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间谍课:阿富汗人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间谍课:阿富汗人的读后感10篇

2018-07-21 04:2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间谍课:阿富汗人的读后感10篇

  《间谍课:阿富汗人》是一本由[英] 弗·福赛斯著作,同心出版社出版的320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013-1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间谍课:阿富汗人》读后感(一):国华书院阅读导读第106期:《间谍课:阿富汗人》

  讲序:国华书院讲书预告第106期

  代 码:106-180203

  书 名:《间谍课:阿富汗人》

  作 者:弗·福赛斯

  翻 译:舒云亮

  时 间:2018年02月03日(礼拜六)

  地 点:吕梁·國崋書院

  主 讲:杨国华

标题:读书伴侣地图

“多年前,早在二〇〇一年九月十一日纽约世贸中心遭袭,即现在众所周知的九一一事件之前,巴基斯坦的联合情报部门,简称ISI,从军队接纳了许多原教旨主义的穆斯林。这就是它的问题所在——在与塔利班及其客人基地组织的斗争中变得相当不可靠。”

  这是《间谍课:阿富汗人》中的一段话。

  巴基斯坦联合情报部,也叫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是全球最牛的几个间谍机构之一,总部位于巴基斯坦的首都伊斯兰堡,据说,办公楼前一块石碑上刻着这样一句话: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是不是听着很耳熟呢?不错,这句话选自《孙子兵法·用间篇》,咱们书院第22背诵篇中也学过。

  咱们老祖宗东西,被人家样子崇拜学习,咱是不是要思考点什么?

  间谍活动政治活动的影子

  说两件真事,一个是最近的,一个是十年前的。

  2018年1月29日报道,两年前,马亮亮、梁鑫在河北打工期间,被台湾间谍策反,利用曾在部队服役的便利条件,搜集相关情报出卖,对大陆军事安全造成严重危害,该案目前正在法院审理中。

  2008年11月28日,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我军很有作为导弹技术专家郭万钧与台湾间谍沃维汉(两人系亲戚)同日被执行死刑。所以说,间谍活动有可能天高云淡处,也有可能就在街头巷议里。

  刚才那段话,说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变得不可靠,是因为从军队接收了许多原教旨主义者。这是小说中的话,但它不是编造的。

  2018年1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发Twitter说:

“我们努力地在阿富汗追捕恐怖分子,但他们(巴基斯坦)却致力于为恐怖分子提供安全庇护所。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在过去的15年里,美国愚蠢地给了巴基斯坦超过330亿美元援助,但巴基斯坦回馈给美国的只是谎言欺骗,这无疑是把美国的领导人当成傻瓜。”

  且看事情之初。

  2001年,9·11事件爆发,美国在一个礼拜之内查明罪魁祸首是躲在阿富汗的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但彼时阿富汗政权在塔利班手里。美国给奥马尔要人,奥马尔讲究兄弟情,发誓绝不交出。为什么呢?

  原来在9月9日,也就是9·11事件的两天前,本·拉登送给塔利班头目奥马尔一个礼物“两颗人弹”,炸死了奥马尔的政敌——阿富汗北方联盟领导人,马苏德。

  于是美国在10月7日开始入侵阿富汗,塔利班抨击美国是在向伊斯兰世界宣战。于是的于是,在美国、英国、阿富汗、巴基斯坦、基地组织之间展开十几年的斗争,既有明面上的狂轰滥炸,也有黑暗里的间谍活动,局面至今未了。

  那本·拉登为什么要打击美国呢?

  本·拉登并非阿富汗人,他是沙特阿拉伯人,美军在沙特驻军,引起部分阿拉伯人的反感反抗,他们认为这是屈辱,但自己国家把他撵走了,没法立足,正好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本·拉登一看,这是我们立足的好地方,于是掏钱掏枪帮助阿富汗人反抗苏军。

  十年后,1989年,苏联人撤走了。

  本·拉登有没走,继续帮助塔利班恢复政权,继续打击西方势力,美国是西方强国代表,也是在伊斯兰世界横冲直撞厉害的国家,好,那就拿你开刀。

  苏联当年入侵阿富汗,美国和英国非常担心苏联就此霸占中亚枢纽,于是给阿富汗各路军阀提供武器弹药和资金支持,马苏德和奥马尔都是在反抗苏军过程成长起来的军阀。

  苏联撤军后,阿富汗并没有得到和平,而是陷入内战。这一点和1945年日本在中国撤军后,中国也陷入内战的情形差不多

  所以,9·11事件后,美国在巴基斯坦设立反恐合作中心,针对阿富汗塔利班和基地组织开展斗争。

  好,刚才我们说了这么多,什么意思呢?

