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侦探俱乐部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侦探俱乐部的读后感10篇

2018-08-30 05:03: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侦探俱乐部的读后感10篇

  《侦探俱乐部》是一本由(日)东野圭吾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17,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侦探俱乐部》读后感(一):没有任何东西案子本身重要,即使是福尔摩斯

  塑造一个侦探,塑造一个流芳百世的侦探,是每一个推理作家的毕生梦想。在这个角度上说,柯南道尔确实应该大大推崇。

  塑造人物,然后通过这个人物来说一件事,或者说一个时代

  这是古已有之套路

  但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像布洛克,像钱德勒,都好象特别痴迷于塑造人物,似乎人物一成,什么都成了。

  这是一个偏见,甚至是一个陷阱

  我无意从文学角落说《漫长的告别》的好与不好,但读来不禁一阵一阵地感叹:妈的真的漫长!

  人物成功塑造了,事情却少了。

  这也便是好莱坞选本子时的忌讳与铁则。尤其是二战以来,看一个好看故事,人物当然重要,但若人物都超过故事本身了,就是败笔

  扯这么多,就是在想,东野以及他那个国度里的许多人,例如横山秀夫,例如松本清张,例如宫部美雪,也例如塑造过一个金田一耕助的横沟正史,其实都甚是懂得这个陷阱。

  那个金田一,好象号称什么什么,但比较故事本身来说,还是只是一个配角

  俱乐部里的男人和女人,只是配角。

  对于一个案子来说,没有任何人任何事情任何东西比案子本身重要。

  即使是福尔摩斯。

  《侦探俱乐部》读后感(二):使用度测评:《侦探俱乐部》

  这是一本提纲吧?

  看完的第一感觉,所有的东西都还没有展开的样子,人物,性格人性,所有之前东野老头擅长的东西一下子都不见了。

  那么单纯看看提纲如何也许本身也是有趣的吧。

  伪装之夜--

  当然,案子一开始就开始给出所有情况,但是情况之中还有情况,一环有一环,同谋者本身可能就是罪犯,暗室中还有暗室。

  圈套之中--

  这个案子反而弱了很多,罪犯依然是一开始就出来,可是具体是谁却没有提出,这样的嫌疑,是东野老头的惯例

  之后的案例都是差不多的了,圈子的圈子,罪犯本身就暴露在明显地方,而不需要警察,侦探就好了。

  总是有这样的感觉。

  不过,我依然想来还是长篇来得有趣。

  起因:收集;

  阅读时间:三个小时

  短篇集很有趣。

  《侦探俱乐部》读后感(三):《侦探俱乐部》:神秘侦探的表现方式

  根据傅博先生的整理,迄今为止,我们所熟知的侦探类型大概如下几类:一、天才型侦探。这类侦探有着超人洞察力记忆力判断力以及令人吃惊知识储蓄,他们通常只需要简单或者必要的现场勘查,综合一些不合理现象就能进行推理、解谜、破案。他们之中有一群被称为“安乐椅神探”的超天才型侦探,他们甚至连现场都不必前往,仅仅靠报告或者说明就能破案。这类侦探在各个时期乃至各个地域都不会缺乏,从杜宾到福尔摩斯,从霍桑到御手洗洁都是这类侦探的代表人物,古典本格推理小说是这类侦探最为活跃舞台;二、平凡型侦探。这类侦探注重实证,相信经验判断,却很少做没有根据的猜想。他们有着坚强毅力沉稳的性格,这类侦探以刑警居多。平凡型侦探活跃于社会流行时期,西村京太郎笔下的十津川警部是这类侦探的典型。三、行动型侦探。这类侦探的特点是除了用头脑思考外,还有着惊人体能与令人目眩的格斗技巧,他们体格魁梧身手矫健喜爱美女酒精,总之一切冷硬派所塑造出来的侦探都能归为此类。傅博先生称这类侦探为美国特有,但是我发现实际上在日本也有不少,例如西村寿行笔下的侦探即是代表。四、无能型侦探。他们大都是高级警官,无能暴躁,擅长占有他人成果。这类侦探大都是作者借来讽刺挖苦之用。五、其他类别侦探。无法归结在以上四种分类的侦探暂时都称为其他类别的侦探,作家们可能是用人以外的东西塑造侦探形象,如死者魂灵、猫,狗等动物侦探,电脑机器人机械侦探。

