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寻访终南隐士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寻访终南隐士的读后感10篇

2018-09-30 03:25: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寻访终南隐士的读后感10篇

  《寻访终南隐士》是一本由张剑锋著作,南海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77,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寻访终南隐士》读后感(一):终南山和西安

  终南山和西安紧密相连,自从西安成为中国都城以后,西安南面的终南山的地位与日俱增。从谷歌地图上看,秦岭和西安很近。虽然说很多大城市的周围也都有山,比如北京的西山,但是这些山都无法和秦岭相比。那个山都没有秦岭那么高大,也没有秦岭距离西安那么近,看上去那条绿色的林带直逼到西安的郊区了。

  《寻访终南隐士》读后感(二):寻访终南隐士

  本书是对终南山隐士生活精彩素描,他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来自哪里?怎样生活?他们对待生死态度及他们如何控制自己身体作者将自己的亲历以一种非常温柔而又无限接近的方式呈现出来,经过这样一番意味深长探索之后,你可以合上书,转而走进自己的内心,那个隐藏在你心里的世界,如同金子一样珍贵

  《寻访终南隐士》读后感(三):192页的 内容是否有 错误

  书的封面设计的不 好看,应该象波特的那两本一样,用黑色的字,喜欢书里面的图片超过 文字,以后一定会带着这本 书去 终南山,192页说 丘处机穿越今天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抵达大雪山见成吉思汗,作者犯了 一 个 错误吧,很 多书里说大雪山是指现在的兴都库什山,包括《长春真人西游记》,应该是 穿越现在的新疆吧,怎么从西向东穿越?

  《寻访终南隐士》读后感(四):脚踏实地,自生光明

  已经看过这本书很久了,但是几句话还是记得很清楚

  “临走前道士交给我一双芒鞋,告诉我,只要脚踏实地,脚下自会生出光明。”

  有人问隐士,这样在深山里能为社会做什么贡献呢?隐士回答道:“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隐士们所放下的,我们还都扛在肩上。”

  《寻访终南隐士》读后感(五):我不懂的不评论

  看这本书时,突然想起来,放在书桌,至今没有看完的,瓦尔登湖。

  何其相似返璞归真的生活,也是在简单中寻找细节发现道理。生着活着,不仅仅要会加法,更要学会减法。现在为什么我们总说,世风日下道德沦丧,不会做减法,心里欲求太多,该要的不该要的都想要,自己得不到了就去祸害别人,问题出现了。

  没有信仰,就无所畏惧,这样的人是可怕的。哪怕信法,都会知道要守法。信佛了,畏惧的,保持距离的,就更多了。而且在我看来,有时候信仰也是我们用来逃避的一种途径吧,更多的,在我们迷失自己的时候,深夜彷徨的时候,被眼前浮云遮了眼的时候,也就是这能让我们相信前方始终大道的。

  我身边,有一些人,因为一些老师教导,始终将阿弥陀佛挂在嘴边,可是当他们念着这四个字的时候,到底是什么心态呢,这种时候,又到底是心中无一物好呢,还是有所求好呢

  我不懂的我不评论。

  《寻访终南隐士》读后感(六):钟南山的隐士

  我一直没有想到,就在西安不远的钟南山上至今还有五千多名隐士抛弃了一切,过着物质匮乏清静生活。

  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着不同背景,甚至还有慕名前来的外国人。他们住在自己搭建的茅房里,吃着松果和野菜,喝着山泉,与日月为伴,和天地为伍。潜心在深山里修道,十几年如一日。甚至连自己终老了也无人知晓。

  他们远离了俗世喧嚣,放下了功名利禄。待人却极为友好。一旦有人前来拜访,总会从自己不充裕食物中毫不吝惜得分出一些,和前来的客人一起分享

  在这座充满灵气大山里,有着各式各样居士。我始终不明白,在今天这样的社会为什么还有人愿意在大山里过着甚至连电灯都没有的生活呢?一个人真的可以放弃一切吗?他们是不是一群对生活的失意者、颓废者?他们的信仰是不是盲目的

  或许我找不到确切答案

  但就仅仅从书中的文字来看,他们是一群很愿意追求心灵宁静自在,不愿整天再为几石米烦恼的人。尽管他们的生活在现代人看来是十分凄苦的。可他们的心却是快乐的。人的一生不能只追求所谓的快乐。但也不能没有自己的快乐。所以他们愿意放弃自己的一切,让自己静下来。在云雾缭绕的大山里,潜心修行,磨练自己的心智。这就是他们的追求。从某种角度来说,他们是避世的。正如中国历史上的无数隐士一样。他们将自己的肉身灵魂都献给了山林。献给了闲云野鹤的自在日子

