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王勃之死》经典观后感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王勃之死》经典观后感集

2017-11-01 21:5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王勃之死》经典观后感集

  《王勃之死》是一部由郑大圣执导,刘小锋 / 池华琼 / 沈晓海主演的一部剧情 / 古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王勃之死》观后感(一):王勃之死

《王勃之死》,不记得是小学还是初中偶然在电影频道遇见的一部电影。
当时只看了最后几分钟,其实都没有看懂,但是画面给我留下的印象十分深刻,那也是我第一次听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两年前的9月份把她找出来重看,只是想看一下之前念念不忘的几幅画面究竟从何而来。
 这真的是我看过最具浪漫情怀的电影了,充满了只有诗词里才能见到的美丽意象和象征手法。且画面感及色彩感强烈,帧帧皆可入画:
王勃因《檄英王鸡文》被贬出长安时,一个人踏上为最后一抹余晖照亮的石板路,凄凉得灿烂;
被秋水翁当成一条搁浅的大白鱼拾起时,辽阔的鄱阳湖面,青黛眉峰聚成的远山,天边沉沉燃烧的最后一缕晚霞;
落霞姑娘居住的水边,芦苇荡里夕阳总是和着清风;
怀着最后的希望乘风而去时,凄绝的落日在七百里水域铺成一条不必归来的路。
王勃出场之时,戴高冠,着红衣,披白袍,侧对朝阳而坐,脸部轮廓清晰拓在拉起的金色宫闱之上,即使不见正面,依旧有一种逼人的勃勃英气扑面而来
这便是最初的王勃,年轻,继而轻浮炫耀,恃才傲物,早在英王府之时已有旁人给王勃下了谶语:“文才虽长,寿命必短”。
然此时的王勃也天真广阔。
因《檄英王鸡文》入狱之后,知己杜镜提酒菜探望,其时牢狱天窗外可见风雨大作,王勃在狱内自顾自梳发沉吟,有“风惊雨骤,烟洄电烁”一句。
忽听得惊雷一声,顿时兴奋起身,续道“娲皇召巨野之龙,庄叟命雕陵之鹊”。并随即借墙上光影欣然起舞,作大鹏展翅,心神于电闪雷鸣之中沿九千里扶摇直上
如此境界,即便是绝境中的自我消遣,在我心中却依旧不失为妙人一个。
杜镜有刑场之上送纸美人黄泉作伴之谊,王勃与其在歧路口两两对坐,饮了一日的菊花酒,劝诫友人将自己当做已逝的人,正如那逝去的风,“长风何其渺渺,天涯何其遥遥”,并于杜镜锦袍内里题上“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之句,给了这段知己之谊一个隐含伤感却又爽朗的作别。
被秋水翁搭救后偶然撞进了一位姑娘的世界。这个姑娘因着只知道长安的一棵桃树,而执着于让柳树结桃花。
这个姑娘安静时如工笔细细描画而出的仕女,烛光下娓娓谈起道尽自己心事的《铜雀伎》时,温柔文雅,素且不媚,清且不寒。
这个姑娘起舞时如敦煌飞天,紫纱掩不住的多情身段,纤指藏不起的似水眉眼,指尖起落正如倦飞归巢的水鸟,顾盼生姿正如盛极瑰丽的彩霞。不论素衣或是盛装,倾城舞姿一出,四下蓬荜生辉。
为了救治这位因自己一首《铜雀伎》而受牵累心血耗尽的落霞姑娘,王勃甘愿违背不再执笔作文的誓言,跪求湖神借风一日内行七百里至滕王阁,作文夺魁以得百金购珍稀药材救落霞之命。
最爱滕王阁一段。本是主人阎公希望借笔会之机让自己的女婿扬名,结果却被王勃这个不速之客打乱,便愤然以更衣为由离席,令小童伺候下笔。
王勃一来尴尬,二来压力过大,思绪受阻不得挣脱。幸得秋水翁“笔虽断,锋颖未残”之鼓励,在“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被主人阎公不屑一顾批为老生常谈、下令小童不必再传之后,以“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一句引起其注意,及至落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后,小童震惊,跌跌撞撞跑至阎公处吟出此句,阎公当即起身出门,只一句“世间得此佳句,从此江山无价”送给王勃和他的《滕王阁序》。
至此,我方知世间文笔竟可如此动人。这一句里含着半明半暗的天色里,被落霞姑娘的飞天舞姿惊起的翩翩白鸥;起起伏伏的波涛间,被秋水翁撒下的渔网套住的粼粼波光。
 
