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圣诞假日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圣诞假日读后感10篇

2018-08-21 04:25: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圣诞假日读后感10篇

  《圣诞假日》是一本由(英)威廉·萨默塞特·毛姆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4.80,页数:26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圣诞假日》读后感(一):不用去深究生活意义是什么

  温室里长大的花朵,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跨出美丽房屋门槛,第一次见识到了外面的世界,才知道原来冬天那么寒冷漫长,而夏天那么炎热难耐,外面的世界与温室是多么不同。但世界那么大,温室那么小,相比之下,温室就像一个虚幻存在,而现实却是那么真实强大冷酷曾经以为的全部,如今那么渺小而虚幻,似乎苦难才是这个世界的主旋律。什么是假象,什么是真实,什么才是生命真正的意义?

  这就是毛姆的《圣诞假日》给我的大概感觉

  生命应该是有血有肉、有笑有泪的。莉迪亚为了救赎强迫自己过着屈辱的生活,屈辱让她痛苦,又让她心安。西蒙为自己描绘了一副理想主义世界的美好蓝图,并为此疯狂,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但他乐在其中。于他们而言,这是生命全部的意义,也是他们苟延残喘地活着的意义。但查利不同,或许他曾想过追求梦想,但最终选择安逸。他有一份稳定薪资不错工作家庭温馨美好,但和莉迪亚他们相比,这一切显得那么苍白甚至让人羞愧。

  如果查利没有去巴黎度圣诞假期,就算他去了但如果没有遇见莉迪亚,没有见到西蒙,那他的生活是不是会更好。他那么善良,让人忍不住想保护他,想把一切美好送给他。他就像一个单纯孩子,用童真眼光看待这个世界,无法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生活在苦难中,也无法理解为什么有人会为了一个坏蛋折磨自己,更不懂为什么一个人可以那样自私为所欲为而毫无悔恨之心。

  看着查利回到家仍然心神不宁时,我想或许有这种可能,家给了他熟悉安全感,但他的潜意识明白这种安全感是如此虚幻,如此脆弱,如此不堪一击。就像大人孩童描绘的童话世界,如泡沫般美好而易破。外面的世界充满那么多的苦难,他该如何心安理得享受自己的美满生活?莉迪亚依然在折磨自我中祈求救赎,她的朋友们也依然在贫困中快速堕落,而西蒙正在病态磨练自己。外界那么多的苦难,要如何说服自己满足于目前的狭小幸福

  只是,世界那么大,就像此刻的我饱吃一餐后懒懒地坐在软椅子上码这些文字餐桌上还剩下足够两个人的食物冰箱里堆满了水果空调吹出清凉冷气,脸上敷着保湿的面膜,不用担心温饱,也不用担心无处可归,即使单身但有家人陪伴也不觉得孤单。我满足于这种平平淡淡的幸福,没有远大目标伟大理想,就只是想安安静静地过自己的小日子。不用去做自己讨厌的事,有足够的时间看书、写字和朋友聊天,就很满足。

  我知道,在世界的某些角落,在城市天桥底下,在乡村的破落小屋,在非洲,在印度,在很多我曾看到过和不曾看到过的地方,有很多人此刻正在忍饥挨饿,四处飘零无家可归

  但说到底,这些与我有什么关系呢?

  或许这就是人性的自私吧。我的同胞正在遭受苦难,而我对此无动于衷。我不是查利,我不是一个善良的人。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掌握自己的命运,应该对自己负责,如果连自己都放弃自己了,就不要奢望别人会来拉自己一把。有时候我会想不懂为什么天桥上总是有那么多乞讨者?他们看起来身强体壮,为什么不去工作?只要他们想干,总能找到一份体面活儿,但他们宁愿放下尊严乞讨也不肯动动自己的手脚。我很少给他们零钱,有时候看着会莫名生气

  我觉得每一种人生都不是偶然的,都会有必然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莉迪亚疯狂地爱着罗伯特·伯杰,但她的爱又与罗伯特·伯杰无关,或许她爱的不是他这个人,而是寄存于他身上的某种情感,她凭着直觉实行自我救赎,这是她的选择。在她的人生中,她一直都是自己的主宰,她对自己下达命令,然后严苛执行,虽然是为了罗伯特·伯杰,但又与他无关,毕竟她知道他罪有应得,而且他总是能让自己过得舒舒服服。她知道他迟早会离开她,无论有没有那起谋杀案,谋杀案只是将他们分开的日期提前了。

