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平凡的世界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平凡的世界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8-09 05:00:03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平凡的世界经典读后感10篇

  《平凡世界》是一本由路遥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9.00元,页数:139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一):平凡的世界

  那是一个神奇年代(我们现在生活的年代又何尝不是?)。我想,每个年代都是一样人们选择都依托于整个社会的选择。而如今这个社会跟书中的那个社会又大不相同了,社会做了什么样的选择更加讳莫如深,世界被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尽管信息渠道车水马龙,但大多数人都不知它们通向何处。

  书中的社会一个最明显特点就是,生活在其中的人几乎没什么选择的余地,只能等待,等待社会做出一个选择之后,他们才有得选。孙少安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例子

  关于选择,有人会说那只是借口。的确,孙少安当时是可以选择叶的,乐观的估计,润叶回到双水村教书,孙少安务农,后面照样搞起了砖厂。很符合逻辑。但是我们很容易忘掉一点,传统思想观念早已在他们的身体根深蒂固了,根本改变不了。孙少安后面办砖厂并不是因为观念改变了,而是顺应了时代潮流而已。其弟孙少平不同的选择得归功于他读了太多的书,当然,他最终改变得也不是很彻底。书中类似孙少安的人还有很多。

  在《遥远救世主》里,有这样一句话

  透视社会依次有三个层面技术制度文化。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那种文化属性产物。而 这种文化属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孙少平一直在努力地做自己的选择,不随大流选择去做小工,去煤矿,没有步他哥的后尘,选择了跟田小霞在一起。但是最终我们看到,他的结局悲伤的。我当时就纳闷了,他读了那么多书,都白读了吗?后来突然明白,书读得再多,也绝洗不掉双水村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迹。类似于文化属性,同样不以读书的多少为转移。

  落叶归根。中国自古就有根的说法。人就像树一样,都是有根的。没了根,人这个概念无从谈起。当然,这是社会意义上的人,从生物意义上来说,人生来是没有根这个概念的,那是在生长过程中社会强加到人的身上的。可悲的是,在这一点上,人们毫无选择的余地。

  孙少平浑身环绕着一层浓浓的伤感,这伤感的源头全在又水村。而读了很多书又使这伤感显得更加优美。他的所有努力和选择,无不以这层伤感为基础

  他一直都想远离双水村,实际上他就是在努力逃避自己的根性。然而他不明白的是,这是他无论如何也逃避不了的,无论他走得多远,这根性都将伴他一生

  田小霞在的死让我很震惊,当时我停下来,奋笔疾书

  田小霞死了,泪水眼眶里打转。我使劲控制着,不让它掉下来。

  一个如此鲜活生命就这样消失了。这个时候,再强的意志都会显得苍白无力。瞬间被奔去生命,是最让人无可奈何事情

  这个世界,从此失去了应有色彩。

  这显然是不符合逻辑的。很多应该死去的人却还好好地活着,最应该活着的人却死去了。这是谁制定的游戏规则

  生死有命?不,我接受不了这样的逻辑。我不信上帝,不信神明。但谁能给我解释这样的逻辑?

  这书让我对中国的那个时代充满了好奇幸运的是我的长辈们都是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可以缠着他们给我讲当年的故事。仔细看,还能从他们身上找到过去的影子。这影子,甚至遮住了一部分我们的身体。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二):苦难磨练意志,意志改变命运

  已经读了至少三遍了,至少它的内容情节先吸引了我,它讲述了一个贫苦到用茅房边的土替代盐来调味的家庭奋斗过程,也有对当时的文革时期底层人民的生活写照

  心狠手辣的路遥老师用了多少残忍句子可怕的词藻来描述这个贫苦的家庭!小学文化的大哥勤苦耐劳,作为生产队长,一年到头不偷一次懒,和年迈的老父亲一年只能勉强用米煮水;二哥高中毕业回家做民工后背石子刮得如同脚下的黄土高原一般千沟万壑;妹妹在一所用废弃猪圈充作校舍的小学里读书,面对着高昂学费发呆……

  苦难使他们对摆脱贫穷困苦充满了向往,一次偶然的机会,大哥去做了一份拉砖的活,为家庭赚下了一座“小金山”,当时正处于国家建设初期,需要大批的砖,他眼疾手快,迅速做出决定,将这四千元全部用作烧窑场的资金,迅速运转的窑厂,为他们,为整个家带来了梦寐以求好日子

  用政治书上的知识点来说,苦难,即挫折,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这一点可以在书中体现,是苦难让这个家庭有着忠厚性格对待他人始终真诚;是苦难让家人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他们虽然困窘心却一直紧紧地靠在一起;是苦难让这个家庭对生活充满向往,每当自己身处困境,快没有了希望时,他们想到自己的家境,便得到了奋斗的理由目标力量,苦难犹如一块坚硬石头打磨了他们的恶性,使他们即使没有财富也让人觉得他们那么的可爱可亲,尽管后来他们走向了致富的道路,依旧保持着原有的关心他人,宽宏大量,谦虚,家人之间依旧是和睦共处。

  你会发觉我用“苦难”和“家庭”的次数比较多,没错。我们常说富不过三代,就好像追随人类起源一般,第一个人是怎样产生的呢?他必定经过艰难的奋斗,才能进化成人,我相信这个人绝大部分完美的,而后繁衍后代作奸犯科者又出现了,我想这与富不过三代的原因是一样的,因为他们没有受过多么巨大的苦难,没有石块来打磨他们的恶性。当然,也不乏有生完美或近乎完美的人,我所说的不过是一般情况,不必去深究;家庭是一个人或几个人成长的世界,家人之间应当做到同患难共命运,面对困难小孩子庇护所是家,大人的力量源泉是家,家就好像是一根神奇的绳子,当我们身处悬崖时,绳子能给我们力量,也使我们紧紧的靠在一起。