  但是在阅读完东野圭吾先生早期的短篇推理小说集《侦探俱乐部》(1990)后,我突然发现,东野圭吾笔下的“侦探俱乐部”中的侦探,很难按照正常的侦探分类法则对号入座。他们并非是头脑极其发达的天才侦探,因为“他们”需要时间去搜集委托人需要调查对象,但他们又很难说是平凡型侦探,因为小说里完全有关于他们是如何搜集材料,如何确定证据与委托事由相关的判断过程。他们在故事里除了性别之外,其他信息我们基本上一无所知,这是到现在为止我所看到的最为神秘的侦探。不过也正因为此,才会让读者感受到一些不同以往的表现方式。

  《侦探俱乐部》由五个毫无关联的故事构成,由于俱乐部实行会员制,专为精英富豪服务,所以在五个故事里所涉及到的调查内容大都描述着大家早已司空见惯富贵家庭特有的烦恼症结,因此动机并不是此作的亮点所在。而诡计创意一直都不是东野圭吾所擅长的领域,所以读者也不必过多期待,倒是结构特点与结局逆转的无限可能性给我带来了很大程度上的冲击力。

  在结构上,东野圭吾巧妙的在故事中融合倒叙式推理小说的部分模式,让故事显得更有张力平衡感,这在《伪装之夜》中尤为明显。在《伪装之夜》里,为了制造有着落差感结局的需要,东野圭吾在倒叙式推理小说的结构上做了有趣的改变,将部分关键情节巧妙的隐去,而在结局时才显露无疑,给读者以落差的冲击。这带给读者不少的乐趣,但是由于诡计、动机都显得中规中矩,所以与东野圭吾同年创作的《没有凶手的杀人夜》相比,要逊色一些。而结局才是东野圭吾最大的创作目的,5个有俱乐部人员参与的委托事件的结局都有成功的逆转,而这些精彩的结局,在我们阅读开头时是难以想象的。东野圭吾利用结构特点,把读者最渴望知晓或者是最意外的事实叙述时刻意隐去是结局成功的关键。

  当然,《侦探俱乐部》除了结局外,似乎也就只有俱乐部的侦探能让人为之回味的了。前文已经说过,他们没有明显的特征,只知道行动时基本上是一男一女搭档女士助手,而侦探是那位大约34岁左右的成熟男性。他们搜集信息的方式基本上靠跟踪与监视,在小说里并没有对此进行过详细描述。他们得出结论方法以洞察判断为主,物证则为其次,有些案件结论甚至只是自己的推测。所以说小说文本逻辑推断部分少的可怜,就更不存在公平竞争了。他们思维活跃,缜密仔细,而且从会员制的成员可以看出,他们也是高收入人群

  最后列出自己最喜欢的故事:《侦探的使用方式》(又译《伊豆旅馆的神秘案》),其次是《伪装之夜》,至于《蔷薇与刀》(又译《玫瑰匕首》)也是不错的。

  《侦探俱乐部》读后感(四):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由《伪装之夜》《圈套之中》《委托人之女》《侦探的使用方式》《蔷薇与刀》5篇短篇小说组成。

  每一篇中都有命案发生,都出现了身穿黑衣的一男一女,气质常人迥异。

  他们来自一家专为精英富豪提供服务的神秘会员制机构——侦探俱乐部。

  《伪装之夜》:

  77岁生日当天,富豪正木藤次郎吊死在自家书房。发现人是他的情人女婿秘书。三人各怀鬼胎,商定到夜里悄悄将尸体运走,推迟公开死讯。待他们回到现场,却发现尸体消失了。

  第二天,一对黑衣男女来到正木家,自称隶属侦探俱乐部,将对俱乐部经营者藤次郎失踪一事展开调查。

  《侦探俱乐部》读后感(五):把侦探丢到一边去的侦探小说

  难得有本侦探小说把侦探丢到一边去了呢!~

  《侦探俱乐部》其实是由《伪装之夜》《圈套之中》《委托人之女》《侦探的使用方式》《蔷薇与刀》5篇短篇小说所组成,是一个短篇小说集合。而5篇小说的共同点就是书名,贯穿整本书的神秘的「侦探俱乐部」,其实出场的只有两个侦探,我们所知道的侦探信息仅仅是一男一女,男的身穿黑色西装表情冷漠,约三四十岁,女的身穿黑色连衣裙长相漂亮身材标致,比男侦探大约年轻十来岁。而这些信息却是看完整本书后所整合起来的。

  小说是案件本身着手,让读者能够深入其境去猜测,侦探们只在两种情形下出现,一接受委托;二总结陈词。偶尔乱入一下却并不涉及案情。

  传统的侦探小说总喜欢在侦探人设上加酌料加新意,力求侦探形象3D立体,有个性,而东野圭吾此次反其道而行之,把案件的所有信息都告诉你,然后再让侦探出来宣布,「你们这群愚蠢人类,其实真相是这样的……」

  小说很短,整本书大概3个小时左右就可以读完。

  《侦探俱乐部》读后感(六):平淡無奇的一部作品

  看了那麼多東野的作品,貌似他的絕大多數短篇小說一直是給人“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感覺,當然也包括這本《偵探俱樂部》。沒有他的其他作品給人的發人深省,也沒有吸引眼球的犯案手法和作案動機,要說為什麼能堅持的看下去,也只是為了“東野圭吾”這四個響噹噹的大字。這本書出版於1990年,比同時期一起出版的《宿命》、《沒有兇手的殺人夜》、《假面山莊殺人事件》評分都要低,而本人認為這本短篇小說集也只能算是平淡無奇的一本作品吧,看完很難保證能夠準確的回憶起相關的情節和裏面的人物。對於剛入坑東野小說的新讀者,不建議閱讀此本小說,看看這篇對於這篇小說的內容講解應該就夠了。

  伪装之夜【女婿因為貪財色,殺死了嶽父】

  富豪正木藤次郎是一家大型賣場的經營者,在他77歲壽宴時,莫名其妙的吊死在自家的書房中。發現他的屍體的是秘書--成田真一,女婿--正木高明有情人--江裏子。江裏子擔心正木藤次郎的自殺會使她拿不到藤次郎給她買的巨額保險,於是三個人準備把正木藤次郎的屍體運走。但當壽宴結束,他們回到藤次郎的房間時發現屍體不見了。經過警方的調查,事實的真相逐漸浮出水面

  原來控制欲特別強的藤次郎喜歡雇傭偵探俱樂部的人員去調查自己身邊的人(突然想到了歷史上加強中央集權的知識點),不久他就發現女婿高明和女傭麻子竟然保持著不正当的男女關係(話說高明是女僕控?),可惜高明不僅不僅色,還貪,接受了建設施工隊的賄賂。於是在壽宴中途,藤次郎叫高明到他的房間,把他受賄以及婚外情的資料拿給他看,讓他自覺的離開女兒涼子。狗急跳牆的高明掐死了藤次郎,還將藤次郎的脖子用繩子繞起來,偽裝成自殺。

  圈套之中【又名瘋狂的電擊】

  主人公浜本利彥和高田百合子前往利彥的舅舅--富商山上孝三的別墅,和家人一起慶祝他們的愛情。慶祝的好好的,敦司(孝三妹妹孩子)和行雄(有道代弟弟的孩子)就開始鬧口角,還動手在衛生間打了起來。當山上孝三去洗澡的時候,卻被發現死亡了,於是貌合神離的家人們互相懷疑,展開了一場史無前例的推理秀。後傭人玉枝相繼自殺,最後真相如下:

  有了婚外情的山上孝三為了能順利的和自己喜歡的女人生活在一起,於是在開頭就和自己的妹夫中山二郎和有道代的弟弟商量如何不漏痕跡的殺死有道代。在得知女傭玉枝的經濟困難時,他讓玉枝協助他殺死有道代,但是玉枝並沒有按照孝三說的做,而是殺死了孝三。(因為玉枝覺得孝三死了,就能從好說話的有道代這裡借到錢)。而敦司和行雄的打鬥也只是為了把洗衣機弄壞,造成她是被電死的假像的準備而已。

