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彷徨少年时》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彷徨少年时》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8-30 04:41: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彷徨少年时》读后感精选10篇

  《彷徨少年时》是一本由(德)赫尔曼·黑塞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80,页数:24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彷徨少年时》读后感(一):不再拥有同类命运

  妄自评论不敢,但是感受良多。 首先是情节党,文化党勿入。这是一部专注于内心世界作品。书里有句话“凡事我们本身没有的东西,并不能激动我们的心。”如果不是心思细腻敏感沉静性格的读者,应该很难体会作者那种“任何人如果只要命运,而不要其他东西的话,他就不再拥有同类,会变得相当孤独,围绕他身边的只有冰冷的世界。” 作者的“命运”,指的是“找到自己的命运,不是一个随意的命运,而且在那之中尽情生活,全心全意,不受动摇地生活。除此之外,其他一切都不完整,是一种逃避企图,是要逃回群体的样板中,是为了适应自己内心的恐惧。” 没有经历过内心冲突,自我寻找的人来看,不可能知道他在说什么,觉得神神叨叨,所以评论会两极分化。 其次,这本书流露出很多精神分析学派影响,几乎是一个典型案例。荣格在《心理学文学》中探究了艺术家进行艺术创造动机来源于“集体意识”,这个观点我想了好久,在这本书里的体现,应该就是主人公“该隐的印记”吧。可以看出作者或者是主人公是一个典型的第四型悲情浪漫主义人格,他符合这个人格的一切特征。在书中有一句,“他们……就如同作家浪漫主义者崇拜献给童年那般。”在书的最后一篇,他详尽叙述了找到童年的夜梦,气味方法。所有有过懦弱孤单的童年的人,都可以看一看,想一想。 说到艺术家人格以及艺术创作动机来源于集体无意识,令我想起著名的香港文艺导演王家卫。有一回他在访谈中说到拍摄春光乍泄》时,张国荣问他为何要跑到阿根廷,他严肃而动情地对主持人说“前世我是一个华工,死在了那里,它一直召唤我回去,去一次那里。”这便是典型的艺术家思维,有人笑为迷信,有人斥为神经。这就和作者的“该隐的记号一样,是自我的浪漫思考。王家卫用迷信的语言表达,黑塞则是用宗教的语言来表达。 书中大量运用象征手法,有时也有意识流的痕迹。这使得每一分钟要绷紧神经思考,要不然容易睡着。其实里面的情节都是次要的,有点零碎甚至有点魔幻,都是为了表达思想人物内心服务。但是我们得到的是精神世界,不是通俗小说或者“侠肝义胆”,或者“风流倜傥”的鲜明的人物形象。 关于小说中主人公的引领者德米安和他的母亲,其实作者写的很模糊,很象征,以致于对精神分析只是粗知一二的我大胆揣测,根本没有德米安这个真人,这是神经衰弱的主人公分裂出来的一个自我保护,自我指引,自我救赎的人格。 本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态度,查了下作者黑塞的年表,在1919年该书出版之前的三年中,黑塞因为父亲过世,儿子病重,妻子精神病一连串打击神经衰弱严重,并且接受了精神分析学派的思想和治疗。 当然啦我们熟悉的精神分析祖师爷弗洛伊德小王子,最善于挖掘人的童年不幸阴影经历对神经症的影响,并将其用于治疗。 总之,它不能像通俗小说一样给你感官快感满足猎奇心,但它绝对浓缩了最庄重睿智又悲情的生命思考,如果有那么一瞬间你掩卷流泪了,那不是为那个主人公动了感情,那是为我们自己叹息。 正如作者说的“凡事我们本身没有的东西,并不能激动我们的心。” 这样的书,能赏识它的人不多,能共鸣的更寥寥无几。罗素曾经说,我的祖母常以圣经一句话来做我的座右铭,“上帝说,你不得跟随众人去犯罪”这使我在以后的生活中,从来不畏惧自己处于少数。 黑塞说的“找到自己的命运”,而不是“逃回群体的样板”,大约也是这层意思