  是苦难磨练了意志,使贫苦的孙家不再贫苦,命运给了孙家苦难,又给了他们机会,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这便是极大恩赐,就好像饥饿的人得到了鱼竿,有看到了湖水一般,饿不死是必然,如果他能够把握机会,说不定又能靠着肥沃的水成家立业,发家致富,当然,前提是要有足够耐心,即坚强的意志,和敢于等待的决心,即把握机会,豁出去的胆气。

  这即是我说的“苦难磨练意志,意志改变命运”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三):一本书了解一个时代

  身为80后,对路遥缩写的那个时代如此的陌生,好像离自己好远,而且对那时代的农村生活更加的陌生。之前读了几篇书评,有赞有批。这本书我认为无疑是一本好书,不管他的文学写法如何,单凭他对一个时代的深刻认识深刻描写,给我们现代人展现了一个当时的真实生活,就从这一点就应该万分的赞扬,也许有些人觉得他写的有些还不是太真实,也许他写书时代还考虑了一些政治因素,但这点也无可厚非,毕竟生活在那样的时候,有些无形的力量并不是我们一己之力可以抗衡的。

  下面再聊聊书的本身,可能要多人局的书中写人物散乱,一会这个人一会那个人,有时候衔接也不是很自然。的确如此,如期最后一部的时候,可能路遥本身是想给之前的每一个人物一个结局。又想尽快完成这不鸿篇巨著,所以显得有些仓促,但是我们试想处在他那种的状态之中,也许精神压力已经很大了,可能刚开始写,只是为了喜爱,只是为了自己,可后来意义有些改变了,他是在为大家而写,渐渐的成为了任务。再加上身体上的透支,完成最后一部已经达到他的极限了。所以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要抱以尊敬态度来看这本书。

  书中的主线就是孙少平,他的人生坎坷,依然阻止不了他骨子之中那中倔强,那种坚毅,为了自己梦想而奋斗的精神。他那种只有在劳动时才能实现自己的精神,劳动是伟大的,让我想起了一些西方哲学方面的论点,人生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人如何实现自己。他在我们看起来一次次 晴天霹雳打击之中站起来,站起来的动力正是他对人生的理解,对劳动的尊敬。我们生活在现代都应该尊重每一个劳动人民,也应该尊重那些努力赚钱的人们。之中包括少安、红梅、润生等人都是用自己的劳动努力赚钱。

  爱情观书中也描写的淋漓精致,包括了各色的爱情,润叶又不爱到爱,少安为生活而爱,王满银的浪子回头,润生的怜悯生情,杜丽丽不羁的浪漫主义,兰香的青春爱情,金波的梦幻的爱情,及少平和晓霞的精神相通的爱情,还有惠英和少平最后产生的互相依靠,甚至还有很多不论情爱。我最喜欢就是少平和晓霞的那种精神相通,这种喜欢甚至让我觉得,路遥写完第二部已经很完美了,到第二部结局时,两人分分去同一个地方工作,相约2年之后相见,这样的结局已经想到完美了,给人一种想象美好空间

  最后就是想聊一下书中的敏感的政治生活,也许它有很多写的遭到大家的批评,说是对当时政府歌功颂德,其实不然,也许我们国家中政治中黑暗是有的,但不能抹杀它的成功的地方,不然我国也不可能走到今天。每个国家政治上都会有黑暗的一面,只要有人就不可能完美,我们只能最小的规避这种风险。或许在一个时代为了得到某些发展我们会对一些行为放纵,就像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了全球科技经济代价就是对环境大肆的污染,但谁也不能说这是对是错,用哲学的观点看,一切都是辩证的,也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所以我们生活在我们这个国家之中,就应该相信他会一点点变好,一些错误的事错误的人也许在某一时间会改变。

  希望喜欢不喜欢这本书的人们都去以一种平常心品味那个时代。

  不多透露细节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四):不完美的人生

  读完这本书,给我传递一种感觉就是不完美。书中似乎没有一个人物的结局是皆大欢喜的。孙少安好不容易办起了烧砖厂,建起学校成为不再受苦而是受人尊敬爱戴农民企业家时,和他一起患难的妻子贺秀连却得了胃癌。孙少安的弟弟孙少平似乎更悲惨。书的开头是个连“丙”菜都吃不起的落魄学生,到最后自己心爱的田晓霞因为救助落水孩子而丧生,自己因为救助矿难中的他人而受了重伤英俊面庞也毁了,又回到了暗无天日的煤矿厂继续去挖煤。可能书中结局算得上稍微好一点的就是田润叶了。和自己不爱的一个人李向前结婚,婚后一直不幸福,直到李向前失去了双腿才回到他身边,最终相伴在一起了。

  虽然不完美,但这才是生活。我记得有人问过《灌篮高手》的作者井上雄彦,为什么到最后没有画湘北获得总冠军,井上雄彦不也说过也许青春就是不完美的吧。少安和润叶明明两人彼此相爱,却因为社会等级制约而不能在一起。少平和晓霞互许终生,最后却因为晓霞的舍己救人而告终。少安是痛苦的,因为吃了半辈子苦,等到功成名就之时陪其共患难得妻子贺秀莲却得了胃癌,不能与他共享富贵。少平是痛苦的,最初喜欢的郝红梅弃他而去,尊敬关爱他的师傅在矿难中丧生,自己到最后除了受伤毁了容似乎什么都没有得到,从哪来回到哪里去,仍然默默地去煤矿厂挖煤。

  读到这最后,不禁让我想起了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的一句“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感慨无奈。但是这不就是生活吗?总会有无限的不得已与无可奈何。平常人面对这些的时候可能更多的是去抱怨着命运的无情,可我却在《平凡的世界》里看见了里面一群人不一样的态度。

  少安敢为天下先勇气。在国家政策发生改变之时,他当机立断,承办起了烧砖厂,日夜不停的劳动着终于将砖头厂给办红火起来了。途中经历过一次倒闭,经历过无数人的白眼嘲讽,但好在挺过来了不是吗?

