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遥远地球之歌》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遥远地球之歌》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9-01 05:25: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遥远地球之歌》经典读后感10篇

  《遥远地球之歌》是一本由[英] 阿瑟·克拉克著作,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90元,页数:24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遥远地球之歌》读后感(一):内容概述

  本书讲了公元3000年之后,太阳爆发出能将整个太阳系生命全都毁掉的巨大能量。地球人类因为提前一千年做出了预测为此做了充足准备。前期的准备包括像火星等其他太阳系行星,但是后来研究发现这样也无法避免。还有用飞船载着优化后的人类胚胎飞往其他星系的行星,萨拉萨星就是这一行动结果。知道后来地球人发明了基于开发真空能量的量子引擎,才得以不带任何燃料进行星际行驶。

  本书的故事讲的正是一艘量子引擎飞船上的地球人,在地球灭亡前期出发,在以光速的十分之一速度开往目的地萨根二行星的路上,因为飞船船体受太空例子高速碰撞造成损伤需要在萨拉萨行星稍作休息,取一写冰块作为飞船的保护盾。他们本以为萨拉萨星球播种计划失败,但是发现其实这个文明已经生存了七百多年。因为萨拉萨人基因中的嫉妒、好战等劣质基因被除去,这些人热情好客,对别人没什么戒备心理。他们热情招待了地球人,并愿意把冰给他们。地球人和萨根萨人和睦生活在一起,不过最终地球人在保护盾做好之后还是开启了去萨根二星球的旅程

  看亚瑟克拉克的作品常被里面温暖人文精神所萌到,这和大刘的黑暗森林理论截然相反。跟其他文明的接触,他首先想到的善意的,无害的。萨拉萨人热情迎接了地球人,他们的总统问地球人能待多久,目的是为了看他们能否参加两年后举办待运动会;地球人也愿意把他们先进技术输送给萨拉萨人,并帮助他们各种杂七杂八的技术问题---比如山上的天线坏了,或是湖里布的电网被破坏了。

  书中还是充满了人类文明对自身的自信骄傲。地球人所谓的不干预原则,指的是如果一个星球上已经有进行有氧呼吸陆地生物了,则应该让他们自然进化不予干预,因为不适移民或播种。他们默认的是即使发现这样的星球,很可能上面的生物文明程度在地球之下。关于萨拉萨星上发现蝎类文明,他们的反应也是这个文明处在人类的“农耕时期

  感觉书中很多故事可以展开写很多,比如蝎文明跟人类文明的冲突,萨巴拉人想留在萨拉萨星上,搞了哪些破坏,最后结果怎样,等等。

  《遥远地球之歌》读后感(二):读 [英] 阿瑟·克拉克《遥远地球之歌》

  库布里克的不朽之作《2001太空漫游》的小说作者。这本书成为《2010太空漫游》2010: Odyssey Two(1982年)的蓝本。

  1 什克罗夫斯基和萨根在1966年出版的《宇宙中的智慧生命》。

  31 星际旅行的困难上,减速和加速同样困难。

  39 量子涨落(不确定性原理允许在全空无一物的空间纯粹空间)中随机地产生少许能量,前提是该能量在短时间内重归消失。产生的能量越大,则该能量存在的时间越短,反之亦然。当我们测量能量E和时间t时,测得的能量E越准确,那它存在的时间t就越不确定;反之,t知道的越精确,那涨落涉及的能量就越不确定。它们之间的关系遵守一定的原则:△E×△t > h/2π(h是普朗克常数)。涨落涉及的能量与它存在的时间之间的乘积总要满足大于 h/2π 这个值。量子涨落看似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但这种涨落发生在空间中的任何地方,而且能量存在的时间非常短,时刻一到,它就要消失,所以在大尺度上,能量守恒定律并没有被破坏。不过,上世纪60年代末,有人想到一种可能性物质或能量的万有引力本身具有负的能量(因为引力是吸力,假设无限远的势能是0,那么当物体靠近后因为引力做功使得其势能为负值)。当涨落产生的能量产生的瞬间,它又产生了一个引力场,引力的负能量与物质(或能量本身)对应的正能量互相抵消,使整个系统看起来并没有多出能量,所以量子涨落没有违反能量守恒定律。)

  44(读一下几十年前的科幻小说,就知道人类社会的进步速度远没有想象迅速

  94(卡尔-萨根的影响力确实非常巨大)

  213 (会有人将佛骨带往群星吗?)

  《遥远地球之歌》读后感(三):大神,膜拜

  看科幻小说是受儿子和花影响

  一直对自己智商没信心,怕看不懂,硬着头皮看下来,原理忽略,只看故事也是好的。说科幻小说的文笔不好的,也许是看惯风花雪月的描写,不明白真的文笔是什么。就我看的这几本,科幻小说的文笔普遍硬朗质朴

  这本还是读客的一种。读客出书良莠不齐,但是科幻小说这套真不错。满全的。前阵子看了克拉克的那个短篇集,这本是我看的克拉克大神的第一个长篇。

  他的故事是发生在地球毁灭之后了,我觉得他最厉害得到是他是实证的。根据目前的科学设想可能存在的样子,技术上如何达到,这也太前瞻了。太让我膜拜了,不是天马行空的乱想的。按他的思路完全是可能的,只是某个技术还没达到而已。而且他的宇宙观浩瀚瑰丽孤独。我不知道该怎么说,就是大神,请接收我的膜拜。

  看到有人说这里面的库尔玛就是他斯里兰卡的同性爱人,觉得很伤感。外星球会不会就是他的斯里兰卡。有机会应该去看看那个美丽国家

  有关地球的记忆还真的需要存在嘛?忘记历史意味背叛,历史是谁写的呢。我看书看的目不暇接,不知道该怎么办。

  日子天天过去。我觉得自己越来越中庸随大流随遇而安

  《遥远地球之歌》读后感(四):这两段才是干货

  第一段原文(P225):

  ……她问我:“悲伤的目的是什么?它在生物学上有什么功能?”