  《彷徨少年时》读后感(二):阿卜拉克萨斯就在那儿

  “我们都来自同一个来源——我们的母亲;我们全都是由同一个门进来的。可是我们每一个人——各个深度试验——都努力奋斗向他自己的命运走去。我们能够相互了解,可是我们每一个人却只能够向他自己解释他自己。” 黑塞的作品都有同一个主题,那就是追求“自我”。黑塞一直是一个执着追求自我的浪漫的人。从少年成长阶段开始,辛克莱从懵懵懂懂的不知所措,到后来,在马克斯的指引之下,逐渐成长。每个人都要经过这个阶段,这个阶段时尖锐的,冲突的。许多人经历到死去和复活,不管怎么说,他们整个一生也只会经历这一次,这是人的命运,太多的人被永远困在这个决定里,余生痛苦依恋着那一去不返的过去,追忆着往昔的乐园。这就是成长。 “那只鸟在挣扎着要从蛋壳解脱出来。那个蛋就是这个世界。谁要想诞生,就一定首先要毁灭一个世界。那只鸟是飞向上帝。那个上帝的名字是阿卜拉克萨斯。” 神圣魔鬼,本就是一体两面的东西。人的精神上需要寄托,但是这种寄托难道只能依靠第三方世界的力量吗?我们灵魂本质就是永恒,我们无法知道这种本质,但是我们应该明白,它是爱和创造的力量。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用蕴含着这种伟大的力量,所以我们所要做的是去寻找它,即寻找“自我”。 爱情也是如此,它是天使与撒旦,男人女人在一个肉体中的意象,是人与兽,最高善良与最坏的邪恶在一个肉体中的意象。这是人预先就注定了的命运,我们渴望而又害怕。但不管怎样,它永远存在。爱情不可以哀求,或者要求,爱情一定要有力量在它自身之中变得确信。 “你有时认为自己很奇特,有时谴责自己选择了一条与大多数人不同的路。你必须把这些忘掉。你要注视着火,注视着云,那时一旦内心中的一些声音开始讲话,你就要把自己交给他们,不要先问是否可以那样,也不要问那样是否会讨好你的老师,父亲,或者某一位上帝。要是你在那样做之前先问这问那,那么你就会毁掉你自己。那样一来,你就会被世俗的理法束缚住了,屁股上像是生了根一样,过着单调呆板的生活。” 人为什么而存在?你为什么选择过现在这样的生活?现在的生活,真的是你自己选择的吗?我不禁问自己这些问题,我回答不出来,因为我也正在懵懵懂懂的过着日子。我渴望明白其真正的意义,我渴望找到自我内心真正的诉求。每个人都要努力奋斗朝着自己的命运走去。我不愿做一个无趣又浑浑噩噩的人,自我内心贫乏无趣的人,他们不是在过日子,而是在熬日子。我们应该有冲破自己蛋壳的勇气决断,只有这样,人才可以真真正正的诞生。 愿我们每个人都找到自己的钥匙,在我们内心深处镜子上看到自己本身的意向。然后爱自己。夏安。

  《彷徨少年时》读后感(三):德米安

  赫曼黑塞我不是第一次听说的,高中好像学过获得教养途径这篇文章,当时觉得无趣极了。显然这个锅不能是黑塞来背,看来是要编写教材的人来背这个锅了。

  这本书真的写得好极了,实在是太好了。当然我也可以想像40岁的我觉得这本书实在是太中二了,问题是黑塞并不是17岁的时候写的啊!这一点上是不是增添了某种美妙感觉

  最后夏娃夫人部分没有像前面部分那么强烈的共鸣,我觉得可能是因为我还没有到那个时候,还没有完全经过前面的那些想法吧。我有的时候在想,获得了标记而最终也没有见到夏娃夫人的人也是有的,我也就只能感到惋惜了。

  看完这本书我突然感觉“不怕”。不管哪一个版本上的哪一张腰封上写了什么样的广告,我都不会害怕这本书会被别人看去。这种感觉实在是非奇妙作为一个理科生,大家在各种科目上的进度一直会是攀比焦虑地方。然而赫曼的书像是一本用一门只有我能够理解外语写的书一样,这种感觉实在是太奇妙了!

