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全集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全集的读后感10篇

2018-09-24 04:14: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全集的读后感10篇

  《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全集》是一本由[瑞典]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著作,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37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全集》读后感(一):他在创世纪

  像上帝一样,他命名,赋予,使其奔流回旋。并通过使这个被重新命名的世界以急遽或舒展速度进行扩张与收缩的运动向我们展示事物永无终结的,如果不是全部的原貌,也是其并不愤怒也不破碎一面。不总是快乐,不总是平静,但一定是完整的,这让我在他的诗行中总是感到一种祥和,再绝望也祥和。

  况且他不自己为是,从不。这是诗人比上帝可爱地方

  《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全集》读后感(二):如果可以,我愿意

  在读这个版本诗集之前,还读过另一个译者所译的版本。

  句子支离破碎,未免显得晦涩难懂,拗口别扭

  但惟独不错的,是他写得序言,所择取的几段,都是很经典美好段落。写得我即使看到那生硬拗口的翻译硬着头皮看完了那一本诗集。

  这个版本比那个版本翻译得自然通顺许多。自然也读得开心许多。

  但是,却也止不住心中那时时蹿动的小火苗

  如果可以,我愿意,为他学习瑞典语。

  因为相信原文,一定比译本,有着更多无声胜有声的精妙之处。

  《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全集》读后感(三):没有标题

  读《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全集》十几天了。就放在枕头边,想看的时候拿出来随手翻翻。这本诗集太适合这种阅读方式了,随心而读,随意即止,什么时候读都是恰好不过的。这一点有点像中国古诗,短小凝练,每一首恰似一个琉璃的小世界,摆在那里安安静静不做声,眼睛凑过去仔细瞧,里面有的辉煌绚烂,有的天高地远。

  特翁的诗歌是内敛宁静的,这种宁静不是石头般的沉实,而是蕴含天光水色的,包含了广阔人生、完整世界的宁静。这个世界有现实也有梦,梦与现实糅合得平稳秩序:如一叶轻舟画面划过——划过梦境到达醒来的工业社会,划过迷雾到达灯笼映照的光芒,划过死亡进入漫长、平静的生命

  只写诗的特翁,只有诗歌,只有诗歌便已经足够。我除了诗歌,也再不写别的东西,握着笔总有一种无力感在笔尖,不是写不出,而是倦于说出更多非诗的语言写作是“语言而不是词”,在推着我走。这些个语言汇成一条分行的小溪,就让它流淌在我人生之境地吧。读特翁诗有感。

  《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全集》读后感(四):关于译本和作者的零星杂念

  读完两本特朗斯特罗姆的中译本,很明显感觉得,李笠是一个诗人,而董继平是一个翻译。李笠更懂得瑞典语和诗人之语,而董却比李更懂得汉语。当两个译者的表达并无分歧时,董能找到更易理解的词,也更呆板总体上,我是读李的译本,而后扫一遍董的译本作为补充理解。

  各举一例,就董译本的最后一集《悲哀的贡多拉》里,我喜欢董译的《四月的沉默》,喜欢李译的《夜晚的书页》。

  然而我并没有读懂诗人,即便说懂了两三成也像是大话。我冥思苦想,为何死者都能比诗人更好地阅读他的思想。也许授奖典礼上那首《自1979年3月》也许是最明晰的一首的。

  有零星文章批评诗人在政治问题上,不表态,不站队,只顾钻研纯文学。不能苟同。

  作者的诗,并不是他自己内心孤独,整个单调的现代社会,用尽了种种光怪陆离变化,都难掩其空虚的社会问题,这一切皆在他笔下展现

  “火葬场风格的白宫

  让穷人的梦化为灰烬。”

  而且特朗斯特罗姆也并没有在他的事里回避政治。《东德的十一月》。

  一个真正的作家,他不会是左的,也不会是右的,不会喊着口号,也不会鼓吹为艺术而艺术。他只作现实的见证,见证社会,见证心灵真实记录——

  “真理就在地上

  但没人敢去拾取

  真理就在街头

  但无人化为己有”

