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一个媒体推手的自白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一个媒体推手的自白读后感10篇

2018-08-08 05:06: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一个媒体推手的自白读后感10篇

  《一个媒体推手的自白》是一本由瑞安·霍利迪著作,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3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一个媒体推手的自白》读后感(一):网络时代,应该如何自处——《一个媒体推手的自白》

  我们都身处在网络时代,微博微信,QQ群占用了我们大部分时间,每天不停地登陆各种门户网,只为了寻找发现最新的各种信息喜欢娱乐的可以看明星八卦,喜欢电影的可以看电影背后的精彩,信息正在包围着我们,我们都身处在一个信息泛滥的时代。

  这个时代的新闻只要看标题网站需要点击率,没人在乎内容,就算内容是你昨晚做梦梦到的,也不会有人在意,只要你的题目够吸引人,只要你的标题够给力,只要你的标题可以给网站带来流量和点击率,没问题,那就来吧,你不会因为虚构新闻而遭到谩骂(当然,你新闻的主角可能会骂你),你有可能还会获得更高的职位薪酬,因为你的工作干的“出色”!

  没错,就是这样,我们的身边就是这样的,看看你身边的那些炒作的事件吧,短期内可以汇聚各类媒体的闪光灯,赢得网站报纸的头版,但是喧闹过后,你会发现,其实都是莫须有的一场炒作,他赢得了名头,而你只是他背后策划团队已经算计好的棋子,你参与了这么一场闹剧

  时代在进步,新闻的自由度也在慢慢开放,媒体,门户为了流量各想奇招,无节操底线事情也越来越多,慢慢的,媒体渐渐忘了自己身为记者责任开始迎合社会,迎合点击率,迎合网站指标,只为了达成任务

  网络时代,应该如何自处?这个问题除了本书的作者瑞安·霍利迪想以外,我们每个人都应想一下,看看我们在干什么?我们有没有因为一个没有经过思考,没有经过调查,就转发,就恶意评论,就咒骂,你不知不觉间已经成为网络暴力的一份子,你的无意已经可以伤害到了当事人

  《一个媒体推手的自白》推荐给你,这本书虽然说的都是美国那边的故事,但是,你会感到亲切感,因为同样的事情现在也在我们中国上演着。

  《一个媒体推手的自白》读后感(二):我们选择世界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抱的私心了解营销推广手法,但是看完全文,发现实际有价值的内容呢,好吧,实践起来也还是需要系统化及平台的,但是有一些小手法,比如:炒作链问题,点击量,眼球效应,以及权威佐证。还有双刃剑的迭代法。

  看这本书的过程中让我想到了娱乐至死,事实上确实是作者后续提到的衍生的推荐书,怎么说呢我们呼唤真理和平,但是人还是感情动物,选择信息和接受信息的时候是带着明显的个人感情色彩,于是那些能够激起读者正面或者负面的情绪,就会变得热门,情绪越极端传播效果就越好。而那些所谓的真理大家总觉得诶呀真理会在那里等我们的,不用着急,我先为最近的爆炸消息贡献点点击量,但是真理真的会在那里等我们吗?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几乎都是为了被阅读存在的,这是他们生存的基础,而阅读者的情绪性,某种程度上左右了媒体报道内容的抉择,打一个吃辣的例子,如果每天都在吃辣,那么耐受度就会增加,而吃久了会觉得即使狠辣的东西,也就那回事,同样的对于信息的接收也一样真实和真理是朴素的,或者说是清汤寡水的素材,对于一个无辣不欢的食客,显然没有吸引,而网络媒体的追责不如传统媒体严苛,那么,顾客就是上帝,媒体们,会逐渐提高辣的程度。

  不断地升级辣之中,还有多少真实?