  最絕望的事莫過於連親人都想置你於死地,而不得不與他們保持距離。真的希望這樣的故事只存在小說裏,可惜像這樣的事時時刻刻都在發生,而我們能做的也就是對這個世界保持多一點的樂觀和愛。

  委托人之女【母親因婚外情自殺事件】

  主人公的場幸子在八月的一次訓練結束,回到家發現母親妙子離奇死亡。在從自己的同學對他父親在事發當天的行跡的描述,還有姐姐亭子對於父親行蹤的不正常的表情越發的懷疑母親的死亡有着不可告人的隱情。於是拜託偵探俱樂部幫忙調查,結果如下:

  的場妙子喜歡上了教油畫的中野修,中野修要妙子和陽助離婚,好讓他們可以正大光明的在一起。但是妙子沒有勇氣和家人攤牌,準備在案發當天離家出走。但卻在最後一刻選擇了自殺,於是為了不讓妙子的婚外情傷害到幸子,於是全家幫忙一起隱瞞事情的真相。

  伊豆旅館的神秘案【腹黑妻子殺害丈夫事件】

  這個故事真正的詮釋了“女人心海底針”這句話的全部奧義。主人公芙美子和秋子是大學時期的好盆友,結婚之後也保持著好閨蜜的關係。其實看似光鮮的兩人對於彼此的婚姻生活並不滿意,秋子和在網上的一個男子有了外遇,而芙美子認為丈夫阿部佐收入沒有增加,沒有男性魅力而非常困擾。於是越說越當真,開始商量如何把各自的老公殺死。於是芙美子告知真鍋公一,秋子正在和她的老公有外遇,希望他儘快處理。但公一已經發現了秋子的婚外情,於是事發當天,公一臨時約了阿部佐一起去伊豆打高爾夫。先下毒殺害了阿部佐,然後準備用同樣的手法殺死秋子,秋子把有毒的啤酒倒入公一的酒杯,導致了公一的死亡。

  玫瑰與匕首【戀父女兒怕姐姐奪取父愛,殺死姐姐事件】

  這五篇短篇小說裏面,最令人詫異,讓人直呼顛覆三觀的一部作品。這本書濃縮了一系列令人難以回答的問題,例如“自己的女兒意外懷孕了怎麼辦”“自己的小女兒殺死了自己的大女兒怎麼辦”“自己的小女兒不是自己的親生女兒怎麼辦”。

  主人公大原泰三是一個控制欲比較強的大學教授兼院長,想要給自己的女兒由裏子挑選一個門當戶對的姑爺。可是天不遂人願,從私人醫生葉山口中得知,由裏子已經懷孕兩個月了,勃然大怒的泰三逼問孩子的父親是誰,但是和肥皂劇的發展一樣,由裏子怎麼也不肯說出孩子的父親是誰。氣急敗壞的泰三一面請偵探俱樂部幫忙調查,另一方面請了他的助手們來家裡慶祝,以便找到那個隱藏的父親。就在這天,他的大女兒直子離奇的死在由裏子的房間內,經過調查發現是神崎得知由裏子懷孕,為了前程,於是準備殺死由裏子,卻不料殺死的是她的姐姐直子,而神崎也在當天自殺。(當然這個結果是假的)

  在偵探們的再三追蹤下,真相漸漸顯露:

  其實由裏子並沒有懷孕,懷孕只是一個幌子,為的是讓神崎能背上殺死她姐姐的鍋。真正殺死直子的人就是由裏子和他的情夫葉山(就是那個醫生),一是怕接回來的直子搶了原本屬於她的父愛,二是她知道她自己不是她父親的親生女兒。

  四篇短篇都和婚外情有關,這不禁讓我陷入了思考。婚姻維繫紐帶原本就那麼的脆弱,還是婚姻滿足不了人骨子裏需要的新鮮感。雖然這本書裏面描述的事件平淡無奇,卻讓人深刻的感覺到它們確實存在於這個世界,而且會一直的存在下去。或許當中國同性婚姻合法化之後,我才能最真切的體會書中描述的夫妻之間的背叛,但在這之前,我還是對愛情充滿了期待,希望能早點找到屬於我的那個他。

