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西班牙主题变奏》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西班牙主题变奏》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7-23 04:1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西班牙主题变奏》读后感精选10篇

  《西班牙主题变奏》是一本由(英)毛姆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2,页数:19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西班牙主题变奏》读后感(一):不只是游记

  据说这本被格雷厄姆·格林曾评价为毛姆的最佳作品老实说 不像他的小说文学评论那么好读 但一想到这本是在他阅读了两三百本书籍后孕育出的带着自己风格的“珍珠” 就很小心翼翼了…

  前头写人写景 还算是游记的范畴 从第7章节开始 逐步触及西班牙的流浪者主题小说 戏剧 文学 美术 建筑…在第9章开始 才提及他真正的目的所在神秘主义 (9、10两章翻了两遍 太多精妙总结 各种划重点)这样的结构设计我是相当服气的 最后以人才是这个国家哲学作结 好不酣畅!假使带着这样的深度思考去这个世界上最骄傲民族旅行 相信看到的必不同于匆匆一瞥 是否能隐约看到西班牙的神秘之物存在激情澎湃的人的意识阈限下方 倒是多了一丝得到的可能

  以前读毛姆 会觉得刻薄 冷静 深刻的外相下是个精于人心的“技艺工匠” 但现在看来 我倒觉着他似乎已然触及到了新的边界 我会想再加一个叫“迷人”的字眼 一种清晰暧昧不明状态 一个诱惑着你去解答的谜题和一个需要调动你全部世俗感和敏锐直觉去挖掘人生意义秘密

  《西班牙主题变奏》读后感(二):不只是游记

  据说这本被格雷厄姆·格林曾评价为毛姆的最佳作品 …老实说 不像他的小说或文学评论那么好读 但一想到这本是在他阅读了两三百本书籍后孕育出的带着自己风格的“珍珠” 就很小心翼翼了…

  前头写人写景 还算是游记的范畴 从第7章节开始 逐步触及西班牙的流浪者主题小说 戏剧 文学 美术 建筑…在第9章开始 才提及他真正的目的所在—神秘主义 (9、10两章翻了两遍 太多精妙的总结 各种划重点)这样的结构设计我是相当服气的 最后以人才是这个国家的哲学作结 好不酣畅!假使带着这样的深度和思考去这个世界上最骄傲的民族旅行 相信看到的必不同于匆匆一瞥 是否能隐约看到西班牙的神秘之物存在于激情澎湃的人的意识阈限下方 倒是多了一丝得到的可能

  以前读毛姆 会觉得刻薄 冷静 深刻的外相下是个精于人心的“技艺工匠” 但现在看来 我倒觉着他似乎已然触及到了新的边界 我会想再加一个叫“迷人”的字眼 一种清晰也暧昧不明的状态 一个诱惑着你去解答的谜题和一个需要调动你全部世俗感和敏锐直觉去挖掘人生意义的秘密~

  《西班牙主题变奏》读后感(三):性格好才是真的好——关于西班牙的读后感及游后感

  什么是性格好才是真的好。首先这是对西班牙的高度赞美之词。其次用毛姆在这本书最后的话阐释就是“他们的卓越之处也很伟大,但却在于不同的方向:那是一种性格的卓越。在这一点上,我想无人可以超越他们,只有古罗马人才能与他们匹敌。”

  从西班牙回来才继续读完这本书。我有一半是为了毛姆才去的西班牙吧。年初的时候读了《Of Human Bondage》, Philip最终还是没去心心念念的西班牙(虽然他一度想跳上船奔着西班牙而去),去看看世纪风貌城市、城市背景中的山脉河流。那个时候我就想,要去西班牙看看。后来看了一部西剧《狼舞之地》,贫瘠野蛮土地发生着各种唯美扣人心弦狗血抓马的故事,全剧女演员颜值简直突破天际。因为这部剧就更想去看看。

  没去西班牙之前,我所知的那些大师是:维拉斯凯兹、戈雅、毕加索、达利、高迪;而去过西班牙后,才认识了格列柯。深深被那幅大名鼎鼎高贵绅士画像所吸引,进而对格列柯爱得不行。如果观者恰是一枚基佬或者有着基佬审美,怎么不会被领口和袖口那一层又一层夸张的花边,那瘦削的肩线修长的颈,西班牙长剑华丽的手柄,半藏玄色大衣若隐若现纹章项链所吸引。还有那裘德洛(人到中年)的发际线,那弯月形的眉,那由骄傲、讥哂、冷漠、温良、睿智、洞察所混合眼神、那挺直的鼻梁、那缄默的嘴唇、精心修剪的胡须,无不透出谜一般的魅力,值得你不断审视。如果观者恰是一枚手控(即便不是结果一样),也会被那只按在胸口优雅到有几分矫饰的手吸引,那是一只纤细修长匀称、有着光洁指甲,如女性般的右手。画像并不言说,但那只手仿佛正倨傲地要向观者宣布:“我正是这样的男子。”

