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诗性的寻找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诗性的寻找的读后感10篇

2018-07-24 05:0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诗性的寻找的读后感10篇

  《诗性的寻找》是一本由刁克利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2013-1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诗性的寻找》读后感(一):在阅读中寻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创意写作书系与我非常有缘分,至今已有多本收纳其中,这套书也令我在写作途中反思领悟坚持学习,如果你希望可以在写作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并拥有自己风格,我觉得这套书可以坚定你的信心

  刁克利老师翻译的《成为作家》〈开始写吧-非虚构文学创作〉等书,早已让我对他的名字有了深刻印象,具有深刻文学造诣的他已出版多本专著,今天读到〈诗性的寻找〉让我可以深入领略他对于文学的探索

  正如作者前言中所述:诗性就是文学的特性,诗性彰显文学独特的美与魅。就是这一点对于诗性的寻找,令本书的内涵不再是枯燥的文学研究,而有着作者独特的对于美的鉴赏力,让我们可以在老师的目光中,一同在文学名著世界里再次畅游。

  热爱文学的人,从各种途径到文学的广阔天地,最开始无非是看热闹有趣情节,但是当内心对于文学的热爱无可阻挡时,我们透过文字看到的就不再是纸上单纯的文字,而是各种不同人生,我们开始有所思有所感,甚至到最后渴望自己用笔来描摹世界。文学对于人的一生影响非常大,有时我会想,我们这些有缘与书为伴的人,度过的是多么精彩的一生,独居一隅,却与世界为伴,所以文学的力量不可小视。

  我现在是以中年之身弥补没有上过大学的缺憾,以回过头来的姿势重新感悟人生,自是又别有一番滋味,于是读这本书,便会多一分理解

  本书以多本名著来梳理我们对于文学的理解与期待,从情节、人物主题视角等等多方面为我们多角度剖析这些作品探讨作家的创作过程特色引导我们深入探究作品人物与作者间千丝万缕联系,读来受益匪浅。作者所举例的这些名著,应该说都已经深入人心,也非常具有典型意义,我感觉从我们的文化开放以来,这些书就在大形势引领了我们对于外国文学的认识,作者所举的著作中,感觉很古老,因为那是我在年轻时代接触到的最早的外国文学。例如《呼啸山庄》〈简爱〉〈德伯家的苔丝〉〈儿子情人〉等等,那时年轻,读的无非是里面的爱情,而现在经作者的重新梳理,我才明白,其实那时读到的也不仅仅是爱情,也有一些别的东西,只是文化造诣太浅的我当时并不能真正领悟,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些书,结合自己在写作中的思路,重新读到书中的时代、内心、作者自己本身的经历、以及创作时的能力,以及未来的写作之路,让人顿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固然现在的文学途径越来越宽广,但是经典永远值得传承,所以才有这本书的存在。以专业的角度来解析文学,是读者们对于经典的二度理解,也是视野的再度开拓。读书与写作本来就是连在一起的事情,在读书中写作,在写作中读书,是作者奉献给我们的精髓本质

  《诗性的寻找》读后感(二):读书的标准

  1

  读刁克利《诗性的寻找》的这几天,正好手头上的《小说艺术》还差几章没读完,两本书恰好都是从小说的情节、视角和线索要素入手分析小说写作,可比性很强。读过这两本书之后,我更愿意把哪本书推荐朋友呢?这就像读书的标准,一本书该读不该读,该怎么读,内心总有把尺子,就像修车前,你要有自己的工具一样

  我读了多年书,看书一直深入不进去,有些书喜欢的来,有些怎么也喜欢不来,有些又只是阶段性的喜欢,好恶总有标准,虽然可能标准不一。记得小时候,我跟着大人串门去,常见人家里竖着一根钢筋改造成的土凿子,或锯条打磨成的刨子,也有人不知从何途径,拖回家一段火车铁轨,从此铁轨就趴在角落里变成砧铁。如此改造出来的工具,村子里不少见,一来很实用,比现成的商品化的性能更高,比如我就见过有人用飞机起降轮做成的驴车,肯定比现成的驴车更耐用。二来自己用惯了也顺手,虽然这些东西看上去有些奇怪,但你看到后,忍不住会拿起来挥舞一下。

