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成功,动机与目标》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成功,动机与目标》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8-13 04:15:03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成功,动机与目标》经典读后感10篇

  《成功动机目标》是一本由海蒂•格兰特•霍尔沃森 (Heidi Grant Halvors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80元,页数:225,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成功,动机与目标》读后感(一):一本有理有据的成功学

  看名字时,觉得可笑,抱着看着玩的心情看了这本书...才觉得这个内容非常应题的,哈哈哈。总之这本书和我其他看的成功学的不同点就是,这本书前面章节会立出两个对立或者相辅相成观点,并诠释这些观点或者自我思考在哪些情况下应该用,无论是思考为什么,还是具体做什么事情,无论是从一开就相信自己是不变的,还是可以渐进式的改变,无论是进取还是防御,自主幸福和强制目标,这些对立或者相辅相成的观点作者都会要求我们在不同情况下采用,换句话说是看情况。而在后面就和普通成功学差不多了,应用潜意识暗示,找到目标,制定具体计划具体到时间地点(开玩笑)并且找出阻碍因素,怎样培养自制力,培养努力精神,寻求适当反馈,怎么说呢,前面看着有意思,后面就很累了,不过不妨碍这本书的可读性。看完这本书我也想出来了我自己的一些计划

  首先,当我克制不住自己手淫的时候。不要具体细节,要问自己为什么,而我要考虑未来我会想怎么做,而不去幻想做好了的事情

  要在墙壁上贴上一张吴彦祖半裸的照片而激发我的潜意识,让我好有健身的动力

  要每周活着隔一段时间拍一张健身照,因为进步就是我的目标

  每天做的目标要细节到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哈哈哈而且还要经常在脑子里面过几次

  每次做好的时候给以自己好的反馈,比如自己完成健身计划就可以和女友爱的抱抱(虽然我没有女友

  我相信,凭着这些心态以及一点小tips我就可以!八块肌肉啊,好好学习啊,戒掉放纵

  :还要适当乐观嘛哈哈哈

  《成功,动机与目标》读后感(二):成功,动机与目标---海蒂·格兰特·霍尔沃森

  2018 第8本

  如果评选自己今年的年度书籍,这本书肯定是第一,豆瓣评分9.0真的不是盖的

  首先这本书实体书是225页,在成功学的书里面算是薄的。想想失控700多页,50万字,不寒而栗,瑟瑟发抖

  这本书的优点如下

  1,基本都是干货逻辑清楚叙述拖泥带水。有些书一个例子十几页,没看懂要说什么

  2,自带简单不行有神准的测试,更好的了解自己

  3,特别贴近实际,而且都是简单的非常有效方法运用里面的对待目标的方法,4天,读完+写读书笔记

  4,没有成功的鸡汤,基本是面对不同问题自我的调节与方法。可以说是清新脱俗,出淤泥而不染……

  很推荐大家读一读,而且真的可以很快读完,相信会受益匪浅

  《成功,动机与目标》读后感(三):Be Better:成为进取型的人

  初高中的时候,有过一段这样的经历:我是在家附近一所非常普通的初中就读的,初中功课难度不大,同学实力也不强,初中三年我每次都能轻松考到班级第一名,后来就直接保送到市里一所有名重点高中。高中阶段,功课变得繁重,难度也越来越大,同学们的实力也都非常强,我依然按照初中的方式来学习,并且期待依然能笑傲班级,结果冷酷的,一次一次我轻易的被各路好手轻松击败,成绩稳定的排在班上中等偏下,我不断的努力,但始终不得要领,排名始终没有大的长进,就这样一直到高中毕业。现在回看那段痛苦的经历,其实也已经释然了,更多的是一些反思,为什么努力了成绩却没什么长进?我觉得《成功,动机与目标》这本书给出了解释

  应该寻求进步,而不是表现,尤其是当前路变得困难

  《成功,动机与目标》,千万别被这本书名骗到,这本书绝非那类让人热血澎湃的成功学书,反倒是一本真正的好书看看豆瓣的评分你就懂了。过年期间读完,收获颇多,其中最重要的收获,我认为就是这本书第3章所阐述的“注重出色表现还是成长进步”,也正是这一章节解释了,我高中的成绩为什么没有一个好的表现:

  对目标的不同理解引导你走上完全不同的道路,也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你的信念驱使你注重不同目标——是关于表现的还是进步的。

  我们发现追求表现的人们工作很努力,而且在得当环境里也能取得最高成就绩效目标高的学生往往能够拿到最好的成绩;绩效目标高的员工往往最有工作成效。不过绩效目标是把双刃剑,那些与自我价值有关的因素在带给 人们动力的同时也削减了人面临困境灵活性。

  当我们追求精熟目标(进步)时,不因是否达到特定结果而评断自己,取而代之,他们用进步来评断自己。重点不是一次表现,是长期的表现。我们比较不会因为困难和差强人意的成绩而埋怨自己缺乏能力。进步目标有时能带来最大的成就,因为把注意力集中在进步上的人很少会过早放弃

