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植物的记忆与藏书乐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植物的记忆与藏书乐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7-23 04:5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植物的记忆与藏书乐读后感精选10篇

  《植物记忆藏书乐》是一本由(意)翁贝托·艾柯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页数:293,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植物的记忆与藏书乐》读后感(一):读书趣事多,艾柯先生慢慢说——读《植物的记忆与藏书乐》

  文/吴情

  艾柯先生不用介绍了,点开维基百科的相关词条,你便可以看见他的一系列身份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文学批评家、美学家、藏书家等等。这位被誉为“当代达·芬奇”的人物,已经出版相关著作一百多部,学术类著作更是对现代文学发展趋势影响深远,例如他阐释文学理论的《开放作品》一书,更是后现代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指导思想

  艾柯先生读书多,藏书也多(是因为读书多因而喜好多,故藏书多?还是因为藏书太多了,看的也多,慢慢地养成了一个大学问家?艾柯先生没有说,我想,或许二者兼有吧),对书的认识也很深刻,有些更是生动有趣。在《植物的藏书与记忆乐》中,艾柯先生首先从哲学角度分析了书为什么会出现,也即我们为什么会创作书,这样一种符号综合体?目的何在?我们又是否达成了这些目的?实现这些目标又面对着哪些挑战?他认为,书的本质是一种记忆,是一种生存提示,从个人层面来说,这种记忆具有选择性,使得我们得以辨识我们周遭的世界,确立我们个体地位;从社会层面来说,这种选择性记忆对于个体在群体中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符号的最先形态语言,语言慢慢发展为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等符号系统。语言的产生一为交流,二为记忆,作为符号的文字也是如此,这便导致了在矿物上书写文字的出现,比如某些史前文明。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纸质书籍得以出现,书写在纸张上的文字构成了储存我们记忆的又一媒介,通过这种媒介存留的记忆,艾柯先生称之为,“植物的记忆”。

  艾柯先生毫不讳言自己也是一个爱书人,也是一个爱书癖。一方面爱书的内容,另一方面,也爱书的形式(装帧、设计等)。他对书很是珍爱,但为了进行学习研究,他会“小心地用铅笔在页边做一些记号”,因为以后可以“用橡皮就能擦掉”。爱书癖不同于藏书癖,爱书癖喜欢展示自己收藏所得,藏书癖倾向于把个人收藏非公开化,独立欣赏,独“乐乐”之。因爱而生,艾柯先生讨厌毁书的人,尤其是惧怕书籍内容而毁书的人,他们是“罪犯”,也是“狂热疯子”,他们以为控制了思想,让人们喉舌统一起来,便可长治久安,实属妄想。

  信息时代电子书出现,有些人哀叹,实体书迟早会走向没落,连美国大作家约翰·厄普代克都说,“在我死后不可思议未来,谁还会阅读呢?印刷书页只是五百年短暂奇迹而已”。虽然悲观,但也道出了部分现实。艾柯先生就这个现象开始生发自己的想象,他写了一篇《一本电子书的内心独白》,从电子书“个人”(personal)的角度来看,人们创造出它,带来了哪些优点缺点,以及人们如何适应这些新的特征,艾柯先生笔调戏谑,虽未直言,但还是对纸质书的未来充满了信心。毕竟,人的记忆有时需要扩充,有时也需要压缩。电子书盲目的海量信息终会使他们亲近,然后逃离。

  《植物的记忆与藏书乐》是一本写给爱读书者的智慧之书,也是一本写给爱藏书者的箴言之书,还是一本启发你如何更好生存的哲学书。读本书吧,一书一世界!

