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趁,此身未老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趁,此身未老读后感10篇

2018-08-25 04:28: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趁,此身未老读后感10篇

  《趁,此身未老》是一本由阿sam(夏天鸿)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9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趁,此身未老》读后感(一):也就是一杯下午茶的时光

  由于近日闲在家里无所事事,于是在微信群里让小伙伴推荐好看的书。闺蜜当天直接在当当上买好了几本书邮寄给我,其中一本便是阿Sam的《趁,此身未老》。第二日便收到了,让我倍感温暖贴心

  于是在冬日阳光开始漫长阅读

  可能是由于自己也经常旅游,看过了太多类似游记或者攻略;也可能是从小到大热爱阅读,像这类所谓青春文学东西,已经形成挑剔品味;再或者是频繁被各大杂志影像影响,对于摄影照片要求也越来越高。基于这些种种,我很难说这本书对我个人而言有多大的影响力,没有太多的国家文化介绍,没有跌宕情节剧情,没有震撼人心视觉影像,它更像是一个在你身边的普通人,在茶余饭后,毫无拘束的像个老朋友似的,跟你叨唠叨唠那些年他走过的路,遇上的人,生活中琐碎,借以打发掉一个人大段的空白时间

  3个小时就这样过去,合上书,内心毫无波澜起伏,不痛不痒。继续生活

  《趁,此身未老》读后感(二):标题党,但内容还可以看

  开始是冲着题目来的,感觉好像趁着年少做出疯狂的事,结果发现作者本身就是媒体人,到处飞是常事,唯一不同的就是把那些不深刻念想无所谓事情记录下来,并整理成书出版,还赶上个好时候赚了笔。对于我们这种苦逼的工薪阶层实在没什么价值,但唯一可以看的就是作者留给我们的幻想空间,如果有一天我出去了会不会也和作者有一样想法,然后我会怎么处理,原来媒体人也有各种苦逼搬家的日子,原来人缘好的天秤座内心也是孤寂的,就像《致青春》这类书一样,可以看,但是价值不大,因为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是体会不到另一个世界的。

  但不失一看,推荐时间:半天。

  看的是什么?

  看的是作者在30岁前对自己的小小期待在自己的努力成功过程一路上的奔波,一脑子的想法,付出实践痛苦心理历程转变。。。很多事情我们貌似看得开,实际上却不敢去走,因为好像我们看的开,其实只是缺乏勇气。但我们可以从一点一滴慢慢鼓励自己,慢慢来,好像作者只给自己定的三个目标,到最后发现,不是为了完成目标去做,而是很坦然接受顺其自然的结果了。

  《趁,此身未老》读后感(三):没错,我就是来吐槽的

  首先,我觉得,这本书对我的价值不外乎几句矫情段子,可以用在日后的装逼上,除此之外,毫无意义

  其次,开始吐槽。

  翻开书,我发现扉页上写着我当时的一句话:看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旅行中到底有什么可做。后来,我又翻起这本书的时候,实在是不明白我当时为什么要写这句话——这本书有提到一丁点旅行中应该做什么了吗?好吧,有提到一丁点旅行中应该做点什么有趣有意义的事了吗?翻遍全书也没有。所以,从此刻开始,对本书的吐槽,本身也是对过往自己的匪夷所思行为的某种征询。好,扉页后面序言前面的那叫神马页上印着一句:时间,最好的止疼药。我对此批注:这句话,并不能打动我。我想,这应该才是我心智成熟之后的批语吧。

  最不能忍的是封底丁丁张的:我对文字很挑剔,在我常年使用白话创作之后,阿sam文字的美,恰到好处。我想说,丁丁张你的文字是有多差,而你又是对自己对文字的挑剔有多自豪才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对此我只能呵呵也是醉了。

  序言部分。三篇文章中,文笔略好的是文林,第二篇和第三篇并列最差,本来,第三篇的主旨散漫主线混乱中心游移,满篇梦游一样琐碎的文字已经看得我憋到内伤,但因为第二篇结尾出现的那一段“当有人……有人……”的排比句什么鬼简直奇葩到令我吐血,最终还是将第二篇定为最差。

