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你不在的时候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你不在的时候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8-26 05:56: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你不在的时候经典读后感10篇

  《你不在的时候》是一本由【美】艾伦·费尔德曼著作,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392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012-12-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你不在的时候》读后感(一):心之战永不结束

  我写评从来都是散散淡淡,对于情感类的小说,许多时候总是一边叙事一边抒情。情感的东西嘛,鞭辟条分就没意思了(我想起大学时候痛苦诗词解析~~)。可是这一本,我读了良久,不知道如何将它演绎

  以前我看跟战争有关的小说,都是纯粹故事看。都会在看书之前先回忆曾经看过的所有描述战争的影视剧,那些氤氲烟云和配乐,在这样的声色衬托下将心情沉淀下去。看得entertainment,看得kill time。可是这一本,我看得很安静

  我们这个年纪以及比我们更年轻(得多)的读者们都没有过战争的经历,甚至父辈们也没有经历过战争。要说能在一本战争小说中找出多少共鸣来——如同美国的那些读者那样——不可能啊。而且,“二战”对于中国人,其实就等同于抗日。奇怪的是,抗日战争虽然可歌可泣国人永志难忘,关于抗日的当代文艺作品却不多。难道这比欧洲战场年头还久伤亡惨重的战争,过去了就过去了,只是每年到了某个特定的日子才被拿来纪念的“历史”么?

  而在英语小说市场里,无论是1950年代还是当代,关于二战的题材永远层出不穷,各种刻画,各种角度,各种纪念,对,是铭记。即使是从未经历过战争的读者以及他们的后代们,也在体会它,书写它,思考它,传达它。

  War,这个词,念出来,难道真的比中文的“战争”沉重么?

  这本小说,女性视角。做一点简单分析也无妨。跟许许多多真正描写战争和人性的“文学作品”不同,它写的是“家前线”,写的是三个从小玩到大的女孩们分别结婚后,丈夫们都上前线,然后她们在后方是怎么度日的,战争结束后又经历了什么,以及战争带给她们和她们的至亲们怎样的影响。对,没有正面描写战争,不需要那么斗志昂扬苦大仇深。对于三个性格各异的女子来说,战争是发生遥远地方的事(欧洲对于美国本土来说的确够遥远),是他人的描述,是爱人邮件(连他们的信都没有怎么写战场,而是写军营里头的臭男生们的生活)。战争是自己心里头一天天延续的纠结和碎碎念:快点结束,快点结束,那个他请快点归来吧!——毕竟,她们都是结婚不久就开始留守,有的带着年幼孩子天伦之乐还没怎么开始,幸福是一个遥远飘渺期待

  然后过了若干年,战争结束了。

  自有人死,自有人归。无论是守望的人还是归来的人都不能平静世间的事总在变,战争会让它们变得格外快。有些梦碎了,有些生活回不去了,有些人变了。而有些心意,还依然坚持,有些情怀仍然在延续。

  我喜欢这样描写的战争,不动声色点点滴滴。战争浸主角们的一颦一笑,浸润于烟火人生的油盐柴米中。就算是巨大失去也没有被演绎成惊天泣血的痛。但青春天真真的是随着战争逝去了,不回还。

  我不像美国的读者们那样看到许多的年代印记,在我看来他们都是带着先入为主的历史知识来看这本小说的。我看到的就是普通人的情感,普通人对于发生在非本土的战争的理解,以及,普通人被战争影响了的日常人生。

  普通人在战争发生之后仍要将生活延续的现实热望。

  普通人在十余年里身心成长蜕变

  是的,我看到的就是这些。暴力争斗湮灭了,但心上的煎熬永不结束。简单的人生里头说白了也总在发生一场场心之战,无论怎样的煎熬总会过去,总有下一段可期或不可期的新煎熬。——对于从未经历过现实war的我们,如果说要读到共鸣,这就是共鸣吧。