  至于这本书究竟有什么剧情,或者德米安这个人到底是真的假的,还是全书只有辛克莱这一个人是真的其他全都是他在发疯,我觉得这一点都不重要。“有人在世上求真实的梦,而我是在梦中求真实的人生的” “其实幻觉与真实也很难分,真实是多数共同的幻觉,幻觉则是个人的真实。” 大约可以这样概括的一种追求,是不能够去仔细分辨的。pointed but not focused。你完全知道他在说什么,但却不能去“越辩越明”的。

  里面有好几处讲到了人如何的不可能偶然地发现很多事物,而别人在问辛克莱的时候他又说自己绝不是唯心主义。我觉得写得实在是太好了。不是唯心主义这一点,绝不是一个普通的读者,在看到这本书的第一眼就可以斩钉截铁地排除出去的东西,所以作者这么直白表述显得就非常的重要了。

  好像最近出的从德语直接翻译的版本不再说追求个人,而是说回归个人了。我觉得这个变化很好。因为我以为辛克莱想要的东西,从来都不在外部世界。

  我应该会重新看一遍后半部分。可能去看英译本,因为这个翻译实在是丧失了很多,幸而黑塞写得太好。

  我想要知道答案

  《彷徨少年时》读后感(四):半个该隐,第一篇书评

  在生活的道路上,你会不断的成为那个未来的那个你,似乎一切都像是命中注定,但仿佛又不是这般模样,一种无法解释的命运,一种不由分说的选择。因此在生命的长河里,有人不断地被命运拖走,又有人不断地去寻找自己的命运。

  但在这瞬息万变的世界里,人潮似海的生活中,时常清醒的人却是寥寥无几。更多的人只是心甘情愿的被命运的链锁无情的拉扯着,习惯于沉浸在这样美好的事物中,不愿多做些改变,只是在享受着生命所赋予的一切。我不能断言这样的生活如何,但我知道,这些不是我所想要的。

  我曾经一次次的放纵自己,尝试改变,但内心却是越发的孤独和愁闷,说着一些口是心非言语,做着一些似乎规矩但又有些疯癫事情。我生活着,生活在人流喧闹声中,城市边缘的深处。我也曾渴望在人群中,伪装成他们的一份子,过着平淡又颇为快乐的生活,但这些只会使我越发的痛苦,与内心深处的那呼唤声越行越远,这无非是一种赤裸裸的折磨麻木不仁对待。也因此,我更愿选择孤独,所以我踏上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一条早已命中注定的偏僻小径

  过往抉择,迷乱的生活,对内心深处的放弃,渴望中的“改变”,这一切的一切,我都不曾悔过。在我看来,这些似乎都是早已被安排好的事情,这些经历和迷失,让我更加的肯定自己的天命,内心的世界,以及对未来的信念

  现在的我越来越像是我自己了,比曾今更加的完美,更加的孤独,对未来也比较坚定和执着,没有了迷茫和彷徨,但或许还残留着许些失望,不过是些无关紧要的了~我毁灭了曾今的无数个我,才换来了今天的自己。但时常我也会怀念年少时的,曾今某一阶段的自己,可在我的内心深处却十分的清楚,那只不过是我天命中的一丝指引和歇息罢了。

  世界上总是有些人,他们会越来越像是自己,或者越来越像是别人,我们行走在一起,却相背而行。当我们整场的生命旅途消失殆尽之后,我相信,我们会再次的聚在一起,彼此慰问。

  只是读完这本书有感而发,这也是我从小到大的第一篇书评,留作以后纪念一下罢。跟此书的关联或许并不很大,但也是从此书中感发而来的,与书中的主线主题相似,只不过结合自己一些思想上的共鸣和成长经历,只能称之为半个该隐罢^_^*