  《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全集》读后感(五):你离开了北京,从此没有人和我说话

  姑娘要离开北京回到江阴,她把她所有的书都送给了我

  才想起来 我以前挺爱诗的 读过很多诗集

  我看这本书看得泪流满面,我也不知道原因

  或许没有原因,只是我很爱哭

  我说去你大爷的,我只是为各种那么原始粗犷生命力 那么生动而有画面感的描述情不自禁了

  姑娘是在北京看我哭过最多的人 我不愿意在在乎的人面前哭 但我觉得对她哭没有关系

  昨天晚上她非要吃煎饼 我陪她去买

  我说:姑娘 我嫉妒的快发疯了 我付出那么多努力都得不到的东西 别人轻而易举就得到了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我就骚吧 骚死也不是我的

  然后我就在街上放声大哭 我穿的那么少 风和雨都那么冷 我觉得难以忍受 我哭了又哭 可痛苦一点没有减轻

  姑娘很慌 笑的很夸张 她把我挤到墙角 她没有丝毫的心疼我 她只是觉得很丢人 但是她告诉我 我的感觉她完完全全都懂

  我说过要为姑娘学一首歌 南方姑娘 觉得不合适 南国的孩子 还是不合适

  姑娘的眼角有点下垂 胸小小的 腰巨细 屁股圆圆的 我觉得真好看 我总是说:“亚楠啊,你可长点儿胸吧”

  姑娘说:“我不能说分手,他可以说。他说了我可以去挽回,我说万一他同意了怎么办”

  你信不信离开了你 你男人这辈子都找不到媳妇

  啧啧

  希望我们以后不要再嘲笑彼此看上的男人

  姑娘,我讨厌煽情

  我不说了

  我爱你

  我为纪念你的离开下了一个决定

  我得不到的

  我!不!要!了!

  《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全集》读后感(六):它只是在某一瞬间令你销魂

  有时候我会认为好的东西没有意义。它只是在某一瞬间令你销魂。而这难道不是最大的意义

  生何乐,死何苦?退到比宇宙还要空虚的背景里去的话,谁不是莫名偶然的存在体?却被传袭、教育以及环境,自我暗示附载了太多概念意识,这些概念,意识又发酵成了一个人安全套。而现在我想一层一层,连皮带肉,慢吞吞地剥它们下来,凡不是自身内在浮现和真切体悟的,一律存疑。

  写诗。我一直认为他们就是那群在任何类型深渊里钩沉销魂瞬间的人。所以,特朗斯特罗姆写,“我像一只抓钩在世界底部拖滑”,我会以为自己立即懂得,且感同身受了。说不出的碜人。抓钩从泥土岩石,火中,水面黑暗的风里拖滑,皮肉骨血皆淋漓。难道这是值得付出的一生吗?然而,难道这不是值得付出的一生吗?我想界定的销魂,就是那种找到并表达出了很准确的瞬间的,能力快意。准确。准确的悲伤,准确的欢乐,准确的安慰,准确的沉沦,绝望,矛盾,虚妄。这转瞬即逝的所有一刻,他们像抓钩一样刨翻出来,因而粉碎了它们,并让它们永恒地重建在最轻的纸上最重的语言里,再与我们辟面相遇。

  “我来这里是为了和/举着灯笼/在我身上发现自己的人相遇。”

  你并非因此而写诗,但我还是认为,一只抓钩所沉重拖滑而过的一切路途,是所有人,每一个人的路途。这一切既非悲伤,亦非不悲伤,既非快乐,亦非不快乐。既非意义,亦非无意义。如果用我自己的体会,我就想说它只是销魂,而已。

  特朗斯特罗姆写了一首《六个冬天》,最后一节是,“今夜雪雾。月光。月光水母/在眼前飘浮。笑声/在回家的路上。/销魂的林荫路。”

  我说的销魂就是这种销魂。

  最后说一句版本,译序写得太长了。译者与作者的私谊交待得太多了。也不是说不好。如果没有,如果克制一点,我的感觉也许会更美妙吧。没啥缘由就是这么觉得。

  《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全集》读后感(七):人类特殊性的尝试打消、现有秩序的合理搅动

