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抛锚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抛锚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8-18 05:16: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抛锚经典读后感10篇

  《抛锚》是一本由[瑞士]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3.00元,页数:195,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抛锚》读后感(一):迪伦马特:思考透彻,拨人心

  因为想要学好德语,读了德语原文磕磕碰碰,于是又看了这本翻译。我读的德语版只有三篇故事,因而就简单写写这三篇吧。

  第一篇,《狗》,极短。第一人称写作主人公“我”注意到一个兀自在广场上布道的牧师,身边总是跟着一条巨形大狗。“我”跟踪几次之后和牧师一起到他家,在地下室见到牧师的女儿恋爱奇怪的是牧师的女儿怎样都不肯离开那地下室外出。直到有一天,她急冲冲地跑到主人公家里,说必须杀了那条狗,“我”于是带着枪跟着少女出了门,却在路途中与少女迷失。而当跑到那地下室时则发现牧师被狗咬得支离破碎,那狗不知所踪。情节很简单,只有主人公“我”,牧师,牧师的女儿,加上那贯穿始终令人害怕的大狗。牧师传播或者代表的是真理吗?狗是人性之恶吗?还是真理本身的另一面?牧师的死亡是必然的吗?邪恶总是伴于真理甚至打倒真理?我前前后后读想十几遍,但作者究竟想要表达什么,我没有答案

  第二篇《隧道》则是关于死亡命运之不可预知不可逃避的另一则短篇经典。有一个24岁的青年,有一天傍晚时分,如往常一般坐上开往苏黎世的列车出人意料的是,列车在一个隧道里异常地开了很久,久到让这位24岁的青年注意到这一似乎无止尽的隧道。于是他去找了列车长,两人前往驾驶室,发现司机已跳车,列车的行驶速度远大设计最高时速,似离弦之箭向下俯冲。列车长试图停下列车,除了让自己头破血流之外,于事无补,他还能做点什么呢?“什么也做不了”,这个24岁青年的回答。迪伦马特是在此表现人之于命运的无奈吗?从故事上看,表面确实是这样,乘坐在失去控制的列车上,你既无法将车刹住,也无法改变轨迹。如果是这样的话,一切都是冥冥之中天注定,无能为力实在比较悲伤事情。在这里,有丝毫不关心列车驶向何方的乘客,浑浑噩噩被列车带向前方;有认为自己毫无希望地活着的列车长,不关心将要发生的一切,当被人敲响警钟时,想要改变终是徒劳;而这个24岁的青年(作者并不给名字而是一直以年龄称呼其人,是很有意思的写作特征,甚至在后面一篇中索性用ABCD等字母区分人),忽然在某一刻意识到这种命运,无可奈何人生就如这样一列疾行的列车。然而,我觉得迪伦马特向来注重人的自我思考与觉醒,不应该让人处于如此被动境地。因此,我个人更愿意理解成,倘若一旦上车便无法控制,那么重要的是,在列车(即人生道路)的选择需要更为主动审慎。尔后,该发生的自然发生。

  第三篇《抛锚》是我最喜欢的一篇。讲述的是一个名叫特拉普斯的纺织推销员乡村小路上行驶时,车子忽然抛锚,于是便到就近的村子中找到一人家留宿。主人是位年老退休法官热情邀请特普拉斯和他的朋友们——同样退休的律师和检察官共进晚餐,他们玩起一个游戏模拟法庭审判。老人们重操旧业,法庭只剩被告一席由特拉普斯扮演,没想到就此揭露了特拉普斯身上发生的一起“谋杀案”。这并不算是具有证据的谋杀,特拉普斯利用上司弱点——孤独在家的妻子心脏病史,巧妙地造就了前上司的意外死亡,从而促使自己事业飞黄腾达。法律并不审判心理,而是行动,因此特拉普斯并没有被世俗法庭宣判,但在这个小屋子里,几位老人利用蛛丝马迹以及常人心理,通过步步推理直逼真相,唤醒特拉普斯作为人纯粹正义之心,无怪乎最后他感激流涕,自己给自己判决死亡。除了死亡,特拉普斯别无选择。此时,死亡不是惩罚,而是人性觉醒的褒奖!良知教人做事问心无愧(Ein gutes Gewissen ist das beste Ruhekissen)。事实上,由于各种原因压力,在现实生活中,人很自然地容易迷失,忘记初心,行走于错误的道路上,甚至全然无意识与反省,这并不鲜见,也是为什么作者在本篇小说题写——一个仍可能发生的故事。康德所言极是,两样东西,其中之一——心中的道德律,越是对此思考深沉持久,在我们心灵中唤起的赞叹敬畏越会历久弥新。迪伦马特的这篇生动小说,便是最好的诠释警示