  《你不在的时候》读后感(二):令人心碎与悲伤

  我在读美国艾伦•费尔德曼的作品《你不在的时候》时,时时有眼泪涌上眼眶

  关于战争的作品,可以有无数个切入点,这部《你不在的时候》是以战争后方三个女人的生活为切口,从她们看似平静的后方生活中感受前方战争所带来的心理创伤。男人们去战争上用生命搏击,有的人永远留在了那里,留下孤独的女人和孩子,随着时间推移,有的人进入了新的生活,有的人却永远活在过去的岁月里,而回来的男人们也并不能让生活回到原来的状态,他们带着更多的心理创伤,在未来的日子里无数次地回味战场上的残酷场面,恶梦与痛苦总是伴随着他们,他们是更可怜的一群人,有的人逃避到另一个世界,有的人坚持活着。

  战争就像是一个具有极大破坏力的绳索,抽起平静生活着人们的陀螺,谁也躲不开它的破坏,被迫卷入。战争不仅仅是输赢这么简单的话题,它将无数的家庭置于万劫不复境地

  前几天看怀旧电影地雷战》,感受不到悲伤,因为我们一定会赢,我们都是勇猛无比的刚强无比的,这与我读到的这部小说,关于战争有着多么强烈反差。这样的电影不就是我儿时对于战争的所有记忆吗?不用怕,我们的人什么都不怕,我们的老百姓都是智慧无比的,我们的人永远不会死的。高大全的作品掩盖了战争的真相,也让我们从来都没有学会在一部作品中学反思,去看到生命的本质。而后来的日子里,那些经历过战争的平凡人,他们的内心被更多的社会状态所掩埋,他们如流沙般在时代撞击生死,却仿佛从来都没有存在过。

  第一部让我深感意外的作品是《飘》,关于战争与男女,它纠缠着生死的气息欲望的气息,它们从来都不能分开,对于人性的悲悯,在那部作品中让人深深触动。后来屡屡读到类似的关于战争的作品,人们对于战争的恐慌或者盲从,及至战后长久不能治愈的创伤,其实都是人类对于战争的拒绝,与对和平岁月的感激

  《你不在的时候》写了三个女人的生活,两个女人失去了丈夫,一个女人失去了孩子,战争让她们的生活都改变轨迹,但无论怎么怨恨,生活都要继续下去。假如没有战争,她们可能都会有很平凡的日子,丈夫和几个孩子,然后所有琐碎的争吵,可是战争让她们久久地停留在战前的岁月中不能自拔,逝去的那个人啊永远活在心中,回来的那个人却不再是从前的那个人。每个人都在挣扎前行,带着同样的血和泪。

  人常说,除非你有共同的生活经验,才会有相同的感受。我们是幸运一代,没有经历战争,但是婚姻却是一样的。我能想像文中的三个女人,在失去丈夫时的无望的岁月,与枕边人在一起却摸不到他的内心的忧伤。战争像一个巨大的鸿沟,撕裂了她们的幸福,你不在时,我要如何才能有勇气存在?

  令人心碎悲伤欲绝的作品。

  《你不在的时候》读后感(三):战争的伤痛

  战争是残酷的。所有与战争相关联的好像没有什么美好的东西,即便其衍生的的忠诚勇敢自由等等相比较来说的正面词汇,也都带有一丝悲壮色彩

  为战争行为而死去的个人往往会给一个甚至多个家庭带来不幸,更糟糕的是,往往奔赴战场的都是青壮年男子——一个家庭的支柱和希望,一个失去支柱和希望的家庭是岌岌可危的,只剩下一个勉强维持的空壳

  战争是个放大镜能把爱情演绎的更美,同时也会更凄惨。本书就是讲述的二战时期,美国一个城镇居民们本来过着幸福安逸的生活,在卷入战争后失去爱人的年轻女子的痛苦心情和生活经历。美国人和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是不同的,大致看来好像西方民族没有我们的委婉细腻的情感,显得直接和粗放得多。但是有一些人类本性的东西是共同的,比如对爱情的渴望追求全人类各民族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表达着。本书所讲的故事就让读者感受到幸福美好的生活被战争无情的打破,留给家人无尽的伤痛。

  真正经历过战争的人们,不论是军人还是平民是痛恨战争的,俗话说“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现在一些影视剧中那些一提起打仗就手心痒痒的角色着实令我感到不适,对自己不负责的人难以对他人包括家庭负责。

  对别人的痛苦,我们总会毫不吝惜地对其表达同情之心,但是那生离死别的伤痛无论多少安慰和同情都会显得那么苍白承受这种伤痛的人将会走一条和平常人完全不同的人生之路。本书作者没有直接对主人公做太多同情的描写,而是通过她平时生活的改变让读者自己产生一种共鸣。

  有人说时间是最好的抚慰心灵药物,也许随着时间的流逝会慢慢淡忘伤痛,但我想那可能更多的是一种麻木,而非真正的解开心结;也许会有一个更加轰动感情经历,但是经历过刻骨铭心痛苦的人脆弱的心灵还能否承受得住呢?

