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众声喧哗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众声喧哗的读后感10篇

2018-08-21 04:44: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众声喧哗的读后感10篇

  《众声喧哗》是一本由王安忆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3.00元,页数:20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众声喧哗》读后感(一):我只想说说文字

  十年前也就是大学时候集中读了王安忆所有的书,后来好像就没怎么读过。当年的感觉其实就是:很好看。别的差不多都忘了。唯一记得的除了《长恨歌》就是《海上繁花梦》中一个少奶奶故事,王安忆写人真心精彩

  再然后就是十年后看了这本《众声喧哗》,还是看梁文道的八分钟才知道王安忆新出了这本书,于是买来看看

  这本书我看的很慢,因为需要消化那些金雕细刻的字。我好像第一次看王安忆一样,被她的文字功夫震慑到了。忘了其他的。

  比如,打开书的第一页,第一句,就是这样的句子:午后两三点时分光线,令人想起过去的日子太阳经过路南老公寓的山墙折射,收集了一些颗粒状的影,那是外层涂壁上的拉毛所形成的。过去的日光都是这样的,毛茸茸的,有一种弹性

  毛茸茸的日光,有一种弹性。

  全书这样的句子比比皆是,每次读到我都有点心痒痒的感觉,那是一种想去台湾竟然就去了并且还能顺道去日本的幸福感

  王安忆的小说很适合做文本细读,不论文背景,只是细读那些句子就会是一篇不错的论文。

  除却文字,王安忆依旧很擅长写人,《众声喧哗》中的欧伯伯保安,以及后来来的六叶,都像是手工艺人刀下的小玩偶,连每条胡须都是一刀刀精雕细刻出来的。

  现在回头看这些在八九十年代成名的作家,依旧会觉得他们仍旧是文学的中坚。他们的笔下纸上都有文学的味道和对文学的尊重

  《众声喧哗》读后感(二):说不清与不说清

  我好像向来没有什么判断力,对一本书的好与坏只停留在我是否对我的胃口以及我能否从中看出什么文本以外的东西。而王安忆的这本《众声喧哗》,同时满足了我这两方面诉求,可我却仍说不出它到底是好还是坏。许是阅读习惯原因吧。

  早些时候,读她的《遍地枭雄》《上种红菱下种藕》都能够被里面不起眼小人物所历经的传奇生活抑或平凡不平凡成长触动,也能从她《小说家的十三堂课》《王安忆读》里收获些小说以外关于小说的种种。彼时,对于王安忆的各种文字产品,我都是喜爱的。

  自那样一段集中阅读王安忆之后,我就很少再翻读她的作品了,一方面是我的确懒,再者,可能是阅读这件事对于我,好像出了些什么问题。我在图书馆也摸过《天香》,却不曾翻开。其实就是畏惧些什么,担心我再也读不出早前阅读时的味道。

  《众声喧哗》没有给我那致命的一击,倒不是我耐力足够好,而是第一篇同名小说消解掉了我的失落,这消解超过了后几篇的失落建立

  《众声喧哗》节奏很慢,一个说不清的老头,和一个说不清的小保安,就算简单对话也会拉长时间,填入上海弄堂里的市井喧哗吧,他们俩,每一个都是实在存在,在文字营造出的缓慢节奏里,我阅读到了他俩的生活,明白他们的相遇,那份相遇,淡然,甚至称得上寡淡。而六叶姑娘出现,为这份淡然增加了无数生动温暖。与老头和囡囡不同,我看不到六叶的过往,却从她的话里隐约明白,她其实与另二人没什么区别,虽然话多且碎,也没有几句真正称得上是真话,与“说不清”二人组,她这个不说清,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同。

  三个人热闹生活一度让平淡的市井变得温馨比不上一家亲,又没落后太多。囡囡是喜欢六叶的,七浦路一行把所有的情愫一次性倾倒个够,他到底简单,老人心知肚明的,却又故意含混着,只调皮或其他什么缘由地偶尔捉弄一下他。直到后来六叶的男人找来,囡囡的喜欢幻灭,故事才算画上一个休止符。

  老人当然知道六叶几乎没说过什么真话,除却衣服被水淹没时的真情流露,她的话十有八九都虚无缥缈。可囡囡不知道,却也能在路边夜市上看到六叶一家三口忙碌时,不大动声色,许是忙于在心底扣子吧。那“一定会还”的几千块钱,也就在夜市嘈杂人声里,随夜风飘散了。这是一篇爱情,也是一部市井小传奇。

