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寻找有意义的教育》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寻找有意义的教育》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9-13 04:35: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寻找有意义的教育》经典读后感10篇

  《寻找有意义教育》是一本由蔡朝阳著作,宁波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25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寻找有意义的教育》读后感(一):教育的意义何在?

  看完此书,我惊异于全文并无一处涉及教师守则学生守则,教师守则前三则如下:“(一)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二)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认真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四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三)学习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目前的中国教育之受制于中高考制度不过是表象,它实则受制于居庙堂之高者冰冷坚固观点

  蔡朝阳先生要宣扬普世价值,培养公民意识,这对教师守则的违背,程度只怕远甚于范美忠先生08年的那一跑。

  本书让我感动地方,不是蔡先生如何当老师,而是他如何当父亲。他不向菜虫灌输任何思想,只给与菜虫满满的爱和陪伴,让菜虫自由成长。那么,老师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做呢?老师又为什么要向学生灌输某种或来自官方的或来自私人的思想,老师为什么不能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自己思考去成长?孩子不是工具,不是官方的、也不是私人的工具,而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孩子

  诚然,中高考制度让学生也让教师感到痛苦师生生命中的许多宝贵时间,本可以用来思考,用来游戏,用来运动,用来学习有趣知识,用来陪伴亲人,用来享受无所事事之美的宝贵时间,只能用来做题、做题、做题。做题不是人生意义所在,自己考上或者帮助学生考上好的学校,也很难让人心安理得地视之为意义所在。那么,耗费了许多时间的背后,学习的意义何在?教书的意义何在?师生于此很容易产生迷茫的痛苦。

  但这两个问题背后,所隐藏的关键问题是:教育的意义何在?教育为了培养人才么?那么怎样的人算是人才?能参加现代化建设的四有新人就是人才的全部么?信仰普世价值的公民才是人才么?教育为了促进人的发展么?那么怎样才算发展?

  教师守则和学生守则已明白无误地表达了居庙堂之高者对教育的根本意义的观点。这观点不改变,师生对中高考制度反思再多也无意义。

  《寻找有意义的教育》读后感(二):朝阳与晚霞

  昨天去省图,本想借来看的书是白寿彝的中国通史纲要,没成想我没有借到,于是只好借了史记来看。顺手想到自己马上就要去做高中老师,于是只好悻悻然的借了蔡朝阳老师的书来看。

  知道蔡朝阳,是因为我们曾经玩耍的同伴中有一个他的学生。那家伙特别有趣,是个红楼梦呆子。我也是在他那里第一次看见了啥是kindle,也是在他那里看到了一个高中老师的意义。

  可以说,他自己觉得自己的人文素养全部都是咋高中时候打下的。当时我觉得甚是奇怪,因为以我的经历,我的初中高中老师从来没有和我聊过深层次阅读问题。虽然我依然非常喜欢他们。依然觉得自己很多学习的兴趣也是在高中时候打下的。但是,我丝毫没有感觉到自己在文科上有什么特别的收获。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恐怕我本身就算是一个比较特立独行的人,我那时候喜欢的还是艺术,依旧有颗艺术梦的心。也是直到高二那年,我因为不愿去艺术班,也就去放弃了自己的艺术梦。但我印象中的高中老师从来都是有些刻板的。所以,自己自从大学毕业以后就特别抵制做基础教育的老师,虽然我的同学中大部分其实最终也就是去高中当老师了,我自己却不愿意放弃这种对于学术追求。不过似乎我自己也越发的感觉到学术体制目前的弊端,而自己却也非常难以适应体制。为此我也颇为苦恼,不知如何是好。

  直到昨天我阅读了这个本书,似乎我内心的一些心结开始慢慢打开。我发现原来这世界上还有一些和我有着同样困惑和同样遭遇的人。尤其让我惊叹的是,我看到的一个在2008年当年汶川地震完全不同的范美忠。这一点我颇为震惊,因为我记忆中的范美忠不过是一个因为自己的出格言论而备受指责的高中老师,没想到,原来他是一个如此有自己理想的人。或许,他的人生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成功者,甚至有些颓唐。但是当蔡朝阳写到他时的那种动情的真实,又让我感慨万分

  蔡朝阳老师坦言自己不喜欢教学,而喜欢闲逛,喜欢读书和写作,喜欢自由自在生活无奈自己总得有口饭吃,我也有这种感受。而且自己至始至终不喜欢教育,但因为自己已经是高中老师便别无选择。他努力地不让自己的学生陷入到应试教育的陷阱中。他问,高中老师可不可以是知识分子。这也是我自己的一个问题,比如说,如果没有高中语文实际教学经验,我们如何谈论教育。如果,没有真切的感受过生命本身,我们如何去谈论那些抽象空洞概念?本身我就是一个无法停止思考的人,似乎很多时候过度的思考已经慢慢把我抽空了,而不再具有生命本身的活力。甚至整个学术体制已经慢慢变成了一套权力系统,构建起人类社会等级划归的一种无形的机器。而人与之对抗方式即是不断的创造,通过书写与行动重新构建主体,重述主体位格。主体生成的模式即是通过确定位格而再现自身。而现在,当主体意图逃逸出位格本身,那其位格也必须经由不断的循环往复之运动达致螺旋上升。于是,教育者化身为写作者作为创造者的写作者思考者也不断的重构着主体的位置。而蔡朝阳老师即是这样一个不断重构自身位格的人。他的通道,郭初阳和范美忠也是如此。

  想起维特根斯坦和阿伦特,我亦是想到主体构建之可能性。封闭的系统终将要打破,拒绝为自己的灵魂工作贴上固体标签,只要阅读与写作存在,主体自身便能打破身份认同禁锢实现一次又一次的自由。

  《寻找有意义的教育》读后感(三):更有意义的生活是可能的吗?