  真奇怪,我居然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

  我们完全可以想象这样一种智能生物:它们记得死者,却又完全不带感情,或者根本就不记得。那将是一个丝毫没有人性的社会,但它们至少能像地球上的白蚁护着蚂蚁那样成功

  悲伤是否是爱的一件意外产品?甚至是一件病态的副产品?要知道,爱的确是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一想到这个,我就有了种既奇怪又烦恼的感觉。不管怎么说,人正是因为有了感情才成其为人。诚然,每一次爱,都是在往时间和命运这对强盗手中交付一个人质,可是谁又会因此放弃爱呢?

  伊芙琳,米蕾莎常跟我谈起你。她不明白:一个男人怎么可能一生只爱一个女人?怎么可能在她死后不追求别人?有一次我用戏弄的口吻对她说:对萨拉萨星人而言,忠诚是和嫉妒差不多陌生东西。她立刻反驳道:他们失去了这两者,但是得到了许多。

  评论:在我看来,婚姻制度肯定是要消亡的。可婚姻制度消亡后,在现实层面也难免消除性&爱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一方面,是否有可能消灭性?性与爱本质上是人作为生物繁衍后代手段。当繁衍后代可以通过科技解决且科技可以提供给人更大的性快感之后,性行为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但问题是,是否没有了性行为爱也就随之消灭?另一方面,是否可能改变性&爱驱动力。用科技对人类进行改造,使人类不会因“繁衍后代”的目的而产生性冲动——在《赏心悦目》里,只是把人脑中的一个开关给关闭而已,从而俊美健壮生育能力强不再成为性&爱冲动的驱动力。但问题是,如果以智识作为择偶标准,只不过换了一种资源的分配方式,到最后还是可能导致私有制(婚姻制)的产生。

  这是个好问题,值得深思。

  ——————————————————————————————

  第二段原文(P232):

  时光呼唤

  库尔玛·罗伦森出生时,星舰麦哲伦号距离萨拉萨星不过几光时的路程。但此刻孩子父亲已经进入休眠,要三百年后才能听说他诞生消息

  无梦的沉睡将横跨第一个孩子的整个人生,想到这里,罗伦就不禁流泪。等到悲痛缓解时,他将开启数据库,调出一直等候着他的资料。他将目睹儿子长成男子汉,听见他的声音穿越几个世纪送来问候,而这问候他永远无法应答了。

  他还将看到(绝对无法避免)曾经躺在自己臂弯中的女孩渐渐衰老,直至死去,这在她是几个世界之前,但在他不过是上周的事。等他从那满皱纹的双唇间听见最后的道别,她的身体早已化作了尘土

  他的哀伤深入肺腑,但终究会渐渐褪去。前方的天空已经沐浴在了一轮新太阳光辉。不久之后,就会有一个新的生命诞生在一颗新的行星上。现在,这颗行星已经在牵引着麦哲伦号飞向它最后的轨道了。

  终有一天,痛苦将会远去,唯有记忆长存。

  (全书完)

  评论:就算掌握了光速旅行的技术,没有即时通讯的星际旅行也太折磨人了。什么时候人类采用新的繁衍方式,什么时候人类才能成为宇宙的霸主。爱是人类最大的优势,也是人类最大的弱点

  《遥远地球之歌》读后感(五):【笔记】《遥远地球之歌》

  35:

  quot;真空"的真相是“超空间”,它是一种致密极点却又仿佛泡末状的结构。人类已知的最致密的物质是中子星,每立方厘米都压缩了千万吨物质,但是和“超空间”相比,它只不过是一缕虚无缥缈幽灵而已。

  真空本身就在波动着。

  空间的颗粒性之所以难以察觉,不仅是引起微小,更是因其暴烈。

  这些泡沫不断破裂,每次破裂都释放原子弹爆炸的能量,它们吸收这些能量,再倾吐出来,不断地吸收、倾吐,直到永远。

  量子引擎的能量来源,说的像永动机一样,不过就像阿sir说的嘛“任何科学出现之初,都与魔法无异 ”,姑且当成拓展想象力的小点心了。

  92

  因此根据“元法则”,凡是大气中含有氧气的行星都不能殖民。不过说句老实话,要不是量子引擎确保了航程和动力的无限,我很怀疑人类是否会做出这么极端决定

  121:有人说过,量子引擎的真正目的可不是探索星空这种小事,总有一天,我们会用它产生的能量阻止宇宙塌缩成黑洞,然后开辟出一片新的宇宙。

  除了科幻小说家,谁还敢这么说。。。

  192

  神学家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才算出结论,又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才让几乎所有的聪明接受这个结论:坏事发生的频率好事相等。此前早就有人猜测宇宙的中间符合概率法则,这下终于得到了证实。 也就是说,所谓“恶的问题”根本就不存在。让宇宙仁慈,就好比让人在完全随机的赌局中总是获胜一样。

  他证明一切知识都具有根本的局限性,因此“全知”的概念逻辑上就不成立

  甲问乙:宇宙为什么是现在这样?乙回答不然还能怎样?

