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气候文明史》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气候文明史》读后感10篇

2018-09-05 04:08: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气候文明史》读后感10篇

  《气候文明史》是一本由田家康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224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012-7,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气候文明史》读后感(一):寒暖交替,生生不息

  这是一本讲述地球寒暖交替过程及其根源的书,顺道提了提气候变化给动植物生存、繁衍、迁徙的影响,当然其中重点还是说了说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缘何从畜牧走向农耕?农耕技术以及肥料何以被创造使用?在人口增长和气候影响下的粮食相对不足矛盾中,地缘战争何以展开?不一而足

  大量科学证据严谨的论证过程已经显示,地球的寒冷温暖自有其规律,多重规律构成了一个自我运行复杂系统。那些我们仍不得而知或无法解开的谜题,是因为知识理性有限事实上,关于冷暖交替这件事,人类行为确实没有什么作为。相反,气候的急剧变化带来了疫病、饥荒以及与此相关的战争,一幅幅衰败的场景轻易地展开。

  文明之内涵极为丰富。文中在多番剖析寒冷期时,几次指出残酷逆境激发了人类的创造力。但一次次地成长,真的让我们更加智慧了吗?如果答案肯定的,我们至少应该意识到,敬畏自然这件事根本道德伦理高尚情操无关,活命才是眼前最紧迫的正经事。

  .s. 引起气候变动的主要因素,主要有以下这些:

  ※ 地球表明海陆分布的变化:大陆移动、造山运动、深层洋流;

  ※ 地球的轨道数值变化:公转轨道(离心率)、地轴的倾斜、岁差运动

  ※ 太阳活动的变化:黑子周期日照量的变化

  ※ 火山活动:火山灰的阳伞作用海洋浮游生物的繁殖

  ※ 大气温室气体的变化:水蒸气、二氧化碳、臭氧等

  《气候文明史》读后感(二):技术官僚专业外的割鸡

  当我们听到一个日本人说起气候的时候,不禁要追问一句,动机是不是为了宣传1997年在你们京都召开的《气候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是不是又要为修改《京都议定书(Kyoto Protocol)》张本呢?不是,一点都不是。作者田家康,为日本农林中央金库农林水产金融部长,81年毕业于横滨国立大学经济学系,从履历来看,似乎与气候气象完全扯不上关系,然而这本著作却是响当当的以气候的漫长变化看世界文明变迁的著作。当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不由深深感慨,因为同时还在读东方社的另一本新书《谁在统治日本》,在《谁》一书的阅读基础上,再看《气候文明史》,后者的科学性严肃性可读性即是前者的优秀实例

  田家康在本书的前言中提到,事实上在他之前曾经有不少知名学者在气候对文明发展上有着细致深刻研究,并出版过,如亨廷顿的《气候与文明》,休伯特 兰姆的《气候、历史、近代社会》包括布莱恩 费根也有四本论述气候与历史关系的书籍。现代以降,更多的著作也纷纷出现,田家康先生谦虚表示自己的著述并非专业书籍,也非研究论文,“气候文明史”这样的标题对于自己来也是十分的宏大

  尽管前言中非常谦逊,在正文中,作者立即显现出日本技术性官僚的认真本色描述细致而语言简练,以《自然》杂志上的论文展开“人类和其他的动植物一样,都是在气候变化中诞生物种”展开了气候影响文明之旅,每一章节的标题也是明确而有趣,气候不同天气,只能影响一地,只能影响一时,新闻中常有“当今世界格局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仔细想想,其实真正在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正是气候,犹如君临天下帝王,睥睨众生,不屑于任何小动作,一出手,便是少则几个世纪多到万余年的繁盛或衰败。从前各种角度论述文明的著作却惟独遗漏了气候,真真是大疏忽啊。在作者带领下,我们得以从气象观测,古代文献树木年轮以及湖沼和海底沉积物等诸多方面重现距离我们很遥远时代的气候特征,以上几点也成为了作者的卷末解说一《如何调查过去的气候》,在这本严肃的书里,除了丰富的科学调查外,作者不时以细腻笔触描述一些“弦外之音”,风雅的“观樱御宴”,参加者随手记下的樱花开落时间经过细致的论证分析竟也可以佐证中世界温暖期的存在,令人大开眼界

