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小地方》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小地方》读后感10篇

2018-08-08 05:30: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小地方》读后感10篇

  《小地方》是一本由赖钰婷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80元,页数:24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小地方》读后感(一):每个人故乡,每个人的小地方

  我在阅读时曾不经意地走神,思绪字里行间游走,像是看一封来自老友邮件——她自说自话把美好经历表达,我一厢情愿将满腔的情意抒发。因为在阅读中,我好像有看到另一个自己,一边穿梭于作者文字构筑的世界,一边流连在自己用回忆描绘童年

  第一个让我产生这样感觉的地方,是台湾的眷村。对于眷村的第一印象,来自某年在时尚杂志中看到的伊能静小姐的访谈。她看眷村:“一个拥有摇滚精神的地方,不以外界标准行为准则,不在乎细节勇敢正义,从不害怕一无所有……在那里成长小孩很有正义感,也很善良淳朴,虽然生活清寒,但是没有那么多繁文缛节,虽然粗糙,但是内心无比坚定……”忘了说,伊能静来自眷村。从文字里我们不难发现,她内心的摇滚少年的梦。于是,我走进歌手伊能静的梦,走进作者赖钰婷的梦,去游览眷村。那里荒僻幽静,却又生机勃勃。墙上,地上,门上,窗上,遍布随意而又富有童趣画作。却不知,这些色彩鲜艳妙趣横生作品竟出自一位老人之手!耄耋之际,无事可做,便开始画画打发时间。“大家喜欢,他也高兴”。我捧着书,看着那些鲜活照片想象着老人的神态,自己竟也满足起来,嘴角自觉地躺成了月亮

  借作者一句话说:“原来可以无惧时光带来的倾颓与崩毁,在满溢着冰淇淋粉色泽的童化街巷中,感受光阴从容。”这不禁让我联想到自己家乡的涂鸦街,黄桷坪。那些色彩,张扬凛冽疯狂放肆,为这条老街注入了新的血液,使他变得年轻骄傲美院学子三三两两,步入街角,随处可拾的,是满目的创意灵感

  我在眷村的彩绘与黄桷坪的涂鸦中穿越,好像走在平行时空过道中央

  然后就来到了川中岛。这个我最想了解的地方,却是一个连卫星导航也无法找到的地方。在这里,我感受到的历史的疮痍多于景色美丽。1930年的雾社事件惨痛悲壮记忆,以卵击石的反抗,即便悲剧收尾,也绝不摧枯拉朽。关于此的记忆,很大一部分来自于魏导的《赛德克•巴莱》。莫那鲁道的骁勇,原著民们的无奈交织成一首激越的战歌。日本人到此的所谓的文明开化对于他们来讲实质上就是土地的侵占掠夺。好吧,如果文明不够文明,就让野蛮足够野蛮。所以我相信,用生命捍卫尊严的他们,终会找到,彩虹桥的那边——那是他们的猎场。

  追随者作者的视角,我来到部落里面,窥视居民们的生活。我看见石板上莫那鲁道的大幅壁画,我听见那里的小孩说“嗨”,我闻到淳朴的本性,也尝到鲜血的余晕。好像历史未曾远去。

  回想起当初看那部影片,是在高考前夕,一个人,不知因为什么理由义无反顾地抛下复习题冲到电影院,一个人坐在空荡大厅里,一个人泪流满面。“前程往事渗入淅沥沥的雨声潮湿了最初的模样,也晕染了最终的结局。”

  很可惜,因为各种原因,我暂时没有机会一个人背着行囊,沿着作者的地图自由行走。好在文字就是有这样的魔力,它吸引你,充实你,用写作者本身的功力与读者的想象力相融,让你完成一次心灵的旅行。更何况,这优美字句勾起了我对于我所在的这座城的回忆,我倒也想回去走一走,看一看呢。

