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黑天鹅》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黑天鹅》经典影评10篇

2017-10-09 21:4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黑天鹅》经典影评10篇

  《黑天鹅》是一部由达伦·阿伦诺夫斯基执导,娜塔莉·波特曼 / 米拉·库尼斯 / 薇诺娜·瑞德主演的一部剧情 / 惊悚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黑天鹅》影评(一):开始时舞台在梦境中,结束时舞台在现实

开始时舞台在梦境中,结束时舞台在现实里。

梦想变为现实的时候,仿佛一切仍是那样,还是梦里那件雪白蓬蓬裙,那双光滑绸面舞鞋,那曼妙撩人的舞步。区别在于现实中的蓬蓬裙被划裂,隐隐藏着个涔涔渗血的伤口,而那舞步的主人躺在血泊里。这或许就是梦想到现实的距离,这或许就是艺术的代价。

艺术,是一种高效的表达。但并不是努力就可以拥有这种高效表达的能力。当艺术达到一定高度时,技术的重要性开始递减,进入拼理解力和感悟力,拼个性和阅历的阶段。Nina面对的是两个同样高难度却黑白迥异的角色,这意味着她需要在内心安抚妥当两种相生相克的力量,让它们共存且达到高度和谐。镁光灯下的几分钟,被残忍放大的绝不仅是演员脸上的毛孔,更是她背后的生活和内心的世界

于是,黑天鹅出现,Nina的一系列异常开始上演。比如一次重于一次的皮肤抓痕,比如在恐惧中不断看到另一个自己,比如同性性行为的幻象。幻觉和现实在电影中交叉重叠,却因导演并未留下判别线索而变得无从细究。虽然敏锐的人还是可以从配乐中得出一丝线索,但就整体而言,观影过后对于幻觉真相的重新判断显得意义不大。倒不如珍惜当下的体验,尾随那些大胆跟在Nina身后拍摄的镜头,感受她不安恐惧的内心。在这点上达伦展现了他制造吊诡气氛,安排紧密节奏的天分。暗示足够多,让人大呼过瘾,众多细节和意象都值得回头考究。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只黑天鹅。对有的人来说,也许是只白天鹅。那只黑天鹅不只是代表释放激情,去诱惑。白天鹅和黑天鹅在一起代表着一个人矛盾的天性。很多时候,我们游走在黑白之间。但黑与白的争斗不停的折磨着我们。白天鹅,小心翼翼的保护着自己,但躯体之下的黑天鹅却渴望着爆发。白天鹅是那么的脆弱,黑天鹅是那么的强势。可是走向黑天鹅张开翅膀那一刻的路却是如此的艰难。致黑致白都是极端的,走向极致的道路也是痛苦的。也许,迷失在黑白之间或许是一个安全的选择。

  《黑天鹅》影评(二):黑天鹅中的镜子幻象

最近看了戴锦华老师的一些电影课程,里面涉及到一个电影当中非常重要的道具素材——镜子。

而今天看的这部《黑天鹅》就非常巧妙地用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镜子,映射出女主Nina心中那个内心分裂的自己。影片中其他对于性压抑母亲教育对艺术的追求,对自身完美的执念许多人都剖析过也就不必再提,就纯粹从电影中镜子出现的画面来分析Nina在其中的人格分裂。

①在家里的镜子前压腿
影片刚开头就出现了镜子,Nina在家里的镜子前压腿。

②Nina发现自己背后有抓痕
(这还没分裂,听她妈讲应该是Nina长期有这个一紧张就猛抓背的情况)

③坐地铁玻璃时的反光
(这时看到了她的对手Lily)

④到Beth的化妆间拿她的唇膏 而且看了看镜子

⑤这天晚上她在家对着镜子练习然后摔伤——此刻有脚部特写
(得不到主角心里开始有疯狂的迹象)

⑥第二天她在地铁上涂Beth的唇膏
(这里就能看到其实真实的Nina已经开始有点黑化)