  在一个人的灵魂深处,有时候会突然冒出一些想法,认为自己该去做什么了,或是渴望做些什么,这些想法很多时候与旁人无关,甚至在别人看来很不近人情

  有段时间,我热切地希望自己是个孤儿,我幻想如果自己是个孤儿,就可以毫无负担地抛下现在的生活,无所顾忌地去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没有人会约束自己,也没有人会阻挡自己,更不用觉得愧疚,因为失职而愧疚。

  我想去流浪,想去山窟窿里当义教,想去做志愿者。如果我是孤儿,就不用因为觉得对不起家人而选择退让。只是我不是一下子就长这么大的,二十多年来多亏了家人的抚养照顾,我才能健健康康活到现在。但在某个瞬间或者某个时间段,就是会忍不住内心的渴望一遍遍幻想。我知道那些渴望去做的事实行起来的话肯定不会好受,但人总是要在经历之后才有资格评判。况且很多事本身就与得失无关,只是因为想做,所以去做,至于结果,很多时候真的没有那么重要

  在小说结尾,查利认为自己的生活完全失去了意义,但在我看来,查利的生活挺好的。在那趟巴黎之旅之前,查利对于自己的生活很满足,就如他对西蒙说的,他的工作挺好的,他的父母妹妹对他很好,他也很爱他们,他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从中获得美好的幸福感,他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很满足。这样,不就挺好的吗?知道自己拥有什么,同时懂得珍惜且满足所拥有的,这不就是最大的幸运吗?相比于现在的我们,似乎永远都不知足,也常常忽略家人和朋友,查利要比我们幸运得多。

  不用去深究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也不用去跟任何人比较,只要每一天都是心满意足的,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活着的美好,就足够了。就像莉迪亚说的,那些伟大的画作,如果不能引起自己的感情共鸣,如果对于自己来说没什么意义,又与自己有什么关系呢?

  《圣诞假日》读后感(二):毛姆的世故有限度的

  毛姆曾经自嘲只是个“二流作家”,这样的自嘲,一定令当时对他颇有微词的评论家无可奈何。一些喜欢毛姆的读者倒没有毛姆这样的坦率胸襟自信力,在称赞毛姆的小说有多伟大时,非要把现代派小说说成是“故弄玄虚、无病呻吟”,这未免有些不厚道了。

  毛姆是个“持久性”很强的作家,他的写作生涯几乎占了大半生作品题材花样之多,数量之大,即使是天才小说家,有些主题重复无聊乏味的作品出现也令人理解,值得原谅。以我自己的阅读经验来看,读毛姆的大部分小说,不要抱有过高的期待,别指望他会像陀思妥耶夫斯基或司汤达那样屡出“惊艳之作”,但同时也不用担心读他的小说是在浪费时间,因为作为一个具有精明商业头脑的小说家,毛姆有足够能力平衡小说质量市场需求,他够通俗,却绝不流俗。

  《圣诞假日》就是这么一本小说,该书在创作年谱上,算得上毛姆中期的作品。这时候的毛姆,讲故事技巧已经非常成熟。故事概括起来很简单富家公子哥查利在圣诞假日期间,从伦敦去往巴黎度假。在巴黎期间,经朋友西蒙引荐,结识了一位俄罗斯妓女,在与她相处的几天时间里,他慢慢得知了她背后那心酸遭遇,回到家后,他突然觉得他的生活失去了意义。

  这大概就是故事的主线,如果以“通俗小说”的创作模式来看,这个小说在故事情节上其实一点都不“通俗”,因为这个故事并没有令富家公子查利爱上这位俄罗斯妓女莉迪亚,他甚至到最后因为不理解她的自毁自虐行为,还对她带着点厌恶情绪,遑论与她交欢了。