  “江湖已老,世界却依旧年轻”,我还想要去找寻,心中莫名牵引

  “最好的时光,在路上;最美的自己,在远方。”二十四个小地方,一路走来,春秋冬夏,看似稀松平常,实则蕴含禅意。很适合在晴好的午后,抿一口香茗,捻一缕日光悠然享受独属于自己与文字构筑的小地方。

  《小地方》读后感(二):二十四节气中的灵性游走

  读完《小地方》沉思了良久,不知道该怎样开始自己的表述。从小学开始就学习二十四节气,但我从没有想过将自己的成长过程和经历过的人或事、待过的地方以二十四节气为序进行描述,而总是以上学的阶段来写自己的经历,一切一切都陷入了僵式。而《小地方》就这样不经意地拨动了自己思维僵式中的某根丝弦。

  彰化、南投、花莲、台中、台南及台北这些我从一些小说中见过的地名,仅仅是一个概念,但是在《小地方》这里,它们都生动起来,鲜活起来,成为一个个真实的地方,让我仿佛置身其中,尽情地享受着足不出户游览台湾的真实感觉,尽情地享受那里点点滴滴人文

  找一个别人都找不着的小地方住下来,每天睡到自然醒,逛逛早市,自己生火做饭吃,午后跟镇上的老人们一起晒太阳、聊天……假装在生活。在这个高楼林立、机械遍地的嘈杂社会里,这是一种多么奢侈梦想。你逃得了身逃不了心,每天都得面对那么多的俗事,不停地奔波不停地追逐,却忘记了最简单快乐是什么

  人心是很奇妙的,总是将以往的人或事封存在记忆里,在某个时刻拿出来细细地品味,即便是那些已经离去的人,在感觉中他们仍然是存在的,因为他们曾经那么真实鲜活地存在过。但是世上又岂有不消失、不变更的永恒呢?于是,曾经那么美的一些小地方被现代文明缠住、吞噬,一点一滴退出了历史舞台;曾经存在过的一切也将随湮灭在永不停留的时间长河里。在奔腾如迅雷从不停下来喘息的时光里,我们真的应该放下那些牵牵绊绊,去生活!做不到轰轰烈烈名垂青史,那就做一个己命若在,心便安好的女子!但是世间的事啊总是让人困恼,作为生活在一个群体中的个体,你放下了,别人却总是逼你拾起!即然不能抽离现状,那就寻一个小地方,远离熟知的群体,守着自己的一方静土,看日出日落,花开花谢

  人行世间,无法确知明日之事,亦无需卜问得失。我愿我的余生,像赖雅婷那样,放下所有的牵牵绊绊,去寻求最真实的自己,心中有愿,就算是住在最偏僻落后的地方,内心亦是美好的。满足的!

  《小地方》读后感(三):景因情而生动,莫不如此

  景因情而生动,莫不如此

  台湾,一直是我向往的一个地方。许是因为家乡与台湾隔海相望,听闻的台湾事物较多,尤其从书本杂志电影综艺节目里窥探得台湾许多令我心生向往之处。可惜一直没有机会亲身往之,好好感受一番宝岛的风物人情,只得继续在各种媒介中寻觅、触摸它。

  我之愚见,台湾是一个挺神奇的所在。地幅不广,资源并不特别丰盛,却涵养巨大文化经济产业,多样化的社会生态。在这个兼容并蓄的宝岛,既有玻璃帷幕高楼林立的现代化都市,又有乡野村庄自耕自种的农林生活,还有许多原住民部落融入其中。

  大都市的部分我并不向往。大都市在我的看来都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差别并不大。值得花费时间心力徜徉、探寻的应是那古旧的、原生态的生活和风俗,或许就是闽南语中说的“古早味”吧。而落在赖钰婷笔下,便是那些烈炙阳光下,赤着脚在充满泥土气息乡村土地上行走,享受美丽而宁静景致,与镇上的老人、居民一起晒晒太阳、聊聊家常