  《植物的记忆与藏书乐》读后感(二):为所有爱书人写的书

  有必要解释一下书名,“植物的记忆”意思是纸张是由植物制成的,文字记载在纸上,然后世代流传。

  书的开篇就对“爱书人”和“藏书人”作了及其贴切到位的名词解释,同时区分了读者和爱书者的本质区别。其中有一段话,我相信不管是读者还是爱书者都会赞同并产生共鸣的“我们向它们索取更多的记忆,这些记忆仅凭我们短暂的一生是不可能积累起来的。跟那些不识字的人(或者是识字但从来不看书的人)相比,我们的财富就是,他们活了一次,而我们则经历了好几次生命,然而这种人生单薄是我们无法体会的。”的确,每当我沉浸在小说情节中的时候总会有种经历了不同人生的错觉

  作者作为一个资深并且誉满全球的古籍珍本鉴定家和收藏者,对于目前现存的几本珍本的鉴定过程做了从书的背景,书颠沛流离的经历,细到每页每副图片差别都指出了不同之处。鉴定一本书首先必须要对书本身的历史有着全面了解,然后还要知道书写成和印刷成品的社会历史大背景,再有就是作者本身的人生经历,当有了这些了解才可能慧眼英雄从各种破旧的烂书中找到你想要的,然后有可能的话再拿两本相同版本的书作对比,更能发现其中的差别。二手书的发掘和鉴定实非三言两语就能概括的,而发现自己想要的那本书的寻找的过程犹如在茫茫大海中寻找一颗珍珠,个中艰辛乐趣实非外人理解和体会。

  看到最后两章,一章是说历史上曾掀起过“莎士比亚就是培根”的争论为此各种证明此论的书横空出世,书中所罗列的证据更是铁证如山,不多久又推翻这个论断,然后又是一大波书面世。正好不久前看的罗曼·罗兰关于莎士比亚的评析,相映成趣。看吧,这就是看书的其中的一个乐趣,你不知道你看的这本书会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被你回想起来,看过的书即使忘了书的内容,书中的内容也会以某种形式留在你的体内。

  另一章是一个不被世人所熟知但才华横溢的作者腾斯法对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的惊人断言,且不说是否正确,其精彩的推理论断过程可是比丹·布朗精彩太多了,腾斯法最后没有明说,但却提示我们“任何信息的背后都必须寻找它暗藏的秘密”。

  我喜爱旧书,虽然我不太可能拥有一本羊皮纸装帧的书,可是作者所说的那种感受深深地理解并有着类似的切身体会“体会到在自己的书架上拥有一本精美对开本书籍的乐趣,触摸那羊皮纸的装帧,感受纸张的柔韧,甚至透过上面的瑕疵和晕渍,书虫的暗地活动,来追随时间流逝环境变迁”。

  我不愿丢弃我看过的每一本书,我一直认为这是一种执着或者怪癖,如今作者又给了我一个另一种全新的解释“看完一本书之后就将其抛弃,就好像刚刚跟一个人发生性关系就再也不想见到他一样”,哈哈哈,有吗?

  《植物的记忆与藏书乐》读后感(三):书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翁贝托·艾柯被称为全球博学的人之一,不仅在符号学领域术业有专攻,曾出版《不存在结构》《符号学原理》等专著,还在其他诸如中世纪神学、美学、文学、大众文化等研究领域内游刃有余。他不仅是位学者,还是一位重要的小说家,虽然总量不多,但部部畅销,《玫瑰之名》和《傅科摆》是其代表作,被很多作家奉为经典。除此之外,他更是一位著名的藏书家,拥有藏书超过三万册,其中不乏16、17世纪的珍本书。最近,译林出版社出版了他的新书《植物的记忆与藏书乐》,这又是一本谈书的书。

  植物记忆,真是个富有魅力的词。记忆是一件重要的事,没有记忆,就没有历史,没有文明。艾柯指出,记忆有两个功能,一是把我们之前在经历中获取的数据保存,二是过滤这些数据,去除一些而保存下其他的。博尔赫斯曾写过一篇短篇小说题目是《博闻强记的富内斯》,小说的主人公富内斯拥有奇特能力,他能记住所有事,但他处理事务的能力并不高,也没有获得什么非凡的成就,因为记得一切与一无所知几乎没有区别,在富内斯的记忆里,从来不曾辨别和过滤,泥沙俱下,他甚至无法思考

  记忆是需要整理和归纳的,需要提纲挈领,重新编排的,着是如此,记忆才有其意义。我们都知道尊敬老者是一种美德,但在这美德形成的最初,是现实的驱使。在远古部落时代,人的寿命普遍偏低,在没有文字的时空里,老人成了人类的记忆,他用语传递经验,将人类一代一代的思考积累发酵