  文学本该严肃深沉且发人深省,而这要求作者首先完成深刻的思考再进行创造。 “书必须是用来凿开心中冰封海洋的一把斧子。”卡夫卡如是说。迪伦马特的文字,具备这样拨人心弦力量

  《抛锚》读后感(二):怪诞讽刺大师

  当我翻看这本不足200页的短小说集之前,我从未想到一位作家可以在如此方寸之间创造出一个思想旷野。但是在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的生花妙笔之下,10余万字汇成的7篇小说不仅仅为我们带来了他怪诞不经的笔法和入木三分的讽刺文风同时也是一场思想的盛宴

  《抛锚》可谓是几篇短篇之中最为精彩的一篇:纺织商特拉普斯的汽车意外抛锚在乡间,本打算住宿一晚等车修好回家的他机缘巧合的住进了退休法官的家里,并且参加了一场“庭审”游戏,在游戏之中,他的过往被揭开,他的良知被唤醒,他深深的自责。最终,游戏“抛锚”,特拉普斯上吊自尽来赎罪,他的生命也随着这场荒诞的游戏而“抛锚”结束

  退休的法官、退休的检察官和退休的律师在游戏里依然担任着他们退休前的角色,法官推开程序记录文书,甚至宣称他的判决不需要法典和法律条款;检察官则惇惇诱导特拉普斯“说出自己的罪恶”,只要抓住一点线索,无论是否有证据,立即提起诉讼;而律师则从庭审一开始时就劝特拉普斯认罪,并且告诉他人都是有罪的。。。法官暗喻的是冲破了权力制约政府,他动用自己的权力控制了司法权和立法权,打破了平衡破坏了三权分立这一基本的制度。检察官在我看来更像是捕风捉影媒体,他们最能洞悉人性,也最善于诱导,只要有一点点的素材,他们跑的比谁都快。在蜻蜓点水般的采访调查后,就急于发布出去,制造一个大新闻,全然不顾事情的真相。至于律师,也许代表着宗教?(这个没看明白

  而特拉普斯也有自己的身份,他就是道德败坏的社会、良知丧失的人心。在迪伦马特看来,现在一部分人们过于的追求权欲、物欲、色欲等各种欲望,并为此不择手段践踏道德和良知,甚至全然无意识与反省,最终等待他们的审判会降临。

  对特拉普斯的审判结束了,对其他的审判才刚刚开始。

  至于其他几篇《坠亡》在读了译后记才明白是一个苏联背景政治讽刺小说;《阿布•夏尼法和阿南•本•大卫》则讲了阿以冲突,并在结尾表达了美好愿望;至于其他四篇,尤其是《狗》和《隧道》实在出于我的理解范畴之外。对于迪伦马特和这部小说集,也许在拥有更多的阅历知识之后才能更好的去解读吧。

  《抛锚》读后感(三):一个仍有可能发生的故事

  一个前途光明的纺织业推销员,开着自己努力辛苦挣来的高档轿车,一次微不足道事故,也就是一次抛锚,让他回家的旅程中停下。本来可能再花差不多一个小时,他就能回到自己妻儿的身边,也许那个时候他还可以坐火车赶回去,但他有些懒得这样做。他想要找家旅馆留夜住下,反正车子第二天就可以修理好,休息一晚再回去又有什么呢?

  虽然附近的乡村客栈已经被订完了房间,这位名叫特拉普斯的纺织业推销员还是不急着回去,也许是运气,亦或是别的什么,一位乡间别墅里的老人,愿意免费让他留宿。热情的老者,特拉普斯很是感动。当老者邀请他共进晚餐时,他同样不敢拒绝。晚餐之时,来了三位老先生,这三位老者似乎有着很高的修养,特拉普斯感觉自己即将度过一个无聊的夜晚,如果他们进行些深奥讨论,自己恐怕插不上什么话,可能还会出些洋相。

  不过他似乎有些多虑了,这三位曾是法官、律师和检察官的老者们,向特拉普斯提议了一个游戏,而他很快被这个提议所吸引了。模拟法庭,老者们还是扮演自己原来的职业,而新来的纺织推销员充当被告,对于自己的某个罪行进行审判。特拉普斯觉得这个游戏很有趣,也可以打发车子修好前的时间。而这位推销员先生,一位勤勤恳恳,吃苦耐劳,有着一定修养的先生,宣称自己并没有任何可以审判的罪行,确实,一个努力工作的而又平凡普通劳动者,身上本也不会有可以称得上犯罪的事情。好奇的特拉普斯,也想看看,这些老者们对于他的无罪辩护,又该有怎样的收场。