  读书的标准也大抵如此,现成的市面流通的标准大概有,但如果没机会接触体制教育,那么自己改造成的工具,可能更顺手。我喜欢理论书看,不想装高深,又想搞明白,免得自己寝食不安。读理论书的时候,我读书的标准是熊伟先生的《写在“存在与时间”中译本前面》一段:

  “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问世于一九二七年,中国读者初读此书也逾半个世纪了。笔者于三十年代初听了他的课,总觉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启人思,而且是诗意地思与诗意地说。他少写黑版,写时几乎全是希腊文。德国学者汉格拉赫云:‘海德格尔在他对古希腊残篇断简的所有随心所欲的注释中都强调说,事情不只是涉及到文字上的准确翻译,因为准确的译文有时候可能对真正的义理搔不着痒处。’这就是说,进行翻译也好,阅读翻译也好,总是要搔着痒处,否则就不幸了。”

  搔不搔着痒处是个很主观的标准,常在书中看到有人说搔到了或者没搔到,每个人痒处不一,痒的感觉各异,对搔痒的要求自然也就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好在理学术贵在个人“思”的原创程度,翻翻书后面引用的出处,也能发现车轱辘话还是炒冷饭了。值得一提的是,搔不到痒处、车轱辘话反复说的书不在少数,以前读过不少,费时费力,现在想来觉得后悔。作者大概也是好心,对几个关键词兴趣,张着嘴急于表达,但又实在没有什么个人的思可说,只好提高声调反复地说。如此下来,误了作者也误了读者——作者说完一本书以为自己搞懂了,读者读完也以为自己搞懂了,而实际上又都没懂,成了两个瞎子猜谜。更可怕的是,痒的地方长期搔不到,反倒觉得不那么痒了。

  2

  读理论类书还要好些,读诗的标准更没有办法统一,因为诗歌的标准多、主义多、圈子多、山头多、打嘴仗的也多,久而久之,写诗的人变得有义务教授读诗的方法,正如卖核桃商家,随箱要送核桃钳一样。诗人开始兼任评论活儿,尤其是你想写的新奇与众不同时,这种诗歌说明书显得尤为必要,就像复杂点的电器要附赠说明书,而筷子一般不提供说明书。

  读诗的标准难找,读诗的好处坏处也难说。好的诗读了,最多是体内中气充沛浑身通泰、耳清目明、清热泻火,这都是读者凭感觉说话,很难说使用功效来(在诗论中,你可以读到关于诗歌与坦克威力比较),常见的一个标准就是迪金森的生物学标准。

  “倘若一本书,它令人全身发冷,而没有火焰将其温暖,这便是诗;倘若感到天灵盖被猛然揭开而无法合拢,这便是诗!”

  追求一种语言难以表达的“澄明之境”,听起来又有点恐怖,使用这标准的人多了,天灵盖被揭开的情况有些泛滥,常见小题大做。诗也不能经常碰到,仅仅掀掉你帽子的还不能算是诗,至少不是好诗,每个人不同时期被揭开的标准也不同,青春年少读书,天灵盖容易掀开,过几年回头看看又觉得很傻,甚至时隔不久,再拿起来读的时候,天灵盖便又合拢了。年轻时沉湎于主体叙述的喃喃自语,中年开始学会与人对话额头上慢慢爬上皱纹,天灵盖也变得坚毅

  3

  读书稍微多了,也常觉得被骗。现在我拿起书就读的时候少了,看书之前,总要先衡量一下是否值得读,它能够给予我的,需要付出时间来换取。读书不是淘宝购物,时间也不是支付宝,如果我费时费力读完,却发觉上当,虽然我可以在心中给作者一个差评,但我没法退款时间。

  读书变得谨慎,我常对着作者照片端详半天,揣测他能否搔着我内心痒处,他又是否诚恳,这成了我读书的一个标准,这把尺子是梭罗的——“我对于每一个作家,都不仅仅要求他写他听来的别人的生活,还要求他迟早能简单而诚恳地写出自己的生活,写得好像是他从远方寄给亲人似的;因为我觉得一个人若生活得诚恳,他一定是生活在一个遥远的地方了。”

  这便是诚恳,包括讲述内容的诚恳和作者语调的诚恳。我们希望作者尽量诚恳,即便是所说内容并不真实存在。讲述不存在的东西并不意味着作者的道德缺失。正如你可以哭着讲一个笑话,也可以笑着讲一个悲惨故事,“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类”,这并不证明你道德败坏。

