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文字是药做的》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文字是药做的》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8-10 05:30: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文字是药做的》读后感精选10篇

  《文字是药做的》是一本由许石林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80元,页数:33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文字是药做的》读后感(一):清品不群——读“下午茶”书系之许石林《文字是药做的》

  清品不群

  ——读“下午茶”书系之许石林《文字是药做的》

  大千世界,纷纭万状。一个人眼光的落点在什么地方,也就代表了他的价值观取舍。人以群分,在各种各样人群当中,有一种读书人群,可能他们也偏嗜某一类书,但读书的目的不是完全为了提升某种谋身的技能,而主要是为了特别的消遣,一种不断寻找对自己生活态度予以解释理由的消遣,或者直接说,就是十分不安地寻找旁证:不仅我如此,我尊敬的人也当是如此。

  无论多么特立独行的人,都是害怕孤独的。他们介入人群的方式,不是和光同尘,但也不是一刀两断、六根清净。而是不断地在“例外”中寻找,或者不断地提出自己独到看法

  读许石林《文字是药做的》一书,我的脑海中不断地冒出“清品不群”四个字。比如,他对“清高”的看法,就不与世人同。社会生活中,要做到“清高”,是很难的。而那些被别人看做“清高”,自己并不这么认为,却又有口难辩的人,也是很痛苦的。他们经常也只得以“大隐隐于市”来自我安慰。这样一来,清高就越发少了。在《“清高”没了,才发现不能没有它》一文中,许石林写到:“过去的读书人中,‘清高’的人为数想来是不少的,‘清高’是很多读书人的活法儿。”好一个“活法儿”,这就把“清高”常态化了。应该说,一个“清高”常态化的社会,可能是一个别扭的时代,但一定是有趣的时代。有趣,就是生活有意义,就是有梦。许石林说:“我们反对‘清高’,并且反对有效突然发现,没有了‘清高’,对谁都不好。”这一点,真是很珍贵意见,说石破天惊都不过分。其实,他也是在不断为自己的突围寻找说法吧。

  他真是一个很仔细、认真的人,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我们看电影《白鹿原》,最多保留喜欢或者不喜欢的看法,他一眼就看到了一种地道的不真实。这非常有意思。每个人都在生活,但是,有的在创造,有的在依据惯性制造,以至仿制或者粗制滥造,这就有了真假莫辨。许石林看见《白鹿原》上的人割麦子动作,就很不舒服。他说:“我看电影《白鹿原》,尤其反感剧中的麦客割麦像驴群一样在地里糟蹋麦子,真正的关中农民割麦,割得整齐漂亮,放得很讲究,不散乱,麦茬尽量留得很低”。还有,“你端起一碗面,单就那个动作,就能看得出你是不是关中人,你对面的感情、你是不是吃面长大的。”(《吃相》)一个人吃饭的动作与掩饰,差不多就泄露了他全部成长发展信息。那么,一个民族吃法呢?

  这些看法其实很常识,如果不是读书人,并无大碍。因为,无数按照常识生活的人,可能生活也很不容易,但是,他们放弃寻找佐证努力,痛苦就会少些。在《17代人372年守望》中,他的举证就更稀奇了。“全人类还有没有第二个同样的事例,像佘家那样,一个家族17代人诚挚地为一代忠直之士袁崇焕将军守墓372年?恐怕没有。最好没有。”这“最好没有”,恐怕就是决绝之词了。

  一段时间以来,文人都喜欢用“岁月静好”、“暖老温贫”这几个字,但真正读后让人动心的文字并不多。还是许石林的举证最好。在《收藏不识字的文化老人》中,他说:“我坐在她们旁边听她们说话,老人们因为我在旁边,突然有了点儿羞涩,她们个个都很注意自己的体态坐姿、会很快检查自己的衣着是否没扣好扣子头发乱不乱,甚至连拐杖放的位置都要重新挪一下,声音是那种明显地收敛了的。你能感到她们很注意自己,虽然我不是外人,但是她们突然表现得会管理自己。我将老人这种羞涩的表情和动作以及流露出来的那种心态理解文雅,一种来自于中华传统礼仪的文雅。”