  关于诗歌的鉴赏通常是对一种感觉诉说。 读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尝试想象一种蓝色的、气温偏低的、凝炼的语言营造出的非胶着的、颗粒状的、爽朗情感类似于一个夏日的黎明,太阳还没有出现,晴,天空蓝得沁人心脾,在一片密林中难得的空地上抬头仰望,适合穿着外套,适合呼吸那不似秋天轻浮也不似冬天沉重的空气。 特朗斯特罗姆似乎试图通过对意象不合常理安排、对固有认知的搅动来纠正人们心中“人类相对于其它物种显得更加特殊”的这种偏见。“警棍一样的太阳”、“兽味的太阳”、“发传单的太阳”、“疾走的地平线办公室使用图章的老马”……作者试图将纯粹自然混入人类社会,或者说他把人类社会想象成一片密林――与真实的密林没有差别的密林。真实的密林是怎样的?单纯有序的。他不回避书写人类生活的意象,但把人类社会当做纯粹自然来写,例如说“街市寂静牧场”之类的,用静可以动、动可以静的方法造出了浑然天成的一片和气。叉开一句话,人们惯于说“大街寂静得像林荫道”、“心像金子一样”,我还想要说“林荫道寂静得像大街”、“金子像心一样”,为什么林荫道只能有一种叫做“寂静”的特质而大街可以有“寂静”和“喧闹”等多种特质……?大抵在比喻手法的使用中,喻体都要有一种稳定特征吧。 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是凝炼的,意象也很多。他扬言反对“词”,追求“语言”,这似乎约等于反对人为,追求自然。其实就如词构成了语言一样,人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他不过是反对对人为的过分突出的强调罢了。气氛不相连而意境相连,味割裂而神不割裂,大抵约等于君子和而不同。他拿凝炼的语言表达无穷的意思,又和中国古诗倡导的“言有尽而意无穷”有异曲同工之妙。他寻求一种自然的宁静,却不是死寂,大略等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式的宁静。 特朗斯特罗姆是一个追求和谐的诗人,他不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样说还是把人拉出来搞特殊),而是说人本来就是自然的一部分,没什么特殊,人类社会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他用语言排列和幻想思维的无穷可能性对这个事实进行着孜孜不倦的拂拭,二百多冷色调图画,发出了对终极和谐的深深呼唤……

  《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全集》读后感(八):让人安静的诗,让人安静的诗人

  “他写诗,不仅短,而且慢。

  平均一年只写两三首,四五年才出一本诗集,每本诗集一般不超过二十首。80年来,他总共才发表163首诗。

  昨天,他得了个诺贝尔文学奖,他是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

  特朗斯特罗姆在201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新周刊》这样报道

  这是个惜墨如金的老头,阅读他的作品,有种玄幻的感觉。他重新编排词语,赋予它们新的生命。比如《六个冬天》,最后一节是,“今夜雪雾。月光。月光水母/在眼前飘浮。笑声/在回家的路上。/销魂的林荫路。”

  这是能让人安静的诗,能让人安静的诗人。长春的地震恐慌还没过去,老虎推荐这本诗集,是想告诉大家,生活除了苟且、恐慌,还有诗和远方。

  译者李笠1987年第一次拜访这位诗人时,问到了一位瑞典的知名小说家。特朗斯特罗姆回答说:“他去中国三个礼拜,回来写了一部长篇,假如我去中国三年,我会写一首短诗!”

  特朗斯特罗姆四五岁时,参加学校音乐会,与母亲走散了。因为太小没有被发现,直到黑暗降临。他站在音乐厅外的草垛广场失去了所有安全感,“我周围有人,但是都在忙自己的事。我无依无靠,那是我第一次的死亡经验”。

  童年的这次独特经历,让他沉浸在独特的世界中,迷失与孤独,秩序与安全,黑暗与太阳,死亡与囚徒构成了他写作中特有的诗歌意象。

  这个语言的炼金术师,在自己的世界中,按自己的节奏,体味、解读着这个世界:

  我站在一间容纳所有瞬间的屋里。(《途中的秘密》)

  风暴推着风车疯狂旋转/在夜的黑暗里碾磨虚无——你/因同样的法则失眠。(《激愤的冥思》)