⑦得到女主后发现洗手间镜子上写了Whore
(我不是很懂唇膏色号,但颜色跟Nina从Beth化妆间里偷出来的那支很像。如果是这样,可以推断是Nina自己涂上去的。)

⑧洗澡后发现背后的抓痕已经在流血了
(很多人都说抓痕是白天鹅到黑天鹅的蜕变,我的理解有些许不同:这抓痕是Nina对那个被压抑已久的自己的反抗,她知道这样不是自己,那个黑化后的自己会让自己改变,她恐惧,所以抓自己想要反抗)

⑨男主送花给她,她在镜子前带上Beth的耳饰
(无意识改变)

⑩舞会上看到镜子后又一次发现自己的手开始流血
(从这里开始大概可以看出镜子在Nina人格分裂里面扮演着一个触发点的角色,照到镜子,Nina就看到那个藏在内心中的被压抑到无限黑化的自己)

⑪回到家母亲脱她的裙子后发现抓痕愈发严重,剪掉她的指甲
(外界警醒)

⑫ 偷了Beth的东西而且把它们放在自己的梳妆台
(警惕自己,而且告诉自己要成为Beth)

⑬拿棍子回来后,看到母亲在画室画画。画室前的镜子倒映出Nina对母亲的不信任

 ⑭和Lily在镜子面前对话
(仍是现实中脆弱的她占主导)

⑮在浴缸里憋气沉了下去,在水中镜中看到分裂的自己,随后手指又开始流血。
(手指流血是白天鹅到黑天鹅转变的标志)

 ⑯母女在镜子面前吵架,而镜子中她们俩的位置完全对立。隐喻母女关系破裂。

 ⑰在Club的镜子里面发现自己的抓痕越来越红。
(而此时她离家出走,穿上诱惑的黑色背心,改变越来越大。)

 ⑱Nina回家时我们看到镜子里是Lily和Nina一起回去,但现实却是Nina一个人,随后的Sex当然也就是幻想
(Nina的幻觉在此刻的程度最大,被压抑的性和解开母亲无隙的保护的综合爆发)
 
⑲ 在量身时Nina发现镜子中的自己在抓背
(那个幻觉在之后愈发侵蚀了Nina的现实生活,她最害怕的事情发生了:被分裂的自己所取代。)

⑳最后就是镜子中的Nina终于成为了那只黑天鹅。

从这20幕中能看出,镜子即是Nina在唤醒内心的黑暗面的工具,她几乎所有的转变都是从照向镜子后才开始发现自身异常的变化,或是情绪的强烈波动。在现实,镜子是我们看清自己的物件;在电影里,是反映人物心理和人格变化的道具。黑天鹅完美地诠释了这一点。

  《黑天鹅》影评(三):生命成长,艺术与悲剧

《黑天鹅》2017.8.8

一、白天鹅与黑天鹅

成长伴随着巨大的伤痛。在mom的严格监督下,从来不会反抗的女主尼娜不谙世事,压抑,紧张,代表白天鹅。经过导师托马斯的诱导,本性解放,逐渐蜕变成成熟、魅惑、自信的黑天鹅。这一过程,尼娜无助(经常哭泣流泪)、迷失、恐惧(跳舞紧张、精神出现幻像)、痛苦、自我伤害(用手抓背出血,浴室憋气)、精神分裂(幻想与莉莉ML ),甚至自残(杀死黑天鹅“莉莉”)一个人的成长不会比尼娜更轻松,每个人的成长都是破茧成蝶的过程,直面最痛,拿刀割开它,方可成长。

二、艺术,生命与性

性是两把钥匙,一把打开生命力之门,一把打开艺术之门。性能呼唤原始的生命力量,将人的潜力最大限度挖掘出来,破开坚硬的“自我保护铠甲”,为情感精神的宣泄寻找出口,从而释放性之美,艺术之美。