  看完之后作者的一句引例让我觉得蛮有的,“发起一个假事件,在媒体链条中不断炒作,然后引起人们的真实反应行动,这样你就改变现实本身”。我们又再一次的给了虚假一个正向激励,我们又为新世界的创造添了一块砖。

  这样看来吸引力法则倒是有点像真的了。

  《一个媒体推手的自白》读后感(三):大V们还没等自白就进去了

  “自白”二字总是给人一种做了很多孽的赶脚,而事实上,网络推手的确也“作孽”了,这也是瑞安·霍利迪急于想通过“自白”达到内心忏悔和清洗的目的吧。因为,所有的网络热门事件都基于二字——谎言

  “秦火火”、“立二拆四”“薛蛮子”都被抓了,你还相信大V吗?这本书在国家如火如荼的整治网络蓄意传播不实信息,打击非法网络谋取暴力者的时候看,正合适

  其实就我们小老百姓来说,谁不知道“炒作”这个词啊,可是说真心话,我们谁在正常生活中真的当了个真?什么李天一不是李双江的儿子啦什么雷锋奢侈生活啦,这些顶多就是茶余饭后的一谈资,很少有人细究传播的源头和目的。不过,当我们也在谈论着这些八卦的时候,却不知已经悄悄的变成了传播的源头和传播的内容,然后让这中传播更加的广泛,最后真正的达到了“大众传播”的目的。

  以前,我很讨厌僵尸粉讨厌在你博客上不停的留言的加粉的信息,但是今天看了这本书,第一次在这种网络垃圾现象之后,思索了下网络经济学。瑞安·霍利迪的确是深谙网络经济学的一起媒体人,网络经济,与其说是网络经济不如说是社会经济的一种。你会在里面看到,传播是怎么发生的,而传播的内容和目的又是怎么样策划和营销的,最终,只是为了赚钱点击率,给个大网站赚个盆满钵满,虽然我至今也搞不清楚点击率是怎么算钱的,但是现在就是个幼齿小儿也知道,点击率就是网络绩效。网络来了,至少在中国,是唯一一个可能实线“公共空间”的地方,但是这个最为公平的平台,也是泥沙俱下毫无底线和节操。

  一个人撒谎撒多了,可能自己都会认为谎言是真的。当然,一个人撒谎撒多了,尤其是那种给他人造成不好影响,又给自己创造经济利益的的谎撒多了,其实心里也没底。秦火火在被捕前,已经对自己的谎言感到恐慌了。他在微博上写道“从明天起,未来一个月内不爆料了".瑞安·霍利迪似乎已经走过了那段让自己都感到害怕岁月,但是谎言终究还是改变了太多,于是也就有了这本书。

  不管国外也好国内也罢,其实炒作的路线路数是一样的。整治是绝对必要的,就像瑞安·霍利迪所言,人人都想控制网络,作为一个媒体人更是如此,那种主宰感和参与感甚至要超越经济利益带来的满足,但是实际上,没有人能操作这个媒介,到最后,网络事件的发展往往出乎意料。许是刚开始,这些大V们也就是想赚点钱,但是,那种疯狂狂热粉丝追捧,以及成为意见领袖的膨胀感淹没了他们,铛锒入狱——清醒点吧,没有人能主宰网络,没有人永远是”独家爆料“的来源

  独家、首发、收视、点击率……哎,如此种种,多年前某传媒大师说过(是谁我也记不得了,普利策?李普曼?)”收视率万恶之源“,今天来看,不仅仅是收视率吧。想想这些网络事件,那些网络红人……我们每个人都有作恶,然而该怎么挽回怎么肃静?自白的资深网络推手也没有告诉我们,这就是传媒的悖论吧。起初觉得梁山是个好地方,结果上了梁山,下不来了。这不应该仅仅是媒体的问题,我觉得,这是一个社会学人类学的问题。

  《一个媒体推手的自白》读后感(四):警惕,你正在被媒体所控制

  现在已经进入了媒体为王的时代。电视报刊广播和网络等高度发达的各类媒体制造并向人们传递各种各样海量信息,从世界风云家长里短,从自然灾害到奇闻异事,从购物资讯到生活安排,媒体在现代社会中无处不在、无事不能、无所不包,正变得须臾不可或缺,它们影响并左右着人们的方向选择、价值取向事务决策,甚至决定了生活的全部。

