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困窘的潇洒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困窘的潇洒的读后感10篇

2018-08-02 04:44: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困窘的潇洒的读后感10篇

  《困窘的潇洒》是一本由刘克敌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31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困窘的潇洒》读后感(一):《困窘的潇洒》:贫乏的丰饶

  “外面的进行着的夜,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我存在着,我在生活,我将生活下去。”(鲁迅)

  《困窘的潇洒》是刘克敌教授一部专注于研究民国文人的日常生活”的著作。专注在这里是需要强调的字眼,这本身很奇怪,因为常理上“专注”是“研究”的根本,但实际上现如今,“专注的研究”却越发凤毛麟角了。

  民国时期中国历史上一段及特殊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时局动荡,与之相对应的是思想上的证明我国的思想近代化转变正是在这段时间完成的,而文人们的生活轨迹显然也值得我们关注

  进入二十世纪,人文学科的研究方向出现重大变化,主要就是理性世界回归,就是对日常生活的关注。任何研究都应该是将“生活”作为出发点落脚点的,从这个层面上说,对文人日常生活的研究同样具有很重要意义。他们的思想可以将一个民族引向光明,而他们的生活也势必将给我们以启迪

  罗曼•罗兰在《米开朗基罗》中写道:“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生活。”生活在动荡中的文人,在日常中需要承担的窘迫显而易见的。但真正的英雄始终坚定地走在早已笃定的路上。如果没有对生活的热爱,一个人是不会有所谓的创作欲望的。因此在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不折不扣的英雄主义,而其根源,则是来自于融合了“民主科学”的“文人的操守”。

  在马修•阿诺德的《文化与无政府主义》中,作者谈到了文化之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然而这种作者所渴望繁荣,需要由“天才引导实现全民的“文化”,也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繁荣”,文人之于社会的责任是重大的,而这种责任不仅仅体现学术上的进步,同样也有“日常”的启示。在常人词典中,“日常”是一种将生活变为“惯性”的概念,人们也在周而复始里消磨着时光,一步步走向空虚,濒临绝望。文人要做的,是通过文艺作品表现生活的丰富多彩。但他们的表现力来自于对生活的敏感。一个伟大的文人,不仅需要创作伟大的作品,也要经营伟大的“日常”。因为敏感的特质,会使文人极易被日常的空洞所吞噬,而战胜这种灾难力量来源内心

  “意志样式有两种,一是生命冲动的意志,它规定了人的日常生活旨趣。另一种是精神意志,它阻止生命的盲目。”一颗“勇敢的心”,需要时刻自己保持对生活的热爱,需要让精神在即使物质贫乏的年代也保持丰饶。也只有这样,文人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引领社会的繁荣,才能拥有真正的“日常的胜利”。

  周作人说,生活的艺术是在禁欲和纵欲间的调和。但在物质极度丰富的今天,精神的困厄俨然成为人类的最大危机。也许是我们的心,不再勇敢了吧。

  《困窘的潇洒》读后感(二):普通人的一天胜过所有哲学

  正是这句话,让开篇读起的《困窘的潇洒》给了我一个很好的第一印象

  这是一本改变观念的书。

  我一直很敬仰各位民国初年的文人,我对那个时代所呈现文化丰富、时局动荡、知识分子勇猛、思潮泛起等特点有着想象,有着怀念。我一直认为那个时期中国的知识分子,是真正的知识分子,尤其是文学、文字等大家,有着对当时时局的敏锐判断,用自己的文笔作为记载,作为武器,将那个时代烙印雕刻分明,雕刻到永远,直到今天,很多人的文字遗存,依然是中华民族精神世界里的重头戏。

  比如周家兄弟里的周树人、周作人,他们的文笔和他们的处世立场,都是我崇敬,但从来没有机会去触碰他们的日常生活里的记录,比如,他们有过的孤寂、有过的仕途,有过的关系网,有过的小心眼,有过的争论,有过的恩怨,有过的原谅。。。。。等等细节的、淹没在每天的生活里的细枝末节的,未曾有过方法整体系统地有所了解

  再比如,很倾慕其才华的大家们,有吴宓、陈寅恪、钱玄同、王国维、林纾等等,每一个人的文字,都有让我痴迷部分,然后其诡秘变化的人生中,又有多少与普通一样尴尬艰辛茫然无措选择恐惧呢?