  毛姆在书里用了很多篇幅写他对格列柯的理解,更是用很大篇幅说了画家姿态优美的手的喜爱,是以另一幅基督背负十字架的画为例。他推断格列柯是同性恋,他说到“我们应当指出的是同性恋者的一个特征在于他们对正常人重视的某些事情缺乏深刻的严肃态度。他固执地看重大多数人觉得微不足道的事情,而另一方面,他却又玩世不恭对待普通人看来对精神兴奋至关重要问题。他对于美有着强烈感知力,却易于看到特别是存在于装饰中的美。他崇尚奢华,觉得优雅有一种独特价值。他感情丰富,去酷爱奇思怪想。他虚荣,多话,诙谐,做作。他洞察力尖锐,但在令人愉悦的装饰方面有着奇妙天赋。他拥有活力才华,却缺乏力量。他孤单一人、愤世嫉俗地站在岸上,凝视生命河水流逝而去。他坚信看法主张不过是偏狭之见。简而言之,他有很多令我们翻到惊讶的特征。或许在这方面的异常可以解释他的画为何无法达到终极的伟大。他的画使人震撼,但不能给人以宁静。” 我甚至怀疑这样深刻独到说法,是出于作者私心,是作者的自我表达。用这些来形容作者本人,或者其他一些同性恋群体的人也非常贴切

  希腊人格列柯在西班牙获得了创作机会,但却不足代表一种西班牙性格。在作者看来维拉斯凯兹才能正真代表一种西班牙性格。那是一种大太阳底下没什么好掖着藏着的坦荡明快开朗、笃信、以及对这种笃信的自信。你能在维拉斯凯兹画的王室孱弱储君肖像画中感受到这种明快开朗,能在他画的普通生活场景中感受到这种明快开朗,甚至能从《宫娥》一画国王夫妇镜像中的面貌感受到这种明快开朗。

  毛姆谈了西班牙的戏剧,详述了《塞维利亚的埃斯特蕾拉》这部戏剧,从现在的角度剧情也是狗血十足,而在当时也属群众喜闻乐见,更是西班牙戏剧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直到今天,这部剧也还在演,当我走在马德里的街头,恰巧在路边发现了这部戏上演海报完全是因为毛姆的介绍不然路过一张赫然印着《 La Estrella de Sevilla》的海报也就当无效信息。也很好奇这部传统经典的现代演绎是怎样,因为除了狗血外,剧情也实在曲折和长,据毛姆介绍是部三幕剧。

  毛姆也谈唐璜,唐璜首先是西班牙的唐璜,然后才是拜伦的唐璜!所以别忘了西班牙除了糖球CP(唐吉柯德与桑丘),还有唐璜呢!在欧洲文学作品中至少有两位奇男子是必须要了解的,也是重要原型人物。一位是浮士德,而另一位则是唐璜。他们和其他文学史中重要的原型人物一样,除了个性鲜明独树一帜意外,更是经得起多变造型以及个性多个面的深度挖掘。而毛姆要读者记住,西班牙版的唐璜,人如剧名《塞维利亚的浪荡子》。

  没有在泰晤士河边走过,就不能明白为什么当年上海开埠,英人会先在黄浦江边动工建设。没有领略过西班牙的那些山脉土地,就不能明白为什么今天的内华达州在当年会用这样相同的一个西班牙地名命名。尤其是当火车由东向西,从巴塞罗纳(一个非常地中海的城市)驶向马德里,驶入伊比利亚半岛中部海拔渐高的地方,看着那些光秃秃,鲜有植被覆盖的山脉横梗起伏不断延伸,看着山脉间穿插出现的黄褐色平原,低洼处的葡萄园。你可以在加州,在内华达州找到这些景色缩影,一如几百年前西班牙海外开拓者一般,欣然发现一方犹如家乡的土地,便赋予圣地亚哥等等等祖国地名。

