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画壁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书笔记 >

画壁的读后感10篇

2018-10-08 03:41: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画壁的读后感10篇

  《画壁》是一本由陈嘉上 / 当木当泽著作,沈阳出版社出版的203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011-9,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画壁》读后感(一):画壁情真

  小时候也从图书馆借过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来看,很喜欢其中的神魔鬼怪与人类之间真真假假,纠纠缠缠的爱恨故事。《聊斋志异》是中国历史上一本相当不错魔幻小说,以至于流传到今日还有人会去费心改编,并花费巨资打造成华丽的魔幻电影。要不是电影的上演我几乎忘记了这个躲在《聊斋志异》中的小故事,本想寻来原著看看,但最近太忙,于是作罢。电影也没时间看,不过听说褒贬不一,可以理解,呵呵。中国拍这种魔幻题材本来就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技术上不成熟作品表现不足视觉效果达不到国外大片水平,所以还不如踏踏实实的看看书,展开自己无以伦比的想象力,也许会更觉有几分意思

  《画壁》讲述了一个虚幻的故事。在古老的万花林中,居住着很多仙女,这些仙女的主人姑姑。这位姑姑与《倩女幽魂》中的姥姥一样,有着无上的权威,但她却不像姥姥那样坏。毕竟一个是仙女,一个是妖精。话说这位仙女姑姑原来也是个多情之人,只因情场不顺,所以把感情的事看成了洪水猛兽一般(这一点倒是挺像琼瑶小说《三朵花》中的母亲)。姑姑不让小仙女们谈情说爱,如果谁动了凡心就会受到很严重惩罚。但小花仙们毕竟青春年少,见到合意的少年郎君如何不动心思仙子牡丹与误闯万花林的书生一见钟情,拼着被姑姑惩罚,还是把书生活着送出了万花林。为寻找牡丹仙子,书生朱孝廉再入万花林。书生朱孝廉的勇敢责任感打动了在人前装做冷若冰霜芍药仙子,她有感于牡丹与书生朱孝廉的痴情一片,完全不顾自己作为下一任“姑姑”的“责任”,一心帮助书生朱孝廉去营救牡丹仙子。芍药仙子一直以为自己只是这段感情旁观者,但毫无恋爱经验的她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迷恋上书生朱孝廉而不能自拔了。有意思的是,书生朱孝廉真正喜欢对象竟然不是牡丹仙子,而是芍药。姑姑为了让小仙子们知道男人是如何可恶,以让她们从此断情,她故意放朱孝廉等人留在百花林,让小仙子们先一尝爱情美妙滋味,再后再尝一尝看到人性虚伪懦弱之后伤心失望的滋味。之后故事的发展既在我们的预料之中,又在我们的预料之外。感觉书的结尾还是挺让人回味的,在这里我并不想点破,还是留给大家去亲自体会吧。

  一个不错的爱情故事,本来没什么出奇,但因为结局而显得让人动情。

  《画壁》读后感(二):宛若梦中之梦

  电影《画壁》还没有看完,书就到手了,打开书的时候还在寻思,故事的结局究竟是怎样的,曾志伟到底在里面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看完书后,长舒一口气,还好没有想象中的烂。

  还记得打开网页的时候貌似看到视频上导言信誓旦旦的说孙俪和邓超只是演对手戏,结果发现年头老奸巨猾的人太多,还是少信为妙,电影没看完本身就是因为布景太烂,直接剽窃古希腊的圆顶神庙,看的心头火气恨不得砸烂电脑。还是书给了我一点安慰

  与《聊斋志异》的本篇不同太多,比方说原先就和朱孝廉至交好友的孟龙潭变成了半路剪径为非作歹大道,讲朱孝廉追到一座古庙中欲痛下杀手,因着偶然的机缘(毋宁说是为了追小妹子)共同来到了万花林,怎么听都让我觉得俗气无比的一个地名,遇上了在这里占山为王的姑姑(怎么听着觉得像母老虎管理着的一群仙女。

