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逆流而上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逆流而上的读后感10篇

2018-07-20 05:5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逆流而上的读后感10篇

  《逆流而上》是一本由李响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5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逆流而上》读后感(一):那些年,羽泉

  昨天晚上用三个半小时看完了这本书以及豆瓣上11篇书评电脑随机播放着羽泉的歌曲,偶尔会被某首歌曲拉走了注意力,想起曾经自己,但还是会很快回来回到那哥俩这些年成长故事中,李响写的还是比较客观,并不矫揉造作,豆瓣上朋友们的书评也很中肯,越来越喜欢豆瓣读书也在于此。看完之后也有很多话想说,还是写出来了,但算不上完全的书评,或许说是自己的一些故事更真实点吧。

  这本书我给了五星评价,客观的说四星是给这本书的,另外一星是我从感情上给羽泉的,单从书来说也是本可以推荐书籍,为了梦想坚持的人都是值得敬佩的,用书中提到的杨伟东话说就是“不管现实是不是操蛋,我们始终相信未来”,我们要记得自己的梦想,相信努力会有未来。对于那些喜欢羽泉的朋友,这本书可以收藏了,羽泉的签名够帅气开篇羽凡和海泉的手写前言就像是在北京寒冬中的一股暖流,办公电子化的时代习惯千篇一律的宋体字,偶尔来了一份这么手写的文字还是被莫名的小打动了下。

  和很多朋友一样,那时候喜欢上了一首歌:你在我心中是最美,只有相爱的人最能体会,你明了我明了,这种美妙滋味…,那时候还不知道羽泉,最美这首歌也只是会唱那几句。

  后来到了哈尔滨上大学寝室两个哥们可以说是羽泉的歌迷吧,会唱很多羽泉的歌,并且唱的还很不多,那时候才知道,有个组合叫羽泉,那首歌叫《最美》。我们大学第一节体育课操场上,一个穿着白色衣服的、瘦瘦的、邻家小妹一样的女孩一直跟着我们,体育老师说:“那是谁女朋友啊”,大家都乐了,那时候感觉就是好美的一个女孩,后来知道了她的名字,Happy,那是第一次遇见。后来一直到现在我都把那个画面定义为“最美”,这辈子谁都会有一些美好存在记忆,任时光飞逝,美好总是存在。

  后来就经常听到羽泉的歌了,柏东有羽泉的磁带,CD,那时候会开着音响在寝室放,慢慢的我也开始会唱不少羽泉的歌了,也渐渐的开始喜欢听他们的歌了,但我算不上纯粹的歌迷,很多歌也只是会唱最精彩部分,算是伪歌迷吧,但是之后的日子里听见羽泉的歌的时候还是会仔细听下,专科三年很快就过去了,Happy还只是我们一起上课的同学,上英语,上专业课。

  2007年,我们7个一起升本到了黑大,我们7个就变得十分亲近了,那段时间天天一起吃喝玩闹,很是开心,大学给我的是这些好友,还有自学的能力想想自学经济的那时候还是觉得为自己开心的

  2007年10月30日,那天是我21岁的生日。晚上他们张罗着给我过生日,还有超哥,也在哈尔滨,一起吃饭喝酒扯犊子,那天我喝迷糊了,KTV里扯着嗓子唱羽泉的歌,有那么一首是“爱上了一个女孩,没有勇气对她表白,猜猜猜猜不出来,对我是好还是坏... 你主宰我的爱,上天注定的安排,我很笨但却很乖,会坚守这份爱...,21岁的生日,是另一种美好。

  后来我和Happy说,我喜欢你;她说,你根本都不了解我。天性内敛那时又略有自卑的我也不知道怎么去面对我所一手打造的尴尬了,情商低面对爱情不够勇敢的我那时候也算是个奇葩吧。Happy的情商要远远高于我了,之后的学习,玩耍的日子的我俩还好朋友一样的和大家一起呆着,中央大街太阳岛,松花江边,索菲亚教堂,那些哈尔滨的地方都被我们玩了遍,那时候还小心翼翼的守护着那初恋的美好。有的时候还会自己唱《画地为牢》,在心里歇斯底里的喊着“这一生都只为你,情愿为你画地为牢,我在牢里慢慢的变老,还给你看我幸福的笑”,现在回忆起那些,除了一点淡淡的哀伤,更多的是对当初单纯的自己,善良的Happy的感激,我的生命拥有一份那样简单、单纯的美好,我很感激!

