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房间里的大象》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房间里的大象》的读后感10篇

2018-08-13 04:59: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房间里的大象》的读后感10篇

  《房间里的大象》是一本由[美] 伊维塔·泽鲁巴维尔著作,重庆大学出版社/楚尘文化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17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房间里的大象》读后感(一):读后感

  本书是从社会学角度探讨个人集体生活中的共谋性沉默的,房间里的大象,一个英语谚语,用来表示大家都知道却不提及的事。腰封上写着,这是"关于集体沉默的第一本完整研究著作"。作者据说在学院生涯中受到了什么集体沉默事件委屈,于是努力解剖这头讨厌的大象。

  和许多学术论文一样,本书从历史现实生活中搜罗出许多例证,试图给他们一种合乎逻辑的排列。出于对讨论主题兴趣,你满怀期待的往下看,最终却得不到比几句话就能概括观点更多的启发了。好在这里的例证还算有趣文章也短,读来不会有太多怨言

  讨论中有几处我个人比较感兴趣的地方,一是我们投射注意力方式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社会习俗制约认知系统像一个滤网般,把对此系统来说无用或不合常理信息筛掉。另一个是权力在沉默和否认中的作用。它不仅包含更大的可关注视野,还包含控制他人可关注视野的能力。这两种作用的综合,让许多情形介于"视而不见"和"心照不宣"之间。对某些社会事件之集体沉默,恐怕是一大部分天真无辜、毫不知情,而一小部分人才闭目塞听、避之不及吧。

  尽管打破沉默往往会给自己带来危险,作者号召大家还是应当把大象从房间里请出去,并且预言大象被众人认真凝视后体型会缩小。这么做虽然困难重重,却是最好的解决方式。不过实际操作起来,是不是应该首先让无意识的大多数明白,那儿真的有一头大象呢?

  《房间里的大象》读后感(二):我们合谋沉默,我们自我囚禁

  作为一本从社会学角度探讨集体沉默的研究著作,《房间里的大象》这一文本事实以及它探讨的内容,带给我们的思考远远超过这一书本的主题——“合谋性沉默”——本身。超学术表达范围的阐述方式,对现实经验领域合谋性沉默及其恶果分析探讨,启示我们做现实里的积极抗争也探究精神世界里的自由指向等等都在揭示并试图突破“合谋性沉默”这一变相的自我囚禁。

  西方学术著作的书写方式总是打破我们基于国内学科细分之下对学术著作的刻板印象。无论是《天鹅监狱》还是《乌合之众》抑或这本《房间里大象》,都未在特定的学科领域里打转,而是正如作者在“注意力和权力”小节里所说的在社会化压力和特定威权里被压制的那样:打破特定的学术表达方式和范围,探讨内容涉及现象丰富多彩与阐述方式的灵活多变,使得这本书呈现出来的效果远远高于普通的社会学读本。我们可以把它当作一本心理学书籍来读,也可把它当作社会学书籍来读,甚至可以将之作为一本查询“合谋性沉默”主题的电影小说案例的索引类书籍来读。正如作者在书中所提及的那样,基于学术体系中的社会化压力,作为学者只能在严格的学术表述范围内进行学术研究和写作,大家对这种限制和压力的弊端早已心知肚明苦不堪言,但依然要装作不知道,对之大家默契维护着“合谋性沉默”。而这本书,在某种程度上不是作者试图打破学术写作领域内固有的单一表述弊端、突破自我囚禁而做的努力吗?

  触及本书的文本主题——合谋性沉默,这一指涉“不可说”抑或“无可言”的命题昭示着我们基于社会压力和威权,从而在日常理性科学理性之下无可突破的现实监禁和精神痛苦。现实经验领域中,“合谋性沉默”这一事实本身的结构特色远较一般现实问题难以解决,人们在这一事实面前具有双重身份——促使者和打破者。作为促使者,人们惧怕不合群孤独,囿于压力和威权的压制,基于暂时的自保,而做合谋的一员;打破沉默,则需要整个社会系统的通力合作,打破沉默之人的权力考验、自我处境挑战都是打破沉默的必经之路。而对于打破沉默的首个力量——作为个体的人——来讲,内在体验和外在言说之间的通力合作,才是成功击破合谋性沉默的星星之火。文本探讨到这里,问题似乎并没有得到解决,这似乎也是这本书得到某些负面评价原因之一。

  然而,提出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基于文本让我们认识到“合谋性沉默”本质即是自我囚禁这一事实,我们不得不就着这一问题继续思考:个体的内在自由对群体性自我囚禁的突破究竟是不是像我们所认为的那样斩钉截铁、非黑即白,有益或者无益?促进或者倒退?