  很感谢新京报2012年度大好书评选,让我有机会发现并读到这本好书,一口气读完,同时小学、初中、高中的回忆不断涌现进脑海,一下子陷入到了悲伤不能自已情绪中,花了两天的时间才慢慢平静下来,最后竟然又感到有点庆幸,还不是挺过来了嘛,用再多恶毒愤恨语言咒骂那个禁锢消耗了自己十几年宝贵生命时光的“教育”,已无济于事了,时间无法倒流!!但必须清醒的意识到,曾被“教育”的,曾经历的并没有真的消失了,都在我身上留下了太多或隐或现的烙印。不经过一番刻苦努力,我是无法真正认识自己,觉知自己种种不正确观念(被“教育”无意识植入的),学会独立自主思考,认识体会真正的真善美,获得蔡老师所说“有意义的教育”能给予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当然,这本书并不是系统研究教育的专业书籍,蔡老师用发自内心充满思辨的感性文字谈了不少话题,例如他的育儿体验、阅读史、职业认识等等,都让自己获得不少启发。最突出的三点感受要记下来:

  1、不要“过早”生养小孩

  作为一个单身汉,考虑这个问题貌似太远虑了,但自以为诸如此类的问题其实才是真正的人生大问题,要有足够成熟的考虑才好。耳闻目睹,感觉很多中国人在这个问题上有些草率,传统观念还很强大,在这个物质丰腴时代,让孩子从小吃好喝好玩好都不是什么太难的事了,难的是为人父母之前,是否已有成熟的身心状态,足够的能力耐心、爱,健康的代际观、生命价值观等等,来确保一个新生命获得健康幸福的成长,精神上也能够得到良好教养培育。总之,很庆幸现在就读到了蔡老师这些饱含深情的育儿体验文字。

  2、工作不仅仅是混饭吃的

  蔡老师在书中用不少文字讲了他作为中学教师的痛苦,甚至他有段时间是十分“堕落”的,只是在应付工作。这都让我有点惊讶,传统中教师这种“稳定的职业”怎么会如此不堪,应该是和蔡老师过高的教育理想有关,大部分老师可能不会有他这样多得思考,当然也不会有他这样大的痛苦感受了,幸好最终他战胜了自己,有了足够的勇气,去实践他的教育理想。参照蔡老师的职业感悟,要警醒自己,在体制,但不能被体制弊端所吞噬!

  3、思考深度和阅读量大致成正比(好的阅读)

  读蔡老师的文字感觉很亲切,书里不少书和电影自己也略知,但明显的是,蔡老师都认认真真读过了,所以才能有这样丰硕的思考结晶!正如他的学生朱桂英评价他“阅读,写作和思考,构成了蔡老师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让他进入一个无限宽广的世界,并赋予他不可剥夺的内在价值。”是的,尽管读书并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但不想浅薄的活着,就要老老实实的进入到历史伟大先贤们留给后人的精神宝库中去。

  更有意义的生活是可能的吗?内心还没有坚定答案现实复杂未来还无法轻易看清,但有蔡老师这样的先行者,自己为此付出努力的信心更足了!

  《寻找有意义的教育》读后感(四):在无意义中寻找意义

  越战时,一位美国男子每晚都点根蜡烛在白宫前抗议。一夜下着雨,他还站在那里,有记者问他:“你真以为一个人拿着蜡烛在这里就能改变一个国家政策吗?”那男子说:“我这样做不是想改变这个国家,而是不想让这个国家改变我。”我一直很喜欢这个故事。我们每个人都只是普通人,没有能力改变这个世界,但我们至少可以试着守住自己的底线,不被外界所改变,不做自己憎恶的人。这,就是儒家所说的“狷者有所不为”吧;这,就是蔡朝阳提到的“坚守一厘米主权”吧。

  读蔡朝阳《寻找有意义的教育》,有一种奇特的感觉,有点像在照镜子。因为我和他有着相似的经历和思想,所以,读这本书,不是在诚惶诚恐地聆听教育大师们的教诲,更像是跟着文字梳理自己的心路历程

  我和蔡朝阳一样,并不喜欢教育工作。可是,我并没有能够像他一样,把这种不喜欢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他说:“在这个体制下若还有人能信誓旦旦说热爱教育,我想仅仅出于两点。一是他说谎。二是他没说谎,但是他从来不知道什么才叫做真正的创造的自由。”为什么不喜欢教育呢?因为“统一教材以及以应试为首要目标的日常教育,不断削弱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对丰富多彩的生活的追求。……学校通过日常的教学加以贯彻,从而把应试变成一种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无个性的人’则成为常态。”对此观点,我深以为然。中国式教育的最大问题就是不把人当作人,而是某种器物。学校好像工厂流水线,教师是工人负责生产某种符合需要的器物。而这些器物是没有个性的,他们整齐划一,有相同的思想和行为。人所最宝贵的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思想,在小学时代就已经被扼杀了。有一次,我让学生看美国电影《左拉传》,然后提了几个问题大家来讨论,一个学生居然问我说:“老师,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当时我真感到无比的悲哀,但我知道这不是他们的错,当我们的老师把“冰化掉变成了春天”算错的时候,这样的悲剧就已经注定了。更为可悲的是:这个教育体制不但摧残学生,也摧残教师。“教师群体聪明才智有用来追求那些引起我们永恒好奇敬畏的知识和智慧,却用来做扼杀学生独立思考与个体觉醒的凶器。”

  既然中国的教育大环境如此令人悲观,而且,短期内还没有可能改变的迹象,那么,我们是否应该混吃等死,或者,干脆和体制同流合污?答案是否定的。教师“作为一个成年人,作为掌握了这个课堂45分钟话语权的人,在教室之内,仍是强者。如果教师不能有所动作,学生就万劫不复了。”“作为一个并非将自己定位为应试教育的操盘手和某种意志的传送带的教师,我将有可能接人孩子们一生的成长,其影响可能会涉及到他生命深处某个隐秘所在的构成。即,教师参与这个孩子生命的发育。“是的,很多时候,我确实能感受到这种力量,因为除了父母,教师可能是对学生们影响最大的人了,谁知道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会给他们日后的生活留下怎样的痕迹。美国诗人迪金森诗云:“如果我能使一颗心免于哀伤,我就没有虚度此生。”如果我能在哪怕一个学生的心中种下一颗追求独立人格和自由思想的种子,那么我的工作就不是毫无意义。