  有时表现目标比进步目标更能鼓舞人心,当你在做比较简单的事时,注重出色的表现,证明自己强大可能会是很有效的方式。当路途不是那么平坦时,人们在处理生疏复杂或困难的任务并遇到阻碍和挫折时,注重进步会更有效。也就是说当你在做一件需要毅力才能成功的事时,坚持不懈是取得高成就的关键时,追求进步目标具有明显优势。同时追求进步目标,会使你不但享受结果,更享受过程,能够在学习和工作中找到更多乐趣,也使你在面临困难时更愿意低头去寻求帮助,你也不会一遇到挫折和失败怀疑自己的价值,所以更少抑郁

  李笑来也是对这本书也是多次推荐,甚至建议人们应该远离那些“表现型”的人:

  那些“表现型”选手,更在意的是自己当前的表现,别人对自己的看法;那些“进取型”选手,更在意的是自己当前的进步过程,更重视自己对自己的评估及其准确性,以便“明天会更好”。后者才可能成为“活在未来”的人。

  “表现型”选手做事常常不是为了自己的进步, 而是为了自己当下表现得多好,也就是说,为了获得更多的当时的认可。这细微差异,长期却造成天壤之别。对于“表现型”选手来说,外部的反馈,构成了全部 的“回报”,决定了努力的成本家长多夸几句,就再多学一点点,以便继续被夸;工资多涨一点,就尽量显得多做一点,否则多不划算啊!这是他们真实念头

  “进取型”选手做事是为了自己的进步,做事的收获,最大的部分不是来自外部的奖励或者赞赏,最大的部分是自己的进步;即便在做得不足够好的时候,甚至外部只有忽视和鄙视的时候,收获依然清晰:无论如何都有一些哪怕看不着但确实体会得到的进步啊!

  但这也确实是个非常隐蔽陷阱

  明明是为了别人而活,却真切感觉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明明是为了自己而活,却最终不仅显得也确实是“大公无私”。

  为什么要直接远离第一种人呢? 首先是因为,他们的这种习惯,这种态度实在根深蒂固,他们几乎从刚开始“懂事儿”就已经这样了,基本上都是因为来自于父母的习惯与态度而不断加强。其 次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对每个结果的理解都会因此不同,进而进一步固化这种习惯与态度。更重要的是,这是最底层价值观,位于“操作系统”的核心 位置,很难与不同的操作系统相互兼容。尝试改造他们是全无意义的,谁都做不到 —— 除非有一天他们自己意识到了,自己改,可说实话这希望也太渺茫了。

  知识办法随着基因遗传,智商也是这样。但,父母对孩子影响却从出生的一刹那就开始(甚至有人认为胎教已经很重要)。所以,如果你要找个终生伴侣的话,也 请注意这两个根基,因为它们直接影响你的孩子的未来 —— 其实与找创业合伙人一样道理。如果你现在已经为人父母,过去的事儿就算了,现在开始要把自己变成进取型选手,要把自己变成“为了自己的进步而努力的 人”,否则,你的孩子注定成为庸众,对你来说,这个后果一定很严重

  李笑来的另外一篇文章自尊心太强是进步的障碍”也推荐到了这本书:

  有一本书非常值得推荐,《成功,动机与目标》。以下的调查问卷摘自此书中译版的第58页。(Succeed: How Can We Reach Our Goals, by Heidi Grant Halvorson;链接: Amazon, 豆瓣)

  认真地问自己以下问题,如实地回答自己,给每一个问题打分。一点都不同意,是1分,非常正确是6分。

  功课或者工作比同学、同事做的更好对我来说非常重要。

  我喜欢能让我更了解自己的朋友,尽管有时候得到的不是正面信息

  我常常寻找开发技能、汲取新知识的机会

  我很在乎是否给人留下好印象

  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与能力对我来说很重要。

  我努力和朋友熟人保持开诚布公关系

  我努力在学校或者工作中不断学习与进步。

  当我和其他人在一起时,我很在意给别人留下的印象如何。

  当我知道别人喜欢我时,自我感觉会很好。

  我试图比同学或同事更出色。

  我喜欢别人挑战我,从而使我成长。

  在上学或上班时,我注重施展我的本领

  现在请把第1、4、5、8、9、10、12题的得分相加之后除以7,记为X。

  再把第2、3、6、7、11题的得分想家之后除以5,记为Y。

  最终,你的得分中,X和Y哪个数值更大呢?