  归园田居,翅膀,朋友难当,三十,辛弃疾,不弃不离,人间尘埃,哪一站,坎大哈黎明,感觉不到你...那些耳熟能详的歌曲总会时不时出现生活的某个时间里,一直未关注,也一直未遗忘

  2013年,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羽泉华丽丽的归来,不论改编还是自己的歌曲演绎的十分精彩,这个组合又一次吸引了我的眼球,大中国男人哭吧不是罪,狂流,Great.书中有段文字出自羽泉的《我们俩》:我们两个走过风走过雨,用眼神给彼此温暖黑暗之中不曾迷失彼岸,是因为你的手在我的双肩;有点被这两个不再年轻的老男孩打动了,有句话说:我希望某一天在我的葬礼上,会有一个能讲述我一生的朋友;羽凡、海泉应该算是彼此的这样的朋友吧,在一起15年,为了梦想一起奋斗的15年,无论起落,一直坚持,如书中所说:坚持创作音乐,坚持互相扶持,坚持生活态度,坚持放低自己;我发现自己已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这两个老男孩。

  在一起 全力以赴!是羽泉2013平安夜主打的宣传语,这一次无法拒绝

  “人生就是一场运动会,"在一起 全力以赴!

  不在于输赢,而是全力以赴!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输赢,而是在于是否积极参与、全力付出、不留遗憾

  人生就像是一场运动会,重要的不是获得奖牌,而是在强手交锋时勇不胆怯、在奔向目标时倾尽全力、在身处绝境中不轻言放弃,不求任何人满意只要不留遗憾,才是生活最真实、初衷意义

  每一次,起跳 腾空 落地,都是发现自己的过程

  不甘平庸、奋力向上、发现自己!

  面对挑战

  对手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不畏强手、主动出击、战胜自己!

  没做之前,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强大,即便你不是天生的。

  将自己的潜能发挥极限超越自己!”

  这段充满激情能量的文字,算是这些年来羽泉自己的写照吧,向上的人值得尊敬

  2013平安夜,那是个璀璨的夜晚,羽泉依旧尽力尽力,完美诠释了“人生就是一场运动会”的solgan,海泉的眼神透着一股强大的气场,那是这些年一路走来经过风雨后的成熟吧。

  我知道这两个男人还会带来更精彩的。

  果然,2014湖南卫视跨年晚会,羽泉,再一次引爆现场

  2014平安夜,我们说好的!

  《逆流而上》读后感(二):你们挽回了时间的狂流

  我真的是后知后觉型的人,现在是2017年6月28日,9点28分,晴。最早的一条短评也是2015年的了。不过,这也不打紧,只要大家过得好,羽凡、海泉过得好,我也过得好,这一切就都是有意义的。

  正文

  羽泉在《我是歌手》舞台上演绎的《狂流》,很多人应该记得:没有人能挽回时间的狂流,没有人能誓言相许永不分离……但我相信羽泉会打破这首歌的设定,哥俩要互相折磨白头呀!

  2013年是成军15年,到今天19年了。一个组合,10年就不容易,15年就是难能可贵,19年,该怎么形容呢?这么多年,风风雨雨都过来了。未来的日子,希望哥俩能好好走下去,快快乐乐的。

  哥俩是24岁左右成名的,我现在也是这个年纪,没有大红大紫,有一份比较光荣收入相对稳定工作。有时候我会抱怨,会厌烦这份工作。但看看哥俩的音乐之路,不也是一路荆棘吗?唯有奋斗,唯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勇气,才有成为人上人的机会。即使不能功成名就,默默的平凡一生,当我们走到最后时,也不会后悔

  写的没有逻辑,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了,最后呢,说说最喜欢的那几首歌吧:小学喜欢《奔跑》、《深呼吸》、《最美》、《彩虹》这几首,一直到大学,大学最喜欢的是《没你不行》,现在毕业一年了,最喜欢的是《月光》,离开了太久的故乡,好想回去见爹娘

