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最初和最终的自由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最初和最终的自由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5-25 12:19:3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最初和最终的自由经典读后感10篇

  《最初和最终的自由》是一本由【印度】克里希那穆提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6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最初和最终的自由》读后感(一):自由心经之我就是我

  自由是什么?

  我觉得自由是这样一种状态:心无挂碍,来去自如,没有恐怖忧惧,没有束缚枷锁,平静、清明、喜悦。

  1、无我

  我的很多痛苦,来源于我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有时候我发奋努力做到了,有时候我就是做不到,于是沮丧。

  因为心中常常在评估、在要求、在计算得失,因此,这个我,是欲望的囚徒,是需要的囚徒,是理想的囚徒,是无数动机的囚徒。

  那个想要成为什么的企图心,就是分别心,就是我执,是造成不自由之境的根源。

  2、觉察

  要无我,就要停止想要成为什么的执念,让心不要为欲望所驱使,安静下来。

  观察自己,起心动念之间,究竟是为什么样的欲念在挣扎不安。

  3、消除恐惧和不安

  通过觉察,我发现克氏说的是对的,我们恐惧,不是因为害怕未知,而是因为害怕失去已有的。例如工作上,我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权威和资格,便害怕有一天会受到威胁,失去现有的位置。多少不快担忧和嫉妒倾轧因此而起。

  为了获得安全感,我们选择更多的争夺和占有,将安全寄寓在他物之上,或是一个存款账户、或是房子孩子,也可能是一个宗教。多多地占有那些让我们感到安心之物,仿佛我们就可以回避恐惧。

  可是你要明白:所有的一切都在消解之中,对于个体而言,死亡最终剥夺你拥有的一切。任何想要通过占有消除恐惧的行为,是行不通的。野心只能带来冲突,无法带来平静。

  4、平静,常存善心

  时时的觉察,让我可以快速知道自己正为哪一种欲念束缚,于是迅速放下。放下的一刻,真的能体会到一种轻松。

  我不再比较,不再想他或她做得比我好,不再想要去争取什么。

  我就是我,我此刻的状态就是努力做好当下的每件事,不去计较得失。上天因为这样的我,给我什么,我就欣然接受什么。不去想没有得到之人或物,随遇而安。

  因为没有一样东西最终为我所有,如果可以,要力所能及帮助可以帮助的人。

  对人友善,充满爱心。而工作,也是助人的一种。

  我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我可以慢慢体会到,那自由而永恒之物,那称之为幸福的真理。

  《最初和最终的自由》读后感(二):当下的觉知

  想要确切地达到心的自由,想要面对事实的真相,想要追求事情的完整性,就是要学会观察。

  观察在这里被强调为一种仪式,它超越了 我们的过去束缚,企图通过一种临在来达到内心的自由。

  但是临在这个术语是否有跟批判联想对比思维有重合的地方,临在之后的精神状态不也是会选择一种知识背景作为判断嘛?沉思带来的自我询问跟自觉有没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冥想是一个能够使内心平和的仪式。

  观察的同时我们就跟事物断开了绝对的联系,我们作为一个超然的观察者所有的活动,甚至自己内心的活动都在一种观察之间,较之为是一种整体的感觉。2013/7/15 19:58

  观察就要求我们不懒惰,要专注。唯有在专注中,我们会是整体地没有分别心地看待这个世界,也就会脱离盲目的痛苦,分别心的束缚。

  意识控制小我的产生,是否就是做一个无意识的检察官,当烦恼的无意识出现的时候能够更有能力的专注于当下就是冥想的作为了,而有用的无意识则被也要被意识引导吗?训练有序的意识应该就摆脱了无意识的无序状态了吧?那些整体的,批判的,推理的淡然的思维能力。

  能够保持警觉心,能够不断怀疑身边的事物,能够去识别万物中中的爱,能够不断去剖析自己内在的问题。

  我们充满着恐惧,恐惧的产生是由于我和非我之间的矛盾,恐惧的产生来源于思想和时间。为了能够更加平静地做自己我们该去多问问题,并且是对的问题。我们需要自由地看,自由地想,自由地行动。

  尊重事实,临在当下。不扭曲地看待事实是一件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的事情,我们如何做到不偏颇,在接触理论,思想的时候,中肯地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和评价呢?我们必须十分诚实,抛开不该有的虚幻。这个时候我们会询问那么那些虚幻的东西,比如理论神话都是没有用了吗?不能统一的观点在法庭上面如何来裁决事实?也许这个时候需要用爱来填补这个认识的空洞。

  如何做到尊重理论中的事实的部分?如何去对待那些我们轻易不能够真正做到观察的事物?