  但是文林的最后一句话逻辑也着实奇怪,文字也着实矫情:如同冬天里的一杯透明冰水,喝起来却有着恰到好处温度。我擦,为什么一定要是一杯透明的冰水,你要的那种恰到好处的温度跟冰水透不透明有毛关系?!再有,冰水不是冷的么?原来“冷”都叫“恰到好处的温度”啊我擦我第一次知道这种叫法。还有,为毛一定是冬天的冰水,那不是冷上加冷,冷到骨头里,还怎么恰到好处,文林你也是够耐寒的四川人不怕冷真真也是跪了。。。

  来看大新乡这篇游记,这特么满篇完全欲望都市和列侬的遗踪寻访录好么!sex and the city和列侬的来龙去脉不用你来复述好么,我们又不是没有叛逆过没有去过大新乡的阿婆要你来科普,给出版社骗稿费也不带这样凑字数的好么。各种上下飞机、深夜买醉、端着咖啡四处溜弯的感受你的朋友胖子经历我们没兴趣知道好么,能不能来点有营养干货!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你特么顺道参加个G-SHOCK派对也要抖出来是几个意思

  尼泊尔这篇也索然无味有惊无险的所谓“历险”被作者写得寡淡无趣,从加德满都——巴德岗——博卡拉的经历也如流水帐一般,这情形,与我的出国旅行日记也差不了多少。购物、看到修行僧人朴实原住民的一丁点岁月静好的小感慨泛滥、对阿三的不满、照例和基友的酗酒云云,也就是这些了。

  =====================================先吐槽到这里,休息一下。

  今天接着吐槽。昨天火力有点猛,自己竟然这么毒舌,想想略有些不好意思,anyway还是继续说书吧。

  英国和西藏两篇是全书不多见的发挥超常部分,文字尚可,行文也较为有组织纪律,主要是一些感悟较有思想性,都是大实话,颇有些共鸣。但整体来看,英国的要好于西藏那一篇。在其中我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作者应该很能跟陌生人侃,很容易跟人开口倾诉或者是勾起别人的倾诉欲,不然也不会那么喜欢一个人浪迹天涯。因为他去了一家面积8个平方的唱片店,居然能知道里面摆了五六千张唱片,我靠那他可一定不是靠一张张数的。后来看到他写店主爱情故事,居然细微到可以清晰说出店主年轻时是穿着蓝色西装和旧皮鞋,喜欢一个长着雀斑的姑娘,如果这一切不是作者个人的意淫而且我们假定他并不知道读者其实烦透了这种无聊主观意淫的话,那么作者多半是和店主人聊得很深入才能知道这些鲜活私人信息。但我就纳闷了,明明作者的朋友在门口等待,你也就一会儿的聊天功夫还要翻检唱片,你这跟陌生人搭讪的功夫也是一流啊!这还不算本书最神奇地方,更神奇的在于作者去日本在一家饭馆儿吃饭遇见在这家饭馆当跑堂子的他叫“泉”的前女友的一个日本前男友,而且这个前男友还送了作者一个瓷碗的暧昧不清充满混沌故事。反正作者的女友似乎遍布全世界,貌似还曾经动过在新加坡永久定居的念头,好吧也许她只是个在东南亚工作中国女孩呢,反正随便吧跟我有什么关系。只是看了很久终于领悟到作者那种拔腿就走的气概十有八九都来自这种“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骚情,遍布世界的朋友且个个质量还较为上乘的贵金属质感尽管不是什么不朽的传奇,但确也足够实现令我等跪舔的目的。想起那个G-SHOCK派对和作者那句“三十岁混的还可以”的自我定位,才领悟到原来作者是权贵啊!