  少平虽然从头到尾似乎没有任何的改变,最后不仅没有变成一个富有,受人尊敬的人。而且还在失去了最爱的晓霞和自己的相貌。可在他心中却有一种对于地平线渴望。他渴望去未知的世界看一眼,不然他不会不顾家人的反对来到省城过着无比艰苦日子。当少安的烧砖厂办起来时,他完全可以回到哥哥那去谋一份体面轻松差事,因为那是生他养他的故乡,有爱他的父母兄弟们,有他的家啊。可他并没有这么做,理由很简单,他要去到别人梦想都未曾到达过得地方看一眼。这就是今天,又有多少人拥有这样一种穿越地平线的勇气呢?“燕图樊首赵国刀,壮士未还斩秦腰,明晓贯虹白日事,偏从虎穴走一遭。”肉体虽受到折磨,但精神得到了无限的升华。我可以清楚的看出,有些鸟儿天生下来就是关不住的,它们渴望自由,即使是你去折断它们的双翼,它们的精神却早已翱翔于蓝天碧水之间了。或许正因为如此,泰戈尔才有“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但鸟儿已飞过”的感慨。一个农村,一种贫穷,一份时运不济的命运又何曾能关得住孙少平呢?

  人的境界从书中看来似乎有三种:第一种如田福堂,孙玉亭之流。思想永不开化,墨守成规。当事实求新,求变之时他们却无比的痛苦,渴望回归过去,永世不变。第二种如孙少安,田润叶之辈。因时因地而变,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开创属于自己的幸福。所以最终思想虽仍有保守,但物质早已丰富满足。第三种如孙少平之类,虽然身体仍受折磨,精神却以超脱。他给自己的生命留下了许多感动,相信在年老力衰之时回想起他年轻的总总,自己都会为自己当年所做的事情感动的热泪盈眶。相信让他再次选择,他仍然会走出农村,去看一眼未知的世界。

  苦难可以打击一个人,但同样也可以磨砺一个人。书中从来未曾渲染过什么英雄主义,每一个人的人生不是一尘不变,每一个人都经历过大起大落。这也正是不同其他励志书籍而真实的地方,这也正是不虚伪之处,这也正是平凡的世界给予我们每个人平凡的人生。“如果你有梦想,就应该去捍卫它!”无论结果是孙少安还是孙少平,他都值得我们去品味。阳光留下的是一片温暖,但阴雨留下的也可能是一片难得的阴凉。那些不能将你毁灭打倒的东西,终将使你强大起来!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五):这样的一代人

  多年后重新读了,作为90后,无法了解那段中国的苦难史,那一段在农村农民生活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从集体合作社到责任制,是一个质的飞跃,至今,农村仍然保持中某种村委会等的习俗,但那都已经是历史的产物了。平凡的世界中,没一个人都是平凡的,有血有肉,有生活的无奈,也有新的希望,在不断的奋斗中积累财富。

  这本书是那段岁月生活的缩影,每一个读过的人都可以找寻自己的影子。少安牺牲了爱情,收获了成长和亲情,收获了一起奋斗的人,有时候的有缘无分却是为了等一个对的人。精神上的爱情在面对现实的时候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更是一种责任和无奈。少平作为新一代知识青年,有清楚的认识自己,吃苦耐劳,积极奋斗,就像新生的太阳一样给人力量,精神上高度契合的爱情是那么的珍贵。国家是在前进的,知识也是能够改变人的思考方式。

  在看书的过程中,我感觉到了时代的进步,感觉到了大家思想的进步和对知识的渴望。每一个平凡的生命,在自己一生中都会做一些不平凡的事情。拒绝平庸,平庸是碌碌无为,而平凡却是一种追求生活的精神。我们每个人能说自己是不平凡的吗?不能,因为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是正是由于这些平凡的生命,中国才能得以进步,在时代的缩影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无奈,但是生活仍在继续,点点滴滴。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六):冥冥之中 自有注定