  X数值更大的人倾向于“更关注表现”(Be-Good Type);而Y数值更大的人倾向于“更关注进步”(Be-Better Type)。

  Halvorson博士在书中尽量不得罪人地说,“这些问题没有对错”;在随后的分析之后也很克制地在不提“Be-Good Type”有什么不好的情况下,提到:

  你可能觉得把“表现”目标换成“进步”目标就能严重影响人生是一见不可思议的事…… (再一次,我的蹩脚翻译……)

  其实,事实很明显,如果一个人的得分X远远大于Y,那么这个人进步的可能性就很小了,因为他太关注自己的表现了,乃至于只要有“做不好”的可能性就直接不做了。(对这些人来说,就像封面图片里的断了一截梯子一样,他们的上升路径是被切断的……)

  Halvorson 博士给了12个问题让你判断自己究竟现在属于哪一种人。如何知道其他人是更倾向于哪一种人呢?比如,你想为自己的创业团队招人,看过Halvorson博 士的书后,你会明白,招那些Y数值更高的人是划算的,因为他们更倾向于进步,最终也表现成更容易进步……

  不过,他们不一定会对你诚实的……我有个特别简单的办法:

  你只要看他是不是常常嘲弄他人,同时自己也很害怕被他人嘲弄?

  如果这两个问题都是肯定的,那么此人的X值会很高,Y值会相对低。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所谓的“自尊心强的人”,基本上更多属于“Be-Good Type”,而那些“low ego”的人,更多属于“Be-Better Type”,而后者常常更大的进步空间,他们也有更为良好的进步习惯——你是 CEO,你选什么样的人呢?

  《成功,动机与目标》读后感(四):目标里面的大学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从来没有想到过有这么多的研究理论有关目标。从我自身来说,在这本书中,我看到自己之前设置目标,制定计划所犯的错误。不过,理论看的再多,还是在于实践,所以看完这本书之后,认真地给自己设定几个目标,制定简单对应的计划才是王道!

  附:思维导图一张(初次制作,不过完成好于完美

  《成功,动机与目标》的思维导图

  《成功,动机与目标》读后感(五):“是什么”与“为什么”两种思维方式

  列清单是: a.理清头绪 b.写些东西下来清理房间是: a.爱干净体现 b.吸地你如何看待这两件事,停下想一想。

  “是什么”与“为什么”

  如果答案更偏向于a,你可能是一个习惯用比较抽象的方式理解自己行为的人——当你在想日常事件时,你更注重于“为什么”要行动。所以在家一圈圈推着吸尘器是在“保持清洁”——希望家里干净是你吸尘的原因,你也是如此去理解这个行为的。如果更偏向于b,你可能更注重实际,你用正在做的事情“是什么”来理解行为。所以推吸尘器是在“吸地”——这是真正发生的事,你便如此理解这个行为。

  用“为什么”思维方式进行思考时,通常会把一件小事与意义、目标联系起来,比如清理房间,你会想到这是一种爱干净的表现,便乐意去做这件事。“为什么”思考更多的涉及到动机、长远目标,激励他人行动可以采用“为什么”来解释这样做的意义,他会更容易接受

  你如果想更有干劲儿、增强自制力(或者帮别人达到这个目的),则需要启用“为什么”模式。想想行为背后更大的意义和目的。当你在一盘甜点的诱惑前想要“守住贞操”时,请记得“为什么”你要减肥。

  “是什么”则更偏重于具体的细节,在做一件困难、生疏、复杂或是需要很多时间学习的事时就非常有帮助。如果你从来没有操作过吸尘器,“吸地”(“是什么”)的理解方式就比“打扫卫生”(“为什么”)更有效。“是什么”的细节式思维在你做困难或生疏的事时最有帮助。它能使你专注于操作性细节,从而完成任务。

  时间对思维方式的影响

  在做选择时,你会思考两件事:回报和胜算。回报是“合意度”信息——解释了你“为什么”赌博,潜在的报酬是多少。胜算是“可行度”信息——实际会发生的“是什么”,成功的概率有多大”。

  这解释了你参与购买彩票或是抽奖活动时,如果是当下就知道结果,你可能更偏向于中奖率高回报低的选择,这时“是什么”式思维使你更看重“可行度”信息,即你是否真的能做到?做到的成功率有多少?若是一个月后才知道结果,你可能更偏向于中奖率低而回报高的选择。此时“为什么”式思维使你更看重“合意度”,即你做成这件事对你有什么用,多有趣。

  在我们了解了我们的思维方式被时间左右后,是为近期还是未来做决定,你就能知道怎样来弥补这种固有的偏见,从而做出最佳的选择。

  为什么拖延

  拖延很有可能是因为你习惯于用“为什么”方式思考问题,在一项实验里,实验人员邀请一些本科生完成一份调查问卷并在三周内用电邮寄回从而获得现金奖励。在收到问卷前,每个参与者都要完成一项任务,并根据结果被分到“为什么”或“是什么”思维模式组。为了鼓励“为什么”式思维,学生们要为十件事编出理由,比如说“开账户”或“写日记”。为了鼓励“是什么”式思维,这组学生被要求写下如何去做这同样的十件事。之后,研究者记录了每个人用多久时间完成并寄回问卷。奇特的是,被鼓励“用“是什么”思考的学生比用“为什么”思考的学生平均早10天寄回了问卷。