  游戏并不同于现实的严肃,众人品着美酒,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特拉普斯的过往,包括他的高级轿车,他现在的工作,其中的氛围,就像老友间的闲谈,让人放松舒适。而就在这看似平常的交谈中,又真的牵扯出一桩本不该存在的谋杀案,而那位宣称无罪的推销员先生面对如此罪行,却又坦然并乐于接受,并在第二天早上,被人发现自杀身亡。一场打发时间的游戏,到最后却以令人唏嘘的死亡作为结尾。在审判的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事,特拉普斯的过往中究竟存不存在谋杀,导致其死亡的又究竟是什么,这个荒诞的故事,这篇名为《抛锚》的小说,使人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作者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是瑞士的德语作家、剧作家。他以犯罪小说著名,《法官和他的刽子手》、《嫌疑》都是其代表作。他曾获德国曼海姆城颁发的席勒奖、瑞士伯尔尼市颁发的文学奖、意大利广播大奖等。迪伦马特经常使用荒诞、夸张的方式,来叙述故事,并通过喜剧形式和反讽的方式,来再现社会中的种种残酷黑暗

  这篇《抛锚》也很好地体现了迪伦马特的小说特点。看似普通的抛锚、留宿、晚餐、游戏,的确它们并没有太多特别之处,但这些在迪伦马特的笔下,表面没有太多的逻辑脉络,但却使用了夸张的形式,设置了一个个悬念,又将它们巧妙的联系在了一起,为最后荒诞的结局构建了大致的框架

  初读这个故事,感觉十分的奇怪,一个本该无罪的普通人,面对不该存在的谋杀案指控,为什么愉快地选择接受?为什么选择接受之后,在游戏结束之后,为什么特拉普斯又似乎毫无征兆的选择自杀?似乎,迪伦马特想要讽刺一种司法体系,法官、检察官、律师这些充满经验知识的专业之人,他们知晓犯罪的公式,懂得人性的软弱之处。即使面对一个无罪的陌生人,他们依旧能够通过这些一步步进行诱导,获得些线索,未必纯粹真实,但却能完成犯罪的等式,而这个有些虚假的等式却也有着一定的不可说服力,使人深陷其中。

  那样程序化、诱导性的法律体系,如同一只潜伏着的饥渴野兽,使人有着未知恐惧。而除此之外,那位无罪的推销员真的只是一种衰老制度下的牺牲品吗?他真的毫无罪行吗?的确,他没有杀人的实际行为或是实际想法,但他也真的有意无意地与自己上司死亡,有着潜在的联系。我们或许没有罪恶的实际行为,却又真实地活在罪恶之中,法律上我们该是无罪,但在人性中我们又真的无罪吗?那或许只是个模拟法庭的游戏,但在过程之中,特拉普斯的诉说之中,他无罪的坚持在不断地动摇负罪感和真实情感在舒适的交谈中逐渐的体现,防备已经卸下,又或许,是不是真实面对的一种负罪感,而不单单是法律体系的逼迫,使其最终走向了人生的终点呢?

  当然,人生未必有小说般的设计,社会之上,除了残酷也有着更多的正能量,但对于残酷的直视,对于不可改变之现状哄堂大笑,却使世界之本身更加清晰。迪伦马特的作品,正有着如此的力量。

  《抛锚》读后感(四):抛锚

  抛锚

  1、迪伦马特的小说很多都表现罪恶感和人对罪恶的认识,审判和自我审判,现代人如何看待原罪?