  毛姆说旅人在西班牙要做吃苦耐劳准备。因为西班牙没有美食,而旅馆条件通常也很差。二十一世纪的旅人,即便入住传统的小旅馆,也能享受现代设施。而全球时代食物也已早早地随着人类活动痕迹提前进入了全球化时代,食物不是烦恼。只是深入这个国家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你还是能发现这里在历史上就从不是个富足的国家,即便是在最辉煌时代,普通人的生活依然贫穷曾经财富潮水般涌入这个国家,又在极短的时间内如潮水般散尽。作为第一个日不落帝国,从殖民地攫取的财富,既没有作为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第一桶金,也没有为这个国家实体经济创造什么基础。他们将财富大肆挥霍于另一领域宗教信仰。到过西班牙,造访过名胜古迹(如果你没有早早地对教堂之类的审美疲劳),会觉得在没有比他们更虔诚的了,再也没有比他们更愿意、更乐意表达这份虔诚了。无论是他们“一贫如洗”还是“一夜暴富”的时候,他们都愿意倾其所有来表达虔诚。这大概就是出于他们性格中的天真乐观吧!而宗教的神秘主义和苦修也一度在这个国家大行其道,这大概也是一种天真和单纯吧。总之你很难在他们的文化艺术中发现苦难悲观消极烙印,即便是在表达苦难的宗教题材上。

  最后回到性格好才是真的好。毛姆在书的结尾已然做了最好总结。人的创造是比艺术创造更伟大的创造。他也不忘提醒我们在人的创造的领域里“然而思想才有着最后的决定权”。

  《西班牙主题变奏》读后感(四):高端黑才是真爱

  为了黑西班牙,毛姆大叔竟然读了两三百本书,扒光了西班牙最精粹的名人轶事,从塞万提斯到格列柯到圣地亚哥和圣特蕾莎修女,从文学到艺术再到宗教,简直是扒光了衣服cao灵魂。一个个故事娓娓道来生龙活虎

  跟着他的思路自然又是另一番游历。

  结尾的时候毛姆终于道出了他的小心机,他认为在西班牙,人就是诗歌就是艺术就是建筑,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在这些方面的创造是最卓越的。说实话,我觉得大叔心里真实想法就是“西班牙真是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地方呀~”这个想法很隐晦的,说得委婉一些就是,这个国度的天真、热诚和不灭的激情,对信仰的那种绝对信念,对人自身的认识和专注就是它历史中最闪亮的部分

  话说看过西班牙的一些艺术,确实会有与毛大叔相似感觉,西班牙的艺术原创性并不高,他们的艺术不如俄罗斯的庄重沉郁,也不如意大利的正统精湛,更比不上法国品味高雅,当然也比不上中国的神秘高远……从西班牙人推崇的毕加索、米罗,多少也能看出他们更喜欢原始纯真东西,对生命天然的热爱,对想象力崇拜,西班牙的性感大概就源于这种生命的冲动吧。

  其实看完加塞特的《没有主心骨的西班牙》《大众的反叛》等,也会对西班牙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

  柯艾略写《朝圣》,写欧洲著名的朝圣之路—从法国南部到西班牙西北部的圣城圣地亚哥,写朝圣之路的沿途风景遭遇,也写内在灵魂的修养成长。大多数外国作家来写西班牙无非都是猎奇,写一些旅途听闻的名人奇事,像消费旅游一样消费西班牙的文化资源。也许只有加塞特这样的人,是真正在思考西班牙的出路

  我记得在去西班牙之前,我的朋友曾说过,他并不确定我会喜欢真实的西班牙。那个时候我对西班牙充满了浪漫和激情的幻想,它就像《午夜巴塞罗那》里那个疯狂天才女画家,而如今我也终于明白到,那只是一个美国导演眼中的西班牙而已。

  去一个自己喜欢的地方,了解它明亮一面阴暗的一面,了解它真实的部分和虚构的部分,只有当你能接受它的真实,它的好,它的坏,那才是真的喜欢吧。

  对于西班牙,我也有很复杂的感情,那个曾经是梦幻中的国度越来越清晰的呈现在现实中,庸常的生活,城市或乡野,历史中宗教的神圣和现代生活的全球化……近一步靠近它。

  《西班牙主题变奏》读后感(五):如果旅行可以深入到这种程度人生该有多丰富

  在这本被格雷厄姆•格林称誉为毛姆最佳作品的《西班牙主题变奏》中,毛姆为探索西班牙这个他为之心醉神迷的国度独一无二的精神真谛带领我们重新回到她的黄金时代,一一检点她的宗教信仰以及流浪汉小说、戏剧、绘画等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文化门类,回顾了罗耀拉、德•维加、塞万提斯、格列柯、圣特雷萨修女等塑造了这个民族精神面貌的那些伟人的人生故事和心路历程,描绘出黄金时代西班牙人的真实形象,揭示出为什么堂吉诃德、桑丘和唐璜成为最能代表西班牙人的精神面貌的三个不朽形象,并由此得出这样的结论