  别因为是我说的就什么都信,严肃的哲学问题是永远无解的。

  215

  尽管在技术上已经没有改进余地,但作曲家总能谱出新的曲子,这一点怎么看都是个奇迹

  225

  她问我“悲伤的目的是什么?它在生物学上有什么功能?”

  “悲伤是否是爱的一件意外的副产品?甚至是一件病态的副产品?要知道,爱的确是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一想到这个,我就有了种既奇怪又烦恼的感觉。不管怎么说,人正是因为有了感情才成为其人。诚然,每一次爱,都是在往时间和命运这对强盗手中交付一个人质,可是谁又会因此放弃爱呢?”

  213:

  这是几个亲爱老朋友送给我的,那是我在地球上的最后一晚,他们对我说:“万物都不长久,但这东西我们已经守护了四千多年,你就带着它去星星那里吧,带上我们的祝福。”

  “它装的是一个人的遗骸。那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人物之一,就是他,创立了唯一不曾被鲜血染红的宗教。他要是知道,在他死后四十个世纪,会有人带着他的一颗牙齿飞向群星,一定会觉得非常有趣的。”

  阿sir果然对佛教情有独钟啊。

  217:我当然知道柏拉图的亚特兰蒂斯从来就没存在过,但正是因为这点,它也永远不会灭亡。

  《遥远地球之歌》读后感(六):在“后地球毁灭时代”,两种地球人相逢、冲突、融合与致敬

  故事讲述了在后地球毁灭时代的萨拉萨星上,一批早先通过星际远航在萨拉萨星上定居的人,与几千年后乘着麦哲伦号路过该星球短暂寄居的两种人(或所代表的两种社会)之间的相逢及冲突。

  萨拉萨星人在该星球上已经繁衍了几百代,他们在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愉快地生活着。这是一个趋于饱和的星球,比如开头说“塔纳镇的网络使用率从来没有超出过百分之九十五,但是话说回来,这个数字在任何时候都没低于百分之八十五。”它维持在一种脆弱平衡状态,所以面对麦哲伦号的降落、听闻它可能不再远航的传闻时,对这种入侵会惶恐不已。

  因为在这座小小的星球里,除了要担心克拉肯火山的爆发、三岛间隐约的矛盾冲突外,好像真的没有什么额外的压力,“它们没有受过什么挫折”,所以连这里的人,也都单纯而善良、注重活在当下、安逸于现有的安稳,总统天天寻思的是办运动会,甚至算得上年轻有为的布兰特在米蕾莎的眼里还是显得不求进取。

  但麦哲伦号上的地球人不同,他们目睹了地球上所有的繁华在最后一刻烟消云散。他们的船上,载着的是地球毁灭前科技发展的最高成果,它们拥有着地球最后的生命胚胎,这是母星再次复兴壮大的希望。

  因此除了为数不多的几个人决定定居外,大多数船员选择了远航。罗伦就是其中的代表,当麦哲伦号再次起航之时,他毅然地选择了职责,而非家庭。对麦哲伦号来说,它的征途是萨根二,甚至是更遥远的星辰大海,所以即使中途出现“麦哲伦号综合症”事件,再次起航也是它必然的方向。

  作者创造了一个平台,让这两类在不同的生活经历、科技水平背景中成长起来的人相遇、碰撞出各种各样的故事。故事的最后,欧文决定离开麦哲伦号,最终定居萨拉萨星;库尔玛却因一次意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去了麦哲伦号。对米蕾莎和布兰特,他们又重新住在了一起,他们计划着第二个孩子,却彼此都明白,罗伦是一辈子都绕不过去的坎儿。

  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麦哲伦号的光临就像一次客人的突然造访,当它再次起航,生活又恢复了以前的样子。萨拉萨人以自己原来的生活节奏继续生活,麦哲伦号选择践行使命飞向另一个星球。在后地球毁灭时代里,这两种人的生活方式和态度多么地不同,但最宝贵的是,没有相互贬低争论不休,没有一意孤行地文化入侵,就像贝克船长最终放过了欧文,正是这种对多样化选择的尊重,让人感动。

  我很喜欢米蕾莎肚子里孕育着罗伦未来的儿子的这个设计。这是一个连接了两个星球的孩子,也是两星之间的唯一纽带和记忆。他将出生在萨拉萨星,可他的心是否会属于这里呢?