  查利无法理解,自己的丈夫犯了谋杀罪,为何莉迪亚要去妓院卖身帮他丈夫赎罪。尽管莉迪亚解释了很多,可查利还是听得一头雾水。他同情她,却不能够理解她。而当他看到西蒙对她丈夫的谋杀案所作出的“揣测”——认为莉迪亚迟早会暗中帮助丈夫从监狱中逃脱,她的整个形象在他心中彻底模糊起来,他弄不清楚她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中说:小说之所以存在的理由就在于呈现世界本来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小说并不提供答案,也不存在答案。毛姆通过莉迪亚这个人物完美的呈现出小说叙事的不确定性。

  在人物性格塑造上,小说还带着鲜明的“观点”性,毛姆虽然不是一个“思想性”作家,但在这本小说里,自我救赎、受难、反民主共产主义观念恰到好处地融入到人物性格中,为了强化一个人物的观点,毛姆甚至像陀思妥耶夫斯基那样借助主人公之口对某个观念长篇大论起来。小说中西蒙这一角色,就是一个典型的“观点式”人物,他出身寒微,从小与查利友好,起初是个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徒,但在派驻巴黎后(他是个记者),他的观念发生巨大变化,他认为“杀”掉大部分人毫无问题,他觉得共产主义只是那些革命者为吸引劳苦大众联合起来推翻资产阶级的一个幌子而已。尽管他羡慕独裁者手中的权力,他却能理性认识到,自己并不适合做一个独裁者,因为人们对他的印象更多是一种厌恶感。他更想成为独裁者身边的智囊团。

  故事最后,查利在离开巴黎时,西蒙已经彻底为自己所信仰的观念所俘获,他告诉查利友情已尽,希望永远不要再见面。这个人物的最终结局如何,毛姆并未告知读者。不过在工业资本主义初期,那些激进狂热分子结局如何,自不必多说。当然,这个人物的塑造手法以及他自身的观念,并非是毛姆的原创,《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伊凡、《群魔》中的斯塔夫罗金等早已提出过与此相似的观点,而对于群众心理尖锐剖析,在勒庞已经写完《乌合之众》的年代,也算不得太新鲜了。

  尽管有这么多的借鉴,这本书仍然有着鲜明的毛姆特色语言平铺直叙娓娓道来,故事节奏四平八稳,毫无突兀之感,故事干净利落,绝不会引起“作者在骗稿费吧”的猜忌。毛姆是一个在地上(原谅我不用“接地气”这个在我看来有点恶俗的词儿)的世故作家,所以他能博得世界各地读者的喜爱,但他的世故是有限度的世故,有时候他的刻薄嘲讽无意间掩藏了他的真诚。他的故事其实都能让我们和主人一样,重新审视生命的意义。

  《圣诞假日》读后感(三):圣诞假日和真实人生

  老实说,我的圣诞节过的并不怎么样。缺少零件模型、过于油腻的意面和哭着吃完的过咸牛排

  在圣诞假节后一日的下班地铁上,当我期待着查理回到英国后颠覆的人生时,故事戛然而止了。

  一秒错愕,一秒哑然失笑

  这无疑又是一个迷人的故事。

  梅森家庭,无论是家族家长还是子女,都是完美的,一切都显得恰到好处。就像毛姆自己在书中形容的,好比小船飘在湖中,周围景色宜人微风拂面,平静而不失趣味

  查理是个美好而温暖的人,内心阳光,看到的和感受到的,也都是阳光,是人性美好的极端表现。而西蒙则是另一个极端,让我想到希特勒,作为个人,却比希特勒要恶狠狠上好几倍,看什么都是黑暗的,内心已如万年冰封,结局也由莉迪亚的口揭示了,阴谋得逞或者自杀。再看莉迪亚,身陷阴谋,而执迷于阴谋,有着介于查理和西蒙中间的看待世界的观点,却相当的顽固。莉迪亚爱上的男人,也是非常典型的一个人物,玩世不恭的天才犯罪分子。

  什么是真实的人生?什么又是虚幻的人生?轰轰烈烈?平平静静?轰轰烈烈后归于平平静静?还是颠来倒去倒来颠去?

  也许午夜一梦便是一生,醒来仍是这一世。

  看完,也许你也会禁不住问自己,我的人生,是否也平淡成了虚幻?