  这是一种人生哲学

  正如一名美国学者的书名一样,他们是空谷幽兰

  《寻访终南隐士》读后感(七):寻访终南隐士

  万里终南八百里秦岭。又有八百罗汉吼秦岭,三千纳子住终南之说。自唐以来,终南隐士就很多了,李白仗剑江湖,没有走科举之路,去终南山当道士走了捷径,后来杜甫在酒中八仙写道,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显然是曲笔了。

  二十多年前美国人波特来到终南山,寻访数年后写下空谷幽兰,使得外界终于知道终南山上还有这么一群远离现代社会的隐士。本书作者再上终南,寻访了各色僧尼道儒,写下本书,这本书这些年给我很大感悟,时不时拿出来翻几页,倒是从来没向人推荐过。

  顾颉刚写有儒生和方士,许地山写了一本道教史,篇幅都不长,从中可以略窥道教的发展。说起来,始皇帝坑儒生,起因却是方士欺骗了他。唐太宗早年嘲笑秦皇汉武痴迷长生,到了他晚年,吞食方士的金丹一命呜呼。

  葛洪修行于惠州罗浮山,著有抱朴子,早年来往于惠州出差,时常远远望见罗浮山。两晋好空谈,炼丹长生,当时有人传言松柏树皮可以长生,不久首都附近的松柏树皮全部被吃光。一直到明朝,皇帝中还有不少好炼丹的,追求长生和房中术。

  猫腻在书中时常喜欢写上一句,人生就是一场修行,是的,吃饭、睡觉皆是修行。主管在雪中悍刀行中,极不喜龙虎山,偏爱武当,所以主角徐凤年是武当弟子,真武转世。

  国人讲大隐小隐,藏在深山自然是小隐,就如佛教中的小乘,自了汉,自管自修个罗汉即可。隐在深山自然也存在生计问题,自己开田种地很难完全解决吃饭问题,所以还是需要山下的供养,有些茅舍修的也很豪华,有抽水马桶,有太阳能热水器,也有不少苦修者,终年隐居,不见外人,颇有言师采药去,云深不知处的意境了。

  《寻访终南隐士》读后感(八):找寻心灵的澄澈宁静

  “人们的脸上看不到焦虑,每个人的灵魂似乎都在另一个时空。”

  在隐士文化突然似被无限好奇的今天,看到这样真实的一群人,真实的个人寂静简单的生活在山中还是很震撼。终南山似乎给予了他们一个较好隔断外来干预的场域,他们也在山中也被受历史熏染的山民所接纳甚至敬仰供奉。也许也只有这样一块地方,能给予这样一种异样人生以宽容

  中国的古代文化,很多于今人看来都是神话了,我们早已无法分辨故事真假,《列子》中有多少的记载如今看来是那么的不可思议,正像作者在寻访问道之中看到很多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留下的经书古老的修行体系的文字记录也忍不住感叹: 这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三千年前应该有更多源的文化,而这些文化后来慢慢地汇入了道家文化的河流,但是它们有些仍然像暗河一样在民间继续流淌着,以恰当的方式滋润着中国的主流文化。道家,中医,萨满这些文化似乎距离我们很遥远,却早已流淌在血液之中。

  红尘多少事,不到白云中。

  隐士们面临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孤独。 就像那么多追寻在路上,追寻诗酒田园人儿们一样,在饱尝这样的生活之后迎来了无尽的空旷。没有人群社交喧闹,没有必须要去完成事情追赶,没有那个以欲望始,以满足虚荣终的各种驴前胡萝卜诱惑,生活开始变得空,空无一物。多少人在过境之后才明白理想中的生活原来并不属于自己。而隐士们也一样,不一样的是他们的牵引心灵的绳索是修行,是安然于空无白云之中。不是每个人想走的路,都是适合自己的,怎么选择,作者也没有给出答案,也许,他也在试图追寻这个答案。

  世上太多的事求而不得。我们的心是一位君主,当想要的太多,欲望变成了国王,心便没有了清净时刻,心已沦为奴仆。隐士的修行生活是放下所有,去追寻心的君王么?“静而后能安”“静能生慧”老祖宗言语早已给出了答案。