  现在是10点2分。

  刘一于烟台。

  《逆流而上》读后感(三):当你扛不住的时候,请多坚持一会儿

  实话说我算不上是羽泉的死忠粉,从看过《我是歌手》后,对他们的关注才又多了起来,看了些关于他们的新闻,甚感励志

  他们的励志不在于,我要多么苦逼上进,多么拼了命地努力,他们的励志感人之处在于,不管现实怎样不如意,我始终只那个本真的自己,随遇而安地,却执着地把自己想做的事儿做好,对,就是爱音乐这一件事。

  所以,当你扛不住的时候,多坚持一会儿,这个坚持,他们也不知道坚持下去会怎样,会不会闯出一片天,还是囿于自己的执着,丢了铁饭碗,生存都难以维系。

  是的,坚持的同时意味着冒险。

  当陈羽凡被查出乙肝,错失高考,失去爱情,接连的打击却并没有打倒他,即便当妈妈说出:“你能成?全世界都能成!”的质疑,他仍然选择了音乐,并竭尽全力想方设法地做好它。

  当胡海泉高考失利,进入大学,他接触音乐后,毅然放弃了铁饭碗,来到了北京做音乐。是的,最打动人的,除了他的坚持,还有爸爸支持,那个有着文艺情怀老爸,是他坚实后盾

  以及后来他们二人从结识到相遇,到相知,乃至跟滚石签约,第一张专辑在袁涛的力保之下坎坷发片……这一路走来,说得心灵鸡汤一点,好像冥冥命运的安排。把这一切归于命运,是在千辛万苦都走过来了,回顾时,才发现种种人事联系,好似有一双命运操盘手在背后掌控。

  而其实,当你在经历那一切的当下,既感觉不出难,更不会想这是命运的安排,因为只要想到这是命运,就会恨不得骂娘吧:命运你特么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当下只能像根橡皮绳一样,一直绷着,眼睁睁看时间一点一点过去。直到很久很久以后,回想起来,才知道,原来当初那么难。无依无靠寸步难行,毫无指望。成长后的人会知道,越难的时光最终只能变成内心的一股能量。

  两个小伙儿没有想过到底要做成什么样,甚至没有想过要出名,只是坚持地去做自己,去把音乐做到自己满意,做出音乐的本色

  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个细节是P84页,胡海泉在酒吧唱歌,和其他几个吉他手组成暂时的演出乐队,他一边弹琴一边唱,唱英文歌儿的时候,旁边的吉他手根本不知道在唱什么,弹什么,却跟着海泉乱发音,还歇斯底里地甩头,糊弄观众。那一刻,海泉觉得无比地难过伤心

  认真的人,会清楚地知道,糊弄别人一点都不难,难的是糊弄自己,还心安理得

  是的,现实总不会如我们的意,让我们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所以,他们的成功不在于“冥冥中命运的安排”,相反,他们的坚持就在于“逆命运的安排”,顺从自己的心。哪怕千万人阻挡,也要逆流而上。

  :李响的文字真诚幽默,为这书加分不少。

  《逆流而上》读后感(四):岁月谁也没有放过

  从来没关注过作者,直到看完书才明白他是谁。羽泉也是上初中时的记忆了(暴露年龄了!),那个时候大街小巷都在放他们的歌。转眼间他们都已年近不惑,我们都对岁月耿耿于怀,可是岁月好像从来不曾在意我们,却谁也没有放过。

  拿到书的第一个意外,是书里两个主角写的序,都是手写的。在这个大家习惯打字,提笔忘字的时代里,手写的东西格外珍贵

  没想到陈涛是在大杂院长大的,北京的大杂院好像真的出过很多不一样的人,大家都是本分人家孩子们也都善良本分。像所有情窦初开的孩子一样,他也有喜欢的姑娘。不过没有海誓山盟的许诺,也没有结伴回家的亲昵这段感情在陈涛病后戛然而止,像所有初恋一样它刻苦铭心却充满遗憾。

  如果说陈涛因为磨难变成了陈羽凡。那胡世宗(海泉父亲)的命运是因为参军被改变的,就像作者写的参军为让他日后的中国音乐做了一个浓重的注解。不同于羽凡家人反对,海泉的父亲是他音乐选择的源动力

