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蒋勋说文学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蒋勋说文学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7-19 05:3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蒋勋说文学经典读后感10篇

  《蒋勋说文学》是一本由蒋勋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1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蒋勋说文学》读后感(一):文学和生命的另一种可能性

  蒋勋对于文学作品的解说让我看到了另外的一种可能性。

  因为就我所接受教育和我自己主动探索来看,我还不足理解很多文学背后所表达东西

  就这本书所讲的古文作品来说,我的古文素养相当不足,很多字词意思不明确,好吧,其实就是不懂。因为这种文字障碍,所以没有耐心去进一步的了解

  蒋勋相当于一点一点把这些诗词掰开扯碎了来讲给人听。感觉这些东西也是从讲座里面整理得来的,语言都很通俗口语化,读起来很舒服,就像在听他讲一样。本身他的语言也非常诗意的。

  话说现在天天听他在讲红楼声音性感

  在这之前,不知道这些东西都可以做出这样的解读。

  对于文学、诗歌以及它们和时代之间的关系,他对于《诗经》对于《楚辞》对于汉乐府包括陶渊明的解读,让人能够看到在这些诗歌当中所体现的生命的多样性生活的多层次,让你对前人思考浪漫挣扎痛苦等等,虽说很难感同身受,但是能够感受到这一点就让你很感动了。

  说实话,如果没有蒋勋的这一层剖析,说实话,以我的愚钝大概只能读懂2分吧最多。

  而前人,对于自身的探索、对于自然的探索、对于人和世界关系的探索都是惊人的!

  除此之外,很赞的一点是,蒋勋对其中所蕴含的美学美感做的解读让人觉得很佩服,也让人真真切切的受到了一种美感教育。从来不知道美可以有这样生动层面

  让人感到生命好充盈。

  读书的时候,也感觉到一种充盈的状态

  当然,他不仅是就诗论诗,深入浅出结合很多时代当中关于文学、音乐例子来解读,这样的角度新颖的,对我来说。

  哦,我想起,他提到的乐府诗歌里面的 罗敷,说前面来自民间,后面经过官方修改,这一点,在我们读书的时候教这个内容,从来没想过去质疑什么。

  那个时候的中学语文教育,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把离骚这类漂亮的东西抄写在笔记本上,但实际上是什么意思,真的懒得去理解。

  但我真的去反思了一下,他的东西对我来说,终究是二手文学,我也是被他牵着鼻子走。但是要真正的领悟,大概还是要回到诗经、楚辞、乐府这些作品本身去仔细品读吧!

  《蒋勋说文学》读后感(二):摘记

  1.鲁迅的散文父亲的病》,鲁迅的家族当时已经败落,他的父亲生了重病,那种江湖术士一样的和中医跟他讲一定要找到一对原配蟋蟀做药引。这件事情导致鲁迅对中医的痛恨,父亲去世后,他非常痛苦,就离开家乡去日本学医,甚至不愿意回家,因为他觉得家乡对他来讲意味愚昧迷信、堕落与颓废,意味着整个中国文化的无可救药。2.在韩愈身上不容易看到浪漫,成长环境造就了他极大地谨慎和刻苦,让他对自己的定位非常清楚。3.柳宗元写空灵山水,以及倾向于佛教,都是为了平衡自己巨大的悲愤。4.白朴——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5.在一个人侃侃而谈的时候,他往往忽略了向内的反省力量,最后他向外的批判就会不真实。6.幻化人间,然后再回去,这是东方哲学思想,旨在让我们了解自身在人世只是暂时存在的,而我们在人世碰到的多有人、事,都是因为前缘未了,相信人此生一切因果都有前缘,这是红楼梦中非常重要的思想。提到前缘的时候,你或许会珍惜此世的因果。

  《蒋勋说文学》读后感(三):蒋勋走的自我美学风

  蒋勋的书,这一本是第一本读完的。从整个文风来说,一看就能知道是台湾作家。不知道怎么辨别,但是有一种阅读感觉。

  从《诗经》到陶渊明,读过来,发现他的前面诗经楚辞的感受分析,比起后面魏晋时期要更加有条理,也更有说服力

  蒋勋长于从身边生活去解读文学。就拿《诗经》来说,他从与大地为生的原住民入手,随着社会发展,自然生活方式自然有所不同,但是他贴近原住民的生活,在他们的生活和《诗经》的描绘场景中,找到了精神相似之处。这样的一种解读,能够让《诗经》变得深入浅出。说起来就变得头头是道。但是在《楚辞》的解读和魏晋时期的文学解读上,确实有些漏洞,正如他所说的,这是一种贵族文学,用平民生活代入的解读,自然牵强不说,而且前言不搭后语了。