这样的解读固然是一家之言,甚至有牵强之意,但关键并不在此。
王勃因自己失意写出的《铜雀伎》,在落霞姑娘的心里是为她而写,字字道尽她的心事与凄凉;那么王勃写出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又为什么不能在某一个人的心里被想象成这样美的一个故事呢?
毕竟王勃得百金购药之后,落霞姑娘不愈逝去之前,和王勃在一起的落霞姑娘只倚坐水上草亭之间,长笛古琴,一袭白衣不沾不染,一头青丝不绾不束。
如是女子,配得起这样王勃这样一个惊艳绝伦的传说。
记得当时看到了最后王勃落水的那段,今日却已不忍看到最后了。
愿就停在王勃和落霞最后作伴的日子里,湖神庙斑驳的铁马在风里叮当作响,小亭间稀疏的柴帘在风里轻轻飘动,最后的霞光永远那样沉睡在天际,同时抬头仰望的他们永远那样有着一步之遥,却又如此心灵相通。

  《王勃之死》观后感(二):又见《王勃之死》

之前偶然看到《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又一次想起这位早逝的初唐四杰之首,十几年前CCTV6为其拍了一部电影,叫做《王勃之死》。于是翻遍了网络才找到唯一能看的版本,但却也还是枪版。
十几年后再看,似乎是没有了那种恍若隔世的历史感。拍摄技巧与演技的拙劣,一股浓浓的横店影视城气息扑面而来。冗长的开场,混乱没有主次的镜头,当然4:3的画幅肯定也不会是35mm胶片机所拍摄,不加处理的人工光源突兀如古装舞台剧上的大灯,却又少了几分大剧院里的逼格。不知道为何咽口水然后倒地暴毙50块钱一天的群众演员;突然停住的画面转场,让我以为是网卡了;又及导演用一句“六年后,王勃私自藏匿罪奴曹达,被同僚高发。曹达猝死在王勃府内,‘擅杀’官奴,依唐律,犯死罪。”就把整个片子瞬间跳过了四分之一。这曾是年少回忆里的佳作,如今再看却像是一部90年代末加了许多默认特效的卡拉ok录像,我才明白回忆经不起推敲,好久不见不如不见这些字句的深刻意味。但毕竟这是2000年国台出的片子,不要挑剔的太多。静下心来品观,即便拙劣的呈现却依旧掩盖不了这位四杰之首的傲慢与才情。
后日砍头,杜少府夜入大牢看望王勃,少年诗狂成性,死前必然是要诗性大发的,一句带酒了么,将整个浮起来的文绉绉的气氛瞬间沉淀了下来。
当日临刑,王勃已压上刑台,铡刀高高升起,鼓声雷雷,杜镜拿着什么狂奔上了高台,我以为会是一句刀下留人,结果他掏出了一个纸人风筝,接着一堆絮叨,大意是兄弟走好,我给你带了个纸人妹子。也算是好兄弟了。杜镜开始放风筝,王勃便开始狂放大笑,居然从铡刀底下把头收回来站了起来:“想我一生游戏人间,生亦轻狂,死亦放诞。知我者为杜镜也,知我者唯杜镜也。酒来,酒来。杜兄高义,王勃来世再报。”语毕,酒来,饮毕,又把头放了回去。
鼓声再次响起,差役大喊一声行刑,刽子手活动了下铡刀开始蓄力,这时候“刀下留人”的圣旨才压哨而来。可惜了舌头没捋直的大舌头太监,把天下大赦(she)念成了天下大彻(che),接着又火急火燎的骑着慢马从横店影视城的大门口奔了回去,急着去领那露脸有台词的150块工钱。
王勃这回没有大笑了,站起来望着天上飞着的风筝美人,摄像给了特写,我才看清画歪了的脸蛋,和紫绿相间的长裙,涂抹不均的丙烯颜料的低劣质感,把子安的美人毁的彻底。
长安城外,古道黄土,杜少府和王勃在地上铺了餐布,席地饮酒。起风了,杜少说:“我将深入蜀山,你也将远渡南海,此刻一别,天高水远,不知什么时候,我们能再同饮这菊花之酒啊。”浓浓的离别之情却突然因为最后一句话让人笑偏了重点。这确实是片中的原话,导演也应该不是故意的。这只是时代的误会,2000年的菊花它也还只是菊花。
