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父亲到死,一步三回头》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父亲到死,一步三回头》读后感10篇

2018-07-21 05:3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父亲到死,一步三回头》读后感10篇

  《父亲到死,一步三回头》是一本由袁劲梅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2,页数:22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父亲到死,一步三回头》读后感(一):感情的巡礼,文化游戏

  这是一本16篇文章组成的合集,部分散文,部分算是小说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我和你的父辈》,第二部分是《我和你的文化》,第三部分是《我和你的爱情》。看似从三个角度讲述故事,进而阐述作者自己价值观,但是实际上,只是从感情和文化两方面叙事而已。

  作者袁劲梅是一位哲学教授文笔朴实无华,文中常常充满对人性社会的思辨色彩。这使得她的文章既不失真实,又不失对社会和人的思考。在浅白明了叙述中,她展现出她所看到的世界的真实状态,白描一般,不施粉黛,不加修饰,让最纯粹生活展现在读者面前,从而引发读者自己真实的感受和切身的思考。

  在第一部分中,作者先是从自己的父亲下笔,从亲情着手,回顾了自己父亲辛勤敬业朴实执着一生。她的父亲为了事业——于国于民都有利,但是却不受关注,在寂寞前行,虽然不受重视,不被支持,但凭着对家乡人民国家的爱,他以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姿态坚定而行。同路者,不过二三学生而已。她的父亲对家乡对长江有着“一步三回头”的深情,但是正是因为这种感情,才更加对治污、环保有着深入骨髓的执着——宁死不回头。这种不回头和回头之间的鲜明对比,正是她的父亲的伟大之处和可敬可爱之处。可惜人们醒悟得太晚,当懂得珍惜时候,非但是“人非”,连“物”也“不是”了。也只能是亡羊补牢了。

  之后,无论是《希望之洞》中杆子一家遭遇,还是《男孩城》善恶纠缠无奈,抑或《养女》中“孤儿”的迷惑,都是作者对于感情和人性的双向展示。《希望之洞》中,杆子为了能治好女儿眼睛而偷渡到美国,一去经年,好不容易攒够了让其妻女也能偷渡过去并治好眼睛的钱,结果却把他们母女送入了鬼门关。《男孩城》中,最讽刺之处就在于,那些被庇护在“城”中的孩子,其实是被“城”所属国家的军队“送”入城中的。那些军队在他们的国家发起战争,让他们成为孤儿,然后,进入“城”中,成就这个国家的“善”名——这不是莫大的讽刺吗!《养女》中,双胞胎再问什么是“孤儿”时,作为她们养父的老沙浮,在想起抛弃这对孩子的人时不知该做何感想,更不知道这对孩子长大之后,对于“孤儿”又是怎样的感想。

  这些故事,无一不体现人世间的大善大爱,然而大爱中却纠结着大伪和大恶,在伪和恶中生长出的善和爱,虽然出淤泥而不染,却也只能是艰难地存活。

  可惜的是,大多数人只看到了表面的善和爱,却忽略了背后的伪与恶。也许是因为袁劲梅写得真实却并不残酷,让人们只是生出感慨或者感动,却来不及或者不想去仇恨反思

  另外两部分,以“文化”和“爱情”为题,其实爱情照样可以归结于感情之中。文化,自然也可以算入对社会和人性的反思。

  这后两部分,写得并不沉重,相反,部分内容写得还颇为欢乐有趣。比如学生们对《桃花扇》的改编,以及作者带着学生们来的一次中国之行。在这两部分中,中美文产生了诸多的碰撞,比如《两点星》中两性文化的交锋,比如《蓝鸟啾啾》中生育观的差异,比如《吱吱响的木桥》中生死观的不同,这些并不是单独地因分类而局限于第二或第三部分中,而是综合性地存在着。可以说,作者的每一篇文章的内容和内核都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在每一篇文章中,都有价值观的体现,都有个人见解的输出。这两部分,虽然也有比较悲伤地故事,但是整体基调确实美好的,或者治愈,或者有趣。在文化和观念的对比和碰撞中,即便是悲伤地故事,也有了暖色的笑意。尤其是作为结尾篇的《青春作伴》,就像一场中美文化的游戏,你在我这玩过,我在你那儿玩过,虽然彼此之间有一些不理解和不认同,但是,年轻人之间的碰撞和交流,就像一场游戏,在轻松中就实现融合,实现了包容认可。这,应该是具有非常积极意义吧。