  鲜少读到这样的文字,也喜欢这样的文字,沉静文雅;喜欢这样追寻乡情情怀,挚真温润。作者在心中悠远乡情的召唤下,带着她一颗素朴慧心,寻着二十四个节气的递嬗,重返或深入家乡各个或许微不足道的聚落,感受那与世隔绝般的无我无争。

  作者的文字温淡却有情,台湾的每一处隅落在她字句的堆栈下,透显着迷人样貌。仿佛透过文字铺就的画面,见到舅公黝黑如炭的苍老面容,守着大佛下的小摊子度过日升月落;见到父亲带着我寻茶访味,在“我们的山”上辛勤龙眼;见到母亲执拗守候着父逝后寂寥的故家和旧物;见到“我”郁结于自己的意气用事,而专程迢迢去买回一只茶笼仔;见到在花莲荒山任教的好友,悠然穿行那一份岁月荒凉;见到渔港卖了一辈子鱼的妇人一派女中豪杰的模样。

  景致再美,总因了人的情味而更添了几分生气和醇美。我更喜爱品咂作者笔下蕴含着无限情思风景,景中有人,寓情于景,别有一番韵致。如若旅行只是单纯的行走、浏览、拍照,那不论你走访遍世上多少大小城市,并不能给生命带来太多镌刻于心的独特回忆。景因情而生动,莫不如此。

  《小地方》读后感(四):且让心灵去旅行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让心灵去旅行! ——题记

  一根弦若是绷得太紧,总有一天会断裂,一颗心若是禁锢得太久,总有一天会失去平衡,我们需要放飞心灵,让心翱翔在自由的天空

  《小地方》这本书就是作者的一次心灵旅行。世俗纷扰,生活的琐碎使人精疲力尽黑夜下,撕开那张面具尽是怠倦的容颜,无神的瞳孔,让我们迫切想逃离这周遭被钢筋混凝土堆架的城市,停止每日在车水马龙市井忙碌的穿梭。

  把红尘俗世都看透,繁华如梦亦如烟皆是浮云一片,留下苍凉驻心间,唯有看淡,再看淡。拾掇心情,整理思绪。给心灵放个假,让心灵开始一趟悠远而华丽旅程。不堪负荷的的心呵!你若安好,生命里才会有晴天啊!在人生长河里艰辛泅渡,终会有到不了岸的苦楚,唯有自己将自己救赎。带上疲惫不堪的心灵一起上路,去把所有沿途的风景都看遍,看透。去看那山水田园如诗如画,情意缠绵。看那一片或是贫瘠,或是肥沃的土地,都播种怎样希望,收获着怎样的蜜甜。梦寐里的那片山水田园,那里应有人间烟火温馨香甜,那里应有羊肠小道崎岖蜿蜒,徐徐轻柔微风,似水月华昭昭,疏星点点生辉。累累的心呵!这里就应是你的憩园。静卧园内听那山涧溪水潺潺,夜风婆娑,叩击夜沉闷胸膛夜莺鸣唱,宛转悠扬,奏响夜华美乐章。那么撩人心弦,那么撼人心魄。叫人怎能不感慨,叫人怎能不歌唱。这样迷离温柔的夜,和着这样美妙动听歌声,像是一个美丽柔情姑娘,站立在夜的中央,站成一副静美柔和的风景画,站成缪斯女神的摸样。似一泓秋水流淌心间,心田。似一弯新月,优美明净,洒落一片清辉耀人间。

  偶尔一个人去旅行,很向往!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人,赏不同的景,开心时冲人笑笑,不想说话时,低头继续前行;一个人,来到海边,坐在空无一人沙滩上,看潮涨潮落,看蔚蓝的海水,看夕阳西下,也不会觉得空旷寂寞;一个人,坐着公交车,走在熙攘的车流中,看身边行色匆匆路人,看周边或繁华、或萧瑟的景色,也不会为这里一切感到烦恼忧伤;一个人,握着相机,走在乡村古镇上,踩着青石板路,看着小桥流水人家,是何等的惬意

