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人类简史》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人类简史》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8-18 04:06: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人类简史》读后感精选10篇

  《人类简史》是一本由【美】亨德里克·威廉·房龙著作,汇智博达|万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385,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人类简史》读后感(一):正名《The Story of Mankind》

  

引子

内心来讲,其实这部书的书名有点烂俗之嫌。天天都有各种作者的《人类简史》出来,作为普通读者根本无法分辨出哪部书是真正的名家名作,哪部书是宵小伪作。其实在出版界也存在一个洗稿的现象,也就是把名家名作的核心观点拼凑出另外一本书,冠以同样的名字,堂而皇之出版。

  所以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其实是很排斥的,在此之前我起码看见了至少五本伪作。

此书正名

  为大家所熟知的《人类简史》实际上是以色列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在2012年所作的一部历史作品,外文名为《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由于国内某个公知的推崇,所以在国内影响甚广。而本书美国作者是亨德里克·威廉·房龙,其原书名为《The Story of Mankind》。所以实际上并不是同一本书,更不是伪作了。

  我们来比较一下上文所提到的两本《人类简史》的成书年代。房龙的《The Story of Mankind》是1921年英文初版,累计被译为29种语言;以色列作者的版本是2012年以希伯来文出版,原作者出生于1976年。两部书距离时间跨度为半个世纪

  我们从两本书的内容也可以看见端倪,以色列作者的版本其实说的是他自己对于历史的看法理解,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观点。所以他的这部书实际上讲述的不是历史事实,而是个人历史观点。我现在手中拿到的这本《The Story of Mankind》,更像是一部简明扼要的国别体通史。他从人类的起源开始讲起,提到了每一个值得铭记的远古文明。似乎在用这种方式梳理着历史的脉络。而在这一些叙述当中,作者似乎没有带着很浓厚的个人感情色彩。如果非要说。作者对于历史记录的影响,那我更愿意把它归结为作者对于历史重大事件的筛选。

历史的脉络

  已经过去的事实被我们称之为历史。而研究这些做一门学问,被称为史学。我们可以对历史有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而这些观点并不属于历史的一部分。但是一个小篇幅的著作当中大量的将历史事实铺陈开来,就无法清晰表现出历史的脉络。所以创作一部历史著作对于作者来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这些难点就是我所提到的去粗取精。

  在记录史前历史的时候,我们只能从考古发现中推测原始人的生活状态,尽量的还原他们的真实历史。而他继续当中,如果引用了太多相关专业的历史文献与考古记录,那势必会影响这一部书的趣味性和篇幅。我们看一下作者是如何处理这种情况的。

  在本书的第三节《历史以前的人》作者以讲故事手法,将他们的生活境况一一描写了出来。而我们也可以从故事中知道什么会驱使人类进化。这一切的推测都是符合逻辑的。所以我们也可以将这个故事视为历史的一部分。

  我们不必对这本书的严谨性苛求太多,我更愿意将它看作是一本历史素养普及书籍,而不是一部严肃的历史学术专著。我们不需要这本书来帮助我们推翻那些我们早已建立的历史观,但是我们却可以从这本书当中,将我们可能有些破碎的历史观重新缝合起来。

  《人类简史》读后感(二):听房龙讲人类的故事——读《人类简史》

  从小到大,我们读过很多故事。故事的主角,有我们熟悉花草鸟兽凡夫俗子,有令人敬佩的英雄人物,还有人们想象出来的妖魔鬼怪神仙精灵……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体验人情冷暖感叹世态炎凉,更好的经营我们的生活。而在人们认识这个世界的同时,是不是首先应该对整个人类的发展历史有所了解呢?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是不是应该读一本以人类为主角的故事书呢?这本由20世纪享誉全球的美国历史学家亨德里克•威廉•房龙著的《人类简史》所讲述的故事便是这样一本以人类为主角的故事书。在这本书中,我们将会了解到不同地域、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人们,几千年来,用生命智慧演绎着的历史传奇。《人类简史》是放龙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深受读者喜欢的作品,自问世以来,已经先后被翻译成了30种语言,并成为了人们追溯人类历史的经典名著。而这本由@万卷出版公司 出版的房龙的《人类简史》是第一个中文译本,1925年由与林徽因齐名的一代才女沈性仁潜心翻译,跨越百年,魅力依旧。这是一部史学著作,涵盖了从远古到近现代,从西方到东方的所有重要的历史大事件。它更像一本历史故事集,一个个生动有趣小故事,让我们不仅看到了人类的昨天,还能够从这些历史故事中得到更多的人生智慧。

  人类从来就不会满足安逸现状,自人类出现以来,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过去和未来探索。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对于这三个问题,古往今来的先贤们都在通过自己独特的方式寻找着答案。读者房龙的《人类简史》我们看到了整个人类的过去。从第一个生命奇迹般的出现,象形文字的发现、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起源、希腊与罗马时代辉煌宗教改革之后中世纪社会的发展和演变,以及世界性的变革和各国的革命等。提纲挈领展现了历史大脉络。把那些或伟大、或剑拔弩张凄凉悲惨时刻用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展现出来,那些历史名人也不再像雕塑那般冰冷、死板高高在上,而是变得有血有肉、有爱有很、鲜活生动,充满着普通人的生活气息,甚至让我们觉得他们就生活在我们的身边,我们能够深刻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也能够理解关键时刻他们所做的影响时代命运抉择

