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哲学与人生 (第二版)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哲学与人生 (第二版)读后感10篇

2018-09-16 03:50: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哲学与人生 (第二版)读后感10篇

  《哲学人生 (第二版)》是一本由傅佩荣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33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哲学与人生 (第二版)》读后感(一):相当好的哲学入门读物

  作者集二十余年教授课程和与学生交流经验积淀,将这本书锻造得相当完善

  娓娓讲述,可读性强。

  将哲学和人生两大主题联系起来,于人生亦有帮助和启迪

  2012年新出的版本纠正了之前版本的小纰漏,增加了两章新内容,附赠CD之中也有值得一听的内容。

  《哲学与人生 (第二版)》读后感(二):坚持

  “人生的道理其实很简单,能立定志向生命就会转变;能持之以恒,生命就会脱胎换骨,最后终能赢得美好结果”。每个人小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梦想。但是逐渐长大之后,这个梦想在现实面前逐渐变得模糊,最终消失不见了......

  我们失去自己的理想,也许只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更轻松一些,放弃了自己的纯真,放弃了自己的坚持,不再与现实做斗争,不再遍体鳞伤,而终于能够舒适的活着......

  坚持总是要付出代价的。不过人生的另一个悲剧就在于即使你坚持自己的道路,也不一定能够赢得美好的人生。人生充满了太多的变化,谁也无法确定明天会发生什么不幸事情。人生的坚持,不是为了最后的美好,而是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再迷茫理解这个大千世界了解自己的内心

  人生是需要用心经历的。前人的智慧我们即使看到了,也无法真正理解。所以每个人的一生总难免犯错误总会不时的迷茫,不时的忘记了自己的坚持。用心去经历生活中的一切,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真诚对待每一个人,反省自己所走的道路。不过,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要真实的按照自己的内心去生活,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愿望追求自己的梦想。勇往直前吧,骚年们!

  《哲学与人生 (第二版)》读后感(三):哲学与人生,艺术审美

  本次的阅读任务,我选择的是傅佩荣先生的《哲学与人生》读罢之后,大呼过瘾收获颇丰,这次的读书笔记,我写的题目是《哲学与人生,艺术与审美》。

  在阅读之前,我特意了解了一下先生的生平经历:傅佩荣先生1950年生人,祖籍上海,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系毕业,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专攻宗教哲学。曾任比利时鲁汶大学和荷兰莱顿大学讲座教授,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研究所长,现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所教授。曾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孟子的智慧》,凤凰卫视主讲《国学天空》,东方卫视主讲《老庄的智慧》,山东卫视"新杏坛"任首席主讲人。

  初读这本书的时候兴奋不已,深入阅读之后,果然从中收获了许多,而且对于身边的许多对哲学感兴趣小伙伴,我都会很热情推荐这本入门书。庄子说:“美成在久,恶成不改及,可不慎乎?”意即:做成好事需要靠长期经营,做成坏事要改也来不及,岂可不慎呢?感谢作者为本书加上了第十五章“拓展生命的深度宽度”这代表着作者近期思考有关哲学与人生关系心得,也算是对本书的总结吧。

  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最喜欢书籍的第十一章“艺术与审美”因此我写的书评也已“哲学与人生,艺术与审美“为题目。

  这一章涵盖了很多我很喜欢艺术家以及他们的故事,其中有莫扎特、梵高、毕加索、海明威、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

  谈到“艺术与审美”,除了专门研究艺术的人,一般人不会认为这个主题与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直接关联,他们最多只是欣赏艺术而已。然而,真正研究艺术的人又因为很早就进入某个领域(如音乐绘画等),往往局限在很狭隘范围内。这种专业训练虽然可以使人成为某方面专家,却不一定能够充分掌握艺术的精神,以及它与人类生命内在的关联。

  没有艺术家就没有艺术,而艺术家是一些具有某些特色的人,我们可以先认识了解以下艺术家们。

  莫扎特:奥地利作曲家,有 “音乐神童”之称。六岁时学出钢琴小提琴的演奏曲,八岁写出第一首交响曲。十四岁开始,所写的歌剧大受欢迎。后因失去亲情打击深刻体验了人生的悲欢离合,尤其在婚姻上并不顺利,工作又无着落,必须夜以继日地努力作曲才可维生。代表作有《魔笛》《费加罗婚礼》《布拉格交响曲》等。

  梵高:荷兰画家年轻时立志成为牧师,并在煤区传教,体验了矿工贫困。1880年失去教职,生活窘困,开始专心作画。后赴巴黎靠开画廊弟弟支持生活,并接触许多印象派画家的作品。1888年与高更交往密切,后患精神病症,与1890年举枪自杀。 它的画作色彩鲜明阴郁而如火焰般的笔法,充分显露他深受折磨的精神状态。生前只售出一幅作品,死后作品动辄以千万美元计。

  萧伯纳:出生于爱尔兰的作家,作品风趣幽默,有幽默大师之称。热心社会批判主张素食主义,他说:“动物我的朋友,我不会去吃我的朋友。“代表作有:《伦敦的音乐》、《素面与回顾》、《我们在九十年代剧场》等。于192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毕加索:西班牙画家。在巴塞罗纳艺术学校有神童之称,十九岁至巴黎学画,在马蒂斯,高更,塞尚等人的作品中启发,开创了立体主义的画风。立体主义所关心的是:如何在平面画布上面画出具有三度,甚至四度空间的立体的自然形态。他自九岁开始作画,画作在质与量方面都十分惊人

  海明威:美国小说家。从小爱好钓鱼、打猎、音乐与绘画。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担任红十字车队司机,以后长期担任驻欧记者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与西班牙内战。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太阳依旧升起》、《战地钟声》《老人与海》等。1961年因久病不愈而自杀。

  川端康成:日本作家。从小父母双亡,与祖父母相依为命;十六岁时预感祖父不久于人世,写出了《十六岁日记》。他对《源氏物语》爱好无比,立志成为一名作家。由于早期生活的影响。他的作品总有感伤悲哀调子,他说:"这种孤儿的悲哀成为我的处女作的潜流,说不定还是我全部作品、全部生涯的潜流把!"196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雪国》、《古都》、《千羽鹤》等。1972年自杀,没有留下遗书。他曾经说过:“自杀而无遗书,是最好不过的了,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活。”

  三岛由纪夫:日本作家。出生于官僚家庭,毕业于东京大学法学系,曾在银行任职,后专心写作。二十四岁出版《假面的告白》,奠定他在文坛地位。他对日本的天皇制度军队都有自己的特殊观点,于1970年率领学生冲入军事基地号召政变。失败后剖腹自杀。代表作有《金阁寺》、《火宅》、《丰饶之海》等。

  艺术家其实是一些具有某些特色的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了解这些特色。

  以直接的途径展现形势与新象征。直接是指“感性可及”的部分,凡是能用眼睛看到的美术作品,能够用耳朵听到的音乐,以及一些具象的雕塑建筑等,都包含有美的成分

  艺术家相当少见,他们能够使用感性所及的途径(如声音颜色具体的物象、影像等),展现出新形式与新象征。

  人的心中总有一种创造冲动,希望通过不同方式、通过人类心灵所得到的某种启发或灵感,重新品味生命中永恒不变素材由此可知,尽管内容相似,但表达的形式和象征却可以不同,而艺术家就是能在这些地方表现创造性才华的人。他们能以新的形式(譬如唐朝的诗、宋朝的词、元朝的曲等),来表达恒久情感,使人能够体验到生命的新意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艺术品,但重要的是,他第一个想到用这种方式来表现,以后的人不能再以相同的方式来申请补助,因为模仿就没有创造性可言了。

