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羊道·深山夏牧场》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羊道·深山夏牧场》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9-03 05:05: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羊道·深山夏牧场》经典读后感10篇

  《羊道·深山牧场》是一本由李娟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4.00元,页数:27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羊道·深山夏牧场》读后感(一):那些甜蜜的苦日子啊……

  这两周没有按照自己阅读计划读书,因为李娟的三本书(《冬牧场》《羊道——前山夏牧场》《羊道——深山夏牧场》)都送到了,所以工作之余的时间就都贡献给了它们,当然……心甘情愿

  书很好看,里面有好玩人和事,用“好玩”这个词是不是有点游客的“猎奇”心态?我犹豫着,估计作者自己也有点躲着回避着“游客”“猎奇”这样的词吧,她不好意思拿出相机,挤在热闹的说着哈语的人们中间心里泛起的寂寞……那些时刻,她一定是感觉到了自己生硬而又突兀的存在。所以,在她辛苦地花两个小时牛奶脱脂,忍着饥饿寒冷赶牛羊的时候,她会写道:“我深切体味着这艰难的生活。但,它并不属于我,我可以离开。……”

  几本书里,她都像摄像机一样记录下自己看到的经历的一切,很少有这样的大段的坦陈,嗯,是那种感情一直顶到了喉间自己流淌出来的吧?看得出她的克制谨慎,在不知道说什么才好的时刻,她一定选择的是沉默

  “有相机又能怎样呢?我又能重现些什么,留住些什么呢?有相机的时候,我和这个世界隔着一架相机,没相机的时候,隔着的事物则更为遥远,更为漫长,无可言喻。我永远也不曾——并将永远都不会——触及我所亲历的这种生存景观核心部分。它不仅仅深深埋藏在语言之中,更是埋藏在血肉传承之中,埋藏在一个人整整一生的全部成长细节之中。到处都是秘密。坐在大家中间,一边喝茶,一边听他们津津有味地谈这谈那……我无法进入。

  所谓的‘孤独感’总是尴尬悲伤的。然而不止是这样,也并不止是我。面对这样的时代,面对外部世界的喧嚣节奏,眼下这个民族又何尝不孤独呢?……更多更宽广强烈冲击,是再偏远角落,再执拗心灵也无从避免的。流行哈语歌中花哨的装饰音,年轻人服饰上的夸张而无用的饰物,孩子香甜吮吸着的‘娃哈哈’,深山小道边遗落的垃圾食品包装袋……世人都需平等地进入眼下的世界,无论多么坚牢的古旧秩序都正在被打开缺口。虽然从那个缺口进进出出的仍是传统的事物,但每一次出入都有些许流失轻微的替换。我感觉到了。”

  可是,那些辛苦、寒冷、孤独的日子,的确因为她懵懂、热切或者还有些好奇矛盾目光而抹上了一层蜜,所以,在读的时候,我脑子里浮现出的就是那一句:“那些甜蜜的苦日子啊……”,还是以前在读《布鲁克林有棵树》的时候看到的话呢,真合适!所有的艰难和辛苦,我都郑重地藏在心底,但……那些甜蜜的让我边读边哈哈哈哈笑出声来的段落,我特别愿意讲给身边的人听。我曾经为那只戴着红领巾表情严肃的羊而笑出声来,还有不喝酒不开车,第一次相见就吐露心底秘密(他养着两个老婆!)的寂寞小司机,哈哈哈 我把书里记录的草原上的司机遇羊群、马群会主动停下来,不会无所顾忌地惊散马群的事情讲给孩子们听,对了对了,每次看完她写饥饿并高声赞美烤馕、拉条子的段落,我都忍不住要深深深深地吞一大口口水……

  深山牧场都很美,人迹罕至的夏季草原就更美了,嗯,李娟很吝啬,生怕写多了美景会让这美损耗一些似的,翻开三本书的目录就能知道,更多的是她身边的人,哈族的男人女人、孩子。“有人嘛,就有故事嘛,所以好看嘛!”——面对读者的疑惑,她一定会笑眯眯地这么答。

  反正,三本看下来,和她一起生活的扎克拜妈妈儿子斯马胡力还有十五岁的女儿卡西都活生生地跳了出来,郑重其事而又略带好奇地看着我,他们完全认识我,可我……哼哼……却那么熟悉他们每一个:扎克拜妈妈手上有好多细细碎碎的小血口子,斯马胡力的脚好臭,还很臭美出去做客之前都要换上新买的白袜子,谁看得到呢?卡西嘛,简直是团莽撞热情的小火焰,爱丢东西……

  书中有一段我一定要推荐给更多的老师家长们看,讲扎克拜妈妈是怎样对待莽撞不怎么会干活的卡西的(从这样的书中我都能敏感地捕捉到“教育”的因素,多“敬业”啊,自己赞自己一个!)

  “卡西十五岁,还是个孩子啊,这样马马虎虎、百事不晓地打发自己的生活,扎克拜妈妈为什么不教她呢?