  西藏那篇只有在95、101、106页闪现出几段较好的文字,剩下都了了。我很讨厌看写西藏的文字,什么在西藏体验到了生死,方知内陆城市生活的可贵,可贵你妹啊!没事干谁让你瞎跑去体验什么生死,这不是作么。老实在城市呆一辈子保证不用体验那种肺泡肿起来无法呼吸的感受。老子曾经是因为工作需要跑去云贵高原上体验了一把高原反应,也算人生完满,诸位看官也请不要为了吃苦而自讨苦吃,苦行僧的生活不适合你。不过作者总是走哪儿哭哪儿随时随地泪流满面架势也实在是让我有点招架不住,心中一万头草泥马喷涌而出“这男的可真能哭啊”过后,又对他“有段时间”包包里总装着《彼岸花》这样的著作而嗤之以鼻,不禁想知道这到底是他人生的哪个时间段。然后无论在西藏还是尼泊尔都总是担心自己会死掉的碎碎念给人一种“这男的好怕死啊,不但怕死还总怕别人不记得,所以一直讲一直讲”的感受,如同他满篇喜欢到处使用“轮回”二字的自我抄袭特质。而去西藏的理由又和三毛奇怪地扯到一起的神逻辑也是呵呵令我醉了。不过作者对玛吉阿米咖啡馆态度我还是比较赞同的,起码说明了作者也是个实在人。

  土耳其这篇读来有一种酸甜甜的感觉,像夏日柠檬饮料(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一个充斥着土耳其烤肉的地方会在作者笔下流淌出这样的感觉),或许因为作者去土耳其的时候比较开心吧!看得出那一次的旅行他还蛮惬意的,过生日的经历让我联想到一位生在圣诞节的骚包朋友,以每到一个新的城市迅速收集新的朋友为人幸事,时常号称在生日那天如果不能收到超过100条祝福,就要对朋友们扬言:“你们给我等着!”我觉得,作者就给人这样的感受——一个人的内心要多么没有安全感才会变态成这样啊!

  青岛这篇简直毫无存在感,东拉西扯,篇幅也短,不谈。

  接下来这大部分“渡日月”简直让我无力吐槽,自作式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酒鬼似的人生,失眠如影随形的日子,直到他竟然冒出句“才明白,原来失眠是因为不习惯一个人睡”我擦,那你想几个人睡!我不知道这是否代表了作者在此公开约炮,且不说在自著中约炮的效率传播度是何等低下,但说这份天长地久的矫情也是令我醉了——或许这又是都市青年搞出来的一种新的自愈方式罢,尽管装逼遭雷劈,也得装彻底。反正从这部分开始到后面的短诗、各种XX记、各种人物记再到后面的零七碎八,都没啥营养了,总之,文中奇葩句处处闪现,简直逼光闪闪,例如:

  笑成一朵开不败的木兰花。(我去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笑容?)

  不过,在搬家记的文字和图片中隐隐透出一丝味道,让我觉得,对于作者这样一个充满文艺气息的人,无论住在哪里,都不会过得太差。

  最后我想说的是,尽管这本书很烂,很烂很烂,但起码好过国内许多三流书商和出版社制造出来的假书。从前言后记狐朋狗友诸多蛛丝马迹可以看出,作者还是一个非常努力敬业拥有某种坚持的人,这样的人,我们统称为:有为青年。不管他的段位高低成就多大,格调优劣智商多少,至少他还是诚心诚意对待这些文字(尽管可能水平实在有限,但民国时代的郁达夫刘半农等人不也了了么最后因为苟且文坛巨擘周围长期跪舔最后不也千古流了芳了对此我只能说没有挤不掉的那啥只有不努力的那啥因此对于努力而人品基本过关的人我们也基本保持宽容),也真真体现了他是个做杂志的,拼凑成这样,加上还算ok的排版和略带风情的图片,逼格陡然提升,竟然成为一本卖相还不错的书呢!没有,我完全没有嘲讽的意思,我真的是在严肃陈述这一客观事实,并且表达我对此的敬意

  而且,文字或许只是作者生命的一部分,现实中他还有着各种看家本领,比如书中一再提到的摄影展之类的。最后再补充一句,书中的某些配图简直丑死了!好吧我没有修养不懂欣赏,可是真心很丑哦。。。

  《趁,此身未老》读后感(四):旅行

  晚上跑完步时间还早,就在iReader书城里瞎逛,发现了这本书,首先吸引我的是书名年轻人总是喜欢一些和年轻相关的东西。

  这本书并不能说是旅游指南或者是攻略类的,只是作者旅行途中的某些心情描述和作者关于生活爱情友情的一些思考,越是这样,我才能感觉到真实,而不是某种矫情地拼凑文字。字里行间略带着某种忧郁情调,或许是作者对过往生活的某种怀念。从描述的内容里隐隐约约可以在脑海中形成作者一些生活和感情的历程,我想书中的忧郁与此相关。

