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电视台风云》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电视台风云》经典观后感10篇

2017-11-17 21:01: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电视台风云》经典观后感10篇

  《电视台风云》是一部由西德尼·吕美特执导,费·唐纳薇 / 威廉·霍尔登 / 彼得·芬奇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电视台风云》观后感(一):一部讲述现实也讲人们心理的仍适合目前生活的电影

我们只看电视网络也单纯相信了它们,我们忽视了现实只相信新闻或权威者告诉我们的,我们只想呆在自己世界,我们容易被鼓动、去跟随却忘记去思考,也没有人告诉我们如何思考。我们害怕事业,我们想要有精神领袖,我们想要有人告诉我们去做什么怎么做,我们不想要不稳定的生活,我们想要听到好消息或别人的坏但无害自己的消息,我们喜欢别人说我们喜欢听的、我们认为的、我们不敢说但敢想且想做的而不是事实。我们龟缩在小世界,等待别人出头,随时等着附和,期待别人的笑话而往往自己已深陷在戏中。
 
众多事情虽然复杂但本质没有区别,犹记下属向戴安娜汇报电视剧剧情梗概时:讲法学院的角色有一个顽固又仁慈的前任最高法官、一个医生、一个漂亮的女研究生和当地一个才华横溢但有时投机取巧的检察官;讲女警的角色包括一个仁慈又顽固总是被局长施以重压的副警官、一个强悍酗酒认为女人就该老老实实呆在厨房的侦探、一个聪明漂亮的反对女权的年轻女警;讲调查记者的有一个顽固又仁慈主编……似乎习惯性的,头儿一般是顽固的,但也是仁慈的只要不是大boss,不然主角怎么施展手脚,顽固是为了衬托主角还有让主角去改造。角色间的冲突至妥协融合还有融合的多少就是剧情。没有不同。
 
生活的压力,或者是因为如影片中的戴安娜-我们是看电视、网络长大的一代,以为现实就像电视里演的那样,或者说,从电视里了解现实生活,把现实当成电视。(顿时有浓浓的yy气息)丧失了感受、表达情感能力。在真实与构造的世界间困惑逃避,追寻,又心生怯意以尖锐话语或冷漠或不在意去伤害别人让别人离开,活在自己的小世界,不愿离开。内心里抗拒改变,表面有时会接受但最终还是不愿改变。
  
信仰让人心安理得。影片中的霍华德认为有声音让他说,后来被boss杰森洗脑以此为信仰继续说,不管怎么样,他心安理得,(虽然疯了),他讲了事实讲出人民的声音,至少他活得坚定认为自己是对的而不茫然颓废浪费。在某些方面也启发了别人。当然这也让我不由得想到《格列佛游记》,作者借主人公格列佛之口讽刺现实最后也把主人公作为讽刺的对象。那么霍华德的塑造是否也是如此就见仁见智了,我觉得有相似。导演或编剧借霍华德之口指出我们已经疯了再也受不了这样下去了;经济萧条;通货膨胀;食物不适合吃;暴力事件频发而人们由开始的愤怒到后来的习以为常;人们应该行动;而最后霍华德的看到了上帝并为商业交易宣传无疑是与前面言行不一致。话说杰森对商业的定位其实也有合理性,目前世界确实从经济方面已经是一个生态系统,循环、适者生存,经济全球化使跨国公司更便利地获取利益。
虽然时代一直变,观念一直改,但人们的心理是很难改的,从远古就养成的本能行为深深扎根于人类的理智中。在生活环境和时代背景双手的推动下,本能行为或多或少地表现出来,所以我们面对事情的做法往往大同小异,用“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形容也不为过。