  大约‘教’也是一种干涉吧。妈妈似乎是在等待她自己明白过来——等她自己去触动某个机关,然后如大梦初醒般,突然间就了解了一切,突然间全盘逆转过来,突然间一下子就变成最善于把握生活的人了。

  就像卡西做的饭,无论多难吃扎克拜妈妈也从不指责。似乎不忍打击她的积极性,要等着她先将‘做饭’一事纳入生活中理所当然轨道,然后再等着她自个儿慢慢去发现技术上的问题。反正妈妈最善于等待了。

  因为卡西不可能一辈子做饭都那德性的,毕竟她也在不断地接触做饭这种事情的‘真实’之处——她会在亲戚家做客,到了繁华地方也会上小馆子……总之,有一天她会发现好吃的饭与不好吃的饭之间的区别。她会疑惑。像她这么骄傲自信的人,总会想法学习改进的。她正在不停地长大。

  生命总会自己寻找出路。哪怕明知是弯路也得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走啊。想想看,大约只有在无际的弯路中,才会有更多的机会这个孩子不停地靠近世界的种种‘真实’……才会使之有强大生活的强大根基

  而那些一开始就直接获取别人的经验稳妥前行的人,那些起点高,成就早的人,其实,他们所背负的生命中茫然’的那一部分,想必更加巨大沉重吧?”

  李娟笔下的哈族小孩子不管多么顽皮却都很勤劳,干起活来有模有样,爸爸妈妈也都不娇着,成人对孩子的态度也是郑重、认真的,像对待成人一样。

  我们愿等待吗?真的能拿出足够耐心等待,并支持、帮助孩子吗?倪萍写姥姥语录,姥姥也说:“这个世界上谁不会犯错?不犯错,那揍不是个人了……犯错怕个么?改了就还是个好人儿……”

  《羊道·深山夏牧场》读后感(二):难以言说

  新疆作家李娟,在我心里引起了天翻地覆震动!

  她有极其敏锐感受力和天才文字运用能力,不是循规蹈矩的匠气,也不是令人称羡的灵气,匠气使人乏味,灵气又总会如回光返照般忽然消逝……在她笔下,一个人,一个动物,一处风景,哪怕是一面破败的墙,都有着不同灵魂……她用笔尖跟踪他们灵魂游走的方向,然后用不平凡的文字,朴素情感去记录他们,对,是记录他们,仿佛不是她牵引着文字,而是文字牵引着她的情感走向,所以她的文字非常生动,非常迷人,让人沉醉, 看她书时,总是希望永远没有结束的时候,故事永远延续下去……

  很多个早睡的夜晚,我常常半夜醒来,然后打开手边的Kindle,读她的书,跟随她在广袤的新疆土地上驰骋,仿佛我也是那熟练的骑手,像个真正的哈萨克牧羊女一般, 放羊,成百上千的羊像棉花一样铺展在草原上,缓慢移动着,分不清天空大地;也和她在烈日下一起孤独的行走在了无人烟的深林里,躺在小河中心青石板上,慢慢睡去,石板余温渐渐消失,身体也就冷了起来,我不禁裹紧了被子,Kindle已滚落在枕头下。

  她是孤独的,与天和地的大比她是孤独的, 渺小平凡;但她又是丰富的,因为她能够深情的书写天和地,雨和雪,草和虫,人和动物……

  《羊道·深山夏牧场》读后感(三):食物

  前些天冰箱里居然有几颗大蒜居然发了芽!小小的白色蒜瓣里一定了蕴含充足能量,只要生长季节一到,即便是在那么低的温度,没有充足的水分情况下,也不管不顾,喷薄而发,势不可挡大概植物的趋光性使然,所有的嫩芽都朝着一个方向生长,像一群伸长脖子等待喂食的小鸭子——不过是为了能继续生长下去而已。

  去年买风信子的时候,在一家店里看到有人把大蒜也像风信子一样养着,饱满玻璃瓶身被柔软纤细根须占得满满的,上面的蒜苗青葱,开始还错以为是什么别的花,等到认清后惊讶不已,这真是太聪明了,一来,仅作观赏十分养眼,二来,哪天做饭缺了调料,顺手用来也十分方便。虽是那么想的,但自己却是懒得去折腾。这回正好,都已经发芽了嘛,要长大肯定就很快了。但是去年养风信子的玻璃瓶被我不小心给磕坏了,否则肯定会十分漂亮。瓶身上布满裂纹,似乎自己随时都会碎掉一样,在太阳底下,阳光从碎纹里逃逸而出,又像是瓶身里布满了银色经络,闪闪发亮。但越是这样看上去漂亮坚硬的东西越是经不住磕碰,一丁点微不足道力量都足以致命