  实际上,媒体作为信息的传播者,因其对公众影响力,以及自身真实、客观公正行业原则,被誉为除立法、司法行政之外的第四势力,连记者都被称为“无冕之王”。而媒体炒作作为现代社会商业活动中一种必不可少行之有效的营销方式公关行为,也只是个中性词。但近年来频频曝光的一些炒作事件,已经脱离了这个轨道,无不是虎头蛇尾,开始炒得沸沸扬扬,媒体在其间推波助澜,到最后都不了了之真假莫能辨之,甚至有些根本就是子虚乌有。可以说,现如今的媒体炒作已经越来越离谱,越来越恶俗,越来越让人难以容忍,不分轻重、不分人事人云亦云、逮谁是谁,乱炒一通,不但误导社会舆论,败坏风气,而且制造事端,分裂社会,更多的被贴上了恶俗的标签,使媒体自身的公信力大打折扣,公众形像也蒙上了一层阴影

  应该说,媒体的发达是社会进步的一种体现,当前媒体炒作的乱相也自有其社会原因。媒体越来越发达,相互竞争就越厉害,自身的生存压力也就越大,道德约束越来越被生存压力所压制,逐渐堕落。为了生存,为了增加新闻的卖点,以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和经济效益,越来越多的媒体置真实的原则于不顾,开始热衷事件炒作,除了千方百计的去搜寻素材之外,甚至开始自己根据需要制造素材,从而达到博取观众眼球,吸引注意力,挑动读者情绪,提高关注度,增加点击量的目标。网络炒作操作简单,收效迅速,已经泛滥成灾,搅动了整个世界,甚至已经渗透到了美国的总统选举中。

  说了这么多,终于可以回到手头这本书上来了。瑞安·霍利迪作为一名市场营销和公共关系专家曾经担任世界热销品牌AA美国服饰公司的营销总监一职,在业界声名远播。但他在这本书中所告诉我们的却不是什么营销秘笈,而是他作为一名媒体推手,通过自己经手的多真经典媒体炒作事件,来提示媒体营销神话背后的事实真相,以及媒体推手们如何根据网络链接经济学的核心原理,通过故意制造话题、扩散衍生媒体,最后主攻国家级媒体三个层级的手段和一套成熟的运作模式,来掌控舆论风向,鼓动大众情绪,改变公众认知,左右社会意识,最终为社会大众打造出一个自己制造的世界,以实现自身商业目的的故事。

  其实,当瑞安在书中揭示如何运用媒体来炒作的同时,这本书的编辑们也在书外用他的招数来为他这本书进行炒作营销——封面上“《纽约时报》顶礼膜拜之作,这也许是传媒史上对传媒人影响最大的一本书”这样的噱头竟也被祭了出来。同时,他说这是他的自白,但我从中并没有读到多少愧疚歉意,更多的是在炫耀,炫耀他曾经的辉煌,而且这本书的章节有些散乱,对事件的介绍不系统,可读性也不是很强,大有借《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上位的嫌疑。当然,这样的炒作是业内通行做法无可厚非

  就这本书而言,如果你是一名业内人士,或者说是一名迫切的想要借炒作来出名的人,可以把此书奉为圣经,置诸案头,认真研读。他这里介绍的那些诸如虚构故事、把新闻弄短、传播情绪、夸大事实、耸人听闻的标题等手法很多技巧可资利用(其实这其中有些已经被大众所熟知了),说不得哪一招就真的见效了也未可知。但作为一位对媒体炒作深恶痛绝,对真相无比渴求的人,此书揭示的对我来说并无借鉴意义,倒是让我了解了一些媒体炒作的手法与技巧,能够看清现代媒体搅动世界的内幕和真相。