  全书从头至尾,尽管由于专业的限制,非此专业读者会被一些专有名字难住,但综合上下文也能理解,这便要感谢作者理论功力身后因而不屑于堆砌词汇功底译者负责精神,愈发让人敬佩霞关技术官僚严格准入门槛先见之明,气候虽然是大标题,但终非本门,愈见牛刀锋芒工匠技艺

  《气候文明史》读后感(三):气候改变历史

  《气候文明史》

  人类征服了南极北极,登上了珠峰月球,可是还是无法控制气候,甚至连简单的准确的预报都还做不到,更不要提能够战胜并且控制了。每年因为气候的原因造成了大量的灾难,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经济生命损失,可是我们却依然无能为力,因为气候和我们现在的科技实在是不在一个能量级别上面。

  就是原子弹氢弹也没有达到台风的级别,可是台风仅仅是气候威力冰山一角而已,看看后天》、《未来水世界》、《2012》那些人类的末日幻想中,最靠谱的就是气候的变化导致人类的大规模灭绝,对于我们无法预知,无法掌控的东西,我们都发自本能的会感到恐怖

  这本《气候文明史》是日本学者的作品,用气候这个因素来统领文明的历史,不过这本书比较专业,里面有很多很多专业术语和图表,很权威,也很理性,但是也为阅读带来了很多困难

  不过当你越过了远古部分,就发现气候对历史的影响其实也挺有趣的,战争,国家疾病,文明的兴亡,其实很多都是和气候有直接关系的,即便不那么直接,也有很重要的间接关系。可以说气候的重大的变化,对人类文明的演进肯定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只是很难说会从什么方面,引起具体的什么样的影响。就是法国大革命爆发,还有《小红帽》的故事出现,都有气候的影子在里面,其实作为文明的一个大背景,世界上的哪一件事,能够脱离气候的影响呢?

  书中很多细节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几乎是颠覆性的,让你大吃一惊,撒哈拉大沙漠竟然是的历史竟然只有那么短,才一千多年,以前还是一片绿野,真是让人感觉不可思议了。很多东西我们都以为历史就那样一点一点发展过来的,却没有想到在历史中,很多东西都翻来覆去的经常发生逆转。

  比如我一直觉农业产量肯定是现代远远超过了古代,没想到现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大麦收获率是7、8倍,而4400年前的同一地区的大麦收获率竟然是76倍,看来气候土壤对农业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化肥农药啊。

  还有我一直以为人类的身高是在缓慢增长的,没想到这也不对,在农业时代开始以前,远古人类的身高居然比现代人矮不了多少,进入农业社会以后居然变矮了十几厘米,后来才又开始增加的。

  这本书虽然和畅销书或者小说来比不是特别好读,但是的确可以让我们大开眼界,看到了一个很广阔新奇的世界。

  《气候文明史》读后感(四):要点摘录

  新仙女木期开始于1.29万年前,持续约1300年,气候明显变冷。新月沃地野生植物明显变少,原有狩猎采集部落的大量人口得不到足够食物,被迫开始农耕。经过筛选,小麦谷物成熟时间集中,易于收获,成为最早的农作物

  7000多年前气候变暖,地中海水位上升,水涌入黑海导致沿岸农田被浸,有可能是诺亚方舟故事的原版农民被迫迁徙到欧洲各地和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促成了农业扩散。

  4200年前气候干旱,自然降水无法维持农业,人们被迫迁徙到大河流域发展灌溉农业。这个过程中逐步产生管理阶层形成最初的国家。中东地区养猪的害处变大,出现了不吃猪肉传统