  总体上来说,这本书是在进行一场感情的巡礼和文化的游戏。从这一点看,《父亲到死,一步三回头》虽然以悲伤开头,但是却给了一个光明而欢乐的结尾。所以呢,还是不要沉湎于悲伤之中,而是在快乐坚持前行吧。

  《父亲到死,一步三回头》读后感(二):知识中产阶级的小情怀

  这本书的名字起的好,因为只有第一篇最好看……

  第一篇是一个偏纪实的故事,讲的是作为环境学者的父亲对祖国江河深沉感情,里面人与自然,游子对祖国山水情感动人

  之后的小说大多数的模版就是一个白人男人和一个有中国血统女人的故事。中间有所谓文化冲突,也有文化融合与理解,但是在我看来都略有些刻板印象:白人男人一定是虽然开放但是负责人的,中国女人一定是很婉转但是有些刚强的。嘴毒一点,就是中年华女性的yy小说……

  中间也穿插着比如非法移民啊,猥琐直男癌的中国男人对奔放的金发女郎渴望和爱啊这样的故事。时不时有一些有关生命啦,文化啦这种东西的思考,但是总的来说还是一个知识中产阶级的小情怀,不管是题材、情感还是笔力都远远不及第一篇。感觉需要深入的部分深入不下去,应该调侃的部分调侃不起来,额……还时不时透露出一些莫名优越感,槽点蛮多的。

  不过最近读的书大多比较严肃,读读这种小品还是挺轻松舒适的,间或在吐槽中触发思考,还是可以看看的。

  《父亲到死,一步三回头》读后感(三):自序:打开我们的颜色盒 (文/袁劲梅)

  文/袁劲梅

  我写了许多散文、随笔小故事。我以为它们就是一些漫天飘舞的叶子,一片片落下来,没有线把它们穿成饰物。因为,我一会儿写中国人,一会儿写美国人,一会儿写过去,一会儿写现在。我生活在一座桥上,我在桥上走来走去,一头是中国,一头是美国;一头是过去,一头是现在。我的这些叶子并没有预先的飘落路线,落到哪头就停在哪头。一会儿到东,一会儿到西。

  突然有一天,我发现:原来中国和美国不过就是地球上的两个村庄,一个在东,一个在西。我的这些“落叶”其实就是东邻西舍的故事。虽然不成逻辑推论,但它们有颜色,五彩缤纷的颜色。不是落在东家村,就是落在西家庄。村庄里住着的都是“人”。

  人和人间事儿,本来就是五彩缤纷的。我写的都是“人”的颜色。只不过这些人不一定都在一个村庄里待着。他们是两个村子里的人。村规、习惯方言一样。我发现,因为这些不一样,人们会分出:你和我,你的和我的,你们村和我们村,你的国家和我的国家,你的文化和我的文化。这是好的,世界的色彩就因为这些不同而显现出来了。但也有一些危险,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村规和习惯都一样好,一样文明。如果你我只认自己颜色盒子里的色彩为正色,别人的怎么看都不对,那就叫“在盒子里的思维”,狭隘了。

  假设,你的手里有一盒彩色蜡笔,我的手里也有一盒彩色蜡笔。让我们打开来看一看,也许,你的和我的就是颜色不一样,但盒子里的每一根都是蜡笔。就像把两个村庄里的人叫出来,太阳底下一站,都是“人”一样。

  文化,也许可以比作一些色彩,生活在不同文化里的人,用他们的故事体现着这些色彩,打开你的和我的颜色盒子,我们先看看。比较一下你和我的颜色,哪一种最好看,哪一种不好看,哪几种是不同的,哪几种是通用色。

