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北大授课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北大授课的读后感10篇

2018-08-27 05:39: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北大授课的读后感10篇

  《北大授课》是一本由余秋雨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316图书,本书定价:32.80元,页数:2012-11-2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北大授课》读后感(一):一本讲述“起始”的书

  谁还记得自己生命的“起始”,那“哇呱”坠地,缀着满屋的喜悦,便是一个生命——你我的起点开始。显然,如今追忆生命的起始变得容易,可以留下照片或拍下视频。而一个民族的“起始”,关乎个人灵魂的“起始”则要难得多了。当我们走过浪漫青春,跨过而立之年,步入不惑之龄,一个念头挥之不去:“我是谁?我来自哪里?”

  在余秋雨老师的《中华文化四十七讲》中,每一讲都从一个维度尽力的描述那个历史悠远的文化,那个诞生国人灵魂的“根”,那个遥远中国,那个很多中国人遗忘的“起始”。

  翻开书页文字在眼中变作语言火花;火花湮灭,又变作一段段历史繁华,犹如我们那无限美好的青春。追溯到那个群星璀璨时代,而其中一个代表人物便有孔子。

  孔子少年命运多舛,是在从事各种工作学习中慢慢体悟出了自己的人生哲学,进而与周礼融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的号召力。若放在今天,他一定是最牛的“网红”。

  三十岁用孔子的话来说是“三十而立”,这时的孔子是思想能力和人望上已经独立,开始形成孔子的个人品牌。这时的孔子可以看作是我们那个文化意义上的孔子的“起始”。

  何为“起”?何为“始”?

  开篇所说的降生是“起”,之后的成长是“始”,这是对于一个独立生命体的定义。而灵魂呢?我认为对于灵魂而言,形成独立的思想是“起”,开始不断成熟就是“始”。孔子在三十岁的时候形成了三个变化:第一是有了明确的政治主张,那就是重建礼乐;第二是他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声望;第三十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特长也就是说主张、名望和能力构成了孔子的起点,而他制定的三个目标——开办私学、考察和问政,则是成长的开始。

  现在流行一句话是:成功就是猪站在风口上。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关注自己真实的灵魂,而着眼于如何更快的“飞”起来。某种程度上,我们变得只要“成功”,即使当“猪”也在所不惜。这是多么的悲哀,相比二千年前的“我们”,是在努力探索更好的“社会”,而今天的我们只是从“社会”退回了“丛林”。

  人生命的“起”来自父母生育,生命的“始”来自父母的养育,而灵魂则需要在“文化苦海”中行舟,寻觅灵魂的小岛,一旦发现,中华浩瀚的文化海洋就会滋养出一个独立的灵魂。这时,便可以回答自己:“我是谁?我来自哪里?”

  余秋雨老师在书中说:文化可以滋养生命,生命也可以滋养文化。我的理解是:人一定要从文化寻找自己的“起始”,而寻找中,又可能成为其中的一部分,诞生出文化的分支和成长。愿这本书成为你生命中的一个“起始”。

  《北大授课》读后感(二):《北大授课——中华文化四十七讲》————八卦,八卦

  一种好自卑感觉袭来,这本书里向我展示了太宏大的文化场面,这是一本目前为止,给我最大广度袭击的文化风暴。由余秋雨老师制造

  好久前,也许是十多年前了吧,看过余秋雨写的《文化苦旅》,这在当时是一本畅销书,没能看完,对里面道士塔这篇文章有很深的印象,对余秋雨这个人倒是印象不深。多年后,再一次看《文化苦旅》,感觉完全一样,对余秋雨多了几分尊重与敬佩。这本书还放在床边,看完后再写读后感。

  这本《北大授课——中华文化四十七讲》是在看《文化苦旅》期间在图书馆偶然看到后挑来的一本书,一看就爱不释手,让我暂且抛下了《文化苦旅》这本书,花费近2周的时间读完。我想自己是很有必要根据书里关于中华文化的脉络,去更系统选择一些书来读了。也许,先把余秋雨的书集先浏览一遍吧。

  全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余秋雨答大陆和台湾学生问。就是这些精彩问答吸引到了我。《文化苦旅》里余秋雨的文字很华丽,让我感觉他是不是有些做作,有些卖弄。在这些现场问答中,余秋雨的妙语连珠,让我由衷地佩服羡慕惊叹。同时特别是大陆同学问话,更显示了深厚的文化功底,文化上的老成,让我觉得中国人口众多,精英荟萃于顶级大学厉害