  艾柯将这些通过老人的语音讲述的记忆称为有机记忆,然后,文字发明了,世界跨步进入文明,很多文字被刻在石头和黏土之上,它们被艾柯称为矿物记忆,再然后,就是植物记忆了,用碎麻和布制成的纸担当了承载记忆的重任,书的世界到来。这是个美好总结,也许,植物记忆终会终结,我们的记忆将走向云端,不附着于实体,但回首望去,提到植物记忆,提到书本对人类带来的一切,总有说不完的话。

  艾柯在这本书里,提到了目下书籍过剩的问题,我们该如何选择书呢?提到了古籍的保护问题,怎样阻止或延缓书籍的死亡?分析了藏书癖的方方面面有关偷书,有关图书馆,艾柯在这方面总有许多故事。当然也少不了谈论具体的藏书,谈论藏书世界里的奇闻异事,掌故八卦,以及,对于书的信仰

  由于我本身并不热衷于藏书,我小时候收集过水浒卡,但对于书的版本学,目录学并不感兴趣。虽然也有物质上的占有欲,但煞费苦心的寻书藏书,未免太累了,还要学习怎么保存,对于我这种懒人,实在麻烦。在我而言,能读就够了,不必藏。因此,对于本书后半段关于藏书世界的总总则粗粗浏览,我更爱听听艾柯怎么谈论书的过去与未来,书的意义,书的生与死,谈到藏书里的弯弯角角,我就要摆手再见了。毕竟藏书是一种和读书完全不同的两种兴趣,他们所在乎和看重的点决然不同,就像我也没法体会集邮的乐趣以及谈论它的乐趣。

  这本书对我来说,不是必须的,但它是值得买的。因为作为书这么一个物件,它本身已经够美了。绿色封面,硬皮精装,开本正好,纸页光滑,拿在手里感觉爽爽哒!咦,我是不是可能也有藏书癖基因

  ▍欢迎关注不止读书微信公号(微信号:buzhidushu)

  不止读书,读书不止!

  《植物的记忆与藏书乐》读后感(四):我丧心病狂地发现……

  我丧心病狂地发现大部分人读完这本书无话可说。除非内部人士不然谁乐意承认自己怀着藏书家的心态买回了装帧精美题目拉风的书,翻开一看原来是本装订好的考卷

  说它是张考卷是因为四部分文编制规律十分邪恶:头一部分的老三篇几乎涵盖书话类文字所有内容,这样的文字若是不爱,那绝对算不上爱书癖患者;第二三部分列举的非大路书籍和非正常人的历史若要看下去,恐怕就要往他眼中可以与作者产生互动高端读者和真正藏书家的行列里硬挤一下;而最后也最长的一部分充满了臆造又显得神秘有料的内容就是向濒临绝迹的蠹鱼界同类伸出的橄榄枝。

  书中收录的其实是艾柯的多篇旧文,成文的时间顺便提醒读者,这家伙居然八十多了,真正变成老顽童了,怪不得左(tu)右(cao)互(mai)搏(meng)玩得这么溜。

  其实这本身就是本编制起来供小众玩耍的集子,所以大家没什么评论劲头无可厚非关键是他老人家在收录了三篇正统的爱书人文字后就开始纵情塞入各种古怪馅料,不要说一头雾水的东方小书虫,就是捧读原文的本地爱书人恐怕也会被他罗列书目加疯狂炫学的姿势吓倒。

  其实在ECO横行这么些年终于快混到终身成就奖的今天,再对他进行评论是吃力不讨好甚至危险事情,无论是他的读书系列、诡异研究系列还是已经混进经典行列的炫学派小说系列,其中总以对书籍本身的了解和热爱导师身份在秘密地讥讽着爱书人的痴狂无知,与其说他是书精(马兄比喻得好)中的墨林,不如说他是在诱惑自以为是的读者们的湖女宁薇。

  书的装帧很花心思,至少植物色烫金精装和无处不在的植物饰样不断突出主题,是否属于过度或不恰当装帧,是否能得到广泛喜爱不好评说(个人感觉至少不难看,读完也没散架),但至少让人产生出一种“敬惜字纸”的感觉。

  不得不说“植物的记忆”是个天才的比喻,承载了对于书籍的多个层面的想象。它既是在说书籍本身的材料与记载内容间的微妙关系,又是在说记忆的物化过程,既让人想到实体书籍的保存技术与记忆流传的关系,又让人对文字的介质进行一种全新思考——而且还在末尾华丽论述了在厕所里读书的妙处,这到底是让人升华对不可替代的植物介质和阅读姿势的美好感觉呢,还是对看似必将到来的“纸质书的末日”的提前讽刺?厕纸也是植物制成,那可以说它承载了食物的记忆吗?