  简直太绝了,“文章羞涩成”,归根结底,所谓文明、文化,无非就是一种,乃至千万中羞涩而已。而清高,是一种独具特色的羞涩,不信吗?那就跟着许石林追踪那些硕果仅存的清高吧。

  《文字是药做的》读后感(二):书生之言让人深思——读《文字是药做的》

  书生之言让人深思

  文/张宏涛

  读了许石林的新作《文字是药做的》后,感慨万千。虽然不曾与作者见面,但作者的形象已经树立我在眼前:一个罕见的具有传统风骨忧国忧民的书生。

  该书让我了解了很多传统文化知识,比如古琴历史,名曲的由来民歌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原则戏曲如何振兴,以及很多传统风俗变迁等等;该书也写了一些文化人故事……最让我感到震撼和深思的是作者提出的一些历史如何传承的命题

  在《“无土栽培”——历史教科书缺失》一文中,作者提出“人有自己的出生地和成长的本土环境,犹如植物有它的生长环境。人自然应该起码像植物一样,对自己所生所长的本土环境的过去历史和文化沿革有所了解和熟悉……过去的读书人,很注重从本土的历史文化基因中寻找并吸取营养……现在的历史教学,是一种“无土栽培”,完全忽略学生的本土文化历史常识的教育和传承……那些读书在外并有很高学历人士,对于自己的家乡,几乎所知甚少。” 这篇文章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经历,前不久我在家乡一个名胜古迹景点,碰到了一个千里迢迢坐飞机来的一个女孩,还碰到了一个远渡重洋前来的日本人。可我三十多岁的人,才第一次来近在咫尺的家乡古迹处,还是陪外地的朋友才来的。实在惭愧,说起家乡的文化历史,我的确了解甚少,也无法传承本地的历史文化。

  在《博物馆为何成了文物坟墓》一文里,作者更是痛陈“当今博物馆成为大多数文物的坟墓……大部分文物藏品永不见天日,有它就好像没有它一样。大部分文物就好像死了一样……中国的博物馆的运作体制,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

  在《收藏不识字的老人》一文中,作者又呼吁我们重视老人:“这些被我称为可以收藏的老人,有两个表面特征,一是年龄天大都在80岁以上,二是大都不识字,或识字不多。……我们收藏历史物品,因为藏品是记载文明、承载文化内含的文物典章。其实,人身上更多地携带着那种活着的文化、活着的文物典章。我觉得这些不识字的老人是那种被旧文化所化之人,是一种旧时代留给我们的活着的文物。对这些文物,要说收藏,就应该是多接触她们,感受她们言谈举止中表现出来的旧时代的气息。”

  全书一篇文章都散发着浓郁的文化色彩,让我深思。作者对文化的严谨虔诚态度也让我对文化产生敬畏之情。

  有的书是可乐,喝着甜;这本书是药,能医缺乏文化之病。

  本文发表于《北海日报

  《文字是药做的》读后感(三):文字果然是药做的---------评许石林《文字是药做的》

  看许石林的文章很快意,为什么呢?无他,文字中表露出的真性情使然,使你不由自主地跟着笑、跟着乐呵、也跟叹息、跟着愤怒… 总之,快乐着你的快乐悲痛着你的悲痛…

  现代生活节奏之快,可能是任何朝代都不能比拟的,国民集体意识,也可能是任何时代中最突出的。这可能也是社会发展的某个必然结果吧。每个草民面对着社会、工作、生活的种种重重压力,无安全感、无信仰无理想、无追求… 在浑浑噩噩中,一天天向前生活;这可能也不是每个人生活的本意,或许大家都有过曾经美好梦想,可是理想丰满现实却很骨感;于是乎,大家都随遇而安得过且过的,去过日子去生活了… 这也没什么不好,毕竟社会就是这样发展的,人类生活就是这样生生不息地在传承。

  可仅仅这样就够了吗?当然不够。社会还是需要一些精英人士,能站得高、看得远,能够高瞻远瞩高屋建瓴的,发出不同的声音。能给社会弊端思想垃圾以及社会盲点等等,给予一针见血的、直指人心的、震耳发聩的声音,使我们在生活中,不至于一直一直地在沉沦,可以边前行思考,边思考边获益,再前行时,就眼明心亮了很多,心里安定了许多,安然笃定平和中正,既和谐有利于社会和个人的发展,这多好!