  随便找了两个器具,装了点清水把它们放了进去,另一颗则放到空了的小花器了,任其自生自灭去了。不过几天功夫,水培的都抽出纤细娇嫩的绿苗了,土里的那棵还是没有动静。大概是水灵动滋润,利于生长,只是营养略微不足,新苗显得有些瘦弱。而泥土则更深沉厚重,但蓄积的养分也更充足,所以即便植物生长其间会迟缓许多,不过长大后肯定是会更加强壮的。

  那个小玻璃皿因为口径较大,身体太浅,导致蒜瓣和根茎阵营分明,各占器皿一半,而大蒜就一直这样歪歪斜斜地生长。昨天下午,见那根系发达得有些过分,都有向外蔓延的趋势了,于是干脆让它提前发挥第二个作用,成了我的盘中餐。可是,当我切掉它的根(以为是柔软细嫩的,却是干硬坚韧),剥了蒜瓣上的表皮,清洗,拍碎,切断,放进油锅爆香时,心里却生出一点奇怪的感觉,大概,是觉得自己的残忍吧,细细深究起来,这应该算是我第一次自己种菜自己吃吧,虽然最开始多多少少是抱有些贪玩性质的 。于是给了它生长的机会,看着它长大,然后吃入腹中,本来就是很自然的一件事不是吗?难道我这样的感受,不是显得矫情做作了吗?

  以前在外教家里吃饭,她饭前都会做祈祷。这段时间看李娟的书,知道哈萨克族在宰杀牛羊后,吃饭之前也会做长长的巴塔。还有更多的民族在饭前,都会为食物感恩忏悔,我却因没那种习惯或是不曾因之而被触动过,所以无从感悟,无法理解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挑食的。在家里,不喜欢的菜几乎不会上桌。和朋友在外面吃饭,总被体贴照顾,首先总会问我“喜欢吃什么”。以至于后来才知道原来有许多东西是自己吃不惯甚至是吃不下去的。于是在之后每当被问“你不吃什么的时候”总会忍不住有点尴尬和惭愧,凭什么别人可以吃的你就不能吃呢?任何食物都能吃,都愿意去吃的人多好啊!幸好这种话只有在初始的时候饭桌上才会被问起,当然,如果遇到大大咧咧点一顿的人,或是干脆每人轮流点一两个菜的时候就最好了,总是会有喜欢的。

  每次看到书上写到因为食物而幸福的人,总是忍不住喜欢。一口气看完了李娟最近出版的几本书,对他们更是从心底的钦佩。即便对食物的珍惜更多的可能是因生活所迫。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生活已经融入他们的骨血里了,才会有发自内心的珍惜。若是心已经和生活剥离,所有身体的苦难只会变成怨恨作为看书的人,更是因为离那样的生活太过遥远,才会生出许多莫名的想法来——明明他们只是自然而然地那样生活而已。对于一个偷窥者而言,我永远也过不了那样的生活,只能从中学习一点点对自己生活有用的东西——珍惜罢了。

  但有时候总觉得自己看够了人情世故世间冷暖人生一世,不过短短几十年,孤零零地出生,惨淡淡地死去,眨眼间一切烟消云散。总在想若能轻巧愉悦顺心如意地过自己喜欢的生活,该是多么幸福啊。所以在很多时候,总是对自己容忍迁让,即便知道小到挑食是不好的,也不愿改。讨好他人何其难,不如好好讨好自己。成为自己喜欢的人,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做自己喜欢的事,吃自己喜欢的东西,虽然是这样伸手可触的幸福,这样的简单易得,但也是值得珍惜的。

  太阳快要出来了,等到中午阳光正好的时候,捧一杯淡淡的桂花蜂蜜水,坐在阳台上吹吹凉风晒太阳,肯定会让人一路熨贴到心底吧~~

  《羊道·深山夏牧场》读后感(四):寂寞的林海孤岛

  这是李娟羊道系列的最后一本。为了保护生态植被牧民们必须不停地转场,往往在一个地方停留不到两个月,既便是水草充沛的夏季。循着早已定好的牧道,李娟和扎克拜妈妈一家拆掉帐篷,装好骆驼,赶了三天的路,进入高山林场,驻扎在一座孤零零的小木屋旁。

  真是寂寞啊,广袤的高山林海,往往只有下个大坡,穿过谷底再爬上山耗时一个小时才能走到的一两户邻居。天空湛蓝,云层时而汇聚成雨,时而被风吹着急急赶过,小木屋一会儿被笼罩迷茫的白雾里,几分钟后又会沐浴在金灿灿的阳光下。斯马胡力和邻居小子们或放羊或厮闹,李娟和卡西窃窃着姑娘家的话语爷爷草地愉快地阅读经书,妈妈则没有一刻闲着,家务暂停的间隙还不停地手搓着羊毛绳,孩子们踢着仅有的玩具白皮球,肆无忌惮地享受天地,岁月悠悠,成长无尽。