  《植物的记忆与藏书乐》读后感(五):植物的记忆与藏书乐

  第一部分“关于爱书”颇有趣,把书比作“植物的记忆”。之后的章节,我就有些读不懂了,是对部分藏书的学术性研究文章,如果没有看过或读过,都不知道文章究竟在讲些什么。

  1.“但是面对书籍,我们则在寻找一个人,一种看待事物个性化的方式。我们并不仅仅要解析,而且还要探究一种思想,一种意图。在探寻某种意图的时候,人们会对文字发出询问,可能就会产生不同种类的阅读方式。”

  2.“而在今天,书记就是我们的长者,尽管我们都知道他们也经常有错误,但是我们还是很严肃地对待它们。我们向它们索取更多的记忆,这些记忆仅凭我们短暂的一生是不可能积累起来的。跟那些不识字的人(或者是识字但从来不看书的人)相比,我们的财富就是,他们活了一次,而我们则经历了好几次生命,然而这种人生的单薄是我们无法体会的。”

  3.”藏书癖与爱书癖的差别就在于,虽然他们都收藏珍本并完好保存,但藏书者却拒绝阅读。我认为藏书者与毁书者是没有区别的,也就是说保存书籍而不去阅读它跟毁坏它们是没有差别的。书籍诞生出来就是用来被阅读的。“

  《植物的记忆与藏书乐》读后感(六):狂人与狂书

  黄夏/文

  翁贝托•艾柯贵为书界资深玩家,我们难免对他的阅读旨趣产生好奇。事实上,作为公共知识分子和专栏作家的艾柯,与作为小说家和藏书家的艾柯是迥然不同的两个人,其书话集《植物的记忆与藏书乐》(2006)就提供了这方面的例证。该书第一类文章多为演讲稿,面向的是可视、切近、直观的读者(听众),话题不外平常人关注的爱书、藏书之类;第二类则是艾柯专为他人作品和读书年鉴所撰的引言,面向的是模糊、抽象、不特定的读者,这部分文章最能体现艾柯的阅读口味。

  因为,我们很难想象艾柯会把诸如收缩睾丸至腹腔以建立快速反应部队,或者将地球空洞理论运用到科学实践这类话题,向满大厅西装革履、雍容华贵的先生女士娓娓道出,而不至收获众人惊悚错愕的侧视,和面面相觑的尴尬的。可以说,整本《植物的记忆与藏书乐》中的大部分内容,是不能上得厅堂、讲堂和庙堂的。这些材料颇可见出艾柯对奇人、奇书的挚爱,他甚至专书一章,介绍欧洲中世纪以来的狂人及其著作,他们中有世界语的创造者、新宇宙起源学说的鼓吹者、新的救世主、永动机发明者、主张社会轮回的慈善家、提出倒走有益身心的医生、关于地球静止理论的科学家,等等。

  艾柯的口味甚是八卦,但上述种种也是八卦吗?非也。如果我们仔细爬梳、细细体会,就会发现,艾柯并非为猎奇而猎奇,而是有着他对美学、史学、科学和世俗观念的诸多探索和思考的。艾柯说这些狂人在高高的悬崖之巅构筑了自己的世界,“悬崖的一侧是天才,另一侧是偏执狂。”我们对他们总是过于严厉,认为他们胡说八道,误人子弟。但是,“有多少作家,我们在今天把他们视为伟人,而在他们创作生涯的开端却视其为疯子?”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令编辑“无法理解一位先生居然花费三十页的篇幅去描写入睡前在床上的辗转反侧”;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被吐槽“您把您的小说埋藏在一堆杂乱的细节之中,这些细节虽然描写得不错,但却纯属多余”;艾米莉•狄金森第一部诗集手稿如是遭拒:“有一个疑问:您的韵脚全押错了。”