  我啊,觉得人生一点也不虚幻,每天每天,我都认真地经历着,为开心的事情开心,为伤心的事情伤心,一点一点努力完成一个一个的目标。

  活在当下,回忆美好,仰望未来

  《圣诞假日》读后感(四):你会变成什么样子?是生活让你变了还是自己让自己变了?

  觉得书中最有趣的地方是刻画的人物性格,例如西蒙,没离开英国前性格是早熟健谈口才非常不错,但同时又鲁莽自负,不知感恩,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假如说这些性格还都是亦正亦邪的话,那因工作去了法国之后,性格里的邪被扩大了n倍,狂妄又自负被加倍扩大,冷酷,野心膨胀,不在乎别人的评价,对自己苛刻要求不仅是工作上甚至蔓延到吃住这些日常生活上,甚至最后逼迫自己对世界上唯一在乎的一个人—朋友查利的感情也彻底从自己心中挤出去,而通过报道臭名昭著的罗伯特杀人案,让人又窥见西蒙的性格里居然隐藏着让人惊恐因子,即他居然对杀人犯罗伯特的拥有的邪恶性格着迷,这让人更无法想象西蒙性格里的邪究竟发展到什么地步

  然后到悲惨故事的女主莉迪娅,在没经过生活惨变时,是个言语不多,朴素,有点腼腆姑娘,后面经历丈夫杀人被捕后看清丈夫的真面目,偷盗成性,残忍、自私、不择手段且邪恶,让人瞠目结舌的是莉迪娅还是保持着对丈夫的爱,这份爱已经到了病态疯狂的地步,她固执认为只有去做妓女,做最肮脏的事才能为丈夫赎罪。也让人不能想象她什么时候才能从病态的状态里恢复正常。

  而这两位人物的生活背景其实是有共同点的:西蒙从小被母亲抛弃,十二岁时又丧父,而只能被寄养在牧师家,也就是寄人篱下了;而莉迪娅原本有个幸福体面的家庭,却因着俄国的政局动荡,一家逃离到英国呆了十二年,而后父亲却又倔强要回国,虽明知回去生死不定,却还是不顾一家人的阻挠回去了,我想,看到莉迪娅对杀人犯丈夫的病态爱的坚持和父亲对病态的祖国爱的坚持,即使不能理解,但也或多或少可以接受一点了,回国之后的父亲被杀,从此莉迪娅家境一落千丈,最后也是寄人篱下。

  而主人公查利,身上具有所有好人的品质,乐观,开朗,包容,有素养,这和他所在的良好健康的家庭是分不开的。分别两年后去会老友西蒙,西蒙的极大变化更突显了不同家庭环境所对人的影响之大,查利有多好,就突显了西蒙变得有多坏。而这样的好人,接连经历好友的绝交,接触到自己所在的阶级所在的生活环境不可能接触到陌生女子莉迪娅的悲惨故事,内心又产生迷茫?我想这种迷茫觉得人生无意义也只是暂时的,过一段时间之后还是会继续热爱着自己的生活,保持生活的正常轨道,发现毛姆的小说里表达了最多是就是对生活迷茫的这个主题。

  悲惨故事里的男主罗伯特,杀人没败露前,在众人面前伪装的形象温柔有教养,谈吐文雅,直至事情败露后,被流放在某岛十五年,然后听说他在那岛上混得不错,是啊,男主曾说过要是父亲还在,就不用像顾及母亲,他就可以过他想过的生活,而他想过的生活是想追求刺激有力量的生活,这种生活竟是通过犯罪实现,不懂这病态的追求是不是又和家庭环境有关系,因为同样是幼年丧父,生活拮据。所以被流放后,或许正合罗伯特意,因为可以过他所追求不同常人的生活了,混迹在监狱圈里,他会过得如鱼得水,正如没出事之前混迹于流氓人渣圈一样,很享受在圈子里受到的崇拜。

  生活可以使人变成各种样子,如西蒙,莉迪娅;生活也可以让人保持不变,如查利,罗伯特。

  《圣诞假日》读后感(五):我并不想真的了解人生有多少苦难

  毛姆的《圣诞假日》阅读至1/3处时,我几乎以为这又是类似于《刀锋》或者《月亮与六便士》,讲述一个中产如何从庸常中幡然醒悟,踏上了朝圣之旅,结果并不是的。这个从英国来巴黎度过圣诞假期的中产小孩,只是借助巴黎舞娘的眼睛,看了一段人世风光之后,又回归自己安逸平稳缺乏意义的生活。