  王安忆有足够的耐心铺垫,她从不吝啬文字去描摹人物出处,这也是故事好看的地方。正因为这一篇,我想当然的认为这本书都是这样简单,可我错了。随后的几篇小说——不错,我还专门翻去版权页看这部集子到底是不是小说——在我看来居然更像散文。我几乎根本没有办法理解作为小说的意味直白了说,我觉得我根本就没有看懂。这让我很挫败,让我觉得,我不会读书了。

  诚然,我知道它们在解读爱,解读感性,我只知道这些,再多就满是混沌。我合上书,还盯着雪白的封底发了好一会儿呆,再回头想时,就再也记不起《众声喧哗》之外的“故事”与细节了。

  说起来,我其实也挺狭隘的,需要找一个东西来当我的纽扣了。

  《众声喧哗》读后感(三):王安忆眼中曾经的上海

  这次能够有幸阅读这本书都是因为无心的一瞥,这本并不是很厚也不那么显眼的书,只是因为它是书架中唯一一本没有卸下包装的,所以显得非常的格格不入。我的强迫症不允许这样的存在,它驱使着我去卸下那层透明包装。在那之后,我才真正的注意到了这本书的书名与它的作者。这位作者看着非常的眼熟,念出来也觉得肯定在哪里听过,突然,想起小学的时候老师总是说一本书叫“长恨歌”,然而它的作者和手上一样,都是出自王安忆笔下。“长恨歌”是使她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的个人代表作,同时她也是中国作协副主席,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和上海复旦大学的一名教授。这本“众声喧哗”是王安忆2013年一月一日出的关于上海的6篇短篇小说合集。然而令我影响深刻的还是第一个比较来说长篇一点的小说,同名“众声喧哗”,但里面的“爱套娃一样爱你”和“游戏棒”也让我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影响。在第一个短篇小说“众声喧哗”中我可以看到非常明显的老上海元素比如说里面的建筑街坊邻居,都是曾经四合院风景。包括里面运用的许多对话都是以上海话音译成普通话,一般不是上海人的话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了解这些对话的意思。在这个占据书一半的短篇小说里,作者完美的用文字展示主人公四合院的变化。这位主人公是一位老爷爷,曾经的他和儿子女儿还有自己老伴幸福的住在这院子了,但现在的老爷爷用着一个不算一件房间的小屋子腾出一半作为他的生计,一家不起眼的纽扣店。而正是在这家比起现代大商场显得微不足道的纽扣店里那一个个有趣伤感的故事;一个个有着不同经历背景人们邂逅让我们可以再一次心如止水的坐下来好好地品读这一本书。在这场邂逅里的一个年轻正直的保安,一位貌美动人,口齿淋漓的女商人,他们的故事又是怎么样的呢。在这个小的最多只能站两个人的纽扣店里,老人与保安的故事,保安与女商人的故事,女商人与老人的故事期待着更加多的人去发现,去探索,去欣赏,去怀念。而另外的五篇短篇小说真的很短,每一个的篇幅都不超过15到20页,但最后一篇“游戏棒” 是来描写这个游戏的。这个游戏玩过的都知道,非常需要定性,而能把这些动作心理描写体现的如此自然也真的展现了王安忆的写作描写实力。在这里我希望大家都可以去读读这本事有时间的可以看同名“众声喧哗”,而没事也可以看看里面的五个非常简短的短篇小说。

  《众声喧哗》读后感(四):第一次读王安忆

  像王安忆这种盛名之下的人物,我总要先远离,等到不小心自己也觉出好了,再转回头来也不迟。作者不怕等待,我也不急。

  在图书馆遇到《众声喧哗》,首先是看到它装帧素雅、有情绪,夹在书脊中间不声不响,但你看得见。抽出来,翻到手里,开本大小字体行距、触握手感都刚刚好,便抓起来,坐到沙发上去读。

  全书只有7篇文章,10万字,194页,非常符合我的“图书馆翻书守则”。在我看来,图书馆不能读大部头,累,会有读不完的紧张感,压力大,无法完全进入书中。也不能读历史著作,还是累,人名地名太多,耗元气。图书馆里书挨着书,一排排,一架架,都是灵魂的坟冢,一行行的扫过去,目眩而头晕,人们整整齐齐的坐着,看书、写作业翻译资料、开电脑、小声说话,各个年龄层的男女坐在各自的位置上,保持安静,非常安静,安静到有一种纯天然的压抑,虽然互不声响,但思考噪音激烈吵嚷,我也不得安宁

  图书馆适合读的有散文、随笔、推理小说、短篇小说。《众声喧哗》的厚度刚刚好,也许一两个小时就可读完,不用带回家。

  全书第一篇《众声喧哗》的第一句就非常漂亮

  “午后二三点时分的光线,令人想去过去的日子。”