  林语堂说:“看一种文化,就是看从这种文化里走出来的男男女女。”这就是我在这本文集里要做的事。我把我见到、听到过的东邻西舍的故事,从不同文化的颜色盒子里抽出来,放在这里。这些故事有的是我的经历,有的是别人的经历。反正都是我身边人的故事。它们个个自有灵性,在一张文化的大纸上自动涂出了自己的特色。它们牵着我走,就有了这些故事。不知不觉,五彩缤纷的叶子就积多了。有些是我们村的,有些是你们村的,有些很古典,有些很现代,有些残败了,有些很完美。把东西两种文化里的故事放在一起看,比单看一个村子里的故事热闹。我什么也不用多说,读者自己就明白

  五彩缤纷的叶子原来不是做饰物用的,是东邻西舍的人们走在生活里的脚印

  《父亲到死,一步三回头》读后感(四):学好英语,推倒洋妞

  曾经网上看过一个视频,讲一个“屌丝”为向我们证明学好英语的重要性,在三里屯分别用中文和英文跟美女搭讪,结果用中文没要到一个中国女孩微信号,成功率为0。于是改变策略,用英文和外国MM搭讪,结果不止要到了手机号码,还有礼节性的拥抱亲吻成功率为99%,最后鼓励众屌丝要好好学英语。

  说实话,刚看完这个视频我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虽然我也学了十年的英语,对外国文化价值观有初步的了解,但没想到可以直接到这种程度。后来我也到了北京,去三里屯考察了一下,发现原来那里是各国大使馆的聚集地,难怪外国人那么多。但我还是不敢跟她们搭讪,除了英语口语能力有限之外,更多的是羞涩尴尬

  之所以会想到这个视频,是因为这本《父亲到死,一步三回头》中,作者用几个小故事讲述了中外文化的差异性,而且是很直观区别。在《当春》中,作者借安农之口道出了自己对中国人和外国人思考差异的理解,即国人的思考都是曲线型的,而外国人是直线型的,不拖泥带水干脆直接。虽然我还没去过欧美国家,但在最近几次英语口语的学习中,跟几个外国人交流,发现他们思考问题方式确实简单多了,很多问题,都仅仅只是我想多了。这篇我最欣赏的就是作者对国外爱情观的解释没有爱情,就不要去占有。现在我还没有遇到爱情,倘若相遇,这就是我的爱情指导了,觉得对,就去坚持吧。

  但也不是说中国文化不好,在《两点星》中,一生奔波的辛仁为了对家庭妻子儿子责任,他放弃自己的爱情,然后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他的责任。相信这就是中华民族留给我们最宝贵的东西了,不论在异乡生活了多久,我们都记得我们应该负起的责任,甚至于已经成了一种天赋。然后,我们却忽视了,最重要的,对于大自然的责任。

  看完本书的第一篇《一步三回头》后,心情非常沉重。我从小就在长江边长大,小时候一直把她和黄河傻傻分不清,后来长大了才知道她是被污染成这样的。现在的人们也就是我们的父辈,因为只看重眼前利益,而不注重将来发展,不断地向长江索取财富,最后遗留下的种种环境污染问题,都等着我们去解决

  刚开始天真的以为长江的水不能直接饮用,是因为沿途污染,源头的水总应该可以喝吧!直到后来旅行到了长江的源头沱沱河,才发现事实远远不是如此,沱沱河周边村民都是要买水喝的!据当地村民讲:沱沱河的水硬得很,人喝了要生病,牲畜喝了都不长膘。而且长江的水土流失比率高达3比1,已经远远高于黄河的1比1了,生活在长江的鱼类鸟类不用说,几乎已经快绝迹了。

  或许真像作者在《不变》中借老约翰之口说的那样,变了就要出事,就不正常了。没错,改变政策经济确实是发展了,但是失去的却是最基本的生存环境。最后,可能我们每个人都会像《吱吱响的木桥》中的靳姆一样,虽然赚了很多钱,但是只剩下两年生命。然后才停下急行的脚步,开始观察周边的世界,为一座桥一条小溪感动不已。