  《困窘的潇洒》告诉了我一种方法,通过了解这一中国特殊时期背景下,这些国粹级人物的日常生活,在日记通信传记中去按照时间的坐标还原他们作为普通人一天一天的生活。这是一种科研态度,因此严谨,读后有收获,有懂得,因此这是此书对于我的价值。

  于是。

  读这一本看似枯燥的文字书,却让我努力只字不漏,亦或是有感觉段落过头来再看一遍。读此书恢复了我理科生的素养精读此书,必是系统地重新规划了我所了解的众位知识分子的数据库。横向、纵向,构建起这些人在我脑海中的坐标。

  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应该承认,我们的文学研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确实是把研究的主要对象集中于对文本和文人创作、学术活动和相关心理活动的研究上面,这没有错。但问题在于,文人除了创作和学术研究,他还有大量的时间和经历从事一些最普通的日常生活活动,因为他也是普通人,也要吃饭、睡觉、与亲友交往,也要恋爱结婚成家立业。这些活动对其文学创作或者学术研究,难道就没有一点影响?”

  鲁迅在病中的日记中说:“外面的进行着的夜,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我存在着,我在生活,我将生活下去。”

  本书最赞的章节,当属第2章对于浙江籍文人案例的研究,“一部民国史,半部在浙江”,其中对于蔡元培与浙江籍系统章太炎弟子们的关系网中人物之间的过往研究,了解了北大乃至整个民国教育精神形成基础,盘根错节的思想交锋,夹杂在日常生活中文人们之间的磕磕绊绊,竟然神奇地形成了当时北大教育理念格局

  本书最趣章节,有“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民国初年文人日常交往的研究,章太炎与周氏兄弟,胡适与梅光迪,等等。文字记载间有些细节的梳理,很有场景感,仿佛你会看到这些大家回归普通人后的生活片刻:不乏小肚鸡肠,不乏唧唧歪歪,不乏困窘夜饮,吵吵争争,分分合合,热闹非凡

  这些类似八卦吗?我认为不是,正是通过读作者所引摘的那些文人们的日记、书信或者作品,抽丝剥茧,还原了上个世纪20年代前后那些知识分子当生当存,却最终为信仰事业而走出学者们各自成长的路的真实所在

  读罢此书,竟然很想去考作者刘克敌教授的研究生了。读罢此书,竟然想自己若是生在那个年代,会跟随哪个老师成徒呢?首选鲁迅、然后胡适,然后戴望舒?每一个都是那么具有魅力的文人。

  然而,“忽然来不及”。

  《困窘的潇洒》读后感(三):鲁迅的日常

  小学初中就在背“鲁迅,原名周树人,大作家,大教育家”,学过的课文是《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风筝》《少年闰土》,小说《朝花夕拾》是学校强制要求买的,而后这种被灌输的学习到了高中就直接买了《鲁迅全集》。直到脱离整个应试教育,才有机会看看闲书,了解鲁迅的日常生活。但是为时未晚,当初只知道“我以我血荐轩辕”誓以笔杆子利剑热血豪情的鲁迅,生活也如常人,“需要向人诉说自己的苦闷或者烦恼”。

  “日记、书信既是私人化的记录,同时又是开放性的文本”,作者搜集的资料齐全,日记里边“无事”出现的频率等,日复一日的生活,这与他写出我们已经熟读的白话文有什么关系呢?

