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南天》读后感精选10篇
《春到南天》是一本由叶曼著作,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236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013-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叶曼先生在我眼里是一个完美的存在。她有严格的家教,自小便习读中国经典《左传》,在北大就读经济专业。作为外交大使田宝岱先生的夫人,她飞过重洋辗转数国。可以说,叶先生是个有国际视野的正统中国人,心态开放,思考独到不羁。她有男子的豪气,亦不乏女子的细腻与敏感。她思想犀利和言语温和,慈悲仁爱。
在这本书里,叶先生与读者会分享了她丰富多数的人生经历与阅历,更是毫无保留地展现了她对社会的关切和爱。大概因为她数十年吃素的原因,文章读来真是干净澄澈、淡雅隽永。
开头一篇《婚姻与交易》便是重重的一记当头棒喝,爱幻想的大龄小女孩们该醒醒了。女人啊,既想把自己当成宝贝一样“卖”给男人,又想得到平等与尊重,天底下怎么可能有这么便宜的事?
叶先生很善于观察和自嘲。她笔下各种形象的人物活灵活现,跃然纸上。而她自己的经历,一般人可能不堪忍,经她一番解读,便是耐人玩笑和开怀了。实在是很风趣幽默。所想所写基于生活,而又超出于生活,值得细细品读,尤其是对女性而言。
有智慧的爱,才可能是真爱。可以说,在这本书里,叶先生示范了如何清醒地去爱,爱自己,爱大自然,爱生活,爱身边的人。
《春到南天》读后感(二):德不孤 必有邻--《春到南天》的善与美
德不孤 必有邻
――《春到南天》的善与美
《论语》中记载:学生问孔子“人皆有兄弟,我独无”孔子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了一句富有哲理的话――“德不孤,必有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有德行的人,会吸引很多像兄弟的邻居。这从一个侧面阐明了孔子“仁爱”的思想。从孔子倡导“仁爱”开始,中华文明和中国社会进入一个德行的社会。
但是,自从西方的坚船利炮攻破中国的大门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善、德行被“五四运动”搞的灰头土脸,遗臭万年,好像中国的进步唯西方而已。改革开放30年,中国在物质上获得了极大的进步,但人们的精神面貌却与丰富物质不相匹配。在金钱和权力面前,社会倒退到丛林时代。扶弱仰强、见义勇为、礼义廉耻等成了社会的稀罕事;而那种又厚又黑、寡廉鲜耻的事大行于天下。南有“小悦悦事件”,北有沈阳一老者跌倒180名行人从其身上跨过而无一人帮扶。社会腐败无孔不入,人人痛恨,个个趋之若鹜,惟恐落后。
中国社会从礼仪之邦堕落为一个有宪法无宪政,有物质没精神,有发展无共识,有社会无安全,有目的没信仰,有经济没共享,有法律没道德,有投机没产业,有教育无人文,有教授无学术,有金钱无事业,有婚姻无幸福,有关系没亲情,有成功没理想的社会。
这是个最坏的年代,也这是个最好的时代。
曾经的流行歌曲唱道“洋装虽然穿上身,可我的心仍是中国心……”江山易改,秉性难易。人种人性是生物进化选择的结果,文化是人性上长出来的树叶。如果破坏了树叶,人性也必将是丑陋不健康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是中国人性的顽疾,这是传统文化――道德、美、善等理念的用武之地。
矫枉不能过正,否则贻患无穷。好歹我们认识到了经济背后的环境污染,认识到了经济发展背后的文化基础,认识到了法律背后的道德力量,认识到了文化的多元性,认识到了信仰、理想、道德的软实力。
没有那个富裕起来的社会不需要道德、善和美。在这个信仰、理想和道德重建的年代,让我们倾听先贤的声音从叶曼的《春到南天》开始:
“假如你要找一天的麻烦,可以请客;假如你要找一月的麻烦,可以搬家;假如你要找一年的麻烦,可以盖房;假如你找一生的麻烦,可以结婚。”
叶曼是当今世界将儒、道、佛文化融会贯通的国学大师之。在上世纪,她曾是胡适亲点的少之又少的北大女生之一。叶曼天生慧根,文贤理达,讲经论道如涓涓细流,沁人心脾;论事说理,文贤礼达如醍醐灌顶。 读之,终生受益。
《春到南天》读后感(三):手捧一卷,如沐春风
叶曼女士已年届百岁,她幼承庭训,六岁开蒙;求学北大,执教辅仁。早年曾随丈夫辗转美国、日本、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国数十年,游历广泛,博见多闻。更兼曾随南环瑾等上师大德,深研国典,其见识修养于当今实属少有,堪称大家。最近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叶曼著作《春到南天》,对于叶曼广博的见闻,深厚的修养诚难以此一册做全面的展示,但也略能管窥蠡测,得见冰山一角,很值得一读。《春到南天》书分四辑——“无为无不为”、“阴柔的美与智”、“教养成就丰盛人生”和“自然中的绽放”。作者描摹世相明察秋毫,辨析世情鞭辟入里;更有记叙游历婉转生动、追忆往昔饱蓄深情,细细读来,总能感受其细腻的情感与聪睿的智慧。