  再说说库玛尔死后的安葬,还是觉得有些遗憾。诚然,英勇帅气的他迷恋于萨拉萨星上的一切,注重活在当下,但我想,若不是对麦哲伦号充满向往,他怎会和罗伦成为挚友,又怎会三番五次跑到制冰厂去俯身倾听那神秘的声音,甚至过于沉醉丢失了性命。

  我始终觉得,他的灵魂属于遥远的群星,而选择让他搭乘麦哲伦号远航,等待被复活才是他最想选择的结果吧。乘着自己的舰艇驶入大海,并非不好,只是有丝遗憾。

  海蝎子的描述很有趣,人类将探测器伸入海底,一窥低级文明的掠影。但有趣的是,作者不是从人类这种高级文明的角度进行单方面的悲悯式关照,而是从海蝎子和上帝俯瞰的视角反观人类的行为,是一种观测上的双向互动。海蝎子的世界虽然还未掌握火的技术,储存再多的金属也不能达到质的发展,但毕竟在各种充满智慧的分工及居住环境的构建中,已经可以窥得文明萌芽的身影。

  最后从语言角度说说感受吧,没看原著,所以只谈翻译语言。不过相信大多数优秀的翻译者,都是在尽最大程度还原原著的风格。这本书阅读起来很轻松,语句简短轻快,没有无谓的装饰和故作深沉的描述,不艰涩不隐晦,是一本对读者很友好的书,这也是之所以在地铁上第一次读时很容易就沉浸其中、并在一周之内就看了两遍的原因。

  这是我看完的第一本克拉克的小说,而因为这本书,对作者其他的几本产生了兴趣。我想,这是这本小说“成功”的另一种标志。

  2018年6月11日 2:40

  《遥远地球之歌》读后感(七):还来不及脑补,故事已经结束

  还来不及脑补,故事已经结束

  文/无算

  【整个评论大约分以下六部分,可以按需查看。此评完全剧透。】

  1. 题外话

  2. 关于小说

  2.1 反太空歌剧式的创作

  2.2 POV的变体

  2.3 细节的考据

  3. 关于翻译

  4. 一点感想

  5. 部分中英文名词表整理

  6. 年表整理

  1.题外话

  首先,我要说明的是,这个和小说本身真的几乎一点关系都没有,想要略去不看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不过这一段大概是唯一没有剧透的段落,下面不会再特意标注。

  这个月的某一天周五下班前30分钟,我收到俊老师的消息问“出来吃饭伐”,我便很开心地答应了下来。中间的黑历史暂且按下不表,总之到了后半夜,大家酒足饭饱开始胡侃,不知怎么说起了《三体》和大刘,然后俊爷开始向我们推荐阿瑟·克拉克,我就随便说了一句看不懂啊智商不够。她说其他书随便你,《遥远地球之歌》(以下简称《遥》)一定要看,随后又把故事说了一半,并且承诺下个礼拜带书来,看完一定要写个评。

  ……我就是被这么做进套里的。

  2.关于小说

  2.1【反太空歌剧式的创作】

  一切热爱作者八卦的人,都绝对不可以错过任何大咖任何单行本的前言,不论是托尔金、斯蒂芬金、保尔柯察金(不对)……还是眼前的阿瑟·克拉克。

  《遥》的前言里,作者提到了对于太空歌剧泛滥的疑惑和不解,尽管他表示很“喜欢那些气势恢宏的作品”(对此我感到存疑),但他又觉得这些作品“属于奇幻,不是科幻。”

  对于奇幻与科幻如何界定这个问题,我们不妨把它交给时间或者其他人。但从前言里,我们能看到作者对于那些庞杂纷繁的宇宙势力设定、剪不断理还乱的人物关系、以及看些看似不明觉厉实际上充满着BUG的伪科学感到了疲劳。这不是他心中的科幻,不过是打着“科学”和“史诗”的旗号与招牌,一如既往地重复着那些千年不变的老梗而已。

  很少有人去关心科技在真实的未来中会如何进步,带来什么、毁灭什么,个体的自我价值认定会有怎样的改观,他对此似乎感到有些沮丧。

  而《遥》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写成的。克拉克用不长不短的二十万字,描写了一艘地球飞船和一批“外星”居民两年间的故事。它看起来根本不像硬科幻。如果不了解克拉克,甚至也许会觉得这故事可能是个文科出身的人写的。故事里没有那些复杂的人物和装置,充满优越感的炫学与说教。“史诗感”这个词像是刻意被隐去了,但承袭着的千年历史和真实感,却让史诗两个字弥漫在整个故事中。

  如果一定要用什么名次来界定文章的话,我选择用“反太空歌剧”这样的标签。它不是十全十美的,可它很好地证明了人文关怀与历史沉重感,并不一定需要宏大的叙述与铺天盖地的战争来支撑。这些东西一直都静静地躺在人们的血液里和琐碎的日常生活中,只是静静等待着智者的发掘。

  2.2【POV的变体】

  尽管相比那些动辄达百人的作品相比,《遥》的出场人物并不多。不过当这些人物被压缩进并不算长的一本书里,密集度相对而言还是略高。

  不知是为了刻意揶揄某些作品,还是单纯为了更好地处理小说,文章整体使用了类似POV(Point of View)的写法。以出场人物为主,同时适时地加入上帝视角的叙述。

  按出场顺序,文章视角包括以下几人:米蕾莎、瓦德伦、罗伦、卡尔多、法拉丁、安妮、贝船长、霍顿、弗莱彻、马库斯、卡琳娜。人数来说,萨拉萨星人与麦哲伦号上的地球人差不多各占一半,不过论到笔墨,显然是地球方面被描写得更多。

  我并不赞同过度解读,但从角色个性方面来讲,至少每个出场的地球人都有着其相对更加明显的个性标签。贝船长代表着“服从”,卡尔多是“智慧”,安妮是“科学”,马库斯是“权术”,弗莱彻是“激进”……作为全文着墨最多的罗伦,很难概括,但最主要的应该是“勇气”与“爱”。