  舒国治有本书叫做《理想的下午》,指的便是下午的疏懒时光,而这一句话把这下午更为具体化了,是二三点不是一两点或者四五点,是中午刚过,晚上还不用考虑空闲时间,很多人会在这个时候午睡,如果你不,也会感觉到时间的重量向毯子一样轻轻的覆在你身上。不止是时间的精确,还有“光线”,明暗在树荫楼房之间变换记忆伺机而动。

  继续读下去:

  “太阳经过路南老公寓的山墙折射,收集了一些颗粒状的影,那是外层涂壁上的拉毛所形成的。过去的日光是这样,毛茸茸的,有一种弹性。那时候,对面没有层峦叠嶂高楼天际线低矮而且平缓,路却是狭窄的,不像现在开拓得宽和直,所以就也会有开阔错觉汽车从街心开过去,轮胎路面的摩擦声听起来很远,比无声反显得静谧,这静谧也是过去的。静谧中的闲散慵懒,又有些气闷,让人恍然,就不仅是过去的,似乎还是将来未来的,无论世道如何千变万化,都是沉底,要说这城市有丝毫的悠古心,就是它了。

  “这时分有一种魅惑,它让人觉着漫长,简直不知道怎么才能捱过去……等到日头马路西边下去,界面上的光里颗粒状的影调走了,变得平坦淡薄,却似乎更亮了,此时此刻又觉着,时间简直转瞬即逝,一个时代都过去了。”

  紧接着这两段话,人物出场了,“欧伯伯靠在尼龙躺椅上,看着门前的马路,心里积郁着一些愁和烦,这真是比一生一世还要长,一生一世都要过去了,这一时却捱不过去。”

  看这篇小说,首先被王安忆的气度震慑,不怒自威,写的沉着,多可贵呀。然后是文字,词语组合繁复多样,并且精确,连成句子是一句接着一句,哗哗啦啦的顺流而下,进入河床,时而密集,节奏快,那是遇见河底下的石头了,时而慢下来,缓下去,那是到了平原,河床走宽了。然后是结构,前面引述的两段是开头,开了头欧伯伯一出场,节奏感瞬间加快,就像电影刚开场来一些缓慢的长镜头,接着背景音乐一起,咔咔咔的闪回,人物声响嘈杂渐起,故事背景一一交代剪辑干净漂亮。

  王安忆就是这么行云流水的把那旧时光里家事交待清楚:欧伯伯从前也是年轻小伙,和妻子住在亭子间里,然后老人老去,小孩成长,家里的几间房子来回捯饬,分分合合,孩子婚生子,有出息的搬了出去,剩下的把好房间瓜分干净,老爷子生病出院,想要干点事,便在停车房隔了一块地方,开了间小店。卖纽扣。

  小说主要讲了三个人,欧伯伯,一个年轻保安,一个突然闯入这个安宁小街角的年轻女人六叶。欧伯伯生病之后说话不便,惜字如金,保安则天生口吃,和欧伯伯正好接上线,常来店前站着,也没多少话说,喂喂飞下来的麻雀,晒晒太阳罢了。然后,六叶闯入了,把这个几乎停滞的时空搅动起来,她要和欧伯伯共用店面,卖衣服,那种雷厉风行性格和欧伯伯与保安都形成了对比世界折腾起来。

  最后,六叶走了。故事完了,欧伯伯和保安在路边的夜市看到了六叶,但没有叫她,“沉静中,却有一股子广大的喧嚣,从水泥路面下升起,布满,天地间都是嘁喳声。”

  小说情节并不复杂,但人物各个丰满立体。作者用语言织成的这张网把现实隔绝开,你读进去,就要沉下去,沉下去,就会感受到那种与现实决然不同的时光体验,这或许就是读小说的乐趣吧。

  后面几篇被梁文道称为“更自由”的创作,虽然能看出功力,看出尝试努力,并且不得不佩服,但阅读的快感限制,它需要更高明眼光去寻找相应的刺激点,而我显然还没修炼成功,且罢了。

  《众声喧哗》读后感(五):众声喧哗下你还能对这中长篇起兴趣吗?

  自从六叶出场以后,在我看来,其故事、语言陡然生动起来,原本在我眼中疏离在外的话外音变得暖心。篇中有许多处描写时光流转,在六叶出现以前,我觉得它们是那么冷,那么格格不入,仿佛有意为之,是六叶将冷色调的时光带入到一种暖色,全篇进入“高潮”。六叶机敏俗气,欧伯伯过时透彻,保安“小哥木讷单纯,人物的性格特点集中爆发、焕然而出(虽然欧伯伯和保安的性格在此前已得到充分的描摹),交织出有意思的画面,这意思不是小丑身上的趣味,而是知根知底,亲人间似的温情。因此当作者在结尾处又一次描写到时光时,我觉得语言上的冷暖色调交汇,犹如春季的“锋面雨”,心头挂起一番淡淡的酸——锋面雨正急急地落,又急急地收。