  当世界依旧杂乱,仍旧会有那么些人保持清醒的认知。当世界恢复本来,生活的繁琐依旧囚困着原来的人们。变化的是外界,不变的是生活其中人们的希望。 通过当时中国改革开放前后翻天覆地的变化,展现生活其中小人物的喜怒哀乐。反过来,又通过小人物的心酸历程来映衬中国改革开放的漫漫征程。 通过孙玉厚一家前后生活状况的变化以及这一家人性格方面的刻画,来展现当时中国的政治和民生。反过来,又通过一个国家前后不同的政治决策又是怎样影响当下生活的人们。孙玉厚一家可以代表那个时代的人群缩影。 孙玉厚,是传统农民的代表,经历过旧社会,好不容易翻身自己当家做主,但并没有因为这样就脱离贫困,依旧每天要为这一日三餐犯愁。但却有着传统中国人的文化韧性,除了少安只上到小学就跟着他回去种地外,少平上到高中,少平妹甚至考上了西北最好的工业大学。将未来的希望寄托于下一代是传统中国人热切的希望,同时我想也是中华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的历史原因。 孙少安,这是建国后出生的新生代,不得不被生活所胁迫早早地跟着父亲下地干活,以期支撑起这个家。但又不像他父亲那样唯唯诺诺,他靠着自己的能力在双水村成为领袖人物之一。他自身是勇于接受新事物的,只要能让人们的生活变好。从他带领大家分配公家自留地就能看出来。后来,更是顺应时代的潮流,抓住机会,最早的实现脱贫致富。在少安结婚的这件事上,我们能看到秀莲嫁到双水村是没要任何彩礼的,只看上了少安这个人。我们的秀莲同样是接受过教育的,书中提到了接受的是中国传统的私塾教育,还依旧怀有古时候女子的浪漫主义想法。在当时无疑是大胆的。但后来我们看到,这个家庭的决裂也是因为秀莲不断坚持分家的想法,在社会大潮的影响下,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已经发生变化,家中的老人不再是最高的权利机关,贫穷让家中有能力的人掌握更多的权力。同时也形成大多数年轻人结婚后就与老人分家单独过日子的潮流。反过来,这种现状又影响着当下中国的各个方面。 少安的生命过程中无疑是坎坷艰苦的,同时我们又很庆幸少安娶了那么贤惠的秀莲。当我看到描写秀莲生完孩子后无故瘦削,去小医院还什么都没查出来的时候,心里突然咯噔一下,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当在学校的落成典礼上秀莲口吐鲜血倒在台上时,我们知道这个传统中夹杂新时代特点的女性结束了。回想起来不无伤感,在那章节秀莲不断的寻找着出席典礼应该穿的衣服,把少安和自己打扮得光彩照人。给我的感觉就像小时候每天早起顶着寒风去上学前母亲都亲自为我裹好衣服、带好帽子、扎好围巾搬仔细认真。或许只有结婚那次的隆重才能与之相媲美。那一章节最后一段是伤感的,戛然而止的,后续没有再继续交代。我们都很清楚结局,生命终有消逝的那一天,但我们却无能为力。在这里,少安和孙玉厚倒有个很明显的对比,在第一次砖厂点火仪式上,孙玉厚像是提前有感知一样,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也没有去少安点火的现场。而少安却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一直在忙。但在小学落成典礼上,我们的少安却没上次无比激动的心情,新衣服还是秀莲逼迫着他穿上的。在典礼现场,在周围都是县上干部的主席台上依旧提不起兴致。像是始终有事情未办。而孙玉厚这次却早早地来了,他想见证自己的大儿子光荣的时刻。从这方面也能看出孙玉厚这个传统中国人的小市民思想。过去穷惯了,就像是上天已经对孙家下了诅咒一样,永世不得翻身。当少安做的是商业赚钱的买卖,心里暗示会隐隐胁迫这个饱经风霜的老人。但当少安做的是利民的公益事业时,这个老人会拿着传统的道德标准来衡量判断。相信善有善报。所以这次不会再有不好的暗示了。但却无法对秀莲的离去做出解释。从这里我们能发现少安的心态又成熟了许多,从和少平谈话过后,拒绝胡德平拍《三国演义》。前后两次活动的不同心态,少安已经从没见过什么世面转变成一个有大格局的人。 孙少平是被浪费掉青春的一代。同时又是被挤在夹缝中求生存的一代。他们在前面不是阶级斗争的主力军,更不是后面建设新新中国的新生代。尴尬位置可见一斑。但这种影响像是被他自己中和掉了一般。首先他有着普通农民的干劲与韧性,其次他始终没有被社会的大势所淘汰。前者让他可以回家干农活、在黄原城揽活、下煤矿,后者让他不依附大哥,独自闯世面,更让他跟晓霞的沟通无所障碍。我们为少平的青春惋惜,本来可以成为建设中国的中坚力量,但却要为整个国家的政治命运买单。同时又为他的种种行为,种种决定欢欣鼓舞,终于没被时代的大潮所淹没。我相信这也是作者没有将少平接下来究竟何去何从交代清楚。 在这里面少平是当时压抑知识分子的缩影,同时也是被浪费掉青春又有所不甘人的真实写照。他终究可以代表当时那么一群人。无论是后来依靠所学知识继续深造的(考大学)还是再无机会的。我们都能在少平的身上看到从没对生活失去过希望,他是那么的热爱生活。在这里面无疑爱情才是最主要的动力。我们能看到少平在爱情面前的成长历程,从刚开始的因为与郝红梅惺惺相惜而产生情愫(换言之,如果不是郝红梅是其她人,也同样是这样的效果),这种爱只不过是因为境遇相同而彼此产生同情的意味。或许并不能长久。反观与晓霞的爱情,他们跳脱了因出身不同?的桎梏。少平无疑是成长了的,他不会因为出身,穿着而感到自卑了,更不会因为彼此相惜而错以为那就是爱情。在与晓霞的交往中,晓霞依旧是同情他的,但这里的同情更应该是为他的才华惋惜,有可以像她那样的学识,有像她那样热烈的心,生活却给他另外的样子。我们的晓霞无疑是激动的,看过太多臣服于生活,与之普通已不能提起她那颗热切的心,只有少平。我们的世界还真是小啊,转了一圈终于回到它应得的位置。 当我们的少平把他几乎所有的钱都给了那个小女孩,并为了这个小女孩和雇佣他的老板动手,更为了小女孩走时只顾数钱连招呼都没打而气愤时,谁能想到在少平的心中始终有着初始的愿望。第二次再见到小女孩时,依旧又回到那个老板手中,不自怜惜。似乎从她的口中已听不出人类心中的挣扎了。少平知道自己从书中唤得的美好终究是书中的,自己无力彻底改变冰冷的现实。但少平明白希望依旧在,要想打破冰冷的现实只有进到现实中去,在现实中勇敢拼杀。在大牙湾煤矿勇敢的少平找寻自己。在晓霞去世后,少平应该想了很多。“作者对于少平和晓霞给了这样一个浪漫的结局。”生活已给了我们的少平太多,让我们的少平终于在惠英那里找到归宿。学会在生活中成长的少平无论如何是不会接受秀的爱恋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而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这三种激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罗素 《我为什么活着》 对爱情的追求是人类亘古不变的定理。繁衍因爱情而美好。性仅仅是开端,而不是结束。 小说中少安与润叶的情感瓜葛、少安与秀莲的误打误撞、少平与冬梅的初识懵懂、少平与晓霞的激烈碰撞、少平与惠英的患难与共、润叶与向前的坎坷经历、金波与藏族姑娘的心心相惜(每每想到这里都会感叹那种初始的美好,心灵的契合)、润生与冬梅的日久生情。