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影评10篇

2017-10-30 21:54: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影评10篇

  《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是一部由伊利·曼佐执导,伊万·博尔内夫 / 奥德里奇•凯瑟 / 尤莉亚·延奇主演的一部喜剧 / 剧情 / 爱情 / 战争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影评(一):伊利•曼佐作品《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观后座谈会纪要

伊利•曼佐作品《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观后座谈会纪要
/范达明整理/
                           
时 间:2015年6月27日(星期六)上午11:00—11:32
地 点:杭州南山路202号恒庐美术馆底层讲堂
(恒庐艺术影吧伊利•曼佐作品《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观后现场)
与会者:(发言序)范达明、王犀灵、马以乐、金爱武、杨越辉、杜素梅、方敏、沈洁、王淑金、孙凤凤、张小萍(观影者:朱明、范大茵、朱法清、赵一宁、章勤、姚筱凤、田瑛、姬伯庆、翁锡良、王月芳、朱松法、何天华、傅佩影、陈华、吴婉琴、李小波、章毓苏、姜天鸿、朱剑云、张振兴、张培红、王增光、张征辉、韩美娣、姜希珍、蔡玲等)
主持人:范达明
记 录:孙凤凤
这部影片是正宗的捷克片:由真正的捷克导演改编拍摄的真正的捷克文学名著电影
范达明:到今天这部影片为止,我们的“扬•斯维拉克与捷克文学名著电影月”就如期结束了,我们为期三个月的“东欧电影季”也至此完满收官。而且,今年整个上半年的影吧活动也完成了她的使命,要进入暑期休馆季了。所以,这里也要向今天能坚持到场的朋友表示感谢——今天以后,我们大家要暂时分开一段日子了。为了感谢大家,也为了纪念今天这个比较特殊的放映日,我们特别安排一部当代捷克也是被世界所公认的大导演伊利•曼佐的经典文学改编影片来放映——这是导演根据当代捷克杰出文学家赫拉巴尔(1914.3.28—1997.2.3)的又一部同名小说改编拍摄的影片,如果说上周放映的根据当代捷克著名流亡作家米兰•昆德拉的著名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改编的同名影片(国内引进的影碟改名《布拉格之恋》)由于是美国人导演的版本,大家会觉得不很正宗的话,那么今天这部影片,就是正宗的捷克片:由真正的捷克导演改编拍摄的真正的捷克文学名著电影。
影片的主人公迪特是个不择手段要使自己成为富翁的人
王犀灵:影片的主人公迪特是个不择手段要使自己成为富翁的人。如果在聚财路上他还算成功的话,那么他在当时普遍的反纳粹的形势下与一个德国女人混在一起,就成为了一个没有头脑的人。影片展示了他从起点开始的曲折的三段人生,最后似又回到了原点,不乏讽刺意味。
影片从一个小人物身上来看整个社会,是一部被导演拍摄得很有趣味的影片
马以乐:影片从一个小人物身上来看整个社会。小人物,抓小钱,心里也是贪小的。他做事不按规矩来做,后来发了德国强盗们的“不义”之财,当然,由于他最后是处在捷克的社会主义制度下,他的巨额财产又被充公了。
范达明:假如没有“二战”带来的捷克政权的更替,应该说,他当初的富翁梦还是一步一步地在实现着,是如愿以偿的。这里,影片似乎也告诉我们,判断人生道路的成功与否,还是要在同一个游戏规则之内;如果不是这样,中间出现了变局,把原定的游戏规则打破了,也就丧失了可加以评判的依据了。对此,影片编导也暗示了一种无奈。这里似乎也表达出了人的命运总会存在的一种无常。而主人公最终在他的流放地仍然开出了一家属于他老本行的啤酒吧(虽然要简陋得多),还接待了他的财富之路的引路人瓦尔登,甚至还把最初在火车站亏欠了他买热香肠的“找头”也还清了,这又似在表述人的命运的某种宿命性。这是影片的非常有意思、有趣味的地方,是显示了影片的哲理性与深刻性的地方。
金爱武:这是一部被导演拍摄得很有趣味的影片,很好看。影片也很深刻,表现了小人物对人生的乐观淡定:他是怎么一步一步,与众不同地走向他所一心要追求财富的目标的。
影片对迪特的一生及其所作所为抱有同情,抨击批判的是真正的统治阶级