  真是冷啊,已经是盛夏了,深山的温度还是冷得刺骨,即便不会像李娟一样裹着秋衣秋裤、毛衣毛裤、羽绒衣,强壮的扎克拜妈妈都还需要在鲜艳的连衣裙下套着毛裤,只有斯马胡力和卡西,仗着勃勃的青春,穿着时髦的山外货T恤,在李娟面前炫耀着年轻的活力。

  真是悠远又宁静。深山上也不过驻扎停留了一个月,留下那座夏天住人冬天住大棕熊的小木屋,扎克拜妈妈又要离开已被啃食得草黄地薄的深山草场已待恢复,搬往山脚,为离开夏牧场做最后的准备---擀毡。作为哈萨克族的盛大劳动之一,擀毡凝聚了这个民族的合作互助精神,几家人家借着无风的好天气将蓬松细腻的羊毛紧紧压成坚实紧密的花毡---游牧民族最为重要的生活道具。借由擀毡的繁重劳动,大家也会宰羊犒劳自己,一尝鲜美嫩洁的羊羔肉。感动于哈萨克族人千百年来与自然共处的生存法则,也欣赏他们对食物的态度。和平相处、取之有道,是现代人沉迷于无限物欲而不曾醒悟的智慧。

  羊道系列就要读完,除了跟随李娟的文字,对哈萨克族的游牧生活有了近距离的了解,而同是一片蓝天下,那个西北远至国境线的连绵山头和无限草场,那深山里的墨墨森林,那一根一根兀自腐烂归于泥土的巨大倒木,那群静静地忙碌生存于天地间与羊为伴的人们,也给了我深深的震撼和感动。

  《羊道·深山夏牧场》读后感(五):一路走

  天长地久也要一直走一直走……

  从春牧场到前山夏牧场,到深山夏牧场,到冬牧场,这本是系列里最后来读的李娟作品。

  日子仿佛都一样,又仿佛大不同。好像已经熟悉了扎克拜妈妈家的一切,卡西帕和斯马胡力就如同生活在身边的亲人一样了。但又篇篇日日都有新鲜。比如擀毡,比如山羊。

  也许是老了吧,以前的我会极度向往像李娟一样去体会真实不同的生活,可是现在却很胆怯,害怕孤独,害怕辛苦,尤其害怕寒冷。同时,也害怕面对自己天天逗趣赶放的小羊成为桌上的一道菜。

  夏牧场还是延续春牧场的风格,可爱地叙述着一切,虽然也有思考,但不像冬牧场最后有略显沉重的总结评述。其实,谁也无力改变什么,历史总是推动着人向前走,还是感谢能读到这些文字,了解这样的生活,假以时日,这样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不存在了,起码还曾有李娟真实地记录过这些,不是以“专家”“学者”的身份,而是一个普通的毡房里居住的女子的眼和笔,告诉我们这一切。

  《羊道·深山夏牧场》读后感(六):夏牧场之歌

  在喧嚣的都市,夏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不知道茂盛的青草是怎样铺满了辽阔无垠的草地,无从触摸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砸在帐篷上的猛烈与淋漓。

  幸而还有阅读。在阅读天地里,有一封来自遥远新疆的信笺,字里行间写满了忧愁与欢乐并存的牧野之歌;有一条通往辽远天际的“羊道”,羊道上铺陈着游牧民族的生存景观。

  这封信笺来自于李娟的“羊道”,此系列共分三卷,主要记录李娟与哈萨克牧民扎克拜妈妈一家共同生活的点滴,历经寒暑跋涉后,她在几年时间内陆续写下了文字,语言凝练、色彩斑斓,堪称新疆北阿勒泰的优美史诗。

  《羊道·深山夏牧场》是第三卷,讲述了发生在深山夏牧场的故事。文卷涵盖范围极广,从独具原始气息的牧场生活,到性格各异的小孩子卡西帕、大孩子斯马胡力以及扎克拜妈妈,唯一未变的是生活在牧场中的人那种与大自然生死相依,却又充满尊严与乐趣的古老生活。他们将艰难困苦揉到坚硬、耐饥的馕中,混合着热茶悉数咽下,即使物质生活水平有待提升,但依旧是智慧而体面的,因为勤劳且充满希望。

  正如文中所写,“物质生活一旦简单了,身边的一切也会清晰地水落石出,铅华洗尽”。牧民对物质的希求和欲望降至最低,哪怕是一碗普通至极的方便面,也能够成为单调生活的调味品。人在山野里,游荡在节制之中,但能够感到足够的自由。

  在这场夏季牧歌中,我读到一场别开生面、期待已久的弹唱会,俨然是牧民们的隆重盛会。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众人悉数盛装出席。没有谁会错过这场盛宴,在这样美好的境况下,似乎连时光行走的脚步都略有些迟疑。