  我们生长于大自然,也将回归于大自然,这才是我们人类本性。所幸现在长江流域的环境已经引起了广大民众注意,大家都开始参与保护长江的行动中来。就像《希望之洞》中的“杆子”的女人说的那样,有希望就是好事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不要在破坏了的时候,才知道了环境的重要性,这就是这本书教给我们的道理通俗易懂,不需要过多解释。但做起来却困难重重,因为社会中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利益诱惑着我们。但请无论如何,也不要忘了我们之于大自然、之于世间万物,所应该负的责任!

  《父亲到死,一步三回头》读后感(五):还是老老实实讲故事

  看《父亲到死,一步三回头》的开篇,就想落泪。虽然不是那么感性的人。

  是长江的愤怒——“我看见长江浑黄的水闷声不响地流著,象一个固执老人,拖著一根扭曲的桃木拐棍,怨恨地从他的不肖子孙门前走过,再也不回头了。”

  是鱼群的无助——“长江的鱼儿终於没能懂得人的语言,也看不明白指向“过鱼道”的路标,一条条傻呼呼地停在坝的下游,等著大坝开恩为它们让条生路。”

  更是身为生物学家的父亲的“笨”——“带著研究生用最原始水桶把那些只认本能的鱼儿一桶一桶运过坝去。并且,从此之后,年年到了鱼儿回游的时候,他们都要带著研究生去拉鱼兄弟一把,把鱼儿们运过坝去。这叫做“科研”工作。“

  这么“笨”的父亲与鱼、与鸭子、与船一生的缠绵纠葛,让人思之落泪。父亲出身富贵,受过高等教育,年轻时候洋派,打领带、说英文、吃牛排。而在长江边上闯荡半辈子、为水资源奔走半辈子以后,即使去国外开会,他的穿着也是“西装的裤腿高高卷到膝盖,脚下还蹬著一双解放鞋。”如此强烈的反差,背后的故事所能给予我们的想象与理解令人唏嘘。

  父亲——这样一位无职无权,仅有良知和耿介的知识分子,为了长江的固守和忧叹,怎不让人一步三回头?

  袁劲梅在这本书中讲了十六个故事,其实用不着她认真解释这些故事的中西文化背景(哲学教授出身是喜欢考证清楚,讲授明白的),十六个故事的环境、主角置身何处、所由何来,一一阅过之后,你仍然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无论中外还是古今,人性、人心永远是相通的。

  除了第一个有关父亲的故事之外,《不变》也是我心深爱的作品。老约翰的执拗——什么东西要变化了都不是好事。全镇上下,不分男女、不分身份的“刘海头”,想想都是壮观景象,一个削去了等级、性别的平等景象,一个整齐游走的“刘海”方阵,原始的、素朴的、有强烈身份认同的画面,让人安详平静又有忍俊不禁的谐趣。老约翰的理发店的结局,又是一份苍凉,但同时也是你所遮拦不住的必然。

  我认为,真正体现文化差异的是最后一个故事中对于《桃花扇》结局的美国学生的揣测与考证,大胆想象却有理有据,看似荒诞不经,细细琢磨又莫不暗含哲理。至于这些学生的婚恋观,还真是值得我们在当下的语境中、在自由与选择的矛盾中的年轻男女好好参照论证。

  整本书的阅读,之于我的强烈的印象是,我还是喜欢老老实实讲故事的袁劲梅。无论是父辈故事的素朴无华,还是学生故事的严谨表达,是作者最擅长的最本质的东西,她的思维和陈述的优势鲜明地凸显出来。而加入了一些文学渲染与铺陈的文字,反而有失厚重,相较于前者,说服力和表现力略显稚嫩。当然,仅是管窥之见,一家之谈。