  许石林的文字,正是这种声音的代表。

  读了他的文章你就会豁然开朗,为什么文字是药做的,药做的文字又有什么样的功用

  在《失礼的年与失节的礼》中,许石林告诉我们,年味越来越少、而礼节越来越多的原因。他说:在年的氛围里,在礼节的规范下,人变得很多情。有了这种年的底蕴,我们才可以让有节制鞭炮为我们的精神礼仪助兴。

  《人文作用究竟是什么?》这可能是文人们经常思索问题作为大众的草民可能觉得此事和我无关吧?其实不然! 举个简单例子吧,人生在世难免会碰到一些生死离别事情,当我们在参加一些亲朋好友婚礼乃至于葬礼时候,在碰到司空见惯的一些程式化仪式的时候,我们不懂不明白稀里糊涂的跟着做,懵懵懂懂的在执行,那知道这里面蕴含着、传承着深刻的人文精神啊… 随着作者的解读,慢慢的跟随从远古、从历史、从优秀的传统文化,甚至从《周礼》、《诗经》中找到缘由的时候,我们是多么的快乐、开心满足同时又是怎样的包含敬意啊!人文就是这样不自觉的被传承,难道你能说它不伟大吗?

  《知味有福》表面上好像是在写吃,实际上是说颜回之乐——居贫而自甘其味,享清福自得其乐;真正的口福即为知味。

  许石林的文字,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哀乐的版权费》对“特有才”的律师,极尽嘲讽之能事,使我们在哈哈大笑之余,更明白了心胸可以大一些再大一些…

  说到风水,给人感觉一下子就玄妙神秘起来了,可是许石林的《风水》一点都不玄妙和神秘,用柔柔的文字、温和笔触,先给我们描述了一幅画面感极强的关中乡下的美景,然后再用质朴言语告诉你,什么是好风水?好的风水就是心地淳朴德行纯善。

  《把能吃的都吃了,把能喝的全喝了》光看到这个题目,就已经能感到许先生的愤愤然了,再看到“古今多少事,都付吃喝中!”先是哑然失笑,而后却一点都笑不起来了…

  电影《白鹿原》中黑娃的吃面,确实让人感觉到不真实不自在,可由此得出了:“人之所以是文化了的人,就在于注意吃相”这种‘高深理论的人,却非许石林不可,因为他是道地的关中人、文化人!况且他在文章《吃相》中还请出了孔子的言论做佐证,更是言之凿凿

  许石林的文字呐喊之声,也不绝于耳。从六祖慧能真身受辱,到我们该怎样尊敬老人,言之谆谆其心日月可表。

  历史本来是刻板的,在作者的笔下倒也趣味横生,如《<战国策>中的“超女”们》”让人忍俊不禁;但在作者娓娓的谈古论今中,感到更多的是他的思考,甚至是不合时宜“盛世危言”的可贵。清张潮在《幽梦影》中曰:著得一部新书,便是千秋大业。这本《文字是药做的》的书,至少也寄托了作者---“文章千古不朽,为文之人亦可谓千古不朽”的人文精神追求和理想吧。

  (高一菲)

  《文字是药做的》读后感(四):药做的文字

  董桥先生说,文字是肉做的。许石林则告诉我们说,文字是药做的。到底文字是肉,还是药做的,对一般读者而言,或许是一个疑问。其实文字不管是哪一种材质做成的,其底色应该相差不是很大。

  之所以这样说,概因为文字的构成是复杂而具有多重可能性的。所以,董桥和许石林的说法也都无法细分出对错。不过,要将两者对文字的意见拿来对比,亦有味。董桥的颇见性灵,娓娓道来,独有一种风韵。而许石林在文字构造世界里,还原的是对文字初始状态,以及由此对传统文化的意见。