  毫无疑问,这必将是一个即使不全员圆满也得哲学意义生化的故事,结尾印证了我的猜想,处于道德感和码字不容易的经验,就不剧透了,其实升华的结尾未必不好,但对于我们这些科班出身学中文的人,似乎还是只有悲剧才能放大主旨在我们心中的力量,也因此,这本本身就源自于改编的书不能多得我们的青眼。

  好在作者文笔还算流畅,要知道一个构思再好的故事,如果文笔糟糕的话,也会变成一堆臭不可闻的渣渣,但一个文笔清丽的作家却能让老瓶子里的劣醋成为一瓶好酒,这实在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

  譬如在沈将军受令迎娶金枝玉叶公主是,我还在想这能变换出什么花招来,就看见作者——他随手把秤放在桌上,斜睨端坐在床沿的新娘子说:“还装,人都走啦!”……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若是同我一样没看完电影的人看完这一段十之八九会笑的满地打滚,说真的,这样的戏码狗血剧中也不少,但就是作者把文字情节铺垫到这了,我还是傻不兮兮的怎么都没反应过来,但心里没有怒气只有笑意

  所以,觉得这本书有些想丰臣秀吉在统一日本后暮年所作的和歌,他心中的大阪城譬如樱花,宛若梦中之梦。在梦中也许真有朱孝廉这样的真男子,芍药这样真性情女子,但毕竟梦醒后,再美德樱花也要腐败,哪怕他化作春泥更护其他的名花异草,真的过日子还是要像姑姑这样未可全抛一片心呀,但起码还是一本让人可以暂时逃离尘世纷扰的书。

  《画壁》读后感(三):我们都躲不过爱情

  又是一本几乎与电影同步上市的书,还是那种老掉牙的感觉:电影没有书精彩我喜欢在看书的时候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人物进行幻化,就好像书中的赶考公子朱孝廉及其他的同伴们面对壁画中的万千美女出现幻境一样,意念出来的东西总是会比真切发生的要美很多,爱情也是一样。

  其实很少看玄幻性质的小说,有时候认为自己都没有读过一般,当看着这里边的镜头的时候,才发现,早在年幼的时候,已经在电视上看了N遍《聊斋》,也是仙啊妖啊诸如此类,诸多的此类故事总是会围绕一个主题,就是人与妖或者与仙之间的情爱关系,这本书也是如此,由寺中的一张满是美女的壁画开始用人走入“仙境”中的经历展示出一个由被男人伤害过的女人统治主宰女儿国,她叫下人不识男人味,让凡人享尽女人香,用三个男人在女人世界的游走中,在对女人的伤害叛离中,教训女人男人真的爱不得,当走出这面画壁的太虚境界回归现实,男人的这份流连说白了也只不过是意淫一场。在朱孝廉进入画壁与牡丹偶遇为义成全,又与姑姑的接班人冷漠到没有表情的芍药相暗恋纷繁中,在姑姑想要繁衍下代并对以此种方式设套来谆谆教诲中,所有的种种都让人看到了情的浓重和情的伤痛。从忍不住原始美好诱惑再到伤痕之后的了然参悟,回归那份本真自然清静回想现实,又何尝不是如此?书中和影视中的爱情,都很唯美或者死痛,而现实中的爱情,也足以令身在其中的人们软到牵动心底敏感脆弱神经,这是爱的感觉,而一牵则动全身,这也是爱的滋味。尽管文字的表现力和张力都不太强,但只要说到爱,还是很容易让人被感染,因为读者,也是人,也喜欢幻化。