  从竭力追求诚恳到努力隐匿,作者的脸庞像Metro 车站花瓣,从19世纪欧洲小说中对小说真实性氛围的竭力营造,赋予其历史性的外貌或个人亲历的氛围,以内容的真实可靠动人,到后来竭力收敛,将诚恳隐匿到小说的背后,文本写得越来越曲折、隐藏越来越深,这种藏匿与读者的挖掘,越来越难找到作者诚恳的脸,却也增加了语言的“褶皱”和快感的持续。(玟涛 2013年11月20日)

  附:相比刁克利《诗性的寻找》,我更推荐朋友们去读戴维·洛奇的《小说的艺术》,个人读过《诗性的寻找》后,认同作者所言,却觉得不能搔着内心痒处,读过之后就可以放下了。

  博客:http://blog.sina.com.cn/wentao326

  公众号:玟涛

  《诗性的寻找》读后感(三):解析文学

  文学是什么,对于创作者来说,文学是一种职业,而对于读者,文学就是一种爱好。拿到一本书,我们会翻阅作品,感受故事,看到和自己相同或者不同的人,了解不同的领域开阔自己的视野,可以说文学可以让人得到丰富的人生教益,体会思想放飞的广度。有时候,我们看书就是为了读懂书里的故事,而有的时候,我们看书是通过作品来了解作者的遭遇想法。那么如果当我们看到一些经典的名著的时候,你是否能从里面看到不一样的事情呢。

  看一本文学作品,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完整的情节内容。从开头中间到结尾,看到情节发展原因高潮结果,看到伴随着高潮来临的时候人物性格展示,看到隐藏的人物关系的展示和体现。人物是小说的灵魂,他的所遇所感会让读者感觉到不断丰富的人生。不管是主角人还是动物植物还是植物,各种的写法都要用上拟人化的写法。各种的写作手法文章中显示,会让作者有不一样的感觉。有的时候我们会将自己和主人公联系在一起,感受他们喜怒哀乐,感受那种从未有过的感觉。好的作品之所以脱颖而出能打动人,就是这部作品所带来的影响而决定比如说汤姆叔叔小屋是美国第一部具有鲜明民主倾向的作品,他的出版甚至于引发了南北战争由此可见文学带来的影响力了。

  当然,作者的独有视眼也会让你看到不一样的故事风采,相比于语言风格来说,我更觉得作家的文笔更为重要作为给人带来总体影响和感觉的个人风格,作者的语言带来的艺术效果会带来不一样的感触。都说文如其人,风格最能显示出作者的个性,不同的风格会让我们有更多的享受,同时也能给人们带来独有的品味眼光。一部好的作品,那种语言风格会让你看了欲罢不能,折服其中。而作者独有的风格即便是短短几段文字你就能很明确的知道这个就是他所写的,比如说泰戈尔,因为你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人有这样的作品。个人的文笔成就了作者自身的品牌

  在文学的领域中,我们常常会佩服那些明作家的才华,而通过一些解析和点评他们的作品的文章,会让读者获得更多的写作技巧。通过作品举一反三,看他人的文章就成自己的创作。如此欣赏和创作也就更容易理解了。

  《诗性的寻找》读后感(四):文学:诗意的栖居

  创意书系中的<诗性的寻找>指导我们如何进行文学作品的创作与欣赏(比起创作,内容上也更倾向于如何欣赏)。在本书中,作者概括介绍了文学的范畴,文学的意义与价值,也通过文学作品的各种要素、文学作品的多重解读、文学经典歧义与共识、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深入浅出的分析,帮助初涉文学者、文学爱好者们了解文学,构建自己的阅读书系,所以,本书其实是一本旨在提高读者文学修养方面的书,而非从前以为的“创意书系”类如何指导写作性质的书。但会读,会看,有双慧眼英雄,再加上“熟读唐诗三百遍,不会作诗也会吟”熟能生巧的理论和自信,想必,读多了,自然知道怎样才是好,知道怎样写才是好。于是,虽然是本指导如何欣赏的书,但冠之以“诗性的寻找”,因为“诗性”二字,仍让这本文学修养类图书插上了飞翔翅膀