  不过,与其说许石林继承了周作人、汪曾祺,不如说他从周、汪上溯到桐城派和唐宋八家,乃至有汉魏文章的意味丰富的知识和对知识探幽发微的解读与体悟,常常让人有豁然开朗、原来如此之感。其能深入细微精神处,又能浅近生动表达,娓娓道来又振聋发聩。其写作风格,将文与话自如地穿插调度,平实与尖新、散淡与奇崛极其平顺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读之每每让人击节称赏。

  这样的例子在《文字是药做的》中很多。比如“我不一定喜欢纯粹的甜,但我喜欢吃别的东西时,感到别的味道里的甜。就是说,我不喜欢为艺术而艺术的纯粹艺术,我喜欢洋溢或流露在别的事物中的艺术气息,即我接受欣赏别的事物中蕴含着的文艺力量”。又比如“人文,使人生活得更节省成本、更易获取幸福感”。这样的词句显得有些语重心长,而在他的笔下,这可不是文化消费品,而是包含了对文化的尊重普及

  作家杨争光在书里的序言中说,石林是礼与理的推崇者。是不合礼与不合理挑战者。在石林的词典里,礼与理是一种东西,即天理。在一个物欲横流、人欲横流,物人已经合一的国度,石林几近于愤怒的喝斥,显得可贵而又可爱。他不惮于做一个现在的堂吉诃德,提枪跃马,和“风车”战斗。这一种精神在微博上也时常遇见,他跟一些不相干的人理论传统,话题时常说的不是一回事,他亦耐心说服。这样的谦谦君子,也真有古风。

  无独有偶,学者鲍鹏山也说,能够认知和认同基本良知,致力于在道德和智力上启发愚蒙的作者,是珍贵的。在中国的当下,这不仅需要能力,还需要勇气。他们的写作,是这个时代道德良知和认知能力的体现和印证,是这个堕落时代残存的光荣和复苏的希望。许石林说文字是药做的,正在于它能散发出些许微光,照亮我们的日常生活。

  文字是药做的,当然不是许石林的发明创造,而是脱胎于刘向的语句: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在这个时代,充满了太多的喧嚣,而真正做学问研究问题的人则隐于网络的大千世界里,以自己的方式传递“正能量”。由是观之,许石林好像是在开一种药方,实则非也。他只是用常识来叫醒一个个装睡的人,让更多的人明了,所谓生活就是那些普普通通的道理,没有稀奇,稀奇的是我们连常识都辨识不清了。

  《文字是药做的》 许石林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5月出版

  《文字是药做的》读后感(五):鲍鹏山评《文字是药做的》

  堕落时代残存的光荣和希望——评《文字是药做的》

  鲍鹏山

  老话说,写文章要言之有物。这个物是什么?写个筐子画个篮,算不算有物?不算。因为,篮筐里有东西,才算。

  老话还说,不能捡到篮里都是菜。那什么才算是菜呢?有营养有滋味且无害的。

  这个篮筐里如果装有菜,就可以说是“言之有物”了。

  还是老话说的,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物的“物”,是“理据”的综合体。

  这世界上,不同层面、不同行当的理,多了去了,写文章,就是要不违背这个理。这个理,就是古人说的“天理”。今人一讲到“天理”,就想到理学,就把这个“天理”与人性人欲对立起来,好像天理就是压抑,就是残害,就是捆绑。殊不知,“天理”的“天”,指的就是“自然”,不是与人相对的那个“天”,而是与人相容的“天”,人性、人心、人道、人格,都是“天”,符合人性人道与人格的东西就是天理,天理就是自然之理,天理就是人道。

  我这里特别提到了“人道”、“人格”。人与其他动物不同,在于人不仅有生物学的欲求,还有社会学的本质。这社会学的本质,就是道德人格,这是人的本质欲求之一,有此欲求,才是人。很多人不理解这一点,才把“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其实,“天理”中的道德、秩序、礼义等等,正是人的本质欲求。再说一句老话:“吾手写吾心”。这是对写作者的要求。吾心是人心,写人心的文章,就不能违背人的“天理”。