  正如书中所说:情感的世界,一人太孤单,三人太拥挤,我们都想寻找爱情,经历过也不知何为真爱,不断的遗忘或铭记,不断寻找和错过,也不过是因为不甘心而已,爱情和小说一样玄,尘世间,爱一场也不过是梦一场,谁又能参透画中人,世间事?这一壁美景 一曲悠扬 也不过情殇一场,惨痛快乐的,愿意发生的和不愿意看到的,能接受的不能接受的,都会那么自然而然的发生,因为,每一个我们,都躲不过爱情,也都无力躲过爱情。

  《画壁》读后感(四):一幅画,一面

  《画壁》已经拍成了电影,但我没看。据看过的人说,不是很好。因为没看,无权评说。不过电影艺术与文字创作终究是有区别的,不能一概而论

  首先电影是视觉与听觉的艺术,演员造型背景衬托色彩搭配音乐烘托……众多因素营造了电影艺术。看电影,要看演员的演技,要看导演的创作等,演员演技再好,也演不出人物细腻内心活动。而文字却不同了。它是读者通过阅读文字后经大脑重新整组后再出现画面或者理解。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形象!所以看书后的感悟绝对不会出现雷同。每个人阅历不同,头脑中出现的情境就是不一样的。透过文字,我们可以设身处地地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其实就是读者本人的内心世界,我们同小说中的人物一同哭,一起笑,一块喜怒哀乐,读书,大多时候在读自己。所以我喜欢读书,不太喜欢电影。

  《画壁》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读起来也不晦涩,如果时间充裕,2、3个小时足以读完。爱情故事在认识之旅上是永远不会褪色的!从古自今,才子佳人敢称佳话。才子的迂腐却往往能得到佳人的青睐。本书中的朱孝廉就是一个只有一根筋的秀才,由于误入墙壁上的画种,被仙女牡丹遇到,于是便爱上了他。牡丹不想生活在她的世界里,她渴望有些有肉的人间生活,但却摆脱不了“姑姑”所布下的天罗地网。她被囚禁!

  芍药,本书中的女主人公,虽然面无表情,但心却是热的,因为是姑姑的继承人而成为众仙女的公敌。她热情,她重情义,她也不喜欢画中单调的生活。可她因为是继承人,她不得不听从姑姑的安排。当朱孝廉闯入后,她的生活变了,她也爱上了朱孝廉。可她知道朱孝廉是为了救牡丹而再次回到画中后,她选择忍痛割爱。直到最后,当朱孝廉向她表白时,她因为已经接下姑姑的权杖,而毅然放弃爱情,而从事自己的管理。让我不得不为她的选择而既佩服又有遗憾

  姑姑,这个人物不能不说。她因为自己的爱情遭遇而唾弃所有男人。于是,在她管辖下的众仙女思想身心都遭受到禁锢。她把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的观念植入她弟子脑海,但情窦初开的众仙女们,依然在寻找自己的爱情。即使姑姑让闯入画中的三个男人本性显露,可追求爱信念是永远切不断的。

  很喜欢本书中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绘爱恋中的男女,那份执着与痴情,那种不顾一切追求,让走过来的我在不断地感动着。姑姑,最后在她的那个男人归来的时候,她冰封的心灵终于获释。我在思考:当你把主观认为的想法强加给你所控制的人时,能控制住身体,但调控不了内心。只有把自己的心门打开,放能让阳光射进。

  《画壁》读后感(五):爱恨情仇梦幻故事

  我喜欢看爱情片,但不太喜欢看爱情小说。唯独《画壁》犹先打动了我的心思,缘于最近网上及各大影院宣传。细想自己最近所看的爱情小说,除了《步步惊心》和《纸婚》外,还真的找不到其它可以叫得上名字来的。记得看《步》的时候,每天晚上抱着电子书不肯睡觉,直叹作者桐华的优美语言描述的故事,惊心又动魂。好不容易一口气看完了,直叫着再也找不到这么好的言情穿越小说了。后来,又看了叶萱的《纸婚》,又是沉迷在其中,茶饭不香,直到看完后,才叹着作者写的真现实,幽默中透着智慧。后来《步》拍成了电视剧,在电视上热播,也火了一帮年轻的演员们。只是我再也提不起兴趣去看,因为小说已经写得很好,担心看了电视剧后会有所失望。