  多亏了六叶的嘴皮子才使我很快融进小说里。欧伯伯和保安这静止似的两个人物似乎很难挑动起适应于微博更新速度的我们的兴趣点。六叶和欧伯伯及保安代表了“两种”时间的对比、抗衡(活在单一种的时间内是单薄的、呆板的)。欧伯伯和保安又是一种心境下完全不同的两个人,欧伯伯看似静止其实一直在“活”,他透彻但不愿戳破,保安不懂甘于静止,可以说殊途而归吧。

  总有几本小说,你看到了结尾,就想回看一遍。有太多书,我们扫到了结尾,便终止了它的使命。

  这本书的第一篇中长拨慢了我心的速度。

  《众声喧哗》读后感(六):喧哗之下的光阴流转

  王安忆的文字一如从前,带着老上海的独特味道,精致,细腻,峻切,不动声色中弥漫着老时光的暖黄色格调,有一种悠缓与淡淡的伤感。

  《众声喧哗》是王安忆2013年出版的一本短篇小说集,里面收集了同名小说《众声喧哗》和另外六篇更像散文的作品。

  小说《众声喧哗》非常易读,篇幅不长(仅110页),情节也很简单。年纪较大的欧伯伯在老伴去世后大病一场,丧失了部分行动能力和语言能力,为打发寂寞的时光,开了一个小小的纽扣店。年轻的保安高大英俊,却因口吃而木讷胆怯,经常光顾欧伯伯的纽扣店,结果两个欠缺语言能力的人意外而奇妙地建立起了一种只属于他们的默契交流方式。然后,一个更年轻的贩衣女人走进他们狭小的空间,她的活泼干练爽利为这个小小的纽扣店注入了一股新鲜生动的力量。然而这女人却是离家出走的,没多久丈夫和孩子来将她带走了,欧伯伯和年轻保安感到了某种失落,纽扣店又回到了从前的安静。

  故事就这样简单,然而王安忆的文字却自有一种魔力,像放电影一般,有声音,有光影,流转之间就完成了一段人生光阴的起伏与消逝。小说中有多处对街道光影和声音的描写,几乎从头贯穿至尾,写得非常细致,美妙动人,对烘托小说氛围、映衬人物心理变化及推动故事起承转合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小说开头:“午后二三点时分的光线,令人想起过去的日子。太阳经过路南老公寓的山墙折射,收集了一些颗粒状的影,那是外层涂壁上的拉毛所形成的。过去的日光都是这样,毛茸茸的,有一种弹性。”这样的描写一下子就将人带入到一种情境,仿佛那二三点时分的光线正照在自己身上,有一种懒洋洋的惬意与惆怅,心里有些痒痒的,又有些恍惚,于是自然而然地便随着作者的笔一路走下去。

  王安忆的笔是惯写传奇人物的,而这一次写的却是极平凡的城市边缘人物:开纽扣店的欧伯伯、年轻保安囡囡、贩衣女人六叶。这三个被扔进人群就轻易淹没的人,在王安忆的笔下却各具风采,性格特点十分饱满鲜明。欧伯伯虽然老了,行动也不便,说话也不利索,但经历过几十年世事浮沉,内心笃定,充满智慧,常常在关键时关键处对年轻保安进行恰到好处的提点,尤其在那场与六叶协议税款分摊的拉锯战中,欧伯伯的精明与气势简直令人叫绝。年轻保安因为从小被妈妈姐姐们溺爱,成了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他木讷孤独,羞怯善良,因为口吃反而与欧伯伯有了一种心灵上的相互同情与默契,俩人在静默的交流中建立起了一种形同父子的微妙关系。六叶与他们俩则恰恰相反,特别的能说会道,“一张口可以淹死一个两个人”,但是又怎么样呢?拿欧伯伯的话来说“太绕,走了弯路和岔路,到最后不免旁门左道,以致迷失方向”,真是一针见血,但她的活泼伶俐与欧伯伯的沉稳持重和年轻保安的安静羞怯却奇妙地融为一体,形成一种新的和谐关系。

  喧哗的都市,僻静的角落,普通的人,寻常的事,在王安忆贴心关照的笔下,自有一种光影流转,气韵流长,而这就是生活、就是时光吧!