  不可否认,现代社会越来越被媒体所影响,社会意识越来越被媒体所左右,公众认知也越来越被媒体所塑造,我们每个人也越来越被媒体所控制。面临这种媒体炒作纷乱、内容泥沙俱下的现状,我们必须保持警惕,以免在媒体营造的纷乱世界中迷失自己,为人所用。所以,这本书对我们一般大众来说,最大的意义就是,敲响了这么一记警钟——注意,你正在被媒体所控制。虽然,瑞安所教给的技巧并不能给我们一双识破妖魔鬼怪火眼金睛,但至少,我们会多一分警惕,多一分理性,多一分思考,以窥破其中的机关,不被蒙蔽,不被挑动,不再轻信,更不再盲从,得以保持一份独立与清醒。

  《一个媒体推手的自白》读后感(五):踩在“骗子”的肩膀

  近期读了两本书,《一个媒体推手的自白-揭秘营销神话背后的真相》和《文案觉醒-激活新媒体人的内容创作本能》。前者书的作者是美国网络营销鬼才兼网络推手瑞安•霍利迪,在书中作者把自己摆出一种“洗刷罪恶感”的姿态,揭秘了媒体公关行业的内部、规律,及交代了那些万人皆知的炒作事件是如何引起全网民的关注。而后者,作者为为4A广告公司的内容总监,以一种聊天似的方式,谈及他对新媒体本质理解,及如何运营这种本质规律。

  两本书“一正一邪”,我认为网络是作为一种传播工具,有着自己的工具属性,而驾驭好这种工具,能让其发挥它最大的价值。但如同拿起一把菜刀,是用来切菜,还是用来杀人,是使用者的选择。这关乎道与德的评断以超出对工具使用范围讨论

  《一个媒体推手的自白》全书分为七部分,但是如果仔细区分,发现作者其实主要讲述了两方面的内容:网络传播技术批判。下面只对网络传播技术做出少许总结

如何维护媒体关系

  如今媒体之间比拼的不是“谁报道的内容更真实”,而是谁在早快速的时间内掌握了最新的消息,利用这一点,瑞安•霍利迪曾多次故意制造争论点,然后匿名给小道媒体发邮件,媒体大部分对信息来源并不会做严格的核实,从而快速报道消息,抢占新闻热点。一旦有大型媒体也跟踪进行曝光,随即消息便在网上流传开来。

  但如果我们作为企业,如何去运用媒体行业的这些规律?

  审核信息源

  作者在书中提及,只有纽约时报依然秉持着审核信息源的原则。如果作为自媒体平台,对于引用网络上的时间作为写作素材时则需要警惕消息来源的真实与可靠性。

  新闻通稿

  文中作者提及,博主其实离不开新闻通稿,因为这会帮他们省很多事情。

材料已经写好了,角度和新闻点都有了,而且还是官方消息。

  我想这就是大公司中公关部门存在的原因,媒体成为公司流量的入口和发声平台,而发什么样声音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提前准备好像曝光的亮点、想传递的价值观、想让大家注目的信息。

  百度百科

  媒体人为了尽量确保信息来源的真实性,除了官方网站的调研,还有维基百科。相必在国内可以换成百度百科。

  作者在书中列举了他编辑维基百科,篡改资料信息,导致在新闻发布会上相关人士闹了笑话。

  作为企业方,则可以利用百科的工具,编辑自己的信息,并时常常看百科上的资料来确保信息呈现在记者眼中是你想呈现的。

哪些素材更易传播

  管理读者情绪

研究表明,某一消息是否会得到病毒性的分享与转发,取决于她能激发起多大的愤慨。

  激发情绪可以作为一中传播工具,在这其中,愤怒> 积极情绪> 压抑情绪(悲伤)

  在《文案觉醒》中,作者列举了罗素罗列出情绪环的模式图,和上面的理论吻合,那些让人愉悦的高强度情感,更容易被转发传播

  《一个媒体推手的自白》读后感(六):谁是“阴谋家”?

  大家知道吗?百度百科、谷歌百科,甚至维基百科里都缺少一个词语的解释,这个词语就是“阴谋家”。

  我之所以知道,是因为读毕这本《一个媒体推手的自白——揭露营销神话背后的真相》后,想到了它,然后发现,阙如。后来经多方查找,在《古今称谓语词典》中,终于找到了关于阴谋家的定义:暗中策划、妄图以卑劣手段谋取重要权力或达到其它罪恶目的的人。

  从这个定义中所包含的“妄图”“卑劣”“罪恶目的”等词语来看,这个定义中充满了“正能量”,但为什么网络上的各种百科皆不收录呢?网络上的百科是开放的,在十几亿的网友眼皮底下,这个词语一直处在隐身状态,甚至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个词语一直处在不证自明的使用状态之中,然而为什么没有人去界定它?