范达明:无论是原著者赫拉巴尔还是影片编导伊利•曼佐,对于迪特这个主人公的传奇一生及其所作所为的表现都无敌意,对这个特定小人物跌宕沉浮的命运,总体是抱着理解、同情,甚至对他也时有成功之幸运而给予一种欣赏与欣慰的态度的。影片是把无情的抨击批判、犀利的讽刺挖苦的目标,始终对准了那些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上层官僚、政客、将军等达官贵人,包括一心赚钱的商人、企业家等等,是对准了社会中那些真正的统治阶级的。这是原著与影片反映现实生活的本质最有力度也最为深刻的地方。譬如作为未成年的青涩少年,迪特(在德语里,就是“小孩”的意思)对于天堂艳楼及其新来的小姐,自然充满着神秘感,他用他卖热香肠获得的积蓄大胆地闯进了那个楼里,面对他欣赏的女人,他不像那些富人嫖客那样怀着淫荡猥亵的占有的心态,而更像是姐弟恋的情人,更多的是给予对方一种尊重,或者说,他对于自己真正所喜爱的女人,是抱着一种爱护、珍惜与欣赏的态度——也只有像他这样的纯情少年,才会在那段他花巨资买来的时间里,不是像那些老嫖客那样去玩弄她们,而是用菊花去装饰她们的身体,以至于像那位名叫雅露什卡的小姐,在他离开后还会再想到他的好处,会再次来到他的酒店,不仅痛斥随意打骂他的酒店老板,把他保护起来,还把他已经支付的“钱”退还给他,说已买好了一大束野罂粟花要他再次去光顾她那地方。
决定人的命运的,不一定是你是否有钱,因为你并非是制定规则的人
杨越辉:这是一部现实主义的片子。看到最后主人公的结局让人想到:决定人的命运的,不一定是你是否有钱,因为你作为有钱人,并非是制定规则的人。后者才是真正决定命运的力量。那么作为社会的底层人,应该如何去寻找自己的幸福?每个人要找好自己的位置,你可以有自己的穷开心,你随意怎么做都行,但要记着的一点是:你不要去伤害别人。
在本片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有很多卓别林喜剧风格的元素
范达明:原作者赫拉巴尔曾说,我做人做公民的榜样就是卓别林。在本片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有很多卓别林喜剧风格的元素。譬如,主人公小个子的身材,也是接近卓别林的夏尔洛的形象特色的。由于个子小,他在火车站卖热香肠时,常装哭,装出一副可怜相,人们还以为他是孤儿;也由于他是小个子,动作灵活,常常会赶在别人前面抢到顾客付给的小费。他排在服务生的队伍里,能够获得由来自非洲某国家首脑给予的勋章与蓝色绶带,仍是由于他个子小。当然,他的命运的改变,是由于他遇见了一个叫瓦尔登先生的人。这是一个曾经推销切肉切香肠机与特殊的“秤”的人,是真正懂得怎么赚钱的人。他称迪特为小可怜的,希望他不是在找零头上动脑筋。正是他介绍迪特进了布拉格最豪华的巴黎饭店任职。在德国人进犯捷克时,他还告诫他去经营邮票生意,最终让他发了大财。
影片从主人公回忆往事的角度展开,是对人生的反省
杜素梅:这是一部喜剧片。影片从主人公回忆往事的角度展开,是对人生的反省。
方敏:影片反映了各个层面的人群的生活状态
孙凤凤:整部影片用回忆的手法来表现。男主角始终回忆他人生的最快乐的事,以此来激励自己面前的生活。
沈洁:影片的摄影、用光的技术很好。
对捷克影片一直有好感,对捷克这个国家也很有好感;捷克作家的小说也非常精彩
王淑金:“文革”以前,我看过捷克影片《好兵帅克》等,很有讽刺特色,留下很深的印象。所以我对捷克影片一直有好感,对捷克这个国家也很有好感。
范达明:《好兵帅克》的故事是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捷克。原著者是哈谢克,是捷克现代讽刺文学的鼻祖。在捷克文学史上,赫拉巴尔则被认为是哈谢克第二。我在年轻时,还读过一位名叫奥勃拉赫特的捷克作家所写的“中短篇小说集”,也非常精彩,一直留下难忘的印象。
影片通过许多精彩的画面,充实着作品的主题
张小萍:影片通过许多精彩的画面,充实着作品的主题。那个后来和迪特结婚的女主人公,显然是个希特勒的忠实信徒。影片描绘了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捷克国家虽然经历了战争的动荡、民族的危亡,但这部影片仍能让观众很轻松地欣赏影片,这是经过导演精心的艺术处理的。
知道了作者晚年是如何来面对自己一生的最后时刻的,不禁令人感慨万千
范达明:几年前,在我收藏到本片以后,知道了本片的原著者的一些情况,遂去书店购买了赫拉巴尔的小说《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等几部中译本,影碟里的一些美食+美女的感性的视听画面,当然是小说的文字无法直接展现因而是无法相比的。但是从翻译者刘星灿写的一篇介绍作者情况的译者“前言”里,知道了作者晚年是如何来面对自己一生的最后时刻的,不禁令人感慨万千——那段不长的文字也就长久地留在我的记忆里而难以抹去。下面我把这段文字找了出来,抄写在此,可以让大家对赫拉巴尔这位捷克大作家的最后情况增加一点具体的了解——“1997年春天朋友们张罗庆祝他84岁生日的时候,他说:‘我都想死了,还庆祝什么生日?’他因病住了十几天医院,正当快要出院的时候他说:‘我已经做了我该做的一切……那么,我还呆在这里干吗呢……如今一切都无所谓了……’两天后的1997年2月3日,他从医院五楼的窗口坠下。一颗巨星就这样陨落了。”
2015年8月2-3日整理, 8月7-8日补充
整理者注:本纪要为杭州恒庐艺术影吧开创以来座谈成文的第100篇纪要。