  《父亲到死,一步三回头》读后感(六):一步三回头,放不下的责任与担心——读《父亲到死》

  袁劲梅:《父亲到死,一步三回头》,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年

  20180411草就

  偶然阅读这本书,因为书架上的书实在太多,而我又总有不同的关怀,难得会去触碰那些不在视线内的著作。纯粹是好奇这个标题《父亲到死,一步三回头》,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父亲。阅读后,发现这个作者原来就是微信朋友圈里曾经非常轰动的“我就不该录取你”作者,一个美籍华人,美国哲学系终身教授,在国内似乎就是以小说文学写作者的身份出现。这本书应该是编辑为了博人眼球,取的书名,整部书似乎也就作者父亲的故事最吸引人,书名即这个故事的标题,其余故事流于普通,没什么兴趣,另外一个“希望之洞”的故事也让我多看两眼。这两个故事其实都在一个母题下:父辈对子女的爱,前者的爱是爱护自然,从而留给子女更好的生活环境,后者的爱是通过自身的努力,为子女创造光明。“他们爱我们,拼了老命,要把一个他们认为好的世界交给我们。”

  作者的父亲是南京大学的袁传宓,是传统的知识分子,是一个鱼类生物学教授。他在社会尚未认识到环境保护时,即开始呼吁保护长江水域。葛洲坝建成后,鱼儿不懂人类的语言,看不懂“过鱼道”的路标,一条条地傻等在坝的下游。袁教授在造坝前就提出,鱼不听人的命令的,鱼有鱼的规矩。没有办法,事已至此,袁教授每年都要带着研究生用最原始的水桶把鱼儿一桶一桶地运过坝去,这样一份工作“一步三回头”,成为袁教授的“科研”工作。袁教授到死都在惦记长江水资源的保护,一步三回头的牵挂。

  “希望之洞”的故事讲述了山村夫妇育有一个瞎了眼睛的女儿,为了给女儿治病,父亲听信了奴隶贩子的华丽许诺,远渡重洋,到墨西哥打工,希望赚钱医治女儿。后来母女俩也在奴隶贩子的欺骗下,被卖到墨西哥,在灭绝人性的行程中,残酷程度可能类似于“非洲黑奴”贩卖到美洲,母亲在恶劣的环境下竭力保护女儿,鼓励女儿,最后母女都在墨西哥沙漠死去。而父亲仍在餐馆里打工,梦里依然是女儿看到的希望。

  我不知道这样的故事是否足够感人,但这确实是中国父辈最普通的常态。中国的父母,在各自的家庭生活与孩子成长过程中,总是留下了太多的感动。不一样的家庭,同一样的父爱与母爱,都想把一个更好的未来交代孩子手中,为此,自己愿意吃苦耐劳,愿意牺牲。

  父亲到死,一步三回头,放不下的是担忧,放不下的是孩子与未来。

  《父亲到死,一步三回头》读后感(七):故土碰触异乡的声音

  文/***

  “我小的时候不知道鱼会生病,鸟会中毒,小孩子会死。但是我的父亲知道。他是一个生物学家。后来我父亲死了。”袁劲梅在《一步三回头》的开篇这样写道。

  袁劲梅不像齐邦媛,更不像白先勇有那样铁马金戈的父亲。如果你在百度百科查“袁传宓”,当头就是一句话:袁传宓,生物学家,南京大学生物系教授(已故)。有关他的学术成绩也是只言片语,可后面却缀了长长的一篇抒情散文,《父亲到死,一步三回头》。好像父亲的一生只有女儿的注解才来得真切平实。有了这篇精致的悼文,那便不再是冰冷的词条,反而成了有温度的天堂。可惜,不是所有的父亲都有一个会写悼文的女儿,也不是所有的生物学家都有一个会拿文学奖的女儿。袁劲梅与父亲便是一对这样的“神仙”父女。