  想了很久之后,我终于想明白了,不是从逻辑上想明白了,而是从“阴阳合一”的角度。每一个人其实都在下意识地躲避这个充满“正能量”的定义——因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当过“阴谋家”。

  在一些动漫和游戏作品中,充满正义的主角身上往往潜藏着巨大的“黑能量”或“暗黑能量”,在这里我们不妨称之为“负能量”。正是这种力量可以满足人的贪婪、野心、占有欲、自大等负面心理的要求,然而这种力量之巨大,足以吞噬任何人的理智与情感。当尚未见到其危害的时候,人们也许会沉醉其中,但无疑这种沉迷会带来毁灭性的结果。

  面对来自黑暗处的伤害,有人会茫然无知,有的人会听天由命,有的人则会奋然猛醒,本书的作者无疑是最后一种人——虽然他自己也曾为负能量推波助澜。瑞安·霍利迪作为一个曾经通过各种手段进行营销的幕后推手,当他同样受到了他所熟悉的操控技术的伤害后,他才“觉今是而昨非”,在“实迷途其未远”的心理下,他完成了这本自白书。

  “营销”本来是一个中性的词汇,然而在巨大利益的驱动下,销售者所关心的不在是真实、可靠、切实这些已经有些“老旧”的标准,一切都只为获得相应的宣传效应,以为内无论如何一切行为都有一个明确的指向——钱。中国自古就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说法,但如果没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原则对其施加的限制,说不定中国早早就成为了资本主义的发祥地了呢?然而媒体的营销,却缺少了“道”的约束,早已成为了一株自由生长的毒草。

  只要打开电脑,浏览网页,我们就会遭遇书中所列出的各种营销的手段,耸人的言辞,暧昧的表达,绯闻,爆点,呻吟的声音……我们已经深陷营销的陷阱之中,这些营销的手段已经无处不在。

  科学研究表明,人类并不像我们自己认为的那样坚强和独立,我们经常会受到外界的影响和改变。古人说“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这无疑是言辞的作用,其实之所以“辞”会起作用,是因为我们内心中所蕴藏的那些一直藏在月亮背后的东西。怎么办?

  只强调正能量,不要负能量,那是不可能的。一边强调正能量,一边使用负能量,那是自欺欺人。唯一的做法是,认识自己身上的正负能量,使之调和,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说到这里,不由得想起以前在听书的时候,经常会听到那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句话如何理解?难道拿起屠刀来是成佛的途径?现在才弄明白,执刀者往往比常人接触更多的负能量,而一旦出离负面,达到正负的平衡,他才会成为一位“觉者”。正所谓:正负一体,人我无二。大千世界,惟修己身。