  不知为什么悲剧总会比喜剧让人铭记,但愿人世间多些喜剧少些悲剧。

  《你不在的时候》读后感(四):珍惜拥有

  本书没有没有正面描写战争,是以三个女主人公为主线记录了他们在战前、战时和战后的生活以及成长。作者艾伦•费尔德曼让人了解到战争即便对那些远离战场的人也会产生惨痛惊人的影响。本书用着女性视角聚焦女性之间的友谊核心关乎生存,其中人物经历的生命、爱、子女、战争、悲伤、复苏等种种情感,通过戏剧化的情节和情感描写展现无余。战争后这三位好友不再天真无邪,她们一边等待着丈夫的归来,一边勇敢地继续自己漂泊无依的生活。乱世里的每一天都不可测,她们对于未来会有怎样的改变也毫不知情。由于战争,贝比、格蕾丝和米莉的信仰、思想和人生观出现出乎意料的彻底转变,尤其是贝比影响更为的强烈。而战争对她们生活的影响并未随着战事的结束而结束。历经风霜之后,她们都不再少不更事、懵懂无知无忧无虑了,而幸福也成了遥远飘渺的期待。因为战争,有些生活回不去了……

  《你不在的时候》读后感(五):女人,是世界上最坚强动物

  “战争下的爱情,总能捕捉全世界丰富想象。”英国词典编纂家埃里克•帕特里奇于1941年如是说。事实确实如此。在影视剧里,我们熟悉了《裸者与死者》《西线无战事》《丧钟为谁而鸣》《乱世忠魂》《第二十二条军规》《五号屠场》……这样的作品不胜枚举

  而《你不的时候》以女性视角讲述了一个你从未在二战电影中见过的故事。在那些电影中,夫妻吻别,五彩纸屑飘然而落,有情人终成眷属。当然也有悲伤的眼泪,但很快便会干掉。你从来不会在这些电影中看到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二战老兵呆坐着凝视空洞的前方,战争的情景或警报响起时战友应声倒地的情景历历在目。你不会听到憔悴不堪的寡妇的故事,她们或自暴自弃,或将悲伤埋藏在心底。艾伦•费尔德曼将这些女性的悲苦原本本展现在你面前,并质疑为何要逃避。

  虽然是在二战背景下,这本书却并非是一部充满粗暴生动战争场面的小说,而是聚焦于男人出征后留守在家的女人。贝比、格蕾丝和米莉的故事开始于1941年,结束于1964年,前后跨越二十多年,讲述了她们在战争年代经历的苦难损失,以及这些经历在众多方面对她们及社会造成的永久性改变。在开篇,男人们准备离家出征,夫妻之间的纯真爱熠熠生辉。但他们所离开的这个世界,无论表面上看起来多么地诗情画意,其实并不完美阶级偏见、性侵犯、歧视女性等瑕疵都存在着,但这些并未打破他们波澜不惊舒适生活。战争爆发时,格蕾丝还是一位初为人母的少妇富有婆家为她提供了高额的赡养费,但纵使是全天下金钱也无法抵御战争的苦难。米莉是这座小镇上的轰动人物,丈夫皮特出征前线时,她怀着身孕。而贝比则是个出身贫寒的女孩,追随着心上人奔赴训练营,在最后一刻举行了婚礼——而就连这次旅程也充满了波折与悲剧。丈夫一出征,他们便开始鸿雁传书,以寄托自己的爱与对未来的期待,但这些书信同时也记录了性格观点变化,委婉地暗示一切早已物是人非。接着,最坏的情况发生了,三位女子终于遭遇爱与担忧所无法阻止的不测……