  我喜欢的女作家不多,袁劲梅算是比较能打动人的一位。因为她不是专职作家,主业是美国克瑞顿大学的哲学教授。她不是那种特别注重技术和手段的小说家,她的文字都源于生活,确切地说是对生活的思考或者还原生活的本真。这本《父亲到死,一步三回头》就是她独在异乡为异客的丰满思考。客居他国的人总会不经意地寻找一种身份认同,没来由地去碰触人性。所谓的人性,在西方文化里是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在东方文化里则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人性是不分对错的,存在即合理。而袁劲梅想在这些存在里找到一种个性,或者相互理解。就像她自己对文化差异的理解是:一个人不需要和其他人一样,坚持你自己的特点就行。坚持自己的特点,不是坚持自己的恶根性。

  从而,从这本书里便走出了一群坚持自己的人。不论他们身处东方还是西方,不论他们身在故土还是异乡。先是老父袁传宓,那么执着于长江流域的各种生物的生命变化,一直到死。至少老先生还在百度百科里留下了一个词条,而书里的另外一些人真的被“相忘于江湖”,幸好有袁劲梅的笔让他们的故事变成一封封的江湖来信,令我们读过之后为之兴奋,为之悲泣或者为每一次生命喝彩,不论它的高贵还是卑微。其中有为女治眼疾而冒险偷渡异域的中国三口之家;有热心领养中国女童的美国老夫妇; 有坚持为众服务的美国议员; 有一对对秉承中西各异的爱情婚姻观的夫妇情侣……在这里,我们静心倾听故土碰触异乡的声音。在各种差异与费解当中,人性竟是靠得那么近,看似吵杂的声响却令爱的本质透明清晰。袁劲梅的自我评价一语道破天机:我唯一的能耐,是用故事说出常识。她真的有这种能耐。

  读袁劲梅的小故事,竟然有种返璞归真的感觉压她的文字朴实却又灵动,完全没有辞藻的卖弄,或是结构的出其不意。倒是每篇的结尾都耐人寻味,它们是完全不按常理出牌的。想来也是,命运哪一次不是突然地将你击倒,何时曾通知你要预先准备好?。《吱吱响的木桥》让我无厘头地想起了郁达夫的《春风沉醉的晚上》,一座吱吱响的木桥与郁达夫笔下吱吱响的楼梯和逼仄的小屋都令人感到压抑。郁达夫是为了压抑而压抑,可袁劲梅却将一个三角恋爱的故事赋予了一个永恒的结尾:吱吱响的木桥呀,把生和死沟通了。能将生与死沟通的唯有爱,爱有力量拥抱一切。

  身在异乡,心存故土,袁劲梅就是这么一个不纠结的人。

  转载请告知

  《父亲到死,一步三回头》读后感(八):书薄情意厚——如果我含泪推荐,你们别嫌做作啊!

  用了一个晚上,我窝在沙发里读完了这本小书。书拿在手里薄薄的,但有一篇情感上却特别厚重。

  《父亲到死,一步三回头》既是这本书的书名,也指这本书的第一篇故事——《一步三回头》。这一篇也是我选择这本书的原因。由于吐血太恐怖,我决定含着眼泪向大家推荐这一篇。开个玩笑,我并不是容易伤感的人,只是这一篇太触动你的真情实感。

  这一篇是关于长江的环境的故事。作者看见,“长江浑黄的水闷声不响地流着,像一个固执的老人,拖着一根扭曲的桃木拐棍,怨恨地从他的子孙门前走过,再也不回头了”,感到“必须告诉长江和长江边的不肖子孙我父亲的故事”。作者袁劲梅的父亲是已故生物学家袁传宓,由于长江流域的污染,早在1977年袁传宓教授和他的同事们就开始奔波于长江沿岸,为挽救长江中生存的物种而努力。在《一步三回头》中,作者由微见著,通过关于鱼、鸭子、船的故事,敲响了长江污染和由此导致的物种濒死、居民罹患癌症的警钟,以及描写了我们父辈的科学家们,是怎样坚持着科学和人文的精神,为保护这这些和我们同生共命运的生物而一生孤军奋战,至死都是一步三回头。这看似小小的几则小故事带给人的真实的触动,让人很难不为之动容。