  6世纪中期,由于陨石或者火山爆发,全球平流层覆盖着一层气溶胶,在东非导致了干旱与暴雨交替的天气,干旱导致老鼠天敌死了,暴雨过后老鼠食物增多大量繁殖。鼠疫经由贸易路线传染到中东和欧洲,严重威胁农业生产,导致东罗马帝国国力衰弱干燥气候令内陆游牧民族失去生存空间,被迫向西迁徙。马种的改良,马镫的发明,令到游牧民族对东罗马帝国更具优势,后者从此一蹶不振。在中东,波斯萨珊王朝国力同样虚弱人民生命受到威胁,带有末世论的伊斯兰教迅速传播,到7世纪伊斯兰政权控制了欧亚非部分领土。法兰克人部落选择没有鼠疫的巴黎作为首都。凯尔特人被鼠疫威胁,地盘被盎格鲁撒克逊人霸占。现代欧洲国家雏形开始形成。在日本,饥荒令佛教得以传播。在中国,饥荒过后隋朝建立。总而言之,气候终结了古代世界的力量格局,世界开始进入中古时代。

  9世纪到13世纪气候变暖,欧洲农地增加,人口增加,多余的人口进入城市,促成了城镇繁荣。哥特式建筑的兴起正是城镇繁荣的结果。与此同时北欧气候也变好,维京人口增多,部分维京人到周边地区开拓殖民地。

  13世纪以后气候变冷,欧洲农作物歉收,很多人饿死,抛弃子女。格林童话《汉塞尔与格莱特》被后母抛弃又被女巫捉住的兄妹杀掉女巫并回到家的故事就反映了这段历史。

  中国在14世纪50年代的鼠疫死了1亿人,后来传到欧洲,被称为黑死病。此时欧洲的人们开始疑神疑鬼,迫害犹太人宗教主题变了,1380年后基督艺术开始以承受苦难题材色调阴暗内容血腥。格陵兰气候变冷,挪威放弃其作为殖民地。

  小冰期由14世纪开始,长约500年,有几个特别冻的时期

  1350年 沃尔夫最小期

  1450-1570 斯波勒最小期

  1645-1715 蒙德最小期

  1770-1830 道尔顿最小期

  小冰期的原因是太阳活动和火山爆发。

  小冰期中,荷兰北方画派描绘的自然风光变得阴暗多云(这点我有疑问,因为时间点不完全重合);欧洲北部居民自发猎杀女巫泄愤;森林面积减少,狼被迫从森林跑出来,导致了小红帽故事用狼表示坏人;荷兰开始大量种植土豆;寒冷化导致生活困难,人们将更多精力摆在精神领域,导致了理性时代的到来;法国在1789年前几年天气特别寒冷导致农作物歉收,成为法国大革命导火线。

  作者认为人类在气候严酷的时候容易产生新思想,这些新思想在气候温暖时会开花结果。例如新仙女木期农业的诞生,2800年前佛教的诞生,中世纪初期伊斯兰教的传播,小冰期理性主义的发展。

  《气候文明史》读后感(五):如果冰川是一块砖,那么气候文明史就是一块玉

  在人类已知的历史研究中,不管是渔猎名族、游牧民族还是农耕民族,追逐水源而居是人类文明的共同特点。因为水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当然,如果再往宏观里去讨论空气阳光也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这就要追溯到地球的起源甚至是宇宙的起源了。这里讨论的是相对近一点的问题,是以人类的起源、迁徙和发展为主线来讨论气候的决定性作用。其实,人类的起源、迁徙和发展本身也是一个宏大的命题,不要说人类的起源、迁徙和发展与气候的关系,就其中任何一个小问题都可以衍生很多详尽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向。所以,对于这样薄薄的一本小书,期待其给出充实的内容和明确的观点支撑“气候文明史”这个宏大的主题是完全不可能的。事实上,本书的内容也是如此。作者的论述,无论时间还是地理空间上都有很大的跨度跳跃性,作者对于众多研究理论和研究成果的引用和申论也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因此,我更愿意把这样一本书看做是对于“气候文明史”的抛砖引玉