  艺术可以表达某种集体潜意识,使个人可以过渡到人类。人类的生命自古至今都类似,必须经历生老病死喜怒哀乐恩怨情仇悲欢离合过程。这种集体的共同感受会造成人类心灵上的复杂情结:有时候觉得孤单,有时候有希望自己独处不被打扰;有时候关怀整个社会,有时候有感叹命运无奈。这种属于集体的潜意识,必须引起大家“共鸣”。以音乐为例,尚未听到某首乐曲之前,并不会感觉自己有任何不足,但是当这首乐曲一出现,我们会开始觉得自己有所失落,好像遗忘了某些重要的东西。一旦有了这种感觉,就说明我们准备恢复完整的生命了。由艺术创作感受人类有一种共同的记忆,而这个记忆几乎可以说是保存在人类的基因里面的。

  这种基因与文化有关,所以中国人有中国人的集体意识,西方人有西方人的集体意识。西方有许多乐曲都非常悦耳、非常优雅,但是对中国人而言,这些乐曲无论在怎么动听,都不如中国乐曲容易让人感动。这是因为音乐的创作不能摆脱特定的时空背景,当我们听到中国乐曲时,会勾起潜藏于心中共同的情感内容。换言之,这有音乐就是一种唤醒心中共同记忆的形式或象征。相反,外国人听到中国音乐比较不容易被感动,因为他们缺少这样的历史地理背景。不过,人类还是有共同的潜意识,而真正伟大的艺术作品是可以因此回应此一需求的。

  艺术家有很多类型诗人就是其中一种。诗人用文字唤醒集体潜意识,因此他们的作品可以一代一代传颂下去,而人类阅读的时候也会发现”於我心有戚戚焉“,自己好像回到了整体一般。

  艺术家比一般人敏感,而如此敏感的心灵是要付出代价的。要成为艺术家并不容易,因为他们必须在人神之间挣扎。人代表有限的、会死的生命;神则代表不朽的,永恒的生命。艺术家从天上偷了一些永恒的东西给人类,所以西方用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来象征艺术家。

  人终究会死的,但是艺术家却用创作表现出永恒之美,这些创作也能够在他们的生命结束之后继续存在。这些永恒之美需要后人欣赏才能展现出来,否则即使是千古名画,却藏在地窖中,也没有用。由此可知,艺术家面临的压力相当大,他们心灵上的挣扎、冲突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而这种真正的紧张痛苦也只有伟大的心灵才能承受

  艺术家把永恒带到变幻的人世间,让平凡人品尝到永恒之美,那他们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

  艺术家常常会有罪恶感、精神失衡,自杀倾向三种压力而来的行为,一下分别说明

  罪恶感:第一流的艺术家在创作时往往会产生罪恶感,,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好像泄露了神明秘密,把不改展现的东西展现了出来。因此杜甫也曾经说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精神失衡:艺术家很容易精神失衡,。他们与世间流行的好像都格格不入,,常常被认为是特立独行,披头散发,不修边幅,说话不在意别人的感受。事实上。艺术家并非都是如此,艺术家的精神向往永恒,身体却活在这个物质的世界上。这种长期处于这种身心状态,很容易造成精神失衡。

  自杀倾向:除了罪恶感,精神失衡之外,艺术家也容易有自杀的倾向,譬如著名的作家海明威、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等,最后都以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艺术家的创作力量有时候与年龄及身体状况有光,当生命力旺盛的时候,创造力充分施展;相反,年级越来越大后,想要不断超越自己就很困难了。我们可以看到,很少有人得到诺贝尔奖之后还能创作出第一流的作品,这是因为得奖之后作家成为世俗英雄,就很难再全心创作了。而有些艺术家因为觉得自己无法再有新的创作,最后常常选择结束生命

  曾看过《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的人都知道,片中的男主角曾为了听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而闯入音控室,尽管警卫一再叫嚣要他出来,他也不为所动,最后被抓到黑牢中关了两个星期。事后问他,为什么为了听一首曲子愿意付出这么大的代价,他回答监狱关注我的身体,却不能关住我的心灵,因为有音乐,我的心灵得以翱翔。这边是通往只有之路,恢复完整生命的全部意义。。

  结论:通过艺术了解生命。从古到今,多少伟大的艺术家,他们拥有某种特殊的才能,经过千辛万苦基础训练,将涌现出来的灵感化为动人的创作。这些人的潜意识比一般人更容易进入意识的领域,因此,他们的洞见得以展现,再加上他们的心灵与真实的世界有直接的接触,所以可以为真实世界揭露出内在的意义。

  哲学强调理性思维能力,但是不会忽略审美经验的调节功能。在审美时,一个人可以体会短暂的忘我状态,化解世间的压力与烦恼,感觉人生一切劳苦原来是为了放下担子是的那种惬意自在。审美经验犹如生命乐章节奏,虽然平淡却富含生机

  《哲学与人生 (第二版)》读后感(四):拓展生命的深度与宽度

  最近刚看完一本名为《哲学与人生》的书,这是一位台湾作者傅佩荣写的书,这本书被列为“高等院校哲学通识教学指导专家推荐用书”,这位教授在大学开设“哲学与人生”这门课程,17以来座无虚席,本书集作者数十年授课之精华,开宗明义地讲述了哲学的有关知识,通俗易懂,无半点枯燥乏味之感。有人或许会问,“学哲学有什么用?又不能当饭吃。”的确,学哲学是不能当饭吃,但学了后却能知道“吃饭是为了什么?”其中我最喜欢也是感触最深的一章是讲关于人生意义的,因此这次的书评,我选取的主题就是:拓展生命的深度与宽度。曾经读过有这么一首小诗:

生命的完整架构有如一座高山, 若是努力攀登, 将会不断发现新奇的景观。 一个人有工作可以做, 也会激发更强的生命力, 活的更久。 关怀如果是双向的, 将使人更珍惜自己的生命。 把握受苦受难的机会, 主动而积极地改变自我, 让自己变得不一样。 我们不必奢望无灾无难的人生, 却要主动而积极地改变自我, 来展现生命的不同面貌。 谈到阅读,除了恒心之外, 最难的就是选择问题。 上班族的考虑应以人文为主。 培养美好的情绪,主动把握美感, 在美的品味中, 体验“再苦也值得”的心境。

美, 就是我一见到她, 就甘愿为她奉献一切, 甘愿不向她索取任何回报。 唯有一直努力奋发上进, 才无愧于人生的丰富潜能, 也才能预期精彩的一生。 座右铭最好不涉及外在的功名利禄, 而是全以自我修炼为主, 要求更高的品格表现。 身体健康是不要的, 心智成长是需要的, 灵性休要是重要的。 如果没有进行灵性方面的修养, 则人生不仅残缺不全, 而且错失其真正目的。 人的身心活动若想突破自我的局限, 只有一个办法, 就是开始灵性修养。 灵性修养使人不再斤斤计较, 也不再受限制, 意识中清楚分辨的人我关系。 命运犹如锁链, 它对一个人的捆缚程度, 会随着他的心智逐渐成长而降低。 重要的不是你做“啥子”事, 而是你“如何”做这件事。 一个人的现实角色是小兵, 而他的努力目标却依然可以是圣人。

人是以灵性生命来与神明互动, 这时身心条件成为附属的, 甚至可有可无的。 人活着, 就是要以身体作为基础, 开出心智的花朵, 结成灵心的善果。

善是指 我与别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

道有何特色勒? 一是内存性, 二是超越性。 身体难免于衰老, 心智也必然有其限制, 而灵性的运作却可以突破生死的界限。 一个人越早明白, 生命有“身心灵”三个层次, 就越容易作出完整的人生规划。

生命很美,身边的一切都是自然的恩典,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既然生命是一场恩赐,既然来了,那就好好活,不仅仅要好好活,而且要扩展自己生命的深度与宽度。细细想来,自从跨进二十一世纪以来,一直就有一个问题萦绕在我们的上空,这就是有关身、心、灵的整体与定位问题。能够理清这个问题,才可化解现在人忙碌、盲目、茫然的困境,进而减轻忧郁症的威胁,然后人生的快乐才有贞下起元的契机。