  2、关于欲望和食欲:小说中狂欢般的宴饮场面、特拉普斯的偷情行为、对权力的贪念。

  3、法律、审判和正义:现代法律体系的反讽,现代法律注重证据,而小说中的法庭只通过推理和口供,在一个废除了死刑国家判处死刑。

  4、戏剧性场景:小说的戏剧化有无高低之分?显性叙述的价值在于在封闭的时间和空间依靠叙述而非构思

  5、死亡预期:刽子手的阴影般在场与特拉普斯的自杀。狂欢与死亡的短促形成悲喜剧的张力

  6、引子:是否画蛇添足类似话剧独白

  7、游戏:谋杀与拆解谋杀,这是一场游戏是一个错误而非正义,谁能代表正义?游戏开始,特拉普斯未能意识,游戏结束,未能抽离。

  8、能指和所指的漂移:特拉普斯是能指,所指是检察官、律师、法官。

  9、错位的生成与距离控制:作者善于距离控制,被称为“冷漠的迪伦马特”不暴露作者本身的立场而让一切自然发生。

  10、物的隐喻:红酒年份

  11、抛锚:汽车抛锚、特拉普斯思想的抛锚、人生的抛锚(死亡)、上司人生的抛锚、情妇人生的抛锚、游戏的抛锚

  12、人被异己力量的异化:汽车、大词:正义、罪恶。

  《抛锚》读后感(五):真理与黑狗的较量

  故事讲了一个身材矮壮,身着破碎衣衫却十分整洁的男子每天出现在市政厅前的广场上布道,与此同时他还有一只形影不离的黑狗。他的讲解心平气和,而且也不偏激,但是却很难让人信服,大概是因为这只狗过于惊悚,使得布道效果大打折扣。我逐渐被布道者吸引并每天尾随他,直到有一天被他邀请去了他的住处,我很快与他女儿陷入爱情,才发现原来他是从一个拥有家财万贯的富翁变成了执着的布道者。那只黑狗一直与布道者形影相随,但是却没有名字。女儿非常害怕这只狗,直到有一天父亲也害怕这只黑狗,于是女儿祈求我帮她杀掉这只黑狗,当我拿着枪去杀黑狗的时候,父亲已经被狗撕碎,女儿也消失了。我花了三天三夜去寻找她,全程的警察也进树林搜索,却一无所获,直到女儿带着黑狗出现在我的面前。

  小说以布道者象征着对真理的执着追寻,而这只没有名字的黑狗则代表着没有被认可的黑暗可怖的人性罪恶,它虽然每天跟随布道者,并且和布道者同床睡觉,却一直没有名字,则意味着这种能够被意识到的黑暗面却不被人们所正式,黑狗则无法被赶走。布道者最后被黑狗撕碎,宣告着忽视罪恶面去寻找真理最终是无法成功的。然而小说在此并未结束,而是开放式的结尾让人们继续思考,女儿带着黑狗出现在我的面前,故事终将往何处发展?是驯服了黑狗才回来的还是被黑狗威胁控制着,这是没有答案的。

  迪伦马特在思考着权利与真理较量之间,谁能最终胜利。

  《抛锚》读后感(六):仍有可能发生的事

  上个月一直在读大部头,想读本短的调剂下,随后拿了本短经典就是这本迪伦马特,然后就是许多大部头读完了,还在啃这本短的。信息太丰富了。一天读一篇都消化不掉,思维太缜密,逻辑推理很严密,多看两遍还觉得漏了什么。没有哲学的底子也就读读知道个大概算了。

  本书不足200页,七个短篇。书后后坐着附录,记录作者有关本书的解释以及译后记,译者的解读。编辑也煞费苦心,怕大家都不明白?

  他的书读起来故事有些匪夷所思,但是细细想想又不是不可能的,或者换个方式也是可能滴。

  《狗》情节很简单,一个人好奇一个讲道的老者,追踪到他的家中,于他的女儿做爱,老者曾是富翁,他日复一日的在街道上讲道直至死亡。那只黑狗一只跟着他。女儿来报告了老者的死讯然后不见了。我行我素不是是就是他们的样子?

  《隧道》,火车穿行于隧道,只有一个大学生觉出了怪异。隧道总也穿不过去,列车长浑浑噩噩就想着抽烟,乘客觉得事不关己,大学生追寻到车头发现或者已经没有司机,列车就这么失控的继续,会怎样?这不是比喻?是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象征?或者说世界一直就是这个样子的?并没有一定的轨道,不过在茫然前行?

  与书同名的《抛锚》,一个推销员汽车抛锚,在村子里住下,住进了一个退休法官的别墅,参与到退休法官检察官律师以及一个刽子手的晚餐派对,他们玩起了审判的游戏,通过言语的攻击生生激起了推销员的羞耻感,觉得自己确实犯下了重罪,在游戏结束后自杀。我觉得纯粹是他自己的压力。检察官的言语夸大了事物的因果。但是这样的事现在越演愈烈了,特别是又网络之后,被放大得更迅速了,一些原本的小事发酵成为不可逆转的事件。他的书一直不过时。确实是一个仍有可能发生的事。

  《坠亡》是自他访问苏联回国后创作的。他不过是参加了苏联的作家大会,怎么就能入木三分的描写这些政客的嘴脸,太传神了,这些残酷的真相。狐假虎威者,尸位素餐者。。。

  《阿布 夏尼法与阿南 本 大卫》探讨的是宗教,他们一个是伊斯兰教的神学家一个是犹太教的拉比,他们被囚禁在一起,经过了几百年他们户型成为了彼此,宗教到底是什么?不过是人们选择相信什么。