作者每能不拘俗见,发表新意,如在《嫉妒之心人皆有之》中讲到“善妒的人也和调羹好手一样,不过重,不着痕迹。他们的醋劲是酸甜的,吃下去,很开胃。它使情感美化,诗化,它把原始的单纯的情欲,转为幽默诡异俏皮的爱慕追逐。”她把“嫉妒”这一常为人所鄙弃的情感妙喻为“调味佳品”,指出“女人吃醋一点儿也不可耻,一点儿也不算恶德,只要是因爱,只要能表现得漂亮而大方。而且这点儿酸味,大可不必一人独吞,不妨也给对方偶尔尝一点点……”。女子中惯于烹调,善做佳肴的也许不少,但是在情爱生活中能拿捏下那点“醋”劲,调剂些许情趣的恐怕不多,不妨学习下。此书中若干涉及婚姻情感的篇章,多能给人启发。如《一个聪明妻子的故事》中一位拥有美满婚姻的妻子这样说,“我对付我的丈夫,就是使他和我在一起时,有如一只疲乏的脚,趿上一对温而软的旧拖鞋。”这是一个聪明妻子对自己美满婚姻的小小总结,虽然言辞朴素,但寓理深刻,值得好好体味。
但此书中绝不是单单是教女人怎样做个“好妻子”, “弱女子”, 很多篇章则在阐发“女权主义”,如《女权在中国》、《女人真要平等吗》、《职业妇女》、《日本夫妻》,等等。这些文章辨析西方“女权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和表现,指出“女权在中国,无论是政治上,法律上,事实上,心理上,是不折不扣的崇高。” 但是提及“女人真要平等吗?”,又成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作者在这些文章中讽刺“日本男人”那种趾高气扬的做派,指出美国女人表现出的“既争取男女平等,又深怕真正地平等了”的矛盾心理,描述“职业妇女”尴尬的生存现状,细谈“女子教育”的问题……洞若观火,发人深省。作为独立女性的榜样,叶曼不仅在家庭生活中应付裕如,在个人事业上也大有作为。她与丈夫现在都已届耄耋之年,依然相濡以沫,真正是白头偕老。并且叶曼为弘扬传统文化,主持“文贤书院”,目前仍讲学不辍,令人钦敬。
当然,《春到南天》一书还有其他很多丰富内容。如记叙海上游历,陈述澳洲风情,呈现台湾美景……作者以其摇曳多姿的文笔,让人对其所经历的一切都心驰神往,兹不一一赘述。
温煦的春光中萌生新绿,散开繁华,一切都进入新生,焕发生机。这一册《春到南天》像一缕春风,以其温婉的文笔,细腻的情感,醇厚的智慧,触动我的心灵,使它萌发新意,感受新生。希望您也能手捧一卷,如沐春风!
《春到南天》读后感(四):春到南天叶满枝
春到南天叶满枝
--读叶曼《春到南天》文/烟波浩渺1980
这本书拿到手中精装版的书册,封面叶曼身着旗袍的照片在网络上十分流传。叶曼温婉的样子让人感叹,岁月在她的身上只留下了稍许痕迹,一如她的文章一样淡定、从容让人深思。经历过岁月的女性,在她的文字中你就会读到慈悲之心,只因为她的经历和学识都是丰富的颜料,为她锦上添花。
南怀瑾亲传弟子,胡适之得意门生——99岁的国学大家叶曼。暖风漫卷青草意,柳色新芽坐读书,手捧这一卷叶曼新集,其文辞温婉、析理精妙入、心如沐春风……春到南天叶满枝, 看到叶曼的文章和她娴静的样子,是两种感觉。她的文章颇有女汉子的英气,毫无做作,尤其是在说的“女权”、男女平等的问题中格外显得有思辨,讲美国女人、日本女人的心态写的非常细腻,又令人思考。女人要不要平等?如果平等了又拿出弱者的样子是摆给谁看?又想公平又想做弱小状,真是令人啼笑皆非。不得不令人深思,作为一个女性作家,叶曼十分犀利的指出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是该认真思考下这个问题了。《职业妇女》一文中更是把职业妇女的两难的尴尬状态写的分外鲜明。怎么在家庭中找的自己的位置、如何更好地将教育子女和提升自己、如何处理好自己人际关系等等,拿到现在来看照样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也是普遍的存在,当你遭遇这个问题时,你会怎样选择?仔细一想,无论如何都纠结,不亚于任何一个难题。
《买卖之道》一文中写的最是写实,文章所写买东西的经历,也看到我的影子,仿佛以前在买东西遇到种种不愉快 历历在目,现在商家的服务态度真是热情到让你无法忍受 不买都不好意思。有时候真的就像自己单纯的逛逛,过度的热情让你也是很尴尬,索性不去逛。并且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售卖及训练店员的方法。不知道这篇文章何时所写,但就今日百货商场的新面貌来看,确实都已经做到。买卖之道无他,尽在入心入情而已。
麻将桌子这个陷阱,多少人为它误尽平生。讲输、赢、不输不赢三家心理描写的入木三分,透彻见地。将爱麻将之人的应酬写的幽默又含蓄,当我看到“天晓得他们是如何被勉强都在一起”一句时不觉大笑,联想到现在的酒场、饭局、网游及交友,都是这一个道理。这些活动都是自愿的,没人强迫。还借口说都是被愿意的,真是自说自话可笑之极。
看到买房子那段有恒产有恒心,原来大师也是会为这样的事情愁苦。这段购房的文章如今看来依旧是十分的惊醒,作为女人的港湾、作为母亲的身份,为了给自己、给家人一个稳定的居住环境,作者也想现在的所惯称女汉子一般,忙里忙完,同我们的生活一般无二。但是从她的笔下写来分为有共鸣之感。
本书是叶曼的合集,书中的文章有游记、散文、见闻等等,开始几篇写在澳洲的生活小纪实,充满了生活气息。是一本可以慢慢读的书。
(整理旧文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