说到拓展自己的生命的深度与宽度,那就要面对这么一个问题,如何拓展我们生命的宽度和深度。对此我自己最喜欢的答案便是:'我们要把握生命的有限性,人生最重要的,并不是生命的[量],而是指生命的[质];我们净化了多少?慈悲了多少?觉性增长了多少?这才是我们生命的重点。生命的深度,要比生命的长度来的重要。'所以千万不要一直说,我做了什么的事业,我印了多少书,我已经...有时候我们,满足于眼前别人眼中的,我花了十年终于把道场盖起来了。佛像多贵,如何,如何,然后内心里面一点改变都没有,所以我们的主题一定要抓住,净化了多少,慈悲了多少,我们的资粮圆满了多少,短短的这一辈子能够修行,那真大的是太大的福报,不要再浪费了。

有些人为小事在那边计较,大事不计较,小事都计较,气到身体败坏,很唠叨,然后真正要计较的菩提心,众生苦他不理的,深入空性他不管的,那划不来了。各位想清楚了,好好修行,不要把生命就浪费在这世俗法里面,感情,名利,你能够赚多少钱呢?你能够谈多少感情呢?你能够生几个儿子呢?难道你的生命就这么狭隘、短视吗?有时候想清楚,所以这些东西是可以转化来修行,可以,但不能执着它,不能满足现况。豪贵学道难,我现在是博士,我现在是董事长,我现在很有钱,他满足于这种假象的时候,他就看不到佛法是什么。明明那个东西是虚幻的,他认为他有骄傲嘛,人都有个撑下去的生命,我成功了,所以我付出那么多我成功了。所以讲话就很骄傲,因为他有感受到他生命有某一种值得他骄傲的地方。我身材很好,我唱歌很好,我有钱、我漂亮,我英俊,这就就是属于在生命的长度里面,在执着的,因为我这样有比较有个性,比别人好。我年轻就赚大钱,我有一点骄傲,但是真正的本质是什么?我们要追求的是什么?贪、嗔、痴的净化,慈悲的增长,觉性,这样子的般若智慧也好,了知一切。所以觉就是了知一切。这是我们要了解的。不是光我这个部分成功了,众生的苦,乃至对治对的法门我都要去了解。

所以我想短短的生命,要拿来这边做努力,所以各位现在就要培养,要一直想这个,生生世世你,不管你从哪里再来投胎,你从小你就会认真了,不要在浪费生命,在那些没意义的上面,以上的回答便是我所寻找到的,如何拓展自己生命的深度与广度最好的答案。

之前曾经有小伙伴问过我,那有没有什么具体的可执行的事情来帮助我们拓展自己生命的深度与宽度。细细思索过几番,终于还是有了些答案,拓展生命的宽度和深度要么健身,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在等待的日子里,刻苦读书,锻炼身体,谦卑做人,养得深根,日后才能枝叶茂盛 比起后悔,我更喜欢第二天的酸痛 生活从未变得轻松,是你在一点一点变强大 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它使你以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气;但实际上它所给你的是无聊,是倦怠,是消沉;它剥夺你对前途的希望,割断你和别人之间的友情,使你心胸日渐狭窄,对人生也越来越怀疑 有时候一旦你开始跑步,就只跑了10分钟,便会顺其自然完成整段路线,并获得极大的满足感。当没有动力的时候,想想之前跑完每段路程后的喜悦及轻松心情,你的犹豫就会烟消云散,开始只往前跑。 自己吃着高热量的食物,不去运动健身,却抱怨别人身材为什么比你好,自己拖延散漫又羡慕别人成绩高,一放假就抱着手机宅在家又说向往像人那样看过很多景色,人总要朝着好的方向去改变,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面对美好,你能做的绝对不仅仅是点个赞而已 时间在你身上刻画了努力的痕迹 明明每天都无所事事,却也感觉不到半点轻松。不如去运动吧! 不要让你在你最美好的时光里成为个胖子

因为人的性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经历,若一个人生命无限,是否会成为一个完美的人呢?《风云》中有一个人物形象叫帝释天,本是秦始皇手下一名叫徐福的方士,吞食了不死药后长生不老,于是隐姓埋名,利用自己无限的寿命学习了各种无上武功。然后呢?他当过某派掌门,当过武林盟主,甚至当过一个小政权的皇帝,最终觉得孤独无味,便决定做个坏人,掀起了武林的腥风血雨,最后被主角用计力克,死于非命。临死之前大叹一声,我没能看懂人心!

你看,活得久未必就活得清楚,更何况我们才活这么点年头。有限的生命里,你不可能穷尽思虑之能事,也不可能经历悲欢之极致,甚至还来不及把人生过得跌宕起伏就发现自己垂垂老矣。

然而,读书却拓宽了这种可能性!

几个日夜、甚至几个小时就能将书中人物的一生经历一遍,将世界任一角落里闪现的思想解读一通。那些说看书浪费时间的人,根本就不懂得书本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时间这一精髓。

不过话说回来,也不能欣欣然地就以为读书就是人世间的捷径妙法,得之就得了天下。因为有时书中的故事未必你能理解,书中的真理也未必就能被你掌握,这需要契机。就像贾宝玉梦了一场,看过了金陵十二钗的判词,然而他并不知道这就是姑娘们的结局。醒来之后仍然懵懂无知,直到最后一僧一道的点化,才让他大彻大悟。

我们读书,只是给了自己一个大彻大悟的可能。否则就要像阿Q那样,革命革掉自己脑袋了,还像个傻子一样在想画圈画得圆不圆,那样浑浑噩噩,这辈子真是白白走一遭了。就算是真有天降良机,十万道天雷霹雳打在蠢钝不通的顽石上,怕是也激不起一丝火星,更别提能蹦出个通天彻地的灵猴来了。

而且,读书并不是只为自己一个人。中国泱泱上下五千年,留传下来多少文化精华,若今人不从书上去继承,各种轻浮的文化便会乘虚而入,占据我们的头脑。望着醉人心魄的美景,多少人只会掏出手机,却再也吟不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句;说到视死如归的气概,多少人已记不起“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的豪气;对丽人的赞叹,难再见“垆边人似月”的含蓄;爱人间的想念,可还有“我思君处君思我”的缠绵……明代张载对知识分子的责任曾有过规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就是我们读书的意义。

前人告诫我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要读,路也要走。用读书得来的经验去看自己的经历,再用自己的行动去验证从书中悟出的道理。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就去挖掘生命的深度,就去提升生命的高度。读书要有方法,越过了门槛,才能看见“室家之好、宗庙之美”,才能真正懂得自己在宇宙和时间中的位置,并有勇气心怀谦卑而踽踽独行

有这么一句话:身体的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既然是拓展自己的生命的深度与广度,那也就需要让身体和灵魂一直在路上,前面介绍的读书便是让灵魂在路上的最好方法。然后让自己的身体在路上的方法便是去运动,去健身。

关于拓展自己生命的深度与宽度,这真的是一个短短数千字所论述不清楚的话题。。在书评的最后,我就对我自己多理解的东西稍作总结:首先要肯定人生的意义,具体追寻生命的答案有一下几点:1、有工作可以做、有人可以关怀、有痛苦可以受、除此之外,还要不断提升自己,让自己的生命变得不一样。2、要保持观念畅通、理解大千世界、清楚自己何去何从 3、培养美好情绪,学会与人相处要内心感受要真诚、对方期许要沟通。社会规范要遵守。4、学会用“美”调节自我情绪、学会提醒幸福,听动听的歌曲、看感人的电影、阅读精彩的小说 诗歌、散文等……通过这些从身、心、灵的架构中建构完整的生命。我想这边是构建生命与拓宽生命的深度与宽度的最大意义,以及是我自己阅读本书的最大收获吧。。

