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极端之美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极端之美的读后感10篇

2018-07-23 05:4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极端之美的读后感10篇

  《极端之美》是一本由余秋雨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68.00,页数:23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极端之美》读后感(一):细心品味中国至美

  很久没有读过余秋雨老师作品了。上一次还要追溯到高中时候,那个时候我们可爱的男班主任因为班级足球队输给了对手,在班会时间认真的给我们读完了《道士塔》,越读越激动,直至泪洒讲台。这件事这么多年之后,我依然记忆犹新。那个时代的余秋雨在我看来充满了家国之忧,虽然表面是一篇短短的故事,但是对于国民民族麻木不仁批判。给人振聋发聩之感,至今难忘。 由于有了这篇文章震撼,所以这次毫不犹豫选择了这本书,本身对于中国古典文化也有襦慕之情,而本书所选择的那些中国所独有的美:书法、昆曲、普洱茶,我也都心向往之。普洱茶是我经常喝而且也是最喜欢的一种茶,虽然身边喜欢喝普洱的人不少,但是从来没和任何人谈论过普洱茶。而昆曲则是接触比较少的剧种,以前只看过电影游园惊梦》和听说过白先勇推行昆曲的事情。书法是我们小时候练习过的,还记得小时候每天要交几篇书法字的不耐,后来我终于找到一种软头的笔,可以非常轻松的写出几大篇毛笔字充数,或许那时候太小,不能体会书法之美吧。 现在看到这本书,有一种由衷的喜悦,如果喜爱中国文化,如果喜爱古典文学,喜欢美好事物,那么都可以一读此书。 看完了这本书了解到,原来普洱作为一种茶,也有如许精彩历史,什么是“号级茶”,什么是“印级茶”,什么又是我们常听说的“七子茶”,了解了普洱茶的制法,普洱茶的排名,书中余秋雨老师都为我们做出了详尽有趣解释,原来普洱茶的味道可以有这么多生动描述,原来普洱茶包含了时间的洗练,沉淀了的都是岁月滋味。我也惊觉或许之前品过的普洱虽然够酽够惊艳,但是或许还不是真正好的普洱茶,以后一定要争取一品普洱茶真容。 看到其中昆曲纵论的部分感觉茅塞顿开,以前虽然知道元曲,觉得元曲的词句细细品来余香满口,但是从来未仔细品评过元曲和昆曲的承接关系,没有了解过众多艺术家所做的那么多的努力和改良,没听说过昆曲的昆字原来指的是昆山,没听说过魏良辅与张野塘之间的翁婿佳话经过自己的思考验证才明白原来《红楼梦》之中大家所听的原来都是昆曲!!!!!!!原来昆曲才是所有戏剧形式之祖。如果白先勇先生的努力让我对于昆曲有了基本的认知,那么这本书的详尽讲解则让我对于昆曲有了更多的了解、更多的喜爱。 最后说到书法,是因为对于书法之前没有更多的喜爱之情,但是看过这部分书法史述之后,我终于也对于书法有了一些浅近的了解,那些曾经一个个平板的历史人物名字,终于立体起来,让我了解了那些名字有多么伟大,他们终于从历史书中站立起来,形成了一条关于书法的脉络!而带领欣赏了众多书法碑帖之后,我突然觉得原来一只软软的毛笔,一方浅浅的墨砚,可以写出千变万化情绪以及变幻万方的古今。那粗细顿划之间喷涌的不仅是属于中华民族才气,也写尽了每个书法名家一生。看完让人肃然起敬。 看完了这本书,我想起我很喜欢的一句电影中的台词:“医药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高贵理想,但是诗,美,浪漫,爱,这些才是我们生存的原因。”这些存在于中国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至美之物,都凝结了中华五千年的智慧哲学,理应得到我们最多的了解、尊敬与喜爱。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关于阅读这件小事