  意思就是这是《间谍课:阿富汗人》这本小说的时代背景

  我们之前推荐过的间谍小说不多,有中国间谍小说之父麦家的《暗算》《解密》、《风声》;上个世纪英国著名间谍小说作家,翰·勒卡雷的《柏林谍影》;这一次我们推荐的是弗·福赛斯的《间谍课:阿富汗人》。

  麦家的间谍小说是在螺狮壳里做道场,在一个固定空间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波诡云谲。

  而《柏林谍影》是在围绕一个独立事件,或者一个特定的时代片段去写,在人性深度上挖掘的很深,但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布局坦白讲,不是很大。

  而福赛斯的这本《间谍课:阿富汗人》就不同了,这是我读到过的间谍小说里,时空格局最大的一次。

  是以全球的恐怖主义活动为背景,把世界国政治恩怨历史脉络,军事武器穿插在一起,绣成一幅惊心动魄画面。其空间格局之大,需要你一边阅读,一边去对照世界地图。

  喝咖啡要伴侣,读书有时候也要,读书时,有人愿意放点轻音乐,有人愿意泡杯茶或者咖啡,甚至来杯红酒,有人愿意抽烟,有人愿意晒点阳光,当然这几样你都可以一次性配齐。

  但读福赛斯的小说,光有这几样是不够的,你必须打开世界地图,或者打开谷歌卫星地图。这样,当福赛斯提到关塔那摩监狱,或者位于阿富汗的巴格拉姆空军基地,或者是巴基斯坦的白沙瓦,或者是阿联酋的第七个酋长国哈伊马角,或者是曾经关押过钱学森的鹈鹕湾监狱,你都可以在地图上找到,然后徜徉恍惚好像你被关起来了,好像你就在那个空军基地上班,好像……,这算是读书的乐趣之一吧。

  当然,在他提到马岛战争,六日战争,海湾战争的时候,你最好能去查看下相关新闻和报道或者书籍。总之,这本书,除了间谍小说会给你所有应该有的体验之外,你可以把它当成一本全球旅行手册,跟着书中恐怖分子也好,英国王牌间谍也好,在脑海完成一次全球旅行。你也可以把它当成历史课本或者是政治课本的延伸阅读。如果你是军事迷,也会有意外收获。要知道,福赛斯对军事武器的熟悉程度经常引起情报部门的警觉

  麦家曾经在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学习无线电技术,这个专业毕业后做什么?可想而知,毕业后短期在涉密单位呆过。

  勒卡雷干脆在英国军情六处工作过,是一名标准的间谍。

  福赛斯也曾为英国军情六处工作二十多年,在冷战时期为英国提供前线报道,足迹遍及欧洲、中东和非洲。

  这三位在间谍小说取得的成就和他们在这个领域的工作背景似乎有着某种必然联系,这并不是说有过间谍经历就能写出精彩的间谍小说,而是说他如果有过那个经历,可能写起来会比一般人更加精彩。那一部间谍小说最高的境界是什么呢?

  就是“真”,让读者以为那就是真的。

  福赛斯长期的记者生涯,外加他对政治恩怨、军事武器,历史地理丰富认识,使得他的作品特色更加鲜明,那就是新闻体加技术流,简直像真正发生的事一样真实到让你觉得可以拿小说当说明书去实操的真实性!由于有独特风格,加之福赛斯一直也是非重要的政治评论家,他的关注永远国际政治最动荡的中心,懂得与时俱进,他每新出一本书,必然能引起情报界与读者肾上腺素的极度飙升。

  不看驾驭文字情节高深功底,福赛斯光靠一个“真”字就能奠定宗师地位。他的小说素有杀手指南,间谍培训手册之称。这就是为什么他的很多小说被冠以“间谍课”三个字的原因。(文/杨国华)