  《哲学与人生 (第二版)》读后感(五):哲学的价值与人生的意义

  《哲学与人生》是傅佩荣老先生一生研究成果,这本书对哲学的基本概念进行详细的阐述与讲解,也重新燃起了我对哲学的兴趣和热情。傅老先生一生研究成果很难一次完全理解和掌握,但是对于读书而言,每读一遍都会有一次新的收获和体验。由于阅读过程中断断续续,未能很好地将自己的思路整理归纳,但又不愿将阅读过程中所思所想丢弃,因此用这篇书摘来总结书中有穿透力的句子,同时也对自己读书过程中的感想进行整理。

  序言 庄子说:“美成在久,恶成不及改,可不慎乎?”(《庄子。人间世》)意即:做成好事需要长期积累和经营,做成坏事要改也来不及,岂可不慎呢? 在哲学课上,传输知识只居于次要地位,首要目标是点燃对智慧的爱,引导学生思考世界和人生的重大问题。在教授过程中,他必须贯穿他自己的独特的眼光和独立的思考。 人生有什么意义?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你可以不断地询问‘人生有什么意义’?这是一段真实的对话,人生无异于询问的过程,因为人有理性,所以要求解释,于是每个人在生命的某一阶段,总会浮现出一种深刻的愿望,想要了解 “与自己有关的这一切” 究竟是怎么回事。"哲学" 作为一门学问,原来只是一种生活态度,就是保持好奇的天性,探寻一切事物的真相。这种态度被称为"爱智"。自从苏格拉底说过:"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于是很多人开始觉醒,并且思考自己的人生该何去何从。 傅佩荣老先生从十八岁开始研习哲学,一个哲学家必须具备”澄清概念,设定判准,构建系统“的功力,否则很难形成一贯的见解,更谈不上引领时代的思潮。对于自己的传统文化,只要心平气和,不存任何偏见,将会发现所有文化都有其安身立命的秘方。

  一、哲学是什么 苏格拉底:西方典型哲学家,先研究自然哲学,后讨论人生问题,强调:”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只要真正认识了德行的本质将会自然走上善途。如何认识?经过反诘、对话、归纳、辩证等方法,发现自己的无知,进而觉悟”知与德不分“,走上人生正途。 柏拉图:谈起希腊文化,转头必见柏拉图。 尼采:德国哲学家,宣称”上帝已死“,想要重新估定一切价值,促使人类走向“超人”的境界。他批判流俗的道德与伪善的信仰,强调“求权利的意志”,要让生命的势能尽力发挥。他的见解对存在主义颇有启发。 怀特海:二十世纪贯通科学,哲学与宗教的代表人物。创立“历程哲学”,主张历程(过程)即是真实,一切皆相涵互摄为一个整体。以机体主义取代西方近代以来的机械主义。对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有着极高的评价。

  他有着开阔的视野,甚至说过:“我们对中国的艺术、文学与人生哲学知道越多,就会越羡慕这个文化所达到的高度......从历史的延绵与影响的广度来看,中国的文明是世界上自古以来最伟大的文明。”

  在西方的学术传统里,早就界定了哲学的作用,认为哲学具有基础性与整合性,既能为一切知识奠基,又能统合所有的知识。

  人的经验是多样而分散的,尤其为了深入了解的需要,往往只能分工而不能合作。然而,人的生命是完整的,我们总是希望对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以便可以作正确的抉择。

  哲学的定义:哲学的英文叫做Philosophy,这个字源于希腊文,是由希腊文中Philia和Sophia这两个字所合成的,意思是爱智,爱好智慧。

  哲学所谈论的“爱”,重点在于友爱。友爱是温和而理性的,从相互欣赏与尊重开始,进而彼此砥砺,一起走上人生的路。换句话说,一个人在爱好智慧的时候,并不是Eros(情爱),好像男欢女爱一般,狂热到不能自制,也不是Agape那种泛爱一切、没有任何差别的博爱,而是Philia,一种温和而理性的友爱,使我们对智慧采取比较正确的态度。

  哲学所强调的爱智,即爱好智慧,代表的是一种追求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特色就是一直保持心灵的开放。

  哲学称为爱智,所强调的是过程,要不停地质疑与询问,永远在等待着接受惊讶(wonder)。希腊时代有一句话说:“哲学起源于惊讶”。

  如何才能拥有智慧呢?柏拉图曾说:“哲学就是练习死亡”。所谓的“练习死亡”,是要练习减少身体的控制程度,亦即要让身体的惰性无法对个人产生影响力,就好像死亡一样。因此,才能让心灵自由地追求智慧。

  为什么要念书呢?

  念书的目的是要让我们的人生减少各种不必要的困扰。一个人如果有高度的自制能力,就可以摆脱身体的惰性与软弱,让心灵更为自由。人的本质在心灵,因为身体会老化,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避免(因此需要苦行僧式的自制能力,方能摆脱身体惰性的烦扰,成就一番事业)。如果要依靠身体,只会一步步走向坟墓,一点希望都没有。相反,如果了解人的本质在于心灵世界,那么不管身体如何变化,心灵都有另外一个可以翱翔的天空。

  人生会有各种好的与不好的经验,这是自然的,它已经发生了,后悔也没有用。必须以理性去思考这些经验。能够静下来思考,对于一个人的生命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这也可以说是人生开始转变的关键。(接受不完美,珍惜现在,从过去不好的经验中总结)

  一个人如果没有负面的体验,就很难对正面有所理解。

  理想代表针对未来,哲学的思考就是要让人能够在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向度中连贯起来,让自己的生命不再只是活在当下那片片断断、刹那生灭的过程中而已。

  对哲学的基本描述

  哲学可以用三句话来描述:“(一)哲学就是培养智慧;(二)哲学就是发现真理;(三)哲学就是印证价值。“智慧”、“真理”与“价值”是令人向往的三个名词,但更为重要的是需要了解他们的内涵。

  智慧有两点特色:完整与根本。所谓完整,代表把生命视为一个整体。所谓根本就需要看清楚自己遇到的问题是表面上的问题还是根本问题。总的来说,培养智慧代表要超越感性的限制,慢慢在知识的范围里面奠定基础。

  哲学是一门需要生活经验来配合的学问。所谓离开人生,哲学是空洞的。离开哲学,人生是盲目的。为了提高哲学素养,我们要提出四个基本观点:培养思考习惯、掌握整体观点、确立价值取向、力求知行合一。如何培养思考习惯?就是“要在不疑处有疑”——在没有任何怀疑的地方产生怀疑,需要自己有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训练。

  其实所谓掌握整体观点,就是对任何事情都要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久而久之,就可以超越自己的成见,思想也就更为圆融。

  价值取向既然是一种选择,那就一定要有所取舍。人生经由不断的抉择,而塑造出自己的风格。风格是指一个人的言行和行为有一定的原则,并且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样说,不会轻易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所谓“知行合一”的知,其实指的是一个更广大的世界。希望每个人都能养成一种习惯,更多去学习与思考,掌握整体的观点,建立自己的价值取向,再努力把心得印证与生活当中。

  哲学的用意,在于寻根探源,发现什么是“真实”;也在于旁通统贯,把宇宙和人生联接为一个整体,由此界定自己的安身立命之道。

  二、思想方法

  有四种思想方法:逻辑、语言分析、现象学、诠释学。

  逻辑主要讨论三种内容:概念、判断、推论。

  语言的目的是为了发挥表达的效应,表达需要具有明确、一致、普遍这三项条件。

  现象学是辩物的策略,想分辨一样东西到底是什么的时候,就需要现象学。当代现象学的代表学者——胡塞尔。胡塞尔思想中的三个概念:描述法、自由想象法、地平线。

  学习思想方法,是心智成长必要的一环。如何思考、如何表达、如何辩物、如何阅读,这四者配合起来,并且善加应用,相信不难抵达孔子所谓“四十而不惑”的境界。谈到爱智,显然也必须从这一步出发。