  个体自由基于自我认识,而认识自我是心理学哲学的共同命题。心理意义上基于经验性观察的自我认识是为了实用治疗,哲学意义上基于超验性凝的自我认识是为了把握自由,而有没有一种探求能让我们基于精神与肉体不再分割的体验达到自由呢?这种体验不再是认识上先主客对立而后寻求主客统一,这种体验一开始就是“一体而验之”的。哲学领域和心理学领域对这一问题的探讨越来越明晰的给出佐证,我们在叔本华、尼采、胡塞尔、海德格尔之后,几乎可以断言,通达内在自由,达到“一体而验之”的途径唯有艺术。邓晓芒在诗化哲学著作《灵之舞》中有言“认识和道德都是从艺术中派生而来的。”科学和道德都无法完成通达内在自由这一使命

  文本结束,思考远远没有终止;探讨一个“合谋性沉默”,问题远远不止这一方面。《房间里的大象》带给我们的,恐怕只有引用文中的一句话才能概括——“须知对传统上彼此分开的精神领域加以整合,恰恰是人类创造力鲜明特色。”

  《房间里的大象》读后感(三):沉默的大多数

  1、马丁路德金说,历史将记取的社会转变的最大悲剧不是坏人喧嚣,而是好人的沉默。刘瑜说,高贵是高贵者的墓志铭,沉默是沉默者的通行证。 2、沉默有可能源于善意礼貌,也有可能是出于怯懦恐惧。 3、合谋性的沉默让我想起公司的大象。有一堆名字看起来就知道是boss的裙带关系,大家只会在私底下谈论。某天,来了个新同事,一介绍名字,大家又意味深长的相视而笑。 4、合谋性沉默还存在朋友之间。某朋友被劈腿,一直说没事,看起来也积极向上能量满满。在朋友圈伤感和悼念,我们这群人从不回应。这聚会时,大家把酒言欢只字不提分明看见一头巨象在身在其中。 5、文中提到,沉默就是认同。一个母亲佯装不知道她丈夫侵犯她女儿的事实,她就通过沉默助长这一恶行。想起电影《素媛》和《不再沉默》,沉默有时候就是犯罪分子帮凶。 6、下午看电影《傲慢偏见》,对伊丽莎白的喜爱正是她的不沉默。当达西在雨中强势表白,她质问他,他拆散她姐姐简和宾利的感情是不是因为她们家没有钱、不是上流社会等原因。她勇于把这个大象公布于众。 7、打破沉默三部曲:认知到承认。把大象暴露出来。说出来,看见它,听它说。 8、尽管沉默无处不在,自己也是一个沉默的人。但是,从今天开始要自我觉察,也要有去看、去听、去说的勇气

  9、阅读感受是本书主要讲了两大块内容。一是为什么会存在“房间里的大象”(此处借用了社会学和心理学知识,有点意思。)二是如何打破沉默(这部分涉及的不多,没有讲透彻感觉)。观点和论据反反复复出现,一度看晕。倍感逻辑性和严谨性有待提升

  《房间里的大象》读后感(四):《房间里的大象》读后感

  《房间里的大象》读后感;《房间里的大象》是一本关于心理学方面的书;本书从英语谚语“房间里的大象”入手,从社会学角度;当今社会,很多人都奉行“沉默是金”的原则;我们都很厌恶恶人,因为恶人总有为世人所不齿的言行;生活中类似“房间里的大象”现象挺多,人们基于多种;还有的沉默或者否认出于恐惧,比如15世纪意大利思;其实很多时候,人们所恐惧的,甚至不是利益上的损失

  《房间里的大象》是一本关于心理学方面的书。在英语里有句谚语“房间里的大象”,直接的意思就是房间里的人们,对于存在于众目睽睽之下,房间里的一头大象却视而不见。引申的意思,人们对于骇人听闻显而易见而存在的某种事实和状态,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装聋作哑无动于衷

  本书从英语谚语“房间里的大象”入手,从社会学角度剖析人们私密生活和公共生活中,对于某些显而易见的事实,集体保持沉默的社会现象,作者将之称为合谋性沉默。作者阐述了合谋性沉默的成因、组成形式参与者动机表现,以及这种沉默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并探讨了打破沉默的可能和方式。

  当今社会,很多人都奉行“沉默是金”的原则。我想,最初说这句话的人,他的目的应该是告诫人们要少说多听,要少说多做。但是现在,“沉默是金”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面对事情逃避借口。很多人觉得,沉默了就能避免成为坏人。但是,即使你什么也没做什么也没说,你就真的能这么确定自己是个好人吗?

