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8-24 04:36: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经典读后感10篇

  《没有一条道路重复的》是一本由余华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192图书,本书定价:19.00元,页数:2012-1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读后感(一):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

  昨天在自动借还机边上看到的。乍一看我还以为是《活着》,结果不是。然后随手翻翻,看到余华写儿子事情,对这样的花边新闻以及别人生活窥探欲如此之强的我便借来看了。书不厚,今天看完了。

  这本书主要写了余华的儿子漏漏,为此我还专门百度了我们这个同龄人现在在干什么,他现在正在翻拍余华的小说。余华写了自己童年,在医院里跑跑跳跳,在乡下看其他孩子们在田里撒野等等。之后写了余华自己的经历,当牙医是多么枯燥无聊按部就班的一件事。余华想当一个作家最初的原因是可以懒散工作,像县文化馆里的人一样。后来讲到了自己的高考岁月,自己的作品编辑赏识去北京改稿的事情。最后一部分余华写的是文学,这一部分有的地方的很深奥了。比如余华所认为的真实,他自己写作手法不断变化过程,以及对他影响很大的两位作家,川端康成和卡夫卡。

  刚才看完书的间隙我看到了一条微信推送,说的是人们是不是逐渐在丧失思考能力碎片化的知识让我们无法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甚至我们没有办法安心看完一本书,我们咀嚼着别人的思考成果,自己却不动脑筋,我感觉这是我现在的危机

  这本书中有几个部分都是余华自身很深刻的思考,像之前说的关于文学的真实,人们对文学形成的固有印象,像只是厕所的重新翻修或者装修的更加华丽却引出了余华对于我们就业与体制的思考,以及千百年来性的压抑的思考,这些都是很深刻的,很引人深思的,但是我却只是匆匆看了一眼,没有动脑筋,拾人牙慧,就好像他的思考就是我的思考,那么这样的阅读意义又在哪里呢?仅仅是为了在已读书单上写下一个又一个名家的大作,那这不也是彻底的附庸风雅吗?我不知道这样的阅读有什么意义。

  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以前小的时候觉得自己读书速度太慢了,往往要好几天的时间。后来才发现其实只消一个下午,就可以读完高尔基的《童年》。以前读这些生涩的大家作品往往是读到后面便忘了前面的情节,前面的人物姓名,所以总是要倒回去读,觉得非常讨厌。现在读书的速度提了上来,可以一气呵成,但是又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可是这与读书的速度是全无关系的。就像以前我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读完一本书,可是我难道就是在思考吗?没有。我只是在捋顺情节而已。

  关于思考的肇因是在马原教室里看见的那句话:读书不要贪多,而要进行思考。我之前的关于泛读的观念并没有错,可是泛读也不是随手翻翻,都是要进行深入思考的,而我忽略了这一点,以致每当迅速读完一本书,我都忍不住反问自己,我从中学到了什么?我思考了吗?其实这一切也是我写读后感的原因,我要强迫自己进行思考,用外在的形式让自己不能懈怠懒惰

  让我可以找到借口的是我要备考,所以不能花太多的时间写下这些文字,可是一切都是借口,一切都是逃避,双向的逃避。读完法国史,我也在想除了鸡零狗碎的知识点,对于整个法国的发展历程脉络我是否有清晰思路答案否定的,所以这也坚定了我以后必须做纸质思维导图的决心,可是在现阶段条件下,我又不被允许这样做。当然,出于我对自己的理解,这也可能是一个由于工程比较庞大,和我不喜欢反复读一本书的想法有关

  上面是闲言,无关宏旨,只是关乎于我自己对于自己阅读懒惰的批评,以及虚荣心驱使下读书的惭愧

  这是我读的第一本余华的散文集,我好像从来没有了解过他。我似乎很少通过作家的作品去揣测作家本人,以至于读到他们更丰富的关于他们内心的想法时,当我由此建构作家的形象时,我常常生出他们本应如此的假象,因为我从来没有对他们有过任何的揣测,所以当进一步了解后就觉得他们就是我心中的模样