  《众声喧哗》读后感(七):内心是一个梦境——读《众声喧哗》

  《众声喧哗》里,其中一个短篇叫《释梦》。通篇以逻辑写小说,以小说讲逻辑;读起来非常费脑力,非常考耐性。原以为是弗洛伊德解梦的路子,细读才知不是。小说告诉人们一个惊人发现:很多人的梦是想通的。梦有自己的逻辑,归纳是人醒来后理性的本能。照此说法推论,梦该是感性的,应了一种说法:压抑的释放。梦的线索,都是人在清醒状态中后期的整理。梦中所遇所见所想,皆是一本糊涂账。

  梦境里的物质具有很强的欺骗性,譬如你在梦境中拾到一只鞋子,没准儿恰巧就是别人在另一个梦中遗落的鞋子。而你和此人,在某一特定磁场中相逢了。

  读罢暗惊:真有这般奇异么?

  王安忆说,有,奇异且合理。我觉得这想象力有点儿骇人听闻。

  中篇小说《众声喧哗》。

  如果缺乏足够的画面想象力,相信这个中篇很难读下去,停留在前5页便举步维艰,再也无法推进。而这恰是我喜欢的描写,背景做实做实再做实,场景迎面立于眼前,不抖不晃,踏实的,坚固的,不容置疑地带着身心走进去。

  进去发现七情六欲都在里面。读一段,感到悲伤;读一段,感动惶恐;读一段,心神震荡。

  小说的男主人公欧伯伯,是个鳏夫,丧偶后独居。以前,老伴在时,电视里的声音再响,俩老伴看着看着就瞌睡了。如今,电视声很小,空空的屋子里,流进耳中却格外喧哗。人,很多时候,不就是在喧哗中感到强烈的孤独么?

  老伴死后,欧伯伯脑梗,失去了部分行动能力和语言能力。他只能说很简短的话。这促使他锻炼脑力和逻辑整理能力,他必须在脑子里把意思归纳得准确、简明,然后讲出来。

  他对儿女说,他要开一个店。他必须开一个店,开一个店是开启一种新的生活。老伴刚去世时,他在处理后事中忙碌,尚感觉不到刺痛。多日过去,丧偶的刺痛才从心底慢慢升起,直抵心尖。这样的体验,很多人都有过——当一个人骤然离你而去时,神经是麻木的,疼痛是后来,后来的后来,后来的很多日子里,像墨水泅于宣纸上,缓而又缓地扩散、蔓延开来。

  小说写到这里,描述对象一转,转向纽扣店的一个顾客。这个顾客是个先天口吃的保安,早年丧父,被母亲和姐姐庇护,怯懦善良,同样具有语言表达障碍。正是因为这种障碍,欧伯伯与保安,有了两个人私密的对话世界,与外面众声喧哗的世界相比,这个世界充满了默契、熨帖和欣然。

  他们之外的人,听到他们的对话,先是笑,笑到不能笑时,一脸茫然。旁人听不懂他们的话。他们的话只有他们能懂。他们的内心也是一个梦境

  《众声喧哗》读后感(八):众声喧哗:光影掩映下的市井凡生

  从《长恨歌》里走来的王安忆,一顿足一回首,周身散发出的古朴而峭拔的香气就缭绕着你不能自已。她用绵密的文字将流淌的光阴收纳进一个精致的“月光宝盒”。有时,让盒内的光线向外漏出一点点,而她讲述的故事就顺着这丝丝缕缕的光线在读者的心头蔓延开来。

  每一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符号。这些符号既代表着这座城市千百年来舍我其谁的独特气质,也暗藏着历史厚重的表象之下断裂与重建的文化基因。说到底,城市是由人构成的,每一种文化背后都折射出当地人民的生活旨趣。可悲的是,如今在城市化浪潮中迅猛发展起来的各大城市,却陷入了“千城一面”的窘境,走到哪里都是高楼大厦摩肩继踵,高架桥遮天蔽日,一座城市独有的风貌已经消失殆尽。在讲求高效、商业、现代化的今天,那些具有历史传承意味的文化符号早已难觅踪影。

  也正是在这一片望不到底的繁盛之中,欧伯伯的纽扣店却在悄无声息中暗自生长。欧伯伯坐在午后二三点时分的光线里,看着“太阳经过路南老公寓的山墙折射,收集了一些颗粒状的影。”“听着汽车从街心开过去,轮胎和路面的摩擦声听起来很远,比无声反显得静谧。”在这样一个“时间的局部”里,欧伯伯的心中渺渺的升起一股空旷无际之感。他的纽扣店开在商业街的末梢,那些店“这时开那时关,不停的更换业主和经营”,唯有欧伯伯的店,在城市的这一角落,保持着专项业务,就是纽扣。