  我知道,这种意义也许需要很漫长的时候才能看得出来,也许,它是如此微弱而不确定。就像种子落进土里,你很难知道哪一颗会发芽抽枝。这我都有心理准备。胡适说:“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朱学勤说:“宁可十年不将军,不可一日不拱卒。”傅国涌说:“得寸进寸”。不管事情有多小,只要在做,就有希望。正如蔡朝阳所言:“我们的所有努力,就是通过这些机械的、低级的、重复简单劳动,给我们的学生一点点文学熏陶、思想的启蒙。”“在课堂中、教学活动中贯彻公民教育的理想。潜移默化的、春风化雨的、水到渠成的那种。”

  所以,我看《寻找有意义的教育》,不是在聆听教育大师的教诲,而是在寻找同路人。虽然在教师中,这样的人数量并不多,但并非没有。虽然长路漫漫,当看到有人和自己抱有同一种理想时,路就会好走一些。

  最后,用我最喜欢的另一个寓言来结束这篇文章:大海退潮后,很多鱼被潮水裹挟,搁浅在海滩上,一个男孩把它们一条条丢进大海。一个男人走来,对男孩说:“这片海滩上有成千上万条鱼,你不能把它们都丢回大海,那么,你所做的有什么意义呢?”男孩把手里的一条鱼丢进大海,回答:“至少对这一条有意义。”

  《寻找有意义的教育》读后感(五):对症下药,有问题才能引导我们解决问题

  初识朝阳先生,是在一席的演讲.他以中学老师的身份来讲他如何看待中国教育,又以一个父亲的身份来审视教育中的问题.我听了就被他的诚挚,和对孩子的爱感动,于是我当即从网上订购了他的这本书,花了几天的时间读完,很多对于当前教育体制的问题,我很是赞同,下面结合看书后的感受说说我思考的问题.

  当前中国教育存在哪些弊病?

  —— 学校教育流水线化,像在生产车间,只是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却不尊重个体的差异,不注重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一味的说教和灌输.造成很多学生没有创造力,成为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的人.

  ——教育资源的分配严重失衡,大城市里的孩子能上各种辅导班,各种兴趣班,一流的师资和教学设备.而农村里的孩子信息就相对封闭,坐在简陋的教室里,没有多少课外读物,有的还要饿肚子,走几小时路去上学.他们很多人不明白学习的意义,明白的也只是认为那是走出农村改变命运的机会,没有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更多的是比城里孩子更重的压力和责任.就是在这样信息资源不对称的情况下,高考录取对于北上广等大城市的学生还要更多照顾,偏远地区的孩子要以更高的成绩才能被录取.

  ——如书中提到的小学教材的种种问题,缺乏经典,缺乏孩子的视角,缺乏快乐性和缺乏真实性我很是认同.书中编教材的郑宇硬是要把中西文化对立开来,以防卫的姿态形成一道界限,而不是以交流的姿态认识中西文化那些可贵的共同之处.学校没有以更开放的姿态去接触世界多元的故事和价值观,去倾听不同的声音,而是沦为某种意识的灌输者.

  为什么中国教育会存在这些弊病?

  ——现在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就是分数,老师的业绩也和学生的分数挂钩,直接导致学习的目的就是重复机械的做题来提高分数,给学生带来了很多挫败感,没有时间去发展自己的兴趣和其他的能力.

  ——政府对于教育上的资金投入太少,尤其是对于偏远地区的教育资源的投入.政府如何解决高考录取分数上对不同地区考生的不公平待遇?

  ——教育何时才能去行政化,少一些意识的说教和灌输,给予学生更多元的故事和选择,这样学生才会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如何改变教育的这些弊病?

  ——评价学生不应该唯分数论,尊重个体的差异,给予学生更多自由选择和自由发展的空间.

  ——增加对教育的投入,给农村学生建图书馆,多组织师资去教育落后的地方支教,送电脑和体育器材下乡.

  ——不要总是对于中西文化以对立的姿态,总是以为自己的国家文化高于其他国家,这样难免会培养一些愤青.能把世界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一些共同的美好东西传递出来,也能倾听除主流文化外的不同的声音.

  在这种弊病下会让孩子进入怎样的误区?

  ——高考第一次对于社会阶层进行了分配,很多人都期望用高考改变命运,这种压力造成了很多学生和家长有心理障碍,焦虑、抑郁、甚至自杀.

  ——一些意识的灌输和说教,造成学生逆反心理,不明真相的很容易成为愤青,有反社会人格.

  ——唯分数论磨灭了学生的个性,使他们缺乏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发现真相的能力,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又从何而谈创新.

  在这种弊病下孩子如何走出这些误区?

  ——应该教育孩子读心理卫生、心理健康书籍.让他们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明白高考是改变人生的一条出路,但不是唯一一条出路,完全可以通过自学,和社会大学的磨练追求更有意义的人生和自己的幸福所在.

  ——一元的故事往往容易造成我们的偏见,单一的价值观.我们应该放开视野,接受、学习、聆听那些美国 欧洲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理念.在多元的故事中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去追求真相的能力.

  ——孩子除了在学校学习之外,应该多培养阅读、体育锻炼、文艺方面的兴趣,关键是找到自己喜欢的方面,发展自己的优势.

  我们应该怎样以积极的态度看这些弊病?

  ——学校现在越来越像个仓库,与其说孩子在学校干了什么,不如说孩子在家里、在社会没有干什么.至少孩子还没有成为社会愤青,在社会上胡作非为,孩子在学校相对安全,这有利于维护国家稳定.

  ——孩子在学校要和很多同龄人交流,见识不同的老师.这是孩子学会如何进行人际交往的成长课.

  ——学会失败,在失败中学习.孩子在经历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病和缺陷后走了弯路,明白人生并非直线,而是一条上行的螺旋曲线.他们开始自我培养发现真相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用自己的兴趣和所追求的人生意义价值去填补这种种不足,自我完善的同时,推动教育体制的逐渐向前发展.