  所以,在我读完看来,蒋勋以自我的平民美学来解读文学,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文学解读方式。

  《蒋勋说文学》读后感(四):失落的文学之美

  生长于这个时代,我们学习古典文学的机会并不算少,从小学开始就有所接触,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这只是一个分数,一个升学桥梁。我们勤于背诵,分析诗以言志的“志”在何方,研究古文背后的动机涵义。但我仍时常感到困惑,这样机械的分析真的道出真意了吗?与其说是对原作的注解,更不如说是意识形态、思想束缚下的产物。然而,脱离这些所谓的内涵,我还是会时常生出一股感动,透过文字看到另一个时代,感受另一种已失落的生活方式,体会作者落笔时的心情,为其中传达的情感所折服,即使这种感动是建立在用我自己的眼光重新演绎基础上,我仍被这种气氛所包围。

  古文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以理解,因为情感的迸发本就是诗歌创作的源动力,故意将其复杂化才是造成阅读障碍的原因。《古诗十九首》中的“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卜算子》中的“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简单中蕴含着真情实感,又极富韵律之美,翻成白话文都见多余。忍不住为语言的精妙感叹,短短数字包容极大的想象空间,连每个字都翩然跃出自己的意味,形成一幅独有的画,实在让人从心里生出一股叹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一片冰天雪地上,唯有一老翁默默垂钓,将扑面而来寂静清冷之感浓缩在十个字中。“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仿佛能看到一个在深夜仍兀自徘徊的身影,为谁苦苦等待,等到头也只余一份枉然。阅读文学,既是我们寻求映射自己心情的一种方式,也是单纯为他人的感受产生共鸣

  蒋勋对古典文学的“注解”,与教科书中有何不同?他告诉我们回到文字本身,抛开白话文解析,以他独特细腻的方式为我们拨开“道理”的藩篱,来到文学动人的深处,即是情感。我们总是固执于寻找事物的因果,忽略了人的情感本就难以用逻辑定义。能打动读者的诗歌必然重情感,但并非只要有真实而强烈的情感就是好诗。因而诗歌先因其感情浓烈而成为好诗,再追求形式上的千锤百炼,达到极高的艺术成就,而一旦重形式而轻情感,则虽能给人以艺术享受,却无法带来情感的激荡,诗的发展也就逐渐式微,于是创新者便追求形式的奇崛,开辟新的空间,重复这个发展过程。而其中让人念念不忘的,最能引起人内心共鸣的就是情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看蒋勋的评说就像在品味他的美学信念,无论是《陌上桑》的作者分析,还是对三曹复杂性格的透视,都让我们再次审视文字本身。蒋勋所要探讨的,不只是作者的诗词造诣,还有他们精神层面的痛苦和挣扎。我们总会本末倒置,在历史中寻找诗词的印证,在僵化的人物形象中自我定义他们诗词背后的用意,甚至有目的地筛选我们所需要部分。诗词作品虽不见得就是真相,只因文字已经过作者的一番包装,但这刻意下总藏着不经意的真相,在蒋勋的笔下,我们走过曲径通幽处,发现这不经意,或能反映一个时代的历史、或展现一个人的复杂性格,这些被遗忘的思想,才能构成中国文化的完整性。

  如今在这个价值混乱喧嚣文化的快节奏时代中,我们似乎难以驻足欣赏文学之美,只一味接受片面化、碎片化的信息,失落了心中的那份感动,在文学传承的过程中不断遗失了它复杂动人的一面。看这本书就如同再将这些遗失的感动拾起,内心的感慨不足为人道。

  《蒋勋说文学》读后感(五):[每周读书 九十七] 蒋勋说文学:从诗经到陶渊明

  欢迎关注每周读书微信号:MapleJustin

  有许多朋友一提到“文学”两个字就头疼,这其实源自于对“文学”的不理解,今天“文艺”两个字也被许多一知半解忧郁小朋友折腾臭名昭著地步,有点可惜,文艺本是中性的,指文学与艺术。欣赏“文艺”需要具备一定的背景知识审美能力,这种能力以我们目前的学校教授课程与教授的方式来说很难培养出来。就好像要欣赏一个开源项目的代码,光会写代码还不足够