尼娜跳芭蕾舞,每一步都在自己的控制之内,缺乏自然、灵动与激情。在一次教学中,托马斯对尼娜的舞伴说到:没人愿意和这样僵硬的躯体ML 。还教导尼娜:扮演黑天鹅跳舞,要让每一个人都喜欢你,让观众都想和你ML 。看来导师托马斯深谙性的重要作用。

导师托马斯让尼娜自慰,多次引诱尼娜,目的就是呼唤她的性,打开她身体能量的开关,能让她自然而又充满激情地完成黑天鹅之舞。在导师的刺激下,尼娜开始对性感兴趣,去酒吧寻欢作乐,甚至幻想和女性莉莉ML ,性原来妙不可言

三、原生家庭的压抑与反抗

女主尼娜在mom 的变态监督下,仍活着像个孩子:房间衣服全是粉色系,脱衣服穿衣服mom 在场,凡事报告……单亲mom 试图控制尼娜生活的方方面面,导致尼娜性格十分压抑,精神紧张,不能自主。当尼娜开始关门自慰,去酒吧寻欢作乐,说明她正慢慢试图逃离控制,学习自己主宰自己,并最终暴力反抗。

四、导师的引领

如果尼娜是一堆火药,那导师托马斯就是她的引子。他是她的灵魂导师,她的蜕变也是他一步一步教导的杰作。学习过程中,尼娜无条件服从托马斯,从最初的抗拒到迎合,她尝到了爱或性的滋味,她的身体也越来越渴望着。当尼娜变成成熟的黑天鹅后,第一件事就是疯狂亲吻托马斯,她的吻向他证明:之前一直是你引诱我,现在换我来引诱你。控制到反控制,被动到主动,最后一刻的尼娜变成了成熟,魅惑,自信的黑天鹅。

可惜电影结局太过仓促。没来得及感受到她的魅力就over 了。

五、悲剧之美

什么是悲剧?鲁迅说: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悲剧是矛盾+反抗+毁灭,三者缺一不可。最后尼娜自我蜕变,精神分裂到自我毁灭,这是一出成长的悲剧,里面有震撼人心的美。

木夕

2017.8.8

  《黑天鹅》影评(四):冲突

非常震撼。妮娜对老师的喜欢,对另一个妹子的又爱又恨,离开母亲的控制等等种种冲突到后面越来越激烈,伴随着妮娜的幻觉,整体画面很美,但是很压抑。

妮娜是想去做到完美,但感觉是同时有对老师,母亲以及另一个妹子的共同作用,而不是单纯是追求艺术,而是同时想要保持自己的地位。所以就导致nina的压力很大,出现各种幻觉,因为黑白天鹅而最后到了有些疯狂的境地。

对老师妮娜是既有喜欢,崇拜又有些害怕,还很在意他的花名在外。所以没有什么经验的妮娜就特别想做到完美让老师满意。

妮娜的母亲和贝丝都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妮娜的压力,所以越到后面妮娜的幻觉越频繁越严重。

另一个妹子是妮娜的竞争对手,而且被老师表扬过,"没有在假装",所以妮娜内心是很排斥她的。但是(那个妹子到底叫什么。。)莉莉又带妮娜去放松,一定程度上排解了妮娜的压力,所以妮娜还是对她有一定程度的喜欢。但最后表演即将开始之时莉莉差一点就代替了妮娜,让妮娜对她的负面感情一下子爆发开,以至于在换觉中杀掉了莉莉。这导致妮娜完美的完成了黑天鹅的角色。然后发现莉莉没有死,而是自己受伤,妮娜一下子放松下来,就又回归到白天鹅的状态。最后一跃而下,那个微笑感觉是压力太大下最终的释放。

所以这大概就是一个压力太大而精神分裂的故事?整体觉得芭蕾真是好美好美但是它对于妮娜却有着一股压抑的变态感。(文章吧 www.wenzhangba.com)