  “在西班牙,人就是诗歌,是绘画,是建筑。人就是这个国家的哲学。这些黄金时代的西班牙人生活着,感受着,行动着,但他们并不思考。他们追求并发现的是生活,是骚动的、热烈的、多样的生活。激情是他们生命的种子,激情也是他们绽放花朵。……他们的卓越之处……在于不同的方向:那是一种性格的卓越。在这一点上,我想无人可以超越他们,只有古代罗马人才能与他们匹敌。这个精力旺盛的民族似乎将它所有的活力和独创性都投入了一个目标,一个唯一的目标:人的创造。他们并不擅长艺术,他们擅长的是一个比艺术更加伟大的领域——人。然而思想才有最后的决定权。”

  摘一段典型的毛姆式景色描写:

  在西班牙,你几乎不可能长时间看不见山。山脉就在你的眼前绵延,干旱,荒凉,贫瘠;它们在遥远的地平线上呈现着青绿色,似乎在召唤着你进入一个新的神奇世界。白雪皑皑但内华达山脉偏远而令人畏惧,但每当黎明或落日时分,它就会闪耀着光芒,带着一种远离尘嚣的五彩斑斓的美。那种神秘感,从不太遥远,它并不触目但始终不会消失。它具有奇特的、难以抗拒的吸引力,似乎出没于那使灿烂的风景黯淡的阴影之中。它就如同一段忧愁、悲伤而又美好的主旋律,贯穿于一曲华丽的交响乐中,令人不安但又不能不专心倾听。

  这段对埃尔格列柯的画对描写令我印象深刻:

  我认为《奥尔加斯伯爵的葬礼》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画作之一。它有一种惊人的气势、清新和活力。令人迷醉。埃尔格列柯是描绘姿势的大师。你永远也不会想到一条张开的臂膀、一只举起的手、一只踮起的脚或是一条伸长的腿会体现出如此神奇的高贵。尽管可以描绘的姿势有限,但他对表现美确实有着惊人的感觉。将他的大量作品放在一起所产生的整体感觉是惊心动魄的,就像你在普拉多博物馆的展室中看到的那样。打动你的不仅是那种高贵素净却不寒冷的颜色,还有除了题材、形式、结构之外,画作中的本身所有某种东西。那是某种令人不安的、险恶的、谜一般的东西。我只能猜想那是画家的性格。这就仿佛在群山中窥测幽深的湖水。你会模模糊糊地感觉到害怕。你会寻思着湖底是否有什么东西,一个知道了会有所裨益的秘密,抑或那片湖就是一个没有意义的深渊。

  还有对洛佩戏剧中滑稽的小丑角色的理解:

  那些人或许会为了爱情或职责牺牲自我,或许会为了荣誉而拿生命冒险,但小丑会在那里指出一次私通、一顿实惠的饭食以及安然无恙的身体要胜过任何装腔作势的豪言壮语。小丑是非常受欢迎的角色,因为它符合西班牙人性格中某些深邃而永恒的东西。他们总是承认性格中的两面性,这就是为什么他们把塞万提斯不朽的小说看作是他们性格的真实缩影。他们既是那个满面愁容的骑士又是他的仆人桑丘潘沙。也许身处黄金时代的他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清楚这一点。他们征服了美洲的大量领土,整个欧洲都承认他们的强国势力。然而他们仍然如饥似渴,他们永远是如饥似渴的。某种力量驱使他们去莽撞地征服世界,甚至去尝试更加危险的精神历险,他们孤注一掷,因为无法自已。可是,一种不安的感觉自始至终隐藏在他们脑海深处,他们会觉得这一切不过是空想,一个吃饱了饭的肚子和一张可以安睡的床才是唯一的现实。

  《西班牙主题变奏》读后感(六):不只是游记

  据说这本被格雷厄姆·格林曾评价为毛姆的最佳作品 …老实说 不像他的小说或文学评论那么好读 但一想到这本是在他阅读了两三百本书籍后孕育出的带着自己风格的“珍珠” 就很小心翼翼了…