  最令人感到难能可贵的是其中的人性,如同雨天从云隙投进空地中的一束阳光,连雾气蒙蒙的森林也会俯视它。

  例如走在路上向骑马人问路,那些有马走得稍快的人,会迅速把问路的消息传递给其他人。例如路过牧民毡房,对方若是看见了自己,不管认不认识,都会邀请过去喝茶,因这是古老的习俗。更有“当汽车经过穆斯林墓地时,不管老的少的都会郑重地关闭音乐,等完全经过墓地后才重新打开。关掉又打开,也就几十秒时间,没有一次含糊”。所以我们相信,最可怕的不是凶猛的人或愚昧的人,而是无所顾忌的人。所有人都理应敬重先人,敬畏灵魂,这样心灵的洪水才不会决堤。在宽广辽阔的北阿勒泰牧场上,景色如画,善良如光,轻而易举地凭借自身的美让身处都市的人向往不已。

  如果有一天,我们逃离繁华喧嚣来到这样的牧场,羊群与牧羊犬给人新鲜之感,蜿蜒河流绕过山间的草地花丛,和睦静好笼罩着夕阳下的帐篷,我们身心轻盈,唯独不缺时间与安静。

  然而李娟说,夏牧场似乎过于短暂和悄寂,也少有盛大的相聚和庆典。“但繁盛的夏牧场本身就是一场盛宴吧?餐布展开之处青草繁生,食物与安宁甜蜜地并置。哪怕是最最普通的一道茶饮,简直都能令人目眩神迷!这正是一年之中最舒适,最丰饶的时光。”

  我们因此在这舒适和丰饶中,得以领略最美的时光。

  《羊道·深山夏牧场》读后感(七):我喜欢的几个语段

  《羊道》系列终于读完了,《春牧场》太短,感觉意犹未尽,《前山夏牧场》读着有点审美疲劳,而且不知道为什么,书中的错字倒字太多,看得我很郁闷,到了《深山夏牧场》则一改之前的疲态,作为《羊道》系列的完结篇,让我有了一种阅读的完整感。一路随着李娟的文字走来,走进扎克拜妈妈一家的生活,被李娟的文字所震撼,所感动。同前两本一样,摘抄一些我喜欢的语段。

  《汽车的事》P61-62

  不过在同一件事上,所有的司机都显得很地道。——当路面上有转场的羊群经过时,无论再赶时间也会放慢速度一点一点耐心地经过。有时索性停下来,等牲畜过完了才上路。他们尽量不按喇叭,若惊散了牛羊,会令赶羊的人不好收拾局面。

  ……

  要是汉族司机的话才不管那么多,一看到羊群就拼命按喇叭,把它们哄散开去。生怕撞死了被索赔,根本不管自己的行为有没有影响到牧人的管理。

  我想,其中的差异并非在于有没有更细心的“关爱”。由于深知,才会尊重。当他们在羊群的浪潮中停车、熄火,耐心等待羊群缓慢经过自己……那是在向本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致敬。

  另外,我发现,当汽车经过穆斯林墓地时,不管是什么样的哈族司机,不管老的少的,不管是严肃踏实、爱听阿肯弹唱的中年人,还是染了红毛、整天沉浸在震天吼的摇滚音乐中的小青年——都会郑重地关闭音乐,等完全经过墓地后才重新打开。关掉又打开,也就几十秒时间,我从没见过一次被含糊过去的。敬重先人,敬畏灵魂的话,心灵的洪水在怎么肆虐也不会决堤。嗯,最可怕的不是凶猛的人或愚昧的人,而是无所顾忌的人。

  《伟大的小孩子卡西帕》P87

  生命总会自己寻找出路。哪怕明知是弯路也得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走啊。想想看,大约只有在无际的弯路中,才会有更多的机会让这个孩子不停地靠近世界的种种“真实”……才会使之有强大生活的强大根基。

  而那些一开始就直接获取别人的经验稳妥前行的人,那些起点高,成就早的人,其实,他们所背负的生命中“茫然”的那一部分,想必更加巨大沉重吧?

  《伟大的扎克拜妈妈》P108

  妈妈聪慧又敏感,怎能不明白如今的现实和新的规则?之所以不随从而去,大约处于骄傲——难以言说的一种骄傲……又似乎是自尊。再说,她的童年和青春已经完整地结束,她的生命已经完成。如果她乐意表现的话,仍然可以游刃有余地把握最时髦的生活。但她知道,那没必要。她早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她已经强大到不惧怕陌生,强大到不需要改变。她会随着录音机里的音乐一起哼唱流行歌曲,然后突然转调,唱起古老的草莓歌……让人听着一点也不觉得异样。

  《相机的事》P176

  有相机又能怎样呢?我又能重现些什么,留住些什么呢?有相机的时候,我和这个世界隔着一架相机,没相机的时候,隔着的事物则更为遥远,更为漫长,无可言喻。

  我永远也不曾——并将永远都不会——触及我所亲历的这种生存景观的核心部分。它不仅仅深深埋藏在语言之中,更是埋藏在血肉传承之中,埋藏在一个人整整一生的全部成长细节之中。到处都是秘密。