  为什么文章不能违背“天理”?容我先绕个弯子。

  一切法律条文,叫人间成文法,而这个成文法的背后,就是“自然法”。成文法不能违背自然法,因为它是自然法的人间呈现,是天理的人间显像。而“自然法”是什么?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些基本人性、人心、人道、人格,既有人的自然欲求,也有人的道德向善。

  举个例子。刘邦进入咸阳,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巿。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馀悉除去秦法。”……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

  为什么“杀人者死”,杀牛羊就不死?这背后的“自然法”,就是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生命的保护。为什么“伤人及盗抵罪”?就是对人权以及财产权的尊重。人间的成文法,就是这种价值的法律呈现,是法律对这种价值的保障。而秦此前的“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就违背了人性,违背了人道,剥夺了自然赋予人的基本权利,一句话,违背了“自然法”,违背了价值。

  刘邦简陋的三章“成文法”,是对“天理”的认同和弘扬。而他宣布“悉除去秦法”,是对违背天理的秦成文法的唾弃。

  成文就是写成文字。岂止“成文法”不能违背“自然法”,一切师心自造的文章也不能违背“天理”。好的作者,知道天理在哪里,著书立说,就是弘扬这样的天理,至少不能违背天理。

  我和许石林没有见过面,但是,我看过他的一些文章,觉得他学问好,读了不少书,还没有冬烘气,文字恣肆而能收敛自如。这对于一个作者,已然不易——要知道,今天多少所谓学者教授,除了会写“论文”,一句有意味有趣味有人味的话都说不出来。

  更重要的是,许石林有价值观,他的文章不违背天理——要知道,今天多少名流作家,舞文弄墨,专门违逆天道坏人心术!

  在教育普及、知识爆炸而知识体系分类越来越细的时代,有学问,不难;难在有文采,因为文采来自天赋。

  在十三亿之巨的人口大国里,找一些有天赋的,也不难;难在有激情,因为激情需要对生活琐碎和功利的超越。在浮躁而狂热的时代,有激情,也不难;难在有价值判断力以及仁以为己任的担当,因为,这需要良知和责任感!

  喔喔!这个时代,人们最为缺乏的可不就是良知和责任感?

  因是之故,能够认知和认同基本良知,致力于在道德和智力上启发愚蒙的作者,是珍贵的。在中国的当下,这不仅需要能力,还需要勇气。他们的写作,是这个时代道德良知和认知能力的体现和印证,是这个堕落时代残存的光荣和复苏的希望。

  《文字是药做的》读后感(六):字里行间闻药香

  《文字是药做的》是许石林的一本文化历史随笔集,洋洋洒洒几十篇,嬉笑怒骂深入浅出,率性而至皆成文章,如其书名,这真就是一本“药书”,于字里行间弥漫着幽幽药香。

  冰片入篇章,犹悬提神醒脑囊。《失礼的年与失节的礼》 中,“鞭炮声能炸出年味儿吗?鞭炮能拯救日渐式微的中国年吗?”作者开篇便如此问道,接着更发出了“现代人拜年的困顿在于失礼而抱物,礼多人不怪变成了物多人不怪”之感慨,在年的氛围里,在礼节的规范下,人变得很多情。有了这种年的底蕴,我们才可以让有节制的鞭炮为我们的精神礼仪助兴。

  柴胡润字行,饮罢疏肝解郁汤。《把能吃的都吃了,把能喝的全喝了》中,“曾国藩土鸡”、“左宗棠牛肉”、“李鸿章鸭子”乃大人物的品牌,“夫妻肺片”、“宋嫂鱼羹”是小人物的字号。作者从对“吃喝糟践、浪费”的愤愤然下笔,而后却哑然失笑,最终只能在“古今多少事,都付吃喝中!”的叹息声中收尾。

  艾草埋文底,畅快温暖慰心肠。《知味有福》中,颜回之乐“居贫而自甘其味”,陶渊明之乐“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王憨山之乐“自醉山居蔬食饱,无事开门闲看蛙”。知味不易,能知味者即会享福。