  《间谍课:阿富汗人》读后感(二):岂曰无衣,与子同袍——《阿富汗人》编辑手记

  《间谍课:阿富汗人》,福赛斯间谍课系列的第四课。

  在外包装上,编辑的小小私心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封面上的火箭筒;第二是前勒口文案上那句,“一个变成了另外一个,注定他们要一起上路……”

  为什么这是我的私心呢?我想用这两个细节,来向福赛斯作品中暗中流淌的袍泽之情致敬。

  之前我已经分析过,福赛斯写作的特色在于1,新闻体;2、技术流;3、对专业的无限尊重。由于有独特的风格,加之福赛斯一直也是非常重要的政治评论家,他的关注点永远在国际政治最动荡、最风云诡谲的中心,懂得与时俱进,所以他可以四十年维持着自己忠实的读者群,每新出一本书,仍然能引起情报界与读者粉丝的肾上腺素的极度飙升。

  不过,对于我等大俗人,给福赛斯作品排排坐的时候,还有一个内心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特别基!”的战友情谊;而且我们也都明白,这类冷硬技术流的背后,在最丑恶的政治和最闻所未闻阴谋背后,福赛斯是一个真正的浪漫主义者,他相信世上那唯一能让他无条件托付的、他心中最后的柔软之处:兄弟。

  按这个标准来排,《复仇者》首当其冲,“鼹鼠”与“狗獾”那不动声色生死不变的忠诚,才是这个故事主线成立基石。同样这个故事中,加拿大富豪埃德蒙与美国议员卢卡斯,也堪类比。对于埃德蒙这样的老人来说,战友几乎是他的信仰。当然,复仇者里头还有一种特殊战士对战士的情谊,就是对那个越南人,这个情节,你可以理解成复仇者具有悲悯之心与大爱,但同样可以理解为,作为战士,作为同样从地狱中回来的生存意志坚决的人,他们之间产生惺惺相惜火花

  这种情谊到了《阿富汗人》中,才得到充分演绎

  一开始我觉得,给这本书挑毛病的话,麦克·马丁同意行动动机太不充分了。作者给的解释是这句:

  麦克·马丁的思绪飞到了他最喜爱的一部电影的一个镜头。托马士·爱德华·劳伦斯,即“阿拉伯的劳伦斯”,提出付钱给阿乌德·阿布塔伊,让他与他一起进攻亚喀巴。马丁回想起那个精彩的回答:“阿乌德不会为英国人金子骑马去亚喀巴,他去是因为这使他开心。”

  我认为,马丁是看到伊兹马特·汗的照片那一刻,才下定决心的。但是这个任务为何使他开心?第一,这个任务具有充分的挑战性;第二,他认识伊兹马特·汗,他认为他充分了解个人,能否成功伪装,更增加了一丝挑战,让他跃跃欲试;第三,他与这个阿富汗人共同战斗过,他了解阿富汗山区人的命运,他可能认为,他的这次使命不违背这位战友的意志;阿富汗人对他有着出自本能的忠诚——英国人救过他的命,他至死也不会出卖他。

  出于这些原因,马丁上路了。这个故事跟《上帝拳头》相比,马丁更加孤立无援,而且你也更无法看出马丁的心理活动,但是,作为读者的我却隐隐觉得,这次他不是一个人。伊兹马特·汗被隔离了,书中还有一大段的篇幅交代了这个阿富汗人的结局:他一直无损于战士这个称号,自始至终意志力没有一丝一毫地减损,顽强生存、战斗到了最后。在故事简介中我写道:一个变成了另外一个,注定他们要一起上路……,因为我觉得,马丁这次并不孤独,他与伊兹马特·汗有着双生的灵魂,战士的灵魂。而那个火箭筒,就是他们一起战斗过、在生死关头结下终生情谊的见证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秦风·无衣》

  《间谍课:阿富汗人》读后感(三):想想不寒而栗

  结局戛然而止,麦克马丁就这么英勇捐躯了,来不及反应故事就结束了。总算知道在前边《上帝的拳头》里为啥要把特里马丁和麦克马丁设为两兄弟了。这个特里还真是多嘴,不是他的话,哥哥就应该在英国乡下养老,过着世外桃源田园诗般的生活了。海上的恐怖袭击,特别是这种堪比原子弹破坏力的化工袭击简直匪夷所思。这次作者为恐怖分子构思的袭击简直堪称完美,找到英国正规公司出船,一切手续完全齐备,通过两次完美的海上劫持达到瞒天过海偷梁换柱目的,如果不是马丁的临死一击,我想象不出还能怎么阻止。