  178

  是的,生活之河正在改到,传统正在往旧河床上一日日搁浅。外在的力量固然蛮横,但它强行制止所达到的效果远不及心灵的缓慢闭上眼睛。

  《沙拉》P22

  沙拉的生命也会像豆荚那样,在山野中散开,渐渐泯灭了青春。孩子们悄悄长大,一一离开。沙拉走在父辈留下的道路上,过着一切都不会改变的一生。设想一下,假如侥幸生活在了城市里又会怎样……恐怕不能设想,恐怕她已经不能接受没有海拉提的另外的人生。

  《东面的大家庭》P243

  看过了才知道,维族放羊,其实也没啥大不了的。生活就是如此,走上什么样的路,就会适应什么样的路。说起来似乎很无奈,但其间的稳妥和充实感,却不容抹煞。

  《羊道·深山夏牧场》读后感(八):关于哈族,关于阿勒泰

  大学期间曾经和哈语系的女生住在同一个楼层,也有一些接触,听过不少关于哈族的说法。有新疆的同学说,哈族性情温和,正是因为有哈族,伊犁地区的民族关系才能维持的比较融洽;也听说,哈族有钱人大多移民到了哈萨克斯坦,就连在民大读书的许多哈族毕业之后也都会去哈萨克斯坦工作。在我的印象里,哈族女孩子似乎总是说话声音小小的,她们没有维族女生漂亮,也没有维族女生那么张扬,却自有一种温柔平和的气质。也许是因为能够到北京读书的哈族孩子家庭条件都不会太差,我从来没有觉得他们与我们有什么太大的差别,更没有意识到作为游牧民族的大部分哈族同胞,过的其实是与我们截然不同的生活。

  李娟在她的[春牧场]、[夏牧场]和[冬牧场]这几本书里,为读者完整地勾勒出了哈萨克族牧民一年的生活状态——一年四次的大型转场,不停地搬家,在这个地球上离海洋最远的阿勒泰山区,哈族牧民仍然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而这种生活状态,在读到这几本书之前,是我完全想象不到的。我不知道,在一年中最丰饶舒适的夏牧场,牧民们每天四点多就要起床,挤牛奶、放羊、制作各种奶制品、剪羊毛、煮肥皂、擀毡,往往要忙碌到深夜才能入睡,而与此相对,一天却只能在晚上吃一顿正餐,其实这顿饭也只是拉面或面片。虽然放羊,牧民在夏牧场上却很少吃肉,只有在举办拖依和进行大型劳动的时候才会宰羊。不但吃不到肉,蔬菜更是少的可怜,半颗白菜、几个土豆、一颗洋葱就足够一家四口吃上一两个月,以至于所有的人都严重缺乏维生素,皮肤只要被划破就很难愈合,最严重的人甚至会手心开裂。而在冬牧场上,气温会降到零下三十几度,可牧人们还是要出门放羊,而且一去就是一整天。在遭遇雪灾的天气里,不但羊,连人的生命都无法得到保障。在这样的生活状态下,哈族牧民绝大多数都有着严重的疾病,可他们却又往往不把疾病放在心里,病了就病了,痛了就吃药,治不好就默默地忍受,连十几岁的孩子都有这样那样的毛病。牧民不是不在乎生命,他们会把瘦弱的小羊养在毡房里,牛羊一旦出现生病的征兆,就会仔细检查,他们只是习惯了生活的苦难,习惯了在外人看来似乎不能称为生活的生活。他们对生活怀有着极大的热情,只要听说哪里举办有拖依或者弹唱会,总会打扮的漂漂亮亮地参加。在转场时——这是哈族牧民向外人展示自家形象的最重要的场合,大家也总是会把最漂亮的衣服穿着身上,用最漂亮的花毡裹住家什,向外界展现家庭最体面的样子。

  这种游牧的生活方式,是从自然条件恶劣、生产力低下的时代发展而来,对我们这些生活安逸的人来说,是多么艰难!可是哈族的牧人却仍旧过着这样的生活,仍旧将游牧的传统一代代传承。转场时候,父母放心让四岁的孩子独自赶着两头牛用一天两夜的时间翻山,因为他们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和这两头牛;女儿的耳朵聋了一只且不停的发炎,母亲却视而不见,因为她自己也在承受着更为严重的病痛,而对于牧人来说,这根本不算什么。“缓慢地成长,快速地衰老”,作者这样形容牧人们的生命,放羊是牧人的坚守的传统和生活方式,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牧人们会逐渐了解外面的世界,这种生活方式,还能坚守多久?