  《一个媒体推手的自白》读后感(七):操纵媒体就那么简单

  此书是作者为自己作为一个网络媒体推手,人为制造了那么多不堪的后果和影响而忏悔。然后,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看到的却是他的手法和点子。就如我看此书的目的一样,在我眼里,这本书的书名不是《一个媒体推手的自白》而是《一个成功的媒体推手的秘诀》。因为自己在做官微,所以很想学几手。而这本书并不仅仅是让我学了几手那么简单,更大的感受是惊叹网络媒体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力居然如此庞大。大众的感受可以被愚弄,可以被鼓动,可以被左右。大众所有的思想、意识、情感被左右的结果也可以用金钱来量化。就如瑞安说的那样,媒体是一只青面獠牙的凶猛怪兽,由赚取点击率、病毒式传播、优化搜索引擎、高客传媒和报道浏览量五条腿组成。一些人正在不断用新闻喂养它。喂养给这只怪兽的新闻越多,它的触手便挥舞得更加有力。然而,怪兽脱离控制的那一天,将大肆破坏这个世界,没人能成为最后的赢家。第一次对媒体有这种深度上的认识。 一直对媒体的影响是弄虚作假,故意搞噱头来赢取眼球和浏览量。记得一次某报记者要采访一位在杭实习的老外学生,我刚好是翻译。记者问了这位老外学生在杭州的生活、工作和朋友情况以及对未来的打算和目标之类的常规问题,这一切我都听的清清楚楚。然而见报的时候我和老外学生都傻眼了。除了老外学生的名字和她的工作是真实的,其他内容几乎都是瞎编的,简直就是纯YY。什么为了学习中文门背后贴了一张拼音表,每天起床背单词,周末早起骑车游西湖,假的,全是假的,当我翻译给老外学生听的时候她差点没跳起来,她问我这写的是不是她?然而,在这本书里,我们的疑问得到了解答。原来对媒体来说,浏览量才是检验文章好坏的唯一标准。媒体不会考虑这篇报道写的真不真实,对现实的还原度有多高,浏览量高才是王道,才能创造大量利润!记者是一项多高端的工作,他们必须拥有寻找独特视角的技能,必须能够大胆的虚构大众爱看的故事;他们还必须拟定诱人的标题,捕捉醒目的图片来增加点击量,而必要时还需借助非常手段,自己制造话题和新闻,他们甚至可以用他们制造的虚拟新闻故事给现实大众带来或好或坏的现实影响。我以前真是小看媒体从业者了,原来他们个个都是奇才!让我们带着善心来学习和运用这些营销技巧吧!

  《一个媒体推手的自白》读后感(八):应战媒体的操控

  电子商务近年来热门专业同时也是新兴专业跨区域大,因此开设此专业的学校对电商专业划分不同:商科,计算机专业。本人所学此专业所学偏后者,但也涉及多领域,电子商务、会记、市场营销、管理学等等,对市场营销网络营销了解点皮毛,一直颇感兴趣,看到本书顿生兴趣。

  《一个媒体推手的自白》看完后对网络媒体平台网络营销“策略”唏嘘,黑暗?虚假?噱头?堕落?等等;与我所学电商中的网络营销模式相差甚远,不过现在的传媒人网络推手都会用到这些手段,互联网时代非现实的网络世界,这种畸形空间虚实难辨,再精明的人都受到过欺骗,这种社会现状需要大家檫亮眼睛明辨是非,噱头性的新闻信息看看就好,切莫当真。

  瑞安.霍利迪美国最年轻的营销策划鬼马据其知晓的媒体世界潜规则阴暗面给予一一揭露,揭开新闻迷雾,告诉我们一个真实的世界。

  现在网络平台越发成熟,可作为媒体推广媒介太多:网站、微博、微信、博客、社区等,相对应媒介的主人对某话题、产品加以人为炒作产生客观的点击率、知名度、热门话题、关注度增加一系列效应。赵薇导演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从开拍就找话题噱头寻关注,赵薇处女座,书作者辛夷坞,演员韩庚、赵又廷,上映宣传期天后王菲演唱主题曲,赵导与好友陈坤的不合都是大家关注点,都会吸引你的注意,点击网页关注,关注其电影,知名度票房一路攀升。这些信息新闻还好,有些子虚乌有的信息,但又与常人利益相关,打上“据知情人士称”、“据报道”等字眼我们觉得其可信度很高,前段时间“国五条”出炉前夕,各家媒体房产税惟恐天下不乱,利用专家媒体话语权误读对政策,造成多数人趋之若鹜,离婚购房,乱伦婚姻等。这些仅仅只是推手操控的一部分手段不一部分时间而已。

  书中提到媒体操控术:九大秘诀,媒体推手利用话语权制造舆论,

  这些都吸引着你的关注,我们就成为媒体推手赚钱的工具。作为一个媒体推手其营销策划手段多样,我们防不胜防,瑞安.霍利迪只是把媒体网络营销中常用手段介绍给大家,从中学习应对的方式。