无论发生什么,对爱情的向往是人类进步的动力。 看到润叶的感情因为向前腿伤发生那么大的变化。真是不理解,生活为什么要这么捉弄人呢。难道这就是必须要付出的代价吗?润叶开始时不答应就不会有这么多的事情发生了。后来,向前答应离婚,润叶选择离开。我们也不会如此感叹。生活没有太多假设。每一次都是真刀真枪的在实战。当向前为了心爱的人,选择用酒来麻痹自己、当润叶听说向前截肢而选择来医院照顾他时、当向前睁眼看到润叶,抵在她怀里哭泣时、当向前感知武慧良对润叶的情感时,选择自杀因自身原因慌乱时、当润叶大声呵斥他,告诉他,你要抛弃我跟孩子吗?,两人相拥而泣时、当向前决定做个钉鞋匠,润叶前后相互帮扶时。生活硬是将两个原本依旧会各自生活下去的人拉扯到一起。产生责任,继而产生情愫,命运安排的隔阂消失了,取而代之是彼此的相濡以沫。爱有时需要经过大浪淘沙般的灼烈才能达到现实中的安宁。 润叶对少安的爱是偏执的。命运似乎对他们开起了玩笑,如果润叶没有考上学,没有去公家上班,他们俩还是可能会在一起的。润叶带着浪漫主义的想法,相信爱情胜过一切,可能还幻想着少安会带着她浪迹天涯,寻一个没有人认识彼此的地方了却此生。而少安深知生活的苦难,他也明白他身上的责任,不可能将身后所有的事情都抛下。润叶啊润叶,为什么你不能接受别人再走进你的心呢?在知道少安去山西是找媳妇后,并且找到了,润叶心都要碎了。在听到丈爷的劝告,心好的润叶选择嫁给了并不喜欢的向前。后面发生的上文已经交代了。 任何没有考虑好的事情都不要去做,因为你伤害的远不止你自己。事情是相互的,选择过后就要为此承担相应的后果。所以选择什么不重要,重要的你能为此承担后果。 少平与红梅因最初彼此的境遇而熟识,交谈过后发现彼此又是那么的相像。爱的萌芽或许当时就已埋下,但这只是少平单方面的。红梅或许只是想在寒酸的令其自卑的环境中发现还有和自己一样的,来换取心里面的舒适感而已。我们不能责怪红梅,这个懂事的孩子,凡是都是从现实出发,小时候家里的变故让她过早地懂得了社会,也让她比其她人更缺乏安全感。现实中自己再继续上学已经无望,只有为自己找到可托付终生的人才是重要的。这个人不仅能给自己安全感,而且还要家里殷实,吃喝不愁的。少平与红梅彼此的相识,更多的是因为他们能从对方那里获得心灵的慰藉。无疑在这方面是成功的,彼此都让对方在接下来的生活中变得更加自信。才有了后来红梅与顾养民的故事。红梅不坏,正像是前些日子看电影《驴得水》中,?为了让铜匠死心而说了那一番话,在铜匠跑后,她说的“对不起了,铜匠” 。还记得红梅还少平的那本书时吗?她没有忘,只是在纠结怎样给他呢。书中没有交代红梅这时候在少平的宿舍外是否有徘徊过,我相信是有的。 少平是纯净的。他也恨过红梅,但我相信爱(理解)胜过恨。毕业时,红梅因为偷毛巾被抓,也恰恰是因为少平从中斡旋才得以脱身。爱一个人就是无条件地盼着对方好。不应该像我们在《驴得水》中看到的那样,像?和铜匠一样,如果自己得不到,那就毁了她。被解救的红梅像是被大赦一样不知说什么好,但少平只是很平静地让她尽快回家。 在少平与晓霞的交往中,我们看到彼此并不是境遇相同的两个人。相信此时的少平是自信的。不会再将彼此的怜惜当做爱。而少平与晓霞更多的是彼此的欣赏。两颗热烈而勇敢的心碰撞在一起,难解难分。在学校时代彼此就相互借书看(多数应该是晓霞借给少平)。高中毕业后,少平回到村里教书,晓霞去到大城市里读大学。本该就此离散的两个人,却因某种缘分终究又再相遇。大城市的晓霞什么优秀的人都应该见过,比少平优秀的人更是大有人在。但或许对于晓霞来说都是泛泛之辈。关键不具有少平的男子汉英雄气概。书中提到过,只有跟少平在一起的时候,晓霞才是需要被保护的。只有在这种时刻,晓霞才甘愿以一个女子自居。 在书中有两处晓霞在生活中主动关心对方的地方。一处是爷爷的老黑猫死后,晓霞又买了一只一样的小黑猫送给爷爷。一处是晓霞在跟少安去找少平的时候,看到那不成样子的破棉絮,第二天悄悄的换了一套新的。晓霞有作为新闻工作者的那种敏锐(后来也恰恰是这种敏锐夺去了她的生命),好多事情是逃不过的她的眼睛。关键是她的那份心是否在上面。爷爷是生命中至亲的人,对于爷爷在老黑猫死后每天的表现,晓霞爸爸和妈妈是没有太注意的,就是老黑猫不见了,他们也只是略略的问一句。而晓霞知道是因为什么。当爷爷再次看到小黑猫的时候,我想他的心情是惊喜和欣慰的。书中对于晓霞的刻画并不是很深刻,有的时候她的出现恰恰是为了少平的故事准备的。而当晓霞看到少平的读书环境以及盖的破棉絮时,她的心中除了惊愕还有敬佩。心中的对于爷爷的那种情感再次被激活起来,那是我亲爱的人啊,我应该为他做些什么,看着他在受这样的苦,我的心亦如刀绞。他已经将少平看成了生命中至亲的人之一。 少平和晓霞的爱情无疑是浪漫的,两年之约,彼此都在数着日子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可是到来的消息是惨痛的。生命就那么不经意间消失了。如果不是还有人惦念,就好似不曾存在过一样。两年之约到了,少平依旧准时赴约,不知晓霞的魂魄是否也在山上树下翘首以盼。这些个人中,只有晓霞最懂自己,但到头来却是这样的结果。只有把自己完全沉浸到劳动中去才能让自己解脱,只有一天的劳累才能抵得住心中的伤痛。 当时读的时候还在怀疑如果晓霞不死,最终少平和晓霞会在一起吗?是否真的能逃脱掉像大哥一样的命运。每次少平这样想的时候,也似乎从来没找到解决的方法。每次的结果都是不敌现实的残酷。读到后来,我已经不再探究如果晓霞不死会发生什么?为什么我们那么在意结果,我们以局外人的身份在窥视人家的生活。若两人在一起,我们欢呼,又有人打破现实,说一些只要两颗心在一起,家庭背景什么的不重要;两人没在一起,我们又会说,你看,我就说嘛,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唏嘘叹息一番,过后还是各干各的活。我们在意结果,无非是自己的一厢情愿。这对于少平和晓霞已然足够。未来怎样有什么关系呢。还有什么敌的过两颗心的热烈期待呢。只要想起远方还有一个人值得自己如此的思念,冰冷的现实算的了什么呢。在这里真的有时不忍心读一本小说,有什么理由窥视人家的生活呢。 在晓霞走后,少平将所有的思念和感情都埋进那永远也不会停止的传送带上,随即被埋进滚滚的煤海里。在师傅走后,好心的少平想帮助惠英走出师傅离开的阴霾,主动承担家中的劳务,同时也想让这个冷清的家中好有些生气。我不知道少平今后还会保持读书读报的习惯吗?还会和谁讨论问题呢?难道和惠英吗?惠英依旧是中国传统女性中的一员。她没有那么大的志向,只是希望自己所关心的人都能好好地就心满意足了。当少平出事后,这个平常的女人就像当时在心里为丈夫祈祷一样为少平祈祷,希望这个好心的男人平安归来。平凡世界中平凡的人们拥有的平凡的愿望。当躁动不安的世界又回归原来的轨道上来,人世间早已物是人非。美好的,丑陋的终究是随着时间的长河一去不返了。生活其中的人们依旧在生活着,逝去的人们依旧被怀念着、被遗忘着。 这是一个进步的世界,又是一个平衡的世界。或许终于逃不过命运的枷锁,又或许依旧在抗争。不甘于平凡又结束于平凡,突破点或许就在你这。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七):也许生活原本如此