  正所谓“一粒沙中可窥见整个世界。”欧伯伯的小纽扣里也折射着整个宇宙。这纽扣店牵扯着欧伯伯一大家子的微妙的关系。欧伯伯的妻子走的干净利落,欧伯伯的四个儿女商量着父亲日后如何生活。固执坚强的欧伯伯仍坚持一切照老样子,各人过各人的,这倒让儿女们放心,日子也就一天天过下去。只是每到夜晚来临家中看着电视,一个人的时候反显得格外喧哗,欧伯伯想起了先于自己一步离去的妻子,老太婆不在的事实,是渐渐的浮出水面的,然而“刺痛的感觉却滞留下来,一回比一回留的久”。王安忆用十页左右的篇幅将这个纽扣店的故事的前奏一点点铺排开,光线伴随着文字在纸上游走,忽明忽暗。

  老太婆走了,欧伯伯得了场脑梗,语言中枢开始不听使唤。尽管说话变得不太利索,但欧伯伯还是把自己的意思传达给儿女们,看样子老爷子又躲过一劫,将自己日后的生活作了安排。家里经过权衡,最终还是同意将纽扣店开起来。欧伯伯这才意识到,他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街区已经天翻地覆换了人间。而欧伯伯的这间纽扣店所在的马路,就像是新世界的一条漏网之鱼,似乎过去的日子又回来了。而就在欧伯伯做白日梦的瞬间,他遇到了这个故事的第二个主人公——一个英俊挺拔却严重口吃的男保安“囡囡”。这家古朴的纽扣店成了小保安日常流连之地。这个保安自幼丧父,在母亲和姐姐们的呵护下,衣食无缺,没灾没病的长大,上学就业,从家里到社会,一步未脱,唯有一班车落下了,就是婚娶。纵使他有口吃的毛病,也不应该悬空。囡囡性情极温和,待人诚恳老实,然而本来身姿挺拔的正当年的小伙子却禁不住保安同事们的“诱惑”,打起麻将来,这打麻将是分输赢的,输了就要罚钱,起初一点一点的,倒也遵循规矩,可是日子长了,对于他这样的“新手”来说,输的次数渐渐的越来越多,眼看着小伙子因为打麻将背也佝偻了,眼神也空洞了。欧伯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却没有对小伙子说明。一个是因为脑梗而使语言功能受损的老头子,一个是自小就严重口吃的年青小保安,他们之间的言语交流充满了一种“心照不宣”的契合,不用说的很明确,几个字,或几个眼神,双方就明白了彼此的意思。输钱输多了的小保安无奈之下终于向欧伯伯开口:拿点钱来用用!然而本想训诫小保安一通的欧伯伯心中百炼千锤也终究化成了绕指柔,欧伯伯只留下三个字:不要急!这简短的三个字让小保安潸然泪下,看似答非所问,但内中的奥秘非有慧根者不能拆解。

  日子一天天的捱过去,固守着一方天地的欧伯伯在期然之中迎来了一个转机。店里来了一个自称为“六叶”的北方女人,将自己的身份攀龙附凤一气,说是要租下欧伯伯的纽扣店里的一间开服装店,本着互利共赢的目的。欧伯伯与“六叶”争执好半天,才同意将纽扣店的一半租给她。这个女人可是把做生意的好手,不仅擅长自吹自擂,将自己家的货物说的天花乱坠,为人还爽快泼辣。“六叶”的到来,仿佛给日薄西山的纽扣店注进了一丝跃动的亮色,听着“六叶”阐述自己的经营思路,欧伯伯和囡囡都颇感新奇,可是别看欧伯伯上了年纪,对于“六叶”的想法,欧伯伯自有一套领会的要旨,言简意赅,让囡囡都不得不佩服老爷子的与时俱进。

  “六叶”带着一老一少去进货,让他们也看看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虽然老爷子对于“六叶”的打扮很是摇头,但也对她的能干心生佩服。就在三个人渐渐的混熟了之后,一个男人带着哇哇大哭的孩子找上门来,之后“六叶”就跟着消失了。欧伯伯和囡囡再见到“六叶”时,是在马路的对面,她正从黄鱼车上卸衣服,空了的纸箱里,坐着那小孩。“六叶”穿一身红,抹着巧克力色的口红,她的妆容那么深,“拓宽了昏暗的光线,越拓越深,越拓越广,照亮了夜市”,沉静中,却有一股子广大的喧嚣。欧伯伯和囡囡就站在原地,一直未敢近前。

  小说行进到这里,也就划上了句号。王安忆在这部小说里有意淡化了小说的故事性和情节性,将行板一样的语言和微妙的情感缝补进小小的纽扣里,扎扎实实的穿入了我们的内心。读王安忆的小说,尤其是让她享誉文坛的《长恨歌》,对于细节的描写(例如光的描写)都是令人难以忘怀的。《众声喧哗》里对于光线的描写同样出色,她以“光”的形态开篇,充满了丰富的意象性,把一种时间的无涯与苍凉演绎的活色生香。