  许多人觉得“文艺”令人乏味,可能还是由于没有具备足够的鉴赏能力。比如《诗经》,一直以来教科书必备的四书五经之一,由于年代久远文体不够成熟,大家读起来都会感到吃力。除了类似蒹葭》这样的寥寥数作,我觉得大多数也都挺无趣的。这时候老师讲解就变得十分重要,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然而我回忆自己在课堂上听到的《诗经》的讲解,却并没回忆出多少有趣片段。其实语文这一门课很特别,它是讲授文学的,文学是没有办法和历史、社会、艺术分割的,但是往往教授语文的老师不会多讲历史,教授历史的老师不会多讲文学,于是我们断章取义了许多年,片面理解诗歌了许多年。后来我读到郑振铎版本的《中国文学史》([每周读书 八十五] 郑振铎——《中国文学史》),总算把历史社会背景与文学作品本身稍微联系上了,但是不够。

  本周我们要介绍的是蒋勋老师的《蒋勋说文学:从诗经到陶渊明》,蒋老师在书中以独到见解平和的语言,结合历史社会背景以及个人的故事经历,把文艺作品讲述得十分生动。蒋老师摒弃一般人讲诗时做注解的方式,转而以审美的目光来分析,比之于严肃文学的解读,蒋老师的讲解要容易接受得多。蒋老师写过一系列讲解中国文学的书籍,本书为《蒋勋说文学》系列中的上册,下册为《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

  无论是《中国文学史》还是《蒋勋说文学》,都是从上古的《诗经》开始说起。这不是偶然,《诗经》以前,我们的文字是记录在龟甲上的,多为祷文,卜文,并没有十分成体系的文学作品,《诗经》算是最早的中国文学作品集。所以《诗经》有它特殊意义在。但是我们都怕读《诗经》,毕竟是两千年前的文字,晦涩难懂,毕竟是两千年前的文明,难以想象,而且课堂中动不动就是翻译、提炼思想,烦不胜烦。

  其实《诗经》是无法翻译的,它是可歌的,是民歌的合集,它就是今天的《浏阳河》,就是《康定情歌》,是古人们情之所动而唱出来的东西。但是自从《诗经》被列入四书五经之中成了经典,她就被过分解读了,就好比今天的《圣经》、《红楼梦》,其实哪来那么多密码可以解读。

  老师们在讲解的时候往往会为每句诗做注解,然而诗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情才是诗歌中最重要的东西。我自己也写过诗,写诗的时候你会很注重形式,行文会随着情感的流动跳跃,所以诗歌会朦胧,会不解,可解的是理性逻辑的部分,不可解的是神秘感性的部分,于是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产生了美。如果我们非要把诗歌解成一个个清楚的句子,诗歌就失去了它的魅力

  蒋勋老师在讲解《诗经》的时候就不这样,他试图以一个审美者的角度,向读者讲述什么是美,诗经为什么美,美在哪里,又有哪些地方是不美的。比如蒋老师以《国殇》为例,讲解了诗歌上半部无头亡魂对生命的悲叹,又指出下半部分过于政治严肃而不讨喜。

  大家上学的时候都会被要求背诗,我当时就在想,为什么《古诗十九首》没有署名?为什么李商隐李白他们风格差那么远?为什么曹操陶渊明的诗看起来都不够温庭筠的词精致但是又被人推崇?其实这些问题都源于对历史背景的不了解。蒋勋老师在讲述《古诗十九首》也好,讲述曹氏父子的诗歌也好,都会试图通过社会环境对于当时人的思想的影响来讲述,品评一个作品的好坏,是一定要放回当时的历史去看的,你不能拿十几年前的 PC 跟今天的手机比较,十几年前的技术就应该放在当时的环境来做评价。所以要理解“魏晋风骨”要理解“竹林七贤”你就得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