波特曼的颜真的是,想嫁。。

  《黑天鹅》影评(五):無關乎生命的事情

看过很多关于这部电影的影评,我总为作者们惊讶,不同的视觉,细致的洞察力以及渊博的知识面。反倒自己看电影写感想,都只是按照自己的感情出发,用最简单的文字区表达一种心情,包括这部电影。

撇开“性”的魅力吸引
我看到一个温纯的小姑娘为着理想小心翼翼,她像弗罗伊德所说的性压抑,把超我做得如此完美,压抑着内心的原始欲望。一切按照照妈妈的要求,一切按照道德的要求,甚至跳自己喜欢的舞蹈也是按照动作的标准形式去规范自己。在中国传统教育的喜好中,她是最标准的模范生。但放在西方国家,她不得被待见,特别是在艺术创作的领域,要与别不同,要达到“完美”,却要释放自己,包括内心的阴暗面,似乎隐含的东西才是富有力量的。但最终,她只是在血泊上得到完美,通过毁灭去达到巅峰,西方被称之为“完美”,而我们所在东方,却宣扬身心和谐,我们追求的是一种平行的成功,与“性”的释放无关,与“心”有关。

撇开与母亲的依恋关系
这个乖巧的女生,被母亲照顾得无微不至,听妈妈的话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早睡早起,剧团和家两线一点的生活。后来压抑已久的她,反抗母亲,和母亲争吵,做母亲不喜欢的事情,像一个青春叛逆的少女,像一个初生的婴儿要从妈妈的保护下挣脱出来成为可以掌控自己的独立个体。妈妈哭了两次,一次是阻止不了她去演出,第二次是看到舞台上她倒下。母亲说,我宁愿你不要去演主角,没人比母亲更清楚她更爱她,母亲想用尽自己的羽翼去保护她,她挣脱,母亲只有用眼泪去送走她,不只是分离,是把女儿送向了死亡,要多坚强才可以做得到。这与“依恋关系”没有关系,是与一个母亲的爱有关。

撇开精神分裂症
主旨似乎以精神分裂的人展开,虽然以扮演的黑天鹅和白天鹅作为导火线,但女主心里却早已有两个完全不同的自己,所以最后导致精神分裂,幻觉和现实迷糊其中,用错乱来成就自己。黑天鹅和白天鹅是两个不同的隐喻,是阳光与阴暗,是白天与黑夜,光与影无法分开,白昼和黑夜也是不能分割,而人,也一样,有不同的面。不在乎有没有精神分裂,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有其阴暗的一面,性格分主人格,和其他次人格的存在。我们选择哪一种作为主人格,是在于选择。不分主次,便是迷失;哪一个自己都想拥有或都想抛弃,是人格不稳定。

在整部片中,我不喜欢的基调是通过生命去成就所谓的艺术甚至是完美的自己,或许自己平庸,无法体会到达事业巅峰的高潮,但当我们看到很多艺术家为艺术痴狂,没有了家人甚至自己,我想我不要这样的成功。如果张国荣可以不自杀,我宁愿他平庸一些;如果可以挽回NINA的生命,宁愿她不去演这个角色。她死了,黑天鹅和白天鹅很快会有新的人演,而她这辈子都无法在演自己。

  《黑天鹅》影评(六):隔几年后再看黑天鹅

2010年黑天鹅上映的时候,当时我刚好20岁,在学校图书馆下载了这部片子。那是在对未来充满小憧憬又有小无知的年龄看了这部片子,或许未能更深的去理解它。像是对性,对自我了解这些层面都还没完全探索到。只是觉得有些惊悚,又有些彷徨。

时过境迁,就在自己发现所过的生活竟是来自别人的意愿,一直以为的价值观也并非是自己构建的。这一刻才知道原来自己一无所有,就如一个稻草人。辞掉了工作开始寻找自己。隔了七年再看到这部片子,或者更能懂得其中的一些剧情,而不再只是血淋淋的画面。