  看这本书之前,我好像从来没关注他们,看完书特意找出了他们的那首《最美》,听这首歌,真的没想到这首歌险些夭折的幕后故事。作为搭档他们一起走过了事业辉煌低谷。支持他们的除了向上的态度和对梦想的坚持,可能也有他们互相的友谊,朋友是相互扶持,走很长路的人。

  《逆流而上》读后感(五):羽泉成长路

  羽泉-中国国民组合,内地实力派组合,由陈羽凡(陈涛)、胡海泉两个有梦想、有追求年轻人1998年组合而成,至今成军已有15年之久;娱乐圈沉沉浮浮的现状,能一直大红大紫的组合不多,特别是歌手,歌唱事业成功之时会转型影视明星,毕竟歌坛越来越不景气,而羽泉因对音乐的喜爱,一直坚持着做音乐,自己写歌作曲。从两个“业余”歌者蜕变成专业音乐人,一切在变,羽凡、海泉对音乐的执着未变,正因他们对音乐的痴迷,创作、演唱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最美》《彩虹》《冷酷到底》《深呼吸》《爱浪漫的人》等等,至今传唱度都颇高。

  陈羽凡曾用名陈涛(涛贝儿),军人子弟,少年的陈涛在外婆照顾下成长,少年的陈涛坚强、热心、懂礼貌且学习优异,初高中年纪还有了懵懂的初恋,一切皆因高三的一场大病:乙肝。反反复复的病情,让陈涛放弃了学业,痴迷上音乐,自学吉他;当他提出搞音乐时,母亲的反对,他至今记得母亲伤人的话语。为了重生,更名为陈羽凡,羽凡音乐路由酒吧歌手开始,那个时代中国音乐歌手的无奈,现在出名的很多歌手都是由酒吧歌手开始,如杨坤、黄征、满江等;现在的热爱音乐的年轻人也不易,许多选秀节目给了他们机会。羽凡练琴、听歌、写歌这是每天必修课,一个人的成功,都与勤学苦练分不开的。

  胡海泉与陈羽凡相比幸运许多,父亲是著名军旅诗人,自小受父亲熏陶,文学修养极高,小学时代报上发表诗歌;但又相同均出自军人家庭,军人的坚强、自强不息影响着他。海泉又是幸运的,父亲从未强迫海泉子承父业或者成为什么样的人,“放养”式教育,海泉北上搞音乐,也是得到父亲的支持;海泉谈的一手好钢琴,也有刻苦专研、不耻下问精神,文学底蕴深的他写歌不是难题,但对于20出头的小伙子,编曲是从未接触过的,碰到音乐大家均会不失时机的请教,顾大成仅教他一次少许编曲设备使用,自己就看鼓捣尝试编曲,当然第一次不易,两次断电,未保存等情况下还是编成好音乐,天分加含税造就海泉的成功。

  羽凡、海泉本是两个没有交集的人,怎么成为一个组合的呢?海泉唱酒吧也认识不少歌手,羽凡同样;看似没有交集的俩人正是彼此认定的拍档,默契、努力成就了俩人。在袁涛的牵线帮助下成为滚石旗下的艺人,滚石多牛的公司,能成为其中一员,多神气;首张专辑和国内顶级贝斯手、吉他手、键盘手和最牛音乐师金少刚合作,羽凡也争气,作为刚出道新人,首张专辑《最美》销量可观;接着又发第二张,第三张…….人红演出多,忙碌的羽泉慢慢的没有时间认真写歌、编曲,也有专辑不叫座情况,加之与滚石裂痕。与初成立华谊音乐签约,而当年同甘共苦的好哥们袁涛一跃成华谊高层,兄弟间理念现不同,与华谊散伙。散伙后,羽泉创立巨匠,专注做自己喜爱的音乐。

  《我是歌手》羽凡用专业的歌者身份诠释每一首歌曲,海泉更是用机智兼做主持人;他们的努力被大家认可,一举夺冠军。

  羽泉由两个个性不同的大男孩,搭档15年,15年不短的时间,羽泉由俩懵懂少年,经历时间蜕变,磨砺,碰到过困境,努力、拼搏、兄弟情的同甘共苦,创就过辉煌、成就,也迷茫过,但羽泉仍在坚持着最初的梦想,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羽泉一直做着向上的选择,逆流而上。