  “文人与常人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他们可以随时从日常生活中抽身出来,反观自身及其所处的生活,并把它们提升诗意层次,给无聊的生活增添几分亮色。”

  胡适,罗振玉,陈寅恪,吴宓,梅光迪,熊十力,王国维等等文化名人,他们的生活也许就与我们一般。当然,没有手机电脑医院酒吧等等,可供他们消遣的方式,除了写作,教书,交友,写信,这些外,操劳生计同样也是他们要关注的。

  作者对他们的日常生活的研究,到了“专”上。专是什么,专注,专心。我很佩服书中所摘录的数据,所交代繁琐的日常,“蕴含着了解文人精神世界的丰富线索”,而且读来并不枯燥,就像是他在你面前跟你讲,你所读的鲁迅还有这些你不知道的事。

  《困窘的潇洒》读后感(四):讲述过去的故事

  通过鲁迅、吴虞、胡适、梅光迪、吴宓、王国维、陈寅格、罗振玉、章太炎等人在私人日记、书信和回忆录等中的记述,揭露其在历史变换中的真实心理状况,研究其人际交往经济生活、师承关系、思想轨迹等情况展现他们的痛苦欢乐喜悦悲伤。借由对文人日常生活的个案解读,讲述了那个时代特有的历史、文化、穿插其中的故事。看这本书,就像听一位老人娓娓道来那些过去的故事。

  比如吴宓儿时的一副对联很能反应那个乱世的哲学和处世的态度:“业能养身须着意,事不干己莫劳心。”独善其身,看似容易,实际真的做到不容易,要不怎么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呢,自我管理看似最简单,其实最难。就像小时候我们读书,爸爸妈总会说,把基础的学会了,后面就简单了,万事开头难。也是因为那个乱世,让陈寅格和吴宓都希望能够“立身正己,因应咸宜”。

  而从蔡元培看北大,又是跟小众的秘辛。日语系的周作人,中文系的“三沈二马”,教育系的蒋梦麟都有困窘中的无奈,又有特有的潇洒。

  夜饮广和居的周氏兄弟,有着“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周氏兄弟之间,又有怎样的兄弟之情,而兄弟失和之后,又有怎样的情愫,在文坛上对各自地位看法,周围朋友师长相处,从这些书信点评中,可以看出他们因为立场和性情不同,选择不同路的必然

  而徐志摩的日常生活,又有诗人无奈与窘迫。胡适的日记就像是包罗万象的杂记,带着时代的特色的大杂烩。

  不过这本书得到我好感的,依然是注释,对于近代文学不熟悉的我,通过这些注释,看到了这些文人们的作品、成就、那些浩瀚文海的记录。

  《困窘的潇洒》读后感(五):了解过去的故事,就如了解现在的你

  对于民国时代的鲁迅,蔡元培,胡适,徐志摩等等的信息知道的少之又少。仅仅知道的那些也只是从课本中得来的。所以这本书难得的好书。让我对于他们更多些理解,多些沟通

  此书的信息量极大,要耐心看才会吸取很多好的东西

  在他们的私人来往信件中,知道他们的真实想法,以及对当时社会,人情的态度以及寄望。像个旁观者阅读他们过去的生活,就像越来越了解那个真实的他们。感觉真好。

  我记得之前我有写过这样一句话,当你看一本书时,会因为书中一句话,一个注释,会想去了解更深的信息。这本书对我最大的好处就是,注释会写的特别清楚,会让我更有欲望去为了再次了解其他的信息,去翻读另外一些书。

  谢谢作者的用心

  《困窘的潇洒》读后感(六):诗意的种子埋藏在日常的生活之中

  民国时期是中国发生变革的时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文人开始使用白话文,开启了中国近现代文学的新篇章,其影响涵盖了政治、文学、教育等各个领域。在这本书里可以看到鲁迅、胡适、章太炎、王国维、陈寅恪、徐志摩、戴望舒等等名人的身影,这其中有他们的日记、与友人家人来往的信件、零碎发表的文字、家庭亲友的来往以及各种生活琐事,显现出一个个活生生的立体的现实的人,他们走下舞台,回归平凡的生活当中,我们似乎可以参与其中,与他们拉拉家常,谈谈人生

  他们对中国政治、文化、教育都做出了不同的贡献,但他们之间同时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主张,互相之间有支持,有分裂。书中对这些代表人物日常生活的研究,正是可以了解到其所处的环境、生活、交往的朋友对他们的影响,使得其形象和思想更加饱满。我们对其了解越多,理解越多。这是其中一个对其日常生活研究的意义。

