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要引导 不要教导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要引导 不要教导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9-02 04:52: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要引导 不要教导读后感精选10篇

  《要引导 不要教导》是一本由章梓茂著作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208图书,本书定价:28.80元,页数:2012-9,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要引导 不要教导》读后感(一):《要引导,不要教导》引中有导教育之道

  家庭教育方面书籍自认为读过不少,但是最近手头的这本《要引导,不要教导》又很是从某个方面极大地触发着我关于教育方法反思启迪

  教养方式有很多。但是何为成功的教育模式呢?“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然而,尽管我们讨论主题是教育,但是我们却不容忽视某个至关重要要素便是需要“要引导,而不要教导。”一部《要引导,不要教导》很是精辟地而又深入浅出地告知着每个关注家庭教育话题的读者。

  在这本书中,我很是感叹文字的精辟性。书中将孩子“放养”的问题进行了非常明确的说明。身为一名家长,我很是认同书中所阐述的如下观念:给孩子被“放养”的感觉,而家长其实是处处精心、高度关注、抓住时机、悉心引导,可谓是“深耕”、“精耕”。结合自己平时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作为接受一代的家长,我并不赞同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方法。然而,孩子毕竟还只是孩子。有时候大人一再的容忍并不会换来孩子的理解和接受。所谓的“放养”方式很难得到真正的贯彻实施。本书的一大特色便是根据孩子们不同年龄阶段分析建议着相关的教育方法和沟通模式。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性格心智兴趣爱好不一而同。既然如此,身为家长的我们更应该从一个过来人角度因势利导带领着孩子们共同成长和进步。在此书中,我们可以解读到很多家长曾经遭遇到的育儿问题。通过问题的分析,解决方案的提出,给予我们书外的读者一个更为周全详实的应对指导事实上,家长和孩子建立平等基础之上的沟通是相当有必要的。脱离了对等的关系,孩子可能无法和家长真正的沟通。而一旦陷入此种矛盾,势必影响父母对孩子们的帮助和分析。以一种最为高姿态的“引导”立场,家长可以更为从容地成为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好伙伴。在他们遇到问题时,我们可以及时地给予分析和见解;在他们收获快乐时,我们可以和他们共同分享那份成功的喜悦。一路走来,一路情。引导的模式之下更能正确地搭建起家长和孩子们沟通和交流良好平台

  通篇的阅读《要引导,不要教导》,我颇为感触深刻。是啊!引中有导才是最为正确的教育之道。

  《要引导 不要教导》读后感(二):接地气儿的育女心经

  俗话说:要砌墙,先打夯。想要孩子成才,家庭教育是最根本的基础。由于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自古以来,中国家庭式教育常常走向两个极端,不是“含在嘴里怕化了”,就是“棍棒下出孝子”。孩子一出生,毫无抗拒能力的接受父母填鸭式教育,家长的文化素质思想状况,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水平高低。从某方面来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在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比老师学校重要得多。

  要成“材”,先成“人”。中国家长有个通病,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恨不得统统掌管。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考高分、朝着自己理想方向发展,常常监视、训斥孩子,严重的时候甚至还会体罚。孰不知,教育不是强制和镇压,不能以限制孩子的自由代价,无论肉体上的,还是精神上的。而作为独生子女的80后一代,更是从出生开始就被印上“被溺爱”、“叛逆”、“自我”、“不负责”等诸多负面因素标签。本书作者正是一位80后女孩父亲,25年培养女儿的过程及家庭教育经验,让他总结了一套“高度关注但不强管、悉心引导但不教导”的太极式教女心得

  所谓人之初,性相近。所有的孩子在出生的时候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孩子以后的智慧学识看世界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养成的。作者在书中讲述了从女儿上幼儿园研究生毕业、参加工作择偶订婚等每个年龄段遇到的问题和自己的引导方法。这里面大部分事情相信普通的50后、60后父母遇到的一样:怎样培养孩子兴趣、意志力,如何对待孩子的隐私、早恋,怎样引导孩子考学、做人生规划……作者用最平实语言和最实实在在的讲述方法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父亲在女儿成长中的用心良苦,其中的智慧和方法值得每个家长深思。

  “虎妈狼爸”式的教育可能会培养出优秀的孩子,但与之相比,作者更推崇循序渐进表面“放养”,实则“深耕”的教育方式,这或许也和他本人的教育背景社会地位不无关系。不管身处任何社会阶层,只要已为人父母,都有审视自己教育方式的必要;不同的孩子,其教育方式不同,同一个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教育方式也会不同,相同的是,家庭教育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要因类制宜,因材施教,而彼此尊重也是最重要的前提,但这一点却常常被中国家长所忽视。