  你只想了“为什么”,却没有想过方法“是什么”。也许这么说能够给你点安慰——我们大多数人都一次次地掉入这样的陷阱里,因为我们习惯于用“为什么”来考虑未来的事,而较少思考究竟如何实现这些目标。

  用“是什么”方式思考目标不仅能让你更好地安排时间,还能防止拖延时间。

  心理对照

  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和相信能轻而易举成功、抵抗诱惑很不一样。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并且认识到成功路上不会一帆风顺,有这样认识的人会提前做准备,能够应对途中困难,抵制诱惑。而那些觉得轻而易举能够成功的人一般都过度乐观,在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行动,结果往往失败。

  最佳的策略是用乐观的方式看待目标,同时基于现实的情况思考做什么才能达到目标。

  心理对照:首先先想到能够实现目标,再想到实现过程中的障碍,在此过程中,您能感受到行动的必要性,而不是停留在想象目标的实现。心理对照引导我们从目标到行动,把愿望转化为现实。

  目标--障碍--目标--障碍--目标--障碍

  小结

  对目标采取“为什么”式的大体思维能使你更有动力、备受鼓舞,专注于你能得到的回报,并增强自制力与毅力。而“是什么”的细节式思维在你做困难或生疏的事时最有帮助。它能使你专注于操作性细节,从而完成任务,并且能帮助你防止拖延。大的成就不是采用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就能得到的。你需要知道如何为排除特定的困难而选择相应的思考方式。所有在制定计划时,我们不仅需要思考“为什么”,也要去思考方法“是什么”。

  最佳的目标往往是在人们权衡“合意度”和“可行度”之后做出的没有偏见的选择。

  《成功,动机与目标》读后感(六):未出版的《译者序》

  译者序 (部分)

  说实话,刚拿到这本书时我一看到“成功(Succeed)”这个傻里傻气的名字就打不起精神来。我心想,这市面上难道还缺一本兜售成功术的书吗?不过很快我就发现了这本书的与众不同。这里没有浮夸的叫嚣和强加于人的价值观,只有安静、朴素、务实的分析和建议。这里所指的成功是对生活中每一个目标的落实---目标可小可大,由读者决定。

  与作者深厚的学术背景有关,这本书有强大的学术理论支撑,严谨而具逻辑性。每个建议都是学术研究的成果,而非异想天开的热情推断。尽管如此,它的语言通俗易懂还不失幽默。如果你想全面了解目标的产生、选择及实施,那么这本书适合你。它不仅能帮助你实现自己的目标,不论是减肥、戒烟、还是事业上的成功,还能教给你如何引导他人实现目标。如果你是家长、老师或管理者,相信也能从中得到宝贵的引导技巧。不过如果你不喜欢在阅读时进行思考,只想从中得到乐趣与奋斗激情,这本书或许并不适合你。当然,书中还是藏有不少乐趣的,比如心理学家进行的各种怪诞实验就让人忍俊不止。

  从书中你还能发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比如面对巧克力和腌萝卜,只能吃腌萝卜的实验组被描述得惨兮兮的,而我们亚洲人有可能还更喜欢吃腌萝卜呢!再比如被作者批评的一些反馈方式在我们看来是不可思议的。比如当孩子考试不及格时,美国家长真的会说:“你已经尽力了”或者“这个学科就不是你的菜,多想想你擅长的事吧”。遇到这些例子时,你只需会心一笑,理解其中的文化差异就行了。不过请放心,作者提出的每个论点和每条建议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我想,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理顺了很多充斥在我们耳边的矛盾信息:名言警句、家长的教育、老师的教导、成功人士的建议,老板的要求。。。。。。听得越多越迷惑。我们的失败往往就是由这些互相甚至自相矛盾的信息导致的。该坚持还是放手、该进攻还是防卫、该乐观还是保守?似乎怎么做都有它的道理和依据,但成事与否的事实只有一个。读完这本书后,你会懂得何时需要采纳何种信息或观念,从而使一些真知灼见能够真正地为你所用。

  《成功,动机与目标》读后感(七):有了动机与目标才能成功

  如今,“成功”是每一个人都梦寐以求的,所谓的成功人士更是苦逼的上班族们追随和梦想的,于是,很多励志类的书籍在楼台亭榭间盛行,众多的有关如何成功类的书籍一直被热捧。在《正能量》以一种“横扫千军如卷席”的姿态翩然疾行之时,《成功,动机与目标》以一种另类的角度来阐述“最简单的成事方法,往往能彻底拯救失败人生”。