  艾伦•费尔德曼让人了解到战争即便对那些远离战场的人也会产生惨痛和惊人的影响。贝比、格蕾丝和米莉的生活自心上人为国出征,二战的那一天起便永远地改变了。她们不知道何时或者是否还能再见到他们,对此除了等待期盼祈祷便无能为力。战争对她们生活的影响并未随着战事的结束而结束。从某些方面来讲,这些影响才刚刚开始显现。实际上,由于战争,贝比、格蕾丝和米莉的信仰、思想和人生观都出现了出乎意料的彻底转变。无论她们的丈夫是否平安归来,她们都不再少不更事、懵懂无知和无忧无虑了。

  本书的焦点是女性的友谊——勇敢、辛酸而脆弱。这样的友谊并未被理想化,而是被展现为一种经年累月、不曾枯朽、逐渐积累的情感。其核心是历经生活、爱情、育子、战争、伤痛和复兴的生存,这些都通过恰如其分戏剧性张力展现了出来。在那个时代里,她们将私事埋藏在心底,即便是对最好的朋友也不曾坦露,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她们的愤怒、悲伤和失意都被掩藏了起来,她们有内心独白,会责怪自己,想努力做得更好,想努力避免重复母亲一辈的悲剧,想像战争从未发生一样强颜欢笑。还有那些丈夫虽平安回家却身心残缺的女人。她们成了照顾丈夫和与丈夫同床共枕的人,却不再是妻子与爱人。

  作者在贝比、格蕾丝和米莉身上创造了三位非常真实、各有缺点的女性形象。三位朋友性格各异,个性和处事方式也不同,但都很容易引起共鸣。随着她们的生活朝着她们从未料想过的方向发展,读者会不禁为之唏嘘。费尔德曼在这些人物身上赋予了一种朦胧的幸福感,她们知道自己的心上人可能会在刹那之间被夺走,提醒读者有些伤疤永远无法愈合,读起来让人辛酸不已。她巧妙地让每一个角色都体现着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女性性格与特征,使她们在许多方面都能令我们产生认同感。格蕾丝并非势利之人,但她从小过着富足的生活,也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她想成为好妻子和好母亲,而贝比则时刻都在思考和观察周边世界的动向。她不甘安稳,不愿一辈子待在家里,总是想有一番成就。米莉年幼父母双亡,只想获得安全感和有人爱护。在朋友的帮助下,有时也在家人的帮助下,每个女子都用自己的处世之道熬过了战争年代以及风波未平的战后岁月。贝比、格蕾丝和米莉相互照顾,无论何时,无论为了何事,都能为彼此分忧。虽然她们是至亲的朋友,但由于各自都经历过未曾尽情倾诉的苦难,彼此之间也存在摩擦与距离。多年来,她们的亲密无间与倾诉的需求总是战胜了怕受伤害的担忧。她们之间令人钦佩的坦诚巩固了相互之间的支持与感情。虽然贝比、格蕾丝和米莉性格各异,但她们熟悉并了解彼此,她们的友谊经得起时间和灾难的考验。

  随着岁月流逝,我们看着贝比、格蕾丝和米莉逐渐蜕变和成长,同时继续忍受着过去的伤痛、损失与痛楚,解决着纷纷扰扰的家事,享受着日益深厚的爱情与友谊——这些仍是她们生活中的一部分。逝去的岁月充满了社会变革,新的思想和信仰进入了几位女子的生活,这些对贝比的影响尤其强烈。费尔德曼有力地展现了种族主义、女权运动等事件对贝比、格蕾丝和米莉的生活所造成的影响,她们的行为常常或多或少地受二战经历的左右。

  一部优美、辛酸,深刻且没有流于俗套或进行煽情的人物刻画的小说,完全配得上开篇的那些名言,在阅读的过程中你会随时想到“下一步会发生什么”,是一部值得期待的佳作。

  《你不在的时候》读后感(六):战争让人无法坚强也让人无法不坚强

  人们从一出生就在成长,这不单是身体的成熟及老化,而是心灵的成长。有人说苦难让人成长,有人说爱情让人成长,有人说孩子让人成长,总之,没有那些催化剂人们的心灵还像出生时那样单纯淡定,但催化剂使得人们的心开始沸腾,人们的欲望开始剧增,人们学会了哭,学会了希望,学会了索求,也学会了失望,真正达到那豁达顶端的仅有很少一部分人,大多数人会伴随着自己的些许遗憾和冷漠走入来世。