  隐士们更对今世的现状给予了悲观的展望。“太平盛世,大家将道德丢在一边,在大难来临之前才想起它。”太平盛世似乎是一种隐喻,隐喻暴风雨前的宁静。而即将到来的灾难在隐士的眼中似乎是既定的。

  而于红尘之中的我们,每放下一点,拥有一份闲暇空明就是在尘世的修行了。

  《寻访终南隐士》读后感(九):隐居终南山《寻访终南隐士》

  终南山和西安紧密相连,自从西安成为中国的都城以后,西安南面的终南山的地位就与日俱增。从谷歌地图上看,秦岭和西安很近。虽然说很多大城市的周围也都有山,比如北京的西山,但是这些山都无法和秦岭相比。那个山都没有秦岭那么高大,也没有秦岭距离西安那么近,看上去那条绿色的林带直逼到西安的郊区了。或者应该说西安越战越大,都快长到秦岭的脚下了。西安南面的这段秦岭就是终南山。

  终南山高大,植被茂盛气候也不是特别冷,距离当年的长安又那么近,真是一个隐居的好地方啊!天底下再也找不到比这里更适合隐居了。隐居可以带来名声,然后距离长安还近,所以很快就会被朝廷任用,这就是当年所说的终南捷径啊!

  不过现在西安已经不再是长安,现在的隐居也不会有捷径直通高层,所以现在的隐士,才算是真正的隐士吧。

  从辛亥革命以来,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隐士被人遗忘,以至于我们都不知道中国还有隐士了。十多年前,一位外国人比尔·波特来到中国,寻找中国的隐士,走过很多地方,终于在终南山看到很多隐士,写出了一本书《空谷幽兰》,2010年才在大陆出版,引起很大轰动,终南山的隐士们才受到世人关注

  距离《空谷幽兰》中的描写已经过去十多年了,终南山上的隐士们现在如何呢?这本《寻访终南隐士》就是作者张剑峰近几年多次探访终南山的结果,为了寻找这些隐藏在深山中的隐士,张剑锋只要听到一点信息,就不畏艰险翻山越岭,爬山涉水去寻找。

  这些隐士们在山中的生活是挺艰苦的,一切都要靠自己,很多东西都要到山下去背上来。他们自种自吃,采集野菜山果,以此维生,当然也吃泡面比较难的是饮水,隐士们都住在高高的山上,要从山上下才能够找到泉水,所以他们都收集雨水,建造水窖,存储好饮水。平时砍柴烧火做饭,山中冒出炊烟渺渺,生活如同在画中。不过习惯了在城市中生活的人,肯定受不了山中的日子,晚上非常冷,没有暖气房子透风,经常有山雨,房子很容易就漏雨,没有人给你维修,很多隐士的茅蓬中都没有电,也就没有任何我们离不开的电器。隐居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事情。

  但是还是有很多在城市中长大的人选择了隐居,选择了这种在自然中生活。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过想要当隐士的念头,谁都羡慕过在那山中的美好时光,可是一想到在山中生活的困难,很多人都放弃了隐居的想法,要是有一天山中能够出现三星宾馆一样的度假村,我想会有更多的人走进终南山,不过也就脱离了隐居的本意

  《寻访终南隐士》读后感(十):终南挹翠 隐士修行——读张剑锋新书《寻访终南隐士》小记

  张剑锋兄为《问道》杂志主编,从三年前《问道》杂志创刊开始,即在每期杂志中刊发一篇关于他在终南山寻访高人隐士的文章图文并貌,值得关注。张剑锋兄与我为同龄人,但是他对于终南山的痴迷与热爱程度远远超过从小就生活在终南山下的我可比。近来受他的影响,我亦开始关注终南山及终南山的历史文化,关注以后,顿觉获益匪浅

  我生长在终南山脚下环山路上的曹村,从《唐代长安词典》一书中知道我从小生活的村庄竟然从唐代开始就已存在了,这一发现曾经令我感到惊奇惊喜。我们村距离终南山七十二峪中颇负盛名的抱龙峪、石砭峪、子午峪等皆不远,小时候也常去这些谷中游玩,前数年和一帮旅游爬山,也登临过十余座南山,没想到古人早就为终南山的谷口写下了《南山谷口考》这样有名地理学专著。当我逐渐对终南山感兴趣的时候,能结识张剑锋兄这样痴迷于终南山文化的同侪而感到欣慰