  前头写人写景 还算是游记的范畴 从第7章节开始 逐步触及西班牙的流浪者主题小说 戏剧 文学 美术 建筑…在第9章开始 才提及他真正的目的所在—神秘主义 (9、10两章翻了两遍 太多精妙的总结 各种划重点)这样的结构设计我是相当服气的 最后以人才是这个国家的哲学作结 好不酣畅!假使带着这样的深度和思考去这个世界上最骄傲的民族旅行 相信看到的必不同于匆匆一瞥 是否能隐约看到西班牙的神秘之物存在于激情澎湃的人的意识阈限下方 倒是多了一丝得到的可能

  以前读毛姆 会觉得刻薄 冷静 深刻的外相下是个精于人心的“技艺工匠” 但现在看来 我倒觉着他似乎已然触及到了新的边界 我会想再加一个叫“迷人”的字眼 一种清晰也暧昧不明的状态 一个诱惑着你去解答的谜题和一个需要调动你全部世俗感和敏锐直觉去挖掘人生意义的秘密~

  《西班牙主题变奏》读后感(七):国民性格与文化艺术——《西班牙主题变奏》读书笔记

  单纯地描述所见所闻,会有种写说明文的感觉,而最没意思的文体非说明文莫属。与其从文字中想象作者描绘的场景,不如直接在互联网搜索图片来的方便,这个时候作者的视角和观点就变得极为重要。恰巧毛姆以其敏锐的视角和广泛的阅读,克服了单纯描述风土人情的无趣,以穿插的小故事让我们感到这本游记并不枯燥。

  在性格方面,尽管在国外占有大量领土,但百姓依然受到饥饿折磨,物质条件、生活习惯都很落后。神奇的是,心态都很好,激情澎湃地沉溺于娱乐活动,还特别喜欢恶作剧。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出现了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角色,读者往往也就怀着一幅看热闹的心态。那个时代的西班牙人非常看重女性贞操,而文学创造的女性人物往往很容易被诱骗或被强迫而失身,想想也有这个方面的因素。

  在小说方面,毛姆认为除了《堂吉诃德》,西班牙在没有其他值得外国人阅读,可以使他们的精神得到极大丰富的著作了。“西班牙并不是一个智力卓越的民族。他们为构成这个世界运行素材的巨大思想宝库所做出的贡献令人惊讶地稀少。西班牙人中既没有产生一流的哲学家有没有产生一流的的科学家。”他分析这种原因,是因为当时“西班牙文学的著作不是出自职业作家之手,而是由业余爱好者创作。”西班牙的流浪小说也算是个特色,直观地反映了那种滑稽的骑士精神,侧面也反映出了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某些特质。这里便又无法避开《堂吉诃德》,这本书具有显著的现实主义和崇高的理想主义色彩,书中的骑士是人类智慧所创造出的最具同情心、最惹人喜爱的人物形象。西班牙人已将它看作是他们自身性格的真实再现。在阅读此书的时候,他们能够理解激发其祖先踏上冒险之旅的民族情绪,正是这种情绪使西班牙得以成为世界上最强大最富有的国家,也正是这种情绪使西班牙人以虚掷财富和草菅人命为代价将天主教会的宗教信仰强加于异教徒,致使国家堕落沉沦。

  在喜剧方面,小说呈现的仅仅是景象的一个侧面。要想了解另一面,则必须去看戏。戏剧表达了人们压抑的欲望,并且通过其生动形象的魅力,促使他们将内心的渴望付诸行动,它所激起的情绪的感染力以及人对人的谈话使喜剧拥有了小说所无法匹敌的力量。没有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喜剧像在西班牙的这一百年间那样的繁荣昌盛,它的辉煌以卡尔德隆的去世而告终。毛姆着重谈了洛佩德维加和卡尔德隆的作品。洛佩倒是印证了毛姆关于西班牙文学著作不多的分析,人家是个专职作家,还有国王给的养老金,牧师职位的薪水,有钱有精力专注写作。洛佩也印证了我的一个看法,伟大的作家也必须有着对基础知识的广泛涉猎和对人生经验的深刻总结。总而言之,洛佩以一种现实的态度和刻薄的讽刺,表现了与那些理想主义、夸夸其他的人截然不同的形象。那些人或许会为了爱情或职责牺牲自我,或许会为了荣誉而拿生命冒险,但小丑会在那里指出一次私通、一顿实惠的饭食以及安然无恙的身体要胜过任何装腔作势的豪言壮语。小丑是非常受欢迎的角色,因为它符合西班牙人性格中某些深邃而永恒的东西。他们征服了美洲的大量领土,整个欧洲都承认他们的强国势力,某种力量驱使他们去莽撞地冒险征服世界,因为无法自已。可是,一种不安的感觉自始至终隐藏在他们脑海深处,也们会觉得这一切不过是空想,一个吃饱了饭的肚子和一张可 以安睡的床才是唯一的现实。尽管卡尔德隆在文学风格上与洛佩不同,但也反映了那个时代西班牙人的性格,因为那个年代,西班牙正处于穷途末路,国家濒临崩溃,大部分领土已经被他国夺去。西班人更加狂热地坚守自己的信仰,更加专注荣誉感和尊严。