  这本书一开始最打动我的就是余华写自己的家庭生活,虽然主要是写儿子,这样想来我还是应该去读读朱生豪,才可以知道他们的爱情故事。余华对于儿子是十分宠溺的,他特别的爱孩子,这一点无需多言,从字里行间便可以体会得到,不过这也在很大一部分归功于他的作家身份,以至他可以对很多小事有着更敏感的省察。

  我一直知道余华在成为作家之前是一个牙医,也知道他20岁出头才开始写作这件事(也是自我激励的一件事),可是对于他为何成为一个牙医,又为何半路出家成为一个作家,我没有过疑问,这也足以见得我的思考是多么懒惰。从这本书中,我知道了原来余华的父母都是医生父亲外科医生,母亲是内科医生,这样的设定让他成为一个牙医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本书也写了他读书时期的事情,主要是高考。他的童年时期讲了他在医院居住日子。我很诧异他在夏天了得清凉舒适之感便躺在太平间的石床上,不过事实表明,他也并不害怕。余华有个哥哥,这件事情我还是从这篇文章才知道的。文中没有提及父亲和母亲对自己的影响,主要说了父亲常常从手术室出来便血迹斑斑的形象,以及母亲会在空当的时候陪伴余华,在上晚班前把食物准备好。余华似乎偏爱院里的那座木板桥。

  关于文学,余华的诉说显然需要我们更多的思考和咀嚼,前面的阅读写他作为一个父亲作为童年的孩子的经历,这些增加了我们对他的了解,阅读起来并不会有太大的障碍,可是之后关于文学的描写全然不是这样的了。一个出色的作家将自己的写作上的成长之路以及技法上的变换写出来,这并不是随便看看就可以了解到的。

  先说点简单的。余华很推崇卡夫卡。我发现很多人都喜欢卡夫卡,虽然我只知道他一些怪诞的行为,对他的作品从无涉猎,当然自此以后,我肯定是要多读读经典作品的了,因为余华借杰克伦敦的话告诉我们:宁愿去读拜伦的一行诗,也不要去读上千本文学杂志。经典文学对余华的影响很深刻,我在这方面读得还很少,所以又为我打开了一道阅读的大门

  言归正传,余华推崇卡夫卡是因为卡夫卡的写作全然没有范式,而是随心所欲的,他破坏逻辑,而这是在一开始的叙述时就确定下来的。这也引发了余华关于叙述的思考。余华认为作家写作长篇小说一开始就已经定下了一个叙述,也就是基调。这篇小说是荒诞的?真实的?还是两者兼而有之?余华在这篇《长篇小说的写作》还写了许多其他的内容,我觉得我应该为自己读到这些文字很感到欣喜若狂,因为我就一直很好奇他们是怎么写作长篇小说的,是不是也有我的纠结和焦虑。余华说写作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截然不同。短篇小说是在你还来不及为情节和人物焦虑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可是长篇小说全然不是这样的。作家的灵感不是奔涌的山泉,会持续不断的流泻。而更像一场暴风雨,来的时候毫无征兆,可遇而不可求。即使是像余华这样优秀的作家还是会为自己写不出好的情节和文字感到焦虑。怀疑自己的才华,怀疑小说的价值。而且,写作时候便是一个作家的身份,不论在现实生活中是怎么样的邋遢、丢三落四、不修边幅,一旦坐在案台前需要伏案疾书时,他一定要成为一个高尚的人,成为一个善良的人,同情大陆并且满怀怜悯之心。而且一开始作家也不知道作品会去往何处,一个几千字的构思往往会写成几万字,直到最后,作家才知道作品得最终归属。并且笔下的人物都有自己的灵魂,却不是任凭作家的笔操纵的木偶或是傀儡,作家也需要和他们对话,写下他们的某个行为的时候,征求他们的意见看看设定是否合理。每个作家都是在继续着前一天的写作,怎样将前一天的写作继续下去是每个作家都会碰到的困难。也有部分作家说当知道接下来刚怎么写的时候停笔,这样第二天便不用继续前一天的思考,于是可以写出很流畅的文字。但是在余华看来,所有作家在结束今天的写作的时候都是把所有的灵感完完全全的写了下来,所以第二天才会碰上需要重新思考怎么叙述的麻烦