  我们都很厌恶恶人,因为恶人总有为世人所不齿的言行。恶人的劣言坏行固然可憎,但是好人视若无睹的沉默更可怕。世上有很多不幸是源自没有说出口的事,而这些不幸却有很多是原本可以避免的。我们虽然自认只是不赞一辞的旁观者,却在不知不觉中,成了沉默的共谋者……

  生活中类似“房间里的大象”现象挺多,人们基于多种原因和考虑,对这头庞然大物采取了沉默和否认态度。最常见的比如为避免尴尬,人们对于身体残疾病人,往往回避残疾这个话题,甚至尽量回避谈及身体器官称谓,这样做也是为了表现出“举止优雅得体”。再比如,家属医生对于身患绝症的病人,也往往对严重病情绝口不谈,或者矢口否认

  还有的沉默或者否认出于恐惧,比如15世纪意大利思想家布鲁诺,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后被罗马天主教廷以传播“邪说谬理”烧死在罗马广场,而同时代的许多思想家和科学家,却选择了集体沉默。

  其实很多时候,人们所恐惧的,甚至不是利益上的损失或者肉体上的暴力伤害,而是精神上被自己的同类群体孤立也就是说,他们的沉默并不是出于避免尴尬和害怕自身物质和利益受损,仅仅是避免怕指出“房间里有大象”这一事实,而被选择保持沉默的同伴族群“孤立和仇视”。因为对他们而言,指出房间里有庞然大物的存在,就仿佛在寂静暗夜凭空放了一枪,击碎了那些视而不见人的美丽幻象,惊扰了他们的美梦,会被“天聋地哑”者视为捣乱分子,而受到强烈批评和指摘,甚至孤立和仇视。 因此,出于对归属感依恋,他们通过沉默来实现温暖的“合群”。解放前为理想浴血奋战出生入死革命家,解放后却在屡次政治运动中保持沉默、随波逐流很难说仅仅是因为贪生怕死,更多的恐怕是因为他们害怕被革命队伍抛弃,成为一个“精神上的孤儿”。对认同感归属感的强烈需要,大约是写在人类基因里的密码,这个密码有时候会成为勇气的源泉,有时候却让我们蒙上了自己的眼睛

  很多时候,人们拒绝发声,那是因为发声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承担责任比如说我们谈论中东局势稳定的问题,那我们就不得不找出维持稳定的办法;比如说我们谈论全球暖意味着我们要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意味着我们可能要选择不买车、少开暖气空调、刻意节约用水;又比如说我们谈论现代社会里动物养殖和屠宰方式,那就意味着我们要为动物权利呐喊,甚至严肃对待素食主义这一主张。所以,为了逃避责任和不安,“还是不谈这些”为好。所以沉默是金。但是大象并不会因为你不谈论它而消失,你可以不谈论它,甚至不谈论这种不谈论,但是不稳定

  的因素仍然存在,依然有人要在战火爆炸中过着心惊胆战颠沛流离的生活,全球还会继续变暖,被迫害的人还在呻吟,养殖场里的牛羊猪还是在绝望中度过它们悲惨一生,而我们,还是要在所有这些痛苦面前接受良心审判

  历史终将会记取,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悲哀,不是坏人的过度嚣张,而是好人的过度沉默。如果我们继续不说不看,不讨论,继续装聋作哑,那房间里的这头大象就会永远存在。我们需要有勇气指出“皇帝的新装其实不存在”的小男孩,或者说我们需要小男孩的这种精神。如果说,我们敢于面对这些惨淡的、甚至是鲜血淋漓的事实,那么房间里的大象总有被戳破的一天,真相也总有大白于天下的一天。世间的许多不幸,都是由避而不谈造成的。但合谋性的沉默与否认,并不能改变“房间里大象”存在的的事实。没有人是与世隔绝孤岛,世间万物是出于联系之中的,我们所有的人是一个整体,没有人能在这个社会中置身世外,不要再认为别人的痛苦与己无关,别人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所以,不要再去问丧钟是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而鸣。

  所以这本书的意义,在于提醒我们直视我们生活中的沉默。直视沉默也就是抵抗制度性遗忘和集体性否认的压力,直视生活中不被阳光照耀的角落、被压迫者的痛苦和我们自己的软弱。人们习惯于用政治或社会的压制来为自己的沉默辩护,却往往忘记了正是自己的沉默在为这种压制添砖加瓦。我们尽可以堵上自己的耳朵或者捂上自己的嘴巴,但是当房间里有一只大象时,它随时可能抬起脚来,踩碎我们天下太平的幻觉。