王勃感伤着诗兴大发,遂喊拿笔来。风大铺不下落笔的白纸,杜少府红袍一挥,翻出了反面的白底,于是王勃提笔在杜少府的衣襟上写下了那句千古绝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大意是,我心里有你,你心里有我,即便异地也如同在一起,在这分手的岔路口,不要像对情侣一样哭哭啼啼。
于是野道边,风吹草长,暮色渐蓝,两个少年各自上了马,又一拜,转身奔向了陌路。这一别,便是杜少府见到王勃的最后一面。
“公元675年,王勃赴交趾,探望老父。”王勃一路东行,来到了鄱阳湖边,因前一晚曹达夫人的追杀,惊吓过度,体力不支,倒在了湖边。醒来后,为秋水翁所救。秋水翁家有位落霞姑娘,是从长安皇城里被贬至此处的歌女,来此已有4年,落霞与王勃同病相怜,便一见如故
“妾本深宫妓,层城闭九重。君王欢爱尽,歌舞为谁容。”——王勃 《铜雀妓二首》
全片也正是从这个地方起让人找不到太多的吐槽点,历史的厚重感也随着王勃词句中的朗朗才情,初现峥嵘。
另日与落霞姑娘告别,落霞姑娘为君起舞,舞至极处,突然病发倒地,此为后来王勃求金救人独上滕王阁做下了铺垫。
洪州(今江西南昌)的阎都督于九九重阳日设宴招集天下文士求一助兴之文赏以百金,这也是王勃救落霞姑娘唯一的机会。
风来了,王勃日行水路七十里一路南下到滕王阁,正逢都督邀群士题文。片中是说,众人推脱搁笔以彰显阎都督女婿的文采斐然,王勃突然闯入,让都督大为恼怒,又碍于礼节赐予笔墨。久未题文的王勃苦于下笔,众人亦是等着看他的笑话。恰逢其时,秋水翁送来王勃的断笔和一句“笔虽断,锋颖未残”,王勃听后,才思瞬如泉涌,挥笔大作。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此是《滕王阁序》的开篇。书童去隔壁的榻间向都督传报,都督回言这是老生常谈,引经据典罢了,不足惊喜,不必再报,王勃也不过如此
后来书童看到后一句“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忍不住再报,都督听后,又重新起了兴趣,再报。
一来二去,直到“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惊为天人,书童传报跑掉了一只鞋子,都督拍案而起,为之惊叹千古绝唱。而这之于王勃,写的便是落霞与秋水翁。
《滕王阁序》全序一共七百余字,杜鹃啼血,字字珠玑,我所读过其中让人惊叹的句子远不止片中的寥寥。全片到这里已然完全严肃了观者的认知,再没有半点让人调侃的意味了。是子安的才,让观者肃然起敬,这已然超出了影片的瑕疵能够去影响的高度。
直到子安背上百两白银,大步流星的走下滕王阁的时候,才让人缓缓淡出”少年壮志不言愁”的那般气氛。却又在众人发现全诗末句缺了一字而派书童追问时,将整个气氛又一次吊起。王勃拿出笔,假装在书童手心写了一字,让他握紧。书童跑回去张开手掌却什么也没有。众人哑然,不知何解,唯阎都督女婿大谈绝妙,此为一个“空”字——“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勃惊为天人的才情,便也在此,被推上了极致。
全片也已在此到了尾声,正如天才的生命也走到了尾声一样。
王勃最后没能救回落霞姑娘,曹达夫人得知曹达是自杀而非王勃所害时,留下一句“人世间,一切皆是错”后愤然离去。片中的王勃最终来到了南海,在渡海的轮渡上,因种种厌世的情绪跳进了海中(今北部湾海域)。这也许是导演想赠予天才最理想的死法,正如往前数一千年的屈原,往后数一千年的海子——天才应当按照自己的意愿活着,或者死去,生亦夏花,死亦秋叶。
而历史上的王勃之死,虽有诸多传说,却也是未解之谜了。
愿十几天后我所前往的长安街市上,能遇见这位初唐四杰之首眼中的一丝唐朝, 如他所述“俯瞰长安道,萋萋御沟草, 斜对甘泉路,苍苍茂陵树”,便也得聊以凭吊,在千年前天才震惊朝野的都城。
 