  用“药”做成的文字,是有温度的文字,用指尖抚摸用目光触及这以常识为引的“药方”,隐隐药香中唤醒一个个沉睡的人,或装睡的人。

  ——《文汇读书周报》http://dszb.whdszb.com/whdszb/html/2013-07/19/content_166383.htm

  《文字是药做的》读后感(七):【转载】文坛“好汉”的本事与本色

  文坛“好汉”的本事与本色

  ——读许石林《文字是药做的》

  许石林先生写到他的书法家朋友薛铸时,是这样描述的:“认准道理,即坚定不移,旁观者尚为之惴惴思忖,自己却迎风而立,虽危崖深渊之侧,浑然不觉”,可是读毕眼前这本书,摩挲这“药”做的文字时,却也觉得此话分明就是作者的自题词,此间有真意,这个同是陕西关中人的文人,每遇社会上那些对传统文化不恭不敬,有悖于仁理道统的人事时,提刀上马,风驰电掣,剑锋所及,往往令人刮目惊看,痛快处常叫人鼓掌击节。许石林毕竟是许石林,这样的人,就是一位文坛“好汉”,其时评或随笔,与其如题目所言有“药味”,我更觉得透着一股知情识趣的人间味,有生气,有正气,也有顽气。

  书中很多文章在网络上早已读过,如果我们仔细咀嚼的话,一定有好东西作为镜鉴,尤其这种活蹦乱跳的文字,不刻板,不枯燥,是为有生气。其文辞虽不是精雕细琢,通俗近似大白话,甚至偶尔略显粗糙,但这种“粗糙”又不是人人学得来的。道理很简单,书话掌故很多人都读过,一旦用得上场,往往出现这么几种情况:一是必须直接引用那就照直摘抄,二是不必直接引用却无法自述只好勉强摘抄文本,三是既夹文本原话又夹自己理解,四是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就是最好的。后两种写法在许石林的文章中是最常见的,但这样做并不容易,可许石林已称得上是成功的了。古籍记载中的历史事件,他不是一番原文直接抄下后顺带两句评价就直接了事。不是的,他用自己的语言讲出了故事,非常好玩,充满民间的烟火味,听着这些故事,就好比在一棵老榕树下,一个说书人一边拿把蒲扇摇着风,一边娓娓讲出好玩的故事,老妪稚童也该听得津津有味。比如在《胡人不懂汉语,和尚被自焚》一文中,历史载述了熟于作者心中,一件是金熙宗完颜亶身边的翻译对汉语半懂不懂而致使他误杀汉人官员,另一件是元朝达鲁花赤因完全不懂汉语受蒙骗而误焚和尚。通篇夹叙夹议,两个故事信手拈来,不用费力去如何照直翻译古文。因为以作者自身的抱负与才识,料是不屑以藻饰为工,他要表现的都是他的思想与情感,由于内在的力量而表现出的,吃喝坐立之中洞见深层,这就是作者把古书读懂而熟化了的读书本事。

  且看许石林读书说书的本事,是于沉靡世风之中而有充沛的生命,这种生命的来源,则是基于服膺儒学。礼仪失范、道统式微、情义尽失,见了诸多不平,故其文出语迫切,原是性情的自然;又因其有自觉的修养,而无过度愤然的表现,此又是许石林的正气所在。在《今天我们该怎样尊敬老人——写在重阳节》,作者坚守一个信念——尊老敬老,无论老人自身有何缺行缺德或是受时代环境影响遭遇文化的尴尬与社会的纠结,“让老年人日子好过,是文明的必然”,刚正之气,于纸上掷地有声;说理分明,亦可见风神朗正。尤其是写到那些不仁、不义、不智,或无礼、无信之事,行文虽深切,亦复愤激,比于一般的随笔时评,或嫌失于温厚,然这就是许石林的本色——正而不虚,刚而弥坚。一方面,他格外敬重那些一辈子风骨自遒的文化老人,他写程砚秋、于右任、商承祚、朱季海、石鲁几位老先生,融进了对其志业坚守和人格修养的理解与敬佩,直让人感到“心向往之”;另一方面,他就是痛恶庸俗,鄙弃下愚,他就是忍受不了“下士大笑,如苍蝇声”诸如此类等等。