  德韦克是世界顶级心理学家,她的成就目标理论特别强调我们要善于看见自身的成长变化,借助于自身的改变来改变世界。应该说,成就目标理论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80年代末期,德韦克及其同事在能力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社会认知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较为完善的成就目标理论。什么样的人能成功,什么样的人会放弃或失败?大多数人觉得是和智力有关,但出乎意料,这种想法往往是错的。或许,你的聪明程度能影响到你做一件事时感受到的难度,但完全无法决定你解决困难的方式,也无法决定你是会坚持不懈还是会感到疲倦和无助。在实现目标的道路上,面对不同问题和挑战,应如何选择思考方式。你该选择“进取”还是“防御”,“表现”还是“进步”的目标?该用“为什么”还是“是什么”方式来思考?对这些问题,德韦克都在书中娓娓道来,问题的回答是那么地切合正在为未来打拼寻求成功的我们。

  德韦克认为,在每个人的头脑中,都有一个关于能力的本质及特性的潜在理论,这种潜在的能力理论影响着个体对成就目标的选择,而很多人认为最常见的错误是因为不知正确行为而导致,但问题往往出在执行时。所以,需要我们在行动之前做好准备,如果注意力分散就会错失机会,那么运用的策略必不会符合目标的性质,这样的话,还不如尽早放弃重新制定目标。为此,需要明白,乐观精神在何处适用,在何处是糟糕的策略?何时该抱有积极的心态,何时该降低期望值以避免逞强落入陷阱?德韦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振奋精神的小窍门:将注意力转移到努力、坚持与计划上来;翻开过去的一页,构想成功的步骤而不是画面。

  当然,懂得坚持,适时放弃是一种智慧。所以,德韦克说“只有选择能自然增强坚韧度的目标,正确总结失败原因;懂得如何以及何时放弃太复杂活代价太高的目标;了解怎么样做才能为放手向前而感到欣慰并从中获得最大收益。”

  我们要坚信,我们每一个人如果有正确的心态、合理的动机和科学的目标的话都会取得成功。因为“没有哪个达标路上的问题是没有解决方式的:你可以提高自制力并加以运用,你可以做更有效的安排,你能学会更实际的乐观,你能增强毅力,你可以用对你来说更容易、更有趣的方式理解一个目标,你还可以选择合适的策略、淘汰无效的策略。如果有必要、正确的理由,你也完全可以放弃一个目标,而用得当的方式进行这个过程还能使你成为更快乐、更健康的人。”

  《成功,动机与目标》读后感(八):大致脉络

  很棒的书!

  “相信自己能成功”与“相信自己能轻而易举成功”这两种不同信念对动力所产生的不同影响,屡次发现它们对成功起着极为不同的作用。

  我们发现不论他们是谁、试图做什么,成事之人不但有信心获得成功,而且还同样相信着成功之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第一章

  自制力的崩溃与提高

  目标具体化,艰难而可行化

  第二章

  智商的“实体论”与“渐进伦”(智商是否是固定的),还有潜意识的作用以及如何运用它

  第三章

  聚焦表现的目标与聚焦进步的目标

  第四章

  进取型和防御型目标

  第五章

  追求怎样的目标才会让人幸福

  人类的三种基本需求:关联感,胜任力,自主权

  第六章

  根据前五章内容,在不同情况下的运用

  第七章

  如何帮助他人实现目标,通过目标个人化,公共承诺等方式

  第八章

  当下行动,集中目标执行(一个),及时反馈检查自己,做事策略是否正确

  第九章

  如何具体制定目标

  第十章

  自制力肌肉论,如何提高与补充自制力(含糖饮料,他人目标,降低目标难度,放松),如何面对自制力的枯竭(断舍离,不要同时做两件消耗自制力的事情,自我监管,犒劳自己)

  第十一章

  现实的乐观,基于努力,行动与计划,重在实现手段上,而不在未实现的成果上

  以上为本书的大致内容

  感谢作者的无私奉献

  《成功,动机与目标》读后感(九):《成功,动机与目标》的读书收获

  因为听了乐静老师在一块听听上分享她看完这本书的收获《三十小时如何赚回人生十年》,故此来拜读一下原著。我发现对于一本书,每个人的体验是很不同的,我收益的点和她收益的点重叠的地方不多,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与别人分享自己认为好的东西终归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那么接下来我也分享一下我的收获吧:

  1. 目标分为两种:“进步”目标和“防御”目标

  “如果你希望奋斗的过程是愉悦的,选择“进步”目标,同事确保目标为自主选择,当我们注重进步(而不是表现)并有很强的内在动力时,我们更会让自己快乐。”比如有个朋友打算从零开始学弹钢琴,是属于“进步”目标,而最近我被牙齿问题困扰,决定好好刷牙,属于“防御”目标。如果想奋斗的过程愉悦,就应该选择弹钢琴,而不是好好刷牙。尤其当弹钢琴是自己选择的目标,为的是一天比一天精进,而不是为了某一天表现一把,更会让自己快乐。