  这本书是以三个女主人公为主线,记录了他们在战前、战时和战后的生活以及成长,战争是当时所有人的催化剂,催化了他们的婚姻,催化了他们的心理,摧化了他们的成长。

  所有女人都希望嫁个好男人,不是为了生活上的保证而是有了心理的依靠,所以书中的三个主人公都嫁给了自幼心目中的白马王子,没有深思熟虑,没有在意阶级,仅仅根据心的判断,当然战争的来临也促使了这一切。其实,他们这样的婚姻组合在没有战争的年代都会成为各类情感类小说喜欢讨论并延展的话题,但战争的到来让读者对他们的未来充满了更多的好奇。

  一提到战争中坚强的女性,大家第一时间都会想到《飘》中的郝思嘉,她的坚强她对生活充满的希望让读者对她充满了喜爱,即使她直到最后才发现什么才是自己需要的,她的天真和她的幼稚也造成了很多的伤害。故事中这三个女主人公也像郝思嘉一样的坚强,比如贝比,在那种依旧没有什么女权的年代,她可以走很远去前线看自己的未婚夫,她可以在战争中得到男人的工作,她可以忍受他的丈夫在战争中的各种创伤,她心理的坚强已经不是郝思嘉那种单纯的梦想明天可以比的。

  人们大多认为战争是最可怕的,因为它不像孩子们幼时玩骑马打仗那样刺激,它带来了毁灭和死亡,不论是对前线的人还是对后方的人,但这本书记录的更多是战后人们心理的恢复,上过战场的士兵即使平安回家也觉得家恍如隔世,脑中是萦绕不去的死亡与恐惧,没等回丈夫的妻子们即使生活如以前般平静,但孤单的面对每天让他们失去了生活的目标。

  作者的笔触十分细腻,那些细腻的描写让人读的心酸也让人欲罢不能。

  《你不在的时候》读后感(七):被战争打碎的幸福还能复原吗?

  麦克和皮特兄弟俩都有灿烂的笑容,但哥哥麦克笑得简单温暖,很招女孩子的母亲们喜欢,弟弟皮特笑得邪邪的,女孩子的母亲都避之不及,但,哎——女孩子们喜欢着呐。米莉爱着皮特,人人都说他不会娶她,不过俩人结婚了。还有一对也不太相配,克劳德和贝比,也是人人都说他们不会结婚,因为克劳德属于小镇的富裕人家,而贝比家却是下层阶级,可他们也结婚了。只有查理和格蕾丝这一对非常般配,查理的银行家爸爸送了房子给小俩口,这里成了三对年轻人的活动据点。

  若是时光转到今天,这三对年轻人的故事跳不出又一个版本的《欲望都市》,然而,这是一个上世纪四十年代的故事,代替五光十色的欲望的是战争的阴云。二战的烽火没有在美国本土燃烧,并不表示美国就远离战争的创伤。实际上,大量的美国年轻人被派到世界各地战场上,不仅仅二战,此后的朝鲜、越南、阿富汗、伊拉克都可见美国大兵的身影。美国普通百姓为战争支付着沉重的悲伤。

  三对年轻夫妇,丈夫们先后走上战场,活着回来的只有克劳德。应该幸福的贝比与克劳德,始终走不出战争的阴影,原本阳光的克劳德,性格被战场的残酷所改变。贝比用耐心和爱心守护着克劳德,同时也在消耗自己的幸福。米莉自认识了犹太人艾尔后,带着儿子杰克与艾尔结婚。婚后生活虽然幸福,艾尔会赚钱,也很爱米莉与杰克,房子越搬越大,又生了两个女儿。然而米莉不得不面对美国社会对犹太人的歧视,还有内心对皮特的思念。格蕾丝独子抚养着女儿,在公公的暗示下不敢再寻求幸福,终至崩溃,后来结婚了,却有着难以言说的痛苦。

  战争将三对应该幸福的夫妻,击打得遍体鳞伤,这种伤害,向上波及了他们的父母。查理的父亲古丁王在独子阵亡后,几乎就没有活下去的愿望了。向下直接落到孩子们的身上,格蕾丝的女儿和米莉的儿子几乎对父亲没有记忆,而父亲始终是蛰伏在孩子们心理的隐痛。