  哲学家尼采在《悲剧诞生》中曾对“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进行了论述,他说,“诗人都是生命力充盈的人”,比一般人的生命力要旺盛得多,所以他才有巨大创造力。克罗齐说,“每个人天生都是诗人”,而现代哲学家海德格尔说,诗人传达存在的天命,守卫语言之家,看护诗意的栖居。而我们阅读便是在文学之中寻找自己心目中的文学,心目中的精神传承。

  作者刁克利的文字清新流畅,从情节、人物、主题、视角、风格、象征、背景、维度等角度展开的讲解,取材皆是经典的中外名著。引用的例文包括作者分析,言辞准确生动细致,这些章节值得一读。比如关于视角方面,通过对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人物盖茨比的理想与追求,解读他的梦想和悲剧,伟大和脆弱。通过对视角人物的理解和分析,通过对作者的了解,也帮助我们把握人物表现的丰富性和主题的深刻性以及作者所处的时代局限性。

  在本书最后,作者表达了对读者构建自己的阅读体系的愿望:“我们的阅读应该能够和自己的情趣、格调、生活经历结合起来,在茫茫书海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作家和书籍。当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就知道自己独特的气质,明白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思想支点,以及向前走的情感动力和思想源泉”。相信这样的寄语,也是对当下蓬勃的图书出版业以及读者读书杂而浮躁仓促的一个提醒与叮咛。有好书相伴,能读出书中诗性,能读出自己的个性,如此甚好。

  《诗性的寻找》读后感(五):诗意的味道

  首先要注意的是,本书的全名为《诗性的寻找——文学作品的创作与欣赏》,是属于“创意写作书系”的序列。讲的是文学作品的创作,内容自然和诗歌的赏析没毛的关系。比较奇葩的是,这书的作者刁克利,姓刁名克利,不是就叫刁克利……他是个中国人~!貌似我买的该系列的这么多本书里,也就这一个作者不是老外的。

  至少,我是不用担心因为东西方的文化不同,导致的对接不畅了。反正之前看过的同系列的那几本,知识性都是不错的,就是可读性太差。不知道是翻译的不够好还是怎么的,总感觉别扭生硬,又或者,只是因为那些书的作者都是西方人,自然是从西方文学的角度来谈写作。虽然体裁规则什么的不会有错,但无论从审美到认知,肯定和国内的文学创作品味有差的,再加上翻译的转手,多多少少有些走样变形。像是那些外国诗歌——原文大概是押韵的,朗朗上口,可翻译成了中文,往往就没那个味儿了。

  诗歌的文学性,也就是短句子里隐藏的美,但是诗歌的可读性,却非是如此。儿歌为什么能朗朗上口?并不是某本讲述幼儿教育的书的作者想当然的,“语言含有大量信息,富有画面感,易于联想”的那样。确实,按照他们的说法是能够解释《三字经》《千字文》或者是某某家训一类的东西的易于背诵,可如果按他们的说法又怎么解释《百家姓》呢?——诗歌是韵律,韵律就是朗朗上口;诗意是韵味,而韵味则是非直观的东西,是一种感性。

  一叶扁舟,逐水而上,青山隐隐水迢迢,宛如一幅优美的画卷。可奇怪的是,人们在看到这一幕场景的时候,只会赞“有诗意”,而非是说“有画意”。……也许就同作者所言,【诗性就是文学的特性】,【所谓诗性,人人生而有之】吧。既然,诗意就是语言里的美,画意则是视觉里的美。那么我想,画家眼中的世界和作家眼中世界也该是不同的吧。

  诗性,是作者【心目中文学的尺度】。这本书是作者继对作家理论的阐释的《诗性的拯救》,和对当代美国作家访谈的《诗性的对话》,之后的第三本。内容是文学作品的创作与欣赏,承载的是作者这些年来对文学的理解。

  该书通过十章,分别从情节、人物、主题、视角(读者的向导、作家的眼睛)、风格、象征、背景(身份、爱情)、维度等各个方面,针对多部名著名篇进行剖析。在创作与欣赏的初期,是适宜通过这种由细部【逐项地拆解、分析】来探讨作家的创作过程和文学特色的方式,这有助于尽快的提高读者对文学作品最基本的审美情趣。