  最近,到处都在宣传《画壁》,可惜一直忙碌有时间真正地步入影院观看。索性先从小说读起。收到这本书后,我挺兴奋的,向同事炫耀着“我有《画壁》的小说版了”。周六周日休息的时候,正好借此机会宅在家里,哪里也不去,躺在沙发上,一杯白开水,一本书,好自由地沉在书本之间。

  作者是日本人,我从来没有读过他写的其他作品,所以也无从对比这本书和他的其他书有什么风格上的不同之处。但是书中所讲述的故事,却是我国古老的神奇传说。在这个商业氛围浓重的社会里,只要是能挣到钱的,都会被折腾一番。这个故事我以前在别的地方读过,倒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外乎是一部关于人神鬼之间的爱恋。可是如今被一个日本作者写出来成书后,就不一样了。味道变了,本质还在,只是追捧的人也更多了。可见它的存在,还是可以引起更大的热潮的。

  书中所讲述的是一部挺梦幻的爱情故事。作者塑造了几个非常鲜明的人物形象,有神仙、有凡人。芍药是一个没有经历过喜怒的冷漠仙子,虽然她百般练习如何微笑,却终是因为没有那种体会,而笑不出来。可是后来,随着故事的发展,她遇到了一个有着不同于万花林众人气息的王孝廉,从此她便随着他开始了人生五味的历程。而书生王孝廉,则是一介凡夫俗子,误入寺庙之中的一幅壁画之中,从而进入万花林之境,参与了与牡丹的友情、与芍药的爱情、与众万花林姐妹同甘共苦的历程,不管壁中如何纠缠情愁,可醒来,终究只是一场梦。象征权力的姑姑,统治着万花林上千年,养育了一群没有感情经历的众仙女们,却控制着她们不入俗世。有压迫的地方,就有反抗,她的这种专制独裁,也最终引起一场万花林中的战争

  一场梦而已,可是梦里很美。爱情就像是一场梦,累死累活地折腾一翻,终被伤得一塌糊涂,仍是长醉其中,不愿醒。世人皆说爱情苦,却又贪恋着相爱时的那种甜蜜

  《画壁》读后感(六):《画壁》通悟红尘,情起一念

  《画皮》的电影没有看过,但是这部电影之下的演员阵容却异常让人不容小窥。而此文字版本的《画壁》作为一部爱情魔幻作品,自然也因此更加带上了一丝神秘的色彩。这是一部怎样的作品呢?可以将它的文字用真实的人物展现在了银幕之上呢?

  事实上,我自己就是带着这样的疑问和好奇阅读完了这部比较有特色的作品。此书的封面首先就选用了电影版本中的真实剧作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蓝色的底色,外加男女主人公眉目的对峙,赫然醒目的则是女主手持一柄利剑于手。围绕在二人之外的是蓝色的圈绕。那是感情的漩涡亦或是激荡的碧波?无人能知,无人能晓。其实一切的一切就是带领着读者跟随着疑惑和好奇,进入这个有关于魔幻情爱的场景之下。其实,在书的随后几页页面之下并非直接步入正题。我们读者其实可以先行领略一番五光十色的人物剧照组合。书中的人物有了传神的形象塑造。更让我们读者在随后读文的过程中一一对应各色不同的人物。总之,此书最大的意境便是给予读者一个非常唯美的感触。