  《要引导 不要教导》读后感(三):引导比教导需要付出更多的爱和智慧

  我们身边的朋友如果谁家培养出一个重点大学的孩子,我们必然会向这个天之骄子的父母取经。但生活中我们能取到真经的时候并不多,多半听到的都是寒暄中的只言片语。这本《要引导不要教导》就是这样一位家有清华大学本硕连读的女儿的父亲的经验总结,读过之后,收获颇多。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他自身素质很高,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思路清晰,善于总结,有足够权威来总结自己培养女儿的独到方式;这也是一位普通的父亲,他细腻温情,擅于引导,有足够的经验来记录自己陪伴女儿的成长经历

  和大多数的家庭教育类书籍不同,这本书是一本作者为女儿的成长所记的回忆录,作者从女儿的出生一直写到女儿出嫁,可贵的是这本回忆录本身就是一部家教真经,突出了孩子每个成长阶段的特点,讲述了一位智慧的父亲引导中的睿智。作者把自己二十五年的家教心得总结的到位,很透彻。虽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小家的故事,好像是一个个例,但却能够从中悟出到很多,比如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双方分工合作,孩子独立性的培养,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对孩子的合理引导等等。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在家庭教育中我们不能复制却可以借鉴。正如作者在引言中的一句话,在孩子的培养过程中我们做父母的是经不起任何失败的,所以我们需要借鉴更多的成功的例子,让自己少走弯路

  虽然之前读过不少的家庭教育类的书籍,但看完这本书对我的触动是非常大的。一个孩子的成长真是不容易,书中处处可见一位父亲的智慧和用心书名道出了作者所表述的最精华理念,教导而不要引导。但在生活中作为父母真正能做到这一点实在不容易。引导比教导需要花更大的心思,需要付出更多的爱。父母要有高瞻远瞩的大智慧,能给孩子成长的每一步以指引,但同时更重要的是父母要给孩子独立成长的空间,让他能够真正的长大,有独立思考和处事的能力。在女儿的成长中作者年复一年的在默默的观注着女儿的每一个成长细节,既让女儿觉得自己在家庭中的平等地位,在父母心中的获得的尊重,又在关键时刻通过良好的沟通给女儿以指点。这位慈父培养的是一个有着综合能力的全能型的孩子不是一个只会学习的书呆子。作者身上有太多做父母的智慧是需要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引导比教导需要更多用心的爱和关怀,“放养”的背后是父母更多的关注和呵护。本书一位成功父亲的教养经历,值得来细细品读

  《要引导 不要教导》读后感(四):父亲手里的线

  文/杜鹃花儿

  看到这本书的副标题《一个大学教授25年的教子心得》 ,我有些不淡定了,很好奇大学教授是怎样教养、培育孩子的。在我的印象里,以及很多的例子里,很多老师是教育不好自己孩子的。

  北京交通大学章梓茂教授是怎么教育他女儿的呢?可以肯定的是,他的家庭教育一定做的不错,否则不会出书来专门论及此事。

  章教授将他教育女儿的心得分为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这样几个部分,是顺着孩子自然长发规律这样一个路线走的。书中既没有当下流行的各种育儿理论,也没有备受争议的各种极端做法,呈现给读者的是身为一名父亲养育子女的一个大视野、大格局大方向、大战略。这与为人母者写出来的教子书籍完全两种风格妈妈的育儿经往往温柔、细腻,着眼于细节,偏重于感性。而父亲的爱,博大深沉,给了女儿宽松与平等的家庭环境,但其实,父亲手里始终有一根线在牵着,当发现学前的女儿要姥姥满地跑追着喂饭,当发现考入清华大学的女儿开始叛逆、疯玩、迷茫不思进取时,章爸爸手里牵着女儿的这根线开始拉紧,用冷静的、理性的、深刻的、长远视角来和女儿沟通,引导女儿向着自己期望的方向前行

  整本书,没有高深的理论,没有华丽辞藻,但,足以令我动容,那是深沉博大、高瞻远瞩的父爱啊!

  对比章梓茂教授,我不由得想到那些同样身为人父却整天忙于所谓的工作、应酬和自己玩乐的人,他们的头顶了也有着一个叫做“父亲”的头衔他们的孩子也会称呼他们“爸爸”,可是,在孩子的成长和教育中,为人父者又尽职几分呢?