  我听见我们扔出的石头/跌落,玻璃透明地穿过岁月山谷里/瞬息迷惘举动/叫喊着从树梢飞向树梢。(《石头》)  

  醒,是梦中往外跳伞/摆脱令人窒息的漩涡/漫游者向早晨绿色地带降落。(《序曲》)

  生活中,死亡有时会登门/丈量人体。拜访被遗忘/生活依然在继续。但尸衣在无声中做成。(《黑色明信片》)  

  高大的橡树——像一头石化的/张着巨角的麋鹿。面对九月的大海/ 那这墨绿的城堡/……在黑暗中醒着/能听见橡树上空的星宿/在厩中跺脚(《风暴》)

  大地蝙蝠测量的黑暗/罩笼。……(《复调》)

  这是一个内心丰富到足以安静的人,他说:我来这里是为了和/举着灯笼/在我身上发现自己的人相遇/我们必须相信很多东西,才不至度日时突然掉进深渊。

  《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全集》读后感(九):小念头

  咏春拳中有一套入门功夫,叫做“小念头”。我没操练过咏春,只在电影电视上看过热闹,但“小念头”这三个字进到耳中,却总是“念念不忘”。

  据说,咏春师傅特别强调“小念头”的正解与修炼,有所谓“念头不正,终身不正”的说法。而“正了念头”后,则可以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获得从身到心、从安全到万全的满足,安以常乐”。

  类似“小念头”的修习之法,在传统武术中并不鲜见。容我妄自揣测,这多半是某位宗师级人物,在扬名立万后,将多年所学所习所见所闻,乃至江湖险恶、人心不古等等,都融会贯通至自家的功夫里。其中,有野心有不甘,也有真知有世情。

  但咏春“小念头”三字,窃以为,是佼佼者。

  一

  按照现象学的某些观点,人类的心灵不同于其他任何自然之物,它无时无刻不向四周伸探,甚至在睡梦中也依然如此。而它“几乎什么都不是”,只是自己的关涉性,只是这不断“伸探”本身。

  念头丛生,谓之有心。

  正了“小念头”,自然也就安定了心。这样看来,咏春拳的前辈大师们,似乎在操练拳技、打熬体魄之余,与胡塞尔等现象学大师们,也心有戚戚焉。

  但我总觉得,这说法又十分可疑。若丧了念头,自不必说;若只余念头,失了线索,又该如何?

  前几日,听一位长期加班且十分善感的朋友讲起,某日午间,困意来袭,梦乡深沉若海。待至醒来,不辨东西,有时我顿失之感。

  朋友的这种感受,与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姆的名篇《名字》颇有暗合之处。

  开车途中困意袭来,我把车开到路边的树下,蜷缩在后座上睡去。睡了多久?几小时。

  黑暗降临。

  我突然惊醒,不再认识自己。十分清醒,但无济于事。我在哪里?我是谁?我是后座上醒来的某个东西,东闻西嗅,像布袋里一只惊恐的猫。谁?

  我的生命终于回返。我的名字像天使一样到来。墙外小号在吹(像《里奥诺拉序曲》)。拯救的脚步飞快地飞快地走下长长的梯子。是我!是我!