  因为故事毕竟围绕着魔幻情爱为中心,随后的故事情节于是也发生在了一个并非凡间的爱恨纠结。读着如此的故事,我们也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仙境。“若梦若醒,缘起缘灭。“如此的暗示下了这份爱情最终的终结。只是爱过了,恨过了,伤过了,梦中的人儿似睡似醒。缘分的天空注定了有缘无分的终结无奈。全文的内容其实并不复杂。在一个百花怒放般的仙家之地万花林中生活着一群美丽无比的仙女。她们以花为名,有着如花般的外貌,也有着如花般的性情。但是,突如其来谋一日的一个误入丛林的书生打破了这个女儿国的平静。哪怕就是林中最冷静自持的花仙芍药也终有动心之时。感动于书生和牡丹的爱情,芍药私放了书生。随后的兜兜转转之下,更是让芍药也为之动了凡心。只不过赴汤蹈火的历程中,她只是一个并非书生的唯一。但是,芍药因此而懂得了情的真谛。

  事实上,我觉得这本书最大的精妙之处便是通过一个玄幻的世界向我们读者讲解着一个最深奥的感情话题。一如书中结尾处芍药所想:“爱恨情仇,重要的从来都不是结果。“”一念起而情生。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哪怕是涉足三界之外的仙子也能对情感的世界有着如此的描述总结。那么我们这些生活在凡间的男男女女又是持有何等的心态对待自己的感情呢?

  总觉得我们现在的人们生活的都太过浮躁了。对于感情,我们看到的是太多的玩世不恭;对于爱情,我们看到的是太多的金钱与利益。爱情的神圣已经越来越淡薄于世。不过,我们读着这样的一个凄美的故事是否应该重新作出新的反思呢?何为爱?何为情?是啊!通悟红尘的过程中,我们感悟着情起一念的品味。那是一个付出真心的过程,那不是一个一味追求结果的旅程。

  《画壁》读后感(七):梦醒了,心铭刻

  在接触到《画壁》这本书之前,已经知道这部小说的故事取材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用文言文记载的故事原文还不到千字,然而作者用自己巧妙的构思和华丽的文笔将这个奇异的故事改编扩充到十万字,将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呈现在读者眼前。故事情节稍显简单薄弱,但胜在刻画的情够真。

  在古刹寺庙的画壁里有着另一番神奇的天地,俨如仙境的万花林与世隔绝,在里面居住着一群风姿绰约的花仙子,她们的终生事业就是日复一日的修炼,守护万花林防止外人入侵,由法术高超的姑姑约束,生活过得平静却单调,于是对万花林外面的世界更加好奇和憧憬。书生朱孝廉在偶然闯入这里后与牡丹仙子邂逅,打破了万花林以往波澜不兴的日子。牡丹对朱孝廉一见钟情,私自收留外人被姑姑发现,一怒之下被她囚禁在烈火炼狱的七重天里。为了救出被自己连累的牡丹,朱孝廉与他人结伴再次来到神秘的万花林。

  芍药仙子,作为姑姑的接班人,一心修炼法术,严肃死板,待人疏离,其实早已厌倦自己这副不苟言笑的样子,羡慕着姐妹们的真情流露和亲密融洽。然而朱孝廉的出现让芍药一点点地卸下那副冷心冷情的“面具”,朱孝廉的真诚和善良打动了芍药。“一念起而情生”,或许在初遇的那一刻,自己就已经身陷于爱情的囚笼,再也走不出,芍药几度为朱孝廉触犯万花林的守则,善良的她暗地筹划准备救出牡丹,为了成全朱孝廉和牡丹的“爱情”,甚至可以牺牲自己。

  小说以芍药仙子的视角,用第一人称的口吻来叙述这个故事。正如这本书的背面所说的“她看他与牡丹花仙纠缠相爱,直至痴恋成殇”,根据芍药所看到的,自己也同样认为朱孝廉对牡丹痴恋不已,才会再度涉险来解救牡丹。可是后面的故事发展峰回路转,原来朱孝廉对牡丹只有义并没有情,另有心仪之人,竟然就是小说中的“我”——芍药,原本这场爱恋的旁观者。在朱孝廉面前,芍药脸上的表情开始变得生动起来,不知所措的窘迫,牵肠挂肚的忧愁,真情流露的笑颜,苦涩无奈的泪水,尝到了情的滋味。