  第二部分是余秋雨给北大的学生上课实录。再一次惊叹于那些北大学子的文化素养,就一两个字可以形容。牛,牛逼。哈哈。这本书余秋雨基本是沿历史脉络一路讲下来的。但是主讲的方式并不是简单的按时间顺序以历史事件讲解,而是以各个时代的文化事件、文化流派,特别是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开讲。讲得有血有肉生动有趣。这么薄薄地一本书,将长长的中华文明脉络分明展现在我面前,真是有吃了一顿大餐的感觉。俗一点,也许可以用享用了一顿饕餮文化大餐来形容。

  讲到先秦文明,孔老儒道,墨子、孟子等诸子百家;再讲佛教,讲佛教与中华传统儒道文化的融合;讲汉武帝攻击匈奴对中华文化保全的意义;讲唐诗,讲大唐盛世文化,讲龙门石窟,给唐代诗人排序;讲书法绘画;讲宋词,宋代的经济发展,文官制度;讲元曲,明清文化,小说,清朝文字狱,对文化的禁锢。许多的文化现象闻所未闻,许多的文化视角让我感觉非常的新奇震动

  阅读的时候,总会拿他和南怀瑾比较,比较他们的层次风格。一直没有结果,一团模糊。在看完全书后,掩卷回味突然就有了答案。南怀瑾所学更驳杂,涉猎的传统儒释道古籍更多,记忆力更强,像已经进入化境的前辈高人,讲课与文章已经返璞归真,对受众没有要求,能将深奥的古文讲得通俗易懂妙趣横生

  余秋雨给我的感觉是一个对近现代文学研究更多的人,但还算不上大师,应该是大厨级别。将文化烹饪精巧细致典型的江浙精致文人,将文化讲解得精致漂亮,对受众有一定的文学基础要求。是一个中年学者

  两人有一些共同点。就是以弘扬中华文化为己任,有一些自恋,将自己看得很高,也许是因为有高度的文化责任感,使自己有了一种超脱意味,这种清高感就自然而然散发出来了。还有就是诲人不倦。再有就是对文化的深切热爱。这也许是句废话吧。

  看了这么本精彩的书。没领悟到什么东西,反而在这里八卦,真是不应该呀。哈哈。

  《北大授课》读后感(三):初读 《北大授课,中华文化四十七讲》

  许久之后又读到余秋雨的书,上次读他的书是十几年前,在去往大连的绿皮火车上摇晃着读《千年一叹》。还有更许久之前,看到《道士塔》的压抑,颓然放下《文化苦旅》,直到今天也没有再翻起。

  因着对春秋战国的走火入魔,这本明显侧重在魏晋前的文化讲座进了我的视野,北大的名头又足够让人向往,翻开书一口气读下来,淋漓的感觉,如沐秋雨。

  首先,余秋雨的博学果然让人惊叹,而且,如果那些大段的话都是他在课堂上当场说出的——哪怕是事先准备了讲义,仍能看出这个男人的博杂、睿智幽默深度敏捷。很多话很简洁,却直切要害,没有过多的花哨。

  其次,我在这本书中收获最大的是一个写作概念。还记得我看顾漫的书或缪娟、冯唐的书时对他们的语言有种惊叹,他们几个人有个共同特点就是“写文简洁”。看到本书中余秋雨提到的关于老舍谈写作的两个原则,其中之一就是简单。余秋雨甚至提出不要用成语,点出成语的“硬”度,这是我第一次听到的理论想想那些堆砌辞藻的时候,正是自己年轻苍白的时候,想想自己没完没了写小说的时候——最近写不下去就是因为自己都觉得写得太多太啰嗦了,写完的内容回头看觉得十分糟糕。写作当然并不是比赛看谁写得多,而是要看谁写得深入人心。这个理论对我来说是开了一扇大门。不禁想到《边城》,那种懵懂的情,最纯粹、简单的东西其实是最难写的,

  其实孩子作文,尤其是未经雕饰和没有被框架过的作文,是最接近“好”文章的。然而现在大多数人无法这样评判,尤其是小学老师——作文的第一道防线几乎全然拦截了“好作文”的出现。老师“教”学生如何用成语,如何修辞,如何用优美的语言写开头结尾。当然这在一个高考阅作文卷平均十秒之内出分的大时代背景下,不出格的框架式作文是应考的需要,就像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唐诗”、“策论”、“八股文”,选拔总要有一定的形式,然而历史在千年的各种形式之内也没出一个大文学家也是事实。李白杜甫、苏轼王安石、曹雪芹蒲松龄等人的尴尬,一直延续至今。

  最后是在读书中获得了自信,我这个第一学历是最劣等大专毕业的“差等生”,面对着中国最优秀科学府的大学生,面对最优秀学者提出的问题,我的回答固然在系统上不如北大学生,但是在我自己的努力下,能看到我可以与他们比肩的地方,也印证了自己摸索着胡乱学的东西,也能与这些精英站在同样的高度去看余秋雨的课。带给自己的自信和心理满足是最珍贵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