  越来越多的学者和研究认为,人类迁徙的背后推手是气候。并且,古代的气候与现代的气候存在巨大的差异,是气候的变化导致了人类的迁徙,气候在人类的生死存亡发挥决定性的作用。考古、地理、历史、气象等诸多领域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都为支持这论断,在孜孜不倦地寻找线索和证据,并由此催生了一门新学科——古代气象学的诞生和发展。众所周知,在能够影响人类的命运的气候中,最深刻最明确的便是冰川。如果说冰川是一块“砖”的话,那么气候文明史就是一“玉”,是冰川抛砖引玉般地引发人们对于气候文明史的研究和关注。科学家们对于冰川的存在和冰川对于人类生产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有共识,寻找证据支持也成了多领域研究人员的目标责任。作者在书中有一个小观点,让我印象格外深刻。那就是利用中国墓葬制度中的厚葬风俗来推断这是人类对于寒冷的一种记忆。这样的思维角度和思考方法,让人眼前一亮并为之一振。假如,类似的思维角度和思考方法被用于考古挖掘和地质勘探等领域的话,我相信会有更多惊世骇俗的发现。

  其实,关于人类与气候的关系,能牵动和涉及的科学领域远远不止上述的几个。如果说冰川是一块“砖”,他不只是抛砖引玉的“砖”,还是一块“敲门砖”。它不仅敲开了气候文明史的大门,也敲开了诸多相关或者不相关学科的大门。一些看上去风牛马不相及的学科之间,实际上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最近,我读了一本关于美容减肥的书。其中有一种说法:动物脂肪一但被人吸收后,就会在人体内迅速变成脂肪并储藏保存,这就是人为什么一吃就容易发胖的原因。这个说法让我灵机一动,以这种说法来推测,这算不算是人体生物机能对于寒冷的一种应对和记忆呢?如果真如我所想,那就是说生物学和生理学与冰川也存在联系。由此可以判断,还有诸多貌似不相关的学科或许都可以为冰川的存在和冰川对于人类的影响提供线索和证据支持。由此可见,冰川可真是一块好“砖”啊!

  人类为气候所迫而迁徙流浪,就像如何循水源而居一样,这是人类谋求生存和发展的本能和手段。在人类谋求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还有多少秘密为我们所不知所不解呢?我们知道,不同国家的创世神话和宗教传说中都有关于大洪水的记载,西方有挪亚方舟、中国有女娲补天等等。这些神话传说里的内容不一定全部是真实的,但其所反映的共通的环境背景应该是真实存在过的。因为那很有可以是人类的集体记忆,因此很可能就是因冰川而生的真实的生存灾难。与冰川相比,洪水的宗教起码有了文字记载可循。然而,从冰川到洪水中间有经历了什么呢?冰川与洪水之间的关联还有多少秘密呢?这不只是读者想要问的,应该也是科学家想要追寻的。假如有一天,这些秘密能够被一一解开,那么“气候文明史”终可算得上名副其实的“气候文明史”了。

  《气候文明史》读后感(六):原来,我们只是被气候所塑造

  很久以来,每当我读到历史上有关游牧民族入侵的内容时,都不禁要提出一个疑问——是什么力量推动他们不知疲倦的一次又一次的南下发动战争?遗憾的是,很多历史书籍对此都是语焉不详的,有的干脆就只就简单的归结为落后民族嗜好杀戳的本性,或者是对先进文明的奢侈品心生向往。这些都不能让我信服。

  读完田家康先生的新书《气候文明史》,让我如同醍醐灌顶一般,找到了答案——这一切都是地球气候变化所致!地球气候有着周期性的变化,每当进入气候变冷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原本生活的地带因为寒冷而变得不适宜居住时,他们迫于生存的压力就只能向着更为温暖的南方迁徒,不断抢占农耕文明的生存空间,诱发战争——这改变历史的原动力背后竟是气候的因素,它才是塑造人类的那把手术刀。

  原来如此——从150万年前的直立人和巨立人在地球上的出现,到距今5万年前人类为应对严寒开始穿上衣服,到人们开始开垦农田、驯化家畜,到民族迁徒引发战争促进文化的发展……人类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被气候追赶着一路蹒跚前行走到了今天。可以说,人类进化的过程就是为不断适应气候剧烈变迁而开展的持久的斗争,我们人类的历史就是被气候所塑造的历史。