  房龙是一个历史学家,他有着史学家的严谨和缜密,但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他给读者的印象更像一位饱经沧桑的爱讲故事的智者。他的故事短小精悍,每一个章节都可以独立成篇,故事巧妙运用对比方法,将历史和现代作对比,便于读者理解和思考这些历史大事件,同时故事中大量运用比喻修辞方法,便于读者理解历史的脉络,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我非常喜欢扉页上的一句话“我们所知道的极有限,其余的还是漆黑的一团。”更佩服房龙在那个时代所拥有可贵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尤其是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客观评价。的确,关于这个世界、关于人类的历史,还有太多的未知,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故事尚未完结,精彩一直在路上。

  《人类简史》读后感(三):历史原来也可以这样

  文:薇薇爱爱阅读

  在地球漫长的历史当中, 可圈可点的事件有很多, 比如从无到有的出现了生命, 又在漫长的进化和变异当中逐渐出现了植物动物。 以及漫长的过程中存在的恐龙, 这些庞然大物在地球上称霸的时间从中生代开始于距今约2.5亿年前,结束于距今约6500万年前。那么恐龙在地球上生存了大约1.85亿年。 这个时间比人类出现至今的时间要长很多时间。 那么我们关于这些的记载都是哪里来呢?

  很多是考古学家在针对化石遗迹做的考察得出的结论。 人类之所以与其他的生物有着不同的地方, 是因为他们会使用工具,同时他们会记载下来自己学会知识用记录的方式传递下去。 相对于小猫咪妈妈教会小猫的那些技能, 人类的知识传递的更多更广一些。 那么关于人类的历史中, 我们从哪些地方去了解呢?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是20世纪美国历史学家是影响数代人的人文启蒙作家,跟一般的历史类的作品相比, 他的作品轻松易懂诙谐幽默。 代表作有《人类简史》《圣经的故事》《宽容》《房龙地理》等。

  这本书的中文译者沈性仁,浙江嘉兴人,商务印书馆编辑沈秉钧之女,北大教授著名社会学家陶孟和之妻。早年翻译有王尔德的作品《遗扇记》,并在《新青年》发表,受到诸多读者喜爱。后又与徐志摩一起翻译《玛丽玛丽》,受到胡适、金岳霖、朱自清等人的赏识。1925年沈性仁用心翻译房龙的《人类简史》,此书一经出版,便在中国掀起了一股经久不衰的“房龙热”。

  这是一本简洁版的欧洲历史, 从翻开这本书开始就能体会到这本书的风格与之前读的任何历史类的书籍都不一样, 好像是跟朋友在聊天一样的语气, 并没有给读者留下这本书难懂的印象, 偶尔还会幽默的说那么一两句自己的看法。

  这本书从人类的祖先出现之前开始记录, 之后描述了文明的出现。 关于象形字的部分作者的描述读起来很轻松诙谐, 一副被一个个图案表达的事件里的内容就是这么一点点的被剖析开来的。 关于重要的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中出现的民族,以及重要的时间点, 在这里虽然是以时间为主要的中轴线,突显出来的内容由于语言风格的轻松,很多时候你并没有觉得这是个历史类的书籍, 想要接着去了解更多的内容。 作为一本历史简史,这本书的内容恰到好处的让读者了解了这个内容又不拖沓

  作者书中提到了欧洲出现的苏美尔人,腓尼基人,印欧人,希腊人,以及封建制度骑士只读,教皇与皇帝的对立,中世纪的历史架构,以后随后出现的文艺复兴。直至工业革命和美国的独立战争

  这本书是在1925年被翻译成中文版本的, 时隔将近一个世纪之后再次出现在读者面前, 读起来仍然是让人觉得亲切文字的描述精准却又不失活泼, 可是说是外文翻译成中文之后仍然保留原版特色。 历史虽然被精简的表达了出来, 但是却一点也没有影响它们的精彩之处。 如果说这本书让我觉得那里是最出彩的就是它的写作风格,跟孩子一起读书的我, 打算着将这本书作为共读的内容, 历史很精彩,表达方式相信也是孩子喜欢的。