  一直以来就听说是部不错的小说,但我今年才买,各种缘由不一一赘述,断断续续读了三个月。第一本耗时较长,中间又夹杂着其他事情,第二本和第三本在半个月内都读完了。尤其到第二本的后一半和第三本,速度越来越快,因为人物关系在我脑袋里已经基本清晰了,大事小情也基本理顺,所以才越看越有滋味,越品越期待结局。

  这部小说作者路遥在1987年定稿,我在1986年出生,书里的故事停留在1985年。我和书里的岁月没有一天交集,但在作者安排的全知视角下,我看到了黄土高原上这个小村庄和村里这一辈人十年间的成长,也仿佛看到了我国在那十年间的政治和经济的大变革大发展。从没踏上过那片高原,也从未踩过那片土地,但三本书读下来,却觉得那里的一切是那么遥远而亲切,连遥唱的信天游都带着一种苍凉和悲壮,仿佛那东拉河奔腾的河水也把自己的生命往前拉长了十几年。难怪三毛说,“我看书,这使我多活几度生命”。

  少平篇

  无疑,这部小说的主线是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的青春奋斗史。他们的青春,流淌着汗水、血水和泪水,也奔涌着亲情和爱情的激流,还有各种暗涌漩涡夹杂其中,如自卑和摆脱自卑、痛苦和忍受痛苦、辛酸却苦中作乐、期待却终身遗憾等等。可以说,这是每个人青春的真实写照,每个读者都从中或多或少能照见自己的影子。换句话说,我们都是孙少平,我们又都不是。

  在我看来,少平是黄土高原上一个贫困家庭走出来的知识分子的代表。他身上有这个农村家庭祖祖辈辈留下来的抹不掉的痕迹,他朴实善良、诚实忠厚、吃苦能干,他会为家里的收成而辍学,会为不相识的少女而慷慨,会为对第一次收他做工的主家表示感谢而返还应得的工钱,会为偷盗手绢的前女友解围,会在师傅死后坚持照顾师母及幼子……同时,他也有新一代知识分子的新思想,虽然没有机会上大学,但他一直保持着读书看报的习惯,因为他坚信,走出双水村,一定有一个更广阔的天地。所以,在和顾养民、兰香这些大学生聊天时,他的境界非但没有落后,反而比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思路更加开阔;所以,在和田晓霞交流时,两个人才能达到思想上的共鸣,从而迸发出爱情的火花。正是他不凡的思想,才使他不同于他的哥哥少安,也指引他走上了以后的人生道路;但他又终究是个普通人,是千千万万平凡的劳动者中的一员,他也要为吃饭穿衣养家糊口而奔波,也要为了稳定的收入而当一名煤矿工人,所以他是个拥有不凡思想的平凡人。

  三本书看完,合上之后,回想让自己印象最深的两个镜头。一个是少平在胡永州的工地上的一个晚上。当小霞和少安,两个他生命中最亲近的人,在烛光下看到了他晾着淤青发紫的后背,却沉醉在手里的一本书的场景。当时我哭了,我想这个充满画面感的剪影可以定格为他的一生:背负着生活的厚重,同时追逐着精神的自由。另一个镜头则是小霞死去后,他一个人登上了古塔山,去赴两个人的约。

  “他听见远方还在呼啸。在那巨大的呼啸声中,他听见了一串银铃似的笑声。笑声在远去,在消失……朦胧的泪眼中,只有金色的阳光照耀着这个永恒的、静悄悄的小山湾。他来到杜梨树下,把那束野花放在他们当年坐过的地方。此刻,表上的指针正指向两年前的那个时刻:一点四十五分。时针没有在那一时刻停留。时间继续走向前去,永远也不再返回它经过的地方了。”

  作者是冷静的,时光不会为谁停留。生命和时间都如滔滔江水一样一去不回,师傅殉职,爱人罹难,这些创伤都永久地留在了他的身上,如同他右脸上那斜劈下来的一道疤一样深刻。但生活终究要继续,即使带着伤、流着血,死亡不会解决任何问题,他要做生活的强者,超越苦难和生死。因为他的心里,永远开着生命里的迎春花,如同小霞的脸庞一样美丽灿烂而充满朝气。一个人的生命里能有多少无奈和惋惜,又有怎样的愁苦和感伤?雨浸风蚀的落寞与苍楚一定是水,静静地流过青春奋斗的日子和触摸理想的岁月。还记得小霞死后,少平心里默念的那首诗吗?“不惋惜,不呼唤,我也不啼哭……金黄的落叶洒落心间,我早已不再是青春年少……”