  《电视台风云》观后感(二):透过电影看电视

电视和电影早年是一对水火不容的冤家,电视刚兴起的上世纪五十年代,电影经历了诞生以来最严重的挑战,不过电影没有被杀死,反而进化出宽银幕、3D等新技能,获得了涅槃重生。时过境迁,当年的对手,变成了新媒体面前相互扶持的难兄难弟;两个圈子的主创互相跨界更是数见不鲜。现在最贵的电影预告片是超级碗中插播的广告,而电视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银幕大咖,精良的制作越来越像电影看齐。
而作为曾经的老大哥、后来的竞争对手和现在的亲密战友,电影对电视的心态比较复杂,既能在《电视台风云》这样的电影中体会对方的无奈,也少不了《王牌播音员》中的戏谑和调侃,不过最终都能归为《早间主播》里甜腻的励志戏码。电视由早年庸俗乏味的代名词,渐渐获得了公正的对待,而曾经的黑锅,自然有层出不穷的新媒体替它去背。
虽然同样有着大众属性,但作者化程度更高的电影,总忍不住在电视面前秀优越感,在电影当中:电视的观众都像《楚门的世界》里一样盲从麻木,电视的主创都像《机智问答》里一样利欲熏心,连有线电视修理工都逃不过,也能在一部同名电影里化身变态,让人噩梦连连。至于电视的各种节目形式更是纷纷中枪,新闻、脱口秀、综艺节目统统跑不了,而真人秀更是成为口诛笔伐的终极标靶。
不过在正经八板的剧情片里,电视也可以是伸张正义的业界良心,在《惊爆内幕》里,大无畏的记者为了揭穿吸烟有害的黑幕,置生死于度外;在《中国综合症》里,年轻有为的女主播也甘愿牺牲一切,将核泄漏的风险公之于众。不过许多时候人微言轻,满腔抱负只能化作一声长叹。
如今大部分电影明星都有着出演电视剧的经历,不过电视更像他们的练兵场和养老院,初出茅庐的时候接演电视剧赚得人气,再转战大银幕化身高帅富;而当年事已高或者事业遭遇瓶颈时,又可以退守小荧屏,运气好的能借着热门节目东山再起,不然的话也能靠电影圈的资本,混几年养老钱。
不过如今的电影和电视前所未有的团结,因为这两个老家伙都面对着奈飞、亚马逊这样的巨头挑战。北美一次又一次的数据显示,大家开电视的时间并没少,但看得却不是有线或者公共电视台,而是奈飞的付费点播。现在这些巨无霸更开始试水拍电影,挑战了电影圈传统的盈利模式。
迎难而上争取下一次复兴,还是装聋作哑沉默中消亡,电影和电视也许该快些给出答案了。