  这本书在从气候变化角度来解读人类历史的同时,也对很多问题给出了非常有趣的解答,世界各地的人们为了应对气候变化而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生活习惯。人们为什么穿衣服?不是遮羞而是为了御寒;人们为什么会发胖?是为了抵御寒冷而进化出来的吃饱东西就可以形成脂肪以储存能量的机制;远古人们的体格为什么比近代人要高大?是因为远古时代人们的食物比近代气候变冷周期中更加丰富,而且人类文明的发展也妨害了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为什么印度人不吃牛肉?为什么伊斯兰教徒不吃猪肉?是什么造成了欧洲的黑死病大流行……是严酷的气候变化迫使人们改变自己的生存方式,进而书写了自己的历史。

  一路读来,给人的感觉是,虽然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在不断增强,但在自然面前仍然微不足道,全球范围内气候变动的力量是如此之强大,它让撒哈拉从草原变为不毛之地,让巨大的冰川变为森林,人类在此中的那点砍砍伐伐似乎微不足道,也根本无力抗争,保护环境还有必要吗?作者好象很怕给人们造成这样的误解,又专门讲述了对气候变化麻木不仁的迈锡尼文明由于一味砍伐森林最终导致自身灭亡,而且至今仍然无法恢复的例子来说明人们保护环境的必要性——人类活动对环境无止境的破坏很可能会在气候突变对环境做出改变之前就耗尽自己所有的生存资本。而我们现在为应对环境变化、为改善地域小气候所做的所有努力,同样是人类与气候所进行的斗争,也是气候对人类所进行的数十万年的塑造过程的一部分。

  事实上,这本书不但记述了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历史,而且讲述了人类对气候变化发现和认识的历史。对人类历史上很多知名的气候学家的生平进行了简单介绍,重点是用他们的研究成果对很多气候变化的现象和原理进行了详细解释,并且用考古成果、文艺作品、历史记载来相互佐证,读来别有一番趣味,确实深受教益。

  书的作者田家康是日本农林中央金库农林水产金融部部长,也是日本气象学会会员,他在这本书中的写作中把日本人古板、认死理的性格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书写得非常专业、严谨,就连写那些史前气候的推测也是旁征博引,只是期间提到的许多非常拗口的专业名词,让人读起来不是很畅快,但似乎又无可避免。而书中出现的多处错别字,则与原作者的严谨形成了鲜明对比,让人如梗在喉……

  《气候文明史》读后感(七):中原王朝兴衰与气候的关系

  最近笔者开始对这一课题感兴趣:“气候是如何深刻影响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于是在书店找到了这本书:《气候文明史》。

  鉴于笔者学识有限,书中的好多知识都不甚清楚,而且作者是日本人,书中诸多篇幅介绍的都是日本的情况,有关中国的比较少,然而就是这些信息,也够笔者咀嚼一阵了,笔者大致看完,还是有不少新发现的,现就把书中有关中国朝代变迁与气候的关系分享给大家。

  1、西周灭亡与气候的关系

  以前的历史书中,只要写到王朝覆亡的原因,一定会写到末代君主如何如何昏庸,政治如何如何腐败,然而看作者的分析,真的是有这样一种感觉:人类文明真的是太脆弱了,尤其是古代文明。

  前段时间笔者参加一读书会,分享了一下西周灭亡的原因,最终认为是西周要对抗犬戎,而王室距离犬戎的势力范围太近,消耗太多,因而加速了周王室的衰落。然而这其中气候变迁也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这不,《气候文明史》的作者就进行了分析。

  距今2800年前,地球的气温降低地很厉害,“从美索不达米亚的巴比伦的大麦收获期来看,在距今3800——3500年前之间的温暖时期,从3月下旬就开始进入收获期了。然而距今2600——2400年之间时,收获期变成了5月上旬,延后了一个多月。”