  一个重要的可操作,并且是从基本开始带来变化的习惯是,培养临在,专注观察的能力。间断的深呼吸和排除杂念或许可以锻炼平静,同时培养不断问问题,分析事实的心;不绝对地,二元论地看待事物,这种分别心的,可能听起来像是有效率的,但是会造成分裂的习惯要被停止,而是要整体地,自然地观察事实。

  讨论到我们如何清醒?我们总是受到很多习惯,观点,概念的制约,很多时候这些影响都是无意识地发生,这里的无意识同时也是一个概念,但是表达一种意思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由于这些制约的存在而使得我们与事实接触时候,内心产生了冲突,产生了矛盾,而矛盾和冲突消耗了我们很多的能量,因为实然和应然之间有着隔阂,那么怎么做到全神专注地,没有分析,没有理想,只有警觉专注地观察,因为从心理学的观点,我们不可能达到百分百的专注,或许这也是一个观点,来自个人的验证也可能不可靠,那么我们应该怎么从根本上保证专注的状态得以有效的进行呢?

  我在这里提出一个问题,对于那些科学的理论,说法我们确实很难做到辨伪,我们在学校的时候也是在表面和逻辑上面深入去学习一下,由此推出我们要在社会中生活,专注于很多事物,专注于当下过多的信息量是不可能的,那么是否我们在当下专注的时候也要选择专注的对象?我们选择我们能够清醒思考的事物进行清晰地思考?正如文章所讨论的是心灵,生活,恐惧等日常中我们可以借由生活来感知的东西,当下平静的心需要警觉这一点我认为是可靠的,那么如何把握观察的这个度呢?

  论暴力。导师的看法是因为我们在实然和应然之间建筑起了隔阂,那么这种情况产生了冲突就是一种暴力。他抛弃了理想的说法,在各种宗教和圣人的说法中人可以达到一种和谐的幸福的圆满状态,他尊重事实,提出我们的确该接受我们是暴力的,并且可能的话,是一生中应该会伴随的一个状态。

  在冲突中花费了太多的能量,使我们在生活中就少了那么多能量专心在真正事实上面。他强调了压制,逃避,以及其他的消极的做法从根本上不能消除暴力,那么观察暴力,像一个客观的观众在看电影一样观察暴力,那样我们就会获得巨大的能量?从这里我有一些疑惑,这里解决问题的巨大能量确切来说是什么?是平静吗?是了然观察的自信吗?同时爱要从什么地方做起,爱是怎么连接这些事情的?

  当下的力量,我认为强调了一种批判怀疑,同时清醒自主的处事态度,这里批评了那些生活懒惰,不充分考察自身依赖过去和权威印象的人,但是我们是否要中庸地对待这种了然的态度?因为精力和制约也许也是一种事实?至少从现实和过去在渐渐证明人的脆弱性,全然地观察态度显然还是要配合现实的理论在渐渐摸索着前进。当然这种全新的,清醒的观察态度是难得可贵的,或许是发现和喜悦生活的利器。2013/7/18 16:17

  论根本改变。不对事情下定论,形如“应该,必须“这一类词语,不同于物理数学的绝对几何论断,生活中充满着权威和文字的描述,如果我们不警觉,就会懒惰地接受自身的制约,他人的说法,我们就会落入一种应然与实然的差异之间。观察事实,全身心地观察自己的反应,心理的反应,他人的反应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消除冲突,暴力等隔阂。

  老师强调了我们应该每时每刻,时刻地警觉自己,与其让无意识过多地束缚自己,我们可以选择这样的道路,不断反省,警觉自身的无意识习惯,就像挑选科学理论一样细心,去除枝节束缚,保留可以永存的理论或者说是习惯和精神状态。细心地求证生活的方方面面,意味着自己的内心有着清明自主的心,对于说法和理论有着一种衡量的信心,因为太多说法包含了太多的制约,大的框架包括的自由之歌是多么宝贵。

  或许那些经典的说法确实无懈可击,或者说也是一种很美好的,很完善的理论。但是应用到生活之中,这当下的每一刻是用不属于任何一种理论的,要深刻和专注地专心在这一个时刻之下,将冒出心头的嫉妒,欲望,理论,信仰搁在我们警觉的注视之下,渐渐我们的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能够立足于当下,我们牢牢地管理着思想,无意识,以及种种不自由的心思。

  补充。豆瓣书评中一个书友说了老师教诲给我们一个重要的东西,是我们学会看清自己的痛苦,学会用自己的心去观察和怀抱痛苦,暴力,欲望,贪婪,嫉妒,不要用外在的理论来圈定它们,是的,要学会接受他们,并去看它们。