  喜欢作者对于旅行的果断。自己经历过很多次计划了好久最后放弃的旅行,有时候因为经历,有时候因为琐事,有时候因为资金。有时候根本不知道自己去旅行的意义是什么,没有说走就走的洒脱,没有释放自己的决心,总是在各种各样的事情中挣扎,当初跳进去现在却不能跳出来。有时候也想放弃所有,背起背包,带着相机,狠狠去旅行几个月,毕竟想象就好,俗人一个的我没有那种超然

  “旅行的意义不在于到底去过多景点,再多的照片和景点很快就会忘记问问自己多久没有看过旅行的照片了,每天除了工作似乎还是工作,旅行过程和亲身经历也许更有意思,买杯咖啡在海边待一下午其实也不错,一个人,别害怕,旅行总会遇到有意思的人”--阿SAM。读到这里的时候,我突然想到很多人做不到按计划去旅行,做不到快乐去旅行,或许和心中自己旅行的意义有关,有些人只是把旅行当作是某种享受,并不能说这不是旅行的意义,只是这种意义会让你失去很多旅行的快乐。每个人有自己关于旅行意义的论述,找到了,或许旅行会变成另一种生活的延伸。

  关于珍惜。时光机肯定没有,有的只是某种遗憾的后遗症-后悔,所以别迟疑,别忧郁,别耽误,眼前的总是最好的。过去的就让它灰飞烟灭,未来的让它保持神秘,抓住现在的时间、人和事,该回家就回家,该恋爱就恋爱,总之请珍惜现在的一切。

  《趁,此身未老》读后感(五):趁,此身未老

  生活究竟会带给我们什么?无尽的孤独,破碎的爱情,匆忙的每一日,到不了的远方……但总有一些时光是令我们珍视而愉悦的,在这些时光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充实的自己,更多的是丰富的、无与伦比的风景。但不得不说有些人是幸运的,看过这世界的美好,而大部分的人则停留在城市的某个角落,一辈子不曾跨出过那个由自己亲手画上的圈。

  因为人的生命即是旅行,时时在行走时时在感受。旅行有高潮、有低潮;有晴天、就会有大雨,或许也会有大雾,迷雾中总让人摸不透看不清,这不就是人生!人们总以为邻居院子里的草比较绿,远处的那座山比较高,只因为那不是我们的,不是眼前现下的状态。人们不自觉地喜欢跟人比较,藉由比高、比低,来定位自己,找到自己的价值。而到这一刻,我才领悟,活在当下,这就是旅行。

  如果一直留在原地,那时间每天讲述的都是一样的故事,无论增加多少动作和表情,这部剧也没法更换更多背景,没法增加叙事线索,没法让更多角色来陪你演,只能走向无聊和单薄。即便你的生活你是主演,你也会失去继续下去的热情,更无法让内心深处的自己来充满乐趣地回味,孤独几乎是注定的。孤独来自停滞、未知与不确定,孤独让人思考、寻找、编织生活,让人按下“在路上”的播放键。

  不觉得一次旅行就能改变生活,生活该是一点一滴的改变。但旅行像是改变的催化剂,离开了熟悉的人事物,在陌生的环境里,更能重新省视自己。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进而有勇气改变,也许,那就是旅行的意义。改变,原本就不是一蹴可几的事,也不是一场旅行就能决定的,但总要跨出脚步,探索自己想要的,才有机会从心开始改变,将旅行的触发落实于生活的点滴中,找出属于自己的意义。

  现在想想,未老的我们早就感叹年华不再。可是谁又能给我们一个回去的机会,只好享受现在,享受上天赐给自己的大大小小所有的幸福。有时候,扭头看看身边的人,他们的微笑,能让你感到冬日阳光透过几千米厚的云彩撒在身上,这样的生活,也许就是幸福吧!