  《电视台风云》观后感(三):《电视台风云》:苦逼时代中失控的癫狂呐喊 三个奧斯卡表演奖收入麾下

    《电视台风云》是一部反映电视行业的电影,影片深刻地对电视新闻的经济利益和幕后强权的政治控制进行了揭露和嘲讽,影片由好莱坞导演西德尼·吕美特执导,作为一个电视行业出身的元老,西德尼·呂美特在影片中虽然是以电视业作为讽刺对象,但其更大的主题则是反映媒体的虚伪和经济利益驱使下的伪新闻,全片人物设置极具代表性,节奏紧凑,剧情极佳,而且依然是他擅长的室内剧形式,影片在特定的情境中,巧妙地设计了人物的矛盾冲突,并以气势逼人的故事张力,为我们袒露了一群电视人的内心世界和生存压力。这是一部充满了戏谑口吻的严肃喜剧电影。电影讲述了美国联合广播公司(UBS)《无线新闻》节目的王牌主播霍华德·比尔的一次疯狂性举动——说自己要在电视上自杀,从而引发的一系列事件,最终霍华德·比尔成为第一个因为收视率低而惨遭杀害的主播的故事。
     电影在这条主线的基础上,加入了UBS富有野心的年轻女制片人戴安娜·克里斯特森制作的新节目以及她和霍华德·比尔的老友、前新闻部主管麦克斯·舒马赫之间的感情两条辅助线。通过这样三个活跃在电视节目一线工作者的塑造,影片将电视机前的普罗大众和电视网高层的行政人员及股东串联起来,向观影者揭露了电视制作者的不择手段,幕后财团厚颜无耻的丑态,以及这些对电视产业本身以及电视对国民生活造成的深远影响。一向擅长人物和场面控制的西德尼·吕美特凭借《电视台风云》再次展现了作为一个以镜头进行社会批判的艺术家的独特视角和过人才华。观看《电视台风云》是一个比较考验人的过程,一面要费力消化大量台词,一面又沉醉在演员们近乎于癫狂的表演中。这部电影看完后不会有那种一下子就拍桌子叫好的快感,而是在回味琢磨了一段时间后,坚定地给它贴上经典佳片的标签。
     电影开始霍华德·比尔是一个即将被开除的新闻主持人,因为心中愤懑和酗酒原因在节目中说自己要在告别节目中自杀,引来满城关注。清醒下来的霍华德·比尔没有在节目中自杀,反而发表了一通愤世嫉俗的言论,时值美国大萧条,电视台高层对此大为光火,可这一通泄愤言论深得民心,霍华德·比尔的节目收视率重新高升。霍华德·比尔在一个夜晚自言自语,仿佛是在与上帝对话,继而在节目中大为癫狂的发表言论,再次爆红,电视台利用这点制作了新节目,不断地利用霍华德·比尔的疯癫,直至事态失控……其实霍华德·比尔是第一个在这种电视模式中陷入疯狂的人,作为一个曾经高收视率的主持人,面对职业低谷、功利无情的电视台和衰败世道的多重夹击下,他崩溃了。他像是得到了上帝旨意一般将心中对世道的不满宣泄出来,他的犀利言论得到了同样压抑不堪的民众的拥戴。似乎疯子一向都掌握着真理,那些疯言疯语直捣社会弊端,其实他们是最清醒的人,也正因如此,当霍华德·比尔意识到无论如何呐喊,依旧得不到回应和改观,社会已经腐化的无可救药时,他的激烈言论带上了浓浓的悲观绝望情绪,可又有几个人愿意承认现实无路可走?于是一个清醒的疯子,路走到了尽头。
     相比于彼得·芬奇去世后问鼎影帝的角色霍华德·比尔,威廉·霍尔登饰演的麦克斯·舒马赫,这个人物看得清形势但不尝试去改变,他就是想安稳的度世,他不会像电视机前的愚民们沉醉于虚构世界,也没有野心像霍华德·比尔那样成为上帝的代言人针砭时事。是丢了工作,但自己这把年纪了也没必要斗争什么了,留着一条命多过几天日子更重要。所以他说霍华德·比尔是个疯子,却在他落魄无家可归的时候收留照顾他;他跟老婆摊牌爱上了戴安娜·克里斯特森,他也清楚戴安娜·克里斯特森爱上的并不是他这个人,而是与中年男人相恋这个剧情的“剧本”,可还是决定和她在一起;最后和戴安娜·克里斯特森分手也是这样,他虽然请求她爱他,可心里明白这已经是不可能的了。他只要还能感受到快乐痛苦和爱,就说明他还没疯,他还能在这个苦逼的时代里明哲保身,全身而退。
虽然麦克斯·舒马赫不算功成名就,他安于现状的活着,卑微怯懦,也过的潇洒。这也应该是大多数的人的活法,就算不满,也不得不顺着这个时代的毛。