  让心灵又一次开始了一段奇幻美妙的旅程……不是说唯有放下才会轻松吗?是的,闭上眼睛,思绪纷飞,心儿也跟着飞。飞过高山大海草原丛林,飞过高山看到崇山峻岭重峦叠嶂,高山险峻秀美奇特。让人想把整个身心交与高山,融为一体感受大自然亲切接受大自然无私滋养;;看过海洋波澜壮阔,浩瀚无边,感受着海的精深,博大;把自己投身大海,才发觉自己的卑微渺小,有什么可以跟海的胸怀与之比较,海无私宽广;走过辽阔的青青草原,那一片绿色葱茏,生机盎然景象,给人无限的新生的希望,那片悠然的绿激起了多少生的勇气力量,在那青草丰茂的原野上,多想纵情的歌唱,唱出内心深处的喜与悲,忧和伤;茂密的丛林是我们未曾到达的地方,参天大树长势甚好,茂密一片,棵棵相连,连成一幅美丽绝伦的画卷,不甚误入迷途,走入了这丛林迷阵,自甘堕落,沉沦,不愿走出来,落入这大自然的天罗地网,身在网中央缠绵,守望红尘中的这一程美好。

  且让心灵去旅行,下一站,一定是幸福

  《小地方》读后感(五):自由的国度——心的旅行

  一直在找寻一块可以释放心灵的土地,它可以让我抛弃一切负面的情感安静的置身其间自由的呼吸,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地方,却可以抚慰温暖我的内心,我一直在寻找这样一个地方,一个成长的地方。向往着陶潜笔下的桃花源,想要逃避似的过娴静平和的生活,但是桃花源只属于武陵人,我无福拥有,所以只有在每天庸碌生活中被动做事空闲时候试着想象度过一段闲散的午后,美丽而安静的风景,打从心底完全全卸除防备的轻松,呼出一口自由的气息,涤荡出最纯净灵魂

  现在的人都喜欢旅游,多半是在试着放松调节每天紧张疲劳生活状态,哪怕只是假意的释放也想要去看一些不同的风光。但是所有人的假期聚在一起,那些大山大水统一的聚集地,有几个人真正达到旅行惬意的目的,反倒增添了劳顿。 所以渐渐开始期待一些告别喧嚣的自然风貌,虽不如名胜精彩,却也别有风味,我想赖钰婷是为了踏上这样一次旅行而毅然告别台北返回故乡的。

  我与赖钰婷有一个相通处,就是都在青春美好年华的时候过早的想要拥有一份经历世事后才会等待的平静,所以我拿起了这本书期待看到一些她笔下可以让我会心一笑的想法。如果你认为这是一本世俗介绍地区吃喝游赏的旅游书,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与其说她在讲解地方,不如说她在描绘自己的心灵,从那些她成长走过的地方释放出她自我的感知,所以林文义评论说:“相信这是一本诚实之书”。

  台湾是一个讲究人文的地方,他们那里的人普遍热情洒脱,从小的生活环境也是热闹的一大家子,住在一起关系都很是亲密,以前看台湾的朋友经常提起阿嬤一类的亲人都好是亲切,这种浓郁的亲情氛围让我好生羡慕。赖钰婷旅游的地方是她的家乡,是她的小时候,是她永生的回忆,带着众多纷繁的思绪重新找回以前的影子,哪怕身边的人早就不在,但是那些人的记忆还在情感还在,多年来的心路历程又增添了多少感观,她只是简单的将这份沉淀出的情感用文字的方式保留下来,情景交融,更加拥有了看景的意义。台湾拥有一些敏感具有灵性的女子,比如简媜,我一向欣赏惊叹她的用词造句,喜爱着她文字的华美生动;比如陈文茜,理性直接的观念;比如赖钰婷,朴实饱满的情感。阅读散文是一种雅兴,翻看一本文集找寻一些作者笔下的可欣赏点,面前泡着一壶清茶,沐浴在一片阳光中,谁说生活不是美好?