  《逆流而上》读后感(六):朋友也可以一起成长

  说道羽泉,就想起第一季《我是歌手》,当时看得津津乐道,唯独的组合最后笑道了最后,当他们穿着印有金字我是歌手羽泉字样的T恤,演唱完最后一首歌时,我激动得不得了,当然他们也以出色的表现成为了第一季《我是歌手》的冠军,拿着那个奖杯的时候,他们落泪了,我也落泪了,因为我看到了坚持和再生。对,就是再生,李响写的书名就是《逆流而上——羽泉15年再生》。

  对于李响大家都不陌生,他的主持风格自不必说,还真不知道他是作家,既然是他写的书,那一定要认真拜读一下。

  在社会交往中一提到朋友,大家都忌讳离得太近,一旦离得近可能就会发现对方的缺点,从而就会两颗心越来越远,说道歌唱界的组合,刚开始红红火火的,后来分道扬镳的也大有人在,小虎队、东方神起、花儿乐队等等太多了,而羽泉却一直给我们带来惊喜,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歌,让我们大饱耳福,《奔跑》、《冷酷到底》、《最美》、《深呼吸》、《给所有知道我名字的人》……如果你内心浮躁的时候,静下来听听他们的歌,一定会让你重新振作起来。

  了解羽泉并不多,只是对他们的歌情有独钟,这次看到李响的大作才知道陈涛和胡海泉都是75年出生的,比我还小,成长的经历比我还艰难,比如陈涛从小体弱多病,比如胡海泉小的时候父母一直分居两地,比如他们北漂过程中都经历过磨难,怯懦,希望被认可,却又找不到方向,但是他们都坚持下来了,直到他们彼此熟知成为搭档,屈指算来,他们已经走过15年了,真的是不容易的15年,这15年间,他们发行了专辑、EP、单曲共计12张唱片,唱片总销量超过1000万张,演唱会近100场,可能在很多年轻人的眼中这对老男孩组合已经不是他们的最爱,但是他们15年的乐坛沉浮,他们的曾经年少轻狂,曾经懵懂单纯,曾经痛苦失望,对年轻人来说又是多么的宝贵,如今经历过从顶峰到低谷的羽泉正在欲火涅槃般再生,他们依然走在追梦的路上,一路向前。

  前两天看到一个访谈节目,做客嘉宾就是羽泉,他们有很多默契,比如15年间他们吃饭一直是AA制,他们都知道对方最不喜欢自己哪一方面,可见他们如今真的默契到彼此不能分离了,人的一生如果有这样的朋友陪伴那确实是一件幸事。

  当然还要感谢一下李响,我知道李响的年纪也不大,可是发现作为主持人他真的很细心,要知道写一本书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他要了解的更多,只有成为贴心的朋友才会掏心掏肺的讲出自己的酸甜苦辣,而从此本书的内容看,李响结下了这份友谊。要知道夫妻间还会有磕磕绊绊,父子间还会有生气的时候,羽泉也应该有过因为创作而不欢而散的时候吧,还说那个访谈节目,主持人故意挑拨,说在唱歌这几年中有没有那首歌希望自己唱而不希望两个人合唱,海泉很直率,羽凡还是很单纯,他说组合啊,哪首歌如果缺了一人都不完美。

  我突然豁然开朗,一个好的组合之所以能够那么长久就是因为彼此的包容,他们已经默契到比夫妻更了解对方了,所以在《我是歌手》的舞台上,羽凡有了亲吻海泉的举动,两个老男人之间的亲密动作同样让人感动,就如他们歌中唱到的:“我们两个走过风走过雨,用眼睛给彼此温暖,黑暗之中不曾迷失彼岸,是因为你的手在我双肩”。

  《逆流而上》读后感(七):那些与梦想有关的日子

  之前在网上预定的时候还是20号有货,结果提前两天在亚马逊上就可以买到了。昨天到的时候,先看了一下,13万字,两个小时可以看完。结果用了一个睡前和一个早起看完了,话说好久没有早起了呢。