  而另外一种意义是对平凡而言,伟大的人也需过着普通的生活,或为生计奔波。鲁迅、王国维都曾靠朋友的救济过活,也一直做着诸如抄书、写诉状、做教员的平凡工作。“枯坐终日,极无聊赖”,这是鲁迅在1912年5月的一则日记中所述。难以想象当时为了中国奋笔疾书,呐喊呼吁,写下许多绝妙文章的鲁迅也会有这般寂寥的时间。而他们值的钦佩之处就在于思想和信念没有被这样日常的乏味的生活消磨殆尽,而是抽身出来,用手中的一支笔,化腐朽为神奇,给后人留下无数珍贵的文化遗产

  书中介绍的人物当中,最让人痛心的是王国维,一个带着忧郁气质国学大师,仅有五十年的悲情一生。自幼丧母,身体多疾,一生五十年中经历了十五个亲人的死亡,其中包括他的五个孩子。他虽有才情,也多得大家的赏识,却终没有使家人安居乐业的能力,常常在书信中向朋友哭诉经济的拮据,靠朋友的救济度日。现实和理想的落差使他终日郁郁寡欢,目睹了太多的死亡迫使他思考这个人生的终极问题,终于,自溺在颐和园的湖里。

  命运难以捉摸,偶然发生的一些事,偶然遇到的一个人,或许都决定着、影响着人生的发展道路,而我们所能做的,不过是在普通的日常生活中坚守着自己的信念。

  《困窘的潇洒》读后感(七):生活中打磨出的金蔷薇

  终于读完《困窘的潇洒》,其实单就其内容来看,并不难读。因为只是在分析民国时期那些文人的日常生活,而我也是个猎奇心与八卦心强的人,一开读便不能自拔。只是书中引用了很多那个时代充满古色古香的信件与日记原文,虽读不惯,却也不愿跳过,以致读书速度大大的慢了下来。读着他们的信件、日记,总是想象自己也身处其中。像从图书馆拿下一本有些年头的书,书后有那些曾经的读者的记录,我们的生命因这些文字在时间的支流中与他们奇妙的汇合。

  在没读这本书的时候,顶多知道一个鲁迅因为出版商付稿酬不算标点,而戏弄对方的故事。何曾知,他还因为版税的问题,与林语堂发生过争执。他俩的作品,大家都是熟知的。可我从未想过鲁迅跟林语堂有过什么交集。哈哈,他们居然还都是如此较真儿的人。话说回来,单凭作品和一些简单的作者介绍,真难琢磨出一个丰满鲜活的人儿出来。

  真的,谁会想到那个弃医从文的文学战士鲁迅,性格多疑;郁达夫写《故都的秋》背后花钱大手大脚还嫖娼,却不惧怕世人知晓;渴望预见丁香一样女子的戴望舒则是个以死相逼求爱情的大麻子。谁又会想到,鲁迅因为好友的几次嘱托,逐渐走出原来的“枯坐终日”的状态,成为一代文学大家;胡适与几位好友的游船活动竟是促进中国白话文革命的导火索。

  他们也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和我们一般的困惑与痛苦,例如鲁迅的婚姻、朱自清的不得志、王国维的疾病;更有甚于我们的痛苦,即民国时代的大动荡。然在家事国事的困窘仓皇中,他们以敏感的心捕捉生活之意味,并以此为生。他们就像《金蔷薇》中的金匠,将生活中的沙聚集起来,经过层层筛滤,终于得到自己的作品。

  每个人的生命都离不开社会的大背景,再他们精心筛选之时,那蔷薇的颜色也带上了时代的烙印,就像作者在后面的文中说的“当我们追溯杭州、西湖与民国时期浙籍文人之关系时,会发现每一位文人身后,都铺满层层历史的痕迹,他们的日常生活为文学创作填充了风花雪月与柴米油盐的真实。”

  回到书本身上来,个人认为总体的讲述很详细,分析很透彻。所有引用皆有出处,这点做的尤其好。只是“卢梭的疼痛与吴虞的悲凉”这部分每段都有生硬的转折,还有点跑题……让我觉得跟书整体气质不符。