  但要忘掉公路边车辆打灯驶过的遗忘地狱里的这十五秒钟的搏斗是不可能的。

  ——特朗斯特罗姆《名字》,李笠译

  自然,这位从事创意行业的朋友,因苦于长期加班、睡眠不佳,在那“十五秒钟”内体验到的是“遗忘的天堂”,而非地狱。但与这“顿失”之感的搏斗,却是无法忘却的。

  二

  人能“顿失”,亦能“顿悟”,且皆有所得。

  在我个人的体验中,有关诗歌的理解,或曰“顿悟”,也同样来自于这位瑞典诗人的作品。

  读大学时,一直沉迷于阅读八十年代中期的先锋小说,进而对二十世纪的欧洲和拉美的现代文学无比膜拜。对中国的先锋诗歌,以及经由翻译而来欧美现代诗,却并无多少涉猎。

  在一次普通的诗歌欣赏课上,当时的授课老师,用特朗斯特罗姆的短诗《脸对着脸》,改变了这一切。

  特朗斯特罗姆的诗风,非常符合人们对于北欧的想象,用词简洁温和,意象鲜明强烈,并善于用超然的结句,达到撼人心魄的效果。

  二月,活着的静立不动

  鸟懒得飞翔,灵魂

  磨着风景,像船

  磨着自己停靠的渡口。

  树站着,背对这里。

  雪深被枯草丈量。

  脚印在冻土上衰老。

  语言在防水布下枯竭。

  有一天某个东西走向窗口。

  工作中断。我抬头

  色彩在燃烧。一切转过了身。

  大地和我相对着彼此一跃。

  ——特朗斯特罗姆《脸对着脸》,李笠译

  北欧的二月,经历过寒冬考验的高大树木静静矗立,注视着那些蠢蠢欲动的生灵。万物正在复苏,而语言却逐渐在枯竭,难以表达那即将到来的大迸发,“荒野没有词”!

  不知是什么样的生灵,是一只小松鼠,还是一头驯鹿?慢慢走近诗人的窗口。诗人抬起头的那一刻,世界“燃烧”了所有炫目的色彩,天地间的一切都被赋予了生命。

  诗人,与苏醒的整个世界,于此刻相遇;诗歌,与苏醒的我,也于此刻相遇。

  这一刻,我们“相对着彼此一跃”!

  三

  对于诗人,不管是“顿悟”还是“顿失”,皆能入诗,确实是一件幸事。

  巨大的罗曼式教堂游人在昏暗中拥挤。

  穹隆连着穹隆,无法一眼望尽。

  几支蜡烛扑闪。

  一个无面天使抱住我

  用低语穿透我身体:

  “自豪些,不要因为你是人而感到羞耻!

  你体内的穹隆在无限地打开。

  你不会完成,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泪水蒙住我眼睛。

  我和尤纳斯夫妇、田中先生以及莎芭蒂妮女士一起

  被推入阳光沸腾的广场。

  穹隆在他们的体内无限地打开。

  ——特朗斯特《罗曼式的穹顶》,李笠译

  所谓“罗曼式建筑”,又译为“罗马式”,以半圆拱为建筑特征。如今,随着地产业的发达,国内很多地方都能见到类似建筑风格的仿制品,有高仿也有低仿。但因丧失了时代精神,就难脱一个“仿”字了。

  罗曼式的教堂,都有着高大的穹顶。由于窗户较小且离地较高,因此内部光线昏暗,既有神秘超世之感,又不乏强悍的力量感。

  再巍峨高大,也要接受全球游客的“洗礼”。人们在黑暗中拥挤穿梭,穹窿蔓延不绝,烛光摇曳闪烁,恍然间仿佛置身于欧洲中古世纪。

  作为一个博学而敏感的现代诗人,面对着古人用巨石建起的庞然大物,不禁为其中蕴含的笃定、坚信乃至神性,而迷狂与汗颜,愈发觉出自身的渺小和卑微。

  人的脆弱与短暂,人的无法完成与难以完善,在庞然的建筑面前,毫无遮挡、赤裸无遗。身在何处?这阔大的穹窿,为何如此遥远?

  “自豪些!”一个声音,在人的心中响起,“无限广大的穹窿,就在你的体内,不要在有形的穹窿前低头!”

  会是一场诗人的顿悟之旅吗?

  不。

  一条廓然之路,已铺就在人的脚下。无论多么庸常的姓名,都应如罗曼穹顶般,被仰望。

  四

  厌倦所有带来词的人,词而不是语言,

  我走向雪覆盖的岛屿。

  荒野没有词。

  空白之页向四方展开!