  其中最让我震憾的是查利带着莉迪亚去卢浮宫的一幕,他沾沾自喜,准备为这个贫苦而孤独的俄罗期舞娘好好上一堂关于艺术与心灵的课程,但结果那些无关痛痒的艺术史完全被莉迪亚无视,反而是她关于夏尔丹那幅无名小画的点评让人动容。

  从小生长于艺术之家的查利迷惑地说:“虽然我对艺术花费了这么大的心血,而且拥有这么多有利条件,但实际上我对艺术的领悟似乎还赶不上你。”而莉迪亚回答他:“尽管这个世界存在无尽的恐怖、苦难和残忍,但我感悟到一种能够忍受这一切的东西,它更加强大,更加重要。这就是人的精神和人创造的美。”

  因为这一幕,我几乎都要认为《圣诞假日》简直是毛姆最棒的小说,他曾经为朝圣者的灵魂与顿悟著书撰文,的确让人动容;但深切理解平庸者的迷惑,岂不是更加难得?

  查利几乎是毛姆下笔最宽容的一个平庸者,他被写成一个真正纯良的男孩,这让我这类资质平庸的毛姆粉大大松了一口气,毛姆终究给我们留了一条生路。

  莉迪亚才更符合毛姆惯常的主角,她世事洞明,但决意行走在崎岖艰难的道路上,而且她并没有决意要表达和创造,从某个角度而言,和拉里与兰德无异,只是她更加柔弱而无为,如果让她来点评,查利最后“无意义”的领悟,也完全是无意义的吧。

  我相信绝大多数艺术爱好者们,决不会想要莉迪亚对于美的感悟,不论那感悟有多纯粹多震憾,都是历经苦难与孤独后的一点甘甜,与安好的现世完全不具可比性。

  同样是一口甜点,你愿意它只是做为安逸下午茶的点缀?还是在饥饿求生的时刻救你一命?

  艺术爱好者都是彻头彻尾的伪君子?也许吧,毛姆终究还是把大家都嘲讽了,一个也不原谅。

  《圣诞假日》读后感(六):你永远无法了解一个人,包括你自己

  莉迪娅是什么样的人?三餐不饱为了爱可以将自己置身于地狱,不懂艺术却会被一首曲子一幅画震撼到旁若无人的哭泣,这归结于她复杂的人生经历吗?

  查利是什么样的人?出身中产,受到良好教育,有涵养,有礼貌,懂艺术,然而却被刻画为最平庸的人,一辈子什么都没有干,这归结于他一帆风顺的人生经历吗?

  西蒙是什么样的人?出身寒苦被收养却认为这是中产的伪善,高度自律为了目的不惜一切手段的狂热份子?

  罗伯特是什么样的人?衣着考究,帅气迷人的阳光少年?没有道德底线偷窃杀人只是为了快感?这一切都是因为想打破自己的生活现状?

  毛姆大叔对人性的刻画,复杂到,你根本不可能了解任何一个人,包括你自己。

  这个结局真的让人震撼!中产阶级,衣食住行,社会地位,教育程度,艺术品味,该有的都有了。可是,见到底层社会的生存状态后,对比了莉迪娅对艺术的感受后,这种平淡无奇的生活就失去了意义。你为什么喜欢这幅画?因为它好。可是,跟你又有什么关系呢?是啊,跟我有什么关系呢?But,现实是,虽然没有意义,这种生活,仍然是普罗大众的追求目标……

  《圣诞假日》读后感(七):如何寻找真实的生活

  这个一个很典型的毛姆的故事。一个生活优渥的中产阶级青年,突然发现生活不仅仅是他所熟悉的一切,好像有另一个世界更加真实。

  梅森家族经过三代人的奋斗,社会地位不断上升,终于成为一个社会地位不错的一个家族。这一代的族长做了议员,获得了爵士头衔,甚至在故事的结尾,还有机会获得真正贵族的头衔。

