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非理性的人》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非理性的人》的读后感10篇

2018-08-30 05:28: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非理性的人》的读后感10篇

  《非理性的人》是一本由[美] 威廉·巴雷特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41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非理性的人》读后感(一):尼采-力量意志

  总体来说,尼采的力量意志征服了我的思想逻辑。海德格尔对于我来说像是一个循循善诱导师温柔而又深沉地照看着这个异化的西方人类的思想。克尔凯郭尔的美学伦理宗教层面分析让我可以另一种思维方式理解人的行为意志。从存在中去探求真理真的是一个无穷而又漫长的路,只有亲身踏上这个存在着生存着的人生才能机会体验去思量去领悟

  萨特对存在主义的二元对立的确也很有趣新颖。或许有趣不太合适用来形容哲学,但是我在读和思考本书的文字和思想的时候,真的有被愉悦到。之前度过萨特的《存在主义》的一本薄薄的小册子。里面提到跟法国大革命期间人的思想和行为的解剖。这里了解了尼采的力量意志,再一次让我觉得这种力量意志的自在存在的领先超越概念

  读哲学是为了认识自己为人存在的意义学习心理学是为了了解人存在的多样性,如何就成为了当下和现代的人。

  《非理性的人》读后感(二):人不是存在者,是存在

  一本关于存在主义源流的振聋发聩好书。过去的两三百年,人类(主要是西方人)从神学的怀抱投入科学资本崇拜,我们自以为找到了最强大的力量即理性并引以为人的本质,理性带领创造前所未有奇迹,以至于终将走到无限完美未来。 存在主义则提醒我们脚下虚无的深渊。理性指导我们将自然视为待征服和利用的客体,走出地球,还有火星太阳系宇宙,征服是无止境的,它不能赋予人意义。我们甚至掌握毁灭地球和自身的核能力。人的物质探索不能令精神丰富起来,反倒被推向恐惧空虚。 人自身也前所未有的抽象化了。我们不再是一个个具体的人,而是社会理性安排发挥特定功能工具。人的价值日益用占有以及产出财富的多寡来衡量。一切组织国家亦然。一切都异化为可以计算的工具。过去的一百年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还有天知道多少次人类曾经在核战争边缘。人是多么健忘动物啊。理性的辉煌王国随时可能崩溃。 存在主义是我们这个时代产物。基尔凯戈尔,尼采,海德格尔,萨特,提醒我们人的有限性。作者说,随着爱因斯坦和哥德尔证明物理学数学的有限性,科学才终于追赶上了康德。 人既然赶走了上帝,现在是站在虚无中了。我们不是征服者,也不是可以和外部划分界限的被概念定义的存在者,我们首先是存在,是与周遭与时间融合的"场"。 我和作者有相同感觉,存在主义明显佛学道家思想相通,诸如承认虚无,焦虑不安人性阴暗面,人与万物合一。东方思想是不容被轻视的圣殿

  《非理性的人》读后感(三):拨开存在主义迷雾

  第一编

  我们每个人拥有太阳王路易十四的物质生活,而精神却未必比那个时代的人丰赡。焦虑,孤独,与真实的自我撕裂,个性丧失,体味痛苦思考自我的时候就自然而然和哲学产生联系。可能存在主义现在看来已经不够时新,不过既然我们并没有摆脱它所阐述的处境,不如了解一下。

  存在主义与注重逻辑的科学实证主义与痴迷历史大社会的马克思主义不同,它关注当代文明下个人的身份经验

  宗教的符号褪色后,人们失去了永恒世界安全寄托,也失去了借以连接和认识超越的梯子资本主义带来的集体化将人抽象成了职位技术爆炸使人拥有了富营养化的外在生活,掩盖了人在内部的空虚,同时也带着失控危险。数学的悖论物理的测不准,科学受困于自身,也开始追问自身。战争,经济危机政治运动,社会随时都会把人抛出。现代人,对于自己,对于上帝,对于社会都是陌生人

  艺术是时代之于人的镜子

  现代艺术常常被诟病艰深,难道人们对所处世界的理解就那么清晰吗?反符号反传统只是现代艺术的表面,它首先承认人们精神的贫困运用审美东西力图贴近粗野的世界。由文艺复兴的立体,到再次把三维展现在二维,预示着人类精神世界的内转。这种夷平,是人们无法追求较高实在必然,在时空均一,无高潮,去中心化,无价值差异舞台背后,人盲目绝对走向死亡。