  我遇到雪上鹿蹄的痕迹。

  语言而不是词。

  ——特朗斯特罗姆《自1979年3月》,李笠译

  念头丛生,得未曾有。

  《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全集》读后感(十):意象·隐喻:特翁俳句意蕴之初探

  1.选自《忧伤的贡多拉船》中的《俳句》之《三》中的一首:

  陌生的城市

  城堡。冷狮身人面。

  空的竞技场。

  看到这么一首,不禁想起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的《地铁站的一瞥》(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同样充满了意象的堆积,同样使用了简单易懂却精妙绝伦的隐喻。

  短短十七个字里面,出现了四个意象,如果用开放性思维来进行思辨,也许这四个意象互为隐喻的本体与喻体的关系,若以常规思维解读,首句的“陌生的城市”应该就是本体,其它三个意象都是喻体。

  首先在“城市”前面加上“陌生”二字,强调了城市不为人知的几面,拉开读者与俳句所述之物的距离,起抛砖引玉之效,提醒读者做好准备,接受接下来的诸意象的“洗礼”。

  以“城堡”喻城市,会让人想到卡夫卡的《城堡》以及钱锺书的《围城》;现代城市发达的似一座迷宫,城堡这样的意象反映了这座现代迷宫对于人的束缚,同时也反映了人对于城市的依赖,毕竟城堡几乎应有尽有,又可作为避风港。然而城堡却设有重重束缚,有些人想进城而不得,有些人则是想出城而不得,对于城内城外的人都是一种障碍,正恰似卡夫卡笔下的K的境遇以及钱锺书对于爱情的形象比喻。这一层隐喻主要反应的是人与城市的依赖与挣脱依赖的矛盾关系。

  以“冷狮身人面”喻城市,首先给读者一种异质感,毕竟狮身人面地处埃及,乃古老神秘之所在,也给城市平添了一种神秘色彩;众所周知,狮身人面像是埋葬埃及法老的坟墓,伟大之余,实际上仍旧是埋骨的坟冢,将城市比作坟冢,冥冥之中加深了这首俳句的宿命感;人被困于城市之中,孤寂似法老的裹尸布 — 木乃伊,这一意像,似像从前的诸如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以及拉什迪(Salman Rushdie)的《羞耻》(Shame)等文学经典致敬,又加上一个“冷”字,更添其神秘与无奈。实际上,“冷狮身人面”这个意象由多个子意象组成,形成了多个隐喻,实乃诗人高明之至的创举。

  以“空的竞技场”喻城市,妙极。城市的竞争如同竞技场中的竞争那般惨烈,“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法则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而城市之竞争又并非血淋淋的肉与肉的碰撞,而是灵与灵的角力与竞赛。因此,深谙此道的诗人才选择了调整隐喻,将城市比作“空的竞技场”,虽然人去地空,但回荡在竞技场上空、充斥于竞技场空气中的那股高度紧张的情绪与氛围却久久挥之不去:“当事人的不在场却发挥巨大的影响”一直以来都是文学中一个重要的表现手法,比之当事人的在场更有感染力。而“空的竞技场”正好表现了城市中一直存在着的没有硝烟,没有流血、但却比竞技场更为惨烈的轰轰烈烈的竞争,不仅形象,而且传神。

  读完之后,众多意象所产生的种种可能又很容易让人想到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的名作《看不见的城市》(Le città invisibili),同样是丰富的意象,同样充满了隐喻,同样是以有限创造无限。再回到本诗开篇的“陌生”二字,同卡尔维诺的“看不见”有异曲同工之妙,又一次增加了诗歌的神秘感和意义深度。

  简言之,这首俳句仅凭简单几个意象就将城市与人的关系从若干角度进行了深刻的解读,同时,鉴于诗歌的开放性以及隐喻的深邃内涵,还可将其它三个喻体作为本体,从另几个角度来阐释这首作品,足见隐喻之妙以及诗人之巧思。

  2. 选自《巨大的谜》中的《俳句》之《三》中的一首:

  死神俯向我 —

  一盘尴尬的棋局

  找到了对策

  诗集《巨大的谜》出版于2004年,当时的特朗斯特罗姆已经73岁,要知道,诗人于1990年就已中风瘫痪,14年以后,年过古稀的诗人离死亡又进了一步。这首俳句恰好反映了知其天命的诗人对于死亡以及自己同死亡的关系的深思。