  鲁迅先学医后从文,因为文学可以医治人们的精神,这篇故事最适宜用来医治那些目光短浅、眼里只有金钱而置环境、置子孙后代的生存于不顾的人。

  这本书一共由16篇故事组成,作者长年在美国生活任教,这16个故事的每一篇都既有中国人,也有美国人,而且几乎都是普通人的故事。在这些故事里,中国人和美国人互相交往,既有隔膜,更多是融合。就像作者在自序里写的,她发现,“中国和美国不过就是地球上的两个村庄,一个在东,一个在西”,而她的故事“其实就是东邻西舍的故事”。编辑把这些故事归类为我的和你的父辈、我的和你的文化、我的和你的爱情。

  这些故事有些太过美好而显得不那么真实,如《吱吱响的木桥》;有的看起来不大真实的故事却是史实,如《男孩城》。

  总之,这本精致、感人的小书,正是我们正视我们的历史、文化和爱情的一盏小灯。

  而作者的文字细腻而不造作,是很会讲故事的人。大概作者很喜欢张爱玲,有些故事着重心理剖析描写的部分和给人物起的名字都很有张爱玲的影子。

  《父亲到死,一步三回头》读后感(九):直线曲线都是线

  生活中真是有无数巧合。前几日,与张大侠聊起外国人,我想起自己小时候看电视,觉得所有的外国人都丑死了,怎么会长这个样子呢。张大侠恰恰相反,他说小时候觉得外国人好漂亮啊,长大一定要娶个外国媳妇儿。现在,我觉得老外大多都是眼睛大,睫毛长,五官拼在一起有种生动的美。张大侠自然也没有实现小时候的梦想了。

  然后就看到这本书,描述的基本都是中美各方面的差异。书里有个观点对中美差异表达的极好,中国人是曲线思维,美国人是直线思维。我们讲究含蓄之美,美国人是直来直去。作者是长期住在国外,写的文章也多少带有外国文学的影子。在国外待久了,生活习惯道德观念等等自然也会入乡随俗,融合一些美国人的观念。但是,骨子里炎黄子孙的根,使作者更多地留心中美差异表现的地方。

  让我惊叹的是作者的描述能力,太强大了。语言优美,那些形容真是形象生动到极点了。一棵树,一只鸟,一条河流,一座山,一座桥,都让作者写的栩栩如生,宛若在我们眼前。我最开始试读的《父亲到死,一步三回头》,同时也是书名,感触颇深。环境问题是现在一直被提到,却始终不被重视的问题。现在整个社会都在想法设法掏空地球的能源,只为满足对金钱无尽的欲望。《吱吱响的木桥》里,靳姆一辈子在法律条文里钻来游去,换来许多钱,突然被告知生命只剩下两年的时间,豁然醒悟,有那么多钱有什么用?拿生命换来的钱即将与自己的生命毫不相干了。好像自己前五十八年全都浪费了一般。 现在我们国家大量征地建房子,到处在修建,使得环境越来越恶劣。十一回老家,发现老家美丽的小村庄已经变成漫天尘土,空气污浊的村不村城不城的四不像。多么想念小时候大片农田大片果园的小村庄,弥漫着绿草味道的清新空气,现在只有雾霾,只有雾霾。什么时候环境才能真正被重视起来?还是从我们自己做起吧。

  16个故事,大部分是美国人和中国人相互交织组成的。中国人说着中国人的道理,美国人说着美国人的道理,作者像一个旁观者,梳理着这些不同。刚看完《阿莱夫》,保罗柯艾略说着变化之道,这本书里老约翰就说了不变之道。有些迷惑,却又觉得好像都有道理。可是老约翰的哲学最后还是没有挡住自然变化。小城的人发型改变了,理发店价格也涨了。