  羊道,是羊群在牧场上走出的一条条的小路,它们纤细却又绵延不绝,就像牧人们的生活,看似枯燥、狭隘却有着无尽的生命力,足够传承几百上千年。只是,如此沉重的生活,让背负它的哈萨克牧人过的无比艰辛。我希望有一天,所有的哈族牧民都能过的富足安逸,不再每几周就要搬一次家;可我也希望,所有的哈族牧民能一直恣意地奔驰在草原上,让他们的洒脱、热情永远在阿勒泰流传。我不知道,我所希望的到底是什么。

  《羊道·深山夏牧场》读后感(九):欢迎来到李娟的深山夏牧场

  到今天为止,把李娟正式发行的散文看完了。一本比一本进步。也不绝对,因为写作顺序互有交织。

  <九篇雪>是发端,作为丛书中的一薄本,收集了早期文字中的精华,李娟的优点在这本书里已经显现出来:诚恳。现在回头去看,不免感叹那区区五千本的印刷量。

  接下来以阿勒泰命名的两本书是发迹之作,很多读者��此喜欢上作者。这两本书里收入了一小部分<九篇雪>中的精华。

  <走夜路>是边角料,放哪都不合适,又有市场需要,于是另归成册出版。拿边角料来比方<走夜路>有失偏颇,放不到前三本书里的内容,有些确实嫌碎,另一些却是因为太过私人,太过赤裸,或者说太过深入,放在哪本主题的正书里都不合适,只有夹在这么一本杂本里入市,读者不喜欢的话可以略过,喜欢的话可以细细去读,当然真正私人而强大的写作会过于耀眼没法细读的,所以<走夜路>在李娟的作品清单里拥有特别的形象。

  然后就是<冬牧场>。按写作顺序来说,<羊道>三本更先完成,含一本春牧场和两本夏牧场,不知为什么出版顺序颠倒了。好在我更接受按出版顺序先读冬牧场,再去读春夏两牧场的故事。作为深入哈萨克牧民生活的作品,<冬牧场>最大的特点是不再延续阿勒泰里触动人神经的讲述,甚至略微减少了卖萌。在这本书里,仍然敏感仍然可爱的李娟,保持了勇敢和谦虚,部分放弃了她的特色,更忠诚地讲述所见所闻。比起稍前写就的<羊道>,<冬牧场>显得凛冽,节奏匆忙,可能的原因是,此书由资助诞生是命题作文,同时冬牧场的条件相当艰苦。

  <羊道>三本是我最喜欢的系列,随着羊道在转场路上的步步深入,书的气味越来越宽广平和,最后来到深山夏牧场。

  李娟一直很唠叨。经过了阿勒泰的纯朴快乐,走夜路的坚强和触及内心,冬牧场的新鲜原始,当我随她来到春牧场时,已经产生了审美疲劳,不再为李娟一向能够展现的优秀品质感到惊喜,反而开始嫌弃她的自我重复和自甘平静,那些句子固然保有纯朴自由之美,但对我这种追求新奇阅读体验的读者来说,读着读着,恨不得拿“删除键”去修章节,不是一句句删,而是成段成段地删除她的自我重复。随着春牧场和前山的夏牧场两本书的阅读,这种情绪越来越强烈,我知道宽广平和是大音希声,但总耐不住阅读上的寂寞。

  但当进入深山的夏牧场时,吃惊地发现我那读者的自私之心迅速消融。这已经是不一样的李娟,她显然已经爬上了另一座高山,在那里看到了更为不同寻常的风景。

  在这本书里,李娟记录了从冬牧场开始编织的羊毛毡子,哈萨克妈妈在不同的时节不同的牧场里织就毡子的不同组分,边织边用。冬牧场上,当它还是小片毡片时,随手拿来盖在待发酵的面团上替面团保温,进入春牧场时已经由小片组合成大片,大到可以供人安卧其上,毡子被压得更平实,到了前山夏牧场,拿到舒适的户外去绣上花边,到了深山夏牧场,加了底毡又滚了边。夏天的气候那么舒适,妈妈在草地上做最后的织绣,“缝完最后一针,她侧身一倒,直接躺在上面睡觉。花毡结束了,它是崭新的,又呈舒适的旧态”。

  这段文字里体现出来的耐心和智慧,不再限于普通意义上的“记录”,它深刻而含蓄。而类似的妙笔在<羊道>三册里屡有发生,随着羊道向深山的进发,更是随处可见。于是我不得不相信,这是一种不同一般的记录方式。

  李娟写作风格上的驰进让我想起伍尔芙对简·奥斯汀的评论,伍尔芙提出了一个假设,她认为小说<劝导>体现出奥斯汀写作风格上的转变,她提出的问题是,<劝导>之后如果奥斯汀如果能保持健康,再进行五、六年创作,那么她会达到什么样的写作高度?“她必定会发明创造一种新的方式,它像原来的方式一样清晰明了、从容自若,但是更加深刻、更加含蓄,她要使用这种方式,不仅为了表达人们已经说出来的事情,而且为了表达他们尚未吐露的内心隐曲,不仅为了刻画人们的面貌,而且为了写出人生的真谛。”