  《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影评(二):至我向往又不想体验的戏谑人生

我应该看的是删减版,而且是删减了很多胸部的那种。在大时代的背景下,套用一句我很喜欢的话,“人少有能在时代的沉淀中安然无恙的,难得的是诙谐幽默的生活勇气。”
片子通过主人公一段段几近离奇的经历,看似戏虐的成功,慢慢走上了一开始就向往的那条路,成为百万富翁。恍惚间就像每一个自己,有时候为了美丽的姑娘,有时候为了丰盈的财富,有时候为了虚无的荣耀,又有时候完全被命运所左右无法自拔。每一次到达最初梦想的时刻,却都有一个声音在心里告诉自己,是时候离开了,就像不断纠结的人生,永远无法满足不停膨胀的欲望,可笑的是,人生的起伏跌宕,却一直在有与无之间不断的循环往复,到达终点换来的却是无尽的空虚,竭力的想回到一无所有的彼岸。回到什么都没有的破败啤酒屋,遇见一个纯粹的姑娘,浑圆的乳房和纤细的腰身,在看似就要得到她之前她却远走高飞。想起独自等待里的一个片段,我以为我要和她结婚,可是她转学了,然后我遇到了冰冰,遇到了龚蓓苾,笑。回到片子的主题,我的幸福全部来自于我的不幸。唯一不变的就是贯穿全片的镜子,不断从各个角度审视自己,表面戏谑背后却沉重无比,就像这电影本身。
人生就像飘走的邮票,向往不用背负命运和财富的自由,又像纷飞的羽毛,飘摇不定,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人生乐趣
片子上半部分奇趣,下半部分深沉,这是一部欢与痛交织的“喜剧”电影,我最喜欢的角色却是“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的领班先森。

  《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影评(三):只是冲着“裸戏”去看它的话,就太对不起这部好片了

首发于[流量君]