  《极端之美》读后感(二):只读昆曲

  昆曲,其实喜欢它关注它的人也不少,但放置中国的泱泱人烟中这些人又能算多少?我作为北方人,所居的山东省又靠近京畿原本应该更先看到的是京剧,然而网络如此通常的今天,就算远隔千里万里的消息都可以顷刻间看到并了解,在读微博的时候经常看到一些喜好人艺术博主发布一些关于昆曲的博文图片文字冗长草草看过虽不甚懂但也留了个悬念,而对于图片无疑是最直观感触。 我感觉我有必要了解一下这个南方的曲艺,在淘宝和豆瓣挑了不少的书,都没中意忽然想到自己在早年间买过一本叫《极端之美》的书,是余秋雨写的,那时候超迷余秋雨的文字,他几乎所有的散文我都买了一个遍,那本书很薄,分为三大章,是茶、昆曲和书法,可不知什么原因价格却很贵,对比同期买来的书这本差不多整整贵了一倍。 我满心喜悦的翻开了这本书从第一章普洱茶开始读,结果因为那时所掌握知识浅薄也没有读此类学术书的经验,被其中的人名地名繁琐的制茶工序绕的头昏脑涨,后来只能气急败坏放弃了。 如今我急于对昆曲的扫盲,远水又不解近渴,因而这本书又重新捧于掌心。其实在翻第一章时我还是心有余悸,毕竟自己很少中途弃书,关于那未读完的章节来日再读,如今只读昆曲。 关于昆曲的这部分其实并不算长,只能算是个概论,本来自己预计可以一个晚上读完它,可因为中途一些自己的原因,用了将近两个晚上才把它消化。 这一章主要讲的昆曲的发展历程,从元代的南曲雏形到整个明代的辉煌再到清初的没落,整整二百多年的时间,影响了十七、十八、十九三个世纪,昆曲又像一部历史,影响着无数文人墨客、平头百姓闲情生活同时又以另一种形式记录王朝更迭和文化兴衰。 这一章总体来说写的非常好,条理清楚依据完整再加余秋雨让人无法抵抗语言,让我读的很爽快的同时又获益匪浅,但也毕竟只是个概论,他还有很多东西没有提到而提到的也只是点到为止,如果昆曲是一本大部头的典章的话,这一章充其量也只能算书前面的一个序言而已。 余秋雨在前面讲述主要的是中国戏剧的发展,又引出了一个中国为什么对比国外戏剧产生时间晚的问题,原因是中国传统的“中庸”、“适”对于那些拥有大开大合、大喜大悲剧情的戏剧是排斥的,而之所以元代时戏剧以蓬勃之势发展的原因,是传统的道统观念被元朝的铁骑冲毁,使得官场的逢场作戏变成了勾栏瓦舍中的绵绵戏曲。戏剧的开端就是元杂剧,昆曲的发展是由于元杂剧的逐渐衰微,而后又有魏良辅和女婿张野塘对于昆曲唱腔和乐器进行改革,其中梁辰鱼的《浣纱记》则是这一改革的完美体现。 对于昆曲来说,它能在明代持续繁荣又是有多重因素决定的,有先辈锐利改革,还有一些演出活动,就如余秋雨说的虎丘中秋夜曲会;再如一些专业演员还有一些非专业的戏曲票友,这些非专业的人经常通过串戏来进行戏剧演出,余秋雨也列举了这些人的名单,包括我读《陶庵梦忆》知道的彭天锡;还有一些士人贵族家庭戏班,如阮大成戏班。这些都为昆曲的繁荣做了很大的贡献。 余秋雨后几章也说到了因昆曲的过度“流行”而产生的相反效果,让大量的俗套呆板的剧目涌出。最后通过昆曲的发展历程对比欧洲同时期日新月异的文化发展,指出了以昆曲为代表的明清文化已落后于西方。 余秋雨在讲述昆曲发展时结合一些当下关于文化继承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的观点出尘脱俗针砭时弊使得文章拥有更多现实意味。 但他又在文章中过于展现自己的好恶,比如他就明确说元杂剧和昆曲之间他是喜欢元杂剧的,流露了对于元杂剧的留恋论述昆曲的不愿,或许才让本来篇幅就不长的文章直到将近一半才正式说到昆曲,而且很多地方介绍的过于仓促,介绍昆曲没落那几章简直都有些急躁整体读下来感觉刚开了一个好头就煞了尾。

  《极端之美》读后感(三):品中华之韵

  初闻此书——极端之美,旨在赞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所以,对余秋雨老师将昆曲、普洱茶置于中国美的最高端,心里还是有点异议。毕竟在戏曲里,京剧是国粹;在茶文化里,普洱的历史也不算悠久,惟独书法当之无愧。但除却排名,昆曲和普洱确也有它的独特韵味儿。余秋雨老师对于普洱、昆曲和书法的“韵”描写细致入微,待我们细细来品。