  书中提到"一个被蒙在鼓里的人是没有力量的,只能任人摆布,而一个明白的人,至少他能表现出企图战胜自己的恐惧和平庸的努力,这种努力便是对摧毁人的机制的反抗",维护自己的尊严,努力去寻找真相,成为有”独立思考和原创能力"的运用知识的人,教育和人生都会有更多意义、价值.

  《寻找有意义的教育》读后感(六):让一切匆匆的东西都烟消云散吧

  2008年冬天,在好友的引荐下,我终于在蔡朝阳的办公室里见到了他的本尊。此前的两三年间,每周阅读他的博客已成为我精神生活中的核心事件之一。在这所由邵力子创建的中学里,通过公开推选竞得总务处副主任一职的蔡师拥有一方宽大单调的空间。初次见面,他笑意盈盈,作为一个聆听者,他随和专注,全程颔首致意,不时短评一二。唯有一次,当我流露出对文字学之枯燥乏味的些微不满与哂笑时,蔡师紧接我的话头为此声辩:“其实呢,文字训诂这些学问深入进去都是很有趣的……”时间飘去四年,这一幕犹记心间。今年春天的时候,在某位朋友的婚宴上,他一边大快朵颐,一边露出孩童般天真狡黠的笑容,偷乐着告诉我:“这龙虾肉真好吃。”我想,能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继而溢出幸福感的人,必会善待自己,也必会善待那些他爱或恨的人、事、物。S城的空气一向沉闷郁塞,鲜有异质的思想与跳动的灵魂,这些年在蔡师和他的同仁们的推动下,城市生活渐有起色,讲座演出接连不断,它们在充实有趣中孕育着公民社会的胚胎。秋枝上萌出了绿叶,我们何畏寒冬?蔡朝阳执着于日拱一卒,得寸进尺,这也许是寒夜流星,不能恒久地点亮黑暗,但如同他在论述师生关系时所说的---“我不是他们的船长,但当他们航行在一生中最黑暗的一段旅程时,我愿是他们边上一丝微弱的光亮”。

  蔡朝阳也曾迷惘,也曾困惑,执教鞭之初,他是一个积极的虚无主义者。谓之积极,是因为无论现实如何冷峻,理想如何沉沦,他都没有褪变为一个与现实妥协的市侩,即使一灯如豆,他仍小心地呵护着火种;称他虚无主义,乃源于他虽出身师范,却怀疑教育的功用,因这劝人从善如流的利器在体制的熏染下已沾上了许多痼疾,他自述这段时期“可以叫做双重生活,上班是是教书混饭,下班之后属于自己的生活才开始”,那时的他,身处牢笼,心在云端,生活在别处。聊以排遣孤独的唯有在他那间斗室里与一二知己手持蟹钳,举杯痛饮,诗书天下,礼乐山河。我们目睹过太多优秀的头脑毁于平庸的时代,幸运的是,蔡朝阳经受住了时间流的侵蚀,恰如里尔克所言“哪有什么胜利可言,扛住就是一切”,更令人欣喜的是,他已然从一个囚笼中无声的歌者变身为一名身体力行的理想家。

  观察蔡朝阳筚路蓝缕的足迹,他有所为,有所不为。16年的教师生涯虽说波澜不惊,但他交结缠绕、头绪万千的思想嬗递不失为一出峰回路转的戏剧。从回顾、反思与展望为师之道,自嘲“我所思兮在山腰”,到检视、质疑小学语文教材以意识形态为内核的泛道德化倾向;从对菜虫虫小朋友寓居母腹之始就萌发的脉脉深情,到对与郭初阳、范美忠诸君酌酒论道的快意青春的追忆。其要旨所在,一言以蔽之:反抗“匆匆”。“匆匆”者,就是压抑,就是逼迫感,就是吞噬理想、将诗意碾成齑粉的绞肉机,就是潮水漫身、自顾不暇时的慌张,就是于高考的兵荒马乱中逃难,就是过分自信的线性时间观,就是弱肉强食、奉行丛林法则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就是唯分数论的功利主义教育理念,就是在膨胀的技术理性的指引下跌入人性的荒井,就是夹在两面机关重重、相向而拢的高墙之间---一面是体制,一面是人性。“匆匆”是机械而蛮横的历史决定论特有的行动状态,它最终通向的很可能是朝鲜集体操阿里郎式的极权景观。

  早年的蔡师与教育更像是一对冷战中的情人,他以消极合作的姿态回避知识流水线上单向度的灌输,他一边尝试着通过自开书单启人心智一边以遁入虚无之境的口吻自责:“如果无知又无思,世界就简单多了。……所谓危险的启蒙,你到底要如何面对学生去言说?如果你反而加重了学生的痛苦,那又如何?”经过多年阅读的砥砺与行动的锤炼,他破蛹而出,但仍对“启蒙”这一隐含着父权制、智识优越感、话语等级制的概念秉持不信任的态度,视角却焕然一新---“何谓启蒙,启蒙者究竟应该以怎样的姿态、人民到底是否‘庸众’……而人类究竟不是上帝,所以启蒙的姿态不是高高在上真理在我,而应该是平等的、谦卑的。那种疾风暴雨式的思想革命固然有其合理,而社会的进步恰如抽丝剥茧,是一个缓慢的渐近的过程”。