  还有,最后一句,感觉作者有些保留,内心或许有些敷衍自己。失落抚慰剂?或者我想多了罢~

  《彷徨少年时》读后感(五):天字一号—不认同这本书

  荒诞故事情节以及夸张的人物表情心理状态描写,基本没有逻辑关联性的对话,很难让自己对这本书产生认同。

  作为中国人的我,在二十四岁选择攻读博士学位之前,人生旅途没有任何的彷徨,为了上更好的高中,更好的大学,自己理想中的职位始终是我的奋斗目标。24岁之前,我不会有辛克莱的那么神经质,带着精神分裂的躁动与不安

  只是到了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自己确实遇到了极大压力困难,才开始思考人生,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

  文中,作者充满了“寻找自己。但作者一直是抽象的描写寻找自己这一状态。我一直在问:那什么才是“寻找自己”,你寻找自己的目的又是什么。是脱离这个已经好制定规则的世界,寻找自己的理想国?还是其他?

  “人本身与自己无法相处是才会感到畏惧“,这句话也实难苟同。

  我想说的是,脱离自己所成长的客观环境,来找寻所谓的自己,完全唯心主义的世界观,认为意识才是万物主宰,认为人身上还存在着远古时代的印记。作为一个纯粹的工科生,比较较真的我,基本上对着本书差评误人子弟

  《彷徨少年时》读后感(六):哪个少年不彷徨

  这是一部讲述少年辛克莱追求自我的艰难历程的心理小说,像书中最后所提到的那样,辛克莱最终完成了自我实现的这个过程,他找到了自己理想中的那一面镜子,是他自己本身的意象,也包括那个指引他人生前进道路上的陪伴者。我想,在这一点上,辛克莱无疑是幸运的,因为他在经历那个危险阶段的过程中遇到了另一个少年马克斯,首先听他讲关于亚伯和该隐的故事起,慢慢地随着辛克莱自我意识的觉醒,他渴望从一开始经历的那种双重生活中跳脱出来,可是他反抗的方式却是走上一条放纵自我的道路,然而最终在这个艰难的时期——自己生命的需求与他们的环境遭遇到一起而发生最尖锐冲突中,为自己在前面寻找到了一条出路。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一个新的心态在生长、成长的阶段,他已经开始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进入了自我生命意识层次的探索阶段,或许此时的辛克莱才是陷入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彷徨,他开始真正要努力走向那条代表我们每个人一生的路途上去了。尽管现在看来努力生活得与内心中产生的愿望相一致很艰难,生活在没有得到满足的火焰中,生活在紧张的期待的火焰中,也许现在看起来还无法解释这种生活的理由,不像成为一个医生,一个律师,一个教授那样明确,然而在我看来好歹辛克莱在这种梦境的驱使下生活是自由的.

  我想,用作者的观点来解释这种梦境的出现也绝不是偶然的,只是我们拼命需要一样东西,并且去寻找它的结果,可是为什么很多人早早地就变得没有梦,这也不是偶然的,只能说是我们选择的一条路,相比前面那条更容易一些的路而已。没有人天生就要去踏上那条崎岖、艰难、困苦的道路,只是那些人更清楚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而已,在成为这个世界的一份子从事某项职业之前,他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必须先完完全全地成为他们自己。

  在茫茫人海之中,我们似乎总是在寻找某种纽带的连接,和父母,和师长,和恋人,然而我们无疑都要走向分离,或许正是在这种分离中才意味着我们要变得跟自己更加亲近,同时也和那些我们真正渴望的那部分相似的灵魂更加亲近。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似乎完成了一种以往期待却不能够被获许的自然的生长,顺其自然地选择了一种不被选择的自由,就是所谓的成长的空间吧,可是大多数时候各个阶段我们的那种需要已经无形之中被各种外界的力量压缩得甚至已经没有自己喘息的机会了,一切疑问似乎已经有了固定的答案,未来的生活已经被赤裸裸地展现在面前,与我们而言,只需要不经大脑思索地按图索骥,在外部世界赢得掌声,却看不见自己内心的火花,或许这就是人类的愚蠢和天真吧,不要试图去向别人解释你自己,而我们每一个人只能够向自己解释自己。