  文学的炼金术与科学的炼金术一样,充满种种尝试、冒险、探索和失败,如果没有这些狂人的努力,人类何以进步与完善?比如基歇尔,一位夹在“古希腊罗马和中世纪百科全书”与“启蒙时代的百科全书”之间的伪科学家,涉猎的领域之广同他犯下的错误之多一样惊人。但是,正是他而非与之同时代的培根、威尔金斯等巨擘,开启了关于埃及象形文字、古罗马方尖碑、中国汉字等昭示未来“文化人类学”研究的序幕,也正是他对“反射剧场”和神经学的探索,“距发明电影也仅一步之遥”。就如艾柯所说的那样,正是基歇尔们犯下的错误,为后人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同时,亦通过他们的努力在历史上第一次宣告了实践和认知的重要性,从而彻底否决了贯穿中世纪历史始终的神秘主义。

  艾柯还指出了狂人的当代意义。“我们仍然可以幻想。每个科学家都知道这一点,只不过他们会保持在一个界限之内;每一个科幻小说家也知道,他们则会超越某个界限。基歇尔游走于中间地带,在担忧科学家的精度(他总是试图超越这一点)和臆造者的幻想(他总是试图限制这一点)之间。”“黑暗”的中世纪诞生了那么多狂人,向当代输送了那么多科学和人文的闪光点,那么,当代世界是否准备好孕育自己的狂人,并且向未来贡献自己的闪光点呢?哦,不会的,除了小说家外,我们被告知“保持在一个界限之内”,循规蹈矩、按部就班。为什么呢?因为这终究是一个无法宽容失败、投资必须立即见到回报的,并且美其名曰“理性”的时代。

  艾柯倾心狂人狂书,看似谐谑和顽皮,但也是有他的忧世与伤怀的。

  《植物的记忆与藏书乐》读后感(七):惟有读书高

  看到艾柯的名头,就隐约觉得此书应该可能消化不了。但是冲着“植物的记忆”这个不凡的书名,以及试读中一段精妙的开篇(“自从亚当时代开始,人类就表现出两个弱点,一个是肉体上的,一个是精神上的;肉体方面,人迟早会死去;精神方面,他们面对着必会到来的死亡感到痛苦。”),还是毫不犹豫买下了这本书。当然,这份毫不犹豫还要感谢“双11”的好价钱。

  读书的过程也验证了之前的猜测,大师的博学和奇思妙想令人难以望其项背,这一趟阅读之旅在最初的三篇过后就步履蹒跚,大量篇幅只能“不甚求解”的读完。不过仅是前三篇,也值回票价了。

  全书分为四部分:关于爱书,历史,文学(科学)狂人,异位和臆造。前三篇,“植物的记忆”、“关于爱书癖的思考”和“一位收藏家的整理”即是第一部分。三篇文章中发表时间最近的也在十几年前,但读起来风趣幽默,闪烁慧黠的光芒,回味绵长。

  第一部分可以看做是理论研究,剩下的文章多涉及具体的古籍或著者。事实上,如果没有第一部分提纲契领,本书完全可以视为一个版本目录学的集子,篇幅最长的“哈瑙1609年奇事”更抽丝剥茧般考据了古书《永恒的智慧剧场》的版本源流。版本目录学本是高端学问,更遑论西洋古书。书中提到的古籍如《寻爱绮梦》、《林迪斯芳福音书》、《永恒的智慧剧场》等对于吾等非专业人士来说太过生僻,兴趣有限,自然也读不出什么心得体会。

  除了论述古籍的篇目,几篇零散的小文章倒是显露艾柯戏谑的一面和吐槽功力。“碎布瘟疫”虚构一场始于2080年的书灾,讽刺泛滥的签名送书现象;“一本电子书的内心独白”借电子书之口控诉文本爆炸带来选择压力和崩溃;“‘门’的问题:类人类学随笔”则把矛头指向了当前的“经济”社会。