  距今2800年,中国正是西周时期,那时候西周的统治者是第十代周天子——周厉王时期。那时发生了著名的“国人暴动”。这一时期中国最冷的时候,平均气温估计要比现代低2度。

  西周和东汉的灭亡竟然与天气有关?读《气候文明史》

  周厉王的孙子就是著名的周幽王,他是西周的末代天子。

  2、东汉灭亡与气候的关系

  该书似乎描述了一个规律:只要地球进入寒冷期,中原王朝就会发生统治危机,那样距离改朝换代就不远了。

  公元2世纪后半叶,全球气候变冷,那时中国的王朝是东汉。中国在公元100年到150年以及250年到340年之间,两次出现洪水和干旱频发的时期。在东汉,接连两个年幼皇帝即位(汉冲帝和汉质帝)。与此同时,北方游牧民族肆虐,东汉的统治危机日益严重。

  此时,太平道受到农民的支持,得到广泛传播,公元184年,太平道教主张角发动黄巾起义,此后东汉名存实亡。

  西周和东汉的灭亡竟然与天气有关?读《气候文明史》

  3、明朝灭亡与小冰期

  有研究论文指出,中国在最近的500年中,从1650——1700奶奶之间是最寒冷的时期。在寒冷的气候中,长江以南的江西由于霜害严重,不得不放弃对柑橘的种植。

  而日本科学家在分析树木年轮时了解到:在过去2000年里,17史记的平均气温是最低的。

  而明朝灭亡与气候变冷不无关系,若非明朝末年天灾不断,农民才不会群起而反。

  4、气候变冷真的一无是处吗?

  答案是否。作者分析了人类在气候变冷时的两个主要动作:一个是思想的大迸发;一个是技术的改良。

  首先是思想的大迸发。可以以两个时期为例:一个是2800年后的一二百年;一个是1600——1800年这段时间。

  寒冷时代,游牧民族开始谦虚,带来文明之间的碰撞,这期间当然有痛苦,同时也有新思想的萌发。公元前566年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在他之后100年出生的马哈维拉创立了耆那教。中国的孔子和老子登上历史舞台。地中海的希腊,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登上了舞台。

  而1600——1800年那段小冰期,近代理性诞生。在17世纪第一个长达10年的严寒中,伽利略和开普勒提出了地洞说。同一时期在英国诞生了近代实验哲学之父——弗朗西斯`培根。法国则有笛卡尔。

  其次是技术方面的进步。这其中更为突出的表现就是1600——1800年那段时期。

  1570年西班牙殖民者把土豆从新大陆带到欧洲,而土豆十分适合小冰期的欧洲环境,因此迅速成为欧洲人的主食之一。因为土豆种植的普及,以法国为例,“从1371年到1791年的420年发生了110饥荒,而18世纪之后则有16次,饥荒发生的频率大大降低。

  而玉米在17世纪传入中国,它作为大米的替代品迅速普及,17之后中国农业产品的70%都是大米,可以说玉米引入中国造成了“康乾盛世”的人口大爆发。

  《气候文明史》读后感(八):蝼蚁的挣扎

  公元五世纪,正值我国的南北朝时期,全球气候突变。虽然科学家对此解释不一,但不管是拉包尔火山爆发还是外来天体撞击地球,巨大的“迷之云”笼罩在罗马、中国上空,尘埃遮蔽阳光,气温骤然降低,乃至渤海海域也被冰封。伴随气温骤降而来的是冰雹、瘟疫和作物减产,人民生活苦不聊生,“是岁,关中大饥,人相食,死者十七八”(《北史》载)。饥馑与病厄成为宗教情绪滋生的温床,也正是在这个时候,自东汉时传来的佛教开始蓬勃发展。可以说,“南朝四百八十寺”正是拜这场“迷之云”所赐。

  不过有意思的是,这场宗教崇拜却催生了印刷术的推广。为了宣扬佛教,武则天和法藏法师重新“发现”了印刷术并推而广之,印刷了大量的佛经。虽然后来由于李唐王朝的“崇道抑佛”使得印刷术的发展受到了一定抑制,但如果将印刷术放到世界文明发展史来看,或许正是这场严寒导致了人类文明迈出了一大步,并继而发展出了今天可以“呼风唤雨”的现代文明。