我想许多人都会被要求乖乖的过由父母安排的生活,并不只有强迫你去干某些事情,更多的时候父母会说:“我只希望你能健康快乐的成长。”这是父母的爱无可厚非。而你就开始为了不让他们失望,而去尽力做到。有多少的人生命的意义是为了父母,如果明天就是末日,有多少是希望跟父母一家人一起迎接?是的,有很多。我不认为这是父母的爱绑架了你,而是你自己潜移默化心甘情愿的去做。

在没有发现黑天鹅之前大家都以为天鹅只有白色,你也从不知道自己身体里有的那只黑天鹅。这一只黑天鹅诡异莫测,它可以让你解放也可能引你走向死亡。生是人人所求,而死也有它的诱惑力;善是人人向往,而恶却闪烁着迷惑的光。

性幻想、被害妄想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过,可我们很少察觉。或者根本不能忍受自己存在着这些想法。舞蹈到最后,黑天鹅要出场前,镜子碎片毁灭的是幻想,也有人说这是彻底黑化。而我觉得这彻底锥死的是不再需要的部分,完全了解和接受自己之后舍弃的面具。正如结尾所说的:“I was perfect.”

  《黑天鹅》影评(七):这世界,不许少女纯真

心理电影都有些阴森恐怖的色彩吧,挑了一个顶美妙的影名,看了才知道仍很惊悚。 剧情讲了一个叫妮娜的女生自幼学习芭蕾舞,很想得到天鹅皇后的角色,然而在重重压力下她出现 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最终死去的故事。 电影开始于一个梦境,那是妮娜,在舞台翩翩起舞,一只纯净的天鹅,纯洁姣好。却被一个恶魔纠缠,难以逃脱。清晨,妮娜复述了她的梦境,却隐藏了自己在梦境中极强的恐惧感。这是一种性格使然,自然而然地将负面情绪留给自己。 母亲端来早餐,妮娜说:“好粉啊,好漂亮。”一个纯真少女的形象跃然于荧屏上。纯真的毁灭,必定是个悲剧。 妮娜又是懂事的,她说得挺多的一句话就是:我很好。"Fine."当妮娜的脚趾鲜血淋漓时,她说。"I am fine."她给母亲打去电话的时候说。 她是母亲的乖宝宝,为母亲实现事业上的梦想。从前一切很顺利,清晨,妮娜高兴地说今年托马斯会让她领舞更多。 然而,这个世界并不会允许一个少女纯真下去。 “要同时演好两个角色!”这是托马斯总监对新舞者的要求。妮娜无故地相信自己可以。当莉莉推门而入打断表演的时候,妮娜请求:“能让我再跳一遍吗?”托马斯当场拒绝。梦想支持着妮娜回家练习,她太勤奋了,本该不甘心。然而当妮娜再次去找托马斯时,托马斯又一次回绝了妮娜,妮娜像个做错事的孩子,怯生生地说:“我想我应该让您知道,我练好了。”托马斯却误解了妮娜,这可以用到上学期的知识了——“偏见”。并不是所有女生都会想着运用自己最原始的武器去改变上司的想法,而托马斯却以性别来划分并强吻了妮娜。妮娜果断拒绝了这个无耻的要求,咬了上司的妮娜无暇顾及前程,此时的安娜最本真。  在回去的路上,妮娜第一次遇见了那个完全相反的自己。散着头发,一袭黑衣。这让妮娜感到惊悚,那是她害怕变成的样子。 迎合灰暗的社会环境,迎合卑鄙的男上司,是纯净的灵魂做不到的,而多年的努力和母女的梦想却逼迫她去接受任何有助梦想实现的要求。在一次努力的训练后,她在灰暗里看到了和托马斯交合的自己。妮娜的脸上是慌乱、是愤怒、是无奈、是不解。她慌张地奔跑,总监却化成一个恶魔,朝她扑来,这是避无可避的外部环境。 妮娜与外界缺乏沟通,缺乏沟通造成的不良影响我们上学期学过。当外界所有的矛盾忽然朝一个女孩子来的时候,她变得恐慌。一方面想成就梦想,一方面难以接受社会的复杂。母亲虽然悉心照料着妮娜的生活,但对她内心世界的关注甚少。妮娜自身又不会主动求助。甚至当母亲担心托马斯占妮娜的便宜时,妮娜都连声说:“不,他没有。” 妮娜太善良了。她怯弱地受任何人的欺负。在维罗妮卡骂她贱人时,当贝思骂她婊子时,她都忍了。她甚至认为贝思离去是她的错。在触碰底线的时候,妮娜不是坚定地认为这个世界错了,而是不断地怀疑是否自己错了。当她思考是否应该迎合的时候,她已经败了。 当社会还没告诉你它多复杂时,你一定要主动去认识它,否则等到别人教你的时候,会很痛苦。每个人的性格都有自身的稳定性,强行扭曲,必然发生悲剧。