微信公众号dotammm

转载请注明出处

都说捷克电影是世界电影里的一块瑰宝,这点君君是服气的

抛开内涵不看,单是脑洞大开的故事情节就能秒杀众生

  《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影评(四):人生如戏,不捡硬币

比阿甘正传还牛B啊!!都是残缺人士的成长史。把小人物的奋斗完美的融合进时代的变化洪流中。
不同于阿甘的无意识巧合,迪特是有意识的奋斗。但这种奋斗最后还是帮不了进入主流社会...
迪特没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觉悟,只想单纯的谈一场恋爱;没有抱怨情敌是元首以及妻子的某口主义,只是想把爱做完;没有墨守成规正大光明,一样拥有妒忌和报复,导致了前首席的离去,并借机得到缎带勋章,走上人生巅峰...
关于抛硬币的几处安排,最后他的犹豫是否暗示了他也克服不了人性的弱点呢?医院的倒塌,妻子抢救邮票被埋只是捡硬币的另外一个形式而已,他当时本可以阻止的,但是他只是默默地拿起那个装邮票的箱子,连眼泪都没留下,此时的他,也已成为了那个捡硬币的人...
他用邮票换来了原来旅馆,当他差点用n张钞票涂满白色墙壁时,首先欣赏的却是两名communists,结果硬币被没收了,他不甘心,拿出更多的硬币,结果换来了15年的监禁。此时的硬币,是金钱,是名誉,是地位...
入狱时,当他以为能够和众多金迷纸醉的土豪开始于同一起跑线时,才发觉并没有什么卵用,主流社会根本无视他,和在种马医院一样...
于是,在所有繁华落尽之时,他吹散了所有的邮票,剩下的,是一个不惑的老人...
两处追火车的情节安排太牛了,从之前的影帝级还钱到后来的全力奔跑,是否意味着他人性的小小觉醒呢?
另,
1.城里人真会玩,夏天打雪球,监狱吹羽毛,秀色可餐...
2.纯种人计划,取精房,长见识哈~
3.原来集邮可以保值啊,比股票还值钱啊!!回去买几张邮票去

  《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影评(五):幸與不幸

全片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台詞有兩句。"我的幸福往往來自於我遭遇的不幸"、"我要坐十五年的牢,因為大赦,我只坐了十四年又九個月"。

我看過很多電影,但這部電影看完之後,我承認,有那麼一段時間我對它要表達的東西幾乎沒有想法,但突然間我又好像抓到了什麼。

用一個普通服務生的一生來反映了捷克幾十年的歷史。人物雖小,但足夠有代表性,迪特和所有人一樣,聰明、喜歡錢、想成功。他賣過香腸,當過服務生,領班,還有他夢寐以求的有錢人。我不想復述太多的電影情節。全片用了很多插敘和交叉敘述的方法。如果電影前半部分是迪特的成功史,那麽要表達的東西一定在後半部分體現了出來。人的命運和時代的變遷緊密交織在了一起。片中對人性的慾望沒有一點的掩飾,全片充滿了性元素、種族問題、金錢還有權力。

可以說這部戲最成功的地方是每個人物都是立體的,都帶有強烈的個人辨識度,以至於只要我想起一個人就能串起整部影片。

片中我印象最深的莫過於被迪特在火車站騙了一張大鈔的富翁,後來他也是迪特教迪特發家的"良師",在全片的結尾他卻是和迪特一起感悟人生的"朋友"。人生真是不可預料啊。

當然還有那位曾經服侍過英國國王的領班,他有自己的傲骨和民族氣節。打戰的時候雖然他會多國語言,但不和德國人用德語交流。國家被佔領後,即使店裡都是德國人,即使大家都向德國人行德國軍禮,他依然不屈服。直到最後他被秘密警察帶走,還保持住自己的風度和形象。

從金錢回歸金錢,從人性回歸人性。

發現片中一個有趣的點。迪特在很多地方,包括車站、餐廳、高級會所......都會撒下一堆硬幣。有趣的是,不管是普通路人,還是百萬富翁,都會不自覺的彎下腰,趴在地上去撿。人就是這樣,誰沒有貪婪的本性?

從開頭的為了一點小錢去騙人,到結尾大家心平氣和坐下喝酒,把當年欠的錢還回去,把國王給的勳章給羊戴上,讓價值連城的隨風而去......