  蒋勋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除了讲述历史背景之外,还常常结合他自身的故事来做比较。我们说《氓》这首诗里的女子常被解释为弃妇,但是蒋老师就不这么认为。他觉得一个人受伤的时候她不是一整个过程都受伤,他们的爱情也有过甜蜜的时候,受伤的是一个时刻,诗歌反映的是那个时刻的心情。所以《氓》里虽然以女子的角度在吐露自己内心的伤感,但是如果以弃妇幽怨视角去读这首诗,这首诗就狭窄了,如果把它当做是女子一生倾诉,那就变成了一个美丽而哀婉的故事。蒋老师提到有朋友夫妻俩吵架了来找他诉苦,说对方怎么怎么不好,其实这都是很常见的情感。诉苦的过程中朋友还会清算自己为对方做了多少事情,像每天洗碗,扫地,做家务,指责对方什么都没做。其实是不是这样呢?《氓》里面写到女子每天勤勤勉勉做了很多事情,其实跟今天我们的想法是没有什么两样的。

  以这样的方式来讲述《诗经》,是不是比我们刻苦地去背诵每一个艰涩的单字要容易得多了呢?我们说文学体裁是会变化的,词汇语法是会变化的,但是人的情感是永恒的。(至于农业社会的情感基础与现代社会的差别我们暂且不论。)当我们回过头去解读古代文学的时候,我们一定不能以纯粹理性的视角,去为每一个字做注解,我们要做的反而是以轻松的姿态,以审美的角度,去试图理解这些字句之间的美。只有当你理解这些文字的美了,才不会对“文学”二字有畏惧之心。

  我们的恐惧来自于未知,但凡因未知而产生的烦忧,我们都可以先静下心来,好好理解清楚问题是什么,理解清楚了问题,我们总有对策。

  2015.11.05 / 中午

  于 T.i.T

  《蒋勋说文学》读后感(六):文学是照进现实生活的一束光。

  《诗经》产生于西周到春秋前期,我国农业文明趋于稳定的时期,代表了典型的农业社会的审美。《诗经》的文体分为三种:风、雅、颂。风是流行在民间的民歌,各个诸侯国有各自不同风格的民风(民歌)。雅是士大夫阶层的创作,小雅是知识分子宴享时所奏的音乐,大雅是会朝时所奏的音乐。“雅”和“风”,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关系,前者形式活泼,不拘小节,充满了“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直率和洒脱,后者则讲究形式,用词相对晦涩难懂。雅的叙事方式比较接近西方的史诗形态,有对于事件经过的完整叙述,区别于风脱离了故事背景的纯粹情感抒发。【由于《诗经》中“雅”的比例没有超过“风”,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叙事形态并没有西方发达。西方的《荷马史诗》、《奥德赛》等作品对历史事件有着超级详尽的前因后果的完整描述,由此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东方文学重感性经验而西方文明重逻辑推理。】“颂”的影响力是最薄弱的,用来歌颂帝王的丰功伟绩,内容空洞不接地气。《诗经》还有三种写诗的方式:赋、比、兴。赋是叙事诗,在汉代变成了主流文体(汉赋),比是比喻,兴是有某样东西引发的情感上的变化。

  《诗经》中的主角都没有具体的名字,他们如同一棵树、一株草般谦卑地依附于赖以生存的土地上。人与自然万物有一种内在的平衡感和亲近感,耕作的需要使他们敏锐地感知季节更替的变化,也以一种平和淡然的姿态去面对春去秋来、花开花落。这样一种朴素、深远、稳定、缓慢的秩序感和稳定感,与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和希腊的商业文明传统都有着鲜明的区别。在电影界,我们也看到不少导演对这种农业美学的偏爱,比如伊朗的阿巴斯、日本的小津安二郎和台湾的侯孝贤,他们的电影偏爱用长镜头和大景深,静静凝视大环境下的个体,以一种不打扰的冷静叙事让人物自发地产生一种平和却深刻的力量。他们的电影里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人物,所有人的情感都是克制内敛的。尤其是在当前人类已普遍进入商业社会的年代,快节奏的生活和断裂的情感,会让人格外怀念农业社会中的那份简单和纯朴。正如蒋勋先生所言:”好的文学里一定存在过生命,让我们感觉到有尊严的生命形态,让我们有刹那间的动情,感觉到生命的真实。“

  农业与节气的紧密关联,使劳动者们对季节的变化和植物的生长凋零格外的敏感,《诗经》中的人物在处理感情是,往往是通过将自己比喻成某种植物,并以季节的改变来寓意人生的变迁,人的悲秋之情其实是农业社会里隐藏着的对青春逝去的忧伤。【而当今商业社会的情感寄托方式便完全不同,常常是通过商品化的符号来引发情感和情绪,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王家卫的电影。】