  罗列的书目和犀利的吐槽,不仅展现了艾柯的博学慎思,更展现了他对书籍——确切说是——纸质印刷书籍的热爱。不过,艾柯也指出,仅仅热爱书籍(“藏书癖”)是不够的,还要阅读书籍(“爱书癖”)。他也在书中引用理查德•德•布里的论述,苦口婆心的劝我们要作“爱书狂”,别作“藏书狂”:“没有文字的闲暇时光对于有生命的人来说就是死亡和坟墓,因此只有跟书籍和文字的交流才是人类生命的所在。”

  《植物的记忆与藏书乐》读后感(八):關于一本關于書的書的片段

  標題有點繞,但我想說的是一本關于書的書。

  《植物的記憶與藏書樂》,是去年暑假時買的,但書太多,一直都沒得空看,哪怕是拆掉塑封掃一眼。精裝本,拿在手里很有感覺,尤其是想裝有文化的時候。再加上此次寒假回家剛剛新買了一只好看的檯燈——其實是很普通的檯燈,但我就是覺得它彎腰折背的很有腔調。于是決定把塑封打開,好好裝一回。

  好看的臺燈,精裝本的書,作者艾柯——就是寫《傅科擺》的那位大神,書里討論的是關于藏書的話題。原本擔心這麼有文化的事情,我這樣幾近文盲的狀態很可能HOLD不住,但結果是,它的確很好看。我有此擔心當然一點也不奇怪。幾年前讀過一本歐文·金格里奇的《無人讀過的書》,那就是一本關于書的書,談論的是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的各種版本以及追蹤這各種版本的經歷,看得我昏昏欲睡,一本書的確從頭翻到尾,但它到底說了啥我也說不清楚。這件事讓我明白,我其實特沒文化,再怎麼裝也沒有用。但是看到艾柯以及他的書的聽起來有點古怪的名字——事實上我總覺得他的書名好像沒說完似的,我仍然把它買下來,準備以此向文化進發,做一個有文化的人。

  以我現有的文化水平來讀《植物的記憶和藏書樂》,我覺得它最好看的是第一部份。這一部份的總標題叫作“關于愛書”,其中第一篇就是“植物的記憶”。這個名字來自艾柯對人類的文化記憶的分類。在文字產生之前,人類以口口相傳保存并傳遞文化,這可以歸入有機記憶,它與人類自身的記憶有關。文字出現以后,紙張出現以前,這麼多的字是刻在石上或者金屬之類的介質上,所以這種記憶類型可以歸入礦物記憶。好吧,很快紙張被發明出來了——當然這個“很快”是以人類漫長的歷史為基本單位計的,如果以個體而言,從前紙張時代到紙張出現的確算不得“很快”——很多事可以記錄在紙上了對伐,這些紙是什麽造的呢?當然是植物。所以這種記憶類型可以叫作植物記憶。這個分類在我看來很有意思,也很有啓發性,它其實是以介質類型來作為人類文化史分期的依據,這個想法很可能會在我以后的什麽研究分析中被加以借鑑,至於具體怎麼借,我還沒想好。如果我沒記錯的話,艾柯應該是主攻符號學頗有建樹,所以這件事也告訴我們,研究歷史不能只盯住歷史,其實學科有很多好東西可以借。所謂工夫在詩外,技多不壓身,這再次證明了民諺的智慧。

  如果分析書籍的符號意義,那麼很顯然,它首當其沖地與“記憶”相關。艾柯寫道:

  “那些破壞、監察、禁止書籍的人讓人感到恐懼:因為他們想要破壞或者監察的是我們的記憶。當發覺書籍太多已經難以摧毀,植物記憶的威脅持續蔓延的時候,他們就轉而消滅“動物記憶”,即人類的思維和身體。開始的時候總是從書籍下手,但緊接著毒氣室的大門就打開了。”

  我讀到這段的時候想起了很多東西。比如奧威爾的小說《1984》,比如布拉德伯里的小說《華氏451》,又比如《圍城》中那段關于不讓受教育與只讓受某一種教育的論述。更多的不評論了。

  這本書的后面幾個部份,如果能有一些相應的文化背景的話,讀起來應該會比較過癮。但是如果像我一樣沒文化,那麼把這幾部份當作八卦來浮光掠影蜻蜓點水淺嘗輒止也是可以的。后面的部份我覺得最好玩的有兩篇,一篇叫作“一本電子書的內心獨白”,一篇叫作“莎士比亞成為莎士比亞純屬偶然?”