滕王阁诗-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BeiTown
2015.04.05

  《王勃之死》观后感(三):唯此一书生

看电影的时候,我数次恍惚:主角是王勃,还是李贺?

王子安和杜少府谈论着造化,听秋水翁讲述着生死。脑海中闪过余光中的《鬼雨》:

莎士比亚最怕死。一百五十多首十四行诗,没有一首不提到死,没有一首不是在自我安慰。毕竟,他的蓝墨水冲淡了死亡的黑色。可是他仍然怕死,怕到要写诗来诅咒侵犯他骸骨的人们。千古艰难惟一死,满口永恒的人,最怕死。凡大天才,没有不怕死的。愈是天才,便活得愈热烈,也愈怕丧失它。在死亡的黑影里思想着死亡,莎士比亚如此。李贺如此。济慈和狄伦·汤默斯亦如此。

王子安大概也是如此吧。我不信王勃淡泊生死——就如杜镜所说:“你不是常常说自己还没有写下足以传世的文章吗?”

年少成名,天纵英才大抵都是怕死的吧。

秋水翁和落霞女,我更愿意相信他们只存在于王勃梦境中。落霞因为子安一首《铜雀台》遭贬,子安为救落霞性命才写下了传世的《滕王阁序》。当秋水、落霞远去,子安瞬间意识到这一切均是一场巨大的虚妄——包括令他名垂千古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生生死死,方生方死。无非都是一场虚妄罢了。

看来,他不仅畏惧死亡,还执迷于永恒。于是,唯有死,方能投入无限的永恒。

这是死结,同样是法门。

当年学《滕王阁序》时,被“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的自白所击中。

谁能逃出三尺微命的命运呢?只是,又有多少人敢于直面?又有多少人得以直面?