  就像“附录:女儿的话”中作者女儿所写的那样,她非常感谢父亲,感谢父亲的设计和“算计”,那是父亲在充分尊重女儿和给予女儿充分自由的前提下,为女儿的人生所做的规划,是为女儿所立的规则,这个规划和规则可以保障女儿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会偏离轨道。我甚至觉得,每个孩子的父母,尤其是父亲,都应该起到这样一个作用,在大方向上为孩子把好关,手里始终有根线不松不紧地牵着孩子,让孩子既自由又安全

  《要引导 不要教导》读后感(五):爸爸和女儿

  刚从网上看到,一大学女生开学8天,寄给奶奶一包内衣和7双袜子要求奶奶洗干净后寄回给她。惊叹!别人立即得出两结论,一是小姑娘四体不勤头脑好用,二是奶奶过分溺爱,隔代亲相应发挥极致。今天中国的父母真是矛盾,一方面要依赖父母帮助带下一代,一方面又担心父母对孙辈的无原则宠爱。极普遍现象,在章梓茂教授的家里也不例外,那么他是如何处理的?充分利用爷爷姥爷不在自己家的短暂时间,让孩子在失去依靠情况下,自己做好自己的事。自己系鞋带,松了再寄一遍;自己系红领巾,自己洗小手帕……当你准备让孩子自己做事时,要做好思想准备,一要耐心教,一遍不会两遍,直到会为止,万万不可发火;二要接受孩子做得不完美,手帕可能系得不干净,红领巾是歪的。

  在《要引导不要教导》一书中,章梓茂记载了很多女儿成长中的细节,非常家常化,可以说这是位食人间烟火的爸爸,像多数父母一样,在养育孩子过程中,烦恼快乐着。譬如,他也要为女儿择校,就近的中学部如人意,怎么办?四处奔忙,最后选定人大附中创办的仁大中学,事后证明对了(也算险招,因为是第一年招生)。择校的后果,就是离家远,骑自行车要三四十分钟,开学第三天,章梓茂再来记险招——放手让女儿独自骑车上学。让人不由得捏把汗,但事实在在一次证明了,此招正确无比。该放手时就放手。

  从章梓茂的记述看,他对女儿一直比较宽松,没有含在嘴里怕化的忡忡忧心,而女儿跟他也无话不谈。好玩的是,在中学阶段不曾叛逆的女儿,到了大学后却补上了(成长该有的还得有,早晚罢了),以至于父女关系僵持很长时间。这样的冲突其实双方都不好受,解决即要靠时间还要靠智慧与爱心。解决的不好,从此留下疙瘩;解决好了,父女关系进一步升华。章梓茂当然是后者,但也好不掩饰过程中的痛苦

  女儿25岁了,顺利毕业工作结婚,人生大事一步未拉。意味着章梓茂25年的教子相当成功。心得就是:要引导不要教导。因其凡人生活状态,经验或可借鉴可获得些启发

  《要引导 不要教导》读后感(六):用发展的眼光教育孩子

  母爱如海,浩海而宽广,父爱如山,高大挺拔,在养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付出很多心血,为什么孩子不理解,甚至与父母冲突不断,很多家长发出现在孩子难管教的喟叹!是孩子真的不听话还是家长的教育方法有问题?如何让一个资质平平的孩子,获得优秀的学业成绩,考入清华北大,我想这是每个家长的心愿,让我们看看章梓茂教授的育女心得《要引导,不要教导》,用放养式的教育,让孩子茁壮成长,最终考入清华。

  传统的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思想,导致了狼爸虎妈式的教育相当流行,我不否认狼爸虎妈培养出的孩子成绩相当优秀,但是他们开心快乐吗?我就是被棍棒、指责下养育大的孩子,自信心不足、完美主义来源于这样的教育,在女儿小时,自己也用这种方式教育女儿,这种传承式的教育模式,一直持续到小学四年级,我开始反思自己进入的怪圈,自己竟然是原生家庭的复制品,我不在打孩子,对孩子只停留在物质上的满足,很少满足她精神上的需求,直到孩子的数学高老师就孩子的学习情况,对我进行一番斥责后,我才开始觉察,自己很少关注过女儿的精神需求,这是我后面该补的功课。

  从章梓茂教授25年来培育女儿的过程,让我看到了父母起到的角色,不是啰嗦的教导,而是悉心的引导,这些都是我们现在父母落下的功课,该放手时要放手,该抓紧时要抓紧,就像放风筝,风筝线掌握在我们手中,松了易跑,紧了易断,松紧高远,全凭我们的意愿,适当的给对方一个空间,一些自由,让他心甘情愿履行义务,承担责任。

  书中讲到在章越五六岁时,他与女儿商量去朋友家玩,四五公里的路,要一起骑自行车出发,孩子骑到一半时,有些畏难情绪,他积极的鼓励引导,终于到达目距的,这种方式看起来不近人情,却锻炼孩子的意志力,是否能点醒沉睡的我们?