  《彷徨少年时》读后感(七):发现自我的过程

  刚开始看,我以为会讲述的时一个孩子的故事,和追风筝的孩子一样,因为我之前并不认识黑塞。而且前面的三分之一,我断断续续看了快一个月的时间,每天只有沉睡前才会打开kindle看几页,这两天的时间,把它看完了。

  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少年自我的觉醒,可能是个人习惯,看书的时候总是会将自己带入到书中,所以看这本书的时候,也会把自己想像成那个少年。

  篇初,还是孩童的我们,对于自我是很懵懂,大人们或者即使是现在已经大人们的我们,有时候都会误以为孩童时候是很单纯快乐,无忧的。但是其实细想起我们的童年,其实那时候的纷争或者各种现在看起来小的事情,其实对我们影响很大(所以难怪最近看cm,每个bau的人分析一个连环杀手都会追溯到童年)。

  所以开头作者讲到自己的生活以及自己看似完美的生活如同两个世界。所以那一次勒索是幸克莱开始对这个世界产生怀疑,家庭那个理想看似完美的世界开始打破。最开始的时候,我会以为德米安,是一个真实的小伙伴,但是慢慢的看,你会渐渐有一种认知,就如你我一样,在我们内心深处住着一个小少年,那个人就是德米安,包括后面的皮斯托里乌斯。 最开始,我认识里德米安,会不停的去关注他,对他与先是不一样的认知不断的思考,到了后面他不见了,我走进了一个迷茫期,虽然我明白那不是我自己,但是乌的内心还有追求,对那个少女的迷恋,还有那个闯入的克瑙尔。在某一个似乎是偶然的时候,我认识了皮斯托里乌斯,一个引路人,开始了对自己更多的认知。然后我又找回了德米安,同时发现我经我幻化之后的少女其实和德米安的母亲长的很像。最后战争的爆发,让生活打乱,但是这又如同是鸟从蛋里挣脱出来,蛋即世界。谁想要出生,就必须摧毁一个世界。

  我的理解只能从自我的一方面出发,其实这本书主要讲宗教的东西,但是我不懂宗教,也许我知道亚当和该隐,知道夏娃,但我不知道阿卜拉克萨斯,而且我觉得书中的每一个名字都是有其寓意的。希望有心人能帮我解答。

  摘抄自己喜欢的话:

  鸟从蛋里挣脱出来,蛋即世界,谁想要出生,就必须摧毁一个世界。鸟飞向上帝。上帝叫阿卜拉克萨斯。

  人必须找到自己的梦,然后道路就轻松拉。但是不存在永远不断的梦,每个梦都会被一个行的梦所代替,谁也别想把它留住。

  《彷徨少年时》读后感(八):不曾抛却痛苦的生命

  读完黑塞的《彷徨少年时》,上海三联书店,苏念秋译。

  主人公辛克莱的自我实现之旅是每个人都应当意识到的一种追求。从诞生到毁灭,途中充满了偶然的时刻与不确定性因素,个体与个体之外的事物的碰撞似乎在命运之中,似乎在命运之外,我们怀着自我的意识在无意识的潮涌中使个人的命运逐渐明朗,在无意义之中发觉到世间一切皆有意义。

  每一个人感受到最深的是同他人之间的关联,于是产生信仰,产生罪恶,产生爱与理智所有冠冕堂皇的说法,而人与人之间愈发地趋近,便愈发地不像一个人,无法坚守个体、坚守不断探索个人深层命运的人固然从容安详,却充满了欺骗与梦幻。

  我们所有人拥有的和失去的都汇在一处,所有人的过去都追溯到一个地方,只有人的未来是不同的,他们在过程中做的梦与对于梦的思索反应不同。除此之外,世界的变化,时代的更迭,物种的进化,这些试验、变动,将所有事物分开成为独立的个体而接受独自的使命,又将团体、群众这类的联结丢在世间,于是,追求自我的生命的实现,追求在既病态腐坏又似乎有迹可循的世俗关系中的清明,成就了一个人这一生彷徨又极幸运的时光。我们要意识到这彻底属于个人的,诚恳的生命。最诚恳的生命,是最孤独的生命,是不曾抛却痛苦的生命。