  开篇一句,将抽象的死亡比作了死神,乃文学甚至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隐喻,我们对此隐喻早已习以为常,不过诗人后面的发挥与这处隐喻紧密联系,在此应该点明。死神“俯向我”,“俯”字用的传神,通过“我”与“死神”的相近距离以及死神这样一个动作形象地表现出了时间的迫在眉睫以及死亡的临近,给读者一种紧张的感觉,同时也营造了阴沉的氛围。另外,“我”既可以指诗人自己,又可以代指阅读本诗歌的广众,鉴于出版背景与诗歌内容,“我”更有可能指的直面死亡、同死亡正面交手的诗人自己。

  后面两句颇显含糊,再次体现了解读诗歌的开放性,此处可以提供一种可行的解读:

  “棋局”实际上隐喻的是诗人同死亡的博弈,以及诗人对死亡发起的抗争,“对弈的关系”用来诠释人类同死亡的关系的确很出彩,毕竟一般看来,人面对超自然的现象,诸如死亡之类,都显得力不从心,无力抵抗,而“棋局”则给人提供了一丝希望,一种可能;面对死亡,人并非束手无策,就算深知结果之不可逆,仍可放手一搏,至少可以在历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眼前的这首诗作不正是明证么?而“尴尬”两字,正好说明了诗人同死亡的对抗尚处于僵持局面,就算死亡迫近,但死亡休想轻易地带走诗人的生命,这也是诗人对于生的渴望的一种变相的怒吼,不然诗人也不会在早遭中风厄运的情况下坚持这么久;尴尬,更多的是送给迟迟无法得手的死神。

  “找到了对策”这一句尤显精彩,“对策”既可隐喻诗人与死亡的搏斗的结果,亦可隐喻诗人找到了抗击死亡的最佳手法。不论是结果还是手法,都说明了凡事皆有始有终,而如此隐喻,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死亡的沉思 — 死亡终不可避,但与死亡对弈的过程却变化万千,既然结果无法改变,倒不如放手一搏,不为留名,只为证明自己对于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于生命的坚定信念,尘埃落定之日,回首过去,自会杜绝后悔的泪水,绽放满意的笑容。

  天道酬勤,2011年诗人终获文学界至高荣誉,这也是对诗人最好的褒奖,也是这首俳句精神的一种实例性解读。

  3. 选自《监狱》中的一首俳句:

  他们老喧闹

  为了把时间赶入

  更快的奔跑

  要弄懂这首俳句,首先应该知道其创作背景:1959年,诗人拜访了埃斯科斯提那附近的黑尔毕青少年管教所主任,诗人奥克·努尔丁同年,诗人将《监狱》中的前面八首俳句作为圣诞礼物送给了努尔丁和他的妻子欧拉。(特朗斯特罗姆,310)本首俳句是其中的第二首。

  本作中意象较少,但也意义非凡,内容饱满。知道了背景以后,“他们”自然指的是青少年管教所中的青少年们。一句“他们老喧闹”,一语点穿青少年的外在与内心状况:他们不仅外表上看起来热闹欢畅,内心里面也不甘宁静,毕竟只是孩子,而且还是犯了错误,必须接受管教的问题少年,有此表现,的确情有可原。可这般喧闹,到底是出自什么原因呢?后面的两句便给出了答案。

  后两句,将时间比作了“奔跑”的人或兽,而且还是需要“更快的奔跑”的人或兽。从“赶入”二字又可以看出“时间”与“他们”的关系;众多潜在的关系当中,这两者的关系更像是兽与牧童的关系,“牧童与兽”这对组合可谓儿童文学的经典组合,相映成趣,添了不少活力,又能清晰地反映问题少年顽皮的情态,以及他们为何会高声喧闹: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希望时间快一点过去,这样他们就能早一点接受完管教,重获自由;他们的愿望如此迫切,以至于恨不得时间是兽,他们是牧童,他们放牧的节奏越快,兽也跑的越快,如此这般,便可让时间过得更快了。

  诗人的观察力是如此的敏锐,所以才会以生动形象的意象,通过隐喻来诠释他眼中这么一副生动的画面。诗人的心态亦是如此乐观,所以才会以活泼的笔触,将平凡甚至是有点灰暗的少年管教所生活描绘的如此生动,同时也感染了读者,带给人们以希望。阳光之下并无新事,但诗人的妙笔却往往让凡俗之事变得熠熠生辉,这也全靠隐喻的作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