  在绘画方面,绘画家往往过于关注技法,反感外界非专业性的评价,而毛姆看来,技法并非全部,只是艺术家达成目的的手段。不管艺术家是否有意为之,艺术作品提供了一种信息,与作家无关。伟大的作品会丰富人类的灵魂,从而使之能够进行更加高贵更加富有成效的活动。他们的效果在于激发了高尚的事业,至于什么是高尚的事业。毛姆引用了弗雷 路易 德 雷昂的名言,“生命之美,不过就是每个人均能遵从其性情与追求而行动”。之后毛姆有分析了绘画家视野和观赏者视野的差异,重述了他在其他著作中的一贯观点,即艺术家创作时受到其内在本能的驱使,并非刻意为之,而是不得不这么做。关于西班牙绘画,毛姆着重讲了画家埃尔 格列柯。有人认为埃尔 格列柯是同性恋,因为在任何领域与众不同的人,在这方面也一定与其他人相异。毛姆原本以为,天赋在于一种独特地看待世界的方式与自然的创造才能的结合,天才具有更伟大的才华和一种与世间万物的通感。比起普通人,同性恋者观察世界的视野更加狭隘,永远不可能达到天才的志高巅峰。而随着了解的深入,毛姆开始改变这种看法,指出“同性恋者的一个特征在于他们对正常人忠实的某些事情缺乏深刻的严肃态度,他固执地看重大多数人觉得微不足道的事情,而又玩世不恭地对待在普通人看来对精神幸福至关重要的问题。他对于美有着强烈的感知力,却易于看到特别是存在于装饰中的美。”这也解释了艺术领域,同性恋者比较多的现象,更容易追求某些他人忽略或难以达到的极致。

  总的来说,西班人之所以伟大的奥秘在于,人就是这个国家的哲学。他们追求并发现的是生活,是骚动的、热烈的、多样的生活。激情是他们生命的种子,激情也是他们绽放的花朵。尽管仅凭激情无法创造一种伟大艺术,但这个精力旺盛的民族似乎将它所有的活力和独创性都投入了一个目标,人的创造。他们的卓越之处恰巧在于,性格的卓越。就是嘛,活的逍遥自在,管它能不能名垂千古呢。

  最后,看到这么一句,毛姆说为了写某本小说,他前前后后专心准备了好些年,读了两三百本书。真是肃然起敬了,前人如此,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啊!

  《西班牙主题变奏》读后感(八):一个西班牙文学爱好者的笔记

  毛姆迷恋中世纪盛年时期的西班牙,他去了很多城市,遍吃本地菜,不知为何又反复时候在西班牙尝不到美食,好在paella入得了他的口,维戈的新鲜海鲜,烤乳猪也算是列入白名单。

  显然的,他遍读了西班牙的文学作品,El Cid,Celestina, Lazarrillo de Tormes。对西班牙语言的应用、思想的发展、文学的成就,点评贴切,与我们如今的看法并无二致,而且看得出对西班牙了解浸淫之深。他对西班牙作家书写习惯的分析,可能间或也解开了为何同样伟大的作家,在同样的逝世周年里,莎翁作品可以得到BBC及知名英国老戏骨们撑场,出品了《空王冠》系列杰作,而塞万提斯却寂寂无声——莎士比亚作品对王室或褒或贬,几百年后遗留下来的是对国家形象和背景的展示,而塞万提斯,如毛姆分析,彼时是菲利普二世最鼎盛时期及转而变弱的过度,然而所有风起云涌的局势,都没有被运用为故事背景素材,西班牙作家更关注身边的柴米油盐,偷鸡摸狗,也许因为没有历史展示,不足以使国家拥有倾力打造作品,再现其文学之伟大的动力罢。

  从某种角度来说,毛姆无非如同我们许多人一样,是西班牙的爱好者,其语言文学的学习者,只是阅读之多,大概令人望尘莫及。

  这也许算是黄金时代作家作品的阅读指南,尽管充满了毛姆的个人意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