  三、人性的真相

  荷马史诗:能够=应该=必然

  德尔菲神庙:认识你自己,凡事勿过度。这两句话,一行代表对“知”的态度,一行代表“行”的原则。

  亚里士多德:人是理性的动物

  基督教和天主教

  凡是信仰基督的团体都称作“基督宗教"。基督宗教又分为三大系统:天主教、东正教、新教。这三个系统相信的是通一本《圣经》,但是解释的方式却不完全一样。

  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有自由,因此可以做选择,我们可以选择往正面发展,也可以选择往负面发展。换言之,人的发展是双向的。

  “对于整个人类而言,真正有意义的选择究竟是什么?”当然,这里有几个基本原则:首先是要“存在”,也就是要活下去;其次是要理解,也就是要了解人类为什么如此活着;最后是要快乐,也就是要活的快乐。

  四、神话与悲剧

  黑格尔:德国哲学家,主张绝对唯心论,认为宇宙万物的本质是精神(又称心灵,思想),精神的本质是活动而非静止,所以精神必须走出自己再回归自己,而方法则是由人类的有限精神去发现一切皆是绝对精神的展现。

  如果民族没有神话,就像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无梦可做或不曾做梦一样。

  神话的基本信念可以分为四点:天人无间、万物有生、情感主导、喜剧性格。

  神话有一下四个作用:掌握真实,建立原则,为世界带来意义与结构,以及说明自然现象、社会分工、人的欲望。

  神话的主题大致可以分为六种类型:创世、造人、灾难、救世、文化超人、英雄典型。

  希腊悲剧最大的特色在于:悲剧的主角不是人,而是命运。

  莎士比亚《理查三世》:“再凶猛的野兽,也有一丝怜悯;我没有丝毫怜悯,所以我不是野兽。”

  五、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主张:知识就是德行。

  明代王阳明曾说过:“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由此可知,真知必然能够实践,就是因为缺乏真正的理解。

  苏格拉底于是做了一个总结:神认为他是最有智慧,是因为他比别人多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我是无知的”,而别人连自己无知都不知道。

  苏格拉底的生命内涵,可以归纳为三个部分说明:追求真理、肯定传统、内心之声。

  关于苏格拉底的人格表现:可以分为三点说明:理性与自由、信念与尊严、生死与超越。

  强调理性,并不表示要排斥宗教信仰,而是主张:任何事情发生时,都要从理智的角度加以掌握,并且保持心灵开放,多多参考别人的说法而不要妄下结论。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愚者总以为自己聪明,智者却知道自己愚昧。”只有对任何事情一知半解的人,才敢放言高论;反之,如果真的了解透彻,说话时会有分寸。

  生命的长短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生命的密度。把事情做对与做对的事情是不同的,一般人活在世界上通常希望能够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对。换句话说,每一件事情都有很多种方法可以达成,而我们要选择其中最适当的一种,这也是学校教育的目的之一。

  从苏格拉底的一生中,我们可以获得启发,体认人生总是会面临各种遭遇,会有得意、失意,即使面对不义时,都要坦然接受。更重要的是,人活在世界上,要把关注的重点,由外在转向内在,因为人生终究会结束。

  苏格拉底临终前,安慰朋友们说:‘你们所埋葬的只是我的躯体,今后你们当一如往昔,按照你们所知最善的方式去生活。’

  真正的生命不是走向死亡的生命,而是走向善的生命。

  六、存在主义

  克尔凯郭尔指出,人生有三种绝望:不知道有自我、不愿意有自我和不能够有自我。真正的绝望是一种内在的体验,无关乎外在目标的达成与否。

  克尔凯郭尔认为人生有三个阶段:感性阶段、伦理阶段、宗教阶段。

  事实上,一个人在道德上不曾有过失,并不尽然表示他的道德水平真的优于其他人,有可能只是因为他不曾受过真正的诱惑和试探。

  一个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这也是存在主义所要警醒我们的一点。

  尼采

  “上帝死了”是尼采最有名的一句格言,这句话的用意并不只是在批判基督宗教,而是有着“重新估定一切价值”的意涵。尼采哲学的另一项重点就是“权力意志”(the will to power)。这里的权力并不是指政治权力,而是一种广义的权力。

  尼采提出精神有三变:骆驼、狮子、婴儿。他认为精神应该先变成骆驼,再变成狮子,最后变成婴儿。

  如果变成狮子,就要承担自我、为自己负责。这一点的压力很大,因为当我们能够自由选择要做的事情的时候,同时也就丧失了寻找接口和抱怨的权利。

  雅斯贝尔斯

  雅斯贝尔斯认为人生有三种界限状况:身体界限、心理界限、灵魂(精神)界限。

  雅斯贝尔斯研究了历史上几大文明的重要思想家之后,选出四个人作为人类的典范——释迦牟尼、孔子、苏格拉底、耶稣。这四个人的伟大之处在于,见证了人类精神之中丰富的潜能。通过四位圣哲的表率作用,人类觉悟自己具有的尊严;亦即只要看到他们,就会肯定作为一个人是多么伟大、多么崇高。

  人类的典范绝对不是那些靠着军事力量、政治力量称雄称霸,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的人物。所谓人类的典范,应该是让你我这般平凡的、有着许多烦恼的人都能够效法的。他们指出,烦恼并不值得担心,因为烦恼之中能够磨练出智慧;死亡并不值得害怕,害怕的是不知为何而死,死的糊里糊涂。

  四位圣哲的共同特色,在于他们让许多人在面对人生负面的情况时(如烦恼、痛苦、灾难、罪恶),能够坦然以对,并通过这些困局让自己内在的精神得到淬炼。他们所表现的,在某个意义上,也就是尼采所谓的超人。

  存在主义有句名言叫做:“拥有就是被拥有。”

  奥秘与问题的差别在于:问题是预设了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可以消解问题;奥秘则否,我们只能够跟它一起生活。

  七、荒谬之超越

  萨特:罪恶洗清后,不再感受到任何压力,然后就可能不自觉地回到旧的生活路线上,继续做一些不好的事,如此不断循环;(反省和检讨,但是一直缺乏有力行动的自己一直在走这条老路)。

  在萨特的各种观点中,首先要介绍的是“存在先于本质”。存在是“选择成为自己的可能性”,亦即在运作“存在”这个动作时,我们尚未成为自己。我们必须先选择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最后才会变成这样的人。

  所谓“存在先于本质”就是说,一个人先有选择自己的可能性,最后才使自己得到所选择的内容。每个人都是在生命过程中不断抉择,选择之后才会得到结果。一个人如果从来不做抉择,就跟本没有本质而言,因为他所有的一切都是由别人安排的,他只是一味地接受。

  “存在先于本质”的观点非常生动地表现出人的自由、亦即自我塑造、自我实现的特色。这种说法固然有它的优点,但也不可避免的造成了意识的空无化。

  人最害怕什么?是被别人当成“物”来注视,因为这种物化是别人以他的意识作用否定了我的主体性。

  从出生到死亡这段路程是漫长的,要怎么走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不否认有些人能够走上与一般人不同的路,但是这些人必须能够忍受,甚至是享受孤独,并且也要清楚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作为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有什么成就,而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加缪第一部作品《异乡人》在1941年出版,当时他才28岁。萨特比加缪大8岁,加缪在195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才48岁,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贝尔奖得主。

  加缪和萨特交往中的轶事:加缪和萨特聊到了人的自由问题。萨特主张因为上帝不存在,所以人有绝对自由,可以为所欲为;加缪则认为不管上帝是否存在,人都无法具有绝对自由。讨论过程中,谁都无法说服对方;最后加缪想到一招:既然你说人有绝对自由,那么请问你能不能把我交给德军,检举我是地下抗德分子呢?萨特想了半天,最后说:不行!无论如何我都不能向德军检举你!由此可知,这场辩论最后是加缪赢了。

  人没有绝对的自由,就算我们可以为所欲为,最终却不能违背道义,因为违背道义的自由称不上自由,而是一种疯狂的行为!