     麦克斯·舒马赫说戴安娜·克里斯特森是“电视的化身,对痛苦漠不关心,对快乐感觉迟钝”,这是看电视长大的一代,所有的价值观都从电视里汲取,作为节目制作人的戴安娜·克里斯特森,脑子里只有收视率开机率这种东西,甚至约会吃饭做爱时口里不是绵绵情话,都是对节目的规划,是这些东西让她着迷让她深爱让她高潮。跟生意人的高管比起来,她是臣服于电视节目的一个机器。找来那些革命党人不是为了宣传政治理论,而是利用他们本身的争议性去博收视率,她完全没有正义感,做这些事情无非要证明自己是个成功的制作人。所以最后因为收视率的原因跟高层合谋谋杀霍华德·比尔时,她冷漠坚定的像块石头。 没错,霍华德·比尔在节目直播中被射杀,只是因为他的收视率一降再降。没有过多的铺垫和废话,甫一出场,没容他多说一句话,就被乱枪射死。而这血淋淋的一幕不过是作为众多电视节目中的一档播出,态度平缓的就像在直播杀一只鸡,跟其他时段的广告混在一起,又会有多少人在意,两三天后可能都没有人再记起这样一出直播的杀人事件,不会有人追究,大家还有新的电视节目要看。
      影片的另一层思考是针对新闻的。什么是新闻?如果戴安娜·克里斯特森的恐怖分子新闻,枪击主播新闻算是新闻?那么新闻的正义何在?如果新闻是可以被制造的,那么新闻的意义何在?在财团利益控制下的新闻机构,是否存在着真正的言论自由和新闻正义?电视新闻是否存在一个相对正确的发展方向?西德尼·吕美特很敏锐地觉察到,新闻行业存在着巨大的社会影响力,而这种影响力如果不加控制便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个人野心和私利在其中很可能造成危害,而有良知的新闻工作者便要在这样一种道德焦虑中不断地反思新闻的意义和价值。 除了对电视本身带来的意义的思考,对电视节目制作与成功我有了一些新的理解:电视节目的制作,并不是完全按照商业运作的模式,按照理性的诉求来进行的,其间同样参杂了不确定性。比如主持人自己独特的风格,一时无法抑制的情绪波动或疾病,像霍华德·比尔一样,可以导致他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而负责人也可能因一时的意气用事,放宽了把关,比如麦克斯·舒马赫不顾上层的责难将霍华德·比尔的节目播完。
     这些意外之事,最终却促成了节目收视率的提高,并创造了一种新的成功的节目模式。在哈克特接手之后,一期指向老板的评论却因老板对霍华德·比尔的个人期望,没有宣判死刑,而是走入了乏味的节目衰退期,并且因老板的个人喜好无法扭转。这些意想不到的因素,影响着电视节目的制作与收益,纯粹的电视制作理论无法解决这些问题。电视人、新闻人,可以说是一个光辉的职业,可是在它的背后我们看到了歇斯底里、看到了万般丑陋。为了提高收视率,不惜丑化自身形象,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当霍华德·比尔愤世嫉俗的言语激起观众的收视欲望,表达了“我已经疯了,再也受不了这样下去了。”的真切感受时,戴安娜·克里斯特森高兴得扔掉电话:“靠,我们挖到宝了。”他们的疯狂达到了高潮。她不顾霍华德·比尔的好友麦克斯·舒马赫的劝告:“他(霍华德·比尔)精神不正常,他对他自己不负责任,他需要照料和治疗。”她的宗旨是:能赚钱才是最重要的。没有人性的制片人为赚钱不惜一切代价,彻底疯狂的比厄为了金钱丢失了尊严。貌似神圣的职业,真的就如哈克特所说的:“我们不是什么名门望族,我们就是个青楼妓院。”为了解决老板对节目的控制,制作组做出了惊人的决定,给电影一个讽刺的结局——一场直播的暗杀。霍华德·比尔成为了制作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牺牲品。电影的最后旁白 “这就是霍华德·比尔的故事,第一个因为收视率低而惨遭杀害的案例”,印证了这是一个带有寓言性质的电影。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更多的不确定性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将制片人的难题化解。
     回想一下,影片从由四个电视屏幕组成的电视墙开始,逐渐推向右下角的主播,开始讲述第一个因为收视率底而遭到暗杀的主播的案例。影片结束的时候依然定格在四个电视屏幕组成的电视墙上,从霍华德·比尔遭到枪击的现场逐渐转到海浪拍石的镜头和由两个小孩主演的广告。四台电视机组成的电视墙,就是影片选择的载体——一张谁也无法挣脱的网。电视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实质也是人们以为生活世界的“真实面目”。我们看到,这张网里,有霍华德·比尔的死,有儿童产品的广告,有旅游风景,也有战争新闻。生活被解构成一个个虚幻的符号,在这样一个躲猫猫的世界里,一个霍华德·比尔走了,新的一个又会来,被捧红,而后衰落被废弃。