  雅的篇幅普遍较长,与风的自然情感不同,雅融入了家国观念和民族意识等具有教育意义的东西,有具象的对于历史事件的描绘,脱离了纯文学的范畴,而更偏向于当今社会学和历史学的叙述方式。蒋勋先生以周人的建国史诗《绵》为例,其中对周朝的政治秩序和建筑样式的文字描述,为后人的历史考据提供了客观丰富的史料。

  蒋勋先生说《诗经》产生的区域主要在黄河流域,北方的气候条件和物产丰富程度都不及南方,因此很容易产生“平淡是真”的一种淡然而知足的幸福感,也因此形成了《诗经》含蓄、节制的语言风格。

  《诗经》是从稳定的农业社会中产生的平稳情感,有一种不加修饰的原始美感,代表了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源头。与之对应的则是产生于南方、且带有屈原强烈的个人特征的《楚辞》。它的语言带给人如坠云端的漂浮感,华丽的辞藻和夸张的修辞让人感觉仿佛飞离了人界,羽化成仙。《楚辞》中大量出现的“兮”字,就好像我们唱歌时拖长的尾音,饱含了丰沛的情感和激荡人心的力量。学生时代读屈原,会觉得他的情感过于浮夸,爱和恨都来得太激烈,但是现在不得不承认,人的一生如果都如《诗经》的男女那样在平淡的小确幸中度过,未免也会太过无聊,含蓄和外放,古典和浪漫,在每个人身上都需要取得恰到好处的平衡,缺少了任何一种,都无法构成完整的生命。

  蒋勋先生谈到一个特别有意义的观点,即文学艺术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生态和环境。首先在《诗经》中他谈到依山而居和傍水而居族群有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山区的生存环境往往比较艰苦,需要经历翻山越岭地跋涉,由此也带来了阳刚、直率的性格特征和粗狂、庄严的表达方式,而临水而居的族群的个性,就好像潺潺的水流和缓缓的水波一般,婉转、悠远,带着一种欲说还休的绵长感。而汉乐府又表现了南区和北曲的不同。《江南》婉转优美的采莲曲,与《公无渡河》粗狂凌厉的刚烈感,恰好就是南北文化的差异代表。

  汉代的文学是民间创作向文人创作的过渡期。在《陌上桑》中你可以看到对女子美好面容的描绘,也能看到掺杂了社会世俗的婚姻观和伦理观,前者是代表了原始的民间活力,后者则注入了文人士大夫阶层的道德意识。汉朝成立的乐府部门,通过官方对民间诗歌素材的收集和整理,逐渐把诗歌纳入了官方话语系统,并根据社会伦理道德的要求进行了修饰和二次创作,逐渐达到了形式上的完美和严格对称。

  西汉帝王的平民个性造就了自由和多元化的文学形态,农业社会的定型带来的是对农业伦理、道德观念的恪守,社会尚未形成明显的阶层分化。而到了东汉时期,土地兼并出现士族地主阶层对经济的垄断,又因为当时书籍难得,经学基本在门户内流传,由此也带来知识和官位的垄断,不事生产、一心读书“举孝廉”的文人阶层由此形成。文学创作成为了一门专门的职业,与民间的生产劳动完全脱离开来。这些人没有体验过人间疾苦,在诗歌的情感表达上更多的是靠想象和抽象的情感经验,这种优雅、伤感、唯美的“文人忧思”,在代表东汉文学的《古诗十九首》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东汉时期佛教思想开始广泛流行,因为劳动的人不会与佛教宣扬的苦、空等对生命不可超越的无奈产生共鸣,佛教触碰的是生命本质,而非日常生活。文人的创作在遣词造句上讲究,良好的家教修养让他们能很好地平衡情感和理智。文人倾向于活在纯精神的想象中,思考生老病死等生命本质的东西,而不在具体付诸行动,由于与民间的情感拉开了距离,充满了一种本质的虚无感。