  可以说,对于我们这种想要进入文学创作世界的新丁,与其讲究什么布局、大体的,倒不如像这本书里写的,零敲碎打的先把作品给拼凑起来,再进行整合。当然,能整出来不难,想整好就不容易了。所以,就像写作文需要范文一样,写作总是需要一个标杆的。显然在作者的眼中,名著就是这样一种标尺,——【阅读和欣赏名著,就是寻找一种进入文学世界的路径,寻找一种标示文学作品的尺度。】作者旨在通过对名著的赏析,使读者能够成为有艺术眼光的纯文学创作者。

  于是在最后两章,作者先是以简述文学形式的各个种类为开篇,通过强调人的阅读口味是随时间而不断变化的,继而藉此提出了自己的论点,即:所谓的经典,既是有固定的标准的,但也受时代和环境的限制,还有阅读口味和文学类型变化之类的影响。然而,从文学的特质和传统出发,作家又要“敢为人先”,充当人民的喉舌,作为时代的良心——要有【直面现实人生且超拔于时代的勇气和力量】。总而言之,凡是具有了经典品质的作品,都是应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哪怕是时代变迁、文化不同、阅读口味的变化。

  说的都挺好的,……时间的力量,不只是令人间的国更替交换,甚至能够让人类的文化和思想都发生巨大的改变。只是感觉作者未免过于推崇经典对于文学的意义了,因为在作者看来,【名著是一种传承,维系着文学的命脉】,才必须要传承。但就个人看来,经典是需要传承,但真正的关键却不是那些优美的文字,真正值得传承的还是文字所承载文化价值,而非是文字的价值,亦或是所体现的作者个人的思想。就像是《红楼梦》和《金瓶梅》,文笔未必合乎今人的口味,而值得人们重视的也从来不是这两部文学作品中的思想(那些甚至能被政治老师称为糟粕…),而是它们所呈现的那个时代特有的文化。

  至于最末篇,提及的其他学科对文学的启发和影响,也没什么难理解的。想到那本最著名的“科学童话”《乌拉波拉故事集》,也许你就能更深刻的理解那句“文学从来都不是孤立的”的话了。这也是【工夫在诗外】的意思。

  至于后面提出的如何【在阅读和写作中探索思想的疆域、倡导构建自己的阅读书系,并最终写出属于自己的文字】什么的,别看作者写的是玄而又玄,但是大白话的来讲很简单——就是:多读、多写、积累经验,通过广泛的阅读沉淀思绪,丰富自己见识与阅历,更深的挖掘自己的内心,最终能够写出自己的东西,而非是跟风模仿别人的。

  其实书的内容还是不错的,唯一的问题就是这书写的还不够亲民了。可能是因为我想找的是怎么写流行小说的书,而不是写什么纯文学的书,而这本书的思想性太强了。对我来说,只是可以借鉴,但是实用性不够。

  .【】内的或摘自原书,或来自网上,非原创。

  《诗性的寻找》读后感(六):读书就是读自己,寻找诗性。

  近日来,还看到《文学理论》的前言里写到对于“文学的功用性”的讨论,刚好,在《诗性的寻找》的前言也同样地讨论到这个问题,虽说文学必须借助于语言来进行创作,但语言并不代表着文学的全部,“所谓诗性,就是文学作品附丽于同时又超越了语言层面的华美品质”,同时,作者也谈到了诗性不仅是小孩子眼神里流露出的天真无邪的色彩,同样也可以是智者深邃的眼神。其实对于文学的功用性,在这个越来越功利的世界里,文学仿佛变得越来越不重要,当人们都在讨论金钱以及经济的时候,文学便越来越边缘化了。但是,文学依然是那么地重要,毕竟我们不能单单用功利性来衡量文学的重要与否,像作者所说的,“文学对于心灵的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文学关心的领域,我认为是更加重要的地方,文学给人以超越现实的可能,给人以无限的希望以及美。

  于是我们是否停下匆匆的脚步,问问自己,我们的梦想是否消失了,我们的想象力是否消失了,我们是否能一边关注现实,而另一边继续关注遥远的理想以及想象力呢?作者刁克利谈到了,文学首先是一种语言表达;其次,文学是一面镜子;同时,文学也是一盏灯,是诗人心灵的表现。关于诗歌,我一直非常痴迷,因为我觉得诗歌和其他小说、散文等体裁是不同的创作,仿佛纯粹出于心灵,忠于心灵,高于生活,华兹华斯说,“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它起源于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 其实,我开始对生命有了真正的领悟以及意义的生发,缘起于摄影作品。记得那年是大二的光景,有一天,我突然被一本电子杂志所感动了,内容是西北大自然风光,记忆中有三千年不灭的胡杨树。从此,我对生命持有静然相对的心态。这应该也算得上是一种创作吧,就这样子,像华兹华斯对于水仙花的爱恋,我深深地曾感动过。