  第二编

  希腊文化是西方理性主义的滥觞,希伯来文化则注重信仰。存在主义是反理性的,和希伯来精神契合。

  中世纪的神学家之所以可以论证上帝的存在,说明在其眼里,信仰不仅包含了人的非理性,也是包括理性的。

  中世纪认为存在相对于时间是超越的,绝对的,其与本质是否为一体,否则哪个为先是西方哲学史的长期问题。然而由于个体经验的差异,以及偶然性的必然,这样的争论出现僵局。对此,现代存在主义认为,时间也是我们存在的一部分

  自然和死亡是近代以来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经常讨论话题回归自然的要求是人们反抗理性带来的不自由孤独感,要求重新贴近存在,寻求与宇宙,与更高实在的联系。人只要顺从惯性,就可以麻木生活而不必面对哲学问题,只有被摆到死亡面前,才能意识到个体自我的绝对孤独,生命的偶然性。死的意义恰在于其对生的价值的启示,这就是关于死亡的存在主义观点

  第三编

  基尔凯戈尔论哲学,出于一种自发的宗教热情。他与黑格尔的论证不只在于存在不能从理性中推导出来,而在于把存在引入了生活。人们通过选择感知自己的存在,个体高于普遍人才能受感召去突破。而基督教,也仅仅与个人相关。

  尼采提出了无意识的凶猛,《查拉图斯特拉》主题是人如何变的完整,人的完整应该包括恶的部分也包括平庸的部分。人们不忍直视恶,尼采偏要强调恶,而他自己却不能接受另一个部分,平庸。“上帝死了”是什么意思?宗教曾经把人的价值置于超感官世界,而这样一个较高层次的永恒如今一去不复返,尼采提出替代这些价值的就是力量。西方传统思维方式中,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主体与客体的对抗带来了对权力意志的颂扬。力量意志,就是支配的能力与欲望,它以其自身的扩张目标。然而,既然有扩张的可能,必然存在力量外的空间,这个空间让人不得不直面虚无。而且,狂暴的力量和对抗让现代人觉得,必须要找一个能纾解这种紧张答案

  酷炫的海德格尔认为,存在是一个场,不仅是空间,而且是时间上的。是一切存在物得以存在的场景。存在不能理解为一个对象,而是“去存在”,这样就把存在落实到生活当中。死亡是存在的一种极端的内在可能性,而焦虑则是一种对否定(不存在)的恐惧。海德格尔就此把非存在带入思想。

  萨特首先是一个怀疑论者和无神论者,尽管存在主义是反理性的,但他是笛卡儿二元主义和理性的继承人。萨特认为,人是不断超越的。自我是一个在它中心一无所有气泡故人需要行动意志来挣脱这虚无。作者对萨特提出了一些批评,萨特提倡的自由是无根的,他对无意识的否认使得他的存在主义心理学自身有矛盾,并且他的心理学基本是一种男性心理学。其并未解释主体的场景也就是存在的先在,因此并未超越海德格尔的层面。

  第四编

  处于理性主义下的人越来越不思想,技术和官僚政治作为理性主义的两个蛋,支配着我们的生活。当时的美国人没有意识到人类实在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在苏联变成了维护权利的工具。不思考人的实在,会给带来毁灭性后果

  存在主义企图把完整的,日常生活中的人带进哲学,自然就要思考死亡焦虑罪恐惧绝望。使人之为人的并不是他的理性,相反,正是人的存在和自我超越锻造了理性。相对于隐蔽生命力量,理性只是存在的一小部分而已。

  附录

  存在是否是一个谓词?

  答案一,否认存在;答案二,从一种严格的逻辑语言中逐出算符;答案三在于动词“是”的意义,——时间是存在驱逐不了的特征

  东方哲学的呼应

  东方哲学靠近存在的方式充分体现在日常习惯胜利中。

  西方的理智是脑的哲学,东方哲学则属于“心”,人只要还被禁锢在他自己的理智里,他就不可能获得真理,正是所谓的大道无言,大智若愚。

  东方人遭遇虚无的心情也与西方人不同,中国道家发现“太虚”时心情安宁平静乃至喜悦。对佛教徒来说,虚无观念可以在他们身上唤起对众生怜悯

  (Ps 这里的中国哲学支的都是道家思想,作者对东方哲学认识貌似也没有很深入

  《非理性的人》读后感(四):非理性的人对整体的人

  梳理一下这本书的结构

  二戰後存在主義作為新聞傳來時美國哲學的一般情景:專業化,學院化,科學化。與生活相背離,成了純粹的智力活動。存在主義的傳入部份地改變了這一圖景。因為存在主義是一種能夠走出學院大門走入大千世界的哲學。它關心的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活生生人本身,包括人的焦慮、死亡等。它力圖掌握整個人的形象,儘管為此它也就必須去揭露他的存在中的一切黑暗可疑的東西。