  然而,许石林敬畏传统,却不是食古不化的迂夫子。也就是说,他虔守礼法而不为礼法所拘囿。“且汝独不见夫虱之处于裈中,逃乎深缝,匿乎坏絮,自以为吉宅也。行不敢离缝际,动不敢出裈裆,自以为得绳墨也。饥则啮人,自以为无穷食也。然炎丘火流,焦邑灭都,群虱死于裈中而不能出。汝君子之处区内,亦何异夫虱之处裈中乎?悲夫!”当时阮籍在《大人先生传》中所指的“正人君子”,其实皆是伪君子、伪礼法之士。在今天,这类人依然存在。他们手中稍有点权力,便洋洋自以为混得人模人样,所谓的足履光鲜,所谓的成就有为,也不过是和虱子一样,寻一条裤子缝儿呆下来,找机会趁势表演,有时间就咬人,把自己的腐臭当虚荣罢了。这在《以文化的名义脱别人裤子》中批评得尤其明显有力。以刺激旅游业,扩大地方知名度,吸引世界各地游客为理由,有人居然提出要恢复“裸体拉纤文化”,极其可笑可耻,但是,作者并不是为巴东神农溪的纤夫们感到可笑,真正可笑可恨的乃是“以文化的名义脱别人的裤子,以旅游的名义满足窥阴癖”的“那些衣冠楚楚的文化人儿”。对于许石林来讲,他往日如机关枪般“扫射”这些伪礼法之士,触碰到他们的难堪之处,当然这些伪礼法之士就恨他,事实上作者更恨这些表面拿文化做挡箭牌或装饰脸面,实则严重毁道败礼之人事。因此,有人要是以为许石林对此骂得过凶了,凶得失范了,只能说是还不理解作者。平日金刚怒目,性情既挚的他对传统文化的敬与护,自非狂妄无知辈短视所能及。

  也许生长于陕西蒲城,关中人性格浸着一种“野”的气质,于是构成了许石林文章的另一可爱之处——有顽气。他善于调侃批评,看题目便可领会一二。比如他质疑当下中国博物馆的监测运作机制、馆藏档案信息,认为让收藏的文物永不见天日无异于送进“坟墓”,于是有了《博物馆为何成了文物的坟墓》,再有他以“无土栽培”和“转基因培育”生动比喻现在的历史教学,批判历史教科书编著完全忽略和严重抛弃学生的本土文化历史常识的教育和传承,《“无土栽培”——历史教科书的缺失》如此理趣的一个题目起得怎不叫人赞好呢!所以说,顽气、妙趣就是许石林随灵气流淌着的文墨河流中时不时击荡起的朵朵浪花。

  但是,如果读完全书,仍觉得这只是普通的历史文化随笔,就未免有点轻视了游贯其中的思想因子。许石林先生确实把当下社会转型期间的很多现实文化状况给描述出来。固然,他是要通过这些文字载体表达自身的一种体察感受,那就是历史文化在传统与现代的更迭,春秋替换与沉淀的过程等等。然而,面对岁月的变迁,作者即使能指出了困境难题,也不尽然同时能给出圆满的答案。因为纵然洋洋洒洒的笔墨底下,其实也掩盖不住他内心时有的无奈和茫然。眼看圣贤仁礼在这片国土上一点一点地消失,传统遗存一寸一寸地消失,这个过程还是心不惊肉不跳、眼不红耳不赤,痛惜之情已经渗透到他的骨子里去。对于今人为什么要如此“破旧”,“破旧”了又为何要如此“立新”,作者同样也在思考和担忧。他只能在历史故实和旧人旧俗中探幽发微,一边沉浸在文化的认同和反省之中,一边予以片光吉羽的微言大义。为此,作者的心情并不是轻松的,好汉泪笔不轻现,只是未触深伤处。读者若是能从中读懂某些传统要义和文化良知,亦算是不辜负了作者的“药言”。毕竟,时风众势,难能可贵的是许先生为文化生活把脉,大声疾呼,守之以固,持之以坚,一股牛劲儿拗到底,终究是文坛上一派“好汉”本色。