  家庭是因,孩子是果;家庭是船,孩子是帆;不同的教育方式,教育出不同的孩子,用发展的眼光教育孩子,将他们引向未来,是父母的责任与义务……

  《要引导 不要教导》读后感(七):天经地义的功利性

  教育类图书近几年病态的风靡着,众所周知,此现象完全是因为畸形的功利主义高考引发的。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考上清华北大这样的重点大学,或者,至少也得考入一个说得出口叫得出名的大学。的确,唯高考至上天经地义,考上一所好大学也的确就能站上更高一层的“三角形”上。虽然,本书中提到了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中也有不能毕业继而一事无成的,但那毕竟只是极少数,整个中国社会的大趋势如此,恐怕短时间内也很难改变。所以,这本书与大多数此类个人育儿经验的书籍一样,只可借鉴参考,现实意义不大,尤其是对于我这样没上过大学,也没有培养出一个大学生的家庭来说。

  我不喜欢诉苦,但据说忆苦可以思甜,多打几句废话可以赚到甜头儿,何乐不为。我的学历不高,甚至很低,但俺脸皮厚,不怕说出来让人笑话。目前为止,我不过只是一介中专毕业生,可以预见的将来,我仍然只会是中专学历。我的小学辗转了两地三所学校(其中有一次转学是因为学校被洪水淹没),初中是两地两所,算是比较颠沛流离。小学时我的成绩是优异的,初中也还不错,到了初二从外地转学到北京,成绩开始明显下滑。除了外地与北京的教学水平有一定差距外,转校生受到班中少数同学欺负也是一个因素。到了初三,我恋爱啦!不过,我这是长期的暗恋,直到毕业才向对方表白。我喜欢上的那个女孩儿学习成绩好,我琢磨着人家将来肯定能上重点高中然后考入清华北大——后来事实证明我当初的判断是很准的,就像本书中作者的女儿一样,我暗恋的那位女孩儿高中考入人大附中,之后进了清华大学——而我的成绩也就勉强能上个普通高中而已。于是我决定发奋努力,尽最大的可能提高自己的成绩,起码也要考入本校高中(区重点)。努力当然是会有回报的,初三后半学期,我的成绩有了显著提高,一模的分数与本校分数线差距很小了,唯一拉分的科目是化学,一模只考了59分。咬咬牙再接再厉,二模时化学达到了89分,总分达到了本校分数线。但是,现实是残酷的,命运是多舛的,结局是不可能完美的。由于家中条件所限,家长根本没有考虑过让我上高中进而念大学这条路,他们的安排是师范或中等专业学校,最后也只报了西城师范和一所中专。我呢,还是很懂事的,我很清楚家里的情况,所以把为了尽量赶上暗恋的女孩儿而努力上高中考大学这个愿望深埋心底,直到现在也没有对任何人说过。对于视早恋为洪水猛兽的众多家长们来说,我应该算是个不仅没有影响学业反而提高了学习成绩的特例吧。

  好了,跑得有点儿远,还是拉回来说这本书。我相信买这本书的人大多是像我这样处于金字塔底层的普通人(高知家庭对这本书恐怕也不会有太大兴趣),我们与“上层建筑们”的差距不仅仅是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而这世上也不可能出现所有人都站在金字塔尖的情况。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是不能颠倒的,否则这世界就会崩溃。书的价值是由其受众决定的,本书的读者群与作者在社会层次上的不同决定了这本书对于我们来说没有太多现实意义,我们最多也就是可以借鉴其中的一些细节用于我们自己的子女教育中。作者在教育口还是有一定地位的,所以他的女儿得到特殊照顾自然天经地义。作者自己也提到我国教育制度的问题,提到高考的功利化,提到不愿太过利用自己的社会地位帮助女儿,但是作者自己也说,这些问题目前是很难改变的,一个人终究是应该站在位置更高的“三角形”中的。既然我们每一个人都只能生活在这个社会中,那么,在我们自己能够接受的限度内,我们必须心甘情愿地顺从于这个功利化的社会并尽可能爬上金字塔塔尖。