  《房间里的大象》读后感(五):必须有人第一个说出来

  1. “集体沉默”现象,是指明明大家都清楚发生了什么事,却集体保持沉默。 2. 集体沉默现象产生的原因:第一,社会文化习俗造成了某些禁忌。比如,谈“性”是羞耻的、要给别人留“面子”。第二,权力控制了信息。如果说出来会被权力伤害,人们选择不说。第三,别人沉默引起自己沉默,自己沉默又加强了别人沉默。 3. 集体沉默的后果:第一,沉默意味着逃避矛盾,那么问题会恶化得更快,将来爆发时伤害更大;第二,个人会对现实产生扭曲的认知,认为问题真的不存在;第三,群体会相互猜忌对方“到底知不知道”,总感觉对方有“隐瞒”,于是破坏了集体凝聚力。第四,沉默时间越长,越难打破沉默。第五,瓦解人们道德感。 4. 打破沉默的方法:必须有人把它说出来,且引起所有人的正面回应。目前没找到成熟的机制保护第一个说出来的人,也没有方法保证说出来一定会有正面回应。我自己提供一个说出来的理由——没人这么做但你这么做,你就是最稀缺的最有价值的。当然,风险自己承担。

  《房间里的大象》读后感(六):读完房间的大象的一些碎碎念及一些总结

  我们这一代人终将感到悔恨,不仅仅是因为坏人的可憎言行,更因为好人的可怕沉默。全书开篇即如是说道。

  这是一本关于沉默的书,更准确地说,是合谋沉默,即一群人彼此心照不宣,却在公开场合有意忽略他们私下都清楚的事实。人们对此心照不宣,却又囿于恐惧、尴尬、耻辱等等原因,不听、不说、不问,不公开讨论。人们清楚地看到了房间里的大象,却又不愿意公开讨论,任由大象自己生长,直到它是如此的巨大,没有人能够忽视——但大象本身又是不能言及之物,于是大象成为我们必须小心避免的话题,大象从而越变越大,占据了房间了大部分的空间,呼吸着房间里大多数的氧气,每个人都必须小心翼翼地避开它。

  沉默只是一个人的事,但合谋沉默需要两个(或以上)人的配合,我们小心翼翼地挑选字句,避免提及大象。通过彼此默契的不听、不说、不问,我们在彼此之间筑起invisible的藩篱。沉默的起因或是痛楚、或是恐惧、或是耻辱、或是尴尬(更可能是这几者的mixture),更可能是因为社会规范。无论是出于哪种原因,我们都被封住了双唇,沉默在我们之间开始蔓延。

  合谋沉默一方面是因为来自社会规范的压力,另一方面,权力也在合谋沉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要融入社会群体,变得合群,我们就需要了解到什么是可以讨论的,什么行为是不可取的。社会准则在无形中划定了可言论的范围。正如泽鲁巴维尔所说,我们通常会将获得这种按照社会或者社团中约定俗成的关注方式,作为自己社会化的一部分。一个小女孩只消听她妈妈花一分钟在城里共同度过的一天,就不声不响地学会了什么是应该关注的,什么是无关紧要的。我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学会去忽视。保持得体往往意味着,要假装我们没有注意到那些我们知道,但是很清楚我们不该知道的事。为此,我们不会在一见面就问女士的年龄,问别人的收入等等(当然这些规范会随着社会的变迁而改变。)

  另外,权力也是压迫我们沉默的一把利剑。权力决定了我们可以知道多少,它包括了更大的关注视野,它还控制着别人可关注视野的大小(参见广电总局)。另外他还能改变他人的关注方向,和关注时间(新闻媒体重点报道的方向往往是大众关注的热点,它报道的时长有多少往往也决定着大众的关注热度,另外,新闻媒体要控制你对某件事的看法,不需要说谎、造假,它只需选择性地忽略某些事实)。通过广电总局的某些禁令,我们就知道,某些事情是不宜公开讨论的;因为审查制度的存在,权力拥有者控制了人们可言论的范畴。

  沉默的人越多,沉默形成的压力就越大,更强烈地压迫着我们去服从,压抑着我们开口打破沉默的欲望。有趣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卷入这场沉默,沉默的平衡也越有可能被打破。但是,打破沉默的人(无论是揭示真相者也好,告密者也好)的下场并不圆满——因为他们的出现,集体带来的安全感荡然无存;他们揭示的事实与你一贯相信的真相并不一致,这挑战了你的ego;他们在哪里嚷嚷,完全没有表现出对你意见的尊重。

  或许如刘瑜阿姨所说,对认同感、归属感的强烈需要,或许是写在人类基因里的密码。因此我们会为了获取认同感,从而学着去接受、忽视一些事情(很多礼仪很社交潜规则都是如此),因此我们也会学着去忽视房间里的大象——房间的大象这时成为了一个群体的印记,若是此时有人出来挑战它,会被等同于挑战这个群体的规范,挑战这个群体的习俗,挑战这个群体的尊严。因此,喊出“大象确实是在那里”的人,往往下场并不好过。他们不会被视为英雄,不会受万民景仰,他们更多的时候,是被视为叛徒。或许,这就是枪打出头鸟的内涵吧。