  人与人之间无法完全了解,我们了解的都只是被我们了解的部分,而我们所了解的和对象本身一定有些落差,这就是我们和别人之间产生的一种误会。

  加缪在1951年出版《反抗者》一书,书中强调:“一旦承认了绝对否定之不可能,因为只要生存就是承认此点,那么第一个不容否定的东西,就是他人的生命。”

  荒谬使得一切先决条件被取消了,不去预设任何既存的价值。

  加缪曾经说:“在发现人生是荒谬的之后,我只有一种冲动,就是想写一本幸福手册。”因为人生是荒谬的,所以要幸福只能靠自己,让自己尽量在量上增加对生命的品味能力以及生命的把握。

  加缪在重述西西弗斯的故事时,结论已经由悲观透显出希望了。向山顶奋斗的本身,已足使人心充实。

  人有时候因为太年轻,即使真诚的反省,所看到的依然有限。但是一旦经过了某种考验和挣扎,自然有所成长,这时候的见解就会完全不同了。

  活在世界上,是一个重大的挑战,而我们不能预设任何条件(如我要依靠神明、依靠社会、依靠群体等),因为存在先于本质,人必须自己做抉择。

  抉择之前必须想清楚,而一旦决定了就要勇往直前。在实践目标的过层中可能会产生各种压力及挑战,当我们进入到临界点的时候,必须设法平静下来,进行自我调节。如果一个人的目标非常明确,他自然就会调整自己的实力,在特定的时间内做出一些安排,这就是所谓的人生规划。一个人如果没有完整的人生规划,很可能一开始非常努力,而在不久之后就感到耗尽心力,无以为继。

  存在主义所强调的,就是要求我们直接面对以及承担人生中的各种狂风暴雨。他让我们知道,每个人都可以成就自己与生俱来的愿望, 成为一个真实的人。

  八、中国哲学的起源与特质

  有文化必有哲学。文化有器物、制度、历年这三个层次。哲学的特色在于进行“完整而根本的”思考,再以几个关键概念来解释宇宙与人生的复杂现象。

  庄子是战国时代道家的代表,他的著作中有一段话,描写古代(哲学家出现前)的状况。他说:“古之人其备乎!配神明,醇天地,育万物,和天下,泽及百姓,明于本数,系于末度,流通四辟,大小精粗,其运无乎不在。”

  儒家:理性而温和

  墨家:兼爱,以无私与无差等之心,平等对待每一个人。

  道家认为万物之灵,其灵在于觉知自身的处境:一方面是在时间之流中,思索如何面对刹那生死的变化;另一方面,又想辨明自身存在的意义,亦即理解此一短暂人生究竟有何目的。

  《尚书》中: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农用八政;次四曰协用五际;次五曰建用皇极;

  所谓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

  敬用五事:五事指的是人的五种本能,如容貌、言语、视察、听受、思虑。

  农用八政之意是切实办好八政。八政是国家市政的八大领域,就是:“管理粮食,管理财务,管理住行,管理教育,管理司法,接待宾客,治理军务。”

  协用五纪:协用五纪之意是调和阴阳,要用五纪。

  《周易》

  天地之间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变化提醒人们:今日异于昨日,明日又将不同,甚至没有任何一刹那不在变动之中。如果无法把握变化的规律与方向,则将时时刻刻生活在不安与恐惧之中。

  在六十四卦中,不可安于小成,也不必为小祸而失去上进的意志,因为变化是一直进行的,只有把握主体自觉的行善要求,以日新又新的德行走向君子的目标,才是逢凶化吉的上策。

  中国哲学兼具永恒义与变化义,并且由此启发了先秦哲学家获得丰富的成果。

  生命表现为一种力量和趋势。

  任何东西只要存在,都不会是毫无目的的存在。

  宇宙万物的生命不断在变化,而人类的生命除了变化之外还有另一个特色,就是需要不断的实现价值,不能只是随着生、老、病、死的步伐,最后一切结束就停止了。

  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就是一个标准模式,亦即以价值为中心的人生观。人生不应该只是活着而已,而是要不断地实现价值。

  所谓的价值,与人的自由有关。换句话说,没有自由选择的机会,就没有所谓的价值。

  存在就是活着,而价值是活着所要追求的目标。此两种需要合二为一,合一之处则在于超越界,也就是儒家所说的“天”,或者道家所说的“道”。

  九、儒家的风格

  孔子:二十世纪末,世界诺贝尔获奖者聚会巴黎,发表了著名的《巴黎宣言》:“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两千五百年前,从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孟子: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大学》中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孔子一生所做努力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承礼启仁”。孔子揭示“仁”这一理念的用意,其实并不复杂,就是要启发每一个人觉察自己内心有一种“自我要求”的力量,亦即要求自己主动自发地“行善避恶”。

  孔子宣扬:人性向善。人的特色在于自由,自由是一种动力状态。虽然人有自由,当他选择不做该做的事,或者选择做不该做的事时,内心仍然会有“不安”或者“不忍”的感受,这正是儒家思想的关键所在。

  康德曾经说过:“不能只以别人为手段,而不同时也以别人为目的。”

  若要择善,首先必须分辨善恶。儒家解决这一问题分三步:第一步,分辨善恶;(通过先天,良知;二是后天,习知。)

  择善必须考虑三项因素:1.内心感受;2.对方期许;3.社会规范。

  若是内心感受,对方期许,社会规范三者相互冲突,则以终于自己的内心感受为最后凭借,亦即孟子所云:“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关键在于:生命的本质就是变化与成长。择善的要求有二:1.经常反省自己与别人之间的适当关系;2.经常以行动保持人我之间的适当关系。

  善恶不在于事情本身,而在于行动者的动机以及他与相关对方的关系是否得到适当的发展。

  固执所坚持的是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而不是行为的外在表现形式。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有的树苗长高了,却不开花;有的开花啦,却不结果。(人生科研亦同,但无论结果如何,持续不断的努力是必须的,也是成功的先决条件。)

  孔子的“快乐”:努力实践自己该做的事情,不去计较其他问题,由此所生的自得之乐,可以维持终身。

  价值观是人在自由抉择时所呈现的,环绕着“自我”的生命而展开。自我在生命的不同阶段,会选择不同的价值。所谓不同阶段,大致有三:一是以自我为中心,顺着本能需要,表现为生存与发展;二是注意自我与他人的互动,讲究礼法与情义;三是超越自我,走向无私与至善。

  本能的过度扩张固然不好,但是本能的适度满足却是不可或缺的。

  什么是道?简单说来,就是在价值上不断向上提升的过程。儒家的价值观十分明确,所以遇到抉择时不会犹豫。

  人与人互动时,不能没有行为规范。最基本的要求是“法”,较高尚的安排是“礼”。儒家兼顾二者。

  孔子的一生:指向无限而圆满的上升弧线。

  四十而不惑:“不惑”是对于人间一切事例皆了然于心,明白因果关系,也知道痛苦与罪恶在人间难以避免,以及怎样才是合理的因应态度。

  而五十知天命:就是相信自己的“命运”已经转化为“使命”,并且是天赋予他这种使命的。

  六十而(耳)顺:孔子这时所顺者,正是五十所知的天命。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矩包括礼与法之类的规范,再故人眼中,其来源是“天”。在人生的纵轴上,孔子所示范的是:知天、畏天、顺天、乐天。

  十、道家的智慧

  儒家与道家的区别:儒家比较强调伦理学,重视道德修养,容易让人有压力。而道家思想强调智慧的觉悟与解脱。

  儒家承先启后,道家具革命性格。道家具有革命性,因为它用“道”取代“天”,把“道”推到更高的位置。

  儒家以人为本,道家超越人类本位。道是一个名词,老子用它来形容宇宙万物的起始与终结。

  人间的问题来自“知”。人类的知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由低至高是:以知为区分、以知为避难、以知为启明。