  《人类简史》读后感(四):耳目一新的“欧洲”简史

  房龙的名字很早就听说过,但是一直没有读过他的著作,当我读到他的这本《人类简史》的时候,突然有一种惊艳感觉。这要从两个方面来说,第一是写的好,从人类最初的状态一直写到了近代,内容涵盖的很全面。既有西方国家王朝更迭,也有西方宗教的发展变迁,当然少不了东方的记载。也许是应为房龙没有到过东方,在本书中只是关于东方的文字只是简略的记叙了释迦摩尼和孔子。最主要的是房龙并不是一味的罗列条条框框,而是在通过历史写一个人类发展的故事。第二就是翻译的真的很好。《人类简史》的翻译者是沈性仁,这个名字对于我来说比较陌生的,但是陌生也不妨碍她是一位优秀的翻译家。《人类简史》整体读下来,感觉就像是行云流水一般,非常流畅。不像某些其他翻译的著作在阅读的是有一种晦涩生硬的感觉。这么说吧,沈性仁的译本很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思维逻辑习惯。这也难怪《人类简史》在国内曾经引发了“房龙”热。

  对于历史类书籍,在很多人眼里肯定是觉得很枯燥的,因为人类的文明用文字来表述的话,是相当的冗长而难以驾驭的,稍不注意就会沦为一篇流水账。但是在沈性仁译本《人类简史》中,你完全不会有枯燥的感觉,反而会觉得诙谐有趣。用现代的语言来说,在这里你会看到那些本该高冷的帝王如凯撒、拿破仑者,又或者宗教的领袖教皇者都有鲜活生动(其实我是想说逗比的)的一面,这既得益于作者房龙简单又不失逻辑的文风,也得益于翻译者沈性仁没有生搬硬套的翻译,而是讲这些文字转化成了符合我们习惯的文字。

  《人类简史》 的内容是极为丰富的。它的时间跨度是非常大,从人类的起源到早期的古埃及文明一直跨度到了近代的工业革命,这是其一。其二它的地域跨度非常大,房龙也没有拘泥于一国一地,而是整个欧洲、部分亚洲还有一部分非洲的的历史都记录在案,可以让人开阔极大视野。我突然想起,《人类简史》第一次付梓印刷是在1925年,当时整个学界都掀起了房龙热潮。为什么呢?当时国内还停留在一个比较蒙昧的时候,受教育的人较少。而且国人内心里还有着天朝上国的尊严,但是对外交上积贫积弱失望以及在因为有着5000年历史而自豪的时候遇到不输于自己的其他历史时,对于西方变强的求知欲,有这股热潮就不难理解了。这本书如果结合欧洲宗教发展史一起阅读更有一番风味

  人们只有不拘泥,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对待历史也是一样,故步自封也是不可取的。对于《人类简史》我个人感觉还是有那么一丝遗憾的,因为缺少了远东的记叙,整本书应该叫做《欧洲简史》更为合适,但是已经说了不要拘泥,又何必纠结这些细节

  《人类简史》读后感(五):历史的浅见与人性的远识

  《人类简史》的首次中译本经沈性仁的妙手,进入了国人的视野,本着忠实原著突出本土原则,她较好地处理了中西文化的异同,没有主张华夏是世界的中心,也就不存在“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粗见,同时也在“言必称希腊罗马”的传统中,保持着自我的清醒,初步展现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智慧与卓识!仅仅做到文字的顺畅、段落的明晰,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是要从字里行间中化解文化内在的冲突,则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历史是一位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房龙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尽管他穷尽数年时光,从故纸堆中摸索出一条似是而非的线索,但文字记载的历史与真实的历史走向还是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他立意于“人类”二字,而不是“国家”“民族”,所以在对史实的运用与综合上必在有取舍,不可能得到所有读者的认可。 《人类简史》涵盖了史前史、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这种划分究其本原是为了研究的方便,而不是历史的本来面目,正如我们的历史如车轮不断地前进,假使文字作为一种活化石可以流转到千年、百年之后,我们现在界定的近代、现代不也成为古代的一部分,对于近现代的研究,我们从民族从国家从种族入手,但是时过境迁之后,我们并不认为现在的我们是多么地高明多么地崇高,一样是利益与权益的奴仆!同理,我们对于曾经的宗教,认为是愚昧的图腾,对于当时代的人却奉之为神明,这在房龙的自序中充分表达了这种成分,此外,自序中我们还欣赏到房龙的自觉,他认为自已是从基石爬到巅峰,在历经台阶与梯子之后,登高望远,才有近十万字的叙述。 我们读史,总想分辩哪些是真实,哪些是伪造,哪些是后人的附会,哪些是前人的创造,这固然是对于史学家的要求,对于非专业人士的读者而言,我们看的是热闹,喜欢围观的性格决定着我们的视角总是很狭窄,拘泥于一城一池的得失,反而对影响自已成长的土地多了一分热爱少了一份冷静,简单地将“人类”等同于自我眼中的“人”,局限于自已所能感知的兄弟姐妹,祖孙爷奶等,尽管对于大家来说,是一种集体的无意识,或者是文化视角下的近视,但我们仍然乐此不疲、津津乐道。 《人类简史》开卷有一幅画,从五十万年前至二十世纪,着实让我们很快就对本书有了清晰的脉络,不过以为房龙只是简单地罗列史实,那就是先入为主的短识,真正的历史却是在你无数次回眸和思考中让人割舍不了的那份沉重,而不是人云亦云、公说婆论的“小姑娘”。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