唯此一书生耳。

  《王勃之死》观后感(四):古来才命两相妨

古来才命两相妨,李商隐在哀叹自身之时,不知又想起了多少前人。在看电影《王勃之死》时,正是自己生活不顺的时候,联想起这句话,竟唏嘘不已,黯然涕下。近年来像样的古装电影实在太少,《王勃之死》算是难得的良心之作,古画般泛黄的色调,沉郁苍凉的琵琶声,将那个逝远去千年的大唐再次呈现在眼前,人们峨冠博带,饮酒赋诗,文章往来,意气相交。连情感基调也一如千年前的浪漫时代,流丽缠绵又不失恢弘大气。
惊才绝艳王子安,他的一生不过短短二十余年,如同历史天空中的流星一闪,绚丽无比却又转瞬即逝。后代史书描述其生平也不过几篇短短文字,而电影再现了一个少年才子的得意与坎坷,才气与忧愁。英才华发的少年有着时代赋予的疏狂,翰墨满腹,落笔成章,但旁观者惊叹之余的一句“文采虽长,寿命必短”却成了谶语,预示了少年坎坷的命运。
恃才傲物招致祸端,犯下死罪又险成刽子手刀下亡魂,纵得死里逃生,但少年风清月朗的心境却从此笼罩上了人生无常的悲凉。饱学而无用,实为人生败笔。文人,不论放在哪个时代总不是营生的好职业,一旦仕途不顺,且不说政客、商人,甚至连一技之长得匠人也许都比不上。清词丽句不过是人们茶余饭后的消遣,其价值需要的是别人的承认,但如何评价也从来不是好与坏那么简单,其间人情冷暖,功利纠缠永远不会少。正如电影中的王勃所说:“不是大唐需要我们,而是我们需要大唐,词章不过是太平的装饰、盛世的点缀,大唐需要的是凌烟阁上的名臣宿将。”
知己隔天涯,红颜终薄命,再多的才气在命运面前依然渺小无力。平生所历生离死别,荣辱兴衰,无不震撼着年轻的心灵,因而惊艳千古的《滕王阁序》中除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也有着“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命运哀叹。电影中王勃滔滔不绝的书写着,沉浸于自己的精神世界,旁人从不屑到惊叹的过程他并未在意,专注地似乎要是将自己的灵魂注入文章中。历史上王勃的死因是一场不幸的意外,而秉承浪漫主义的电影却让王勃看透人生之余蹈海自尽。况佳作已成,了无遗憾,终化作秋水长天间的一只孤鹜伴着落霞而去。不论死因为何,王勃的形象永远定格在了二十余岁,永远的少年英才,不知算不算上天的另一种怜惜。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度几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时空的变换不过朝暮之间,作诗之人却早已灰飞烟灭,唯有其笔下词章如同滕王阁外的江水滔滔,万古奔流。
情深不寿,慧极必伤。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多少人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多少人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究竟该说他们懂得太少还是太多?随波逐流,趋炎附势他们大多做不好,所以仕途坎坷。而面对人心中最细腻的情感,天地玄黄的微动,他们又七窍玲珑,以神来之手形诸笔端。李商隐说:“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对于他们这样的文人来说,才气一如那不死仙药,虽得了灵气却又不可避免的孤寂,但从文章的角度说,他们也确实长生不死了,对他们也是一种安慰吧。

  《王勃之死》观后感(五):鲜衣怒马少年郎 ,不醉千秋醉千帐

王勃之死,虽然看的是画质修复版本,但是依然有点模糊,如果是超清版本,这电影应该会超级美。
1.鲜衣怒马少年郎 ,不醉千秋醉千帐。王勃因文章写的好得到一匹骏马,他穿着红袍骑着马,好像是要从历史的长河中向你我飞奔而来。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私藏囚犯被关进大牢处以死刑,临行前只有好朋友杜镜前来送行,并送给他一只纸鸢。就在要人头落地的时候,改朝换代天下易主,皇帝大赦,王勃侥幸逃过一死。
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经过这场劫难后,明白了为官的险恶,感叹这天下没有他的容身之处,即使满腹诗书也只能白白浪费。决定不再做官回家乡做一名郎中,回去的路上,遇到一名叫落霞的女子。原来这名女子本是皇宫内奏乐府的舞者,一日听到了王勃的《铜雀台》觉得甚是伤感,给它普了曲,每日低声吟唱。有一次不小心被后宫的人听到,于是把她下放到此地,从此不可再进宫。王勃听完女子的故事,深感痛心。没想到自己写的诗,竟然会害了别人。
落霞用一段舞为王勃践行,可是身体在旋转的时候突然倒下了。为了救她,王勃参加了滕王阁的诗文比赛,赢了百两白银买了药材救了女子。
王勃最终还是没想开,在河边跳河自杀了。