  这样的家族最重视的是:那些权威人士的意见是怎样的。莱斯利夫妇无论在美术上、音乐上,都是跟着主流意见走,他们的满足全在于:这样就可以跟上潮流,显得很有见识了。

  看起来有品味,比真正的理解要重要的多。所以“他们的欣赏水平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最高层次。虽然他们自己不能发现某些作品的艺术魅力,但能够很快就欣赏别人的发现。如果没有介绍,他们面对塞尚的作品可能会觉得没有什么,但他们很快就认识到塞尚是一个非常伟大的画家,这一点靠他们自己是人士不到的。”

  从小受到这样的教育,青年查利习惯于按照评论家的语言、画家的地位去评价一幅画。当他看到一个没有什么文化的女人,评价一幅画是完全根据自己的感受,自己和这幅画的情感联系,也难怪他会惊诧了。

  “是的,很不错。但跟你有什么关系呢?”

  这是一个尖锐的问题。

  不仅仅是画,他的生活、家庭、工作、感情、理想。这些都很不错,但是这跟你有什么关系呢?这是按照别人的品味构建起来的生活,即使整个英国都觉得这样的生活是最好的,但是自己在哪里呢?

  没有自己,就没有真实。

  主人公查利,这个真正善良的人,活在美好上流社会的人。在巴黎遇到世界的真实,或者说,是这些人活出来的真实。

  西蒙,真实的理想,把肉体情感灵魂都奉献出去的理想。

  莉迪亚,真实的苦难和爱情。在弥撒中,在俄罗斯乐曲中,被温柔抚慰的女人。

  伯杰,真实的冒险。生活在他眼中不过一场游戏,最后的注脚却是一个女人的爱情。

  所有这一切,都把查利从那个温暖的世界拉扯出来,从此他将不能安于手中的一切,这些别人给与的一切。他的原有生活的所有脉脉温情,已经在“真实”“自我”的锐利逼迫下,全面褪去了。

  对查利来说,什么是真实呢?这只能是一个自己去解答的问题。对我们同样如此。

  《圣诞假日》读后感(八):我不认为没有意义,我只是觉得愚蠢

  我记得《千与千寻》里那个好的那个钱婆婆,说龙都是种温柔又愚蠢的动物,我估计在幸福里呆久了的人,都是幸福又愚蠢的。

  小说有三个人物,都是年轻人,但却表现出三种状态:从小衣食无忧,获得丰富爱和教育的;从小受到不公正待遇的(虽然没有写明,但 "妓女和酒鬼的儿子" 这种认知显然是别人灌输给他的),还有一个穷苦无依、淡定地疯狂着的

  获得爱和教育丰沛洗礼所呈现的温柔和愚蠢,显然受到另两个人的轻蔑和羡慕,但,那又怎样呢?为什么要觉得幸福没意义。退一万步来说,让这个世界少了一份愁苦,就是反向的增加一份美好。这个美好,可以给愤青面包,容忍他的任性,可以给破坏性的疯狂一个安宁的假期,一个转变的可能。这种美好才是社会不知崩溃最稳定的存在。稳定的东西总是乏味又愚蠢的,一直都是。

  无可否认,幸福容易让滋生愚蠢、固步自封、自大盲目。其实长期沉浸在一种思维、一种情绪里都会这样。三个人物都是这种盲目又自大的状态,都觉得自己是对的,其他人是二逼,或者说这是人类的巴别塔。那么让我们来探讨更好的办法,更合适的交流,让人从烂泥潭走出来的方法。让我们做好手头的工作,别失业,教育好子女。别去质疑爱的意义了,这才没意义。

  《圣诞假日》读后感(九):读《圣诞假日》后感

  作为唯一的听众查理——一个富裕且涉世未深的中产阶级,他原打算在巴黎度过一个欢乐的圣诞假日,可惜事与愿违。一连串的事情让他这个善良、多愁善感和优柔寡断的英国小伙子无力适从:先是多年好友西蒙的冷漠,后又在其引荐下结识了在无边的苦海中挣扎着的莉迪亚以及莉迪亚带来的一系列的故事,让他在这几天的悠闲假期里一直被这些所笼罩,也因此撬动了他原有的生存的意义。