  《史密斯》人呢如果入了邪道一直自私冷漠也就罢了,不能动恻忍之心,不然是杀身之祸,勾结的背后触目惊心。这时候觉得还是做个吃瓜群众还是好的。

  《女预言家之死》其实和女预言家的死值钱的回顾,有关俄耳浦斯悲剧的各种可能性的分析。女祭祀不过是随口乱说,却成为命运。看着这些混乱的关系。还是不要去预测了。按自己的道德规范下的行动

  吧。

  《抛锚》读后感(七):道德困境下的蚂蚁

  把瑞士作家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扔在一堆世界文豪如福克纳、海明威、塞林格等人之中,他的小说可能不是最好的,但要是把这帮作家都拉到高考考场里答数学题,那迪伦马特肯定得分最高。他擅长此道,常将逻辑、结构、格式和数字的美感带入小说之中。

  让迪伦马特享誉文坛的并非是这些各具美感的小说,而是他的剧本。他的戏剧代表作《老妇还乡》和《物理学家》是剧坛的保留剧目。《抛锚》则是他创作成熟期写的一系列短篇小说合集,精彩程度不亚于戏剧。

  其中最具迪伦马特特色的是短篇《坠亡》,这篇小说奇特之处在于它有十几个主角,却没有姓名,全由字母“ABCD”来承担叙事功能——几十个字母轮番上阵,挑战读者的记忆力和耐心,稍不留意就会弄错人物。这是作者故意为之,小说是在他在1967年访问苏联后写成的。大意是某国的最高统治者A想要独享大权,解散议会和政治局。他召开大会,B至Z一齐登场,他们都是该国政要。会议上,几派得权者明争暗斗,相互利用,每人都想挤走他人获得权力,同时也担心自己随时被踢出局。

  这样复杂且无主角的小说读来费力,但迪伦马特却为每个字母安排了鲜明的个性:阴险狡诈的B,徇私枉法的E,投机钻营的F,阿谀奉承的N……除了人物个性鲜明,布局结构严谨稳妥,几十个字母交叉叙事丝毫不乱,将最高权力机构的斗争写得生动有趣——这种叙事形式和结构安排是迪伦马特小说中最突出的特色,他不爱抒情,也不留恋诗意,只是构建一个小说世界等待读者进入,他不想感动读者。当然,他也有自己的主题——批判极权。

  极权关涉人类的命运和灾难,属于迪伦马特关心的主题之一。与许多小说家一样,迪伦马特对人类的命运和生活追问得最多。他最关心的主题大概是犯罪,还写过几本犯罪小说。不过迪伦马特的小说与普通的侦探小说不同,他关心的不是血腥和暴力,而是犯罪中的道德困境。

  《抛锚》既是这本小说的书名,也是其中一篇小说。讲述了一位洋洋自得的纺织业代理商途径乡村时汽车抛锚,夜宿退休法官家中的故事。小说里没有杀戮情节,甚至没有真正的罪犯,只是从人的心理来剖析“罪恶”,过程却远比暴力场景更引人深思。

  纺织业代理商名叫特拉普斯,正开着昂贵的斯蒂贝克派汽车回家。这辆车是他晋升纺织品总代理人后所买,之前他只是个推销员。前一任总代理人死于心脏病发,刺激他的原因是妻子与特拉普斯有染。车抛锚之后他住进一位退休法官家中。法官与另两位退休辩护人、检察官每遇到新的住客总要玩个游戏,在晚宴时召开模拟法庭,审判来客的罪行。

  特拉普斯初觉荒谬,坐定之后,辩护人立刻暗示人人有罪,最好的办法是向他交代,由辩护人像法庭抗辩,获取减刑。但在饭局当中,法官和检察官一再探究他的动机——为什么要与上司的妻子偷情?为什么暗自向公司另一同事透露私情(是同事告诉上司从而引发心脏病)?为什么在上司去世后再未幽会过他妻子?

  法官住在幽闭的乡间,在宽大的住宅内,丰盛的晚宴持续了一整晚。随着一道道菜上桌和一瓶接一瓶的红酒,特拉普斯的态度逐渐转变——起先他深觉荒谬,丝毫不认为自己有罪,后觉自己动机不纯,大概有罪,最后主动坦白所有细节,最后要求“法庭”判决自己死罪——在这荒诞的法庭内发生的荒诞故事,让人心生恐惧,揣测特拉普斯是否路遇妖怪,最终被处以死刑。但让人吃惊的是,模拟法庭真属模拟,而特拉普斯却在第二日上吊自杀了。

  这是法律之外道德的力量。近年人们好像忌谈道德,仿佛一提即会被打上“站在道德高地”的标签。道德是评判人类文明生活的重要维度,它也决定了人类的命运和灾难,值得反复讨论。不过这么说来,人类的生活好像脆弱不堪,极权、自然灾难、战争和杀戮,由外干涉它;而道德、秩序和习俗则从内安排它。快乐好像是火柴盒里的蚂蚁,要越过重重庞大的火柴棒,才能找到空间生存。