  英国作家王尔德曾说:人生只有两种悲剧,第一种悲剧是得不到我所要的,第二种悲剧是得到我所要的。

  人要懂得退让和保全,才能活的安稳。孔子也认为说真话要看情况:“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正直)行言孙(谦逊)”。

  我们应该要忠于群体的福祉,而不是忠于个人,应该为百姓和国家服务,而不是盲目的忠君。

  老子曾说过:“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表现好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失意时能知道原因所在,如此才能化解心绪,自得其乐。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意思是:我的生命有限,而知识是无限的。想要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一定疲惫不堪。人生态度有二:一是取得你所要的,二是珍惜你所有的。老子的思想比较偏向于对人生许多事情都要“保持距离”,这样才能保全自己。

  老子的三宝是:“慈,俭、不敢为天下先。”

  庄子的想法是:投身到变化中,随顺变化,使自己不受到伤害。

  庄子思想是道家的进一步发展,所以也是不以人类为中心,表现出超越的性格,所超越的是空间、时间、义与利、生与死等相对概念。

  南宋词人辛弃疾就写过:“我料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处世态度:外化而内不化

  活在世上,一方面要尽量外化,因为不随世界变化,就会成为别人眼中的障碍,让别人感到有压力,甚至因而处处受到打击。最怕的是在外化的同时也内化,就会变得“随俗浮沉”。要能不随俗浮沉,必须坚持自己的生活原则,享有自己的快乐。

  要以儒道思想作为生活准则

  儒家的入世思想加上道家的超脱智慧,使人能够应对各种人生的处境。一个人的生命如果不能超脱,只局限在有形的世界,汲汲于名利、权利以及各种享受的话,就无法感受美。美感是要让心灵能够超越,不求任何现实中功名利禄的满足,而是纯粹感受到生命的创造力源源不绝地表现出来。

  十一、艺术与审美

  尼采说过:“哲学家是文化的医生。”

  一般人都知道艺术可以让感情得到宣泄和净化,却忽略了它也能使人的生命产生主动的活力。欣赏艺术看似被动,因为一个人在听与看时,是以感官去接受别人提供的作品;其实它也可以产生一种主动的活力,使我们由被动变成主动,重新凝聚生命力。

  我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的时候,每天读书十二小时以上,非常辛苦,压力极大。其中最明显的压力就是一种不确定,不安全感,因为不知道自己究竟能不能顺利取得学位,而我纾解压力的一个方法就是听音乐。

  诗人纪伯伦说:“美——就是你见到它,甘愿为之献身,甘愿不向它索取。”

  监狱能关住我的身体,却不能关住我的心灵。因为有音乐,我的心灵得以翱翔。

  人间是一座大监狱,每个人活在世界上就好像被关在监狱中的犯人一样。我们以为自己是自由的,事实上每个人都以各种方式为自己设定行走的范围。人有身体,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需要靠艺术的审美才能通往自由之路。

  自由就是可以“做我自己”,亦即减少自己被其他因素干扰以及限制的机会。

  生命有无限的可能性,人却只能过一种生活。

  通过艺术来了解生命

  哲学强调理性思维的能力,但是不会忽略审美经验的调节能力。通过艺术领悟一种自由,让生命获得解脱,恢复人原有的完整性。在审美时,一个人可以体会短暂的忘我状态,化解时间的压力与烦恼,感觉人生一切劳苦原来是为了放下担子时的那种惬意与自在。

  十二、宗教与永恒

  无论这个地球如何变化、是不是宇宙的中心,都不会直接挑战对人类生命的起源与归宿之信仰。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曾说过一句掷地有声的话:“宗教是社会的工具。”这种说法的根据是:每个人都有自私自利的倾向,而社会是群体生活的领域,所以个人可能会破坏群体。为了避免整个社会被许多自私自利的个人所破坏,因此必须发明宗教和上帝来约束个人。

  宗教只是社会的工具吗?以下三个观点可以批评反驳这种观点。

  首先,宗教所揭示的人生戒律,必然是超越法律的。

  其次,宗教的诉求是针对普遍的人,而不是社会中某些特定的人。

  最后,如果宗教是社会的工具,那么为什么很多宗教在被社会压迫时,反而愈挫愈勇?

  由以上几点可知,宗教并不是社会的工具:首先,宗教的诉求比法律更高,要求的是更完美的人格表现;其次,宗教所传布的对象并不是个别社会中的人,而是全体人类;最后,宗教与社会之间有时并非相辅相成,反而会产生一种紧张关系,督促社会追求正义。

  心理学与哲学的差别在于:心理学的研究方式是出自于假言命题,哲学则是属于定言命题。假言命题就是假设命题;哲学基本上属于定言命题,这种定言命题和假言命题不同,是不能谈条件的。

  尼采说:“如果你弄清楚自己为了什么而活,你就能忍受任何一种生活。”——一个人最怕的就是不知道自己为何而活,那么即使有再好的享受也会觉得无聊。

  弗洛伊德认为宗教是人类心灵上的拐杖。每个人心理上都有一些创伤,这些创伤一般来说是幼时的遭遇种下了因,造成了我们年长之后,常会觉得活在世界上不易快乐。

  信仰至少包括三种类型:人生信仰、政治信仰、宗教信仰。

  人生信仰是最广泛的,一个人的人生信仰就是他所认定人生中最重要的事。

  政治信仰是指某种对政治的理想,并且希望通过一群人的组织,得到政权实现这个理想。

  宗教信仰是三者中最纯粹的,因为她基本上牵扯到的是所谓的超越力量。“超越力量”是一个重要的关键词,也是宗教信仰的内涵所在。

  信仰是人与超越力量之间的“关系”。所谓超越力量是指:人间之苦、恶、死的最后诉求,万物存在之充足理由,以及使个人产生绝对依赖感的对象。

  万物的存在必须有理由 。谈到信仰,首先要肯定它是人与超越力量之间的关系。

  超越力量表现为超越者和超越界两种形态。

  宗教的条件有五个:教义、仪式、戒律、传教团体、学理。

  人的自我是由一系列的卷标组合而成的,当人想到自我的时候,就会想到身份证、过去做过的事、现在的角色、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自己的七情六欲等,这些结合起来就是自己。

  对宗教而言,诚心是最重要的,只要有诚心,当下就可以得到赦免,因为人本来就是软弱的,难免会犯错。

  人活在世界上不可能没有过失,但是借着信仰,可以得到重新出发的机会。

  弗洛伊德说过一句话:很多人因为有罪恶感而去犯罪。

  戒律本身固然重要,但是它也需要实际的修行配合,因为一旦放纵身体的欲望, 自然就会影响到意念。(对于坏的习惯亦然)宗教一定要从身体的修行出发,否则只是光说不练,空信一场。(对于坏习惯的克服也是如此,一定要从身体的修行出发,一旦放纵身体的欲望,自然而然就会影响到意念,导致意念不坚定。)

  儒家虽然不是宗教,但是却具有宗教情操,就是它的学理总能提醒人向上努力,追求天人合德的境界。

  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曾经研究历史上的宗教,指出宗教之高级与低级,有三个判断标准,就是:人性不完美,对罪恶的反抗,对痛苦的态度。

  人性不完美可以从身、心、灵三个方面来看。灵比身、心更进一步,完全无形、无相,确可以使两个在身、心方面相似的人,表现得千差万别。

  宗教在精神上是劫富济贫的。

  而迷信大致而言具备四点特色:出于恐惧、崇拜个人、增强欲望、迎合世俗价值。恐惧心理会削弱一个人的正面力量。

  十三、教育与自我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认为:教育是“风格之培养”。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浪漫期、精密期、展望期。