  所以,未老的我们,趁现在,享受一切吧!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06efff01019slm.html

  《趁,此身未老》读后感(六):身,未老

  我从来就不是一个很会写字的人,也没有学过什么摄影,阴差阳错的出了第一本《去,你的旅行》

  花了大量的时间聊一段感情,有的人喜欢,有的人讨厌

  我想就像是一杯水,总有人可以喝出自己的味道也有人觉得无法入口

  写完第一本书,我做了第一件事情便是学者去丢弃,那些曾经自以为是的骄傲,那些曾经自己为是的爱

  以及那些讨厌我的人和谈不上交集的朋友,晚上和朋友发短信说

  到了这个年纪,早已经定格会交什么样的朋友爱什么样的人,是你的总归是你的

  不是你的,便学着丢弃和屏蔽,心魔才是驱使你前进或者后退的关键

  于是,花了半年的时间,有了这一本《趁,此身未老》

  写了这十年间很多的琐碎,有些人问我,你凭什么就可以写书,你算个屁啊

  我也曾经花了点时间想了这个问题,最后我的总结是,我总算是花了一点时间坚持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就算是屁也是一种味道吧,起码我坚持了十年

  在微博无比发达,科技如此发达的今时今日,我依旧保持者每周看看博客,坚持一段时间写点东西

  这里像极了一块处女地,没有被污染,可以读,可以爱也可以恨

  它记载了我的青春年少,也记载了你的的追随

  这本书,我坚持节选了一些这博客里的内容,我想它是我不可丢失的一部分

  写了几个朋友,被删了几个朋友,没有写的不一定不代表关系不好

  真朋友,我想是不会计较你平日有无联络,只会在乎你过的好不好

  很高兴的是大浪淘沙的这十年里我留下了一些可爱的朋友

  我们平日不联系,甚至连电话短信都没有,只是通过各种渠道保持着冷静联系,在不同的城市甚至国家

  然后在你最困难或者不开心的时候,他们总是出现了

  这本书,也写了旅行,不算很多,没有写什么感情,甚至没有提

  写了一些过往和记忆,我想它应该是我最初《去,你的旅行》想要的样子

  然后在这本《趁,此身未老》里实现了

  冬天不算我喜欢的季节,希望这本书,给你带来一丝温存

  新年快乐,安康!

  《趁,此身未老》读后感(七):我,没老

  之前信誓旦旦的说,不会再看旅行类的书籍。某个夏日下午,独自无目的的在图书馆的新书书架前徘徊,看到阿Sam的这本书,还是情不自禁的取了下来。

  之前看过那本《去 你的旅行》,就很喜欢阿Sam的文笔和感情,原来一个男生的心思也可以如此细腻。倒也羡慕他那为爱敢做敢为的生活,早就过了青春期的我,却都没有勇气去做这些事情,挺失败的哈。

  理想化的生活是大家有成熟和理性的心智,有独立的工作,一起生活,偶尔去遥远的地方旅行,拥抱,做爱。一起在异乡的清晨醒来,看着身旁倦意蒙蒙的那个人,傻傻的笑。晚上看书时,另外一个则在身旁睡去。如今的年月欲求太多,哪怕是找个能够陪你看本书的人也很难了吧!不就是自己想的生活嘛。

  阿Sam做到了,写字,拍照邂逅一场属于自己的爱情。然后一起生活,在失恋,夜深人静的时候,有死党愿意陪自己去排挡喝酒。想笑就笑,想哭就哭。等到急景凋年,回忆所剩无几,趁你还未老,趁时光还在,继续做梦,继续相爱。

  看阿Sam的文字,心中也又泛起了出去的冲动。不做准备,买张票就出发。这才是旅行吧,总说自己大四,开始奔三,可是心中还是有对不安生活的向往。没老嘛。

  《趁,此身未老》读后感(八):曾几何时,也有梦想,现在,只求与身边的人安稳长久

  曾几何时,也会一时兴起背上行囊,带着相机,踏上南来北往的火车

  到一个从未踏足的地方,走走停停,手机不开,从不上网

  现在想想,未老的我们早就感叹年华不再

  可是谁又能给我们一个回去的机会

  只好享受现在,享受上天赐给自己的大大小小所有的幸福

  有时候,扭头看看身边的人,她的微笑,能让你感到冬日阳光透过几千米厚的云彩撒在身上,这样的生活,也许就是幸福吧

  所以,未老的人呀,趁现在,享受一切吧

  离家的时候给爸妈一个拥抱,有兄弟姐们的也眨一下眼睛,有什么磨不开面儿的,回家的时候踢掉鞋子,逗逗狗狗,跟爱的人一起吃顿平平淡淡晚餐

  趁现在,还没老,做一些想做的事情

  趁现在,读读这本书,看看阿sam带给你的世界

  《趁,此身未老》读后感(九):看这本书就像喝一超大杯太妃榛果拿铁

  早些前,我还是一个成天跟文字较劲儿的小人儿,就像嗷嗷待哺的小鸟希望每一口食物都营养丰沛、坚实骨骼好赶紧快快快的变成一只大鸟。去,你的旅行在当时并未能满足我的需求,然后我就好刻薄的、好刻薄的打了一颗星。