  我不认为李娟已经完全达到了伍尔芙所预见的高度,毕竟她的文字仍然局限在日常生活里。但,谁知道呢?鉴于她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变得更好,谁知道明天会有什么样的惊喜发生?我更期待她未来的作品。

  《羊道·深山夏牧场》读后感(十):越冷,越能感受到温暖

  我想,每个喜欢读书的人都自有其挑书的原则。正如我们每个人都有偏爱的食物。而我呢,就一面之缘来说,倾向于封面简单,清新自然的书籍。两年前,我在图书馆的书架上,抽出一本叫《阿勒泰的角落》的书 ,从此,就爱上了这个叫李娟的女孩的文字 。像是从土地里长出来的,自然亲切的好像一个风尘仆仆的旅人,携着露水与疲惫,在 炉火前缓缓地向你诉说 一路的故事。你听着听着 ,仿佛就跟着她一起走过了那么些路 ,看过了那么些风景,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遇见的人。

  拥有李娟这样作者,我们多么幸运。可以以如此亲密的方式了解这支世界上最后的游牧民族。通过她温情的眼看,通过她敏感的嗅觉去闻,通过她善良的心去感受。是的,所有学术性的,记录性的语言,都是在制造距离,告诉世界,他们与我们的不同。而李娟,她看到的是艰难的维持着传统的他们,与我们怀着相同的希望,甚至比我们更加迫切的去过着更幸福美好的生活的希望。以及这个古老的民族对大自然的尊重。

  用了20天的时间断断续续的看完羊道系列,李娟在描述生活的同时也有一些她自己对于游牧生活的思考。大大咧咧的卡西,豪爽又孩子气的斯马胡力,勤劳而幽默的扎克拜妈妈,恬静温柔的加孜玉曼,尽责的好狗班班,还有不会说话的牛羊骆驼···每一个生命都个性鲜明,不高尚不伟大但是却亲切的好似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这些生命的共同点就是淳朴。吃着馕喝着茶做着繁重的体力活的他们无暇勾心斗角钻营取巧,踏踏实实的生活在广阔的天地间,贴着大地的胸膛与自然的呼吸一同起伏。劳苦而艰难的生活使一切都变得粗粝,但是却保护了婴孩般纯净脆弱的心。你能说他们愚昧么?

  一颗普通的糖果在这里也是闪闪发光的存在,被珍惜被仔细的舔舐回味。一套新衣服带来欢喜能抹去奔波的劳累。一本影集就是所有的消遣和回忆的寄托。一个锅盖在一天中被砸扁还原多次以充当不同的角色。一双新袜子就能带来自信。一场托伊就能成为冗长而单调的生活总最大的期待。衣着不用考虑搭配和时尚 ,生活在蓝天绿草中,只要尽可能的鲜艳和喜庆就很满足。疲惫的身体更能感受床铺的舒适,饥饿的腹腔更能感受到食物的抚慰。物质只维持着刚好可以生活的标准。正因为如此,才懂得珍惜。你能说他们贫穷么 ?

  他们的食物,水源,财产都来自土地。最后又埋藏在大地中,化为泥土。卡西用盛过马粪的盆装食物,扎克拜妈妈累了就躺在大地上美美的睡一觉,李娟打水的沼泽里漂浮着动植物腐烂的尸体和泥土,洗衣服的肥皂是自己用羊油制成,使用时还会抠出肉渣,锅里的油垢洗不干净就用泥土搓···但是没有人吃过东西拉肚子 ,生水是甘甜清凉的,土肥皂天然的牲畜都可以食用,不过是尘埃和泥土而已,它们都是大自然的产物,有什么脏的呢。相反,我们使用的洗衣粉沐浴露,香喷喷又好用,我们弄干净自己却污染了水源,干净的我们迫不及待的的从这个肮脏的世间抽离,心安理得的用最便捷的方式取得安逸舒适。你能说他们不讲卫生么?

  他们自己平时不舍得吃新烤出的馕和糖果,却在客人来到时热情的摆在桌上。他们不舍得喝的酸奶,却巴巴的盛的满满的站在路边给过往的陌生驼队。他们不舍得穿的新衣服却在搬家时不畏寒冷也要穿在身上。他们不选择安逸稳定的生活却仍固执的坚守传统,频繁迁徙只为给自然休息的时间。你能说他们傻到家么?

  也许,随着时间的流逝,现代生活的侵蚀,这支最后的游牧民族会在某一天,放下马鞭,走出毡房,与我们融为一体。后世的人只有靠着文字和图像去想象他们的生活。然后再多的怀念和好奇,化作一声叹息。而对于我来说,他们存在过,而且一直还存在我的脑海里,因为我与他们曾如此亲密的一起生活,我曾踏着青草地感受大地绵长深重的呼吸 ,我曾拥抱这里善良而淳朴的人们。而这一切,是李娟带给我的。

  她描写的是寒冷的北疆,艰苦动荡的生活,却让我在这个冬天觉得心里这么温暖。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