  我们活得不自在,也许不是在知识的迷茫和纠结之间,而是在自身的痛苦之间,所以看自己是更加实际的。

  在结合般若之旅,克氏的教诲依然是那么指点人心,依然是那么超脱于二元对立之外,给予人心灵的启迪。

  我想这诸多问题的最终都汇聚到一条道路上面,专注于当下,全神贯注地看清,听清,用心去接触这个眼前的世界,去警觉地发现当下的一切,这样子所有的恐惧,问题,都会展露出它们原来的面目,而不是一堆概念,经验,学会真正地专注,就会摆脱无意识的痛苦和执着。

  《最初和最终的自由》读后感(三):心灵和身体总有一个在瑜伽

  我是一个瑜伽的练习者,练习瑜伽已经有5年的时间了,开始的时候只是为了减肥而接近瑜伽,但是随着练习时间的延长,瑜伽带给我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变化,更是心灵上的变化,浮躁的我安静下来。瑜伽以身体为觉知,更加以心灵为皈依。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读书也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内容。于是瑜伽和读书成为每日必做的功课。

  印度心灵导师克里希那穆提的《最初和最终的自由》是我最近正在阅读的书,本书是一位东方哲人对心灵自由的表达、理解和体悟。在克里希那穆提看来,在人生的最初,我们的心灵是自由的。但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偏见,陷入符号与体系的重重包围中不得动弹。我们的心被忧虑、空虚、不安、沮丧、绝望、虚荣、贪婪等所笼罩,几乎被窒息。身心灵导师迪帕克•乔普拉也曾说:“在我的一生中,克里希那穆提深刻地影响了我,帮助我打破了我强加于自身自由之上的束缚。”

  这本书让我宁静、让我思考,让我摆脱束缚。在体会瑜伽体式的同时,不断从书中吸取营养,去感知信仰、努力、简单、欲望、自我。遇到这样的一本好书,我希望能够和您,和更多喜欢瑜伽的人们分享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愉悦与成长。

  瑜伽以身体为觉知,更加以心灵为皈依。

  《最初和最终的自由》读后感(四):《最初和最终的自由》:爱是最高意义的哲学命题

  以本初子午线为界划分时区,每走过一个国度换一种时差,在自然推动下,忘了最初接受的时间点构成的生活场,在转换中获得新鲜,也在变幻中迷失自我。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来时的初衷。人生的行走即是如此。时间与空间给予存在搭建了自由的平台,在无限的延伸中,却有着意想不到的羁绊与迷离,翘首期待人世间显现的最高级的谜题却在于最平凡的地方,俯首即是,到底是被假想迷惑了双眼,还是这个在纷繁的世界本该云里雾里随波逐流?在克里希那穆提的一再追问下,真相水落石出,一波波溅起的涟漪在渐进的扩散中打开了蓄积已久的迷惑。

  在克里希那穆提剥洋葱式的语境中,哲学不再是康德式的纯粹批判,而是回归到苏格拉底与柏拉图式的亲切对话,在漫谈中让真理逐步开显出来,而非枯燥的辩证式的求证:生死、性爱、时间、记忆、孤独与苦难、关系与战争、恐惧与无聊……当今之所以存在危机,在于大众被拜金主义者大肆信奉的物质感官价值推向了悬崖,拖入到了无序的深渊。当生活目的沦为彼此毁灭、彼此剥削时,我们激进地要寻找个人的目标,为自身在关系中的达成找一个所谓的归宿,这都因为“我们没有爱,所以才想要一个生活的目的”。

  遗憾的是,爱是稀有的,它无法思量、无法培养、无法练习,只是一种状态,转变契机的开始。我们一直在寻找生活的意义,可是生活本身就是其目的和意义所在,活在虚无之中,不得不找到一个目的,而这仅仅是臆想,与现实毫无关系,以至于与真相渐行渐远。事实上,真相并不是消费时代的产物,它不能被购买和出售,只能在笑中、泪中,在枯叶之下或者漂游的思绪中,在爱中逐渐圆满。正因为背叛了爱与真理,自由的到来成为一个不可能完成的梦。

  目的束缚了生活,获得自由也并非仅仅关乎一个人,饥饿失业、阶级分化、民族主义等等的突袭,它们都起源于个人的不安定与左右摇摆,以自我为中心乌托邦式的构想、信仰的建立,来自外在的噪音不断扰乱着推测和结论的产生,迫切的心情唤不起真理的到来,反倒犹抱琵琶半遮面。一颗困惑的心,满溢悲伤,尽是一己的空虚与孤独,这样的心永远找不到那个超然其外的东西。只有当困惑和痛苦的起因被消除或者被了解,那个超然之物才会出现,那些不可言说才能走近,他所言的自由正是如此,摒弃影响的焦虑,从欲望之壑中脱颖而出,这是一种来自个人向内的修行,却关乎全人类的未来。