  爱得越深,痛得越厉。你在的时候有多美好,就要在你不在的时候,用多少倍的心碎来回味。

  作者在一个远离战争的小镇上,重现战争带给人类的可怕创伤。切入角度出人意外,于缓慢的推演中,藉真挚和悲悯打动人心。

  《你不在的时候》

  《你不在的时候》读后感(八):柔韧而坚强的女性

  关于战争反思的作品很多,这本《你不在的时候》视角极为小巧,作者艾伦-费尔德曼选取了二战中战前的留守女人以及战后孤寡家庭生活为叙述对象,细腻的笔触极力展现战时及战后女性们的生活变化及心灵成长。阅读中常常让人想起战火中的爱情《飘》,同样是旧生活旧秩序的破坏,同样是一群柔韧而坚强的女性在没有爱人在身边之时,勇敢担当支撑起家庭社会生活的重责。

  马萨诸塞州的小镇上,三个童年时代就在一起的朋友贝比、格蕾丝和米莉,各有爱人,却因战争又不得不与爱人仓促结婚后分离。三人性格各异,处事方式不同,经历遭遇也各不相同,对婚姻爱情的感触也不一样,但战争带给她们同样的等待、期待、伤痛、悲哀,同时还有机会、努力和蜕变。 格蕾丝初为人母,米莉是镇上的知名人物,贝比则远赴新兵营探视丈夫。漫长的战争,几无相见,只有令人渴盼的信件传递消息。三对年轻人的爱情,六种迥然不同的生动表达。到了战争尾声,这些家书,几乎都是等同于生命的无价宝。

  据说,本书的灵感来自二战真实事件,十九名来自仅有三千人口的弗吉尼亚州贝德福德镇的年轻男子,在1944年6月6日登陆奥马哈海滩那天全部战死。据称,在整个美国,没有其他任何一个城镇在一天之中遭受如此大的损失。小说开篇便是在电报室工作的贝比送出一封封死亡信件。格蕾丝和米莉的丈夫也在其中,再也没有回来,而贝比幸存但残疾的丈夫条件反射式的恶梦,他们的生活也并没有比逝者更幸运,依然无所适从。

  尽管小说题材内容非常丰富,但作者的倾向及写法使得小说给人感觉并不算特别沉重,给予小说的关键字还可以是创伤后的疗愈、女权运动、友谊、成长、婚姻、种族歧视、性侵犯、女性歧视等等。关于婚姻,诗人奥登曾说,“任何婚姻,快乐与否,都远不仅是浪漫与激情。婚姻可以是时间和意愿的创造。” 但小说里,通过战争像揠苗助长一样,让这些原本天真无邪的女孩一步步走进变革的暴雨中,或憔悴,或不甘,或不断与生活妥协。战争过后,往日的情意不再;战争过后,曾经幸福的甜蜜不再;战争过后,婚姻也不再是乐观的想象,婚姻中诸人不过是尽力挣扎着勉力生活。在作者笔下,这些悲苦女性的境遇引人共鸣,也让人愈加痛恨战争的残酷和珍惜和平的来之不易。

  《你不在的时候》读后感(九):爱的旁侧,时光的背后——艾伦谈本书

  作者访谈哈作者访谈~~

  被传奇化的关系?

  Q:《你不在的时候》讲述了三个年轻女子贝比、格蕾丝和米莉在二战中以及战后的生活。即使从小一起长大,她们成年之后的友谊也偶尔显出其脆弱。你是否认为最近大量的描述女性友情的书和影视将这种关系传奇化了?

  A:女性之间的友情珍贵而美妙,因为信任显得深重,又因为幽默和相支持而显得开朗愉悦。我自己与女性之间多年的牵系是丰富而持久的。但我认为在评估女性友情与将其理想化之间,需要区分对待。许多进来的书籍和影视都倾向于后者。它们暗示到,即使一切都成空了,我们还依然拥有彼此。这种态度的一个不幸的必然结论就是:男人都是不可倚靠且行为恶劣的。我的确相信男人和女人之间是有区别的,但我不相信友谊之中存在断层线。我珍惜我的女性友情,但我也有同样珍惜的男性伙伴。这两种关系不同,但珍贵性相当。我不认为任何一种性别可以垄断忠诚、慷慨或善良。