  对于小说的结局,其实刚刚好,恰到火候。少平最后不是迫于生活的压力才继续当煤矿工人的,相反,作者给了少平选择的机会,他是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而选择回到黑色的大牙湾。那里对于他,有对工作的责任,有对生活的眷恋,不管未来如何,至少现在,那里是他的归属。就像作者所言,你永远也不知道你最终走向何处,或者最终结局如何,所以你要做的就是把你所知道的现在做到你能够的最好。

  少安篇

  少安哥哥是这部小说里我最心疼的角色。从少年到中年,几乎前半辈子就没离开过双水村,也许后半辈子也不会了,如他的名字一样安安定定,安土重迁。作者在书里不止一次用相同的话描述少安:“他像往常一样,精神抖擞地跳上生活的马车,坐在驾辕的位置上,绷紧全身的肌肉和神经,吆喝着,呐喊着,继续向前走去。”没错,这就是他孙少安,黄土高原的儿子。

  他是家里的老大。从年少开始,他身上的担子就注定轻不了。合作社的时候,大家分一锅粥糊口,结果是谁都吃不饱。他和大家一样,日日夜夜的煎熬和谋算,都是怎样才不至于饿死,还要躲过田福堂的各种算计,拼尽力气供弟弟妹妹读书,帮扶姐姐一家,照顾生病的老祖母和双亲,维持着家里的光景。后来赶上了改革的浪潮,他办起了砖厂,增加了收入来源,才能勉强支起一家人的生活和梦想:有了大哥,妹妹兰香才能顺利读完大学;有了大哥,少平才能放心走出黄原去闯荡;同样,有大弟的保障,姐夫王满银才不敢欺负姐姐兰花。他是家里的顶梁柱,没有他,也许这个家就塌了。

  他是村里的能人,韧,忍,仁……这几个字都在他身上看得出来。他能,他是第一个倡导承包责任制的后生,虽然被批判,但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思想是领先于同辈人的;他韧,千里过黄河,买骡子,买烧砖机,背千斤土砖,负三家光景,从不抱怨生活的苦难,像东拉河边的芦苇,坚韧不拔;他忍,他雇村邻到砖窑当小工,结果赔得精光,非但没有解决燃眉之急,自己反而背了一屁股债。砖窑停滞了一年,他也回归到了土地,面对着大家的冷嘲热讽,他忍气吞声,能屈能伸;他仁,砖厂二度辉煌,他不计前嫌又雇佣了村里相亲,出资兴建学校,一介农夫,却大有古人“达则兼济天下”的胸怀,实属不易。

  当然,我们的少安哥哥思想里也有小农意识的烙印,这无关对错,因为这和他的性格、生长的环境息息相关。他不会像少平一样勇敢地追逐自己的爱情,当润叶递给他爱的讯息时,他会碍于自己的身份地位而始终不敢说爱,只是将痛苦深深埋藏,把泪水洒在没人看见的小山坳里,最终走山西相亲,带回了妻子秀莲;他也会有投机心理,爱慕虚荣,当胡永合找他投拍《三国演义》时,他也动了心答应了,他想出名,也想赚钱,甚至想拿出一半的积蓄挣一个“农民企业家”的封号,只是最后在少平的劝说下才没有行动而已。

  对于少安的结局,他终于让孙家几代人在双水村扬眉吐气了,但在学校的落成仪式上,亲爱的妻子却因为常年的操劳得了肺癌。生活啊,生活,总是有得就有失,不会让你一直顺风顺水。虽然小说在这里结了局,但我们不免想到少安之后的痛苦余生,他会灰暗好一阵子,也许是三五年,也许是十年八年,但他的骨子里注定他不会就此倒下,就算为了两个娃娃,他也会继续启程,重新跳上生活的马车,坐在驾辕的位置上,绷紧全身的肌肉和神经,吆喝着,呐喊着,继续向前走去……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八):诗和远方

  “一九七五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濛濛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时令已快到惊蛰,雪当然再不会存留,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失得无踪无影了。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这样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将我带进了孙少平的世界,一个平凡的世界。

  孙少平,一个农民的儿子,按照当时农村大多数人的想法,高中毕业后应该回乡务农成为一个彻底的农民,然而他不屈从命运的安排,想尽一些办法从土地上走出去,纵然只是出去揽工,可能外面繁重的体力活还不如在家里务农,与大哥一起经营砖厂轻松,但是对于孙少平而言,他最渴望的就是走出去,他坚信自己不属于这个世界,而应该是那个扒火车的人,只要能走出去,他愿意承受那些磨难。虽然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但是他知道自己决不能那样做---留在农村,整天累得连读书的念头都没有。

  孙少平在物质上是窘迫的,但是你很难在生活中见到任何一个人,能够在那样的情况下还如此认真地对待自己的精神世界。

  孙少平的精神追求,是在顶着极大压力下的个人的选择。连他的父亲和大哥都不能理解他,可以想象,村里其他人私底下的那些嘲讽。之后来到了煤矿,他很欣喜那些工友能在井下听他讲书上的故事:那个与侯爵的女儿产生私情的于连,那个可爱的富家女冬妮娅。他们也只关心这些,他们不会想到于连的不甘平庸(在追求富足生活的过程中他采取了不光彩的方式),不会赞叹保尔的顽强不屈,不会敬佩江姐的牺牲精神。即使是这样,他已经很高兴了。

  孙少平是孤独的,但是不代表他孤僻。他能跟老乡和工友很融洽地生活,那些勤劳的人,尽管平凡,他都愿意与他们交往。是的,勤劳!正如路遥所说:“我们承认伟人在历史进程中的贡献。可人类生活的大厦从本质上说,是由无数普通人的血汗乃至生命所建造的。伟人常常企图用纪念碑或纪念堂来使自己永世留芳。真正万古长青的确实普通人的无名纪念碑---生生不息的人类生活本身。少平拒绝仲平让父亲将他调到省城工作,正是认识到工作本身没有高低贵贱,只要劳动,也只有劳动才是最光荣的。少平不怕前面的路有多艰辛,他害怕的是生活中没有了挑战,他感谢他所经历的苦难。在给兰香的信中,他写道“不要怕苦难!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难,苦难就会给人带来崇高感”。