  绵延八百里的终南山,在远古时期就被赋予了“神仙洞穴”的称谓。终南山又被称做中南山或南山,国人最熟悉的一副对联“福如东海水寿比南山松”里的南山就是指终南山。

  终南山位居中华大地的腹心位置,处于中国最大的两条河流长江与黄河之间,它既是中国南北方分界的天然划线,又是代表了以黄河流域文明的秦陇文化与代表了长江流域文明以及荆楚文化的重要交汇点。同时,终南山也是中国从道教开创以来最为重要的发育地,是道教文化传播世界的摇篮和根据地,有关终南山与道教发展的典籍文献、历史传说、神话故事可谓数之不尽,用之不竭。

  作为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与思想家的老子,他被道教尊称为祖师,同时被视作中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所著《道德经》是他流传给世人的最大财富,当年老子出关的时候,正是从终南山的函谷关弃绝人世不知所踪的。

  道教认为山是天与地之间的过渡区域,因此道家的修行与活动都选择在名山之中,他们认为山是天帝所遣仙人降临凡间的最佳居处,因此也就认为只有在山里修炼才易于和天上的神仙取得感应,才能够能成道成仙。在包含了宋代以前全部古代道书的道教典籍《云笈七笺》一书中,一共列出了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以及七十二福地,这些洞天与福地,无不是道就修炼成仙的最佳圣地。而老子出关时所走过的终南山就是这样的洞天福地。《关中记》称:“终南太乙,左右三百里为福地。”而地处秦岭东端的西岳华山,更是一座被称为“高七千仞,洞周回三千里,名太极总仙之天”的三十六洞天里的“总仙洞天”,终南形胜与道教福地之谓由此可见一斑。

  也正因为如此,终南山范围内的山峰谷峪也就成为历代佛、道二教的发源地与重要活动地区。晋代的葛洪在他的著作《抱朴子•内篇》中列举了“可以精思合作仙药”的大山中,仅属于终南山范围内的名山就有华山、太白山、终南女几山和地肺山等处。

  至隋朝末年,唐王朝开国皇帝李渊在晋阳起兵反隋,其女平阳公主在终南山宜寿宫组建娘子军时,有终南山通道观道士岐晖直呼李渊为“真君”,并以观中资粮接机娘子军。李渊入关中后,先遣使至楼观设醮祈福,授岐晖金紫光禄大夫,改名平定;次日方攻克长安。对唐朝开国有贡献和影响的还有一位终南山道士李淳风,他在唐朝开国之前曾散布谣言宣扬太上老君在终南山告诉他:“唐公当受天命。”,这对李渊起义之初的“受天命,得人心”起到了很大的鼓舞与支持作用。因此在唐王朝建立之后,李淳风先后被授将仕郎直太史局、太常博士、太史丞、太史令等职,颇受器重。

  自唐代以后,终南山成为中国道教发展和影响巨大的重地之一,其中关于八仙中的钟离权、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以及在华山与宋太祖下棋的陈抟老祖等故事广为流传。足见终南山道教影响之深远。唐以后,终南山历代隐居修道之人不计其数。

  八十年代,美国学者比尔波特探访终南山寻找中国的隐士,写下了畅销一时的专著《空谷幽兰》一书,至今尚为爱好者所喜欢。记得是在2007年,比尔波特为他的新书在万邦书城做活动,我曾去参加,那时对此书并无兴趣,所以也为此购买。而第一次见到张剑锋兄也是在那次活动中,因我当时兴趣不在此,所以彼此并无交流。

  在比尔波特探访终南山隐士之后,张剑锋兄或为探访终南山隐士高人最多的访道之人。他这本新书中的文章在之前已经出版的十余期《问道》杂志里皆有原文,这次结集出版的《寻访终南隐士》也是他的第一本个人专著。

  本书内容共七章,加上前言、后记,可算九个部分。张剑锋兄的文字清新而有道心,每篇文章融古汇今而能引人入胜,一一读来如同面谈,如临其境。书中大量插图,极尽终南山之美、之绝、之妙、之险。而终南山之白云松风更能令人为之着迷,翻阅此书,竟让我这个曾经入南山无数次的人心生向往之念。

  张剑锋兄在终南山深处筑有终南草堂,那里有琴、有茶、有书、有泉,正是我所向往的地方,期待来春有缘,当同登南山,共沐春风,略慰我久违的南山之梦,南山之思。

  201112212345 长安吕浩 记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