  《彷徨少年时》读后感(九):是否记得格子衬衫一角扬起

  寒假回家的路途上看完了黑塞的《德米安 彷徨少年时》,经典的作品永远不会过时。比如这一本。作品虽然写于1919年,但是仍直抵人心。它所描绘的少年成长经验,那些心思,秘密,对于自我和世界的怀疑,对于父母的不信任与愧疚,隐隐的恋父或恋母情结,对同性、异性的神奇依赖感,对未知世界的恐惧与占有等等,不一而足,统统都在,让人想起曾经的岁月。

  这是一本类纪传体式的小说。每个人似乎都能在主人公辛克莱的成长故事里隐约看见自己的影子。被大孩子欺负、胁迫,偷父母的钱,不敢面对,身怀愧疚。不愿意上学,成绩直线下降,厌世,觉得自己的孤独没人理解。辛克莱的幸运是总在最关键时刻能遇见那个对的人,好友德米安。德米安不仅赶走了那个讨厌的欺负人的家伙,在少年开始酗酒时,及时出现,更重要的是他给了辛克莱重新认识世界的视角,让他回头审视并带有批判色彩的看这个世界。学会怀疑、求知,并且认识到自己并不是这个世界的另类。当感到孤身一人时,却发现有那么同类人站在身边,这有多温暖。

  在德米安也帮不了他时,他见到了德米安的母亲,艾娃夫人。这个有着男子一样坚毅面庞的女人,出现在德米安的梦里,象征着呵护与爱恋,世间温柔、美好、智慧集于一身的女人。她给德米安以启示,给他某种依恋,包括性的幻想与精神的依托。

  然而,一切年少美好、单纯、青涩、不独立都将告别,随着战争的爆发,辛克莱奔赴前线并不出意外地受伤。在病床上,他彷佛看到德米安又来到他的身旁,脸和脸贴在一起,亲密无间。然而,当他睁开眼时,他只看到隔壁空空如也的病床。辛克莱认识到,这一刻,他已经长大,因为自己已经成了德米安。

  结合黑塞的童年经历看,这是一部个人成长史式的小说。少年黑塞生于教会家庭,父亲希望其能就读教会学校并继续为宗教服务,但黑塞喜欢文学,其曾经逃学,并最终辍学。在尝试了不同的工作后,最终还是走上了文学之路,并于1946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本小说中充满了隐喻与意象,神奇而明显有别于真实,因此这又显然不完全是黑塞的个人历史。但小说主人公的内心幻想和情绪应是黑塞内心的真实倒影。黑塞选择使用笔名辛克莱,并用这个笔名发表了这篇名为《德米安》的典型黑塞风格的小说。

  哪个少年不彷徨?但恐怕少年还看不大懂黑塞的这本文字不多的小说。鹞鹰的隐喻,性交和的梦境,德米安的预言,这一切似乎有点玄。然而,这恰到好处的将成长少年对于未知的幻想与初长成人的冲动交织在一起,看文字本身或许有点乱,但文字背后的情绪却很对。这是给长大成人后的人们品怀少年时用的一本书,看到曾经的影子,和整个青春的氤氲。

  想起自己那时,搞了好几个带锁的日记本。写着少年的心事与幻想。觉得有神在指引自己,一步步向前。现在,那些本子都不知扔到哪里去了,而回头在看,却觉得曾经的自己,矫情却也美好。无论如何,那些曾经,已在身体里留下了精气,摸不着,抓不到,但是一直都不散。

  《彷徨少年时》读后感(十):Spirit——全书其实只有辛克莱一个角色?(附带吐槽黑塞老头)

  有一说认为,人从外到内分三层:physique(身体)、mind(思想)、spirit(精神,或说得玄乎点,“灵”)。大多数小说似乎主要是探索mind,但黑塞是个例,专注spirit多年(当然,由于这部《彷徨少年时》是他比较早期的作品,spirit探索得还不够成熟,到《荒原狼》时期,就流畅和顺理成章得多了)。