  人有时需要孤独。孙少平在黄原当小工,住在一栋没门没窗,没水没电,所有的房间只有四堵墙的框架的楼房里。当他大哥和晓霞找到他时,他正背对着他们,趴在麦秸秆上的一堆破烂被褥里,在一粒豆大的烛光下聚精会神地看书。不是没有住处,他只是为了找个安静的地方看书,才搬到这里来的。熙熙攘攘固然好,独来独往也自有一番乐趣。人始终处于一个喧嚣的坏境当中,就没有时间来思考那些在物质层面之上的东西,而那些东西,你很难跟其他人分享。你只有学会独处,让自己在其中静静地沉淀。很多时候,你必须是一个不被理解的人。

  努力人人能做到,但只有持久地努力才能成功。当我们持久地进步的时候,也许最终还是实现不了自己的理想,但是回顾整个追求理想的历程,我们会发现自己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对的高度。我们不知道孙少平最后能不能考上煤炭技校,实现自己的理想,可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会有一个有别于普通煤矿工人的人生。

  生活不只于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路遥笔下的孙少平,向我们诠释了这样一种境界。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九):(2)第二小世界

  第二部少平带来了惊喜。 一开始我是误会他的。不要做农民,又无路可走,于是决定离开去外面闯荡 – 做临工。少安为他安排好营生,一起烧砖窑,在当时是条发家的路子,他不肯。又阴差阳错去了煤矿。我一度看轻他,因为他不探清情况就出去。多少人打着闯荡的名义,最后一败涂地,不过浪费了青春。但你又不能怪他。他只有一个一心务农的哥哥,身边都是实诚的庄稼人。不出去,在小小的双水乡,他又能翻江倒海出什么呢。山沟沟里的老实人,朴实、无助,却生有一颗不平凡的心。 少平和他哥一样,有庄稼人的吃苦劲。他在外面度过的每个靠自己的辛苦日子,都叫人不能小看他,因为这一切付出不是他的目的,只是他寻找出路的过程,和他哥不一样。少安把所有寄托给了土地,少平的心思更远大。他是同批劳工里最肯干的,还省吃俭用贴补家用。他过着平行的两个生活。一个全凭体力[他还装不识字来融入其中];另一个代表他真实的自我认同。少平因此重新得到平衡,在面对现实、自己和顾晓霞的时候。有一天,那个脆弱理想的世界可能会突然崩塌了也不一定。他的命运未必走出原有的格局,但一定不同于他的哥哥。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十):把心贴近大地去听心跳的声音

  对于《平凡的世界》,我有一个亲身经历的故事要讲。四年前亲人住院我去陪床,临床病友正值壮年突发脑出血,突然不能自如走动让他很是懊恼,非常排斥治疗,说些灰心丧气的话。我跟他说:“在我觉得遇到困境时,总会读读《平凡的世界》。”后来我把书捎到医院送给了他,由于左手不能动弹,他就用右手擎着书一页页看,我半夜醒来见他还在孜孜不倦地读着。在他看完这本书后,非常激动地说:“这本书真是太让人感动了。”从看到《平凡的世界》那天起,他像变了一个人,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努力下床锻炼身体,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他康复出院了。《平凡的世界》在我不如意时给了我不服输的信念,很高兴我把这份信念通过书的传递让另外一个人获得了重生。

  在追悼路遥的挽联中有这么一副:来也你哭哭来平凡世界,去了哭你哭去辉煌人生。路遥短暂的42岁的生命中,写下了两部经典作品《人生》和《平凡的世界》,尤其是百万字巨著《平凡的世界》,因其传达出的不屈不挠、改变命运的强烈命运追求让千千万万读者为之鼓舞。路遥是不朽的,《平凡的世界是不朽》的。即便成书于上世纪90年代,讲述的是上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陕北黄土高原的时代变迁,在今天搬上荧幕依然能够让人感动、让人振奋。《平凡的世界》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大的影响,不仅仅在于它是茅盾文学奖作品,更在于它触动了读者的心灵。唯有热爱生命,热爱养育自己的土地,才能留下如此不朽的篇章。

  上世纪80年代末,路遥开始创作《平凡的世界》,那个年月里流行着“现实主义过时论”,文坛主流是寻根文学和先锋文学,像路遥这样采用纪实性方式描绘农村生活的作品并不多见。路遥回到田间、深入煤矿,用他收集来的大量素材融进了对生命和时代的感悟创作出了《平凡的世界》,展现了历史重大转折时期的时代生活。现在再来翻看这部巨著,仍然对现实社会有着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因为路遥创作彼时就把眼光关注到了农村问题上。像理想青年孙少平想要走出农村、实干家孙少安要带领村民致富、人民公仆田福军决心要改变农村现状,过去了几十年这些仍旧是农村的现实写照,而文中传递出的披荆斩棘,冲破命运枷锁的不懈努力催人上进。

  《平凡的世界》不论作为文学作品还是影视剧都取得了成功。正如它当年以现实文学的姿态有别于先锋文学一样,电视剧《平凡的世界》跟当前荧幕上热播的其他作品同样并不相同。为什么电视剧《平凡的世界》能够超越一众爱情偶像剧成为老少都喜欢看的作品?正是在于作品本身传达出的精神让观众卸下了浮躁、回归了内心,在物质主义弥漫的当下,再次回味思考与自己人生相关的各种严肃的命题。电视剧收官了,留给我们的思考还在继续。我很同意此次研讨会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所说的:艺术家只有把心紧贴在裸露的大地上,才能听到大地心跳的声音。

  路遥已逝,经典永存。《平凡的世界》唤起了我们前进的勇气,那就用脚步去丈量平凡的世界,为不平凡的事业而努力奋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