這正是本片值得我寫這麼多的原因,人性貪婪、無情、金錢至上,但如果你換個角度去看,去包容感悟,最後釋然。這就是人性啊。

  《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影评(六):成为一个勇敢且诚实的人

《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用多层故事结构去讲一个很荒诞的故事,在每一层结构中都有财富的升值、性启蒙及人生导师,以及一些相似的元素(如用雏菊、钞票挡住姑娘的私密部位,如莫名其妙拿了不该得荣誉所以不得不离开所待的餐厅)。前面有四层(花楼姑娘,巴黎饭店在旋转桌上裸体的姑娘,餐厅女侍者,及德国女体育老师即他的妻子)。最后一层(领班的女人,因为滥交而被劳动教养)改变了之前的故事走向,男主不再暴富,而是将价值万金、妻子用生命去换取的邮票随风散尽,“主动”变成了穷光蛋,无法逆转。曾经成为千万富翁,却仍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在牢狱中不受其他富豪待见,端小凳子坐在一边),体验过方知无意义,最终选择释怀并自我解脱。这是原作者赫拉巴尔高明的地方。
这部电影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它的风格诙谐易懂,不像印象中的60年代文艺片一样用大量枯燥的对话、深层的隐喻意而构建,作为观众我很投入地在看,完全被吸引了。鉴于上映年份为2006年,也难怪了,比较时新。用喜剧的方式讲述悲剧的宿命,最为深刻,在不同国度都是如此。
我认为男主是real的。在人人都谨言慎行的年代,只有他遵循内心的指引,不顾种族、政治或者可能遭致的后果。和花楼红灯女在一起时,他全心全意对她好,把所剩无几的钞票都给了她,得到了女神青睐。和妻子一起时(我不觉得这是爱情),他并不顾及妻子的德国身份(当时德国战败),通过了优等人的基因考核而顺利结成,也不顾自己捷克人的身份(直到影片的最后他在完成了自己是捷克人的身份认知)或被众人群嘲的后果(德国人在捷克当地被欺负)。他想要进监狱,因为只有百万富翁才能被关进监狱,这是某种畸形的身份象征,所以把自己的家底全说了(一千五百万)。男主是勇敢的人,是诚实的人,是作者希望我们成为的人。无论如何都保持独立且诚实的思考,可能是为数不多的真理。
最后,很喜欢撒钱的细节。

  《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影评(七):怎样才算富有?

【1】

这是一部励志鸡汤类的电影,告诉屏幕前的观众如何成为百万富翁。

这又是一部治愈类的电影,结尾的时候叮咛观众富有只是一种心态。

这还是一部历史再现的电影,直观地反映二战时期发生在捷克的,因政治改变而对民众产生的影响。

这是一部喜剧,这是一部悲剧,这是一部魔幻剧,这是一部现实剧。

真正的好电影,才会给人以如此层出不穷的意境。

好比品一壶茶,每一泡都有心意。

【2】

扬·迪特是如何从一个火车站零售小贩,变成坐拥上千万财产的富翁?

因为需求,因为细节。

火车站卖面包,趁火车即将激动的时候,慢慢悠悠地找零钱,最后大赚一笔。

在酒馆当waiter,他就发现人们对于金钱的执着,无论多么衣冠楚楚的绅士,礼仪周到的名媛,在掉落于地上的硬币面前都会跪下膝盖一一捡拾。他看到一位客人将百元大钞一张一张地铺满整个房间,瞬间有了对金钱的需求,渴望成为一名百万富翁。

他的需求,就是有朝一日能够将钱铺满整个房间。

他更加卖力地工作,观察,甚至投机取巧。

在私人公馆当侍者,摸清大佬军官早晨必喝咖啡的习性,在军官走之前安静地侍候在一侧,得到了比住宿服务费翻几番的小费。

在著名的巴黎饭店服侍埃塞俄比亚国王,在国王授勋的时候,迁就国王的矮小,不断压低身高而得到奖章。

在路边因为一时的英雄救美而得到他未来妻子的芳心。他成为千万富翁的资本,都源自她的妻子。

妻子是一位德国军官,她搜集犹太人的邮票,价值上千万。在一阵突袭后,她为了拯救这些邮票,拯救自己先生的财富梦,被压死在烧毁的廊柱下。

【3】

扬·迪特是如何从一个上千万富翁,成为一无所有的修路老人。

因为政治。

德国战败后,捷克斯洛伐克纳入社会主义阵营。本着消灭资产阶级的原则,所有财产充公,百万富豪进入监狱。

扬·迪特自告奋勇地去了监狱,他终于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百万富翁们一起了。

却只收获了一地鸡毛。

十五年后他被流放到一片战后废墟重修道路时,回忆起自己的年轻时光,并开始着手将废墟打造成自己梦想的旅馆,自己劈柴打水,自己取食做餐。

然后打上啤酒,接待了自己第一位客人时,他才真正觉得自己富有。

即便价值上千万的邮票在风中四散而去,他也觉得心灵无比充实。

原来百万富翁并不是把钱铺满了房子,而是内心的富足,理想的实现。

【4】

富有,是一种心态。

可是没富过的人,怎有脸说?

假设扬·迪特还是火车站卖热狗面包的金发瘦小小伙,假设他还是巴黎饭店的首席侍卫,对着曾经侍奉过英国国王的领班说富有只是一种心态,肯定会被嗤之以鼻吧。

世间所有谦虚与轻描淡写,都必须经过深厚沉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