  《网络与文学》一文中,余华表示并不担心由于网络的发展会导致文学的没落,因为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学。文学这样经历了千百年考验艺术,也自然对了很多的冲击,彼时它们可以存活下来并且生生不息,那么现在一样可以。文学不会死亡,只是表现的形式不同而已。余华说网络文学发展当然对环保有利,但是另一方面,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作者,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是值得庆贺的一件事情。网络和文学的一个共同之处就在于他们都没有边界,所以同样诱人。人们需要画饼充饥,因为这样有助于健康

  《文学与民族》让我感到比较震撼的就是确实韩国文学比较少见,在图书馆浩如烟海的卷帙中也寥寥无几,有的只是一些青春文学,韩国文学似乎没有拿的上台面的,或者说让人一提到韩国文学便可以想得到代表作相比之下,日本文学在我国传播就是宽广得多了。拿通俗文学来说,有东野圭吾;就经典文学而言,有川端康成。韩国文学我却一本没有读过,看来下次可以一读。

  《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是一篇比较简短随笔,说的是余华认为文学就是丰富了我们自己的经历,并且这样的文学情感在不同的时期也是不一样的。我们通过文学其实就是在追忆过去,而每一个追忆过去的人,就像是重新又活过了一次,所以文学就是让我们不断地复活,不会死亡。顺便说一句,余华说每个民族的性格特点都有着强烈的差异性,但是文学却把这些背景不同、生活环境不同、个人经历不同的人吸引到一起,这就是文学的魅力,我深以为然!

  《谁是我们共同的母亲》一文说的是有不少人对于莫言笔下的母亲形象感到无法理解甚至是愤慨,余华解释说这是因为虽然每个人现实中的母亲不同,但是却有一个共同的母亲的意象慈爱温柔大方美丽。而当莫言将哺育过我们的母亲的真实情况写出来的时候,她是邋遢的,肮脏的,不美丽的,瘦小的,甚至有跳蚤在母亲的阴道里爬,而这真是我最初经历的最曲折幽深的道路。大家看见莫言笔下的母亲与自己的认知,与大众的认知是这样的格格不入,于是批评便从四面八方涌来。当然,余华不是这样认为的。他常常被这段描写感动,甚至潸然泪下,因为其背后的深刻含义是母亲用乳汁哺育了我们,才有了下垂的瘦小的乳房,这才是伟大的母亲,也是真实的母亲。我觉得确实不愧是优秀的作家,在1995年余华便可以这样深刻的分析莫言的作品,而莫言获诺奖也是对余华分析的一种肯定。当然余华的本意并非去分析一部作品,而是窥一斑而知全豹,从其背后看到了人们对于一个共同形象认知的坚不可摧,所以打破这样固有的形象便成了一种大逆不道,可是这样的定势思维对于我们的文学发展真的是一件好事吗?我们不应该被过去的文学所笼罩,这也不应该成为文学的未来

  《歪曲生活的小说》和《虚伪的作品》有的部分是相通的。当然从中我也发现了余华的写作信条之一便是突破常规,不要因循守旧,不要被过去的作品牵着鼻子走。叙事的方法并非只有平铺直叙的一种,而是有多种的选择,哪怕是光彩陆离,也是一种尝试