  2. 在做有难度的事情时,用单纯而具体的“是什么”方式思考远比抽象的“为什么”来得更简单有效。

  在刷牙这件多年来对我来说“有难度”的事上,我充分感受到这个方法的威力。从前我总想着“我要好好保护牙齿”,结果一切都没有改变,牙齿仍然一直烂下去。而转变成“我要用巴士刷牙法一天认真刷牙两次,一次至少三分钟”,顺利把用了三十年的烂刷牙方式给转变了,希望这样坚持下去,好让我这口基本面烂到不行的牙可以顺利用到七十岁。

  再比方说考研,与其天天想为什么要考研是没有用的,用“是什么”的方式思考,可以让自己坚持自己的计划努力执行,才有可能走向成功。

  3. 给他人赞美时要着重与他控制范围之内的因素(比如夸奖孩子的勤奋、毅力、有效策略和决心这些成功的要素而非聪明)。

  最近晋升为妈妈,对这方面关注比较多。这是有关赞美效用的其中准则之一,和维茨金在《学习之道》中提到的“整体理论”和“渐进理论”如出一辙。必须承认,听到自己的聪明智慧得到赞美比听到“你真努力”的感觉要好太多了。要尽量避免单独对能力提出赞美。因为这样会容易引导孩子采取这种思维方式“我在这方面很聪明”,并将成败归结于一种与生俱来,无法改变的能力水平。因为这是个错误的观念,事实往往并非如此。成功通常是靠走对路,坚持以及保持动力,一步一步循序渐进来达成的。

  4. 幸福来自“关联感”“胜任力”和“自主权”

  关于长久的幸福,和他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很好的胜任能力,且有自主选择的自由,那么就可以得到长久的幸福。因为长久,真实的幸福其实与名声、威望、财富没太大的关系。

  ”

  《成功,动机与目标》读后感(十):为什么我们无法完成计划

  几个月前做拖延症的主题阅读的一篇整理,顺手发上来

  ———————————————————————————————————————————

  为什么我们无法完成计划

  在这个大家都很忙的时代,“时间就是金钱”的鞭子催着人突突往前,但同时,以拖延症为代表的种种“毛病”总是阻碍我们在计划表上打勾,成了我们的大心结。

  最近稍微看了一些相关的书,发觉很多问题实际上都跟我们对事物的认知相关。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看不见过去,看不透现在,看不清将来。

  看不见过去

  我们很少回顾自己内心,而是倾向于向第三方索求直接了当的答案,而解决问题的思路来自于对过去的追问。

  是什么

  我们是如何判断自己所处的状态,是怎么“决定”自己患有拖延症的?来自于从外界接触到的信息。

  没有完成Todo上的任务=懒,拖延=懒,拖延=有问题,拖延=拖延症,拖延=得治……

  而在《战胜拖延症》(后文中用《战》简称)一书中,拖延症的定义是:

  “拖延症是一明知道会影响自己做事的效果或者自身做事的态度,却仍然自愿推迟既定事项的行为。拖延症是一种不必要的自愿推迟。”

  网上一些简单粗暴的定义把非自愿的、突发性事故所造成的拖延也并入“症”的范围内,使得普通人也拿拖延症作为自嘲的幽默之辞。看上去,拖延症成为了大众病,形势严峻,但实际上,真正的问题混迹其中,严重性反而被稀释,得不到重视和解决。

  为什么

  我们把拖延症看成一个固态的病症,喜欢向别人取经以得到一个“正确”的解释,但实际上,拖延症是一个个人性很强的问题,前辈要负责任,只能要么给出一个高度抽象化的万能答案,或是一个囊括所有情况的大而全的汇总,对一个想要寻求个性化答案的人来说,实用性不强。

  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内视和分析:

  《自制力》(后文用《自》简称)中提到:“为了成功做到自控,你必须知道自己为何失败。”同样的原理也适用于拖延。通过回顾,找出哪些事情最容易让自己拖延,观察甚至记录下自己当时做决定时的心理活动,更有利于我们发现任务中那个真正让我们产生抗拒的成分。

  其次,除了任务本身内容外,还要思考什么因素会对自己的行为造成影响。

  可能是某些信念。

  《成功,动机与目标》(后文用《动》简称)中提到,我们心中存在一些“间接理论”,其实在无意识状态下左右着我们的选择。典型的如“实体论”和“渐进论”。

  相信实体论的人认为人的能力是个不变的实体,所以他们做事情时更多追求的是获取别人对自己的能力的肯定(“如果我只有定量的智力,那么拥有很多就很重要——因为无法获取更多);反之,相信渐进论的人认为人的能力具有可塑性,所以他们更看重完成任务过程中获取能获取进步的机会,把失败当成辅助成功的一种信息。

  显然,实体论者在遇到棘手的任务时,会更容易通过拖延来推迟那种证明自己无能的情况。

  可能是生理因素。

  《自》中提到,人们在情绪低落时会更容易屈从于诱惑,因为大脑的某种应激反应机制,会让它在你感受到压力时,指引你去做它认为能给你快乐的事情。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当我们拖延时,时间越紧迫反而越干不下正事,那股巨大的压力让我们转向自己喜爱的娱乐活动寻求排解,但因为实际的问题只是被悬挂而并未被解决,其实这只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表现。