  曾经和朋友们讨论过和外国人谈恋爱的一些问题,大家的观点挺一致,觉得文化差异很难解决。就如作者写的,中国人是曲线思维,凡事都要含蓄,想要什么大多不直接讲出,拐着弯表达,而美国人是直线思维,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想要就想要,为什么还要玩神秘,扭扭捏捏呢?作者对两种思维都做了许多观察,在书的最后一篇里作者上课给她的美国学生讲《桃花扇》这个故事,对故事不能理解的学生们有各种异议。作者索性让他们按自己的逻辑思维来改写这个故事的结局。交上去的改写,大概是真正反映了中美的一些差异。关于中国人的一半一半说法让我很是认同。仔细想想,好像我们是这样的一个矛盾体。许多传统习惯教我们这样,可是随着社会进步发展,许多又推翻。比如说的恋爱观。以前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现在是自由恋爱。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以前的包办婚姻离婚率等等是很低的,现在的自由恋爱,一切都快了,结婚也快离婚也快。我们的教育里说的责任担当呢?婚姻这种一辈子的事越来越儿戏,这样就好吗?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鲁迅的话说,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学了国外的自由恋爱观,却忘了婚姻是一种责任的观念。这个问题太复杂,只能在以后边生活边思考了。

  不过世界是一个大村庄这个观点早几年就有了。随着社会进步,文化融合会越来越多。直线思维和曲线思维融合一起会不会诞生一个波浪思维呢?只能静观其变了。这本书是值得珍藏的,作者的文字功底太强大了,强烈推荐。

  《父亲到死,一步三回头》读后感(十):用故事说出常识

  袁劲梅这个名字,大家熟悉的应该不多。这个客居异国的女作家,写出了让人惊艳的文字。

  “我写了许多散文、随笔、小故事。我以为它们就是一些漫天飘舞的叶子,一片片落下来,没有线把它们穿成饰物。因为,我一会儿写中国人,一会儿写美国人,一会儿写过去,一会儿写现在。我生活在一座桥上,我在桥上走来走去,一头是中国,一头是美国;一头是过去,一头是现在。我的这些叶子并没有预先的飘落路线,落到哪头就停在哪头。一会儿到东,一会儿到西。”正如她自己所说,也许正是这种独特的抽离感,写出了旁观者难得的冷静和感人。

  最早关注袁劲梅是因为小说《青门里志》,这篇小说也让袁劲梅开始作为一个写作者被大家关注。有趣的是,在这个电视横行,文字开始衰落的时代,袁劲梅的文字竟然是在网络上渐渐被人们发现和追寻。当越来越多的快餐文化充斥在我们的生活,这种冷静的文人观察和思考显得孤独而高傲。

  在看袁劲梅文字的时候,也常常想起另外一个女作家,那就是龙应台。他两都写过关于父亲和儿女的文字,他两都有国外生活的经验。他们两写作格局也大不相同,但是这种女性视角很有类似的地方。袁劲梅的文字更个人化,更为敏感细腻。最为代表性的两篇文章可以参看《目送》和《一步三回头》,这种写身边亲人,却一小见大的文章,不但打动万千读者,同样站在了时间和空间的交错之处,说透了。

  “我唯一的能耐,是用故事说出常识。”袁劲梅的确是讲故事的能手。《父亲到死,一步三回头》当作书名,最早是一篇袁劲梅写的一篇博客,连她自己估计都没有想到,一篇随意写就的回忆文章,竟然被反复转载,在微博、豆瓣、博客、《读库》、《收获》、《读者》等等各种媒体转载,其中不乏陈坤、张靓颖等等名人的推荐。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长江的保护问题,以及对于老一辈知识分子的尊重,这样的结果是让人欣慰的。不少人看后都不能自己,默默流泪。“我必须告诉长江和长江边的不肖子孙我父亲的故事。我父亲到死对长江都是一步三回头。我希望等到人们总算懂得该向自然谢罪的那一天,会想起我的这些故事。”

  16篇小故事主题鲜明,不愠不火也不矫情做作,粉饰太平,有些是她自己的经历,有些时别人的经历,它们个个自有灵性,散落各处,多有人苦苦寻觅,此次集结出版,以飨读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