  讨论气候为人类所带来的变化或许不仅仅是以上这个波谲诡异的故事,虽然我们现在热衷于谈论全球变暖所带来的变化,然而当我们翻开《气候文明史》我们才发现,原来人类历经8万年,不断经历着气温不断上升或者不断下降的寒冷交替气候,乃至忽然的骤冷骤热。在这种气候的变化中,人类所表现出来的状态是羸弱的。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与“迷之云”类似的还有一场7.4万年前的多峇火山喷发,同样也是火山灰漫布,全球气温降低,不过不同的是这次巨灾所导致的是一场近乎绝种的人类大灭亡。科学家根据基因谱系发现,现代人类与其他种类的类人猿相比基因的多样性极端匮乏。如果从单独个体的基因差别来进行比较的话,非洲同一座山的两头大猩猩之间的差别都比非洲人和南美原住民之间的差别大得多。科学家认为,这种单一性是由于在某个时期人类急剧减少所导致的。而这个罪魁祸首可能就是多峇巨灾。

  而另一方面,人类之所以没有灭亡,恰好证明了人类的适应能力。人类智能的出现是在距今5万年前,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冰河时代”,事物越来越少,人们为了生存发展了智能。至于为什么人类的前任地球统治者恐龙在地球上生活了将近两亿年都没有发展出智能,或许得归因于恐龙即便没有智能也能活得很好。从这一点来说,或许气候的变化对人类也是一种恩赐。

  在《气候文明史》中,作者不仅展现了人类是如何与气候抗争生存的,更多的是通过气候变化这个不同的视角去重新解释我们习以为常或者认为神秘莫测的事物。气候首先影响的是人类的生存方式,冰河时期结束人类开始了农耕生活,但由于寒冷化所带来自然降水的不足,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开始出现灌溉农业。而随着这种影响的渗入,气候也使得人们的思维方式乃至形态都发生了变化。

  比如印度的“神牛”,在外人看来是神秘莫测的事物。然而通过作者的分析,我们才知道其实印度历史上是吃牛肉的,只是由于在距今5500年左右,由于气候变化人类食用的谷物越来越少,而牛也是以谷物为食,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便将牛限制在耕牛的作用,而即便如此,当时的婆罗门和刹帝利也还是在食用牛肉。

  而更有意思的是,在温暖时期的5000年左右,这恰好也是四大文明古国发展的时期,人类的总人口倍增到了2000万,但身高却比1万年前矮了10多公分,很显然,除了由于粮食限定在小麦和大米,长期缺乏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原因以外,当时集团生活使得人们不需要从事同样的劳动,,体格较差也可以留下子孙就是原因之一。

  不过,虽然气候影响我们的文明如此之深,然而直到上世纪中叶,人们似乎也对此无动于衷。1969年,雅各布·皮耶克尼斯发表理论认为,引发厄尔尼诺的气象学现象,并不只是局限于秘鲁远洋地区的局部现象,而是给热带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带来严重的干旱和洪水的异常气候现象。然而这一理论并没有得到学术界的关注和大众的认同,直到1972年到1973年突然发生的干旱和其后的粮食危机袭击了全世界后,雅各布的理论才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

  另外一方面,当我们去审视人类对于自然的影响时,我们也似乎也遇到了难题。1961年以美国地理学者保尔·马丁为主的学者提出大型哺乳动物——比如《冰河世纪》里的主角猛犸象——是由于人类的肆意捕猎而灭绝。然而马上就有持反对意见的人跳出来解释,认为大型哺乳动物是由于无法适应冰期结束时期的环境变化而灭绝的。虽然现在这一争论并没有结束反而越来越激烈,不过透视人们争论的原因,其根源在于人们不愿意相信自己的祖先是杀戮者。同样,现在人们也不愿意相信是自己在破坏地球。如何处理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依然是我们所面临的难题。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