  《王勃之死》观后感(六):长风何其渺渺,天涯何其遥遥

有一段微博上经常有一个话题,大概是上学读书时不知好在哪里,现在读来觉得特别好的句子? 看下面网友的答案,其中必有《项脊轩志》里的“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这句话学的时候年龄小,未必懂得其中深意,现在读来确实是既心酸又感动,明明是家常话,一细想都是深情啊。 可是每每看见这样的话题,总会想起来王勃《滕王阁序》里的“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我觉得这九个字才是学过的最心酸的一句话。 看《航拍中国江西篇》里讲到滕王阁及《滕王阁序》时,弹幕里有人推荐电影《王勃之死》,本来对这种风流倜傥但命途多舛英年早逝的才子就会多看几眼,所以就去看了。 电影是老电影,演员没有熟悉的,有一些生硬的地方,但电影里最灵光的地方是意境美和配乐。 电影里最有意思的场景就还原了王勃写《滕王阁序》时的画面。 为庆祝滕王阁新建成,阎公在重阳节宴请宾客,让大家为其作序,其实这个阎公早就让他女婿写好了文章,准备在宴会上一战成名。众人假意谦让,不料王勃提笔就准备写,现场气氛尴尬。 这个阎公就生气了,有意为难王勃,讽刺王勃“以假寐打腹稿”闻名,并让人给搬来了榻,说让王勃休息片刻好好构思自己先行告退。(不到三分钟就打脸) 阎公坐在里屋听书童(称书童是因为我觉得这个人很厉害,不能随便叫做小厮)汇报王勃写了什么。 从初开始的“南昌故郡,洪都新府”,阎公说“去、再报,老生常谈耳”,他女婿还酸酸地说“看来久享盛名之人,十之八九不副实”; 到“星焚翼轸,地接衡庐”,阎公说“此乃故事也,不用报了,不用报了”,阎公一副这个王勃也不怎么样的表情; 到“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阎公就改口说“快传,快报”,所以说书童还是挺有文化的,明明不让你报了,看到写得如此精彩还是来报了~ 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书童见此流传千古的句子鞋都跑掉了激动地去报给阎公的,阎公沉吟片刻说“此二句,真乃千古绝唱”; 然后阎公就笑盈盈地走出来说“失敬,失敬”(阎公你脸疼不疼?) 另外也还原了“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中“空”字的逸闻趣事,就不剧透了。 古代文学老师说,阎公前后态度的变化在唐代到最后大家还能一起把酒言欢畅意抒怀,换到现代文人相轻的对比,估计有生之年都不会聚在一起。 可惜,写完《滕王阁序》王勃的生命快结束了,电影也快结束了。 上图电影里的画面,像不像一副充满故事感的山水画卷?是不是意境美构图美?(原谅我截的渣像素的图) 其实,《项脊轩志》里还有一句写得特别好的,"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晚安,夏日良夜都珊珊可爱。

  《王勃之死》观后感(七):我是当公路片拍的。。。。

许金晶:您是如何做到在《王勃之死》中,营造出具有浓厚古典气息的氛围的?

郑大圣:自以为是,想当然的。通读一遍《王子安全集》就会发现,王勃写过海量的祝寿辞、墓志铭和宴饮应酬的赋,每一篇都挥霍词藻、炫耀才气,每一篇的水平都不亚于传世的《滕王阁序》。这些文字应该都是委约写作,或者有奖征稿,要写得灿烂琳琅才能兑换酬金。反复感受这些文藻,我看到的诗人,一如他的初唐,是一个少年时代的唐朝,精力充沛到简直无处发泄。不恤,挥洒不完。给我的通感启发就是:我们做浓郁华丽的影像,要尽可能地过度、张扬、不恤。成本低,连调色都做不起,索性就涸泽而渔,用足电子菜单和滤色镜的效果。每天在现场,每一个镜头之前,摄影师就趴在摄影机上调啊调,滤镜的组合装试了一片又一片。色调、饱和度、天际线的渐变,都是在前期拍摄中一次性完成的。

许金晶:《王勃之死》刻画的王勃很丰满真实,既恃才傲物,又有专制权利面前的卑微与恐惧。在这个人物的塑造方面,您试图传递出哪些内容?

郑大圣:在君王面前,诗人与倡优无异。宫廷诗人,待诏,以文才邀宠;隶籍教坊司的歌姬舞伎,以色相货恩。他们原本就是同质的人,才华和容颜都是天赋。但天才的诗人们都认为自己真正才干是经济天下,要做宰相、帝王师。偏偏,诗人总有一颗狂放不羁、连他自己都不能节制的心灵,于是悲剧发生了。这是我对中国古代文人的基本认识。

仕途失意的诗人往往在内心深处分裂成为两个人:一个幽怨女子,一个渔樵隐士。诗人们拟代这两种第一人称写下了大量的诗篇,都是在用理想化人格自我抚慰。在《王勃之死》里,就是“落霞女”和“秋水翁”,他们都是王勃内在世界的向外投射。

许金晶:《王勃之死》把王勃名篇《滕王阁序》里写到的落霞实在化,转变为一位温柔可爱的女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剧情安排?