  如果不知何去何从,也许赖钰婷会带你去她的地方,找寻你的目标。

  《小地方》读后感(六):用最好的时光找寻最美的自己

  ——读赖钰婷《小地方》

  一位台湾女子独自行走在台湾的各个角落,用心录去感受,用笔端去记录一个又一个或热闹或冷清、或深远或幽寂、或怀念或淡忘的一个又一个陌生的地方,但因为作者的记录,这些小地方又似曾相识,某一触会让心灵悸动。在不同的季节,造访不同的地方,景与季节相融,人与景色相依,就这样慢慢感受着她的苦与乐、快乐与优伤。

  赖钰婷《小地方》——最好的时光在路上,最美的自己在远方。

  这是一本让我爱不释手的书,收到的那一刻,刚巧去郊区培训,就只带了这一本书过去。哪想培训并不如想像得轻松,昏天昏地,这本书就一直放在床头柜上。然后又带回了家,未看完就带到了单位,就这样一直放在包包里跟随我去了好多地方。书里是赖钰婷的小地方,书外是我的小地方。

  所以,是断断续续地感受着她叙述的美,那些美不如牡丹的艳丽,也不如玉兰的绚灿,就仿佛楼前街角的小黄花,开得寂静和淡然,但只要俯下身去,就可嗅到淡淡的香。这些小地方,可能不会有机会到访,但因了她的记录,似乎身临其境一般。这是她游走过的小地方,是读者体验过的小地方。

  艳羡作者文笔的真和美,浑然天成的文笔里是她细致入微体验的生活。她有一双和我们不一样的眼睛,看到了我们不曾看到的地方。

  我也有自己的小地方,公园的一隅、路边的花藤、热闹的早市,甚至是夏日午后成群结队的蚂蚁。我从未认真的感受过这些,因为我没准备去发现。一位旅行家曾说过,换一个眼光去看平常的地方,就会发现不同。

  我决定换一副眼睛看世界。在初夏的早上,公园里的蔷薇花开得正浓,一枝压着一枝,红得骄艳、黄得灿烂。阳光将斑驳的影子投射在公园的甬道上,一束蔷薇探出墙外,上面是花、下面是影,头顶上是湛蓝的天空,就这样一幅美妙的画卷定格在镜头里。把照片拿给朋友看,都说美,问我是在哪拍的。当得知就是家门口的花园时,大呼没想到那里还有这样好的风景。风景静好,只不过没有发现它的眼睛。平常日子太过匆匆,匆匆上班、匆匆下班、匆匆吃饭……胡德夫在《匆匆》里唱到:“初看春花红 转眼已成冬……一年容易又到头 韶光逝去无影纵”。那些风影、那些风影里的人,就在我们匆匆的脚步中远中不见踪影。

  是时候了,放慢脚步,和赖钰婷一样,带着心情,去看看风影和那风影里的人,用最好的时光找寻最美的自己。

  《小地方》读后感(七):一日一天

  一本书读完,我念念不忘漫山遍野的龙眼和野姜花粽子,尤其是龙眼!拥有一座长满龙眼树的大山的人多么幸福啊,我也想要一处颐养天年的果园,养一些兔子和刺猬,时间一久也会有神奇动物到我这儿避世:独角兽、九色鹿、飞马。。。我也想要一头金发茂盛的狮子,狮子虽然是肉食动物,但面目温柔,性格绅士。

  《小地方》是一个姑娘到处旅行的故事,这位姑娘偏好人迹罕至的地儿,喜欢一边走一边琢磨人生。我最近心情低落,情绪翻腾,精气神都乱了。看《小地方》就是拿1/100的灵魂陪着作者姑娘走了一遭,看那些安静寂寞的小景小境,追念物是人非的物和人,心里真的苦不堪言。这本书即将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也许这个姑娘写得很不错,她追求自我提神,在路上寻寻觅觅,要效法苏轼和柳宗元的匠心。她很了不起,一个人走访这么多地方,竟然都耐得住孤独。对于她的文字我的感觉不大,但这也不是说她写得不好,毕竟我的状态不对,而且我只看了一遍——初中时第一次读张晓枫的散文时也感到别扭,后来却喜欢了。我心中沉闷,恐怕没法做出客观评价,若是惹人讨厌也没办法。