  要去打破沉默,光是说并不足够,还得有人去听。只有当我们开始去正视大象的时候,大象才会开始消失。只有当大家开始去讨论、不再沉默的时候,大象才会从房间里滚出去。赶走大象,需要群体的发声。

  大象的存在一开始是为了维护这个群体的团结,但到后来,大象已然阻碍到群体的正常运转(无论在讨论什么的时候都必须选词琢句以避免言及它),它暗中破坏了团结,妨碍这人与人之间建立坦诚相见、彼此信任的关系,这还真是讽刺。

  《房间里的大象》读后感(七):沉默的真相

  我们都听过《皇帝的新衣》这个故事,皇帝大摇大摆的走上街头,向人们炫耀他新制的华服,但实际上他什么也没有穿。大臣和群众对这不存在的衣服赞叹不已,直到一个小男孩说出了真相。听完这个故事,我们都记得赞扬小男孩的勇敢和天真,鄙视皇帝和大臣的愚蠢,但似乎很少讨论为什么大家对明摆着的事实一言不发。

  伊维塔·泽鲁巴维尔通过《房间里的大象》这本书来讨论这个话题。“房间里的大象”是一句西方谚语,意指那些显而易见但却被大家忽略和否认的事实,就像房间里装着一只大象,人人都看得见,但没有人谈论它。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不论是在家庭生活还是在公众领域,某些话题被悄悄禁止,我们心照不宣,但从不公开谈论。比如父亲残疾的双腿,女儿的堕胎,办公室领导的糜烂生活,一场政治运动的细节真相。

  有时候,并没有谁明令禁止,但我们却约好了似的自动回避大象,这当然不仅仅来自于个人的选择和行为,我们忽视或者否定什么,更多时候是遵从于社会习俗和规范。出于世故,我们也许会对某些事情进行“礼貌性的忽视”,比如面对一个残疾人,我们不会主动去谈论他的残疾,面对垂危的病人,我们都把话题往好的方向引。当然,我们忽视一些东西,不仅仅来自于社会规范,更来自于政治,换言之就是权力。我们知道多少,很多情况下取决于我们的权力大小,权力使人们有能力控制传递给他们的信息数量,控制他人可关注视野的大小,划定哪些是可接受的表达,哪些不是。

  泽鲁巴维尔不仅分析了“合谋性沉默”的来源,更进一步剖解了合谋性沉默的危害,以及如何打破它。

  马丁路德金曾说,“我们看到真相却一言不发之时,便是我们走向死亡之日。”美国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写着:“当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

  合谋的沉默是一种对称关系,孩子和父母谁都不愿意主动提起和性有关的话题,孩子觉得别扭,父母也觉得不自然。在发生父亲性侵子女的家庭中,父亲沉默,孩子沉默,母亲也沉默。沉默是回避,是否认,是对真相的忽视,合谋的沉默造就了对真相的集体性否认,阻止我们面对问题继而解决问题。我们选择沉默,因为我们恐惧、羞耻、尴尬、怯懦。而当沉默的人愈多,要打破沉默就越难。沉默者对真相形成了压力,打破沉默需要巨大的勇气,甚至需要为之付出严重的代价。这一点我们身处于现在的网络环境都有体会,前段时间还有微信公号被封,原因不明。

  更难办的是,沉默本身往往也从未被讨论,和我们公开说“此事免谈”不同,合谋性沉默对某些避而不谈的“大象”是绕开的,也就是说,避谈大象本身就是大象。

  到底有没有什么能够结束合谋性沉默 ?

  首先,需要一个“小男孩”,把大象的存在说出来,让不可谈论得以松动,同时,还需要社会运动,让人们看清那些被淡化了的社会问题。但打破沉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小男孩”经常有,但势单力薄,一个声音就像一滴水化进土里,对合谋性的沉默毫无影响。要打破合谋沉默,需要整个社会系统的通力合作。否则,打破沉默的第一人,反而会受到挖苦和敌意。群体中才有安全,喊出真相也就是暴露自己。

  打破合谋的沉默,从最基本的做起,承认大象的存在,不再把它当做空气,而一旦我们开始承认大象的存在,它们便神奇般的缩小。“只有当我们不再商量好了去忽略这头所谓的大象,才能最终把它赶出房间。”

  对个人来说,你是否愿意做那个“小男孩”,第一声打破沉默?