  《一个媒体推手的自白》本书书名本身就是一种营销手段,内容不错,但事情皆有对立性,不可否定推手、媒体利用某些网络营销手段达到某种特定效果行为不好,但其仍有推动性;传媒人作为有话语权的平台机构,根据职业道德正确人生价值观为大家提供时效真实的信息,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你保持冷静头脑别被“怪物”吞噬。

  《一个媒体推手的自白》读后感(九):从媒体推手的伎俩所联想到的网络营销

  京东上只是看了简介就随手买的书,阅读的过程中的确是引人思考。关于作者如何利用媒体实现自我的目的、媒体如何追求点击量而不在乎真相在此不再累述,只是简单记录几点阅读中对网络营销方面的思考。

  一.情绪传播

  一则消息激起的民愤每升高一个等级,就能收到相当于雄踞《纽约时报》网站头版头条3个小时所能达到的传播效果。

  极端情绪能极大的影响消息的传播效果,而其中一些极端情绪的营销作用尤为明显。比如,一个消息带来的积极情绪每升高一个等级,能获得相当于居头版头条1.2小时的传播传播效果。

  不论话题是什么,只要能激起读者正面或负面情绪的消息,就会变得热门。情绪越极端,传播效果就越好。

  不管是哪种商品,一旦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它的销量就会直线上升,诀窍就是通过左右公众情绪,唤醒和激怒人们,制造话题。

  近来我们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厂家在网络营销上对于情绪的关注。那种纯粹的自吹自擂或者介绍或者宣传根本无法吸引消费者的注意,更不用说是互动了,但是厂家也不可能以消极的负面来进行自我宣传,剩下的也就只有一个选择——如何激发消费者的积极的情绪反应。所以,我们就看到了越来越多充满调侃式的文案,大幅图片,配上大而简单的文字文案,深深刺激着消费者的眼球,在那一瞬间,引发情绪波动,使人不由自主的想进行反馈,这种反馈就以互动、传播、谈论的形式呈现出来。

  当然,目前这一切只限于网络,网络的自由给了情绪传播以空间,但平面、电视、广播、户外,依旧还是走着中规中矩的老路,精美的图片和看似绞尽脑汁想出的广告语,依旧无法激起消费者的情绪,一晃而过,最多也只是脑海中浮现出“哦,XX家最近出了XX东西”这样的信息。当然这也与此类媒体的监管与限制有关,所以这也就难怪网络营销逐渐成为了大潮流。

  二.委托信任

  链接的人多了,假的也能成真。

  首当其冲的就是网络软文营销。只要一篇软文,能引起诸多的转载,当然最好是作为新闻被搜索引擎所收录,那么,这篇效果的目的也就算达到了。到了这一步的话,内容的真实性已成为了现实,哪怕消费者看出这是篇软文,也不会去否认其对产品的描述。

  《一个媒体推手的自白》读后感(十):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洗脑术

  洗脑这个意味深长的词汇最先于1951年出现在美国中央情报局成员兼记者爱德华.亨特的笔下,但洗脑术的诞生则可穿越上千年前的历史,从某种角度上看,所谓的邪教也是洗脑术的一种表现形式。但近代有些学者认为,苏联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中获得启发,1956年威廉·萨特金在他的《思维战》一书中揭露了巴甫洛夫式洗脑手段的本质,这种唯物性的洗脑方式使马克思主义思想在苏联广泛传播,进入渗入其他社会主义国家。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逐渐成熟,洗脑术更是从这里得到了滋生的温床。畅销书《最愚蠢的一代》的作者马克.鲍尔莱因对美国青少年和年轻人的调查显示,各种娱乐消遣性产品将年轻人带入一个愚昧无知、黑暗的时代;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更是批判全民娱乐导致延续两千多年的理性知识传统在互联网时代出现断裂,进入导致童年的概念消逝。

  为何移动互联网能够将人们带入一个愚昧无知的社会呢?近日,畅销书作者瑞安.霍利迪在其新书《一个媒体推手的自白》中对这一问题做出了最露骨的问答。霍利迪是在网络世界潜水多年的当局者,对网络世界的一些黑暗面相当熟悉,他曾多次在全国重要社交网站上主导了一些具有爆发力的网络事件,被网络世界知晓,并从中获取不菲的收益。