  姑姑对外面的世界忌讳莫深,尤其不相信爱情,不难猜测到她曾经受过情伤。当她放纵朱孝廉、后夏、孟龙潭三人留在百花林中,一方面为借种来繁衍后代,另一方面想通过考验他们的人性来让芍药、牡丹等看清隐藏在如梦似幻的爱情之下的虚伪不堪,孟龙潭的贪婪,后夏的怯懦,朱孝廉的利用。终究人无完人,同样在爱情里也没有完美,可是至少他们心中的那份感情是真诚的,孟龙潭可以为救妻妾牺牲自己,后夏对妻子一心一意,朱孝廉愿意为芍药终生留守在画壁中。

  然而能追随爱情到天荒地老还需要一份勇气,江离没有勇气去面对江郁的“移情别恋”,与幸福擦肩而过,怀着怨恨与不甘回到百花林,成为寡情冷清的姑姑。而芍药同样没有勇气面对画壁外的世界,他胸怀抱负,她背负责任,昔日荡气回肠的爱恋终究只能存在这场绮丽的梦里,升华,绽放,湮灭,如烟花般璀璨而短暂。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爱恨就在一念之间,“旗未动,风未动,是心在动”,这一切的执着都只是不甘心而已。经历过,拥有过,梦醒了,心铭刻,不曾虚度过,爱恨情仇重要的从来都不是结果。

  《画壁》读后感(八):万艳同悲

  万艳同悲

  缘起:赴京赶考书生朱孝廉,携书童后夏,路遇山贼孟龙潭,三人追逐中误入古寺。寺庙有一不动和尚,他的轻言斡旋,书生与山贼和解。书生见一壁画,似有玄机,一念间,进入《画壁》“万花林”的幻界。

  所谓情事,不过是不如己意,那就是我执,执著于自己描画的理想,一有落差,即生烦恼。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存乎于心。

  万花林的统治者——姑姑,自恋的要紧,每天都要问手下的姑娘们:今天我美吗?活生生的《安徒生童话》里爱美的王后对魔镜说。而这些绝世容颜,容颜绝世的仙女们就像一群受惊的漂亮小动物,有一种让人心疼的脆弱。

  姑姑不希望她们在红尘经历磨练,尤其是碰不得男人与爱情,她尽力让她们活得游离一些。受过情伤的姑姑,对爱情和男人绝望了,就不允许其他的人相信爱情,男人。于是她保护她们,万花林内。

  于是大好的花颜女子宛如一朵开放在荒园的花朵,兀自花开花落,却落得无人欣赏,于女孩们未免有些凄凉,对漫长的人生是极大的浪费浪费。而且她们真的都是花。姑姑不知道,禁止谈恋爱,甚于防川吖。她只是在尽力延迟这个问题的发生。

  继承人芍药按照接近她的样本选择的,因为她懂得进退把握,心无旁骛,可堪大任。太干净的人,容易动情,容易伤情。

  牡丹对朱孝廉,一见钟情,对于这误入林中的“浊臭生物”,开始时惊奇,然后就这么爱上了。“爱”对年轻女人们来说,都是在本能中进行。爱,就爱,不爱,就爱。不惜将他带入这“花花”世界,只为保持那一份美好。

  牡丹一句“一个人喜欢到底有什么错”,说出众多仙女的心声,为什么我们不能爱。其实爱情的跟头在自己摔了才知道疼,别人的警告劝诫,只是反作用。反让天真的她们充满了对爱情的憧憬,积蓄的火种,总会在遇见喜欢的一刻,燎原不可收拾。

  姑姑发现了,牡丹在芍药的帮助下,送别朱孝廉离开仙境。甘愿自己关押在七重天承受着烈焰炙魂的灼痛,为了爱情,什么都值得。

  芍药,反复在说,交心。她无邪的情感,可是造成悲剧的根源。男女间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友谊,所谓男女之间的友谊,不外是爱情的开端或残余,或者就是爱情本身。金甲羽为了她而死,朱孝廉为了他黯然离去。因为她把金甲羽的爱情当做友情,而对于朱孝廉,她想要的是一份干净的爱情,没有他人插足。不然她宁愿明哲保身。

  朱孝廉去而复返,还带着后夏,孟龙潭,却受到姑姑的欢迎,我发现这老女人,是想用赤果果的事实来教训仙女们吗?