  一直主打积极向上旋律的羽泉,在今年的11月17号迎来自己的第15个生日,同时也完成时隔两年的第九张专辑《再生》。可是羽泉究竟还能出几张专辑呢?毕竟十五年对于一个乐队来说,已经很长了。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本书的话:相信没有什么比“那些与梦想有关的日子”更合适了。陈羽凡之前参演过一部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而白百合也是被羽凡的一首“最美”感动的稀里哗啦。

  在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北京的天还是很蓝的,也没有雾霾,最主要的是还有一种东西叫作梦想。在一支中国摇滚乐史上里程碑式的乐队,唐朝乐队,出现在北京首体“90现代音乐会”上之后。越来越多的人怀揣着梦想来到北京。可以说,胡海泉就是北漂一员,而陈羽凡生在北京,因为身体原因退学之后也开始寻找自己的音乐梦想。

  这些怀揣梦想的人来到北京之后多以酒吧歌手为生,每个人都有一个成名的梦,渴望那个发现自己的伯乐。现在的北京也有很多。梦想是一种神奇的东西,它可以让人忽略身体上的疼痛。当年SKY为了省钱,一天只吃两顿。白天睡觉,晚上去网吧训练,为的也是自己的电竞之梦。陈羽凡也是一名酒吧歌手出身,音乐上的天赋可以让他蔑视一切东西,在梦想的道路只要盯着梦想就好。而胡海泉也凭借自己出色的作曲能力最终和陈羽凡组成了羽泉。

  在音乐界,对于每个歌手来说,都要衡量商业活动和音乐创作之间的关系。对于一个歌手来说,一辈子只需要唱红几首歌就足够养活自己了。完全可以拿着这几歌去到处演出,大不了降低出场费罢了。幸运的是,在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羽泉更多的对于音乐的追求,不懈的追求。

  让我没想到的是,90年代的北京,那个时候原来诞生了如此多的歌手。难怪这本书被称作:两个人的奋斗史,一代人的青春与梦想。套用书中的话:“15年乐坛沉浮,他们曾经年少轻狂,曾经懵懂单纯,曾经痛苦失望,但支持他们走到现在的,是一种向上的态度和对梦想的坚守。如今,在经历过从顶峰滑向低谷后,羽泉完成了浴火涅磐般的再生。他们依然走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一路向前。”

  在“中国梦”成为2013热词的时候,我却发现身边的人讨论最多的却是房子梦,什么时候可以买房子显然已经将大部分的年轻人的梦想打败了。当一个民族的年轻人的最大的梦是在买一套房子的时候,当传授知识的大学开始按毕业生收入来衡量好坏的时候,当大学里都在讨论如何挣钱的时候,当师生关系变成老板与员工关系的时候……我想出问题的是这个社会。“中国梦”不应该是这样的。

  最后用新专辑中的一首歌来结尾吧!“在这浮夸的世界里,找个梦为伴。”

  虽然早已过了爱做梦的年纪,但是它一直都在!

  《逆流而上》读后感(八):歌迷童鞋读后感

  2013年的平安夜,看完羽泉“人生就像一场运动会”的演唱会以后,心情久不能平静。演唱会现场看到了关于“大耳朵”李响《逆流而上》的宣传材料,于是直接厚着脸皮跟出版社一同学要了样书来享受。

  以前也看过很多关于羽泉的访谈,我以为我已足够了解我的偶像,他们的出道、他们的专辑、他们炙手可热的主打歌、他们对家庭对歌迷的态度等等……但是看了响哥的书后,我发现其实我并不十分了解哥俩的过往。

  《逆流而上》一书共十章,从哥俩的少年写起,然后“因缘际会”、到“没你不行”,再到辉煌的“滚石时代”、再后来是“华谊一哥”,最后是“最美”的两个“痣”,15年的成长历程,可谓全面。通过这本书,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羽泉:

  1.羽凡不像人们看到的那么生龙活虎,他自幼身体不好,直到现在都是医院的常客。羽凡之所以改名字也是因为自己生病的身体,“人生太脆弱,脆弱得可以轻易被一张化验单击垮,像一只羽毛那样不堪一折;但羽毛也有自己的坚强和随遇而安,它难以折服,只要一松手,就会随着风被吹到地球的任何一个地方。从此,陈涛创造了陈羽凡。”