  蔡朝阳的教育理念非一日而成,但他呵护人性的初心一以贯之。这种深情同样浸润于他与儿子蔡虫虫的相处中。曾经的蔡师是一个丁克主义者,他相信身处一个荆棘丛生的时代,假若我们不能开出一条坦途使孩子免受恶之花的侵袭,那么使他降生在这个颠倒的世界便是不人道的。婚后,敏感的蔡师观察到了妻子心理的细微变化,悟到自我价值并非仅能通过自身生命广度的拓展而实现,在些许的忐忑中他终有勇气来见证一个生命的诞生。《寻找有意义的教育》中取名“教育从孩子开始”的这一辑几乎篇篇文字都令人动容,他将菜虫虫尚未窥见世界的光亮之前所经历的磨难及之后的点点滴滴都虔敬地予以记录和书写,少有人将这些散落一地的珠子串成感人至深的章节,它不同于一般的育儿日记,在袒露心迹时巨细靡遗、毫无保留,他的彷徨、犹疑、绝望、自怨自艾、深情款款、自我怀疑,讲述了我们在面对生命这一奇迹时的脆弱与成长,这是一部父亲的创世记。蔡朝阳轻柔地呼唤着:“孩子,你慢慢走。”这意味着对“匆匆”的自觉消解,意味着将一切揠苗助长式的催化教育拒之门外,让时间慢下来,生活的尘埃自会降落。蔡师服膺的华德福教育认为万物有灵,孩子无不具有神性,保全他的天性与潜能乃教育的首要之义,始终践行这一理念的蔡师不仅使菜虫虫沐浴着自由之光、左奔右突地欢乐成长,自己也像他自述的那样“菜虫虫不但没有毁掉我的生活,反而使我的生活得到前所未有的开拓。……这让我从狭隘的个体主义向着博爱高尚的情怀前进了一步,为此,我感恩”。

  蔡朝阳的文字恬淡冲和,有着古典的魂魄,至情之处,着墨不多,不择辞藻,自有空山幽谷静听溪流的闲雅,又透着人生的况味。他的论说文字则另有一番风情,你若见过竹林迎风而啸,便知何谓静言聆听,一股勃勃然的生气在他的文字间穿行奔流,修辞的密流向你迎面袭来,逻辑的垒叠更是密不透风,凌厉之美大抵如此。傅国涌先生将蔡师早年的写作称作“才子文章”,而他也自嘲那是文青的遗迹。我倒不赞同暗含其中的对文学思维的贬低。知美,而能善,方能抵真。今日作为公民教育推行者和人性本真守望者的蔡师,必然受益于他从文字之美中撷取的艺术感性和对完满生命的执着。摩罗之流,何曾体悟到语言的真谛,他昔年的文学批评,不过是反用庸俗社会学的蹩脚解读,试图借时代、经济、政治之名肢解文本。观诸二十世纪,那些醉心于心灵颤动和美之极致的写作者,从托马斯·曼到纳博科夫,从昆德拉到布罗茨基,何曾屈服于强权?

  教育,是为灵魂开光,而不是将其收束塑形,更不是畜养、放养。人生而潜藏着理性与自由的禀赋,教育则是助他利用好这可贵的质素。重要的是知晓善恶、明辨是非的能力,而不是在孩子未谙世事、不近人心之前便将一套既有的准则规范与价值判断钉在他们脑中,仿佛这是一张真理表,据此便可甄别这复杂的世界。人生的微妙与悖论是阐之不尽的,更何况存在许多难以捉摸的时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草率的辩证法只能让人成为乡愿,粗暴的二元对立思维则是帮闲和刽子手的摇篮。有远见者,当赋予学生以萨特所言之“自由选择”的能力。卷走大部分人耐心的是时间,因此,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需要的不是勇气,而是坚持。蔡朝阳的可贵,在于他从未变成那类他年轻时厌恶的人,他将理想制成甘冽的清水,用以滋润人生苦旅途中干瘪的灵魂。上帝说要有光,于是便有了光;中国的教育需要一轮朝阳驱走阴霾,于是便有了蔡朝阳。

  《寻找有意义的教育》读后感(七):自由的陨落 ——《寻找有意义的教育》文本分析及批评(一)

  蔡朝阳的名字总是与郭初阳、范美忠联系在一起,他们都因为不满传统的语文教育而走上自我求索的道路。蔡朝阳的教育评论、郭初阳的课堂教学以及范美忠的文本阐释,都贯穿明确的价值关怀,充满强烈的个人色彩。他们高举公民教育的旗帜,提倡个体的自由和独立。对于学校教育和国家课程,这一民间的探索可以说构成了有益的补充。当然,他们更喜欢以现行制度和传统文化的反抗者形象出现。据其自述,他们都大致经历了一个思想转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若干思想人物,如刘小枫、余英时、杨小凯等对他们发挥了巨大影响。现代自由主义的某些论述塑造或改变了他们的教育观念,进而勾画了他们的人生轨迹——郭初阳从“杭外”到“越读馆”,便是从体制到市场,在他们那里被表达为从禁锢到自由。他们面对体制时不仅敢于思考,亦敢于行动。如今这几个人都处于不惑之年,应该说不管思想还是行动都有待推进和展开,但近年的表现却存在意识形态的趋向。他们自以为走出了柏拉图笔下的洞穴,被启蒙之光照亮,而实际上可能踏进了另一个洞穴。对于蔡朝阳的《寻找有意义的教育》,笔者不打算写成一般的读后感,而是通过对两个文本的分析和批评来揭示更深的“意义”。

  一、主题先行的危险

  在进入具体文本之前,让我们看看该书的基本主题。该书三章,第一章“以自由看待教育”,既有自述文字,也有教育时评,其核心是以“自由”观察教育。他在《我所思兮在山腰》一文中说道:“我也不知道,除掉让孩子有更自由的生活,让我们每个人更像公民之外,我还有些什么形而上的追求。”也就是说,自由是公民的内涵,因此他认为“语文最重要的一个品质在于,她是公民教育的通路”,在开给学生的书单中“加进了一些有关公民素养和宪政民主的书”(《带一本书去课堂》)。从其论述来看,这种自由是着眼于民主和宪政的政治自由,同时包含了伯林所谓的消极自由的内涵,即“个人需要自己营造生命的意义,而不是由其他权威来代替。”(《用思想启明教育之光》)。在谈到传统文化时,他认为:“这种文化不鼓励一个人形成他的自由意志,不鼓励他坚持自己的见解。这种文化培养的正是一种自我压缩的人格,凡事不敢为天下先,不敢让自己太杰出,而所谓的教育的过程,便是泯灭个性的过程。”(《未来的主人翁》)

  基于这种理解,他肯定了民国教科书,并分析了两点原因,一是教材编撰者都是当时一流人物,二是:

  “在民国时代,政府对教育的干涉是很少的,几乎没有。这是一个自由的、多元的时代,不存在一个渗透到教育每一环节的集中的行政权力。……而教科书的编撰,课程的具体设置,各地学校,均有足够的自由度。同时,由于学术环境的自由,各种教育理念也得以尽情表达,并得到充分实现。……加之民营出版的竞争本身,又促使教科书的编撰不断向良性发展,这是出版业本身健康的表现。”(《教育多元时代的空谷足音》)

  作者强调了民国时期存在教育、学术和市场三个领域的自由。如今怀念民国已是风尚,近于信仰,不可怀疑。由于该书并非学术著作,一般读者不会要求更多论证,作者似乎也未意识到应该为自己的结论辩护。这些文字与其说是知识,不如说是意见。这些意见恰好暴露出蔡朝阳的一贯思维——因为自由所以美好,或者美好只因自由。该书论及高考、作文、语文教育或者更庞大的历史文化时,总是把复杂问题化约为自由或不自由,民主或不民主。该书第一章名为“以自由看待教育”,还不如说“以自由主义看待教育”。我们的思想习惯总是喜欢站到事情的过程之外去理解,喜欢利用现成的概念去规范事物,而不是在对生活的不离不弃中去理解生活。在自由的旗帜下,真正的自由思想和独立思考潜藏着被颠覆的危险。在这个意义上,我欣赏写《孩子,你慢慢来》时的蔡朝阳。在这篇文章中,这些僵硬的观念暂时消失了,生活的质地最大程度地暴露出来。它呈现了一个“父亲创世纪”的过程,生动地展示一个个人主义者是如何慢慢地进入家庭,进入有血有肉的人伦之中。

  二、《孩子,你慢慢来》:从个人到家庭

  《孩子,你慢慢来》先是叙述了作者等待妻子尿检结果的忐忑心理。而后,作者如此解释为何不要孩子:“这么一个颠倒的时代,带一个小孩出来干吗呢?”他反问同事:“难道人过一辈子,就只是为了繁殖下一代?”这句话看似突兀,实则与前一个判断联系。正因为意义的缺失,导致结婚生子这一过程在蔡朝阳那里被等同于动物性的“繁殖”。婚后面对“不负责任”的误解,作者引王怡文章说道,“既然孩子不曾降临,就谈不上责任这个概念”,这句话中的“责任”谈的是孩子诞生之后的养育责任,而人们所谓的“责任”是既然结婚了,就应当生孩子。两者的内涵其实并不一样。作者的重点显然不在于这个不成功的辩护,而在于“如果你不出生在这个颠倒的时代,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颠倒”这个判断如此顽固,甚至影响了作者要不要孩子的选择!这个判断的知识根源就在于第一章所呈现的自由主义观念,而从不要孩子到要孩子的转变,在作者看来,也在于这里——“我们给予他生命,要他到这样的世上来走一遭,便已经是意义了,至于这一生是幸福是痛苦,无论如何,都是他自己的生命的意义啊”。这一说法多少显得消极,因为即使选择是自由的,也不保证选择的内容有意义。

  不要孩子与要孩子的理由都显得不充分,但不管怎么说,这些理由只与作者个人相关,与婚姻的另一半无关。现代的独居者或丁克主义者,往往害怕承受这一艰辛,或者没有能力面对充满日常琐屑构成的家庭生活。后来他意识到:“的确,我过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了,我以为我在做的都是最有意义的”。这意味着妻子的生命感觉慢慢进入作者的视野,他醒悟到“剥夺她做母亲的权利,这同样是一种不人道”。从孤独的个人,到进入家庭人伦,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契机。不仅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父亲这一角色从无到有,越来越清晰,从关心妻子怀孕的身体变化,到为腹中胎儿而喜悦,为种种检查而担忧,为未来的生活作各种准备。在这些充满温情的文字中,“父亲”不再停留于某种抽象的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内容。他觉得“踏踏实实地过日子,感受大地的重量”,当他做胎教时,“一种温暖的爱,一种怜惜,一种近似心痛一般的柔情,就这样慢慢流淌过我的全身”。作者终于领悟到是儿子成就了父亲,“你带来了我的改变,你赋予我的生命以崭新的意义”。

  这里的“意义”一词特别重要,它跟作者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情境血脉相连,发自内心,真挚恳切。这比抽象观念支配下的所谓“意义”有天壤之别。蔡朝阳所描述的人生经验,其实更是人类的普遍经验。人类相比其他动物,养育子代的方式是最突出的。它绝不是蔡朝阳之前所理解的“繁殖”——这无异于对人的辱没。众所周知,怀胎需要十个月时间,而且婴儿的哺育期和儿童的成熟期相对他的寿命而言显得特别长。通俗地讲,就是人类婴儿晚熟,也因此特别需要父母的爱护。“子生三年,免于父母之怀”,但其实在孩子诞生之前,父母的爱护早就开始了。卢梭在《社会契约论》劈头就说:“人人生而自由平等”,但这并非人类的自然状态。人类真正的自然状态是,在你具备独立能力之前,你永远先处于父母的生命之流中。在此意义上,亲情是人间之爱的源头,也可以说亲子之情是人类关系中最强烈和最赤忱的感情。人类的亲代对子代的养育,其时间之长,所花费的精力之大,极端地突出了这种需要与被需要的关系。而真正的爱往往是你被需要的时候,你爱上了那个需要你的人。不仅亲情如此,像男女之情,其深刻动人之处,也往往是因为人类在需要与被需要之间结成生死与共的关系。俄国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写得非常动人:

  “这是怎么发生的,他自己也不知道,但是好像不知有什么突然把他举起来,丢到了她的脚下。他哭了,抱住了她的双膝。最初一瞬间她大吃一惊,吓得面无人色。她跳了起来,浑身发抖,望着他。但立刻,就在这一刹那,她什么都明白了。她的眼睛闪闪发光,露出无限幸福的神情;她明白了,她已经毫不怀疑,他爱她,无限地热爱她,这个时刻终于到了……

  ……

  他们决定等待和忍耐。他们还得等待七年;而在那个时候到来之前,还有多少难以忍受的痛苦和无穷无尽的幸福啊!然而他获得了新生,他也知道这一点,已经获得新生的他以全身心充分感觉到了这一点,而她——她只是为了使他活下去而活着!”