  那麼產生這種哲學的我們這個時代的歷史特徵是什麽呢?作者從宗教的衰微、社會的理性安排和科學與有限性這三個方面對此進行了分析。首先是宗教的衰落。在當今時代,宗教的地位在逐漸衰落。國家,這個世俗的機構,其地位比任何一個教會都要高。宗教不再是人的生活的無可爭議的中心和支配者,而教會也不再是他生存的最後的無可爭議的家或收容所。新教,科學和資本主義的發展促進了這種現狀。其次是社會的理性安排。這是一個理性的社會。在這個社會里,世俗的目標,而不是精神的目標,最終升到了支配地位;經濟的合理組織已經增加了人支配自然的力量;從政治上看,社會也已變得更加合理,更加講究功利、更加民主,並且也造成了物質的豐富與進步。但是,戰爭、經濟危機等非理性、層出不窮又預料不到的實物給了理性當頭一棒。人們被三重異化了:不僅對於上帝和自己是陌生人,對於提供他物質必需品的龐大社會機構也是個陌生人。最後是科學與有限性。科學的有限性已經從多方面表現出來了。比如說物理學。關於組成世界的基本物質這個論題,很多人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原子量子、弦理論、M理論。但始終不能被證明。可以說科學的有限性,即人的有限性,在這裡體現出來。總結一下,就是,當代人失去了信仰,但是又被現實社會所異化。體會到深深的虛無感和無意義感。

  作者接著用現代藝術來展現我們這個時代的歷史特徵。1. 海明威P57:與抽象概念決裂,強調一個人實在地感受到和感覺到的東西。對理性的挑戰。2. 高潮的夷平:繪畫和文學。繪畫P64:立體主義。文學P65:《尤利西斯》反高潮,情節水平發展。描寫的正是我們生活的平庸、散亂、無邏輯。對理性傳統的挑戰,也是對我們實際生存方式的重視。3. 價值的夷平:傳統注重崇高與平庸的等級秩序P73。但現代藝術夷平了這種價值等級。普通的對象,例如桌子瓶子眼睛等也成爲了不朽的繪畫題材。這意味著主導秩序的理性的破產。

  講完了背景,作者開始挖掘西方傳統中存在主義的源泉。他先將希伯來文化和希臘文化做了一個對比。希伯來文化理想的人是有信仰的人;對希臘文化來說,理想的人則是理性的人。希伯來文化並不仰望普遍的和抽象的實物,它始終盯著具體的,特殊的,個體的人;希臘人則發現了普遍實物,發現了抽象的和無時間性的本質、形式理念。希伯來文化的重點是獻身,是人對自己有死的存在的熱情介入;希臘人則像看戲一樣以一種超然的態度來看待存在。對於希伯來人來說,永恆是一個模糊的概念,除非他體現在不可知的可怕的上帝這人身上;希臘人卻認為,永恆是人可望通過他的理性隨時不斷接近的某種東西。用我的話說,就是希伯來文化代表了一種情感,一種對人的生存的激情;而希臘文化代表的則是理性。而希伯來人的特徵才是存在主義哲學一直努力發掘并帶給我們時代以反思意識的東西。但是也不能說希臘文化不帶任何存在主義色彩。雖然柏拉圖強調永恆、共相、理念,然而就其哲學思維活動基本上是個人拯救手段的概念而論,他又是存在主義的。講完了希伯來文化和希臘文化,作者接著講到了基督教這個源泉。他列舉了幾個基督教里的存在主義先驅。教父德爾圖良就是一位先驅。他把他的全部精力和修辭技巧用來反對理智本身。奥古斯丁也是這樣一位先驅。他在《懺悔錄》里展現出了一種主觀的經驗,即人對自我的焦慮的感受,也提出了“我是誰?”,而不是“人是什麽?”的拷問。帕斯卡爾也是一個存在主義先驅。他意識到了人類理性的有限性,人類存在的偶然性。面對著人的是虛無。

  在某些方面,我很贊成作者的觀點。在現在這個科技發達物質繁榮的理性時代,人們確實缺少對自身這個人的注視。也缺少對人的有限性的認識。是的,我們,特別是作為沒有信仰的我們,是必死的。我們應該多去思考我們存在的意義,我們應該以一種什麼樣的方式活在這個世界上,畢竟生命只有一次。同時,我不贊成作者把一個人說成是完全理性的,或是完全整體的。一個人是這兩個方面的結合體。有的人理性地活著,為的就是在死亡面前尋找一個形而上的慰藉。理性就是他的生活方式,就是他對抗人自身焦慮的方式,就像柏拉圖。他創立一個理想國,不就是因為他怕死,所以想在永恆的理念里尋求安慰嗎。而這不正說明了它是一個整體的人嗎?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