  小说中的三位主人公:纽扣店老板欧伯伯,小保安囡囡和卖服装的“六叶”,他们每一个人其实都是这座大城市中最不起眼的螺丝钉,做着最平凡的工作。欧伯伯有他的烦恼,就是他后半生没了老婆子以后的孤独如何派遣;小保安有他的无奈,碍于面子无法与人正常沟通,唯一懂他的人欧伯伯年纪也大了,身边自始至终也没有一个可心的人,虽然到最后,囡囡帮六叶忙上忙下,可人家六叶却是早已有主的姑娘。而六叶呢,细腰长腿涂脂抹粉的“潮流达人”,又怎么会在乎这一老一少的喜怒哀乐?三个人,因为纽扣店的缘故而聚在了一起,这个纽扣店也就是他们的临时栖息地,小保安对它的感情自不必说,但六叶毕竟不一样,她的身世“来路不明”,欠欧伯伯的两千元钱也没还,说明她做人的信誉也有问题。到最后一个陌生男子领着一个小孩,她一句话没留下就跟着人家走了,可见六叶也有她的不得已。说到底,六叶只把这个纽扣店当成是人生中一个小小的站点,她就是一个匆匆过客,没必要跟这一老一少深交。小保安呢,却把这纽扣店当作人生中一大流连忘返之地,在这里,他不需要跟人搭腔,也无需碍于人面,他和欧伯伯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相辅相成,相携而行。纽扣店是他的避风港。

  从《众声喧哗》中,依稀能看到《长恨歌》和《天香》的影子,都是那么的唯美而惆怅,小心翼翼的掀开“月光宝盒”的一角,让一些时间的光线漏出来。

  然而这些隐藏在城市末梢地带的小铺面,因为有着固执之人的坚守,才能获得一席喘息之地。城市中最后的一抹余晖落在欧伯伯的小纽扣店里,人声渐远,帐幔支起,盛夏的暑热才泛起,那日复一日的孤独却如此的深入骨髓。

  王安忆告诉我们:没有任何一样事物能逃脱时间的掌控。孤独如是,人生如是。

  《众声喧哗》读后感(九):王阿姨的碎片化管理

  这是第一次看王安忆的短篇。王安忆,还没见过她本人,因拼音像王阿姨,姑且叫她王阿姨以表亲切。平铺直叙碎碎念的王阿姨有一种特异功能。因前段时间看了大量的乡土文学,粗旷热血。这下接触到大上海小 弄堂中游曳的王阿姨。一下进入无数碎片化堆积的细腻生活。让我好好回忆这本书,还原另一片天空下生活的王阿姨。

  王阿姨瘦弱、年迈、锱铢必较。她没事便坐在弄堂的躺椅上,斑驳阳光中,阿拉阿拉地呢喃不停。她穿得干净朴实,带着金边老光眼镜,斜眼看人,好像对事不屑一顾,但任何事物都未能逃脱她精明的一双斜眼。

  王阿姨很有耐心,她坐在弄堂的一角,探视着挨家挨户:杂货店老头、扫地大妈、当保安的小哥子、背书包的小学生,都被她细细咀嚼了一番。她不紧不慢背出每个人的穿着言行举止生活现状,他们大拇指和食指摩挲了多少次她都有记录。没有人知道为何她具备这种特异功能,为何可以对底层的市井小民的生活描写得如此这般细腻,她无孔不入插入这个城市的骨髓中去,看到它的精华。她细致入微的讲述中融入了上海人的文化,她像是啄米一般点点滴滴吃尽所有。

  王阿姨有点喜欢阳光,喜欢“流淌”,她笔下的阳光被各种形容。“流淌”在空间里的阳光,炎热夏天火辣辣直射的光影,阳光“流淌”在指缝,时间在空间里“流淌”。她最偏好用流淌二字了。她有点文艺。

  王阿姨是个知识分子,学过哲学,所以喜欢咬文嚼字研究形而上学,外人看起来过于高深。对于无形,她总是喜欢以有形比拟,比如孩子的一生成长像一层层的套娃;时间也是流淌的,恰如水影波光。虽然我在最后几章节看得吃力,不过佩服王阿姨,有功力!