  结识普洱似乎在2007年,正是新普洱文化大兴的时侯,许多时尚女性开始推广普洱的温和和消脂功效。 我也是因此而选择了普洱。正如余秋雨老师所说,很多人初喝普洱茶,总有一点障碍。这点障碍来自与绿茶的对比。而我觉的它不象茶,象药,没有中药苦涩,但气味是真真儿的药材味,三分甘草、三分沉香、二分当归、二分冬枣用文火煎制。或许是年轻浮躁的心还不能体会普洱的暖和陈酽,只带着消脂减肥的功利心牛饮,可惜了。但凡有韵味的事物不仅有着自身的美,也必须有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精神内涵,二者结合方能流传。余老师讲述了普洱的历史、发酵过程、茶品等级,当你把这些了然于心,再去沏一壶好茶,那厚重纯朴温润回味悠长的感觉才能品的出来,热腾腾的褐色汁水才更有滋味。

  在昆曲之前余老师用大量的笔墨介绍元杂剧。记得之前看过豆瓣人“加里波弟”的一篇日记,写的就是元杂剧《西游记》,里面时时来些荤段子低俗笑点,插诨打科,有些粗有些糙。但正是元杂剧使中国的戏曲勃兴爆发,广泛传播,成为家喻户晓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余老师称元杂剧是导向昆曲的辉煌过道。昆曲的美在于它诗化的意境悠扬婉转的唱腔和精美的人物扮像,在昆曲大兴的二百三十年里成就了历史上无数名家戏班,也逐渐形成了中国的戏曲文化。

  我最爱的是书法这一篇,只有中国的书法能给一个个墨迹字形赋予生命,赋予性情。小楷秀丽文静,隶书稳重大气,行草洒脱灵动,字字有筋有骨,书写人的力度、情绪、胸怀都在一撇一捺间展露无遗。练书法的过程是人格修炼的过程,故所谓字如其人。只是文字的书写何以成为中国至美,余老师给了答案:文字被书写,进入一种高层审美程序,有造型、有节奏、有徐疾、有韵致。永恒线条,永恒的黑色,至简至朴,又至深至厚,推进了中国文化的美学品格。历史上的书法大家留下一幅幅碑贴名作,创下汉字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至美的形体,留给后人时时揣摩叹赞。

  余老师的文只是平铺直述,文字简练,我想越是至美之物越是简单,去除一切华丽的、繁复的枝丫,这本《极端之美》的封面装帧也是如此,莫不显示出余老师对美的品位

  《极端之美》读后感(四):带着历史底蕴的文化

  我对没有腰封的书,都有好感。再加上知识性很强,看了很有收获,所以看完特意放在了会再读一遍的书架上。

  不得不说,万事怕认真,一件普通的事,你把他研究领悟,琢磨到极致,然后总结,理顺,再呈现出来,都是值得人品鉴的好东西。普洱茶、昆曲、书法这三种简单的,基本上有点时间就能做的事,真的认真做起来,也能感受到不一样的东西。

  作为三种中国特有的文化,普洱茶、昆曲、书法在任何一个中国传统家庭里,都能找到痕迹,这些历史沉淀下来的文化。被余秋雨在这本书里把前世今生都写了个通透

  普洱茶的三种茶:号级茶,印级茶,七子茶的来源、发展,特点识别都分别写的清清楚楚,把经营普洱茶的茶号、马帮故事也娓娓道来。把普洱茶对身体好处字里行间带出来,被读者所接受

  昆曲就更详细了,从戏楼的种类,搭在水边的、巨型楼船的、观众坐在小船的。主要的剧目特点、各个戏班的特点,各个戏班擅长的剧目都一一列举历朝历代对昆曲的追捧故事,都细细的呈现在作者笔下

  在书法的章节余秋雨不光列举了历朝历代书法名家的作品,把各种笔体的书法名家详细介绍,还拿出了自己的作品。这些名家中有权倾朝野的魏王曹操,也有风流的文征明。

  如果说给这本书选个标签,可以把这本书定义为小资、文化、美、知识。当我更愿意给它“生活”的标签,希望这些精致的东西,带着历史底蕴的文化,能出现在每个人的生活中。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