  可能是环境因素。

  《动》中提到:“你环境中的各种线索会出发大脑形成目标……那些和目标一遍遍绑定在一起的线索会在你无意识时激活同一个目标……有时你根本不会意识到那个目标的存在。”

  与目标相关的文字或图像,实现目标的工具,甚至是那些鼓励你做这件事的人的形象,这些都能作为让你想要执行某件事情的“触发点”;

  此外,我们也会受到他人的影响:“仅仅看到某个人做某件事都能让你更有可能做同样的事情……潜意识操作的目标不是显意识已经采纳过的(只是在潜意识中继续进行),就是我们认为积极向上的目标。”

  可能是思维模式。

  《动》中提到,我们在思考某个任务时,可能有关注抽象的意义“为什么”模式和关注实际的操作的“是什么”模式;在执行任务时,我们心中可能有希望收益最大化的“进取型”目标和为了最大程度减少损失的“防御型”目标。

  这些种模式各自有自身更适合的使用场景,如果选取得当能发挥更大的效果。

  ……

  以上只是部分例子,想要了解更多信息的可以自行探索。

  怎么做

  实际上,只有把为什么的步骤执行好了,才可能得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有人不喜欢思考的内容,他们要的是干货——简洁明了的步骤。但是,前辈们只能根据自己经验给出大概的步骤,如果仅是照搬而不加以思考,不理解每一步背后的思路,不懂得结合自己的分析出的情况进行调整,容易纠缠于那些你和对方有差异的细节问题,行动反而落后了。

  除此之外,一些比较通用的建议是:增加动力和减少阻力。

  《动》中提到,人类最根本的需求有三类:关联感——与他人相关及相关怀的渴望;胜任力——影响你的周围环境并从中获取所需求的目标的能力;自主权——关于选择和组织自己人生经历的自由。只有满足到这三类需求的目标,才能真正给人以动力并在实现后予以快乐。

  具体来说有:“关于建立、支持和增强人际关系的目标”、“专注于发展自我、增强体魄以及自我接受的目标”以及“有关回报社会以及帮助他人的目标”。

  而减少阻力的重点在于,在自我剖析之后,针对性地尝试解决那些存在的心理障碍;对可能会让自己堕落的事情产生警惕;通过适当的技巧来减轻决策时的自制力消耗。

  我们不一定都有强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没有人天生就是高手,一切都是从尝试开始的,今天想到的方法可能不管用,那就从中汲取教训再继续探索,思路可以向别人借鉴,但于己最完美的方法只能出于自己手中。

  看不透现在

  我们可能沉溺于当下感觉良好的陷阱中:

  《自》中提到:“我们最容易决定作出改变的时候,就是我们处于低谷的时候……下决心会让我们立刻有了放松感和控制感,我们不再觉得自己是个犯错的人,只觉得自己能变成一个完全不同的人。”

  我们被自己的“努力”感动,甚至在把决心落实为行动之前,心情就好得差不多了。而在做的时候,事情往往不会进行得那么顺利,会与我们的想象产生落差,我们会在失败中开始产生焦虑等负面情绪,继而再重复“下决定”的行为——用“改变的承诺”而不是“改变”来改善我们的心情。

  《WOOP思维心理学》中提到:“在幻想时,我们不仅仅是在想象出来的情景中自娱自乐;在幻想的同时我们的大脑也受到了欺骗,对想象中的情景信以为真。对大脑而言,幻想取代了行动,跟真的一样。”

  当开始一项任务时,看到成功的每一个细节让我们心理上已经达到了实现的状态,加上在现实中我们也处于还未行动的闲适中,这让人感觉愉快,一方面,我们可能因为留恋这种状态而选择延长幻想,另一方面,提前得到的满足反而削弱了执行的动力。

  我们可能有不切实际的乐观:

  不仅仅是相信自己会成功,还相信自己会轻松地成功,然而,这种乐观是最脆弱的,途中稍微遇到困境就易崩溃。实际上,“成事之人不但有信心获得成功,而且还同样相信这成功之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在《战》《动》《WOOP》中都有提到 “心理比对”的概念:在制定计划之前,不光要想着目标的实现会带来哪些好处,也要事先给自己打个预防针,去考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并尝试想好解决方案。这不仅会让我们不至于在困难前马上慌了阵脚,事先对难度有一定的预估还会刺激我们投入更大的精力,从而也增大了成功的可能性。

  “心理比对”的应用之一是建立“执行意图”:在前面对自己分析的基础上,事先想到一些任务执行过程中可能触发自己拖延的事件,然后给自己设定“如果……就……”的反应机制——你找到一个像去实现的目标,说清达成它的具体时间、地点和方式,即为应对障碍而提前构思一个明确的计划。毕竟人的意志力有限,利用执行意图,事先在思想上做好应对障碍的准备,在实际操作时借助潜意识的力量,减少决策和行动所消耗的能量。