  与恐怖主义斗争的形势真的是好复杂,英国的基地组织头子是个接受精英教育的上流人物,风度翩翩教授,如果他是科威特的移民还好理解的话,那么伪装船长独特口音的穆斯林青年是在利物浦长大的,中间又和菲律宾的反政府武装,广东的黑社会联结在一起。

  如果说还是有过于巧合的话,那就是马丁居然和要伪装的人在十几年前曾经一起战斗过,清楚地知道腿部受伤和见过拉登的情景。另外,一架战机失事好巧不巧就把阿富汗人被囚的地方砸出一个大洞让他给跑了,实在太牵强了点儿,前面还铺垫了好多这个地方一到冬天就与世隔绝描写呢。

  还有一点,我没有想明白,作者既然设计了阿富汗人逃脱,都已经到对面加拿大境内了,那为啥电话都还没有打出去就被狙击手给干掉了呢,我当时心都紧了,以为消息会被散出去然后马丁遭受考验,结果一枪毙命,这样对情节发展有什么推动作用呢?

  《间谍课:阿富汗人》读后感(四):Mike Martin, Who Dares Wins/ 麦克马丁,勇者无敌

  “Greater love hath no man than this, that a man lay down his life for his friends.”

  “人世至情莫过于此,为友付出整个生命。”

  麦克·马丁上校死了,在经历过伊拉克的风沙、洛基山上的白雪、南大西洋的寒冷海风、威尔士的冰冷雨雪后,空降兵退休上校麦克麦丁终于死了,为了四千个他不认识、也永远不会知晓他的人死了,留下他在汉普郡果园还没改建完的农舍和那个多了一句嘴而最终让他丧命的弟弟。

  但我们不能因此责怪多嘴的特里·马丁博士,因为他哥哥的命运早在15岁那年在巴黎航展看到”红魔“队员跳下的那一刻就已经决定。

  马丁上校并不是一位典型的西方英雄,他不像007一样有美人和梦幻装备陪伴,不像杰森伯恩一样有各种特殊的能力加成,也不像杰克瑞安一样身居高位有强大的组织依靠。在这个故事中,福老爷子甚至没给他太多的表现机会,与浩大的阿富汗反恐战争和伊斯兰的背景叙写相比,留给马丁上校的篇幅是有限的,对他的生平一笔带过,潜伏入恐怖组织的过程也显得异常顺利,没有各种谍战剧中的惊险桥段来表现主角的勇气和智慧,没有精彩的战斗描写来突出他的英勇无畏,而他面对的,不是思想极端、头脑简单的伊斯兰狂热分子,而是受过高等教育、潜伏已久、手段复杂高超、伪装几近完美的恐怖主义大师,马丁上校甚至在最后时刻到来之前也没能看穿对手计划的本质,背后的情报机关也因为被误导而过早放松了警惕。面对这样的对手,他只能随波逐流、听之任之,因为他能做的太少,他拯救世界、改变历史靠的只是一张字条和他最后瞬间的选择,一个以自己生命为代价的选择。上校所做的一切并不是为了钱——虽然他确实缺钱,100万美元也不是一个小数字,也不是为了职责——戎马一生、功绩斐然光荣退休,他大可选择在乡间安居,盖好自己的农舍、娶个漂亮老婆,在国家找上门的时候,如同他弟弟叮嘱他的一样”无论对方说什么,都不要答应“,他做这一切就如同阿拉伯的劳伦斯口中“阿乌德不会为英国人的金子骑马去亚喀巴,他去是因为这使他开心”一样,是由于战士的基因,和他要保护的家人和兄弟。

  所以特里·马丁博士大可不必自责,因为无论有没有他的多嘴,他哥哥的命运早已决定。

  至于书中那个历经折磨而不屈、在冰天雪地中战斗到最后一刻的阿富汗人,不就是马丁上校的投影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