  文人阶层在两汉时期兴起,到魏晋时代正式进入了活跃阶段。社会的急剧动荡使从前稳定的伦理架构开始松动和瓦解,在此之前,所有的文学都必须在道德的旗帜下发展,而现在,美的表达不再需要合于道德,开始有了独立的地位。同时,佛教影响力的扩大,以及乱世带来的动荡感和虚无感,使文人不再被动地接受社会和他人赋予的意义,而开始独立思考和认知生命的意义。文学作品不再以道德上的对错好坏去评判,而是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感知美、洞悉人性的欣赏角度,每个人生状态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帮助我们建立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感。

  儒家的生命哲学是比较一元化的,强调三纲五常、道德人伦,人与人的关系被严格规约于贵贱、尊卑、长幼有别的社会秩序中。然而魏晋时期的人物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儒家世界观中被解放了出来,拥有了多重身份和复杂性。蒋勋先生说到三曹都有很复杂的性格,曹操既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乱世枭雄,又时常在诗歌中感慨人生无常的诗人,他既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迈,也有”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的细腻情思。政治的冷酷和至情至性在他身上均得到了极致的体现。文学和美学把人从社会身份中剥离出来,还原出一个人的本真,正所谓“诗比历史更真实”,史书中的事件有可能经过人为的修饰和篡改,然而诗中所表达的情感确是实实在在的第一手资料。

  蒋勋先生说到的曹丕曹植两兄弟的诗,其实是很颠覆我对他们的固有印象的。曹丕废汉称帝,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皇帝,按理说他的成就感应该更甚曹操,然而他的诗文中透出的虚无感与他父亲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也许是因为曹植自小就深得父亲的宠爱,而手足情蜕尽的夺嫡之争又给他留下深深的心理阴影,所以在人前威严的帝王形象背后,隐藏着的是一颗忧郁和孤独的心。相比之下,从小受尽宠爱,跟随父亲策马扬鞭的曹植,继承了父亲华贵激越的性格特征,他的文字中有浓厚的骄纵和贵族气质。他跟随曹操经历开疆拓土的冒险后创作的作品,形成了唐代边塞诗的源头,李白诗歌中的洒脱、任性和豪放,也是承袭了曹植开创的豪放文风。

  魏晋文学不是中国文学的主流,因为中华文明在本质上还是农业文明,崇尚的儒家文化,向往安定有序的社会氛围,魏晋时期无论从社会伦理道德、主导思想(佛教和道教),还是文学风格来说,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异类。个人的能动性所激发出来的激越华美的力量感,对肉体的青春之美的礼赞,在后来儒家思想统制一切的社会中再难复见。

  《蒋勋说文学》读后感(七):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蒋勋的名字时常是和美这一字联系在一起的,听过他讲红楼梦,各个人物栩栩如生,这些人物是曹雪芹所创造,也是他生命的一部分。而所谓美学,就是人的感性经验,红楼梦之美,就是美在曹雪芹的感性经验,也美在于生活。蒋勋从美的角度来理解文学,读起来就是一种超越生命的体验,如他所说:所有对于诗的速食化的答案都不是真正读诗的方法,读诗最怕在诗里找答案。其实读诗便是读生活,读生活的美。中国文学之美系列里的三本书,一本讲唐诗,一本讲宋词,而在这一本里挑选了中国古代文学里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些诗进行解读。也许是因为蒋勋懂美,所以连他的叙述读起来也有一种娓娓道来的美感,他会让你慢慢体会他的观点,渐渐融入曼妙的诗句中。

  蒋勋拿《诗经》和《楚辞》作对比,《诗经》是黄土地上生长出的农业文明,而《楚辞》则是激越华美的浪漫主义文学。美学的概念本来自西方,我国古代是没有一个美学的体系的,也不构成学说,但古人却能将美描绘到极致。农业时代的美,可能是我们现在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很难领会的。蒋勋一直强调四个字“情动于中”,就是要在诗里读到情感。黄土地并不意味着一个落后的生态,而是一种脚踏实地的淳朴美,从播种到结果,正是一个静谧美好润物细无声的过程。而相反,《楚辞》就比较动态,它从形式上就能让人一眼看到美。“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玉器叮当作响。《九歌》里的湘夫人“望夫君兮未来”,其实要描绘的是湘水上流淌着的亡魂,是要为他们哀悼。一句诗就是一幅绝美的画,孕育着无穷的力量。