  彼时衣装和菜谱

  Q:《你不在的时候》有关于女性们的“家前线”。在战时以及战后,女性们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A:随着1600万男子上了战场,数百万女性接手了当时被认为是男人做的工作。当男子们从战场回来的时候,女人们被期待着放弃那些工作。但大多数女性都已经习惯了自己做决定,以及金钱自主,很不情愿回归所谓的女人传统家庭事务中。一些以女性为对象的产业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得出了自己的结论。Dior的新面孔亮出了第一声喝彩。虽然战时的长裤和短裙激励女性们们大步前进,挥洒自如,Dior的设计却让女人们重新变得恭谨淑德。谁穿着那些紧身衣、扣紧的腰带,以及越放越长的裙子还能大手大脚地去做动作呢?

  那个时代的菜谱也显示了战后发生的深刻变化。在战争期间,成天工作在装配线旁或办公室里的女性们其实都希望傍晚到来时能坐在家中的餐桌前。因此1944年3月份的《好主妇》杂志做了一期菜谱特辑,每一份菜谱都绘制了两个时钟,分别表示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战后,社会的观念是让女人在厨房里待的时间尽可能地长。同一份杂志上,1950年的正餐菜谱的内容便是从早餐结束之后随即开始准备。相对应的,小说中令贝比大开眼界的那份菜肴——来自战后早期的一本烹饪书——就需要三十二中调料。但强迫从魔瓶中被释放出的女性召唤魔回到瓶子里是不可能的。1970年代的男女平等主义倡导者(女性)们无一例外的都是1940年代那些工作女性们的女儿。

  总是“中枪”的犹太人

  Q:《你不在的时候》中有个领域与犹太社区发生了特殊的共鸣——五十多万犹太年轻男子离家参加了二战。战争给每个犹太裔美国人及其社区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和改变?

  A:那五十万犹太年轻男子最终成为了居住于不同宗教和种族背景下的陌生人中的少数族裔。那些陌生人中的一部分来自大城市,知晓犹太人——而且憎恨他们。而来自乡村的人则以前从未见过犹太人——但仍然知道自己恨犹太人。

  许多犹太士兵们发现自己在抵达前线之前就已经要战斗于营房中了。他们经常要更努力地工作,来证明自己。一些人结交了朋友,开阔了自己的眼界,以及国家的。一些人从他人的偏执中也体验到了人生种种滋味。

  当然,也有个人的挣扎。经过一整天折磨人的体力活动,要么就为山姆大叔吃火腿——如同俗谚说的,或是为了逃避这一点,直接挨饿。以防万一被德国人抓住,就得摘掉以“H”表示希伯来的警告悬条(身份识别牌),不然就干脆骄傲地以此身份为傲,同时常怀会匿名死去的恐惧。

  那些以犹太身份上战场的年轻人,最后都以普通人身份归来。他们再也不会为争取第二阶层公民权而斗争,尽管在这个国家他们战斗过,也因此而失去过同伴。当然,他们也绝不会容忍严苛的邻居和俱乐部,以及高校里歧视性的口号,以及写着“犹太人与狗不得入内”的警告牌。正是他们这一代人帮助塑就了我们现如今栖居的美国。

  黑与白:战争远未结束

  Q:战争对非洲裔美国人也有同样的影响吗?

  A:艰苦、危险和亲近其实含有某种潜在的偏执。非洲裔美国人的难题在于他们与同阶层或同职级的白人伙伴们不能形影不离地相处。直到战争结束三年后,带防卫的服务设施才被整合一体。

  参战的黑人约有一百万,其中许多人相信既然他们在战争中已出生入死,回家之后他们也能赢得平等权。但事实并未如其所愿。一方面,政府认定黑人不胜任打仗。即使后来回家的那五万五千黑人们也不得不面对他们曾经在战场上抗争过的、来自海外的不公平的种族歧视待遇。一名黑人士兵如此说:“我杀戮——我重复一下,杀戮——其他人,以民主的名义。老天是要嘲笑我如此天真,居然相信自己的政府吗?”