  以这种变体的POV模式,文章通过短短两年的时间线传达出了一个星球千年的历程,在不经意间揭开了很多惊人的真相。不过也是通过这样的模式,作者的部分意图似乎也被隐藏了起来。

  一个有意思的事实是,“小狮子”库玛尔作为全片中花费笔墨最多的配角,却从来只在其他人的视角中出现,甚至之后他的女友卡琳娜都有了一整章的视角叙述,直到最后领到全片某种意义上的唯一一份便当后,才以上帝视角,单独描写了一章葬礼。加上全篇中他几乎是外貌描写最全的一人(且常常充满着性意味),享有一个与自己有关的俗语(另外提到的就只有克拉肯火山了),以及库玛尔的姓“里奥尼达”原为斯巴达的国王……不过已经有人专门论述过这个话题,在此就不再赘述。

  2.3【细节的考据】

  真实感来自对历史的把握、推敲与再造,而文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随便举几个:

  ·“失踪的中微子”

  “失踪的中微子”事件是真实存在的。与文章不同的是,当时的实验并不在科罗拉多州,而是雷蒙德·戴维斯(Raymond Davis)在南达科他州的霍姆斯塔克(Homestake)地下金矿进行。不过与文章中时间线不同的是,在2001年,加拿大萨德伯里中微子观测站(Sudbury Neutrino Observatory,简称SNO)发表的结果中,使用新的中微子观测方法的他们已经找回了失踪的中微子,这也使得雷蒙德终于在2002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克拉肯火山

  几乎可以肯定,克拉肯(Krakan)一词来自于海怪克拉肯(Kraken)。亨利克·彭托皮丹(Henrik Pontoppidan)曾描述过这个海怪如此巨大,以至于被误认为是一座岛屿,与火山喷发诞生岛屿有着微妙的相似点。

  ·米蕾莎

  米蕾莎(Mirissa)的名字其实来自于之后作者所定居的斯里兰卡最南端的一个沙滩名。而当你照着这个地名搜搜当地的照片时,其实可以发现这个地方的慵懒和闲适,与作者所描述的塔纳镇(Tarna Village,其实叫村也行)很有相似感。

  3.关于翻译与书籍本身

  可以感受到编辑还是相当用心的,整个封面在美国Del Rey所出版的封面基础上进行了再加工,算是尽最大可能还原了作品封面(毕竟那个绿油油的原封面似乎不太符合国情)。

  全篇错别字除P12第三行塔纳“阵”(应作“镇”)之外,暂时没有发现其他,校对也相当用功。

  翻译整体行文相当顺,通读没有任何问题。有些很难翻译或者看起来微妙的地方,也适度做了修改。诸如前面提到的“塔纳镇”(Tarna Village)应翻为“塔纳村”的问题,但如果这样翻译,在之后第三章标题中,“镇委会”(Village Council)就会变成乡土气息浓郁的“村委会”……

  硬要吹毛求疵捉毛病的话,关于人名部分,米蕾莎与库玛尔的姓氏“里奥尼达”(Leonidas)一般通译为“列奥尼达”,而之后与弗莱彻一同出现的一位火星人上尉“华纳·瑙”(Warner Ng)的姓氏Ng应作威妥玛拼音中“吴”译,毕竟之前一位叫“多琳·张”(Doreen Chang)的萨拉萨记者已经按此规则翻译。

  同样,作为全球民族融合的大背景下,日文的姓氏也出现过,比如总统的秘书“伊丽莎白·石原” (Elisabeth Ishihara)。而罗伦的妻子“绮塔妮”(Kitani)是否应翻为“木谷”,则见仁见智。毕竟之后出现过其黑人外貌的描述,而罗伦在回忆时,“Kitani”也可能作为名而非姓氏出现。

  此文最后整理了部分英文姓氏与年表,以便各位参照阅读,如有错误,请不吝赐教。

  4.一点感想

  终于还是加了这个部分。把感想放在这里的原因之一是,看了开头不想看,或者只是想拉年表和名次表的人,应该都会忽略这个部分……

  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看完一篇文章,你很想写个评,但又不知道从何写起,看完《遥》的感觉就是这样。其实很多时候,“好看”是一个非常单纯的评语,而描述文章怎么好看的能力,我想我大概有点缺乏……于是对照扫了扫英文版,找了点考据,但光凭这些,一个评论似乎又不是特别完整,所以想了想还是说说自己的感想吧。

  抛开那些条条框框,这是我所喜欢的一个故事,喜欢到连续看了三遍。

  刚开始的时候过剧情,觉得各种即视感和时髦值简直突破天际,大刘、贵志佑介、老虚……这些人看过这个故事吗?他们的作品里有哪些在向这个作品致敬?这是我所想的。《三体》里的云天明与《遥》里罗伦最后的结局,《自新世界》中机器人萌物图书馆与《遥》里被删去的那些作品,《翠星之加尔刚蒂亚》那些过去的往事和一望无际的大海……这些在《遥》里或多或少都见到了影子。而《遥》早在1985年就已经成文了。

  但这本书的神奇点在于,当你还来不及脑补,来不及思考到底发生了什么时,一切就已经结束了。评论标题起名的点就在这里,还来不及脑补,一切已经结束——或者换个说法也行:一切都已结束,全部只能脑补。