  再到前些日子有机会又读到Sam的新书,有了些别的想法。真想对Sam致歉。

  花了一个下午去看这本书,留意了图书每一个小地方的设计,鹿角小像灵动善良、封面耀眼的红色热烈多情、最尾处圆形囿三角的图案别致走心,然后打开,图片和文字,依然延续上一本书的基调。

  却有了不同感受,跟着作者漫不经心的在一处处漫走,在有阳光的北方冬日里醒来,在夜归的路上淘张碟。他那样一个人去收拾行李整理内心,一景与一物中怡情,一玩一乐中怀念。

  am去哪里都很爱来杯拿铁,而他这本书在我看来正如一杯拿铁,静静缓缓的在某一处等你来,不是红牛也不是力保健,不是冰锐也不是嘉伯纳,就是一杯绵软的咖啡。让你中途休息,让你落脚停下,让你在风景中找自己曾经的模样,在他的故事读自己的心情。

  相比起来,我过着更寻常些的生活,趋乐避苦,不沉湎于情绪,月金牛特质止不住的上扬。

  但,有时我真的需要这杯咖啡。

  还是斯塔克·巴克斯家的,不小众也易得。品尝起来泡沫丰盈,味道甜香,可口动人。喝完后起身走人,继续生活。

  去年5月份,我去清华参加了一场黄伟文关于时装·时尚的沙龙,歪文是我最爱的填词人没有之一。他说,不要因为你是B面,就看不到A面。

  不要因为你是B面,就看不到A面。嗯。

  《趁,此身未老》读后感(十):去你的旅行,趁,此身未老。

  接触到sam是先关注了他的微博,在那之后才知道他的博客。

  然后也巧合买了第一本书,去你的旅行。然后巧合的是他刚好来我在的城市进行新书交流会。

  巧合的是当天现场的临时主持是小一届的学弟,也才是2011年年初的事情,一年差不多过去,这本趁,此身未老更让我在书单里列入了一定要买的行列。

  像他自己所说:我从来就不是一个很会写字的人,也没有学过什么摄影。但是他的文字和照片就是这么打动人心,这也是我为什么会坚定要买他第二本书的想法。

  看书喜欢每天看几张和几页,尤其是这些散文,纵使很好看,但是也会耐着性子告诉自己下面内容很精彩,所以明天你会得到更多的惊喜。

  终于在今天下午窝在沙发上看完了。

  老实说,年纪还没有过25,才刚要毕业刚要踏入这个社会,对书里一些在30岁的人生感悟理解不深,但希望自己在那个年纪也可以有这样看透和坦然的心境。

  很多文字打动我,不一定回有感同身受或者多少有共鸣的心情,但是就是喜欢,觉得未来的某个时刻自己也可能会出现作者在书中的心情。

  理想化的生活是大家有成熟和理性的心智,

  有独立的工作,

  一起生活,

  偶尔去遥远的地方旅行,

  一起醒在异乡的清晨,

  晚上看书时另外一个则在身旁睡去,

  如今的年月欲求太多,

  哪怕是找个能够一起陪你看书的人也很难了吧。

  下午读到这段感触特别深,前几天和一个朋友发信息说:你身边也有朋友和我一样喜欢读纸质书籍吗。

  后来朋友回复说:有啊,像我就喜欢读。

  心里一暖,还好还是有心灵相通的人,sam的第一本书就作为生日礼物送个这个朋友,然后他在假期看完说很不错。

  想着今年生日也可以送这本新书给他。

  关于书中太多好听好看的文字和图片就不说了,相信看过的人一定和我一样有属于你们自己的偏爱。

  如何有机会,想和sam再见一面,我在宁波,欢迎你来玩儿。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