  《文字是药做的》读后感(八):清品不群

  大千世界,纷纭万状。一个人眼光的落点在什么地方,也就代表了他的价值观取舍。人以群分,在各种各样的人群当中,有一种读书人群,可能他们也偏嗜某一类书,但读书的目的不是完全为了提升某种谋身的技能,而主要是为了特别的消遣,一种不断寻找对自己生活态度予以解释的理由的消遣,或者直接说,就是十分不安地寻找旁证:不仅我如此,我尊敬的人也当是如此。

  无论多么特立独行的人,都是害怕孤独的。他们介入人群的方式,不是和光同尘,但也不是一刀两断、六根清净。而是不断地在“例外”中寻找,或者不断地提出自己独到的看法。

  读许石林《文字是药做的》一书,我的脑海中不断地冒出“清品不群”四个字。比如,他对“清高”的看法,就不与世人同。社会生活中,要做到“清高”,是很难的。而那些被别人看做“清高”,自己并不这么认为,却又有口难辩的人,也是很痛苦的。他们经常也只得以“大隐隐于市”来自我安慰。这样一来,清高就越发少了。在《“清高”没了,才发现不能没有它》一文中,许石林写到:“过去的读书人中,‘清高’的人为数想来是不少的,‘清高’是很多读书人的活法儿。”好一个“活法儿”,这就把“清高”常态化了。应该说,一个“清高”常态化的社会,可能是一个别扭的时代,但一定是有趣的时代。有趣,就是生活有意义,就是有梦。许石林说:“我们反对‘清高’,并且反对有效,突然发现,没有了‘清高’,对谁都不好。”这一点,真是很珍贵的意见,说石破天惊都不过分。其实,他也是在不断为自己的突围寻找说法吧。

  他真是一个很仔细、认真的人,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我们看电影《白鹿原》,最多保留喜欢或者不喜欢的看法,他一眼就看到了一种地道的不真实。这非常有意思。每个人都在生活,但是,有的在创造,有的在依据惯性制造,以至仿制或者粗制滥造,这就有了真假莫辨。许石林看见《白鹿原》上的人割麦子的动作,就很不舒服。他说:“我看电影《白鹿原》,尤其反感剧中的麦客割麦像驴群一样在地里糟蹋麦子,真正的关中农民割麦,割得整齐漂亮,放得很讲究,不散乱,麦茬尽量留得很低”。还有,“你端起一碗面,单就那个动作,就能看得出你是不是关中人,你对面的感情、你是不是吃面长大的。”(《吃相》)一个人吃饭的动作与掩饰,差不多就泄露了他全部成长和发展的信息。那么,一个民族的吃法呢?

  这些看法其实很常识,如果不是读书人,并无大碍。因为,无数按照常识生活的人,可能生活也很不容易,但是,他们放弃寻找佐证的努力,痛苦就会少些。在《17代人372年守望》中,他的举证就更稀奇了。“全人类还有没有第二个同样的事例,像佘家那样,一个家族17代人诚挚地为一代忠直之士袁崇焕将军守墓372年?恐怕没有。最好没有。”这“最好没有”,恐怕就是决绝之词了。

  一段时间以来,文人都喜欢用“岁月静好”、“暖老温贫”这几个字,但真正读后让人动心的文字并不多。还是许石林的举证最好。在《收藏不识字的文化老人》中,他说:“我坐在她们旁边听她们说话,老人们因为我在旁边,突然有了点儿羞涩,她们个个都很注意自己的体态、坐姿、会很快检查自己的衣着是否没扣好扣子,头发乱不乱,甚至连拐杖放的位置都要重新挪一下,声音是那种明显地收敛了的。你能感到她们很注意自己,虽然我不是外人,但是她们突然表现得会管理自己。我将老人这种羞涩的表情和动作以及流露出来的那种心态,理解为文雅,一种来自于中华传统礼仪的文雅。”

  简直太绝了,“文章羞涩成”,归根结底,所谓文明、文化,无非就是一种,乃至千万中羞涩而已。而清高,是一种独具特色的羞涩,不信吗?那就跟着许石林追踪那些硕果仅存的清高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