郑大圣:将“落霞”与“秋水”拟人化,是构思剧本的初始。一个变成韶龄女子,是被贬出宫廷的舞伎;一个化身渔翁,是江湖间飘荡的逸民。电影必须是视像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得能让人看见,但不是靠空镜头,空镜头再美也不管用。还是得人物。

史籍里对王勃的记载太不具体,也不一致,且颇多疑点。反正只是借用一个名叫王勃的诗人身份做发挥,就不管那许多了。我是当公路片拍的。

————— 中国独立电影访谈录

嗯。。。空镜头再美也不管用?我反对!

  《王勃之死》观后感(八):死亡——一个美丽而残忍的过程

看了五遍,成功安利四位好友,一定要说点什么纪念一下。 以往只觉得瞎眼,现在看来,初唐的每一位诗人都有影片中王勃的影子。 影片名为“王勃之死”,而死亡却只是一个略嫌仓促的结局,配角们匆匆而来,又匆匆离去,独留王勃一人沉默地面对南海。犹记他对秋水翁说,听闻海水是咸而腥的,像血一样。言语之间,眉目里半是惧怕,半是向往,一如他半死半生的精神状态。 而他之前也对杜镜说了,王勃已经是个活死人。 所以死亡其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生命的意义不断离他而去的过程,而这正是离开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的配角们所要表现的。他们都是王勃性格的一个侧面,也就是组成他的灵魂的所有部分,他们的依次离去就是王勃的灵魂逐渐从肉体中剥离开来,最终剩下的那个面对南海的模糊背影,不过是一具行尸走肉。 沛王代表了君王的赏识,杜镜代表了建功立业的追求,他们串起了影片的前半段——命运的玩笑。王勃只当沛王是贤君,愿作骏马供其驱驰,而对方却视他为倡优。殊不知在太平盛世里,骏马只是供玩乐之用,从来不曾驰骋沙场。因而他虽然文才天赐,却无法写出足以传世的文章,只能在藩王幕府中写下游戏之作。轻薄为文从来不是王勃的过错,命运却执意要他承担游戏文辞的后果,将他的尊严反复践踏。他想要建功立业,却最终下狱累及亲友。难以想象身陷囹圄的王勃,是怎样听着狱卒的霍霍磨刀之声捱过一个又一个昏暗的日夜,以至于他崩溃自弃,认为自己不过是上天假借的一支笔而已,不仅与功业无缘,而且只能装扮弄臣粉饰盛世,大唐不需要他,他拒绝好友杜镜的营救,等待着上天随时把他收回去。他不愿向天子摇尾乞怜,却被英王肆意折辱。英王生生剥去了他仅剩的自尊,王勃被迫身披羽毛头戴鸡冠与斗鸡相对,一旁高声念诵的正是他所作的斗鸡檄文。他不堪侮辱想要一死了之,却本能地畏惧刑场上染满鲜血的屠刀。好在杜镜极力维护着他的尊严,放起了一只美人风筝为他送行,他在好友的宽慰下重拾勇气,做好了赴死的准备,却等来了一道不允许他的人生就此落幕的旨意。获释的王勃若有所失,他沉醉在酒肆中一个无人的角落,怀抱着纸美人,不见长安的无尽繁华。他和好友从此天各一方永无相见之日,却只能故作洒脱写下豪迈之语,诗句留在了杜镜的红袍之上,诗心却与功名心一道,伴随着杜镜的离去,消失在长亭的风中。至此,王勃从红衣到缁衣再到白衣,他送别了红衣的杜镜,也是送别了意气风发的自己。入世之心自此消失无迹,王勃的人生,于功名上再无可能。 秋水翁代表的是隐逸生活,落霞则是诗人的自由心灵,他们构成了影片的后半段——徒劳地反抗。