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练习场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练习场读后感10篇

2018-08-01 05:5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练习场读后感10篇

  《练习场》是一本由王路著作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页数:205,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练习场》读后感(一):写作的路上,我们还很远

  能读到这本书,纯属机缘巧合。

  那天去图书馆借书的时候,想借的书刚好没有了,在附近的书架上随便翻了翻,便寻得了这本书。

  自己找书,除了各种渠道的书单,也会偶尔想着去图书馆随便兜兜,借着眼缘发现一些书。

  认真读的时候才发现,里面有好几篇文章都读过(因为之前上过人人热门分享)。《备胎》的那篇之前还被我收藏,甚至在某个周六的时候坐在雕刻时光里亲手摘抄了下来。

  所以很是意外。

  我不是武侠儒家爱好者,所以每逢读到这些段落就都一一略过了。我想,也正是因为不愿意接受新的思想事物,才会让我觉得自己在写作的路上一直无法突破

  王路的文,偶尔也会让人惊艳一下,特别是文章的思想。

  不知道这是否是他的第一份作品,略显随便了些。从封面(我也觉得特别像《漂游放荡》),到作者简介,到序,到字体和排版。但既然说是“练习曲”,作者虽更多是指在江湖中打怪升级吸取经验,但写作出书这种文艺的事,也算是混迹江湖的一小部分了吧。

  《练习场》读后感(二):一个人如果无从理解别人的想法,就只能永远生活在逼仄的空间里。

  一个人如果无从理解别人的想法,就只能永远生活在逼仄的空间里。

  我是从这里开始对这本书感兴趣的。

  经常在生活中看到许多人叫嚣“我有选择困难症”,做出选择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你不知道路的那端究竟是什么,是贫瘠沙漠茫茫无际还是天梯让天堂触手可及。有许许多多丝丝缕缕的联系改变与你的选择相连,也许你在岔路口的一下决心改变了许多年后的自己。

  尤其是对于许多下不了手的理想主义者文艺小青年,总是要思前想后对比对比再对比,如果说是一个经济学学生恨不得要用博弈论将各种前因后果各种结果列表博弈比较,才小心翼翼的踩那么一脚。

  而王路,他直接告诉了我们在类似于有“选择困难症”的时候,依他的人生经验与他丰富的“好友”的例子为我们提供例子,引导大家。

  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觉得那个选择不好。而是我们反复怀疑着自己的下一个路口的转向灯。这个时候需要一个看似可以信赖的人用他们充分的论点与论据所吸引,让我们加强对自己这个选择的决心,或者狠心咬咬牙方向盘一转选了截然相反的道路。

  其实你被说服只是因为那是他为了证明自己所有的观点而举出的例子。一个作者最基本的素质,就算没有学过逻辑“学”。也要能够自圆其说。你只看他的文章自然会接受他的观点。以别人的观点为自己作证,帮助自己做出选择。最后是否该质疑一下,究竟是你自己选择了自己的路还是只是模仿了书中的人物活法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经历这样的时刻,唯有别人的加强才能让自己确信走得是正确的道路。其实是不是确信倒不一定,大概就是心里面有那么一点儿底。

  大家的大脑都很懒,爱走捷径,爱用直觉思考因此也容易懒于思考而轻易被说服。

  不过《盗言窃行》里说,如果各种学习得到的技能或者心得不能继承下去,那么它对于人类进化的贡献就成了零,这些能力与思想就会变得没有意义“ 先模仿,再改进,通过文化传播, 代代延续发展”“我们正在思考的东西,只是周围人们想法的一种延伸,或一个例子。 我们身边的人越多,潜在的储存空间就越大,激发创新的机会就越多。”

  不是应该相信,只是提供一下某一个人的想法给你看看

  比如说一个人在某个大牛讲话的时候你如果打断他说一个完完全全不一样说法,这时候有两种结果,一类人会说你有勇气反抗权威,另一类是你对人缺乏起码的尊重。其实怎么说都行,看你怎么想而已。重点是,最开始表达对你评价的人往往会占尽上风,他的观点会更为人所接受。也许很不公平。可是他忍受了被大家所有人反驳风险,他成为了众矢之的,他付出了,才能够掌握大家的看法