  作者多情但不痴情,她贪婪地吸纳天地之美,快马加鞭地往返奔走,但并没有真正融入所看的风景,甚至没有静下心好好欣赏。她来到的姿态太高,喜欢的词有“庶民”“小人物”“平凡人”,虽然总在夸奖这些人的生活如何贴近自然,如何懂得生活的真谛,却带着一种隔着玻璃罩子指点观看的叶公好龙——她说话的语气证明她是个过客,一个文质彬彬教养良好的恩客。序言里的林先生说作者抛弃都市繁华,是一个难能可贵沉下心的人。作者所做的决定确实让人佩服,不过一路纵览终究还是失于浮躁。

  我觉得作者最好的文章还是那些充满回忆的文章,在自己的回忆里人不可能是一个纯粹的观望者,也许别的风景看了却不达心,和自己切身相关的影像,总要有一点留在心里,自心发出的东西才有可能触及别人的心。其余的时候作者把自我关照做得很好,连飘散的小思绪都牢牢揪住,我好像站在黑白速写画中,只看作者一个彩色的人细声细气独白。只是说得再好,人也会倦的。

  《小地方》读后感(八):有容乃大

  “旅行最大的好处,不是能见到多少人,见过多美的风景,而是走着走着,在一个际遇下,突然重新认识了自己。”

  “女孩子一定要经常旅行,不能做宅女。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见识最重要,你见的多了,自然就会视野宽广,心胸豁达,女性所特有的一些弱点便会淡化,优点便会突出了。——《独立,从一个人旅行开始》”

  旅行是现下一个永恒话题,没说不厌,每次看到关于旅行的书或话语都会心动,为什么会这样,迷茫时心累时给自己个时间找回自己。

  宝岛台湾对我们内地人来说去既简单又麻烦,简单是去祖国宝岛打个“飞的”短短数小时即可,麻烦是需入台证方可,办起来稍稍麻烦,虽如此还是抵不过我们畅游台湾的步伐,所去城市台北,游景吃美食当地小吃,士林夜市-蚵仔煎、大肠包小肠...台湾虽未曾去过,但对于爱看言情小说的我,在台湾作家笔下描写晓得花莲、新竹、宜兰、台南、南投、信义,都会写到民风淳朴,环境清新宜人、民俗文化底蕴深厚,心想有机会必去这些城市游历一番,没想到赖钰婷用时两个四季写下不同节气下的台湾“小地方”的多姿多彩,虽未出行,心灵和身体最起码一个在路上,心灵的畅游同样可以认识一个新的自己,书虽然不能直接帮我们解决问题,却能给我们一个更好的角度。

  赖钰婷一位地地道道的台湾女子,为我们介绍24个“小地方”,它们景美人少文化底蕴浓厚,本人喜欢,热线旅游城市虽美,人多噪杂,舟车劳顿快节奏的失去了我们旅行的意义,无论去哪悠闲舒适的走走看看,在微不足道的小地方和自己来个约会,带回一个不一样的自己,挺好。

  从二十四节气的立春写起,立春的彰化到大寒的南投仁爱,里面写下了24个小地方,24种不同的风景不同的文化信息不同的心情,作者笔下的亲情友情爱情并无刻意书写但句句打动心弦,这些情无须言表浓浓的情义埋藏在精美的语句中,父亲带着年幼的我上山找茶,母亲为了父亲长途跋涉买一只茶笼仔;八卦山大佛、眷村、歌仔戏、骑将军庙、蓬莱溪等可见台湾当地文化及小地方景观;书后附有各小地方风景区地址,去台朋友可参考在小地方和自己来个约会。