  2.海泉的父亲是位“穿军装的诗人”,是海泉音乐生命的原动力,他如此这般打破常规地支持儿子一系列“不太靠谱”的念头。正如他老人家谈到海泉的成长,提到的那首泰戈尔的诗:“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得卵石臻于完美”。也许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父亲,才有了后来海泉创作的歌词和《泉的诗》,才有了今天的海泉。

  3.羽泉在辉煌的“滚石时代”有一位贵人名叫袁涛。袁为哥俩的出道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以说,没有袁涛当时的坚持,可能就没有今天的羽泉。同时我也从书里了解了羽泉与滚石的恩恩怨怨。

  4.羽泉因为韩红与华谊音乐结下一段路程的缘分。在后华谊时代,羽泉的好兄弟和得力帮手,也就是他们现在的经纪人——赵亚默,陪伴了羽泉的“重生”。2005年的亚默还很年轻,但却有着超越年龄的“大视野”。正因为有了他的危机意识,羽泉才避免了过分的“消耗”,避免了被所谓的市场“扼杀”,才能够每年拿出更多的时间创作,才依旧保持着新鲜和活力。也因为亚默的“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让他跟羽泉哥俩肩并肩持续前进。

  5.羽泉哥俩是怎样的渊源才最终步入《我是歌手》节目。而亚默是怎样为羽泉争取到主持人的位置,哥俩又怎样实现总决赛与邓超的激情之夜,以及那个夜晚跟公司所有团队人员,穿着印有“羽泉15年”的服装,一起唱响那首《给所有知道我名字的人》。让我这个歌迷,又一次深深体会到只有认真和热爱,才会有15年后的“逆流而上”,或是部分媒体所说的“羽泉第二春”。

  这本书是李响眼中羽泉的成长历程,尽管不可能完全的面面俱到,但是从点滴间能一次次体会到羽泉的“正能量”。他写出了羽泉的“积极、向上、创新”和“努力、坚持、敬业、友善”。我想李响之所以能成为羽泉的朋友,也是因为他不装、不做作,就像他在本书后记中聊到的他的写作初衷:“就是想写出每个看似不平凡的人生,在同样平凡的时间节点,他们做出的评判、选择、坚持和信念,对他们未来产生的或许是不平凡的结果,用这些希望满满的故事,给我们这个有点浮躁的世界,带来些许积极的念想。”

  这本书里有太多的感动、太多的坚持和积极的力量,让我更深刻地认识羽泉,让我更爱羽泉,更爱生活……

  我还记得汶川大地震时,羽泉在一年内4次深入灾区,带领受灾群众用歌声抚慰受伤的心灵;我还记得 “7.21”北京发大水时,羽泉开着自己的奔驰车(网友说的,具体车型不详)往返多趟到高速上救人;我记得羽泉为阿里地区的每间产房安装上空调和暖风机;我记得羽泉每次演唱会都会自掏腰包设立“志愿者专区”……羽泉用他们的公益行动带给我们向上的能量,也让我们反思如何去“成就别人”。

  本书的序言由羽凡和海泉自己来写,文字简单而真切,且不是电脑打的字,而是由两人亲笔手写,也终于让我看到了除了俩人签名以外的字迹。果然字如其人。羽凡的字潇洒张扬,言语热情奔放,字里行间满满的感谢和感恩,一副性情中人的模样。海泉的字清秀隽永,言语沉着深厚,开篇一句“我多么庆幸自己的青春几乎没有留下空白,有过一夕成名的惶恐,有过木秀临风的乍寒,有过以退为进的蛰伏,也有过壮志未酬的伤怀”,足见其文学功底。本书的序言和后记都是我个人大爱的部分。

  很庆幸,在2013年底,我能排除万难,坚持去看了羽泉的演唱会,还一口气看完了这本《逆流而上》,让自己在繁杂浮躁的生活和工作中,能够静下心来梳理和审视自己,看清楚什么事情是“残酷的消耗”,什么又是我真正想要和应该坚持的。感谢羽泉,感谢李响,希望在未来的人生中,无论高潮或是低谷,依旧有你们的陪伴……

