自杀,你的自杀是命定的;

  于是你决定好好活下去,嘲笑命运,然而这也是命定的;

  我曾经思考了很长时间,结果遗憾,我无法从逻辑上证明命运的不存在,当然也无法证明他的存在。毕竟,命运的魔法从来都只在事后显灵。

  奥古斯托决定不屈从于乌纳穆诺。结果,乌纳穆诺想要让奥古斯托自杀,奥古斯托自杀了。似乎,乌纳穆诺的悲观态度已经显露无疑。但是,乌纳穆诺又构造了一个梦境,奥古斯托成功地拒绝了乌纳穆诺对他的复活。

  谁又知道这是不是乌纳穆诺让拒绝的呢?

  当然,乌纳穆诺在小说中是在讨论杀死虚构。但只要拔高一层,将虚构人物看成我们,这一悲观的预言完全适用。好在,乌纳穆诺开了一剂自我安慰良方:虚构,比作者更重要也就是说,只要相应的拔高一层:我们,比命运更重要。

  如果当做一道语文阅读理解题,分析迷雾的含义,你大概可以这样回答

  1. 生活的迷雾

  2. 思与爱的迷雾

  3. 存在的迷雾

  当然,还可以装逼一点的总结

  4. 上千年的哲学迷雾。

  《迷雾》读后感(五):当上帝不再梦到你

  美国著名批评家乔治·斯坦纳在他的《语言与沉默》得出结论“叙事文学在十九世纪走向了自己的终结”,其实他这样说是不严密的,走向终结的并不是叙事文学本身,而是传统写作手法,正如经典物理学的终结是现代物理学的黎明一样,传统文学终结之时现代文学也在孕育之中,日后的事实也证明了乔伊斯、博尔赫斯、艾柯的光辉一点也不逊色于他们的前辈,叙事文学非担没有没有终结,而且更加精彩纷呈,这当然得归功于那些对新的创作形式首先作出不懈探索的人们以及他们的探索所结出的成果,这其中就包括皮兰德娄的《已故的帕斯卡尔》(1904年)、卡夫卡的《变形记》(1912年)以及乌纳穆诺的《迷雾》(1914年)等。

  像皮兰德娄的《已故的帕斯卡尔》一样,乌纳穆诺的《迷雾》也是颠覆所谓小说“真实性”的作品,皮兰德娄的小说《已故的帕斯卡尔》发表之后,面对一些人对他的小说“真实性”的质疑,皮兰德娄不得不写了一篇长长的《关于想象力真实可靠的一点说明》,解释艺术的真实与生活的真实其实是两回事,人们没有理由用生活的真实来指责艺术的真实。而乌纳穆诺则更加彻底,别人不认为他写的小说是小说,他干脆称其小说是Nivola,以区别于传统的小说,《迷雾》就是其Nivola的代表作。他的Nivola在他的那个年代独树一帜并且对与他同时代的作家及后世作家形成了深远影响,皮兰德娄的《六个寻找剧作者的角色》、博尔赫斯的《环形废墟》都可以看到这种影响。

  乌纳穆诺的《迷雾》单就“故事”来说,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认为是一部“知音体”小说:一个有钱有闲的单身汉奥古斯托偶遇女钢琴教师欧亨尼娅怦然心动,于是展开了追逐的历程,他替心上人赎回了房子还清了外债,甚至答应替心上人的未婚夫找工作,在新婚的前一天,钢琴女教师给他留下了一封信,与自己原先的未婚夫私奔而去,失恋而又受辱的奥古斯托以暴饮暴食的方式自杀身亡。他追逐女人时很像堂吉诃德,徘徊沉思时又很像哈姆雷特,你这样一想像大概就能勾勒出他的形象。

  但当你读完《迷雾》再回过头来细细回味,你就会感觉这是一本很奇怪而又特别的小说,在小说正文开始前,有一个自称是乌纳穆诺崇拜者兼后辈、朋友的人写了一篇长长的序言,紧接着序言的是作者的后序,表达是作者对序言作者的不满,原因是他不该把他们私下说过的话公诸于众,在小说将要结束时,小说的主人公与作者(我)发生了激烈的争吵,而在小说进行的过程中,作者也不时地现身,提醒读者,小说中人物的对话,只不过是作者的传声筒。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序言的作者其实是小说中里的一个人物,这个人物即是作者的朋友,也是小说主人公的朋友,当你意识到这一点时,你其实应该想到,其实序言、后序其实也是小说的组成部分,而小说中出现的那个作者(我)也未尝不是作者塑造的一个角色,当你意识到所有这一切,你会明白,乌纳穆诺既是在构建自己的小说,也是在解构自己的小说。也正是在构建与解构的过程中,乌纳穆诺创作出了他颇具特色的Nivola。

  抛开《迷雾》的平庸的故事、独特的文本,《迷雾》其实是部哲学意味颇浓的小说,甚至可以直接说它是一部对“存在主义”质疑的小说,如果说“存在主义”肯定的是人的“存在先于本质”,那么乌纳穆诺质疑的则是人类个体“存在”的本身,尼采声称“上帝死了”,在乌纳穆诺看来,上帝死了之后人必死无疑,在小说中,主人公奥古斯托决定自杀后,去征询作者(我)的意见,“我”问奥古斯托,一个人能够自杀的前提是什么,奥古斯托说是“自杀的勇气”,“我”说,一个人想要自杀的前提是“他首先是个活人”,而他奥古斯托既不是死人也不是活人而只是一个“我”创造出来的人,换句话说,他奥古斯托根本不存在,主人公的痛苦很快从失恋的痛苦转为自己是否存在的痛苦,但奥古斯托很快聪明的醒悟到,作者其实也是“上帝”做的一个梦”,换句话说,现实中存在的人与作家创造出来的人物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

  主人公奥古斯托先是为自己不能死去而痛苦,死去之后,当作者后悔,打算让他复活时,他又激烈反对,看似前后矛盾,其实他想要表达的意思在他生前死后是一致的,那就是他希望有自己的“自由意志”,而在乌纳穆诺看来人是否有自己的“自由意志”是颇值得怀疑的。

  在乌纳穆诺创作了《迷雾》几十年后,博尔赫斯创作了一篇短短的小说《环形废墟》,在这篇小说里,一个来自南方的人打算“梦见一个人,毫发无损的梦见一个人,使之成为现实”,在小说的最后,这个来自南方的人“宽慰地、惭愧地、害怕地知道他自己也是一个幻影,别一个人梦中的幻影”。

  乌纳穆诺的《迷雾》其实讲的也正是这样一个“故事”。

  …………

  关于《迷雾》的书评:当上帝不再梦到你

  发表于@深圳商报阅读周刊 2014年11月23日

  http://szsb.sznews.com/html/2014-11/23/content_3071069.htm

  感谢@张清专栏 老师@米米爱潜水 老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迷雾》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