  二十万字,作者用平淡到近乎刻意的笔法来写完了整个故事。

  一定要说像什么的话,就感觉是一块压缩饼干,它有很多的营养,但很快就能吃完它,而且只能在胃里慢慢回味——因为如果泡了水它会变得难吃,或者没那么好吃。

  你很难说整篇小说里漏写了什么,但作者近乎偏执地克制发挥,把文章压缩到了现在这样一个程度。

  几乎可以想象到如果是大长篇,这个文章的开头会是怎么样:

  -----以下为脑洞分割线-----

  1968年。可达他州地下金矿。

  巨大的中微子观测机运作着,周围的科学家兴奋地记录着数据。小助理在旁边疲累地看着这一切,昏昏欲睡,对他来说,他只希望这一切可以早早地结束,然后回到家里好好地睡上一觉——哪怕是回到研究所都好,这里的气味他真的是受够了。

  与此同时,科学家的双眼却紧紧盯着纸上的数据。他死死地盯着,仿佛那些是自己未曾见过的恶魔。摘下眼镜的双手微微颤抖着,另一只手上的笔已经摔到了一边。

  “不,这不可能……”

  -----以上为脑洞分割线-----

  诸如此类。

  然后秘密会议召开,宣布地球即将毁灭,《2012》式的展开,洋洋洒洒五十万字后,打上一个《遥远地球之歌:序章》的标题,此时连第一艘播种飞船还没有问世,而男主角一定是那个小助理。

  按照这样,可以把整个故事从“序章”开始,一直到“火星开垦篇”、“播种飞船篇”、“末日贵族篇”、“绝地转折篇”、“萨拉萨星篇”,然后到“萨根II”,进入故事第二季,把火星开垦的故事换一批人再来玩一遍。光第一季的话,四百万字应该都没有什么问题。

  克拉克偏不这么搞。他如同一个午后晒太阳的老人,碰到邻居家的孩子缠着他说要讲故事一般,懒懒散散地把那些激动人心的故事全都清汤寡水地说完了。讲到日暮西斜的时候,正好麦哲伦号即将起航前往萨根二,他便草草告诉我们之后男主角的动向,便收了椅子回去听着广播做饭,然后看看电视睡一觉,醒来又是一个并无新事的早晨。孩子第二天还来,吵吵着要听其他的,他说“没有啦都说完啦”,在院子里静静地浇花。

  总有一天孩子会懂,但不是现在。

  而我们大概就是这样的孩子。

  故事里有太多动人的段落,关于神的争论,书籍的删改,宇宙的起源,领导者的姿态……但他就这样轻松地说完了。

  这是年月给予他的智慧。

  至少在现在,我学不来。

  5.部分中英文名词表整理

  萨拉萨 Thalassa 星球名

  塔纳 Tarna 镇名

  塔纳人 Tarnans 复数

  米蕾莎·里奥尼达 Mirissa Leonidas (名为斯里兰卡某海滩,姓为斯巴达国王)

  布兰特·法考纳 Brant Falconer(姓氏15章出现)

  库玛尔 Kumar 米蕾莎之弟

  赫尔嘉·瓦德伦 Helga Waldron 镇长(Mayor)

  查理·西蒙斯 Charlie Simmons 议长(Councillor)

  克拉肯 Krakan 萨拉萨星火山名,曾爆发

  麦哲伦 Megellan 星舰名

  罗伦·罗伦森 Loren Lorenson 男主

  瑟达尔·贝 Sirdar Bey 麦哲伦号船长

  无敌神剑号 Excalibur

  摩西·卡尔多 Moses Kaldor 最年长者,70+

  伊芙琳 Evelyn 卡尔多的电子幽灵,其妻名(?)

  艾德加·法拉丁 Edgar Farradine 总统

  伊丽莎白·石原 Elisabeth Ishihara 总统秘书

  玛丽·牛顿 Mary Newton 麦哲伦号医务总长(Chief Medical Officer/Surgeon-Commander)

  马林纳 Malina 副船长(Deputy Capatain)

  莱斯特 Lester 布兰特外甥

  贝爷雷霆/贝雷 Bey Thunderbolts/Beybolts

  绮塔妮 Kitani 罗伦妻子,黑人,疑应作木谷

  欧文·弗莱彻 Owen Fletcher 上尉(lieutenant),火星人

  华纳·瑙 Werner Ng 上尉,疑似姓吴,火星人

  兰吉·文森 Ranjit Winson 上尉,火星人

  卡尔·鲍斯莱 Karl Bosley 同上

  多琳·张 Doreen Chang 萨拉萨广播公司著名记者

  萨根二 Sagan2 星球名

  库玛尔的赛艇 Kumar's Kayak

  萨拉萨星人 Lassans 19章出现

  卢克蕾齐亚·博尔吉亚 Lucrezia Borgia

  美莎丽娜 Messalina

  福斯蒂娜 Faustine

  美女珊珊 Pretty Polly (Polly来自Polyp,珊瑚虫)