  《房间里的大象》读后感(八):《房间里的大象》

  当初选择这本书是因为对它的选题很感兴趣:沉默。

  尤其是,因为“说话只要一个人发声就可以,但沉默却需要所有人的配合”所以笔者选择立足于社会学,而非心理学去论述这个问题的这个推论尤得我心。

  沉默这个行为其实很常见,常见到我们有时可能忘记这个行为本身。

  就像呼吸,除非呼吸特别急促之时,一般我们不会意识到自己不间断地在做呼吸这件事。

  笔者说,当我们在回避尴尬、恐惧之时一般会选择沉默,而从社会学角度看我们之所以想要回避这些是因为“合群”的需要。

  书中多次以《国王的新装》这一童话故事为例,几乎所有人面对国王的不存在的新装都选择了沉默。

  这类愿意遵守“默认规则”的人常被称之为“世故”,显然并非贬义词。

  我也常被社会教育这些更为“聪明”的处世之道,不得不承认想要获取游戏资源的话遵循游戏规则是最保险的办法,且事实上在大部分遵守规则时都获得了正向的反馈,因而也日益学会这些“规则”。其实小时候看这部童话的时候,我并不理解为什么大家都说不出口,现在却很明白了,也就是本书说的我选择与一些大象相处了。

  这个大象暗喻巨大而无法回避的真相,而房间里的大象指的是尽管无法回避,但人们却能相安无事与之共处。

  其实总的来说,大概分成三种情况,不知道房间里有大象、知道了大象的存在但与之相处、或是知道了并将其赶出。

  第一种其实幸福感是最高的状态,但不由得让我想起《黑镜子》里面一个无敌军队的故事,所有人都控制让其以为自己正在消灭异形,也因此战斗力饱满,而有一个军官程序出错导致回想到了真相即自己杀害的并非看到的异形而是无辜的人类,那份痛苦和崩溃可想而知。延展来说,从这一点或许也能一部分解释人为什么不愿意走出舒适圈,为什么要走出去?为什么要知道?去破坏自己已有的幸福呢。但我想说的是,我承认不知道会更幸福,但“万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本能却很可能让我们无法永远不知道,也就是很大部分的人都始终要面对各种“知道了”的状态。当然,这个也因人而异,大概欲望与祈求会将每个人引领到各自最想要到的地方;

  第二种其实是最常见的状态,不予戳破并与之相处的原因可能是善意的、也可能是受利益所驱使的,保持这种状态对己大多时候都是甜头多于恶果的,除非回避的是严重利益攸关的但若是此也可能已经做出第三种选择了。在我看来,这种选择本身是中性的,也就是不应该以上帝视角褒贬之,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能意识到自己在做这个选择并清晰原因,并确保这个选择的结果与自己想要的相符,足矣;

  第三种其实有点英雄主义的意味,这个选择不容易做,当然那些“初生牛犊不怕虎”在我看来不算因为很可能还未完全“知道”,值得佩服的是确实“知道”并有勇气、能力和担当去承受后果之后作出的选择,现实中其实很可能被赶出去的不是大象,而是做了这个选择的人。而目前来说,我想我能做到的是,确定个人的社会底线并在这些事上不要沉默。

  《房间里的大象》读后感(九):房间里的大象

  我们这一代人终将感到悔恨,不仅仅因为坏人的可憎言行,更因为好人的可怕沉默。

  ——马丁*路德*金

  说话只要有一个人发声就可以,但沉默却需要所有人的配合。

  ——罗伯特*E*皮滕杰

  世间许多的不幸……都是由避而不谈造成的。

  ——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

  曾经读《路西法效应》,惊恐万分的发现了人性的阴暗面和身份对于个性泯灭的潜在强大作用力:一个下令屠杀犹太人的被视为穷凶极恶的背后主谋竟然是个懦弱无能,看起来与他人别无二致的,再平常不过的的普通人……整个世界的真相就这样赤裸裸的的展现在你的面前:现实不是戏剧,坏人没有坏人的面具,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坏人。

  然而更令人不寒而栗的却是曾经受害人的一片沉默。一段苦难的历史被经历者选择性的忘却,整个知晓的人群维护着表面上的平静,一切似乎都没有发生。如此影响深远的事情我们都可以保持微妙的沉默,那么生活里的我们又是如何在各种禁忌中娴熟的避免尴尬,保持合谋的沉默?这让我想起了皇帝的新装,而这正是泽鲁巴维尔教授展开《房间里的大象》所提及的故事。

  在经过世俗教化的社会里,人们都会经历明明发生的事实却被大家默契的忽视的现象,泽鲁巴维尔把它叫做,“合谋的沉默”;而被忽视的事实就是“房间里的大象”。在我们的生活里这样的大象有很多,除了我们已经提到过的“纳粹屠杀犹太人”之外,还可能是挚友脸上的疤,亲人身上的残疾;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大的层面上这样的例子已经是不胜枚举:文革、学运、陈光诚还有最近的“周老虎”等等等等……遑论复杂中国下微视普通人的生活呢!读过乔治*奥威尔《ANIMAL FARM》的人都应该对“本杰明”的形象印象深刻。作为一只经历过沧桑的驴子,他面对曼纳庄园到动物庄园再到曼纳庄园的转变,只在“拳师”被带走奔向死亡时才表现出了打破平静的愤怒。而在大部分的时间里这个最清楚真相的人却一直是一副事不关己的形象与漠不关心,不起波澜的的处世之道。动物庄园里其他的动物也是不完全出于高压的逼迫下,沉默,沉默,再沉默……这样的沉默带来的是集权社会下的我为鱼肉,任人宰割。一切的合谋的沉默也都是将房间里的大象不断放大,然后在沉默中爆发,酿成大错。