  小说家迪伦马特关心的就是火柴盒里的蚂蚁。人类的生命力如此旺盛,而生活又如此可悲。他不得不警惕得看着阻碍蚂蚁生存的火柴棒,防止它们滚滚而下,压塌蚂蚁最后的生存空间。

  《抛锚》读后感(八):当真理遇见权力

  在阅读迪伦马特之前,因为《诺言》和《法官和他的刽子手》被归为推理名著的缘故,我一直先入为主将他想象成一个类似格雷厄姆·格林的作家。然而,一旦真正阅读他的作品,这个巨大的误解就不复存在。翻开《抛锚》,我便被迪伦马特的黑狗迷住了。

  《狗》的情节充满神秘的暗色调。我遇到一位布道者,他的布道无可挑剔,可与他形影不离的一只巨大的黑狗却使他布道的效果打了折扣,而布道者却对黑狗视而不见。我逐渐被布道者吸引,来到他的住处,并与他的女儿相爱。布道者的女儿是父亲虔诚的信徒,但对这只无名的黑狗非常恐惧。终于有一天,布道者的女儿告诉我,她的父亲也开始害怕这只狗,请求我杀掉它,可是我却来迟一步,布道者已被黑狗撕碎。女儿失踪三天后,在深夜寻到我的住处,而那只黑狗,像羊羔一样跟在她的身后。

  在结尾之前,黑狗无疑象征着人性罪恶之类的东西。虽然黑狗每天跟随布道者布道,晚上与布道者同睡,但布道者选择无视它,也不肯给它取名。名字意味着合法性,意味着对归属的承认,没有名字,就意味着黑狗无法被赶走。布道者用忽视罪恶的方式歌颂的所谓真理,注定是脆弱的,当他发现这一点,对黑狗产生恐惧时为时已晚,他的死宣告了对剔除人性的真理世界的追求的彻底失败。

  如果小说以布道者的死亡作为结束,似乎一切都清晰可辨,可问题是小说没有如此结束,黑狗与失踪的女儿同时出现了。失踪后的现身,似乎预示着这个曾经父亲的信徒可能发生了一些转变,但这一点我们无法确定。我们同样无法确定为何黑狗跟随着她,他们是达成了和解,还是她无法摆脱呢?既然羔羊在圣经中是对耶稣的指代,那原本象征着罪恶的黑狗呈现出羔羊的面貌又意味着什么呢?迪伦马特将结尾放在了这种模棱两可给未来蒙上的阴影之中。

  为何迪伦马特认定布道者必然失败?《阿布·夏尼法和阿南·本·大卫》给出了部分解释。犹太教神学家和伊斯兰教拉比被关在同一间监狱,在长久的对峙中,两位智者逐渐摆脱了《圣经》和《古兰经》的外在形式,从不同的宗教中揣摩出同一个伟大的上帝来。随着囚犯增加,监狱不断扩建,成为一座巨大的迷宫,这座最原初的监狱早已不为人所知,连监狱管理员也一同被世人遗忘,以致犯人和管理员都不得不靠向外围监狱的管理员乞讨为生,但外围的管理员也被遗忘,只能再向更外围的管理员乞讨。五百年后,其中一位智者被释放,他发现自己入狱前的思想被后人认作经典,可他本人却被当成可耻的冒充者和异教徒。最终,这位智者回到监狱,与另一位智者享受他们在迷宫中的自由。

  监狱是权力的产物,监狱的逐年扩建,象征权力体系的不断完善,这种权力的壮大与完善,导致了人们对真理的逐渐遗忘。阿布·夏尼法和阿南·本·大卫对终极真理的参悟,相当于革除了各个教派护卫者的权力,他们的思想也就必然不会被权力的把持者们接受。布道者接受并传播的真理,必然是被扭曲的真理。

  《阿布·夏尼法和阿南·本·大卫》揭示了真理在权力的囚禁下被遗忘的事实,而《抛锚》则把真理的衰变过程展现出来。一个推销员因为车子抛锚,误打误撞住到一位老法官的家中,并参与到由退休的法官、检察长、律师发明的模拟法庭游戏中。担当被告的推销员原本不承认自己有任何罪过,但在法官和检察长娴熟的诱导下,推销员强烈的认定自己犯有蓄意杀人罪,心甘情愿的接受法庭判决他的虚拟死刑。法官等人庆祝游戏圆满成功,轻松的从游戏切换到现实,推销员却无法自拔,在自己的房间里上吊自杀,永远留在了游戏之中。