  安妮·瓦莱 Anne Varley 麦哲伦号科学官,博士

  撒巴拉人 Sabra

  比尔·霍顿 Bill Horton 上尉

  露丝·奇莉 Rose Killian 卡尔·鲍斯莱恋人,萨尔萨星人。

  玛丽安 Marion 露丝好友,恋人为地球人。

  宝莲 Pauline 玛丽安闺蜜名。

  斯韦特拉娜 Svetlana 宝莲闺蜜名。

  克丽丝多 Crystal 斯韦特拉娜闺蜜。总统之女。

  伊丽莎白·温莎 Elizabeth Windsor 地球最后一任总统

  马库斯·斯坦纳 Marcus Steiner 钱地球调查局首席科学家,犯罪学教授。

  库尔特·哥德尔 Kurt Godel

  卡琳娜 Carina 库玛尔最后的女友

  6.年表整理

  《遥远地球之歌》大事年表

  由于文章大部分事件没有被详细记录时间,年表为结合之后附录与文章中信息结合推断而成,这是第一版(也不知道会不会有更新),如有错误还请不吝指正。括号中为信息来源,“C”与其后表示具体章节,“附”为附录。

  1956 中微子被观测到。(C2、附)

  1967 发现太阳的中微子异常。(附)*

  1970(约) 物理学家在可达他州(现实中为1968年南达科他州)地下金矿中建造了一个大型中微子探测器,探测发现,来自太阳的中微子比理论预言减少了1/3。“失踪的中微子”逐渐升级为科学丑闻。(C4)

  2008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于科罗拉多的阿斯本市召开秘密会议。后联合国提交编号“55/08”公报《有关太阳反应的若干备忘录》,宣布地球即将毁灭。

  2050(约)第一个卫星宗教,“新摩尼教”产生。 (C46)

  2000-2200 发生星际探测器。(附)

  2300 制定机器播种船计划(附)

  2364(约)“撒巴拉人”开始开垦火星。(C29)

  2400-2600 播种开始。(附)

  2553 第一搜播种飞船开往人马座阿尔法A星“帕萨迪纳”行星(C5)

  2571 开往萨尔萨星的播种飞船启航。(附)

  2700 原始冰冻胚胎技术被废弃,遗传信息提取技术开始被利用。(C5)

  2786 帕萨迪纳任务完成,很快火种熄灭。(C5)

  2864(约) 图书清洗项目启动。(C24)

  2999 最终千年开始。(附)

  3000 人类发现几十颗与地球相仿行星,距离太阳较近的几颗行星的地图绘制完毕。

  3109 人类登陆萨尔萨星。(附)

  3209 萨尔萨星人建国。(附)

  3411 谢尔盖·迪·皮耶罗出生,撰写《亚特兰蒂斯哀歌》。(C52)

  3500(约)大部分宗教淡出。当代摩门教(Latter Day Mormons)与先知女儿教(Daughters of the Prophet)制造播种飞船。

  3505 最后一届全球议会召开,通过未来行星殖民的纲领《日内瓦章程》。凡是大气中含有暗器的行星都不能殖民。(C21?)

  3595(约)罗伦·洛伦森出生。(C7)

  3500-3600 量子引擎发明。(附)

  3600 地球开始全面禁止生育,大移民(C41、附)

  3600(约)最后一艘播种飞船“无敌神剑号”于地月拉格朗日点起航。(C7)

  3617 麦哲伦号启程,时任总统伊丽莎白·温莎巡视结束回程时因飞船爆炸身亡。(C42)

  3620 地球毁灭(附)

  3864 麦哲伦号到达萨尔萨星。(附)

  3865 麦哲伦号离开萨尔萨星。(附)

  4135 麦哲伦号到达萨根二。(附)

  《遥远地球之歌》读后感(八):摘抄

  35

  quot;真空"的真相是“超空间”,它是一种致密到极点却又仿佛泡末状的结构。人类已知的最致密的物质是中子星,每立方厘米都压缩了千万吨物质,但是和“超空间”相比,它只不过是一缕虚无缥缈的幽灵而已。

  真空本身就在波动着。

  空间的颗粒性之所以难以察觉,不仅是引起微小,更是因其暴烈。

  这些泡沫不断破裂,每次破裂都释放出原子弹爆炸的能量,它们吸收这些能量,再倾吐出来,不断地吸收、倾吐,直到永远。

  92

  因此根据“元法则”,凡是大气中含有氧气的行星都不能殖民。不过说句老实话,要不是量子引擎确保了航程和动力的无限,我很怀疑人类是否会做出这么极端的决定。

  122

  地球上的大城市都被做成了缩影、恢复了生气。罗马、巴黎

  伦敦、纽约,冬去春来,日夜更替,游客、商人、学子、恋人,大家在他眼前各自忙碌。常有人意识到正在录影,于是扭过头来,冲着几个世纪后的观众莞尔一笑。看到这一幕,没有人能无动于衷。

  144

  实际上,人类的家谱树肯定是互相交杂、无法理清的,一百代之后,任何两个人都会有亲缘关系。

  149

  除了读书,他还接收过几万亿字节的记忆植入。尽管以那种方式输入的信息算不上真正的知识,但只要你记得住提取码,还是能派上用场的。

  170

  是的,负罪感,尽管这不是我们的错。我们是幸存者,是唯一的幸存者,而幸存者都会为自己的幸存感到内疚。

  189

  无论是那个神......

  神学家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才算出结论,又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才让几乎所有的聪明人接受这个结论:坏事发生的频率和好事相等。此前早就有人猜测宇宙的中间符合概率法则,这下终于得到了证实。

  也就是说,所谓“恶的问题”根本就不存在。让宇宙仁慈,就好比让人在完全随机的赌局中总是获胜一样。

  他证明一切知识都具有根本的局限性,因此“全知”的概念在逻辑上就不成立。

  甲问乙:宇宙为什么是现在这样?乙回答:不然还能怎样?