  在这个躁动不安的世界,每个人都试图寻找安宁和幸福、一个避难所,便不断地向外界索取,树立一个至高无上、难以撼动的信仰,企图在时间的碾压之下,将实际的样子变成应该成为的那个标榜,本以为它是获得自由的起步,殊不知之所以渴望信仰,原因之一就是出于恐惧。克里希那穆提提出,在没有任何诱因的情况下趋于安宁澄明自我,和禅宗当头棒喝动态的“顿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感官至上的喧嚣中,这种以静制动的思考仿佛更适应于当下行色匆匆的人们。

  与古希腊哲学仰仗全知全能的上帝相反,克里希那穆提则认为,宗教是信仰的一种,这种别样的自我扩张,正是因为没有爱,才寄望于他物,上帝就是那个代替他者的另一目标,以为上帝会带给我们快乐,但这恰恰是另一个心理焦虑源头的起始。与其领悟上帝,不如全身心地投入到当下,在这里,哲学不再是宗教的负累,它有属于自身的核心话语,从混沌中剥离污浊的自我,走入澄明之境;哲学也不再笼罩在神秘主义之下,而是在爱的指引下走向真理的温柔的阶梯。

  2013.10.19 晶报深港书评

  转载请发豆邮告知,谢谢。

  《最初和最终的自由》读后感(五):最初和最终的自由都在心

  “新生只能发生在当下,而不在未来,不在明天。”就这一句,我就下决心要好好读读这本书。

  克氏以简洁优美的语言、用苏格拉底问答法,像朋友一样谈论通向自由的一系列主题:矛盾、恐惧、欲望、孤独、苦难、信仰,爱与性、行动与观念、已知与未知等。他谈论心灵自由的必要性:只有自由的心才能发现新事物和真理。他解答人们的诸多困惑:为什么我们的心灵不自由?为什么我们高度发展的心智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毫无意义?他启示获得心灵自由的途径:放下训练、偏见、抵触、评判...“如果查看我们的生活,查看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我们会看到这是一个孤立的过程。我们实际上并不关心他人;虽然嘴上说得动听,但实际上我们并不关心。只有当那段关系可以满足我们、庇护我们、符合我们的需求时,我们才与他人进入关系。然而一旦关系中出现干扰,开始令人不快,我们就会放弃那段关系。换句话说,只有当我们被满足时,才有关系。这话听起来也许很刺耳,但如果你真正去查看你的生活,非常仔细地查看,你会看到事实就是如此。”这样的文字都是克里希那穆提针对现代人了解自己、发现自身的开示。克里希那穆提这位心灵导师,再次在领悟人最初和最终的自由这个重要的人生课题上,让读者分享了他深具哲理的、丰富的、感人的教诲。

  在《最初和最终的自由》一书中,克里希那穆提摒弃符号和虚假的联系来寻求纯粹的真理与完全的自由。克里希那穆提论及的自由是指脱离对自身的焦虑,一旦人们找到这最初的自由,他们就从社会那无法满足的、破坏性极大的困扰中解脱出来了。毕竟,“人是一个两栖动物,同时生活在两个世界里;已有的和自己建造的世界——物质、生命和意识的世界以及符号的世界。在我们的思考里,我们使用很多种符号体系——语言的、数学的、图像的、音乐的、仪式的。没有这样的符号体系,我们就不会有艺术、科学、法律、哲学,甚至连文明的基本东西都没有;换言之,我们就会是动物”。

  法国现代哲学家鲍德里亚认为,如今的社会就是 “符号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我们消费的是一个个琳琅满目的符号。而殊不知,在我们的心里,我们一直“消费”的就是各种不同的“符号”。各种符号指涉不同的内容,更媚迎着纷纷扰扰的实指和虚指。这恰恰是现代人烦躁的一个重要原因,于是,心的安静,是了解生活全部意义的必要条件。 什么是欲望?不就是符号及其感觉吗?那个符号可能是一幅画、一个人、一个词、一个名号、一个意象、一个观念,它带给我某种感觉,令我生起喜欢或不喜欢的感受;如果那个感觉令人愉悦,我就想获取它、占有它、抓住它的象征物,保持在那种快乐中。时不时的,根据我的爱好和热切度,我替换那张画、那个意象、那个对象。一种快乐享受够了,厌了,烦了,就寻求一种新的感觉、新的观念、新的象征物。我拒绝旧的感觉,玩起新的,它有着全新的词句、全新的意义、全新的经验。我拒绝旧的,屈从于我们认为更崇高、更尊贵、更令人满足的新东西。因此,在欲望之中存在着拒绝,存在着诱惑引起的屈从。

  这种徜徉在文字中的宁静安详,可以从每一种事物中影映出来,图像越来越清晰,越来越让人着迷。独处时,它在说话。与人说话时,它默然而立。它总是在场,不弃不离。迷恋着文字的生命感,迷恋着它的力量感。我想,这是一种一个人就能完成的东西。这就是一种最初和最终的自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