  时间关系,下次再会王阿姨。

  《众声喧哗》读后感(十):小说的纽扣——读王安忆《众声喧哗》

  小说的纽扣

  ——读王安忆《众声喧哗》

  陈崇正

  我会阅读的小说,大概分两类:一类是和自己频率相近的作家,读起来如老友相逢,喜不自胜;另一类频率相差很远,读起来非常艰难,但却能知道是好东西。前者如王小波,后者如王安忆。

  《众声喧哗》是王安忆一个五万多字的中篇小说,同名的小说集中加入了其他几个短篇。《众声喧哗》的故事其实很简单,三个人物:欧伯伯、囡囡、六叶。欧伯伯是一个丧偶的老人,口齿不清,无所事事,经营一间纽扣店;囡囡是一个帅气但有语言障碍的中年保安,未婚,自幼丧父而被姐姐们宠成不合群的怪人;六叶,东北女人,活泼干练,租了欧伯伯半间店卖衣服,后来被丈夫叫回去。纽扣店,成为故事的唯一舞台。为了让第一个人物欧伯伯来到这个舞台上,王安忆用了五分之一的篇幅来交代他如何分房子,如何丧偶,如何生病失去语言能力,如何萌生开一间纽扣店的念头。欧伯伯不慌不忙出现在纽扣店里,仿佛这间店早就存在一样。然后是囡囡,第二个人物囡囡,王安忆依旧用了几千字的篇幅来介绍他的背景,如何被姐姐们溺爱而失去的成长所必需的磨砺,如何变换工作最后成为一名保安,细屑琐碎,就像一颗颗的纽扣数过去,英俊的外表和停止成长的灵魂一起浮现出来;然后是六叶,这个从天而降的女人,想寻找一个小地方做生意而撞进纽扣店,十分戏剧化地与欧伯伯开始了一段合租生活。

  我没见过王安忆写书法,不知道她写不写。如果写,料想应该极规矩,藏锋起笔,沉稳蓄力,就如她所有的中长篇那样,不着急。这也有点像画画,你在一旁看着,画家没有将笔放下来,你就不知道她接下来会画些什么。待收笔的时候,回头看时,每一笔都那么恰到好处。读《众声喧哗》也是如此,布幕拉开,只见欧家一家子在两间半房子中间搬上搬下,挪来挪去,你都不知道他们在忙活些什么。然后欧伯伯失去了他的老伴,如此自然,你才慢慢知道主人公欧伯伯终于来到他应该在的地方。直到保安囡囡伸出他的手掌,手心向上,去和欧伯伯借钱的时候,故事才绽放了它的第一支花朵,才慢慢好看起来。欧伯伯因为没有借钱给囡囡而烦躁不安的时候,我不禁想起了导演许鞍华的电影中的生活场景,或者是台湾导演杨德昌凝固不动的镜头。盯着不动,数米,数纽扣,让人在安静中获得一种力量。这样安静的镜头一直到六叶的到来才被打破,整个画面因为这个充满能量的女人而活泼起来。六叶的锱铢必较盘活了欧伯伯的斗志,也给木讷软弱的囡囡以展现男性魅力的机会,同时也让我们产生一种阅读期待,希望一对鸳鸯能成双。但六叶原来却是离家出走的。在纽扣店这个舞台的背后,不单欧伯伯和囡囡有故事,六叶的故事是通过她自己的口述和丈夫的巴掌来交代给读者的。至此,三颗不同型号的纽扣才在各自的位置上锁定了生活的频道。时间以及时间所产生的断裂感令人感到了疼痛——谁也无法拒绝一颗纽扣悄然从岁月的外套上脱落。

  现在年轻的小说作者,很少有人能这样耐心去凝视,这样不计成本去描摹。这是黑胶唱片时代和MP4时代的差别,世界或者说物的仪式感在慢慢消失,年轻的作者和读者都不敢和不愿放弃对语言快感的追寻。然而,小说语言的好坏,往往取决于对诸多焊接点的处理。处理得好是纽扣,处理不好是补丁。当然,一些地方是可以通过修改补丁将之弥补成纽扣,但大部分焊接点的处理应该是天然的,落笔了,就想改都改不了。

  王安忆在一次采访中曾说《众声喧哗》源于邂逅一个开纽扣店的老人。“一次走进一家纽扣店,是一位说话有些困难的老人开的。对一个孤寡老人来说,开这样一个小纽扣店是个很聪明的主意。它很轻巧,不费力,但又能保持跟这个社会的接触,不寂寞。就想为他编前史。”小说家注定是现实与想象两个世界中间的转化器。面对这样一个场景和小题材,更多的人可能会将之处理为一个短篇,可能只有王安忆这样细碎的笔法才能将之描摹成一幅宋代花鸟画。

  陈崇正,青年作家。

  笔名且东,1983年生于广东潮州,曾在《北京文学》《山花》《百花洲》《作品》《文学界》《芙蓉》《北方文学》《诗选刊》《星星》等刊物发表作品;出版有小说集《宿命飘摇的裙摆》《此外无他》,诗集《只能如此》;曾获第六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二等奖。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韩山诗歌创研中心理事,《领悟》杂志执行主编;东莞文学院签约作家。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