  由于是spirit型小说,所以情节薄弱、逻辑不严等问题都不是硬伤了。或许根本不能这么说,因为对于带有意识流风味的小说,情节和逻辑基本都是不存在的。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少年德米安飘飘然而来,又飘飘然而去,还可以多年以后和辛克莱巧遇。风琴手和克诺尔都是被某种神秘力量感召,又突兀地消失。最神秘的莫过德米安的母亲艾娃夫人(翻译太差劲,为什么不是夏娃?下文我就按自己喜好叫夏娃了),和辛克莱的想象不谋而合。全书几乎毫无故事线,只有辛克莱年岁渐长,在神秘主义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但实际上,我们可以认为全书的情节基本没有真正“发生”过,人物也不是真正“存在”的,他们都是辛克莱自身spirit分化出的意象,尤其德米安、夏娃夫人和克诺尔,这几位完全不像现实中的人。德米安是导师,代表更为强大与成熟的辛克莱,他是辛克莱年幼时求援的对象,也是后者年长时对于自身的完美映射(结尾点出了这个意思,既说明辛克莱未来只能自助——对应年幼,又说明辛克莱就是另一个德米安——对应年长);夏娃夫人是“梦中情人”,代表辛克莱的自我追求,同时包含美丽与可怖的两极;克诺尔是辛克莱软弱、幼稚的一面,也代表他自我解脱的冲动(克诺尔打算自杀,被辛克莱撞见,之后辛克莱意识到自己之所以去那里,也是有一种下意识的自杀冲动——自杀的主题贯穿了黑塞的文学生涯,《荒原狼》里也有提到)。

  所以说这些角色其实都是辛克莱的变体,他的spirit在不断成长与变化,于是也不断涌现出新的人物(代表他的spirit的不同侧面),这些人物的特质也在不断变化,这都是和辛克莱本身的变化同步的。甚至风琴手和不良少年克罗默也是辛克莱自身的一部分,所以容我做出一个大胆的猜测:全书其实只有一个角色,就是辛克莱(或德米安)。

  起初,辛克莱只是单纯、幼小、身处光明世界的辛克莱。之后,辛克莱被黑暗世界所吸引,陷入其中不能自拔,又深受其折磨,这时辛克莱裂变成两个人:依然怯懦、幼小的辛克莱,和野蛮、粗暴的克罗默。之后,德米安出现,驱赶走了克罗默(可以理解为辛克莱spirit中偏向光明的一面赶走了黑暗的一面),这时辛克莱又成了新的两部分:受助、解脱的辛克莱,和自信又特立独行的德米安。再之后,辛克莱每遇到一个新的人,实质上都是他的spirit里有了一个新部分。最后,经过多年的成长,辛克莱的spirit成长为一个全新的、更为复杂的德米安。

  ----------------------------分割线------------------------------

  最后吐槽一下神棍黑塞老儿,把全书写得充满诡异的cult气氛,风琴手那段,我简直担心他们是不是要搞出一个阴谋论邪教了。或许重视spirit且执迷宗教的人都这个德行?乔伊斯也有点这倾向,但起码他家斯蒂芬·戴达洛斯是要挣脱天主教的枷锁,不是整天想着鼓捣奇奇怪怪的异教啊。

  还有,黑塞的作品充分警示我们:不要迷信书的效用,没事出去跑跑比什么都强。黑塞老头的书里永远都充斥着一股浓浓的悲观与中二之风,总结下来就是:我这么高尚睿智的知识分子注孤生,岂是你们这等抱团的庸俗小市民可理解的?这种傲慢态度在作家里相当普遍,只是黑塞表现得尤其明显。所以,建议各位把黑塞的作品放到家里小朋友够不到的地方,不然未成年人受黑塞毒害比受郭敬明毒害还深。

  (想了想,还是没在“有关键情节透露”那儿打钩,这书没情节,即使有情节,也没有关键情节……)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