但电视将一如既往的播出,不管是谁来播,甚至不管播什么。正如圣经里说的“一代来了一代又去了,太阳照常升起”,而这,才是影片最终要告诉我们的真相。《电视台风云》的最后反思针对电视本身。既然电视人并非完美的人,而这些不完美的人又以不完美的行为控制着电视,比如将赤裸裸的暴力引入电视,甚至利用电视(片中的UBS总裁杰森,便成功地利用了精神脆弱的霍华德·比尔解决了公司的政治困境),那么电视究竟是个什么东西?片中有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讽刺场面,比如疯子霍华德·比尔倡议大家站在窗前呐喊,结果全美国都跑到窗前去呐喊,他让大家发电报给白宫,次日白宫就真的收到了几百万张电报——电视的巨大煽动性令人震惊。霍华德·比尔的疯狂直播如果继续下去,会不会在全美成为一种疯癫的邪教?这也许是笑谈,但却不能一笑了之,它是西德尼·吕美特对电视可能造成的舆论妖魔化的一次及时提醒。作为一种强势媒体,电视的影响力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特别是在当代社会,特别是在网络出现之前的20世纪70年代,它具有强大的思想引导力,它可以左右言论,也就可以颠倒是非黑白,尤其直播,可以立刻和观众互动,那么它可能造成的破坏也就尤其严重了——这方面,它的能量实在远远大于电影。那么由谁来控制电视呢?政党?财团?凡此种种都是利益集团,不可能不通过电视渗透他们的思想和权威,那么谁来监督他们呢?
     西德尼·吕美特无愧于“社会良心的标尺”的称号,他用他的镜头戳穿了那些掌镜人们的丑恶嘴脸,他从不畏惧,从没有多余的镜头。开场是多画面的杂乱镜头,那里的霍华德·比尔是活着的失败者,结尾时也是用多画面,霍华德·比尔还是一个失败者,不过他已经死了。谁都想在苦逼的时代里呐喊,可谁又能保证自己能顺利发声,能安存于世。无论电视里的世界有多精彩,那始终是虚构的,可以借鉴,不敢沉迷。《电视台风云》另一大亮点就是演员,本片有三帝一后,可以和著名的《教父》(1972)阵容相比美,影片在当年奥斯卡上获得了最佳影片、导演等多项提名,其中最佳男主角获得了两个提名,最后彼得·芬奇获得了最佳男主角奖、费·唐纳薇获最佳女主角奖、比阿特丽斯·斯特雷特获最佳女配角奖,它成为奥斯卡历史上第二部获得3项表演奖的影片,第一部是1951年的《欲望号街车》。这部电影也是演员的盛会,每个人都献出了最大的力量,它用《欲望号街车》之后的3个奥斯卡表演奖项证明了自己的伟大。导演西德尼·吕美特向来擅长人物和场面控制,充满戏剧张力的《十二怒汉12 》(1957)是其早期最精彩的代表作,而这部拍摄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的《电视台风云》,则把矛头指向了曾对美国电影产业造成巨大冲击(毁灭性打击)的电视产业,然而西德尼·吕美特此举并非电影人对电视人的一次恶意报复。
     虽然整部影片不乏对电视制作者的不择手段,幕后财团厚颜无耻的丑态的夸张和嘲讽,但在整体上,它对电视产业本身以及电视对国民生活造成的深远影响等等所作的严肃思考,依然体现了西德尼·吕美特作为一个以镜头进行社会批判的艺术家的独特视角和过人才华。费·唐纳薇高傲狂野的特性,把《电视台风云》中那个为追求收视率而不择手段的电台节目部制片人黛安娜演绎得形神合一,于是我们在银幕上看到了费·唐纳薇历年来最精彩地一次演出。此片为费·唐纳薇得了一座奥斯卡最佳女主角金像奖。她坚韧、冷漠、高傲的气质很适合出演女强人,而她在荧幕上精湛强势的表演,也常常令人感觉这就是费·唐纳薇的本色。最后,引用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的一句话作为结束语,“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告诉我们,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这部影片拍摄于上个世纪70年代,确实有一定的前瞻性,因为至今我们仍被资本和技术这张网圈着。在对媒介环境学有所了解后再去看《电视台风云》,尤能体会那警示意味后面的人文关怀。顶着媒介决定论者的帽子,其实强调的只是世人忽略的偏向而已,不是一种判断而是一种源于内心对乌托邦的希冀。诚愿我们都能在资本与技术的入侵面前多一份警惕。