  《要引导 不要教导》读后感(八):成功的教育总是平淡的

  说到教育子女,这是所有为人父母者都关心的话题,而且几乎也成了一个很好拉近关系的社交话题。这两年,美国出了一个虎妈,后来又有一个鹰爸,他们的育儿经验因其特殊的做法,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凡是各位爸爸妈妈坐在一起闲谈的时候,多少都会涉及到儿女的教育问题,其中有人昂首,有人颔首,有人低首。这本书的作者恐怕要归入到昂首者的行列之中了。身为大学教授,他用他的教育方式,引导自己女儿一路走来,最终以硕士学位从清华大学毕业,这的确是一段值得骄傲的经历。虽说可能在一般人看来,大学教授培养出一个读硕士的孩子是正常的事情,尤其是书中所记的内容从培养意志力,到规定作息时间,从辅导作业,到照料生活……看到这些琐碎的事情,一般人可能会觉得这个教授家的教育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然而,真正的教育本来就是一个平平淡淡的过程。这一点对一心想要看一些像“虎妈”“鹰爸”那样的轰轰烈烈事件的读者来说,在阅读本书时他们肯定是会略感失望的。

  在这本书中,作者的教育理念主要是以“引导”为主,但其中的点滴细微之处,却不是仅仅是“引导”的功效,真正使孩子走上良性的道路的是这位父亲的理性、智识和耐心——当然也还有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现在很多父母往往在教育子女上不知如何是好,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社会的原因,另一方面是父母对教育认识有偏差的原因。目前教育机构的发达使得父母觉得教育是一种专业化的行为,而不是自身的责任,虽说有教育家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绝大多数的父母恐怕都没有听过这句话——即便听说过也未必深思过这句话的意义。要知道就目前的教育机构来说,孩子在哪里所学的往往是知识,而知识并不等于孩子们的全部。一个孩子的个人品质,道德观点,行为习惯往往是家庭教育的结果。“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三字经》中的这几句话,其实就指明了作为家长和教师的各自的责任。当然,教育行为发展到现在已经不光是一个“严”所能包打天下的格局了。但这并不表示“严”就要从教育行为中消失,教育行为不是要追求“求严肃、严厉和森严”,而是要追求“严而有法,严而有度,严而有情”。而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本书的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从小事情上培养大习惯”,“从做习题中培养趣味性”“早启动穏行车”等几条有益的经验。

  不过我个人认为作者最成功的地方,不在于教育的方法,而在于教育过程中适度地把握好了情与理之间的平衡。家庭教育是一项很难展开的教育活动,之所以说它难,是因为家庭是以情感为主要联系纽带的组织,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很容易“伤感情”(古人讲究“易子而教”就是出于这一个原因)。不要以为教师教授的子女一定会有出息,有很多知名的教师教授能教育好很多学生,却教育不好自己的子女呢!这其中其实就涉及了教育者如何处理好教育行为之中的宽与严的问题。例如,前些日子,看过的《一个孩子的战争》就呈现了不同于本书的另一番景象了(虽说结局并未以悲剧收场)。

  此外,建立与孩子共同的话题,经常进行的情感交流,在各阶段帮助孩子进行周密的人生规划,对孩子行为放与收,也是作者可以自豪的本钱。

  最后说一句,笔者个人认为这本书的题目其实不太好,要知道在人类的教育行为中,绝非以“要”和“不要”能区分得清的。因为教育行为所面对的是人,人的复杂性是绝不是只谈某一个方面就能够决定的。在教育过程中,无论是父母还是教师,还是“能引导时引导,该教导时教导”比较好一些。

  《要引导 不要教导》读后感(九):中国式教育

  本书详细真实记录了作者女儿章越从学前幼儿园起开始,历经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及谈婚论嫁这二十多年来的培养过程及育女心得,包括了独生子女教育、起跑线、素质培养、课程学习、升学压力、未来发展、人生伴侣等孩子成长过程中方方面面的问题,其时间之长,涉及面之广,在当今各类层出不穷的育子书中,实属少见。但有些地方内容过于简单,寥寥数语,不够深入