  “羽泉还在逆流而上着”,作为歌迷的我们,也在榜样的指引下勇敢前行着。这本书没有结束,期待羽泉下一个15年。

  歌迷: 李敬敬

  于2013年最后一天午夜

  《逆流而上》读后感(九):生意场上无父子

  赠书,可以给3.8星,给人感觉比较真实,唯一遗憾的就是传记作者有点矫情,而且有一两处常识性错误。

  比如陈羽凡1990年没有上成北京高中,去了中专,也没什么太多悲伤,因为毕业了进入粮食系统,也能挣2000多。这他妈扯淡,90年粮食系统一个刚入职的小兵能挣2000多根本不可能。

  本书披露了陈羽凡高中的时候饱受乙型肝炎的折磨,并为此丧失了考大学的机会,不得已全力钻研自己喜欢的音乐,走上了演艺生涯的道路。这个和当年刘德华披露自己是乙肝患者一样难能可贵,帮助大众正确地认识到乙型肝炎并不可怕。

  后面有一段原来的羽泉经纪人上位成为公司管理者后,按照波士顿业务矩阵模型的惯例方式,把公司资源不再向成为现金牛的羽泉组合倾斜,造成双方和平解约。

  这书值得一读。

  《逆流而上》读后感(十):2014年如何做规划:人生是一场“逆生长”

  如果不是羽泉的好哥们写这本书,很难想象,羽泉面对一个陌生的提问者,是否愿意主动去讲,是如何做了一张还没发就开始挣钱的专辑,却让他们这么多年拿不出手,如鲠在喉!

  如果是羽泉自己写这本书,又很难想象,袁涛这个“老大”的故事和那份独特的沧桑和苦涩的感受,是否有机会原原本本,无所顾忌地进入到这本书。

  好在这本书是响哥完成的,他保持了一种客观和冷静,看待两个在娱乐圈打拼的男人他们的成长和挣扎;还保持了一份中立和包容,看待出现在羽泉故事中离散聚合总关情的“袁老大”。难得书中每个人物都是丰富的,同时又是真实的。

  在2014年1月1日读这本书,与其他的时候的阅读相比,有不同的感受。

  猛然,我似乎发现了什么——人生其实是一场“逆生长”。我们其实可以给自己一个倒着生长的机会。

  例如,看陈羽凡的故事,他在小时候,吃了一个占了口水,摔烂在桌子上的饺子,还怕对方尴尬,赶紧塞嘴里,他不想让人家难受;儿时的他有个最好的发小,发小有点身体上的缺陷,他说他感谢发小,成就了自己的一种心理,他不想说是同情,他说是在意,就是在意弱势的人的感受。

  这样的例子很多,这是小时候的涛贝儿。

  随着进入演艺圈,他面对的人和事不再是当年那个单纯的环境、那些单纯的人。

  时间和阅历会怎么完成一个人从男孩到男人的蜕变?长大后,有的人变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人。

  但是陈羽凡的故事提醒我们还有另一种成长方式。我们终归会发现:越长大,我们越会回归到自己的内心;越长大,我们会越像自己小时候期待的样子;越成熟,就越敢让自己身体里那个孩子跳出来与自己一起面对当下。

  陈羽凡用他小时候就有的不设防和对别人的在意,对待出现在他生命中的人。如同现在他对待自己的徒弟陈石的无私帮助,要知道当下的演艺圈,谁火谁不火,那可真的不是能提前预知的,所以,陈羽凡在不考虑“回报率”的情况下,为了这个年轻人付出了所有自己能做到的帮助。陈石在舞台上流泪感谢师傅的那一刻,他称呼陈羽凡干爹,这也不是白得的。

  ……

  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最后我想,2014年开始了,如何做新年规划呢?我本来想从今年的总结和得失中,去写一份明年的规划。

  现在我想,何不大胆一些?

  想想看,小时候我想完成的事情有哪些?小时候我在意的那些事情有哪些?小时候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2014年,我能不能给身体里的那个小女孩一个美好的交代!

  小时候的我——想帮助一些穷人,想看一些特别的风景,想见义勇为一次。

  2014年,它们重新进入我的规划中!

  谢谢响哥的这本书,陪伴了我过了岁末,进入将开启的一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