  《黑天鹅》影评(八):黑天鹅

nina最后的演出成功,其实影片已经有所暗示。
1)是在舞会后nina看到的那个雕塑:有着一双翅膀,但却没有双臂,这个雕塑传达的意思,我想,是若要获得自由,必得有所舍弃。
2)是thomas对nina说的话:”你唯一的障碍就是你自己。”,此外就是他反复对nina强调的“letting go”,释放。nina终于不再畏惧母亲,摔门而去,一定要拿回角色,这既是舍弃,也是释放。然后我们迎来影片的结尾。
白天鹅当然没问题,但是黑天鹅呢,如果影片没有其他发展,nina就演好了黑天鹅,这就只是她摆脱母亲,追逐梦想的结果而已,她的精神问题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这不仅不够令观众信服,也会沦为一部二流片了。此时再次出现转折和nina的幻想,完善了影片的结构。
nina从男拍档手上摔了下来,造成了演出失误,她好不容易建立起的信心和勇气崩溃,于是回到化妆室,她的精神问题再次发作,在这里她与lily争吵,她以为lily要来抢她的角色,于是在这种压力之下,她竟然做出了自己也没有想到的事情,伤害lily,用不正当的手段保住了角色,这里恰好呼应了舞剧中黑天鹅的行为,nina发狠地对lily说:“it's my turn!”这其实也可以看作是她体内黑天鹅的觉醒,她终于释放了自己。于是,nina对黑天鹅这个邪恶角色的诠释如此成功,便令人信服了。
接下来,她又是如何在转换成那个纯洁的、美丽无瑕而又易受伤害的白天鹅的呢?
剧情再次转折,真的lily来向她打招呼并且祝贺,她才发现,原来一切仍然只是她的臆想,她往自己身上看去,伤害的仍然还是自己。她终于明白了,她战胜不了命运,她失败了。她无法逃脱,这样的心境,不正好与自杀时的白天鹅一模一样?
于是,nina 作了她最完美的谢幕。nina终于成功地诠释了角色,或者说,让角色成功地诠释了她。达到了影片中自己艺术和人生的顶峰,从这一刻开始,她便开始陨落了,在这下落过程中,她也理解了自己的命运:nina:"I felt it."thomas:" what ?"nina:"I felt perfect."
象征着舞台的聚光灯越发耀眼,,在nina面前形成巨大的白幕,遮住了一切,她什么都看不到了。
这正是她的生活。
观众的欢呼声和鼓掌响得惊人,充满了讽刺、悲悯和反思的复杂意蕴。
纯属借鉴 不妥请私信删。