  其实能够举出更多的反例来证明任何一个和书中完全相反的观点。关键在于,你的人生经历或者某一次的意外事件让你看事情站在了某一点某一个角度。其实如果你的人生更广阔,你完全可以试着从任何个角度来看,每一个结果都可能出现。只是你当你做出选择,完全站定的时候,想法倾向与哪边。

  前几天买一双靴子,会觉得一双的杏色比粉色好,另一双是想要的短款。其实买哪一个都有遗憾,只是,你对哪一件事情的忍受程度略高。

  我觉得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而这种理想有太自我的缘故。我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有一种觉得很理想却又怪怪的感觉他的理想化是停留在想法停留在纸上的,并没有在艺术上表达。我这样总是太纠结与小事上面不能自拔,需要别人的帮忙做决定的人,总是需要别人代替自己说出许多说服我自己的例子。由着自己的内心去做还想求得比人的认同,为了自己心里的安定。其实事情并没有变好,只是心底舒坦

  感觉人人上的文章都很实际,是你能切身感受到的威胁,然后有一篇文章来告诉你你怎么了,你该怎样做。因为大家都是这么走过来的,感受总是会有交合。 藉由他人的文字强化自己。这种文字,一次不要看太多。

  怎么说呢,在街上随随便便牵一个人,他们都会有对生活各种各样感悟。只是他们不会想,或者说是因为他们太蠢不会用这些自己的生活来卖钱。我们都希望自己是一个“高大上”的人,多么多么有爱心。我们都不愿意承认自己内心最自私的部分。但是无论如何,我们总是会有自私的地方,有可能很微小但总是会有,我们都不是神。而且大家都是相互理解这些的,相互理解着你对面站着的人不是神。而有时候,我们总会低估了别人对自己的容忍程度,低估了别人对自己的理解力。所以唯有在信任的人面前,才能展开真正的自己。

  敢于直面这些想法,能冒着别人的不解,冒着不同生活态度的人的谩骂不理解,把它表达出来。毕竟我们认可在同一件事情上任何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观点,任何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态度,无论她有多么丑恶还是美好,都有存在意义,这是你应得的权利。托尔斯泰还是谁说过一句话,我就不引用了,因为好多人引用了很多遍。虽然我不想显得太那什么(自己也不知道是那什么),我总觉得,这应该是自己对待别人最基础的看法。

  回到那句话。

  一个人如果无从理解别人的想法,就只能永远生活在逼仄的空间里。

  请勿模仿,因为首先是理解自己。

  我这人真是 吃 饱 了 没 事 做 吃 饱 了 没 事 做 吃 饱 了 没 事 做

  《练习场》读后感(三):就是读后感而已啊

  对作者感兴趣是在豆瓣读到他一篇文章《文章措辞背后的信息量》:分析了一位女网友将他75字的文章改成95字放在了自己文章里,背后所暗含的“心路历程”——他原文写“加了微信调戏我”,女网友却改成“加了我的微信,发一些调戏般的语言”。他分析道:一个“我”字情感色彩都变了,过多的“我”的说话者更加关注自己,同样也给读者这样的感觉;在文章里除非要体现对某样事物的贪著一般可把不引起误解的“我”删去,但也不要刻意,如果刻意把“我”删掉,反过来说明还是很在乎“我”。“般”是书面语,你和我坐在咖啡厅只有半米远,你如果和我讲“太阳般的温暖”,我鸡皮疙瘩会掉一地的。

  看到这儿哈哈大笑一头栽进被窝

  脑海中浮现出这样一个画面:每天坐地铁的时候会碰到很多人,有拉着扶手上看韩剧的;有的人靠在椅背上,头低着好像快要掉下来从头睡到尾,一到站却是有心电感应一样“刷”站起来拨开人群下车;有打扮很潮的少男少女冷冷的站在人群中,别人都很认真的抓着扶手,他们蛮潇洒的站着,身体跟着地铁行驶的节奏来回摇摆,像是在跳舞。