  法官、检察长和律师,他们是典型的经由专业知识体系培训出的人。经过数十年的法庭经验,他们自认为在对法律知识了如指掌的同时也掌握了人性的公式,因此他们总是充满信心,即使面对一个初次见面的陌生人,即使此人从不认为自己有罪,他们也可以通过娴熟的技巧创造出罪恶。法官们的老态似乎暗示了一个知识体系的垂垂老矣。当一个知识体系越来越习惯于用经验生产观点,现实是什么就开始变得无关紧要。问题已不在于当你手里只有一把锤子,所有的问题看起来都像钉子,而在于当你手里有了一把锤子,所有的问题就必须是钉子,而且钉子必须存在。当这些问题显露,便是一个知识体系衰老的迹象。

  宗教是权力,知识是权力,政治当然更是权力,迪伦马特总是冷眼观望着真理与权力的关系。在真理和权力的较力下,人们最终走向何方?迪马伦特的看法显然非常悲观:命运就像一辆没有司机的列车,冲向没有光明的地心。

  《抛锚》读后感(九):我对《抛锚》七篇小说的一点分析

  《狗》:对我来说有些隐晦。从结尾来看,狗一开始也是伪装成无辜的样子去接近宣讲士的,但它最终露出真面目,杀害了他。也许小说是借此隐喻那些以善良作伪装的人吧。

  《隧道》:之前读过这篇,没读懂。或许以深渊来象征看似不该存在却偏偏实际存在,而人却又无力改变的某种现实。

  《抛锚》★:本书中比较有趣的一篇小说。里面讽刺到的司法问题就不说了。我认为里面的几个老人利用超越法度和社会道德规范的“权利”引诱一个人承认自己犯了罪,而当他因此自杀的时候,他们丝毫不觉愧疚,只觉得他败坏了自己的兴致。这种无耻的感觉有点儿像现实中的谣言。至于男主角的变化,也很意外。他被洗脑之后,反倒把犯罪看做英雄事迹,把之前的生活看做是平淡无奇。他自杀的原因,我想,是因为他迷失了自己,“领悟到什么才是真正的生活”(P66),他已经不想再回到从前的那种生活状态中去了。他宁可当短命的“英雄”,也不愿度过无趣、实则更有责任的一生。【看了《译后记》之后,我觉得我有点儿想偏了。老人们或许是象征了社会道德和社会舆论,而他们最后觉得男主自杀破坏了美好聚会的想法或许说明人们对一些行为明明是谴责的,但另一方面又觉得它无所谓。对男主的看法没有大的改变,仍旧认为男主对上司的作为是不违法的“谋杀”,并且对于他自杀的原因,我还是保持自己最初的看法,而不是像记中所说是受到了良心的谴责。】

  《坠亡》:呵呵。

  《阿布•夏尼法和阿南•本•大卫》★:很感人。让我想到了梭罗的一句话:“如果我得整天躲在阁楼的一角,象一只蜘蛛一样,只要我还能思想,世界对于我还是一样地大。”这句话是我在《瓦尔登湖》当中印象最深刻的几句之一。这篇小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两个信仰不同的人因为可以做思想上的交流而结下了友谊。此时,友谊从某种程度来说是第二位的,因为他们已经化作彼此的精神象征。这篇小说也可以从宗教的角度来看,即犹太教和伊斯兰教是有很大相通之处的,不过这样的理解好像稍微有点儿偏离主题了。

  《史密斯》:没看懂。机械地来理解的话,女子的丈夫和警察象征“合法”或“法律”,史密斯象征“非法”,他和女子的关系应该是“性”。【看了《译后记》,我觉得自己想得可能太深了。】

  《女预言家之死》★:这篇也比较好看。但是我的看法和《译后记》中的完全相反。很明显,胡乱“预言”的女祭司所代表的是感性,为了政治目的而创造“预言”的男预言师则代表了理性。不过我们看到,无论是感性还是理性,它们想要达到的目的都没有实现(基本上是这样)。而故事的最后,两个人也不确定“俄狄浦斯”到底是不是“俄狄浦斯”。这显然表达了这样一种思想:本质、真实是具有复杂性、偶然性和不可知性的。另外,众人利用“预言”为自己不道德的行为做开脱,而俄狄浦斯则可能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并非忒拜国王及王后却依然“选择”成为国王的儿子而背离“预言”,这两种行为都说明,人们并不是真的相信“预言”,而只是利用它把自己的行为合理化,给自己洗白。