  《虚伪的作品》是我觉得全书中余华表达自己写作观点和历程最彻底的一篇文章,也是最难懂的一篇文章。首先,他提出要突破被日常围困的经验,他也称之为虚伪。这种经验只对实际事物负责,所以疏离了精神本质。他不能局限于这种就事论事的写作。我们的写作秩序让我们有了安全感,而这种安全感并不是永远可靠的。余华要破坏这种秩序,于是在一段时间中迷上了暴力。第二点,余华谈到了叙述语言和思维方式的问题。这部分我没有弄清楚他的叙述语言是什么意思一句话,没看懂。简要的说一下原文的意思,文章谈到了余华之前在回避生活,因为这是真实的。后来他发现就算人们的生活也不是真实的,因为人们的意识在其中发生作用。第三点,余华谈到了叙述的时间问题,还是那句话,没看懂。主要是说在经历当下的事情的时候,也同时引发了过去的一些记忆,而这些记忆反过来又指引现在和将来的生活。第四点,余华提到了不确定的语言。也就是他认为描述人的性格往往可以归结到那几个抽象词语上,但是人的性格显然不是这样寥寥几个高度概括和抽象的词语就可以反映出来的,因此不确定的语言才能更加贴近真实。第五点,文章提到了世界规律。就连写作也是要遵循这些世界的规律的,所以他虽然在有的作品中写的人物和情节若即若离,实际上也是落脚于世界的规律之中的。最后哦,余华提到了象征。所有的道具山川河流村庄都是道具,都有自己的象征意义,都有自己的欲望。一部真正的小说应该无处不洋溢着象征,即我们寓居世界方式的象征,我们理解世界并且与世界打交道的方式的象征。

  以上便是我为了让自己不要懒惰而进行的强迫式的思考,当然我认为这对我自己而言是百利而无一害的。总的来说,以后读书的时候就应该有对作者形象的猜测,这样在今后读到更多的同一个作者的作品时,并可以相互印证,既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对于作者个性理解正确与否的验证。我觉得余华确实有着自己的思考,关于写作的思考,关于人的思考,关于世界的思考,希望自己可以更加积极地读到他的更多的优秀的作品。

  写完读后感,发现确实这本书需要更多艰难的思考才可以去更加贴近作者,当然我的思考也不能算得上是艰难的。

  《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读后感(二):关于余华,我的最爱

  最早读余华是在高一,读的是《许三观卖血记》。随着接触他更多的作品,《活着》、《在细雨中呼喊》、《兄弟》、《第七日》,便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他的故事和叙事风格还有对中国过去那段讳莫如深历史的大概了解。这本书早在几年前便读过,在经历了东野圭吾、丹布朗、胡塞尼、保罗柯艾略、陈愉庆…之后重读这本余华的随笔,不拖泥带水的叙述,对苦难的释怀,对活着的信念,对亲情的珍视,对文学事实的执着…发现还是喜欢他。

  “阅读这些与自己毫无关系的故事会不断地唤醒自己的记忆,让那些早已遗忘的往事和体验重新回到自己的身边,并且焕然一新。”,“当一个人在少年时期就开始阅读经典作品,那么他的少年就会被经典作品中最为真实的思想和情感带走,当他成年以后就会发现人类共有的智慧和灵魂在自己身上得到了延续。”这是书中他对阅读的理解,我想这也正式阅读的意义所在。

  《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读后感(三):虽然是杂文收集,但是是一部了解余华写作的好书

  这本书收集了两个主题的散文,一个是从余华升级会父亲后的感想,以及回忆自己小时候的文章;一个是在讲自己的写作,以及写作时的感受、想法。

  我很喜欢余华的作品,但是很多时候都讲不清楚为什么喜欢。但是这次读到他的《应该阅读经典作品》的论述中,一下子醍醐灌顶,一下子觉得自己的疑惑得到了解答。余华说:“经典作品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我想就像父亲的经历对于儿子,母亲的经历对于女儿一样,经典作品对于我们并不是意味着完美,二是意味着忠诚。这里面或多或少存在着种种偏见和缺点,但是这里面绝对没有欺骗……”是的,余华的作品就是我来说,我看到了“忠诚”的称述,我们可以从中发现生活的勇气。

  我看的书评不多,但是余华的《谁是我们共同的母亲》中对于莫言《欢乐》的评述,深深打动了我。他说莫言描述的母亲,“是最有力量的母亲。正像一位英国女作家所说的那样“时间和磨难会驯服一个青年女子,但一个老年妇女是任何人间力量都无法控制的。”“他歌唱的母亲是一个真实的母亲,一个时间和,磨难已经驯服不了的母亲,一个已经山河破碎了的母亲。”