  作者为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不仅拥有高深的文化知识,更有丰富的教育经验,善于总结,勤于思考,对女儿的培养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更为难得的是作为一家之长,并不高高在上,他懂得尊重孩子,与孩子平等对话,培养孩子独立能力和应急能力,慎言谨行,循循诱导,并善于抓住时机悉心引导,帮助孩子应对生活和学习中的挫折和失败,分享成长中点点滴滴的快乐,多年的辛劳终于换来了丰硕的果实,女儿不但健康快乐成长,而且具备了坚韧、责任感、独立性和学习能力等优秀品质,考入清华,并完成了研究生的学业,找到满意的工作和郎君。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人中龙凤,希望他们完成父母所期待的梦想,于是有时急于求成,有时又委曲求全,埋下娇惯的种子,故美好的希望往往止于希望。如何让孩子健康顺利地成长,需要父母有智慧更有行动,并持之以恒,作者在多年的育女经验中得出了重要的心得:教育孩子要引导,不要教导。

  作者的观点颇有说服力,让我们这些普遍存在对孩子控制欲的父母有了一定的反省。每个家庭都不一样,每个孩子都存在个体差异,现在是拼爹的年代,我们不是大学教授,也没有北京户口,为了让孩子更好地走向社会适应社会,需要更多的付出和关注。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商家的广告语,自从它诞生起,就获得了绝大多数中国家长的认同。我们只有一个孩子, 在培养孩子过程我们经不起失败,我们患得患失,小心翼翼,从中找出一条在当前体制下适合孩子的教育之路。中国的家长也许是世界上最为纠结的家长,他们一边痛斥着应试教育,一边却逼迫着孩子追求高分、名次,甚至和孩子一道投入轰轰烈烈的升学竞争潮流,父母们担心如果给他们快乐的童年,社会将给自己凄惨的晚年!作者深谙现在父母的心理,书中既有素质、能力的培养,也有应付考试、升学的技艺,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兼顾,比较适合我们中国目前的教育,我暂称之为中国式教育。

  《要引导 不要教导》读后感(十):教授的成功家教

  读完本书,这位教授爸爸对女儿拳拳的爱颇令人感动。作为爸爸,我觉得他是好爸爸的典范:费尽心思为女儿制作美味健康食物,即使出差在外,第一时间想到的还是女儿,高度关注女儿每一阶段的成长。我以为,在养育孩子、关注孩子方面,通常是妈妈充当最多的角色,而这家的爸爸全包揽了,妈妈成了退居二线的地位。这也许是这家爸妈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在教养方面的地位吧。所以,看着这家爸爸从小为女儿的成长、学习呕心沥血、费尽心力,很是令人感动。

  这本书就是作者---一个大学教授养育女儿从幼儿、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阶段的教育记述。诚然,通过作者用心、充满方法的教养教育,使一个原本也属平凡的孩子,一次次跨越弱小的自我,成长为一个强大的人,成为了一名清华大学生。而我要说,作者女儿的成才,并非都来自其优秀的教育方法,更有一个关键因素在里面的是,作者本人是一位大学教授里的教务处长,作为一名大学教授,他更懂考试的规则与方法,这就为他获得了更多如何让女儿进入名校的方法,正是基于这样的有利因素,帮助女儿顺利考入名校比一般人有优势。现实中,芸芸普通学子里,有多少人有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呢?大多数人的爸妈只是普普通通劳动者,他们何能知道高中里、大学里怎么读、怎么报、怎么考的门道呢?所以说,作者所讲述的经历与方法,也许更适合像他这样的大学教授爸爸参考吧。对于像我这样普普通通的工薪一族,他的方法在我看来大多是没用的。不过,高中以前的教育方法,有一些我们普通人还是能够从中得到一些借鉴思考的。对待孩子就是要够“狠”,不被孩子的“可怜”样动摇心软,这样教育孩子才最有效。---这是我致命的弱点,也许是妇人之仁吧,很多时候看见孩子可怜兮兮的样子,原本决绝的心总是刹那动摇转变,又让孩子有了回旋的余地,久而久之,孩子学会了与我讨价还价,让教育的效果大大打了折旧。关于检查孩子作业,即使作者不说,我也知道应该要孩子懂得对自己所做的一切负责,但是迫于老师“检查签名”的压力,更多同时有对孩子不放心,总是自己把孩子所有的作业检查完,发现问题督促孩子纠正,我知道这样做无法建立起孩子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只会助长其依赖性。再次读到有关这些文字时,心里再次被震动,下定决定,关于检查作业这段文字一定要让孩子来读读,让孩子知道家长包办检查的危害,希望懂了道理的孩子,能够真正从内心对自己所做负责。再有,作者教育有时说一不二、以倔斗倔的作风,其实我是不敢苟同的,我更喜欢在一种宽松、友爱、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当中与孩子交流。

  作为一名教授,作者的家教是成功的。但这种成功之法,放之普罗大众中,是否都能用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