  先說“一本電子書的內心獨白”。看完以后我捫心自問了一下,“當你折騰個沒完卻幾乎沒讀完過一本完整的書的時候,你有沒有考慮過電子書閱讀器的感受啊?”好吧,我面壁去。從小到大,我永遠都是同時開著好幾本書,到如今,只看了開頭卻沒能續上中段和結尾的書我自己怕是也數不清了。就這一點來說,閱讀電子書其實和閱讀紙質書沒有太大差別。

  至於“莎士比亞成為莎士比亞純屬偶然?”,我覺得它好玩是因它的確太好玩了。

  《植物的记忆与藏书乐》读后感(九):一本关于藏书的学术书籍

  是的,于我而言,这是一本高深的学术书籍。

  除了第一部分中三篇直接抒发对藏书/书籍的热爱的文章以及《一本电子书的内心独白》写得生动有趣以外,其他几篇均为艾老对某一特定书籍背后故事的挖掘,实在是难以企及。

  然而,虽然我文化程度有限,我还是能读出艾老是个真正的爱书人。

  我仿佛能看到他书写大段大段文字时的那种快意,那种抒发对书籍、对藏书的热爱时的酣畅淋漓、意犹未尽。

  “想象一下,将一本书拿在手中是多么美妙啊,在床上,在小船里,或者在那些没有电源的地方,当电池都没电的时候,标记上注释,折上书角,困的时候可以放在地上或者扣放在胸口或膝盖上,放在口袋里,渐渐破旧,这正是记录了我们阅读时的刻苦与执着,或者提醒我们还没有读过它呢(如果它看上去依旧崭新如初的话)……”

  艾老认为,书籍能够给予的不仅仅是“动物记忆”,同时还给予了“物理记忆”。那些标注的痕迹、纸张的气味、不同的拥有者留下的签名,以及书籍背后我们看不到的故事:为了躲避监管而去掉的编者姓名、由于秘密印刷以及采用便宜的材料而泛红的纸张等,这些都是书籍带给我们的“ 故事的芬芳”。这些物理记忆正是电子书无法带来的。

  如果纸质图书被电子书所取代,那么我们的阅读将会失去多少乐趣啊!

  《一本电子书的内心独白》大概就是以电子书第一人称的视角,进行自黑。

  “这真是一个可怕的上午,我的使用者好像疯了一样,我一会儿感觉自己在一个不遵循数学规律的世界中漫游,那里两条平行线随时可以交叉,一种难以忍受的拥堵;一会儿又马上被一系列神秘的文字压得喘不过来气,就像花了很大力气之后,我终于知道我已经变成了一本阿拉伯语——希伯来语字典...”

  在艾老看来,电子书过于滥情、过于分裂、过于随意了。他拥有纸质书所不能企及的容量和便捷,但同时永远失去了纸质书的神圣。

  “我是一本分裂的书,拥有很多生命、很多灵魂就如同没有任何生命和灵魂,此外我还要小心不要爱上任何一篇文章,因为第二天我的使用者就很可能将其删除。”

  “我真的想成为一本纸质书,里面写着那位周游了地狱、炼狱和天堂的先生的故事。我想生活在一个平静的世界里,那里好与坏的界限分明,那里我知道如何从痛苦过渡到极乐,那里平行的两条线永远不会相交。”

  书中对“藏书癖”和“爱书狂”的区别的分析也很有意思。

  “一个有藏书癖的人会把这本书秘密地藏在身边,他可不会拿出来展示,因为只要一走漏风声,半个世界的盗贼都会活动起来,所以他必须自己一个人在晚上翻阅它,就像唐老鸭在它成堆的美元里泡澡一样。而一个爱书狂则会想让所有的人都看到这美妙的东西,而且让他们知道这是属于他的。于是他会写信给他所在城市的市长,请求他在城市图书馆的正厅里摆放这本书,用公共财政收入来支付保险和保安费用,而且给予他观赏这本书的特权,让他和他的爱书狂朋友们在想看它的时候用不着排队。但是拥有世界上最稀罕的东西,却不能在半夜三点起来翻阅它,这又有什么乐趣呢?悲惨的事情正在于此:拥有古腾堡《圣经》就等于从未拥有。那为什么还要梦想那个理想中的小老太太呢?爱书狂就是这样一直梦想她,好像一个藏书狂一样。“