  《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读后感(四):一些摘抄和一些小想法

  余华的书写读起来总是很流畅,遣词造句怎么看都是刚刚好,舒服。余华的儿子和我同年同月出生,所以在讲他儿子的“消费时代”时我总觉得是有些共鸣的,而在探讨文学的真实性时,又能引着我将最近读的几本小说联想起来思考,是有深意的。

  《恐惧与成长》

我经常将儿子的所有玩具堆在地毯上,让他在那里自己应付自己,我则坐在一旁写作。

  我小时候我爸也经常把我放在床上让我自己玩,他在一旁备课。不同的是,只要给我一个玩具我就能自己度过一个下午了。我爸经常跟人炫耀我小时候特别好带,不爱哭闹也不要人抱,就是盯着一个玩具快盯出斗鸡眼了。

后来,当他会说话了,我再抱着他走进电梯时,他就显得从容不迫了,电梯的门打开时,他会说:“门开啦。” 走出电梯,门合上时,他会说:“门关上啦。”

  人们从小就热衷于告诉别人自己知道什么,懂什么,会什么。跟长大后对知识与财富的炫耀类似,只是小孩们往往直接多了。

  《消费的儿子》

当我还在努力适应今天的这个消费时代,我的儿子生下来就是这个时代的孩子………………现在他经常对我说这样的话:“我没见过这个东西。”他意思就是要得到这个东西。完全的消费注意的腔调,他想得到的不再是他是否需要,而是他没有的东西。……………为此我有时会感到不安,同时也无可奈何,因为他不仅是我的儿子,同时也是这个消费时代的儿子。

  2017年的今天,已经离余华写下这篇过去二十多年。现在出生的孩子们,也应该都是这个浮躁时代的孩子们了吧。

  《麦田里》

当时我就躺在麦田里,我一点都不害怕,我知道父亲不会发现我。虽然他那时候怒气十足,可是等到天色黑下来以后,他就会怒气全消,就会焦急不安,然后就会让我去吃上一顿包子。

  小时候住在东港的时候,有一次我和茜茜为了能在楼下多玩儿一会儿,在我爸在小区里喊我回家吃饭的时候躲了起来,在远处看着我爸没找到我上楼去了心里还偷着乐。回家后我爸用十足的怒气表达了他的焦急,那之后我再也没敢躲起来过。现在有些庆幸我是个还算有点儿良心的小孩,不然他俩可能就老得更快了。

  《土地》

我觉得土地是一个充实的令人感激的形象,比如是一个祖父,是我们的老爷子。这个历尽沧桑的老人懂得真正的沉默,任何惊喜和忧伤都不会打动他。他知道一切,可是他什么都不说,只是看着,看着日出和日落,看着四季的转换,看着我们的出生和死去。我们之间的相爱和勾心斗角,对他来说都是一回事儿。 …… 我们只能羡慕地趴在楼上的窗口,眺望那些在土地上施展自由的孩子,他们时常跑到楼下来和我们对话,他们最关心的是在楼上究竟能望多远,我哥哥那时已经懂得如何炫耀自己,他告诉他们能望到大海。那些楼下的孩子个个目瞪口呆,谎言使我哥哥体会到了自己的优越。然而当他们离去时,他们黝黑的身体在夏天的阳光里摇摇晃晃,嫉妒就笼罩了哥哥和我。那些农村孩子赤裸的脚和土地是那么和谐。 …… 那天是我第一次看到什么是葬礼。……他没有躺在棺材里,而是被一根绳子固定在两根竹竿上,面向耀眼的天空,去的地方则是土地。人们把他放在一个事先挖好的坑中,然后盖上了泥土。就像我有一次偷了父亲的放大镜,挖个坑放进去盖上泥土一样。土地可以接受各种不同的东西,在那个夏日里,这个老人生前无论是作恶多端,还是广行善事,土地都是沉默地迎接了他。