  作者就藏在铁皮罐头挤挤嚷嚷人群里,用漏出来两只眼睛加半个脑壳看和想。

  这本书我看到有趣的是两部分。

  一是作者“很儒家”的分析了一些我们爱拉出来讨论却老套又没什么结果的问题,比如开篇:“杀人狂要热恋的情侣通过石头剪刀布决定生死,两人相约出石头,结果男的出了剪刀,女的出了布......”通常我们拿到这个问题反应是,哇这个男生好爱这个女生,这个女生好过分哦;前段时间看了一部网剧,也是这个剧情,只是给男生与女生的选择安了一些不得已而为之原因

  我们好像总会陷入二选一且非选不可的思维死胡同,很少会有一个小人跳出来,晃晃你的肩膀:醒醒吧!

  作者的逻辑是这样:情侣之间商量好同出石头,在最后一秒,无论是希望自己还是对方活下去,不可否认他们都欺骗了对方,他们的选择无疑把生命地位摆在爱情前。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况且我们对生命的把握,就像故事中的杀人狂掌握着这两个人的生死一样。儒家讲生死之事上天说了算,而生将如何、死亦如何有我自己决定,即孟子曾经说过:“可以死,可以无死,死伤勇。”

  高中早自习背过的子曰诗云还可以和情情爱爱扯上关系,好像也不是那么枯燥乏味了。我随后给高中语文老师发微信说,老师如果可以像他这样给学弟学妹们讲古文,他们应该不会上课打瞌睡了吧!

  在这本书中读到孔子说:“求仁而得仁,又有何怨?”让我想起蔡康永讲过一段让我印象深刻的话:追求大笔钱的人,如果最后他得到了一大笔钱,他会很开心;追求一个梦的人,如果最后他只得到了一个梦,他会很难过

  你看当代很厉害的人用一段话讲了一个封闭的画面,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却仅用了九个字。而且这九个字可以有无数种解读,浮现无数个画面。

  我们背过的诗词歌赋历史地理也不是没用啊。

  另一有趣的部分,就是讲了几个打动我的小故事

  比如爱打游戏又爱打羽毛球学长;开法拉利的年轻人却上了一辆出租车小时候一起看孙悟空白骨精哭成小花猫,现在从电影院出来和久久不能平复心情的我说“电影只是电影。其实我挺羡慕你的”的男孩子

  对了对了不能忘记,在后海“拉客”的大叔,拉满一桌客人才赚20块,却花了一个小时和你只是聊聊天。

  好的故事用简单方式不过分的写出来,读的时候,故事的主角就会让你想起来隔壁的王小海。

  头总是乱糟糟,戴着啤酒瓶厚的眼镜,走路像浮尸,总是睡不醒,天天窝在家里。你们不熟但相安无事,你出门匆忙,很少正眼打量他。偶尔迎面碰上,他愣愣抬起手说嗨,话音还没完,你笑容蔓延到嘴角男友电话响起,你接起电话一路小跑出楼道

  最近几天晚上隔壁动静总是特别大,你忍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今天忍不了,工作无休止的加班,存款余额还是少得可怜男朋友劈了腿,还是和你的好朋友。你觉着今天晚上的王小海就是免费让你出出胸中的不平之气。你深吸一口气,踹开门头,提刀冲到王小海门口,啪啪啪啪门上倒贴福字都要被你的杀气震落。

  眼前王小海,还是,头发乱糟糟带着啤酒盖厚的眼镜,一脸震惊的看着你,看样子就知道肯定很久没有xing......夜生活了。

  你白了他一眼准备先“葵花点穴手”让他动弹不得;再“河东狮吼功”让他输了阵势;最后“降龙十八掌”让他尸横遍野。

  突然他背后金光吸引了你的目光

  你一把推开了他。一艘金色小船出现在你面前,窗户大开,漫天星光,满地月光,纱窗摇曳

  不由自主走到小船前,想要登上这艘金色的小船,登上这艘小船,你就可以信马由缰天际自由了。

  这时候,王小海的声音响起了

  醒醒吧!姑娘

  嗯我思维比较跳跃。见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练习场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