  大学生之所以被称为是知识分子,就是因为他们懂得展望,可以高瞻远瞩,让自己的生命与其它的重要领域连上线。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为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找不到行为适中的人来交往,就一定要找到志向高远或洁身自好的人。志向高远的人奋发上进,洁身自好的人有所不为。

  一个人能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中庸之道指的并不是温温吞吞,而是做任何事都能秉持原则, 也就是所谓的“当狂则狂,当狷则狷。”

  子路,人告知己有过,则喜;禹善闻言则拜。

  人生四大领域,就是群体、自我、自然界、超越界。

  自我对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核心概念。自我的潜能有三:知、情、意。

  教育是风格的培养,而培养风格的关键就在于“如何立志”。人生的高明境界——一个人无论处在任何情境之中,都不会感到卑微或者骄傲。

  当你觉得在群体和自我两方面面临很大的压力的时,不妨和大自然多接触,譬如养宠物、种盆栽,假日到山上,公园走走,甚至街边的大树和小草都有值得观赏的地方。

  自我在一生中,有四项任务需要设法达成,就是:自我认识、自我定位、自我成长、自我超越。

  大多数登山迷路的人,都是因为自责而死的。

  人生很多时候,不能由别人给你希望,只要自己还怀抱一丝希望, 就应该继续奋斗,即使无法感动别人,你的斗志也会赢得敬畏。孔子说过:“后生可畏。”年轻人之所以值得敬畏,就是因为他们斗志昂扬,你永远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放弃。

  人生快乐的秘密就在于一个“一”,只要能够设定一个目标,专心奋斗,就会快乐。

  真正的成长不是被动的,被安排的,或无意识发生的,这些只是灌输而已,真正的成长一定出于自己的意愿,并且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再进修、再充实。

  努力追求快乐,本身就是一件不快乐的事情,因为追求本身代表欲望尚未实现,内心当然会觉得痛苦。如果不理会快乐是什么,专心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沉浸其中,快乐自然来临,因为快乐是一种由内而发的感受,不是向外探求所能获得的。

  活在当下,珍惜高峰经验。人活在世界上,如何把当下这一刹那的压力变成快乐,是一个制胜的关键。

  十四、文化的视野

  能够自古至今延续发展,并且在血缘与语言上没有脱节的文化,只有三种:犹太文化、印度文化、中国文化。维持文化活力的方式要看一个文化的理念,因为那是文化的生命力所在。

  文化的第一个特色就是异于自然。人类文化的另一个特色,在于随着时间的延续发展,可以积累、创新、学习、认同,形成传统。

  文化有三个层次:器物层次、制度层次、理念层次。

  法律是风俗习惯的具体化。

  抑郁症患者的特征是缺乏斗志,活的一点都不起劲,不快乐,似乎生命只是无尽的烦恼。

  弗洛伊德在心理学上最大的成就,是提出了“潜意识”的观念。宗教是人类心理上的拐杖。

  很多人一离开屏幕,面对现实人生时,会感到枯燥,无聊、乏味,于是由回到由影响构造的世界中。(要紧密贴合现实世界,更要能脱离信息时代,回到与人正常交往的环境)

  生命重要的不是存活时间的长短,而是活的有没有意义(生命的质量)。

  关键在于这是一个自由开放的社会,每一个人必须为自己负责。自己一旦从群体游离而出,道德几乎是完全而绝对的自由。人如果脱离传统资源,根本没有立足点去观看世界,与人来往也不知道自己的立场。人本来就不可能没有成见,有偏才有见,一个人如果没有特定偏差的立场,不可能提出任何有价值的见解,因为他所说的不过是泛泛之论,是每个人都会说的。

  真诚的人,会发现内心有一股力量,要求自己去做一些可以改善人际关系的事情。

  人性向善,向这个字是关键,它是一种力量。

  其实人非常复杂,有时候好与坏很难截然划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考虑,而所谓的好坏也就掺杂在一起。

  古代的智慧对现代人而言,反而变成对未来很好的引导。

  善可以说是“人与人之间适当关系之实现。”

  善是人生的基础,由此再随机缘增加真与美的部分。这三者相互配合,生命才能发展得比较圆满。

  十五、拓宽生命的深度与广度

  加缪在《西西弗斯的神话》中,一开头就说:“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就是自杀。”

  现代人的考验:有工作可以做,有人可以关怀,有痛苦可以受。

  不该自杀的三个理由:

  首先,生命的所有权并非完全属于个人。

  其次,自杀与自私的关系难以撇清。有些人认为自杀是勇敢的表现,事实上,活下去并且努力解决困难,才是真正的勇者。

  最后,从主体的选择权来思考。

  只要人生有意义,就值得我们活下去。

  心理学家弗兰克认为:只要有人可以关怀,人生就是有意义的。关怀是双向的,将使人更珍惜自己的生命。

  人生是不断改变的过程。改变有两种,一是被动的,无奈的,譬如,人只要或者就会逐渐老去;二是主动的与积极的,就是在遭遇苦难时,激发潜能面对考验,结果增加了自己的专长,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与人相处时,要考虑三个因素,就是:内心感受要真诚、对方期许要沟通,社会规范要遵守。

  孔子所不齿的“巧言,令色,足恭”。

  被动人生的两个缺点:一是随时心存侥幸心理,等待机会胡作非为;二是:无法激发生命的活力。

  颜回请教孔子如何走上人生正途,孔子的回答是“克己复礼”。这四个字的意思是:“能够自己做主,去实践礼的规范”。人生的正途是“化被动为主动”,去实践一切规范,亦即自己该做的事情。

  荣格累计数十年治疗精神病患的经验,提出一句著名的警语:“许多人看似身体健康,心智正常,但是并不快乐”。

  关于身、心、灵三个的关系:身体健康是必要的,心智成长是需要的,灵性修养是重要的。

  西方哲学里面有所谓“人的性格即是他的命运”之说,而改造自己的性格所凭的还是对身心处境的超越能力。(能站在更高的层次上看现在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跳出现有层次和框架)

  重要的不是你做“什么”事,而是你“如何”(以什么态度)做这件事。因为“什么事”是由外在条件决定的,而如何做则是自己可以决定的。

  孔子在谈论如何认识人时,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意思是:看明白他正在做的事,看清楚他过去的所作所为,看仔细他的心安于什么情况,这个人还能如何隐藏呢?

  人活着,就是要以身体作为基础,开出心智的花朵,结成灵性的善果。并且在此一过程中,人也由成长而成熟,可以坦然迎向衰老与死亡。

  修养就是勉强自己去做该做而不想做的事。修养就是“化勉强为自然”,去做所有该做的事情。

  善是指“我与别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

  要想品味儒家的修养之乐,我们可以参考以下四句话:其一,对自己要约(约束);其二,对别人要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把别人当自己来看待);其三,对物质要俭;其四,对神明要敬。

  人若缺乏持续的努力,是不可能突然改头换面的。(无论是前进还是后退,都是如此,日积月累,量变发生质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改掉自己坏的毛病,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同时,想要养成好的习惯,同样需要持续的坚持和努力)。西彦有云:“观念引发行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塑造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发动的起点是观念,这是需要我们在求知和学习中获得。

  生命的完整架构有如一座高山

  若是努力攀登

  将会不断发现新奇的景观。

  一个人有工作可以做,

  也会激发更强的生命力,

  活的更久。

  把握受苦受难的机会,

  主动而积极的改变自我,

  让自己变的不一样。

  我们不必奢望无灾无难的人生,

  却要主动而积极地改变自我,

  来展现生命的不同面貌

  唯有抑制努力奋发上进,

  才无愧于人生的丰富潜能

  也才能预期精彩的一生。

  座右铭最好不涉及外在的功名利禄,

  而是全以自我修炼为主,

  要求更高的品格表现。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