  看不清未来

  因为未来是未知的,我们在脑海中只有个模糊的概念,从而产生不同的理解:

  我们可能以为执行计划时的状态跟现在是一致的:

  《战》中提到:“在为未来行动做打算的时候,我们会关注当下的情感状态,并且错误地认为我们在将意图化为行动的那一刻,情感状态会和现在一样。”

  先不论实践的时候具体状态如何,这种想法可能蕴藏着某种假设:我需要在某个特定的状态下才能完成这个任务,也就是说,如果我做这个任务时不是处于我计划中想象的状态,我会推迟以等待一个“合适”的时间点。

  实际上,某个时间点的个人状态,不在我们的掌控范围之内——“不,我的预测有问题,明天我还是很有可能会没心思做”;并且,我们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娇气”,即便在内外条件都“非完美”的情况下也可以做,我们只是“以为”自己不能罢了——“为了行动,我当下的动力状态不需要和意图相匹配。”。

  我们也可能以为执行计划时的状态跟现在是不一致的:

  我们会觉得未来的奖励没有那么值钱。

  《自》中提到了“延迟折扣”的概念:“等待奖励的时间越长,奖励对你来说价值越低,很小的延迟就能大幅度降低你感知到的价值。”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我们容易落入即时满足的陷阱中,而忽视了更长远的利益。

  我们可能会把未来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割裂开来。

  《自》中提到:“我们不知道未来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当我们想到未来的自己时,我的欲望不会像现在一样紧迫,情绪不会像现在一样真切。直到我们真的需要选择的时候,我们才会知道当下的感受。”

  认为未来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联系不紧密的人,容易在未来上予以更多不切实际的寄托,把其理想化为跟现在的自己“完全不同”的、“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能量和更强的意志力”的对:“未来的你是那个会在速食店点健康菜品的人,所以,现在的你可以尽情享受会让自己血管堵塞的汉堡。”

  然而,如果认可“未来的自己在本质上和现在的自己是一样的”,明白现在所做之事的后果会对未来造成影响,就会意识到,改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存在今天萎靡第二天猛地就大变身的情况。如果不做任何推动自己前进的事情,总是挂在你口上的“今天状态不好”的“特殊情况”,其实可能才是你真正的“正常状态”。

  还有很多细节上的东西不再详述。

  在这次的阅读过程中我得到的体会更多在于根本性认知上的刷新,像自制力,潜意识等等。的确,要真正实现“治愈”后续行动的支撑,但这些认知无疑是帮助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路上前进了一大步。

  学到的最重要的观念:

  《这本书能让你戒烟》中提到,很多人戒烟时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心态上的问题:

  “戒烟的最大障碍在于心理上的洗脑,在于误以为吸烟是一种享受,戒烟意味着放弃这种享受。减量法并不能降低你对吸烟的心理依赖,只能增加你的痛苦和不安全感,让你相信香烟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戒烟会剥夺你生活的快乐。”

  因为“认定戒烟是一种牺牲”,所以在选择用意志力强忍时“不得不保持等待的心态”,希望等“足够长的时间”,然后“某件事可以作为标志,让你知道戒烟确实成功了”。

  同理适用于拖延症,我们可能在无意识中认为拖延才是自己的本能,所以努力去增强行动力的过程,就成了一个要“忍痛”去背负那种“背叛”自己“贪恋轻松”的天性。

  但事实是,并不存在某个你过了后一切就变忽然变好的时间点。如果用的是强忍的意志力方法,那么这份无尽头的等待总有一天会把你拉回深渊。

  如果把“自律”当作一种被逼的牺牲,这就给了心理动摇的空间,有了“忍”的“极限”,就很容易坚持一段时间又反弹。

  就像吸烟并没有任何好处一样,拖延症也如此。有些拖延是来自于快节奏社会的不可控因素,但那些被纳入“病症”的“明知会有不好的后果却故意推迟”的拖延,并没有任何好处。

  正如《战》中提到,与拖延相关的疏失懊悔让我们事后痛苦;拖延会导致工作完成得更糟糕;拖延症造成的焦虑会不利于我们的健康,同时也因为延误了锻炼行为而更加恶化;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心情并没有在拖延中被缓解,反而会感受到混有内疚和压力的复杂感情。

  我们需要意识到,我们不是为了一样而舍弃另一样。我们想要战胜拖延症,是因为我们想要获得更强的执行能力;我们努力,是因为我们期待那种充满生机的精神状态;我们不拖延,是因为我们不想要与其紧密连接的焦灼和失败,不想要因为屡次完不成任务而降低了他人对我们的期待。

  对拖延症,我们不是天性中渴望它却为了成就被逼着压抑它,我们是在摆脱它的纠缠从而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