  在《房间里的大象》这本书中,作者很敏锐的指出了权力与合谋的沉默之间的动态关系。这也解释了历史中国与当下中国政治生活中的许多事实。这其中,最经典的论述恐怕就是“沉默的双重墙壁”了,即由“事件本身”和“禁止事件传播”形成的双重墙壁。很简单的例子就是“学运”以及“官方禁止谈论学运的文件被披露”对事件本身的双重墙壁作用。普通公众都知晓事件,但是从来没有人公开谈论,即使有这样的谈论,也很快就会被官方删除。所以这样的“权力——合谋的沉默”架构就是抹杀记忆,回避反思的退步做法,让历史不再成为明镜,反而成为断点。

  很有意思的是《房间里的大象》这本书还提到了“三不猴”。作者希望用“不说,不听,不看”的“三不猴”来强化自己的对于“合谋的沉默”的要素表达。可作者没有想到的是“三不猴”的来源。那便是中国的《论语》中孔子所说的“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视”。这可是孔老夫子所推崇的免招是非,免惹争端,而能四平八稳,平步青云的为人处世之道。这“三不猴”淋漓尽致的表现出谨慎善为、与世无争的处世性格啊。难怪乎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合谋的沉默的重灾区,令人哭笑不得。由此足可见本书对于中国人的反思历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历史惊人的相似抵不过一句中国的历史惊人的相似。无论是大处着眼于了解这个国家还是小处立足改变自己的个性。知道大象的存在,并且智慧的指出大象的存在是我们正视历史、正视人性的不二选择。最后,希望与大家分享这首来自20世纪60年代的民主德国的诗歌:

  对时代的声音充耳不闻,

  对身边的事情视而不见,

  心知肚明却不言不语,

  这样的人才能活下来终老,

  当然,但是,得有个条件:

  要想这么活,

  他得是石头刻成的。

  《房间里的大象》读后感(十):书摘 《房间里的大象》

  2016年7月29日 星期五

  书摘 《房间里的大象》

  1.这种制度性的遮蔽性行为,专门用来限定学术上的关注和交流,以保证知识上的血统纯粹性。这正是为什么很少有学者得以跨越他们褊狭的心灵角落,在阅读和写作上向着那些传统上被视为其他知识领域的跑马场上进发。那些忽视此种社会压力的人,则常常在求职、升职,申请研究经费和出版著作等方面遇到许多困难——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结果,须知对传统上彼此分开的精神领域加以整合,恰恰是人类创造力的鲜明特色。

  2.换言之,他们假装“忽视那些他们无法不注意到的事实。他们明白,如果不可避免地会知道集中营里正在发生的那些事,至少还可以掉头不看。尽管清楚这一切,他们仍努力在无法避免地感知,和小心翼翼地忽视之间寻找着平衡。”通过这么做,他们渐渐成为了“那种使得独裁统治得以实现的臣民:不说,不看,而且不问,此后,再不好奇”。

  3.正像奥威尔在《1984》中那段让人不寒而栗的描述那样:“西姆(Syme)消失了。一个早晨,他没来上班,有几个说话欠考虑的家伙讨论他的缺席。第二天,没人再提他了,西姆已经停止存在,他从来就没有存在过。”

  4.保密工作就是通过确保特定的信息不被暴露于众,以阻止可能的破坏性场面出现。其工作就是要降低秘密持有者的威胁性,从而暗中维护现存的权力结构。

  5.同样地,当保密协议被用于保护一名有恋童癖的牧师时,他的受害人就不大可能知道他们只是更大范围的受虐者中的一员。相反,他们会认为自己的遭遇只是个案,并把自己的受害在很大程度上看作是个人化的,而且甚至会为发生这样的事情责备自己。

  6.说话只要有一个人发声就可以,但沉默却需要所有人的配合。

  ——罗伯特·E·皮滕杰(Robert E. Pittenger)等,

  《前五分钟》(The First Five Minutes)

  7.史蒂芬后来声称:“我从来没有站出来问他是否属实,所以他也从来没对我撒过谎。……

  8.合谋沉默所包含的彼此对立的社会力量之间的关系,究其本质,是一种对称的关系,因此,这一点造就了其对于不看和不听双方的“对等保护”。这种对称甚至在极度不均衡的关系中依然很明显,从孩子和父母亲谁也不愿意主动和对方讨论性话题就可以完美地证明,孩子觉得提问(后来是告知)很别扭,父母亲也觉得告知(后来是提问)不自然。