  书中具体的内容我就不细细地重复了,不过我有个建议就是先读完作品,然后再看下作者是怎样评论的,毕竟,陌生地相对是最美好的,而不是经过别人的介绍,有了先入为主的偏见是不精彩的。作者主要从情节、人物、主题、视角、风格、象征、背景、维度和经典等谈论了一些经典的作品,书中深入对《红字》《呼啸山庄》《白鲸》《简爱》《儿子与情人》等经典作品进行欣赏,其中有小说也有诗歌,内容还是非常中肯的。

  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必须要有好书相伴啊,而读书就是读自己。“每个人都是一部书,书的内容可以是生理的、心理的、心灵的、社会的、历史的、民族的、宗教的、艺术的、理性的、浪漫的、伤感的、现实的。” 阅读的人生更精彩!

  y当当特约评论员 江焕明

  《诗性的寻找》读后感(七):如何寻找诗性

  诗性是人们心目中十分神秘的一个话题。诗性存在于哪个地方呢?一个每天汲汲于名利,无心向往更远的世界的人。很显然是没有诗性的。笔者认为诗性应该是对日常事务的一种多元角度的体察,对于人生意义的更深远层次的思考,对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更高层次的统一,它并不只存在于诗人身上,还是可以体现在生活的各个层面当中。

  笔者也经常思考诗性的含义,通过阅读古今中外的知名文学著作显然能够增加一个人的诗性。现在就有这样一本书能够增加人的诗性。文学著作往往都有着深厚的底蕴,通过阅读文学著作能够获得更好的文学修养,从而进入鉴赏文学著作的大门。

  经典文学由于文本的复杂性,虽然读者能够从字面上读懂意思,但是往往读完后还处于五里雾中的状态。笔者就经常有这样的感受,名义上是读完了一本书,但是对于书的意思并没有完全理解,更谈不上能够从书中引申出什么意思。而《诗性的寻找》这本书深入谈到了《儿子与情人》,《简爱》等文学名著,用作者深刻的文学思考和学术功底带领我们进入了文学鉴赏的大门。这本书的内容并不深刻,选择的书也不是一些深奥的书,但是作者从熟悉的题材中挖掘出了很多新意。这本书解读的视野比较广阔,不只是从文学语句的鉴赏着手,还从文本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上着手。文学从根本上还是人学,文学最重要的是对人性的挖掘和思考。这本书这样的写法也将人们对于文学的思考拉伸了一个高度。

  整本书读下来,我对文学的思考深入了很多。文学不只是凭借才华,遣词造句的游戏,而是实际如何对文学进行鉴赏。美不但在于词语,也在于读者的内心。这本书就谈到读者应该如何提升文学鉴赏水平的问题。读起来让人很有收获。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进入社会后就和纯文学作品有一段距离。但是如果能够在闲暇时间阅读下这类文章,对于提升文学修养和内心气质都很有好处。闲暇时分,阅读这样的书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情。

  《诗性的寻找》读后感(八):找寻内心的文学,让阅读走得更远

  每个人的内心都拥有一份仅属于自己的文学,即使在快餐文化泛滥的当下,但是毫不客气地说,更多的时候它们被小心地隐藏在某一处,或根本被忽略或丢弃在某一处,而毫不知悉。

  找寻自己内心的文学,让阅读走得更远,是阅读刁克利的《诗性的寻找——文学作品创作与欣赏》这部创意写作作品之后,带给我的最直接感受。

  本书是围绕与阅读同步进行的找寻开始的,即透过阅读与剖析我们熟悉的如《简爱》、《呼啸山庄》、《儿子与情人》、《德伯家的苔丝》、《虹》等经典文学作品中故事情节、人物、主题、视角、风格、象征、背景和维度的方方面面,帮助我们发现人物矛盾冲突的起承转合之处可能被再认识的成分,发现高潮部分在一部作品中的位置不同,所带给读者的阅读效果的截然不同,发现故事情节的预设、人物特征的塑造可以引申到包罗万象的主题的精妙……进而发现文学的奇妙之处。