  《黑天鹅》影评(九):我们:游走于黑白之间

白天鹅代表着日神精神,强调适度、节制、美德和优雅;黑天鹅所代表的酒神精神则更为原始、更为蛮夷,却也更逼近本质,它追求的是忘我之境,致力于摧毁日神式的清规戒律,是生命与其本质的全面融合。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只黑天鹅。那只黑天鹅代表释放激情,也是人性中诡谲狡诈的阴暗面。白天鹅,脆弱、敏感,自我保护和自我封闭意识强,但潜藏的黑天鹅却渴望着爆发,在欲望的觉醒中蠢蠢欲动。白天鹅是那么的脆弱,黑天鹅是那么的强势。可是走向黑天鹅张开翅膀那一刻的路却是如此的艰难。白天鹅和黑天鹅在一起代表着一个人矛盾的天性。
 很多时候,我们游走在黑白之间,即所谓的灰色地带。黑与白的争斗不停的折磨着我们。致黑致白都是极端的,走向极致的道路是痛苦的。追求极致的代价也是巨大的,或成魔,或成神,结果也是极致的。也许,游走在黑白之间或许是一个安全的选择,张敛兼具,在矛盾中的挣扎的点点滴滴成就一个人最终的个性,决定人生的胜负。 黑天鹅易让人迷失,稍不慎则陷入其中无法自拔,迷失自我,虽能释放欲望,但纵欲也是危险的。而白天鹅相对安全,老老实实,本本分分,虽然生活无法充满激情,如一潭死水,却也不至于淹没自我,只是生命无法到达更高境界,或无聊之至的生活令人厌倦而毫无生气,压抑久了也会疯狂。穿越酒神式的迷狂挣脱日神式的压抑,生命便可达至一种随心随性的境界。 而这个境界,尼娜最终达到了——付出生命为代价,却没来得及享受。白天鹅是她成为一个完整的舞者,黑天鹅的出现却让她释放激情,成为一个完美的艺术家。代价是惨重的,这种追求完美的方式过于残酷急促,以至于没有时间去接受以及享受。
生活中,作为我们自己,我们会为我们的追求或是说以父母的期望作为唯一生存目的吗,不论付出什么代价?是偏执还是坚持?追求完美,方式真的需要如此极致?女主角尼娜是达到艺术的完美,但她的 人生确实一塌糊涂,生活与梦想,孰轻孰重?也许,梦想就是他的全部生活,那么太过于苍白可悲以及脆弱。 还是游走于黑白之间,呆在灰色地带最为安全。

  《黑天鹅》影评(十):求而不得,不求而得。

看黑天鹅是因为我周五做多了日美,本来处于一个升势,结果恐怖袭击的“黑天鹅”降临,导致自己大幅亏损,然后周五又失去理智地进行交易,果然这样损失惨重,不幸中的万幸是只是200美元,要不然后果可想而知,可以体会到那些赌徒的绝望了。这是题外话了,但其实《黑天鹅》并不是这个“黑天鹅”的意思。《黑天鹅》是一个心理剧,主人公妮娜,从小在单身母亲严密掌控下长大,单身母亲估计是和导演发生了关系而怀孕,为了生下妮娜而放弃了自己的事业,所以她就一直希望妮娜能够完成她的梦想,把她看成是自己人生的一个继续,对妮娜的要求非常严格,造成了妮娜只有跳舞没有生活(从她和导演的对话中也可以看出端倪)。这造成了妮娜要求完美的性格,在表演中给了自己太大的压力。电影中有非常多的场景是妮娜自己的幻想(与Lily搞LES,看到Lily与其他人做爱,看望贝司被指责偷她东西,在化妆室与Lily发生争执捅死她等等),这里面的幻想场景有的是她自己的欲望,有的是她对她过去自己的不满。她太想要完美,以致于生活完全失去了乐趣,事业事业事业是她的全部,巨大的压力让她承受不了任何的质疑,终于以牺牲自己换取了所谓的完美,昙花一现,这是达到完美了,但又是多么遗憾啊。
      其实教练说的很对,完美不是控制出来的,是爆发出来的。一心想达完美完美反而迟迟不来。追求成功的道路上,别把自己逼得太紧,求而不得,不求而得。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