  人有淫心,是生亵境。人有亵心,是生怖境。孟龙潭代表普通男人,他们都有个隐秘的愿望:妻妾成群,这就是人,就是我们的生活,至于梦想成真的要看缘分,当孟龙潭发现可以随意挑选女人,花心的大萝卜迅速萌芽,他选丁香,雪莲,云梅,这3个女人,又最是圣洁清澈,这一选择,其实反衬其人性的丑恶与肮脏。

  朱孝廉,愿意放弃赶考,假意娶翠竹,只为寻找牡丹,因为这是他欠她的。许多人把责任看作爱情,其实爱情里面谈不到责任。当有了责任,爱情就淡了,慢慢的成为情了。听说牡丹已死,他还是勤力花那副尘世图,因为牡丹对外面的世界,很是好奇。既然她再也看不到了,那他就画给她看吧,在这个过程中,翠竹也慢慢地喜欢上了朱孝廉。

  当芍药为朱孝廉与牡丹这份痴恋而感动之余,脱口说出一个秘密,牡丹并未死。于是王子救公主的戏码上演了,众人一路杀兽破阵,还是让朱孝廉救得美人归,而芍药愿意顶包,困于七重天,这是对过去的姐妹之情的感念,也是对他们的爱情的祝福。

  不过这是一波才平,另一波又起,你想,那一个男人,哪一个女人,愿意承担另一个女人的命债而心安理得的爱下去,这份爱情太重。也让朱孝廉真正的看清自己爱的是谁。

  姑姑再次出现,让朱孝廉作出一个选择,救芍药还是牡丹。总有一个人死去,他选择就救牡丹,因为他愿意陪着芍药死。这种深意的选择,不为一般人理解。更引得金甲羽舍身救人。

  朱孝廉之前还号召仙女们,谁愿意跟着他离开这世界。这是赤果果的挑战姑姑的权威,姑姑,与朱孝廉,还有一众仙女斗法,最后姑姑还是败了,人心皆失,还战得了不?不过万花林也是一片焦炭涂地。毁了,毁了。

  姑姑江离的回忆,就像《华胥引》宋凝,沈岸那般,不动大师就是姑姑的昔日情郎沈郁,因为他的自作主张,想帮她渡劫,错成一场误会,爱一个人是这么容易,恨一个人也是这么容易。其实沈郁尚在劫中,岂能帮他人渡劫,作茧自缚的他,只是逼江离破茧,那不是帮她,而是害她。她一辈子都放不下这个心结。而沈郁最后退隐化作不动大师守在万花林外,也是为了那个承诺。

  我们也终于知道,书生等人,只是不动大师故意放入,来点化姑姑,了却尘缘。姑姑冰释误会,与不动大师飘然而去。人间事往往如此,当时提起痛不欲生,几年之后,也不过是一场回忆而已。

  其实江离与沈郁的故事才是《画壁》的真正的故事,画壁内发生的不过是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可惜电影《画壁》失却对其工笔的描述,嗟叹不已。

  故事的最后,孟龙潭死了,却赢得他喜欢的女人的心,因为他的责任感,让她们知道他的好。

  芍药重新执掌万花林,因为对爱情的顾虑,让一个人的自私,造成翠竹,牡丹,朱孝廉的痛苦,也许,这也是他们的命。

  爱,常常由一个笑容开始,用一个吻来成长,用一滴眼泪来结束。

  画壁。完

  柒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画壁的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