  “小地方”之不同地方不同节气不同风韵,只要心在路上何时去都可;旅行的意义再有随心所欲,完全放松,无所事事,放松静心思索为自己的心找个地方

  《小地方》读后感(九):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这是我小时候,我妈教我唱的节气歌,这本书的作者,按照节气的顺序,在家乡行走,按照这个记录每一个地点。

  小时候我爷爷告诉我,每个地方四季的风景不同,不同的时候,怀着不同心境不一样,就有不一样的风景。这才有同一个地方每个人的看法不一样,甚至同一个人的看法不同时候也不一样。

  我喜欢旅行,而且喜欢一个人旅行,迷茫的时候,我总是带上几本书,去不认识的地方,寻找那些可以让我安静下来的风景。我想作者也是这样吧,想想自己的过往,在迷人的风景中重新找到自己。

  说来也巧,这本书,就是在我出去旅行的时候看的,我坐在苍松翠柏间的秋千上,读着别人的旅行,却也在进行着我自己的旅行。而我和作者一样,同为女子,看累了的时候,抬头看着树间漏下的阳光,我才意识到,或许有时候旅行本身就是一场洗礼。。

  《小地方》读后感(十):跟着赖钰婷还乡

  文/***

  当卫星城成为文明发展的宠儿,当城市间迁徙成为生活的时尚,当你以百米冲刺的速度遗失了故乡,你是否希望此生有一趟奇妙的旅行,来一次还乡?即不像哈代的《还乡》背负那么多理想,也不像迪伦马特的《老妇还乡》隐藏那么多仇恨,就是悄悄地回去一趟,看看儿时的土屋,瞧瞧旧日的河塘,与年迈的邻居聊聊家常。像一位灵性女子寻找自我的仪式,赖钰婷说,她要回到她的《小地方》。

  赖玉婷,赖老师是台湾台中县人,在台北复兴高中任国文老师,以写台湾乡镇风土散文见长,曾获得台湾文学金鼎奖。金鼎奖,意取“金言九鼎,文化薪传”之意。金鼎奖主要有三项,分别是金鼎图书奖、台湾新闻界金鼎奖、中国杰出营销人金鼎奖。著名作家林清玄便是金鼎奖得主。

  赖玉婷还乡的理由简单,就是想看看父母早已不在的故乡,重拾过往年轻的回忆。孔子曰,父母在不远游。但是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乡村里的孩子们绝大多数都选择在城市谋生。故乡像父母一样变得遥远。如果父母先于我们而亡,我们活得都像个孤儿,幸好还有故乡。

  沿着书中附录的行走索引,赖老师独自还乡。彰化的大佛,云林的木偶戏,南投的茶乡,台中的眷村,苗栗的手工艺,苗栗的溪水,花莲的阿美族……白河的莲花,台北的万华(艋舺),最后是仁爱的群山。她一路追着四季看风景,走过立春、雨水、谷雨、冬至,二十四个节气意味着二十四种心情。旅行的路上除了孤独还是孤独,可是遇见的舅公,看过的木偶戏,用旧的茶笼仔逐渐将孤独安抚成了寂寞。那些被唤起的旧时回忆填满心底,将寂寞也一点点地埋葬。就像她为萧煌奇的新歌所作的词,“但是青春,就该勇敢闯一闯,去飞翔,去寻找真理想”,我们终于知道她是不后悔离家的,至少她还可以有个地方躲避所谓城市文明的重伤。

  赖玉婷的文字里有一种不做作的真实,也许是国文老师出身,遣词造句都讲究。我大爱书中与茶有关的《上山找茶》和《买一只茶笼仔》。睹茶思人,从她的文字里流淌出来的不仅仅是淡淡的茶香,还有浓浓的父女情思。

  与其说这是一场旅行,不如说是一次流浪。与其说是身体在奔走,不如说是灵魂在游荡。与其说这是体会孤独,不如说是找寻温暖。

  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个《小地方》,我们要好好珍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