  谈到汉乐府,我想很少有人不知道《陌上桑》这首诗,我们在课本上学到的罗敷,就是这样一个刚烈贞节的女子。然而仔细一读就会发现,这首看似完美的诗里,确实有微妙的转变。从淳朴到功利,诗中的字词就是最好的证明。《陌上桑》是一首经过精心雕琢的诗,是一种民间与文人结合的风格,非常特殊。汉乐府是对生活的描述,《古诗十九首》是生命的悲哀。都是民间,一个讲生活,一个讲生命,两者是不同的。讲《迢迢牵牛星》这首诗的时候,提到了许地山的小说《春桃》作补充,更好的说明了当时的人们开始注重于对内心、对生命本质的渗透,远远超过表面的爱情。《古诗十九首》里有许多对生命本质的挖掘,以至于对生命的态度的转变,这也对魏晋时期的文学产生了影响。

  魏晋时期的文学从三曹讲起。“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曹操的冷酷与热情其实是不矛盾的,“凡是能够把自然、隐士、心灵的美学修得很好的人,其实常常是在政治里混得很深的人。”,这话说的非常有理。文学常常是内心追求的表现,而与之不可分的是生命的经验。真正的隐士不必表达追求,而深陷在政治里的人,才要写诗表达自己的追求。陶渊明写《桃花源记》,不仅仅是要写对归隐的向往,更多的还想表达对生命虚无的思考。魏晋时期的文学层次丰富多元,又是另一种美学的表现。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认为美在天地间,鱼乐之辩中要表达的就是一种会通万物的思维。读诗,正是一种会通的方式,而蒋勋也搭起一座桥梁,不必寻找诗中的答案,只待会通的一刻。

  没有诗,就没有实在世界。一切都在诗里。

  《蒋勋说文学》读后感(八):生活+文学=蒋勋

  蒋勋太会把要讲述的内容,融合自己的生活体会,逐步打入你的脑海里。读诗是没有答案的,正如你正苦恼的时候,会用一首诗来表达自己当时的感受。

  一首诗,在不同人的眼里,就有不同的感受。

  买这本书,马上就读起来,是因为蒋勋两个字,也是因为陶渊明这三个字。书里提到不少蒋勋自己的台湾生活,与朋友一起发生的事,小时候妈妈说的话。

  最喜欢的那首,当然是《饮酒》,特别是最后一行“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我很喜欢写成“此真有中意,欲辨已忘言”。我的意思就是,这里有我喜欢的,但是我想表达却忘记该怎么说了。

  他解读的和其他人不同,把要解读的对象,从高大的神台上拉下来,用浅浅的语言告诉我们,它表达的是什么意思。《神释》里也是最后一句“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愁”,也让人很提神。人生是无奈的,有一种淡淡的忧伤。

  书里提到的诗,在自己心中默念是如此的顺畅,我以为一直自己很讨厌他们。原来已经种在我心里了。

  《蒋勋说文学》读后感(九):活着,总要有点情怀

  我平常看书还算快,可是读《蒋勋说文学:从<诗经>到陶渊明》这本书的时候却格外慢。

  它不是小说,所以我不必为了故事情节的牵引而逼迫自己迅速往前

  赶;

  它也不是“快餐文化”,只需要知其然而不必知其所以然。

  文学是个有情怀的东西,需要不断品咂、解构和领悟,而“说文学”的好书,更是要慢慢品。作者蒋勋是个有情怀的研究者,如若不是,他又能怎能耐得住性子畅谈文学呢?“从《诗经》到陶渊明”,多么长的文学演变顺遂,需要多么细致入微地深思啊,可作者硬是给大家抽丝剥茧了,所以我有好几次都情不自禁地在某些地方做了折角并做了简单的批注。

  且看:

  作者在谈“《氓》:最初的欢愉,最后的哀愁”那一节就说:“《氓》的故事是很丰富的,如果你一开始就认为这是一个弃妇的估计,读下去就一定味道都没有了。”你看,这就是蒋勋的情怀,他并没有单纯地从一个所谓看得见的结果去评析一部作品和一个人物角色,而是从更加丰富的层面上去理解和感受主人公的情感变化。这样,诗就更有意境,人物性格也更富有立体感。蒋勋还说,“从少男少女刚开始恋爱,到慢慢开始追求,恋爱变成婚姻本身是无可奈何的。恋爱和婚姻不一样,恋爱是‘情动于中’,而婚姻是一种形式,接受形式就必须接受这个形式的优点跟缺点。”“所以,这首诗不是讲一个女子从恋爱到被遗弃的过程,而是每 个人都会经历的感伤。只要婚姻制度存在,这种感伤是无法调整的。”这样的解读想必对于现代生活中的男男女女和婚姻中的夫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吧,文学的光芒在穿越了几千年之后,仍在熠熠闪光,实在珍贵。