  9.事实上,谈论房间里的大象如此之困难的原因,是“不仅仅没有人愿意听,而且没有人愿意谈论’不听’这件事”。换句话说,避谈大象的行为本身就是大象!我们不仅避开它,而且我们一边这样做,一边否认,从而否认了我们的否认。

  10.这样的超否认(meta-denial)预设了一种自欺的特殊形式, 奥威尔称之为“双重思考”或是“有意识地促使无意识,然后……对自己刚才实施催眠的行为失去意识”的能力。

  11.是否参与沉默合谋,受某人里这个所谓的大象距离远近的影响很大。离大象越近,就越能感受到否认其存在的压力。所以,其实是站在街上观看皇家游行的人,而不是游行队伍中的人首先冲破否认的藩篱,公开承认皇帝的一丝不挂。

  围绕在大象周围的人们,他们彼此之间社会距离也很重要。……

  同样重要的,还有我们之间的政治“距离”。相对于上级,我们一般更倾向于信任和我们同级别的人。因等级森严而权力差异越大的社会系统,其对开放和坦诚的抵制越明显。(?)

  然而,最显著地影响一个人是否参与和某的结构性因素,是合谋者的实际数量。

  12.同理,当一名员工在会议中看到另一位对明显听得很清楚的话充耳不闻时,那么这些话可能是无关紧要的印象,会在第二个工作人员的继续无视中得到加强。事实上,一个恶性循环可能从此产生,每个同谋者的否认对他人都是一种支持,他们的整体沉默会彼此呼应,这时第三个、第四个也加入了共谋。

  13.尽管沉默可能随着时间的延长而被干扰,但它还是趋向于变得更加讳莫如深。

  14.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曾经说过:“沉默会自我繁衍。越长时间不说话,就越难找到可说的话题。”同理(?),“事情搁置的时间越长,就越难讨论。”

  15.一个大屠杀幸存者的孩子,在描述围绕在他父母亲创痛过往的那种沉默时说,“……。奇怪的是,纵使它占据了我们的全部生活,我们却从没谈起过它。”

  16.打破沉默者所“揭发”的不是那些我们原本不知晓的秘密,而是那些我们都知道,却不愿当众承认的公开的“秘密”。具体说,他们公布“背景”而不是“内幕”,他们帮助把大象暴露出来,而不是告密者所揭发的“骷髅”[见扩展3]。

  17.把大象放到前景,通常要我们去命名那些难以名状的存在,以增加其可讨论性。

  ……把大象放到前景要做得有匠心……

  18.第一个提到房间里的大象的人,只是开启了承认它存在的过程的第一步,皇帝的新衣里面小男孩的父亲让我们认识到,其他人必须紧随其后。确实,要真正地结束沉默的合谋,那么,合谋者一个不剩统统消失才不会有人继续合谋。

  19.可以想见,要小节保持沉默的团体压力,人们通常也会借助团体的力量来打破沉默。……“一个人说些什么,很容易不起作用也不被重视……但当全家一起劝说时,他们就很难置之不理了。……”

  20.……她显然是低估了“国王没穿衣服现象的严重性……我说他没穿衣服,然后他转向其他围绕着他的大臣们,他们说……您当然穿了”。

  21.可以想见,我们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忽略打破沉默的人,大多取决于他们有多大的权力。比如,如果发出宣言的不是马克·鲁德二世哥伦比亚大学的校长柯克本人,那么假装什么都没听到,就没有那么容易了。一个人权力越小,旁人就越容易公开地无视他。

  22.尽管琳达自杀前的证言也证实了这一点,但当他说完后,没有人对于此作出任何表示,这提醒我们,只要持续被忽视,即使是公开暴露的秘密,最终仍然会成为看不见的“大象”。

  23.……或者会要求人们“向前看”,不要“纠缠”于他们披露的大象。

  24.从愤怒的公众因此对他的攻击中可以看到,仇视和憎恨总是指向那些有效破坏合谋沉默的人,因为他们表现出了对他人感受和尊严的漠视。……

  故作漫不经心和小心谨慎,可以给别人留面子和避免伤害他们的感情。

  25.事实上,我们经常把结束沉默的合谋一事,看得比沉默的合谋本身,更有威胁性。

  扩展:

  1. Evictor Zerubavel, The Fine Line: Making Distinctions in Everyday Life(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3[1991]), 108-12.

  2. 《1984》

  3. 骷髅(skeleton)常用于短语“a skeleton in the closet”中,直译为藏在壁橱里的骷髅,表示见不得人的丑事,秘密。

  4. 马丁路德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