  《别人的城市》

应该说我喜欢北京,就是作为工地的北京也让我喜欢,嘈杂是北京显得生机勃勃。……我安静地想着自己的事,虽然我走在人群中,却没有人会来打扰我。我觉得自己是走在别人的城市里。 …… 我不是北京人,但我居住在北京,我与这座城市若即若离,我想看到它的时候,就打开窗户,或者走上街头;我不想看到它的时候,我就闭门不出。我不要求北京应该怎么样,这座城市也不要求我。我对于北京,只是一个逗留很久还没有离去的游客;北京对于我,就像前面说的,是一座别人的城市。我觉得作为一个作家,或者说作为我自己,住在别人的城市里是很幸福的。

  经济基础使我觉得住在上海是喜忧参半的。租的房子永远不会有家里舒服,尽管拖着箱子跑来跑去使我疲惫,周五晚上我还是愿意拖着箱子回苏州睡上两天,仿佛只有在苏州的周末可以真正算得上身心放松。但是嘈杂的马路和夜晚亮起的灯火,凌晨的夜宵和加了大冰块的伏特加确实让我觉得上海是生机勃勃的,而我是这座城市里一只想要努力变得生机勃勃的蚂蚁。

  《一年到头》

一年到头,这到头的时候越来越不是滋味,首先来自于“日子过得真快”这样的感受,这快似乎是意料之外和猝不及防的,像是一把榔头突然砸在身边的桌子上。很多人都觉得自己还没怎么过日子,这日子就过去了,…… 如果这个时候继续往下想,问题就会出来了,他会发现记在纸上的全是事,作为人,他这一年里又是怎么过来的?他的内心得到了什么? 他开始发现生活的周而复始,他发现自己作为人的生活从来就没有过除旧迎新,他发现自己的生活其实早就一成不变了,他活着的意义就是在不断地复习,今年的生活在复习去年的,而去年的在复习前年的……

  大概是从大三开始,所有人突然开始不停地在各种聚餐上重复“时间真的过得太快了”这句话。当人们不太需要去习得新的技巧,当生活开始重复的时候,日子就真的越过越快了。所以永远想尝试新的生活,2016这一年经历了分合,经历了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上海的第一份实习、秋招,虽是线性人生的一部分,却也算是有些新的生活与思考吧。读完这篇的时候发现,2017也已经过去三分之一了。啊,日子过得太快了。

  《十九年前的一次高考》

后来有一天,我在看着大街的时候,心里突然涌上了一股悲凉,我想到自己将会一辈子看着这条大街,我突然感到没有了前途。就是这一刻,我开始考虑起自己的一生应该怎么办,我觉得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于是我开始写小说了。

  能预见的未来是最可怕的。

  《回忆十七年前》

我十分怀念那个时代,在八十年代的出奇,几乎所有的编辑都在认真地阅读这自由来稿,一旦发现了一部好作品,编辑们就会互相传阅,整个编辑部都会兴奋起来。而且当时及稿件不用花钱,只要在信封上剪去一个角,就让刊物去邮资总付了。

  那是多好的时代啊。

  《我的写作经历》

文学的真实是什么?当时我认为文学的真实是不能用现实生活的尺度去衡量的,它的真实里还包括了想象、梦境和欲望。

  《我为何写作》

但丁在诗句里表达语言的神速时,这样告诉我们:箭中了目标,离了弦。 …… 因为一个众所周知的原因,像我这一代人实在没有文学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当我成年以后,我开始喜爱文学的时候,正是中国对文学解禁的时代,我至今记得当初在书店前长长的购书人流,这样的情景以后我再也没有见到,这是无数人汇聚起来的饥渴,是一个时代对书籍的饥渴, …… 我真正要说的是文学的力量就在这里,在但丁的诗句里和博尔赫斯的比喻里,在一切伟大作家的叙述里,在那些转瞬即逝的意向和活生生的对白里,在那些妙不可言同时又真实可信的描写里……这些都是由那些柔弱同时又是无比丰富和敏感的心灵创造的,让我们心领神会和激动失眠,让我们远隔千里任然互相热爱,让我们生离死别后还是互相热爱。因为但丁告诉我们:人是承受不幸的方柱体。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物体能够比方柱体更加稳定可靠?