  这是小说的结尾,讲的是大学生拉斯柯尼科夫犯了罪,最后被索尼娅感化。拉斯柯尼科夫“哭了,抱住了她的双膝”,是对索尼娅无限挚爱的感动,小说同时写道:“她的眼睛闪闪发光,露出无限幸福的神情”,甚至“她只是为了使他活下去而活着!”对索尼娅来说,爱自己就是爱拉斯柯尼科夫,反之亦然。

  回到蔡朝阳提供的这个文本。如果说这个事件是作者思考教育的起点,那么它究竟有何“意义”?文本展示了从个人到家庭的思想轨迹,孩子的到来给予作者全新的生命体验,在这个体验之中,男女成为父母,而父亲的慈爱构成了主旋律。所谓生命的本质应当放到人伦亲情之中,而如果说爱是教育的最重要的主题之一,那么教育就应当引导儿童不断地接近这个生命的本质。就此而言,《孩子,你慢慢来》作为第二章首篇,与第二篇《未来的主人翁》构成某种断裂。后者的叙述视角被机械的概念所笼罩,失却了生活的血肉之感。下面我们要借助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对奥古斯丁的语言分析,看看蔡朝阳对孩子成长的叙述究竟遗漏了什么。

  《寻找有意义的教育》读后感(八):自由的陨落 ——《寻找有意义的教育》文本分析及批评(二)

  三、《未来的主人翁》:自由的过滤器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是一本难懂的书,开头引用了一段文字,出自奥古斯丁《忏悔录》卷一第八章:

  “为此,听到别人指称一件东西,或看到别人随着某一种声音做某一种动作,我便记下来:我记住了这东西叫什么,要指那件东西时,便发出那种声音。又从别人的动作了解别人的意愿,这是各民族的自然语言:用面上的表情、用目光和其他肢体的顾盼动作、用声音表达内心的情感,或为要求、或为保留、或是拒绝、或是逃避。这样一再听到那些语言,按各种语句中的先后次序,我逐渐通解它们的意义,便勉强鼓动唇舌,借以表达我的意愿。”

  接下来维特根斯坦就展开了分析和批评。奥古斯丁的叙述看起来很符合日常经验,当我们教一两岁的孩子学习语言,似乎也是如此。“每一个词都有一个意义。这一意义与该词相关联。词所代表的乃是对象。” 维特根斯坦接下来否定了这种观点/。譬如“我记住了这东西叫什么,要指那件东西时,便发出那种声音”这句话,孩子怎么可能知道是在指称这种东西?虽然成人多半首先想到儿童一定到这个词头脑里便有了这个东西的图像,但是这个词有可能是在说明颜色,或者质地,或者形状。这意味着,当你意识到这个词指称这个东西时,实际上你已经知道这个东西了。在这段被引用的文字之前,还有一句话:“据我记忆所及,从此以后,我开始学语了,这也是我以后注意到的。”这表明奥古斯丁是在习得语言之后来回忆这件事的,那时一般就是一两岁,还不可能就此事进行反思。维特根斯坦认为奥古斯丁的描述在一些特殊的范围内是恰当的,换言之,奥古斯丁遗漏了一些关键的东西——使他意识到这个声音指称这个事物的最初的“东西”。

  回到《未来的主人翁》这篇文章,此文分三节:“自由的崛起”、“规训与惩罚”(此名来自福柯著作)、“我所不能改变的”。从时间上说,第一节大概叙述了儿子从出生到两岁半的过程;第二节是儿子出生之前,作者对如何教育儿子的一些思考;第三节则表达了一些未来的担忧:“我的孩子18岁了,我将如何面对他”。作者叙述此事,令人想到《爱弥儿》,在这部巨著中,卢梭关注的,显然不是对一个特定的孩子的成长过程的关怀,而是对人的自由究竟如何实现的探求。我们先看第一节。作者认为自己的教育哲学是“溺爱的教育”,不体罚孩子,不对孩子使用“肉刑”。但有一天,他终于打了孩子,感到特别的难过和愧疚。关于体罚的问题,笔者后面会再作讨论,我们先看作者如何解释不愿体罚:“我之不忍心去忤逆他,根本原因在于这两年半来,我亲眼见证了菜虫身上自由的崛起。”接下来蔡朝阳用一整段文字充满感情地叙述了这个过程,笔者对其中的重要文句进行串讲,串讲的内容在括号中:

  “从菜虫出生,混沌初开,他便不断的依靠自己的生长,获得自由的拓展,(结合上文维特根斯坦的分析,可以想一想这句强调了什么?遗漏了什么?幼童在多大程度上能“自己的生长”?之所以说这篇文字与前一篇有所断裂,是因为《孩子,你慢慢来》中的“父亲”角色完全被隐藏起来了。在孩子诞生前父母的担忧和准备,尤其孩子出生后到两岁半的过程中,一定伴随不少寻医问药的艰辛,但这些重要的生命经历,这个两代人生命交融的场域,居然完全消失了。这里的断裂让人惊讶。)从菜虫身上,我看到自由的天性是多么强大,自由是多么叫人惊喜,面对这样自由的生长,你有什么资格或者权力,去扼制他呢?自由是靠他自己习得的,绝非是外界的赐予。(用儿童的成长论证自由乃天性是很不充分的。他这么论证的时候已经处在特定的思想文化架构之中。一连用了四个“自由”,正表明他对人性已经有了极为强烈的预设。孟子提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孟子也是从人生的起头处开始讲,所强调的是“爱”、“敬”、“仁”、“义”的先天性。大家可对比这两种不同的论证会引出什么不同的结果。)这两年半来,亲眼看着这个小家伙成长,心里固然有一种温暖潮湿的感动,但另外叫我惊异的,便是他对自己身体操控的自主欲求,一直不断加强。他从能够翻身,到能独自坐起,到能爬行,到直立行走,到满地乱跑,似乎就是人类的进化史,是人类不断克服外界以及自身加诸他的不自由状态的过程。(这里的描述是很有意思的,叙述者想要用自由去规范孩子的成长过程,突出人类的自由本性。但是我们把这句话中的“他”换成“它”,似乎阿猫阿狗也是这么长大的,而且阿猫阿狗的长大更不需父母,有些动物的幼仔出生一两个小时就可以自己跑了。换言之,这个叙述并没有突出人类的特殊性,即作者所理解的自由并不是人类区别于动物植物的本性。人类婴儿的成长,并不像植物那样从播种到开花那么“自由”。从一般的育儿经验来说,当孩子刚刚独自坐起的时候,如果父母不从旁帮助,可能一个跟头就过去了。从翻身到独自坐起,何尝离得开父母的关切和引导?蔡朝阳的局限在于离开了父母子女的亲密关系,从这个活生生的过程中退了出来,而去求助于某种预设的抽象的观念。)现在,他的活动空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自主能力也不断地加强。这于他自己,何尝不意味着一个接一个的划时代的进步。本来,他任人摆布;现在,他会拉住我们的一根手指,带着我们去他想去的地方,而且非去不可;即使我们不去,他也会自己去,那些引起他天真的好奇的,他一定要看个究竟。”