  抛去这一点点不爽,我决定有时间再读一遍。

  《困窘的潇洒》读后感(八):作家不下蛋时的日常生活

  钱钟书的“下蛋的母鸡”驳论已成为一个美谈,经常为人们所引用,杨绛在《记钱锺书与围城•前言》中记:“一次我听他在电话里对一位求见的英国女士说:‘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虽然此言用于拒绝采访是句让记者一时无言以对的机警之语,但是细究起来,此言又未必公允。蛋虽可以离开母体,但是依然无法抹杀其与母体的血脉牵连。刘克敌写了一本书——《困窘的潇洒》,就是专门研究作家不下蛋时的日常生活的。

  匈牙利思想家阿格妮丝•赫勒很看重日常生活的意义,他的代表作《日常生活》写道:“日常生活是与每个人的生存息息相关的领域,是每个人无时不以某种方式从事的活动;然而,它又是最少引起人们的反思,最少吸引理性探究目光的领域,是被视作理所当然的给定性的王国。”估计刘克敌受《日常生活》不少启发,他在书中多处引用此书。

  刘克敌说:“日常生活之所以值得关注,不仅仅是因为它潜藏有审美的种子和诗意的空间,更是因为它就是构成现实人生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因为它对世人精神情感世界的影响无时无处不在。”

  他还引述鲁迅的话以佐证,鲁迅说:“但我们一向轻视这等事,纵使也是生活中的一片,却排在喝茶搔痒之下,或者简直不算一回事。我们所注意的是特别的精华,毫不在枝叶。给名人作传的人,也大抵一味铺张其特点,李白怎样做诗,怎样耍颠,拿破仑怎样打仗,怎样不睡觉,却不说他们怎样不耍颠,要睡觉。其实,一生中专门耍颠或不睡觉,是一定活不下去的,人之有时能耍颠和不睡觉,就因为倒是有时不耍颠和也睡觉的缘故。然而人们以为这些平凡的都是生活的渣滓,一看也不看。”

  叔本华认为普通人的生活不是痛苦就是无聊,“这个世界乏善可陈,到处充斥着匮乏和痛苦,对于那些侥幸逃过匮乏和痛苦的人们来说,无聊却正在每个角落里等待着他们。”而唯有智者才能摆脱这一宿命,“精神禀赋卓越的人却过着思想丰富、生气勃勃和意味深长的生活”。不过,叔本华对智者的生活过于理想化,智者的生活就不无聊吗?刘克敌通过书信、日记就揭示出鲁迅的一段日常生活为“枯坐终日,极无聊赖”。

  在小说《第二十二军规》中,约塞连在医院里负责检查士兵病员的信件,可是第一天下来他就兴味索然,“得知士兵的生活只不过比军官略多些许趣味而已,约塞连就很觉失望。”我倒是觉得智者们的生活亦不过是比普通人的生活略多些趣味罢了。

  那么大师们凭什么取得高于普通大众的成就呢?我想,苦闷的生活大致相同,不同的是大师们能够有所超脱。正如刘克敌的总结:“鲁迅在五四退潮之后的‘彷徨’告诉我们,如果无法摆脱日常生活沉重的束缚,则即便有了伟大的爆发,也有可能再次被日常生活的河流吞没。因为日常生活的实质就是引导或者说诱惑人们不断走向绝望,而尽头就是死亡——而且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悄无声息的死亡,只是没有痛苦——真的没有么?”惰性原本就很强大——如阿格妮丝•赫勒认为人类的日常生活的结构和图示本身具有抑制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实践的倾向,即具有一种抵御改变的惰性,倘若大师们没有一定的坚持与超脱,就会泯然众人矣。尽管这些大师的生活不乏无聊困窘,占卜、夜饮、赌博,但是大师们还是能够走出或部分走出,做到了有所为。即便他们没做到有所不为,至少有所少为吧。“不做无益事,一日当三日。人活五十岁,我活百五十。”(胡适语)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