  别因为是我说的就什么都信,严肃的哲学问题是永远无解的。

  215

  尽管在技术上已经没有改进的余地,但作曲家总能谱出新的曲子,这一点怎么看都是个奇迹。

  225

  她问我“悲伤的目的是什么?它在生物学上有什么功能?”

  “悲伤是否是爱的一件意外的副产品?甚至是一件病态的副产品?“

  《遥远地球之歌》读后感(九):只有一个假设的科幻

  只有一个假设的科幻

  献给无与伦比的Arthur Charles Clarke

  阿瑟克拉克的名字如雷贯耳,根本无需介绍。本书完成于1985年,是一个短篇《from the ocean from the sky》的扩充。先写个短篇,若干年后再填充细节变长篇,大师爱好干这种事,类似的还有《城市和群星》。

  太阳将在2500年后爆发为新星,人类发射了播种飞船向其他星系移民。末代地球人乘坐最后一艘移民飞船麦哲伦号飞行途中,在撒拉萨星歇脚停留,和已经在这里扎根的前移民一次目眩神迷的美妙邂逅。

  克拉克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幻作家,我认为没有之一。除了仿佛穿越般精准的科技前瞻,更重头的是上帝般对人类的思考与关怀:我们的将来应该怎样?大师默默给出了他心中的答案:通过科技进步,人口控制、全民教育、抽签政府和民主,天堂触手可及。

  全书最令人神迷的,是通篇只有一个假设:量子引擎。除此之外其他技术都已经实现和不久就会实现。大师在书中描绘的2500年后的世界是如此的真实,无视科幻的外衣,忽略中微子等术语,完全可以当作现实世界的建设指南。撒拉萨星的原型是哪里,小狮子的原型是谁,熟悉大师的人一眼便知。但是现在已经2015年了,书中2011年的预言都还没有实现,世界辜负了大师的期待。和他的其他许多作品一样,克拉克笔下的未来是全世界各国政府的眼中钉,因为他总是只用一句话就臭遍了他们,再用另外一句话就解决鬼扯了几千年的所谓问题。

  作为惊喜大放送,书中前言大师含蓄的说各种充满曲速、跃迁的作品其实应该是奇幻而不是科幻,很有可能光速爬行就是我们这个宇宙冰冷的真相了。大多数科幻小说家们对太空的概念都是不正确的,那里冰冷空旷,星系之间距离以光年计,远比现在的海洋更可怕和危险,不是把马换成飞船的牛仔们能搞定的。

  对于宗教,不像以前只是顺道捎过,这一次这个问题贯穿始终。从前面先知之剑号到末尾飞向萨根II的佛骨,中间还加了整整一节女主和男配的讨论。从阿尔法到奥米伽,见地之深刻,论证之巧妙,五页纸足够改变那些真正真心追求真理的信徒们。

  最后是吹毛求疵。

  关于各种末世的作品太多,太阳爆发算是非常靠谱的一类,虽然天文学家们说太阳还能稳定聚变50亿年,但是看看银河系里到处闪耀的新星,SO,2500年也是不是没有可能,《流浪地球》之类的迁移文汗牛充栋。其实我想说的是,人类掌握了聚变(或“量子引擎”),有了几乎无限的能源,在外层行星、空间站和世代飞船的生活比跨越星系移民容易实现的多,光培植物,生态循环都是现在就掌握的科技。我一直认为克拉克在《2001》或者《童年的终结》中更对:人类脆弱的碳基身体无法适应星际空间,终将演化成机器实体和能量形态飞向群星。

  真的要星际拓疆,不必在意氧气,也不要在乎什么元法则,唯一要注意的只是人类自己。完全不同环境中进化出的生物必然需要完全不同的资源,也会有(或者根本没有)完全不同的社会形态,拿地球生物圈来套就太狭隘了。

  制造冰盾无需在地面上冷却海水,直接用把水装在模子中提升,水就会在到达飞船轨道时自动变成冰哦,撒拉萨星的冰上运动项目泡汤了吧。

  这本书买了很久了,书评却一拖再拖直到今天,我确信这是冥冥中大师的意愿(这不科学!),因为刚刚世界上发生了一件事和大师有关,但是其实可能不太有人想的起他。

  我除外,永远。

  usa 2015.06.29

  《遥远地球之歌》读后感(十):即使有了完美的萨拉萨,也不要忘记当初坚持想去垦荒的萨根二

  其实如果把它当成是一本小说去读,也许我们永远也不明白这本书到底想要给我们讲述的是什么内容。当如果你跳到书本之外,在欣赏完整本书之后再去回顾一下书中的内容,大部分不明白的事情也已经很透彻的解读出来了,就像书中所说,这本书又带我们走向了一个讨论“我们到底为什么而活着?我们活着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很简单,也许每个人都有已经决定要走的旅程,但是否是自己一直坚持的,是否一直是自己喜欢的,这个没人知道,许多人都已经把梦想和欲望给混淆了。我们不能因为有了完美的萨拉萨,而忘记了最初一开始追求的萨根二,也许追求这条路很难,时间很长,谁也无法想象是否能到达,但至少已经有过完美了。一本书总是有两种以上的解读心得 ,也许再过几年当我再翻起这本书的时候,又是另外的一种心境,不管怎样,至少还是得感谢在追逐萨根二的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