  《网络与文学》

对我来说,重要的不是图书是否会消失,而是阅读是否会消失……我有一个天真的想法,在这个世界上越是古老的职业,就越是具有生存的勇气和能力,因此任何职业都不会消失,只是得到形式的改变……

  怀念以前在小区里听到的“修棕绷啊……啊要修棕绷啊……”的声音,也怀念以前隔壁老爷爷在车库里制作檀香扇的味道。看到越来越多的新闻说哪条路上修了一辈子的钢笔的老爷爷或是修了一辈子皮具的老爷爷找不到继承人的事儿,可能有些事物确实随着时代发展就这么慢慢消去了。

  关于阅读,确实上了大学以来读的书少的可怜,“已读”里都是经济类管理类教科书,虽说kindle和各类app使阅读更方便,确也是静下心来阅读更具挑战了。还是要多阅读。

  《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读后感(五):简单摘抄

  很棒的一本书,遗憾的是我之前没有阅读过余华的任何作品,一直喜欢叙述细腻思想清晰的作者。

  简单摘抄:

  宁愿去读拜伦或者济慈的一行诗,也不要去读一千本文学杂志。——杰克伦敦。

  最后我要谈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验,我要说的是任何一个写作者同时也是读者,写作者必须重视自己读者的身份。正式阅读很多经典作品时带来的感受,才会不断纠正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错误。——写作的乐趣

  阅读一本书可以不断勾起自己沉睡中的记忆和感受,我相信这样的阅读会有益于自己的身心健康。——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

  对于追求片刻经历的男女来说,似乎玫瑰才是爱情;而对于一生相伴的男女来说,相依为命才是真正的爱情。——什么是爱情

  当我们就事论事的描述某一事件时,我们往往只能获得时间的外貌,而其内在的广阔含义则昏睡不行。这种就事论事的写作态度窒息了作家应有的才华,使我们的世界充满了房屋、街道这类实在的事物,我们无法明白有关世界的语言和结构。我们想象力会在一只茶杯面前忍气吞声。

  我这样说并非全部排斥语言的路标作用,因为事物并非任何时候都是纷繁复杂,它也有简单明了的时候。同时我也不想掩饰自己在使用语言时常常力不从心。痛苦、害怕等确定语词我们谁也无法永久逃避。我强调语言的不确定,只是为了尽可能真实地表达。

  我所指的不确定的叙述语言,和确定的大众语言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对世界的感知,而后者则是判断。

  我在前文已经说过,大众语言向我们提供了一个无数次被重复的世界。因此我寻找新语言的企图,是为了向朋友和读者展示一个不曾被重复的世界。

  ——虚伪的作品

  《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读后感(六):走马观花,余华散文

  最早读余华的书,是《活着》,比较喜欢,也喜欢上了余华。后来陆续找来了《在细雨中呼喊》、《往事如烟》等作品来看,感觉都还不错。尤其喜欢他每本书的序言,短短的几页纸,或关于作品,或关于时间,或关于回忆,却写的意味深远,读之幽然感慨。于是觉得他的散文应该写的相当不错,于是在图书馆无意看到这本书,就立刻借阅过来欣赏。

  读后的感觉,与不少朋友一样,这本散文集大体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是关于父子生活的描写,不少趣事,描写的也很仔细很温情,大概看了几篇后,兴趣不是太大,于是跳过进入后半部分。后半部分主要是关于写作、阅读的一些感悟和体验,以及参加国外一些交流活动的演讲稿。就如有一个朋友评论的一样,可能是个人理解能力不够,关于一些话题,进入不了那种深度,感觉对自己的阅读指导性也不是很强,只是反复提起的几个作家和作品,有一些模糊的印象。如卡夫卡,普鲁斯特,在几篇散文中多次提起。每篇篇幅不长,感觉讲的主题不集中,有些问题没有讲透。

  总之,还是喜欢以前一些作品中的序言,尤其是《在细雨中呼喊》。这本专门收集成集出版的散文,感觉反而效果一般,不是特别喜欢,不知其它的读者有没有同样的感受。不过,虽然不是很喜欢这本书,但不影响我继续喜欢余华,喜欢他的其它作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