  在讲“激越华美的生命力量”的时候,作者谈到了《九歌》里的《国殇》。有一段是这样写的:“以前老师讲《国殇》的时候,总说大家要爱国,甚至不惜殉国,但我觉得《国殇》描写的是一个年轻人对死亡的哀伤,他要想要回家,可是找不到回家的路,是一个找不到归路的亡魂国殇既是战争的亡魂,又是反战的亡魂。”这是作者独到的见解,读到这里突然有种产生共鸣的感觉。记得当年上语文课的时候,老是被灌输各种作品之外的衍生思想。我一直认为,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后人的不断衍生是应该的,但也不必每每都要和政治挂钩或者牵强附会。比如,以前的语文教材收录了很多关于鲁迅的作品,老师在上面做板书,就经常勒令我们在下面一字不落地记笔记,之后,她还会检查我们的背诵情况,说这是考试重点,是很多人研究出来的……并嘱咐我们在答题时一定要把点都写到位,否则恐怕会失分。

  那时候,我就经常琢磨一件事,鲁迅写文章的时候到底有没有想那么多,为何作品在许多年以后有了那么多层次的解构,而且有的注解确实比较生硬,大家是不是想的太多?当那天我读到蒋勋在文章后面提到的:“我希望大家能对中国文学史持一种审美态度,而不是注解态度……”的时候,不由地叹了一声:“说得真好!”如果我们在阅读过程中感到诘屈聱牙,那么我们真的会十分难过,我念书那会这种感受就特别深。

  “野性与浪漫”那一节,有一个我非常喜欢的段落。大约意思是说,民间人都很喜欢看王宝钏的戏。王宝钏本可以嫁个“高富帅”改变自己命运,可就是有股“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坚贞。当时很多人都搬着小板凳去看她,虽然你他们很多都是草根,是布衣,但当他们看到王宝钏的华丽也好像看到了自己的华丽。这体现的也是一种情怀:人们每天都在辛勤地劳动,唯有在“出戏”中,他们才能从艺术作品中寻找心灵的慰藉,也唯有把作品中的形象投射到自己身上时,他们才可以面对真正的自己。

  人生就是一场戏,每个人都在不停地“入戏”和“出戏”,“戏台前”和“戏台后”本是一个荒谬的组合,可它们又像是一个完美的生命个体。就像王宝钏一样,舞台上,她是华丽的,可是在舞台下,她可能在匆匆地解开衣裳给孩子喂奶,这是另一种心酸和苍凉,可这种情状却呈现出一种伦理社会里独有的女性之美,是一套属于自己的生命价值体系。

  我们生活在现实生活里,终日“为形所役”,我们的精神总是渴望自由,可是肉体却总去奴役灵魂,我们怎样去追寻生命最自然的快乐?我们如何才能找到生命的出口?我想,还是要有点“桃花源”的情怀吧,即使那是作者虚构出来的,但也足以让我们能在繁复的生活里对生命多一些期待和向往,有一个心灵的桃花源,能有一天“望路之远近”,也就够了,不是吗?

  《蒋勋说文学》读后感(十):他的文学观照见他自己

  之前大略翻过木心的《文学回忆录》,其中关于文学史类书籍的定位的一些话让我很受触动,放到这本书上来解释给读者我觉得仍然适用,不管蒋勋他老人家是不是也这样想。

  木心在开课引言中说:

讲完后,一部文学史,重要的是我的观点。

  梁文道在序中也说:它(文学回忆录)是一位作家以自己的双眼瞻前顾后,左右环视,既见故人,亦知来者,为自己创作生涯与志趣寻求立足于世的基本定向。如此解读文学史,读出来的是这位作者之所以如此写作的由来,是他主动报上家门,是他写作取向的脉络,是他暴露“影响之焦虑”的底蕴。更好的时候,他还会借着他的文学史道出他之所以写作的终极理由。也就是说,大部分一流作者的文学史,其实都是他们的自我定位。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