  我想,这只是不同性格的人对书的热爱表达方式不同而已吧,也许并不能量化为爱的程度。

  最后,以老艾引用的,理查德·德·布里的一段话作为此篇的结束:

  “书籍令我们愉悦,知识向我们微笑,在生活不如意之时,它也给我们带来安慰。它坚韧我们的意志,坚定我们每次重要的抉择。艺术和科学,它们的本质难以触摸,但其根基都是书籍。我们敬仰书籍那无与伦比的力量,通过它们,我们可以找到空间和时间的尽头,看清是与非,目光几乎深入到永恒的镜面。在书中,我们攀上高峰,我们穿越深渊,我们认识各种鱼类,它们的种类比我们常见的飞鸟还要多,我们了解河流、源头和土地;从书籍中我们认识各种宝石以及其他矿物,了解各种植物的的特性,认识海神尼普顿、丰收女神克瑞斯以及冥王布鲁托所有的子孙后裔。如果我们想了解天空的居民,那好吧,我们飞越奥林匹斯、托鲁斯以及高加索山脉,还有天后朱诺的王国,七颗行星,天球赤道的轨迹。我们找到了天界,装饰着各种符号、图案,我们知道了南极以及所有那些眼睛没有看到过、耳朵没有听说过的东西。我们欣赏天上的银河和黄道,上面装饰着由星体组成的动物图案。我们用书籍将各种元素分离,掌握了高等的知识,我们用理性的眼光把第一推动力和永动机从真理中区分出来,我们沉浸在书籍带来的无限爱意当中……我们用书籍和朋友以及敌人交流……书籍进入了有权势之人的卧室,否则他们永远不会听到作者的声音……当我们手戴镣铐,失去人身自由的时候,我们把书当成信使,向朋友们寻求帮助,同时也让他们提高警惕……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我们都知道塞内卡说过的话,没有文字的闲暇时光对于有生命的人来说就是死亡和坟墓,因此只有跟书籍和文字的交流才是人类的生命所在。”

  哦对了,最讽刺的是,这本书我是看的电子版……

  《植物的记忆与藏书乐》读后感(十):植物和电子

  翁贝托对书本的描述很生动,不过里面许多关于藏书版本的考究不太感兴趣,还好买的是电子书版本,在飞快跳过的时候,并不觉得心痛。

  我们这个时代,书籍存在的形式发生着变化,电子书渐渐成为这20年来的新事物。电子书的出现,打击了许多以收藏为爱好的藏书者,因为许多珍贵的图书,现在不但可以通过数字得到保存和复制,而且价格变得非常低廉。慢慢地,书店已经成为一个稀有的店铺,甚至是咖啡店的点缀。

  藏书者是不提倡断舍离的,藏书者的家中有着庞大的图书库,每次搬家都是一场灾难,即使个人的图书馆保留下来,也抵不过岁月、书虫,大部分的私人藏书,都会在一个世纪内消失。将来随着电子书的数量不断增加,纸书也会慢慢减少比例。断舍离者就没有这个顾虑,搬家、旅行、开会,带着一部阅读器,知识就在指尖流畅。偶尔会出现数据的丢失,可是对于经常备份的电子书用户而言,书本的精华已经被吸收,要点已经被分析和备份。而电子书人遇到不喜欢的图书,也不用担心储存的问题。

  阅读是和作者的聊天,天马行空,无论作者是几千年前的人物,还是当代的精英,我们都可以用文字来请教和沟通,这就是书籍的作用。每次阅读都是一次生命的体验,用阅读来对话,这是书本的功能。而收集所有的图书,或者收集自己不会去阅读的图书,这是一件不理智的行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