  但是报效国家完毕之后归来的那些非洲裔美国人(在国外他们通常都能得到更好的待遇),却不再乐意接受第二阶层居民身份。他们在军队中所遭受的不公正、所忍受的艰难困苦、所获得的信心与能力风助火势般地推动了民权运动。

  再多的苦,都不要独自背

  Q:贝比、格蕾丝和米莉,以及她们的丈夫,都遭受了战争的创痛。他们失去了所爱之人,经受了创伤后的情绪失控。在那个时代,心理疗愈和支持团队还很罕见,沉默地忍受痛苦被视为优良的德行。我们自己的时代则相信开放是一种治疗,起码是一种安慰。你会不会认为贝比、格蕾丝和米莉若是分享了彼此间的问题与不快之后,日子可以好过一些?

  A:当我的角色们长期沉默地忍受痛苦和煎熬时,我的确反复想到这个问题。毫无疑问,朋友和爱人能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种种支持。当然,他们也会把事情弄得更令人困惑:传递不需要的建议,发泄他们自己的不幸,跨过界,等等。在本书中的一个场景中,当贝比面对一场危机时,她就思考如果是格蕾丝或是米莉会告诉她怎样做。但她知道她们的解决方式不适用于她自己的婚姻。那就是说,无疑,专业的疗愈法和支持团体能帮助那些深受创伤后情绪失控之苦和其他战争相关损失的人。

  《你不在的时候》读后感(十):离别之前 心碎之后

  中国古典诗词里有很多怀人之作,比如金昌绪的《春怨》就是典型一例,诗里女子埋怨黄莺在枝上啼叫,因为“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她的心上人一定是戍守在远方,就算日思夜想牵肠挂肚,也只有在梦里才能相见。这种相隔千万里,音讯全不通,只能痴痴等待的分别现代人大概已无法想象,就连是否能回来也说不定呢,“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周杰伦的《千里之外》其实也是一首写乱世分离和思念之苦的作品,千里之外,你是否还在?生死难猜,或许不该太遥远的相爱。

  《你不在的时候》也讲了这样一个离别、心碎的故事。一九四一年,美国某个小镇上,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三个年轻人都要奔赴战场。而他们的情人贝比、格蕾丝和米莉是一起长大的闺中密友,格蕾丝刚为查理生了一个女儿,米莉刚与皮特结婚,而贝比和克劳德则初尝甜蜜,还没走入婚姻殿堂。后来贝比勇敢地踏上探亲之路,两人也结成夫妻……

  查理和皮特阵亡的消息相继传来,两颗苦苦期盼情人归来的心破碎,两个家庭瓦解。而终于等来了从战场上回来的克劳德,贝比也并没有幸运多少。温柔的丈夫不仅失去了手指,也变得沉默、阴郁,饱受恶梦煎熬,心力交瘁……

  小说没有描写叙述真正的战场、战争,没有涉及子弹和炮火,作者只是讲那些家乡女人们的等待,她们得知死讯后的悲伤、无助和茫然,却别有一种令读者动容的震撼。她试图用这个故事揭示,战争带来的不仅是胜败和牺牲,除了男人们的悲壮,还有女人们更加深切、长久的思念纠缠的凄惨,而后者似乎更难以诉说,也更容易被人们忽略遗忘。

  离别之前,和你的甜蜜,一段段记忆还历历在目,恍如犹如昨天。心碎之后,你再也不能回来,长夜难入眠,空空的枕头,空空的床单。而在离别和心碎之间的,更是难耐的遥遥无期的等待,柔情万千没处寄托的思念。

  和你约好战后的种种打算,怎样的新生活,最后才终于明白,那些战争带来的伤痛会一直在,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战后”了。

  《你不在的时候》的女作者艾伦•费尔德曼用她细腻的笔写了三个女人的二十年间的情感经历,从没办法接受,沉浸在悲伤之中,无助煎熬,改嫁的犹豫,到终于明白逝者已矣,找到爱的勇气,开始新生活,一一读来,感人至深。

  作者的视角并没有局限在三个女人身上,实际上小说提供了一种了解美国战后历史的途径,比如对犹太人和有色人种的歧视,比如《退伍士兵权利法案》和女人们的失业,还有孩子们对战争的态度等等,比史料记载更加具体生动。

  这个略显沉重的关于战争、死亡和伤痛的故事里,更有真挚的爱和可贵的勇气。希望我们在慨叹那段历史和不幸遭遇之后,都能找到生活里身边的珍惜。

  □木木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