  《侦探俱乐部》读后感(七):隐身的侦探

  清明放假回家,乘空把这本书看完了。

  全书5个短篇5个案件,每个谜团都设计精妙,看得也比较畅快。5个短篇里面,最喜欢的是《伪装之夜》,听说早就改编成了电影。

  之前看过的推理类小说也不多,对此也没什么研究,所以就不拘泥于案件是否有漏洞破绽之类的,只简单说一点其他的感受。

  之前看的一些推理小说,里面的侦探怎么地也算个有血有肉的主角吧,即使不是所谓的“名”侦探。相对来说,这本书中的侦探确实有够低调的,出场少,连名字长相也都没有,勉强算个配角,也可以说基本上隐身了,全书看完对侦探的印象也仅仅有个简单的轮廓,书中重点描述的是案件本身以及与案件相关的各色人,至于谜底,往往是最后很简单的由侦探说出——侦探如同旁白一般。这种弱化侦探,而强化案件剧情的设定,可以使读者在看书时更关注案件本身,也让人有了更多自主思考或推理可能,因为弱化的侦探,可以让人少受侦探们解谜活动的影响。随着案情的发展,读者可以自由的进行推理,即使与最后侦探们说出的谜底相左,但也不失为一种积极思考的乐趣。

  《侦探俱乐部》读后感(八):很真实的推理小说

  这里说的真实可能要排除最后一篇《蔷薇与刀》。

  其他四篇看上去确实没有跌宕起伏,案件也没有多复杂,侦探的作用只在于把他们看到的告诉我们,也告诉委托人,而判断谁是凶手、怎么作案就是相关人等自己的事了。

  警察也无例外的唱配角,甚至第4篇《使用方式》中还判断错了方向,而且最可耻的还不是单纯的做出了错误的判断,而是完全被凶手引入了他们所创造出的场景中。

  第一篇《伪装之夜》就写得很有趣,也很有人性,也相当真实。藏匿尸体的计划发生在三个毫无作案动机的人身上,而最后还被侦探识破了他们的阴谋,很滑稽。

  第二篇《圈套之中》那份凶手下手前突然叛变这一招着实有点难以置信,但这小曲折所带来的迷惑、以及后来说出来的主谋和潜在受害者的暧昧关系相结合就显得十分有趣了。

  第三篇《委托人之女》难得在结局充满了阳光,整个故事也并没有真正的凶手,嫌疑人们都是为了保护自己爱的人或自己的爱情。不过故事给我的感觉就是女主角,也就是死者太矫情了。婚外情没想到好的解决方法居然企图私奔,私奔不成就自杀,这点看来略显荒唐。

  第四篇《侦探的使用方式》虽然案情扑朔迷离,但也并没有过多的推理环节,就是故事水到渠成后,真相大白。而作案具体细节由凶手门自己说出来也不是很让人看得顺畅。

  第五篇《蔷薇与刀》涉及过多伦理剧情,不多讨论,作案手法也相当有难度,所以推理起来没啥意思,可谓本书的小败笔。

  《侦探俱乐部》读后感(九):沉默的侦探

  之所以没有给五星评价,是因为翻译总有些违和感,让我不时因为对文字的不适忘记情节。

  名为“侦探俱乐部”,但事实上,侦探们出场的机会并不多,每一次都是相似的、寥寥几笔的描写,像是单调的镜头,低调而客观地记录着发生的一切。

  他们是缜密的真相机器,分析着每一丝线索,推断、验证、排除,精密地推演出结论。甚至在得出结论后,也只是沉默地交上一份答卷,让人恍然大悟,原来真相早就摆在面前。侦探们依然游离在事件之外,为什么不呢,只不过是工作而已。

  直到读到《侦探的使用方式》,当侦探们做出自己的反击时,沉默的氛围突然被打破,忽然发现,原来他们不只是记录者,不只是分析员,也是故事中鲜活的一部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