  “随着对自己身体操控能力的加强,他的思维能力也获得了巨大的进步,说话的能力,表达的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都在不知不觉之中进步。”(语言的学习更不是一个自由的过程。读过海伦•凯勒传记的读者,一定对她学语的过程印象深刻。当老师把水滴在她的手上,同时在另外一只手那里拼出“w-a-t-e-r”,她对语言产生了突进式的理解,瞬间意识到每一个事物都有特定的名称,每个词语都有特定的意义。没有这个情境,海伦可能一辈子都学不到语言,也就成不了完整意义上的人。海伦从小既聋又瞎,加上她学习语言时已经具备一定的心智(相对一两岁的儿童而言),这使她对整件事情的印象记忆犹新。这让我们意识到,蔡朝阳没有描述的究竟是什么——使海伦进入这个情境的“第一推动”,恰恰是她的老师,而在一般人那里,就是父母亲。)

  到这里,我们很清楚地看到,由于“自由”的过滤,蔡朝阳的叙述遗落了父母这个关键的人生角色。蔡朝阳的思维方式更倾向于用普遍的法则来规范复杂的人生情景,所以他才会去跟同事争辩能不能体罚。体罚这件事本来不能过于抽象地谈论,特别是父母对孩子的责罚更应该回到具体的情势当中去。“体罚”当然不是“肉刑”,这不需要太多辨析。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如何看待教育过程的“体罚”或“惩罚”。蔡朝阳自诩为自由主义者,但并非所有支持自由主义的人都绝对地拒绝“体罚”或“惩罚”。17世纪英国哲学家洛克在《人类理解论》(《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及所作的分析显然更为全面。他说道,对于刚刚进入这个世界的孩子来说,好与坏是飘忽不定的。孩子的喜爱和厌恶,往往只由自己最直接的苦乐感觉来主观地决定。欲望一旦生成,就会因缺乏而感到不安,这就需要欲望的对象现实地出现,以消除这种不安。家长如果不懂得合理的教育方式,只知道一味顺着孩子的脾性,那么任性的毛病会更加严重。如果孩子意识到只要自己想到就能满足,就会更快地滋生另一个欲望。“如果听其自由活动,它们会使人们把一切道德都推翻了”,因此对洛克来说,教育的意义在于把苦乐的观念和确定的对象结合起来,形成恒常的联系;教育的本质,正是引导白板一般的孩子进入到经验的世界中,通过实践活动赋予抽象空洞的自我以具体内容。

  虽然洛克有时也被视为自由主义者,但我们看到,洛克作为思想家,并不会陷入到一种绝对的观念之中。在另一本著作《教育漫话》(《Some Thoughts Concerning Education》)中,洛克强调了孩子对父母的畏惧和敬爱。他认为幼儿必须首先听从父母的教导,让自己的意志服从父母的意志。这就要求孩子地父母存有某种畏惧之情。这并非意味着绝对的权力,而是说适度的畏惧可以让孩子学会服从和自我约束。借助对父母的畏惧,孩子将学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这就是蔡朝阳同事提到的:“关键时候,还是需要打打屁股的,否则小孩子无法无天,无所畏惧”。在一般意义上,体罚当然是要反对的,因为体罚只是将苦乐与肉体的痛苦与否联系在一起,滥用体罚将树立起暴力的正当性,并不能让孩子树立对错的意识。也许正是出于这点担忧,蔡朝阳认为体罚绝对不可以,甚至把父母的责罚等同于刑罚。但是洛克则同时强调了这种不受控制的“自由”将导致独立意志的泛滥。不仅幼童的欲望和意志容易随意扩张,青少年在自我意识形成的过程中,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志,而这种坚持并不是因为理想和真理,只不过是想让别人顺应自己的意愿,想自己主宰自己。特别在如今青少年文化泛滥的现代社会,这种坚持往往以自由平等的面目出现。这样的孩子在懵懂无知的时候,被鼓励发挥自我意志,恰恰阻碍了理性的真正成熟。在这一意义上,洛克认为如果孩子表现出这种不讲理的蛮横、倔强和反抗,就可以诉诸“鞭笞”(whipping):

  “我们想使儿童变成聪明、贤良、磊落的人,用鞭挞以及别种奴隶性的、体罚去管教他们是不合适的;只有万不得已的时候,和到了极端的情形之下,才能偶尔用用。反之,把儿童心爱的事物去奖励儿童,去讨取儿童的欢心,也应该同样小心地避免。”

  连洛克这样的西方思想家也在某种程度上意识到普遍法则的局限——不体罚不是绝对的。你总是顺着孩子,给他最想要的东西,怎么可能构成亲子之爱?它反而会摧残和遮蔽真正的亲子之爱。我相信洛克的描述更符合家庭的真实情况,也更符合孩子成长的真实过程,非要定一个绝对可以/绝对不可以的法则,最后往往不了了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