  托西蒙和莉迪亚互补的叙述方式来展现一个从未谋面的一个杀人犯(罗杰)。面对罗杰只为挑战自己的杀人动机,西蒙表现出好奇、鄙夷和兴奋:因为西蒙内心深处是自卑的,他只能通过对外界的冷嘲热讽来强大自己的内心。工作上,他用尖锐的笔尖写出罗杰事件的始末,其中不乏添油加醋,甚至在报道中暗藏自己对事件的观点。现实中,西蒙则过着苦行憎般的生活——克制着自己对食物以及性的欲望。他迷恋拥有神秘力量的独裁者的同时他也揭露了政治丑陋的一面——公平以及自由都是诱惑人的,最终都会回归到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两个阶级中。综上所述,这一切最终导致与查理的决裂,而这个消息无疑就像一把白晃晃的刀子,捅进了查理的胸膛。

  作为杀人犯的结发妻子莉迪亚,曾经的俄罗斯教授的女儿,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最终沦落成妓女。她的一生都在遭受不幸:流落他乡,与父母阴阳两隔的分离,婚姻的欺骗。可她还是一如既往地爱着罗杰,甚至觉得自己也应当替他承担苦难。然而在这样的生活里,她并没有放弃对音乐和绘画的欣赏,因为它们与她真挚的情感相连。她对艺术有着独到的见解,在卢浮宫里带着查理欣赏自己喜欢的画,而从小在艺术氛围下熏陶的查理本打算在卢浮宫像主人一样去向导莉迪亚。当莉迪亚询问查理这些所谓的自己喜爱的名画缘由时,他犹豫不决,他似乎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对他来说他的父母对他从小就灌输评论家们对这些名画的点评就像太阳会从西边升起一样是自然规律,他自然而然的认为这就是自己喜欢的画。

  生存的意义是什么?全书用多维度的方式来探讨这个问题。西蒙抛弃物质生活,不断的历练自己,让自己成长为“领袖”是他的意义。对于莉迪亚,生存的意义就是根罗杰一起简单的生活,可当丈夫入狱,她失去了生存的意义。而对于拥有完美家庭、风度翩翩的查理,这次的巴黎之旅让他对生存的意义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困惑。生存的意义到底在哪里?是西蒙,是莉迪亚,是罗杰,或许都是,也都不是。

  《圣诞假日》读后感(十):命运是无可选择

  一个周末断断续续地看完这本,很毛姆,来自温室的娇嫩花朵一脚踏进荆棘丛生的现实世界,那种活生生的苦难,占领了原本温柔的感官。

  但凡能吃饱并且偶尔能吃撑的人类,都会止不住思考生命的意义。好像从小也没有人告诉我们标准的答案,只是冥冥中感觉,生命是有意义的,我们所做的一切为了“幸福”的奋斗,都是有意义的。

  然而意义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世间万年,你我短暂,放眼望去,哪一出,不是固步自封的皮影戏?

  查理也曾有过不切实际的理想,然而他向现实臣服。这种臣服,不是经历了血雨腥风身心俱疲后的妥协,而是自然而然的归顺,在丰衣足食的和煦温室里向往玻璃罩子外面凛冽,多半都是叶公好龙而已。

  他选择不了自己的命运,只是他没有意识到,他认为他经历的都是他做出的选择,其实只是身在河中随波逐流而已。

  舞女也是。

  我常常说,发着越亮的光,身后必定有越黑的影子,这是能量守恒,不会错的。

  可是谁都会以为命运会莫名垂青自己,她也曾想过自己何德何能,也想过这耀眼光线的身后是无底的深渊。可是怎么可能舍得放弃这巨大的诱惑,她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去的。甚至后来她回忆起当时,如果一开始就知道了事情的真相,知道他并非天使,她还是会奋不顾身地投入这场婚姻。她想,不就是痛苦么,实在忍受不了还有塞纳河和煤气炉呢。

  结果就是,她确实没能活着回来。

  也没有如愿地了结,虽在现实中自我麻痹,但过去就像恶魔一般啃噬她的灵魂,让她在睡梦中止不住抽搐和流泪。

  我想起了前段时间看到的一句特别好的话,命运不是风来回吹,命运是大地,走在哪儿都在命中。

  三个年轻人,都以为自己一手选择了自己的命运,其实是命运选择了他们,造就了他们,也摧毁了他们。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圣诞假日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