  《一个媒体推手的自白》正如其书名一样,该书是作者潜伏网络世界多年之后对社会群体的自白,其自白并没有歌颂他所经历的那些可歌可泣的历史事件,反而带有卢梭式的忏悔。霍利迪所忏悔正是社会学者所批判的媒体推手利用社交网站大肆输送不道德的网络事件,导致年轻人雾里看花,没有主观意识上的判断力,进入导致年轻人进入误区。

  作为一个优秀的媒体推手,他原本可以继续从事哪些在道德边缘上的勾当,获取巨额收益,但他意识到这种行为固然能够给自己带来网络世界的声誉,总觉得对这个世界欠缺些什么,毅然放弃媒体推手的工作,于是就有了大家身边这本经典之作。该书并不是教会大家如何像媒体推手一样恶意炒作事件,而是告诫人们如何正确看待网络事件的产生,正如一些《防骗手册》一样,并不是教会如何去欺骗别人的善良,而是如何识别防止被骗的可能性。

  在本书中,霍利迪首先在自序中自我忏悔,接着在第一部分大谈传媒界、媒体推手如何将网络事件进行到底。霍利迪认为,媒体这头怪兽是媒体推手豢养起来的,一旦足够壮大,将大肆破坏原本和谐的网络社会,最后没人成为最后的赢家。根据他历年操控网络事件的经验,网络媒体运作有五条途径:通过吸引性标题和内容赚取点击量;在社交网站病毒式传播;优化搜索引擎;通过高客传媒传播;主流媒体跟踪报道浏览量。

  霍利迪用大量的真实案例揭露媒体推手如何将默默无闻的议员推上总统竞选候选人的位置;如何制造事件诋毁电影,并间接地提升收视率的方法;特里.琼斯牧师如何两次制造火烧《古兰经》事件,最终导致阿富汗发生特大动乱;当然也有人利用社交平台开展慈善工作。在大洋的彼岸,中国网络世界的炒作规则与美国并没有区别,爱心午餐、随手解救失踪儿童、微博救援的网络事件也帮助慈善工作的开展,当然也有一些网络明星炒作的事件,利用社交平台从事产品炒作的经典案例。

  2013年刚刚过去一半,从去年底柴静新书《看见》出版上市遭吐槽到最近郭敬明导演的《小时代》电影上市热捧,微博上的这些经典营销炒作案例值得大家关注。在这里以赵薇导演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为例,近年来逐渐出现实力派演员或编剧担任导演的倾向,之前黄渤和徐铮导演的《人再囧途之泰囧》就获得不菲的票房。《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在上市之前就做了不少营销推广工作,电影上市1年前就开通官方微博跟踪拍摄进展,上市前炒作赵薇与陈坤的不合,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天后王菲演唱主题曲,利用媒体推手在影评、论坛、微博等平台大量释放宣传广告,娱乐新闻主流新闻媒体跟踪宣传进度,尽可能地将营销进行到底。

  再回顾作者在本书在第二部分所提及到的九条媒体操控术的秘诀,每条秘诀都在媒体推手的掌控之下。作者认为,媒体推手为了实现利益,不得胡编故事、扭曲事实,在网络世界的黑暗处,像秃鹫对腐肉的渴望一样,他们极端渴望控制舆论导向,将网民牵着鼻子走,甚至还可能导致网络恶意事件。

  在本书的最后几个部分,作者认为,迭代式新闻的特点在于并不寻求新闻的真实度,而是新闻发布的速度是否迅速和新闻的是否劲爆能够吸引眼球。有些人说,迭代式新闻可以迅速更正,但作者认为这是传说,反而会恶化事件,作者更担心的是,在网络媒体的堕落之下,处于虚与实的边缘下,未来媒体的公信力在哪?媒体对网民独立思考能力吞噬到什么时候?

  新浪微博@shallyce

  2013.6.27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