初唐诗人的诗歌,大多一半应制之作一半隐逸之思,后者正是对前者的无声反抗,他们不愿放弃功名前途,也不愿一生作为君王装点太平的工具,唯有想象中的隐逸一途能够令自身周全。影片将王勃的这种心思具象化为秋水翁与落霞两个荧屏形象,秋水翁虽然不能宽慰开解失意的王勃,却能随时随地用简单的话语堵住他的抱怨。秋水翁是自在而洒脱的,王勃虽然总是被他噎住,但控制不住总是和他一起喝酒聊天,可见王勃对隐逸生活怀有无限的向往,然而他心里顾虑太多,始终不能融入秋水翁的思维和语言,故而越是接近越是疏离。而落霞是真正的王勃,是他的一颗诗心和自由之心,小屋临水,柳枝系花,一袭白色衣衫,微笑着肆意抛洒火红的纸花。但是王勃无法面对落霞,因为那首《铜雀伎》葬送了这个温婉多情的女子的一生,二人相互思慕,却始终若即若离。这象征着王勃无法面对真实的自己,《铜雀伎》是失意抒怀,写的是有功名之心的王勃,却不是单纯诗意向往自由的王勃。被功名心支配的王勃为博取君王垂顾不惜游戏为文,以至于世人皆道王勃一介狂徒,却无人知晓他细腻温柔的内心,这样的行为也在无形中伤害消磨着他自由的灵魂。王勃挽救落霞的生命,正是挽救自己日渐磨蚀的心灵。然而讽刺的是,这一切还是要通过应制属文来达到,故而《滕王阁序》写得愈美,愈是偏离了王勃的初衷。“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终有那句点睛之笔是为自己的自由灵魂而作,但这令江山无价的佳句却仍旧不是出于单纯抒写性灵的诗篇。王勃最终还是妥协了,他的妥协就意味着落霞的永远逝去。妙笔仍然能够生花,却无法挽救内心诗情。既然诗心已逝,归隐也是无用,王勃只有辞别秋水翁,独自踏上没有尽头的征程。 曹夫人代表的则是死亡。她如影随形,从狱中到刑场再到放逐之路,冷冽的锋刃如鬼魅般纠缠不休。然而最终她也没有下手杀死王勃,在听闻曹达是自尽而死的消息后无奈离去。王勃何其可悲,雄心远去,诗心消逝,他凄然焚烧着杜镜所赠纸美人和落霞遗留的纸花,等待死亡的降临,可是死亡似乎也对心如死灰的王勃不屑一顾。自此,天地间唯有王勃一人,而王勃也已经成为了一具空荡荡的躯壳,他只能黯然蹈水,投身如血般腥咸的南海,平静地独自消失,没有人看到他的来去,就像天地间从来都不曾出现过一个王勃那样。 影片中最喜欢的部分莫过于穿插的幻境。先是王勃的白衣之上飘出了墨色花朵,这是他向沛王讲述的故事,彼时的王勃自信而骄傲,坚信自己天纵英才,前途无限。后来花朵渐渐消失,是王勃对御用文人身份的抗拒,他拒绝只是活在文章天才的阴影之下。远赴滕王阁的前一夜,墨色花朵终于消失殆尽,他惶恐,却不得不赶赴滕王阁作文,只为挽救落霞的生命。当王勃在滕王阁中绞尽脑汁求而不得的时候,秋水翁送来的半支断笔令他重现自信的微笑,此时虽然没有了天赐墨花,王勃却能够收放自如。然而这只是应制的自如,自由而真实的王勃已经逝去,再也无法挽回。这些幻境唯美之至,同时也残忍至极。 之前印象中的王勃,就是教科书里的一诗一序,直至三年前偶然看到《别薛华》,一年前又因为写论文翻了一遍王勃的诗,才发觉他是一个如此敏感而温柔的人。正如“三吏”、“三别”不是完整的杜少陵那样,《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也不是活生生的王子安。 而影片中的王勃,真的很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