  和传统小说相比,荒诞小说的白描性句子较少,通常很难获得阅读传统小说时所能享受到的美感,而且遇到一些太过晦涩的,我总是喜欢去纠结小说的主旨到底是什么。不过荒诞小说相比于大部分传统小说,更深刻、更抽象。如果有一种小说,可以同时吸收传统小说和荒诞小说的两种长处就好了,不过在我现在所阅读过的篇目中,几乎没有小说可以做到这一点。不过戏剧倒是有一篇,即皮兰德娄的《亨利四世》,但也仅此一篇而已。(2015年12月)

  《抛锚》读后感(十):迪伦马特:《抛锚》,一次意外

  自1815年以来,瑞士这个奇怪的国家,就再也没有被牵连进任何国际性的战争之中。即使是如两次世界大战这样重构了现代文明状况的重要事件,也都并没有让这个永久中立的国度,真正遭受到战争所带来的折磨和考验。而这种一贯颇为中立的立场,则使得瑞士在随后而来的冷战局面里显得额外地中性:在那个几近坍塌,被核子阴云所笼罩的世界舞台之上,瑞士就像是一名躲在幕布旁不愿登场的演员。他置身其中,冷眼观瞧。他对上演的悲喜剧有着一份独特的清醒意识,他对战争的诡谲和人类命运的脆弱有着冷峻、严肃,并不失幽默的反思。

  而最能代表战后瑞士,以及这个奇怪国家的作家,就要数作家迪伦马特了。出身于瑞士伯尔尼州的迪伦马特,是个彻彻底底的瑞士“土著”。除了成名之后的旅行和讲演以外,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内都没有离开过瑞士。然而,他的作品却都毫无疑问的都指向了更为庞大的政治世界。无论是他的小说,还是戏剧作品,都在保留着文学智性和技艺的同时,表达了对生命存在、现代技术(战争技术),以及——对威权政治的荒诞,等等这些现代性核心命题的探察。

  对于中国读者而言,迪伦马特其实并不陌生。作为《诺言》和《老妇还乡》作者的迪伦马特,是一名以终结侦探小说叙事结构为乐的侦探小说家,也是一名融合了布莱希特、斯特林堡和卡夫卡风格的经典剧作家。然而,这还并非迪伦马特的全貌。想要理解迪伦马特,就必须将他看作是一位旁观者。一个以喜剧的方式,去严肃地探讨权力、正义和个体生命关系的旁观者。

  在最新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抛锚》(郭金荣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3月)中,《坠亡》是最能体现迪伦马特在政治讽喻和叙事技巧这一双重维度的作品。在《坠亡》中,迪伦马特虚构了一次苏联的政治局委员会的会议。他替小说中的主角以英语字母从A到P的顺序(中间跳过了字母J)排列,并同时暗示了权力等级的阶梯关系。在他们之中,有翻译了“里尔克和史蒂芬·格奥尔格的”党内理论家G;有“原先做过音乐家”,事实上“是个唯美主义者”的秘密警察局长C;也有在瞌睡之前,会大声叫喊“打到党的敌人”的开国元帅H。在这次会议上,国家最高统治者A提议(亦或是命令)委员们解散政治局,这被其他委员们看作是A为了实行独裁,进行政治清洗而打出的政治子弹。而当字母们逐个登场,委员们互相攻讦的时候:一个发自于最高统治者A的命令,却最终导致了他自己的意外死亡。在小说的结尾,政治局的座次被重新排定。这座国家机器依旧凭借着字母代号恢复了运转。

  而在《抛锚》当中,迪伦马特同样触及的是一种事故或意外的致命特性。这种致命性指向的不仅仅是“偶然”施力于生命个体的“突然死亡法”,更是豁开了这样一条荒诞的裂缝:当世界政治的铁幕和战争机器所潜在的短路并存而来的时候,舞台上的主角——人类,究竟应该摆出怎样的一副嘴脸?是如《抛锚》中的主角,在狂欢夜中迎来自己的审判呢?还是如统治者A那样自设了圈套而并不自知呢?

  迪伦马特作品的核心技巧之一,就是使用结构性的意外突转,把叙事指向了初始维度的逆向。这种突转的能力,在迪伦马特这里,甚至变成了一道关于“事故”的命题。在《抛锚》里,迪伦马特这样写道:“具有威慑性力量的不再是上帝、正义、第五交响乐里的命运,而是交通事故、错误设计导致的决堤、因一名实验室操作员心不在焉而引发的一座核电站爆炸、调试错误的孵化机。”在人类走过20世纪下半叶的时刻,谈论正义、伦理和理性,就必须将不可预测的卡壳、阻塞和抛锚纳入不可预知的相遇里。而这种状况,在迪伦马特看来,则毫无疑问地应在核武器及世界政治的讹诈与吊诡的语境中予以正视、考量,并且,予以文学形式的抗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抛锚经典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