  《诗性的寻找——文学作品创作与欣赏》是一部文学概论作品,一路读来,却丝毫没有任何枯燥、乏味或教条之感。通过举案说法教授阅读者许多阅读解析和理解一部文学作品(尤其是经典作品以及世界名著)的方法,即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欣赏故事与情节、主题以及内容概念上的区别,明晰故事情节、人物视角和象征为主题所提供的服务,洞悉隐藏在故事之中被揭露或者未被揭露的思想。发现作品深刻的立意与主题,揭示主题、发现话语之外和故事之外情节之外的用意,即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到契合自己心灵、贴近于自己心灵的作品,找到自己最喜欢的一种风格和表达的方式,找到判断作品好恶的标准……想来真是奇妙。

  它们是阅读者心目中的永恒以及经典,它们也是我们成长的某个阶段曾经至高无上的阅读,在彼时拓展了阅读者的视野,带我们到达未知的领域,使我们多多少少获得了未知的思想。非常有意思的是在读过了刁克利的《诗性的寻找——文学作品创作与欣赏》这部书之后,我竟生出重新阅读那些作品的兴致,并笃信此时的阅读必将能够改变我阅读的高度和情感理解的深度。并使我们这些普通阅读者尝试接受不同的东西汲取不同风格作家带给我们的启发,使我们的内心拥有更大而宽广的容量,拥有独到的品味和眼光。

  《诗性的寻找》读后感(九):写作手法与人性的追寻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写作也是同理,如果你为如何下笔而发愁,或是为了制造悬念而埋头苦思多日却不得解脱之际,不妨放下手头的难以,将自己深埋于名著中,研究下那些大师究竟使用了怎样的手法,才得以使自己的作品跻身文学名著的行列。

  可是名著之海广博,其间内容更是繁杂,作为读者的我们未必能一一浏览通读殆尽,这时就需要名著导读,名著概览之类的作品上场了。

  这本《诗意的寻找》正是类似名著导读之类的书籍,但是,可别凭标题臆测这是本解析诗歌或是单纯讲解名著内容的书籍。作为创意写作系列丛书之一,这本书自然与写作有关,尤其与培养写作能力有关。

  全书概要地讲述了一些名著的内容并分析了相应的写作手法。虽然全书讲解的名著数目不多,但是讲解地非常透彻深入,角度也非常全面。主要从情节、人物、主题、视角、风格、象征、背景、维度等角度入手,像庖丁解牛般灵活地将一部部名著剖成一块块各具特点的部分呈现给读者看。可以说,只要是写作者通常需要考虑的一些疑难问题,这本书都考虑到并且对问题进行了解析,甚至连名著作者写作背景、写作环境及写作缘由都融入其中,更加能够令人得以明白作者为何要如此动笔,以及主人公的遭遇为何会是如此等等。

  有时候,我们这些读者阅读名著等书籍时,往往会因单纯地沉溺于故事情节或阅读时太过匆忙而忽略作者的用意,更别提研究作者的表现手法。而当我们回头再读时,却大多因已知道结果而失去了些许兴味,甚至依旧如第一遍那样囫囵吞枣,读完故事了事。现在的生活步伐越来越快,杂事越来越多,而阅读的时间像海绵中的水那样依靠拼命挤压才得到些许。正因为如此,如今能读懂名著的人越来越少,写作手法更是一代不如一代。

  阅读无法延长生命,却可以涤荡人的灵魂,拓展生命的宽度,前人留下的诸多名著是一笔巨大而又宝贵的文学财富,它亟待我们去发掘探索。哪怕我们心里并没有今后一定要当大作家这种志向,哪怕我们写作与阅读都只是平时的业余爱好,我们也需要读得更深入更彻底,才不至于使先祖先辈们用毕生精力刻画下的社会缩影在当今这个灯红酒绿的世界消逝,才不至于使自己的灵魂在这个混乱的奸恶横行的世间迷失。

  《诗意的寻找》正是一本帮助我们发掘名著中精髓的书籍,无论你是否看过那些名著,捧读过后必定会有些许领悟。至于究竟是莞尔一笑还是恍然大悟,就看你曾经阅读名著时究竟是站立在何种角度与高度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