  《电视台风云》观后感(四):【174】《电视台风云》——鲸鱼推荐872部好电影

用生命炒作
《电视台风云》 Network 年代:1976年 / 国家:美国 / 导演:西德尼·吕美特 / 主演:费·唐娜薇、威廉·霍尔登、彼得·芬奇
     电视人最痛恨的就是“唯收视率论”——绩效和奖金却总跟收视率挂钩。为了摸索观众的欣赏口味,电视人也是绞尽脑汁,可是收效却往往变成了“迎合”大众,所以你才会在电视里看到很多造假、炒作、猎奇和胡闹的节目。作为20世纪新兴的娱乐媒介,电视的出现严重威胁了电影的地位,曾在电视台就职过的吕美特,通过《电视台风云》狠狠讽刺了一下电视圈乱象——应该是他的亲身经历吧!
     这部电影表现的就是UBS电视台,为了追求高收视率,所做的各种疯癫事。原本就要退休的主播霍华德,先是在节目里扬言将会直播自己自杀,后来又满口脏话、大发戾气,这下子收视率一下子走高。电视台领导遂临时决定,专门为他开一档说脏话的节目。这件怪事的始作俑者电视制作人戴安娜,她是一个典型的收视至上的幕后工作者,但凡能吸引眼球的事情,她都敢搬上电视。比如她就跟一个恐怖组织合作,把他们抢劫是拍摄的视频放在节目里播出,就算FBI来调查,他们也无所顾忌。然而,他们这么做终究是玩火自焚,当口无遮拦的霍华德在节目中大爆UBS的内幕,才让戴安娜感到不安,于是她竟然还要以此进行前所未见的终极炒作:让恐怖组织在直播进行中杀死霍华德!就这样,“媒体暴力”被电视台自家人完美诠释了。《电视台风云》的剧本被美国编剧公会评为最佳剧本的第八名,可见其情节设计水准之高。它不但涉及当时的媒介底线问题,也对现在的媒体从业人员有警示作用。
亮点
   第53分钟,霍华德在电视上再次大放厥词:“每个人都怕失业,一块钱就像过去的五分钱,银行都完蛋了,售货员带着枪站柜台,满街都是朋克。没有人知道能做些什么,这种生活似乎看不到头。我们知道空气不适宜呼吸,也知道我们的食物不适宜吃……我只知道首先你们得疯掉。”但是这一次他的话格外有煽动力,因为这些就是处于70年代经济危机中的美国真实写照,他说出了美国民众想说又不敢说的话,直至癫狂,而这一夜也因为他的演讲而变得不平凡起来。

  《电视台风云》观后感(五):电视台“疯”“云”

《电视台风云》一部制作严谨,主题严肃的电影。电影的结尾,片头四部电视同时放映节目的镜头再次出现,“比厄被谋杀”的新闻和其它广告一起被不间断地播出着,一个隐藏着巨大阴谋的谋杀就这样变成了供数万民众“打发无聊时间”的消遣,电视行业的下流与污浊在片尾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放大。
这是一部严谨的电影,它主题严肃,涉及内容广泛,从电视行业出发探讨了国计民生等一系列问题。进而对电视行业尔虞我诈,唯利是图的丑恶形象进行了赤裸裸地揭露。没想到看似简单有趣的电视节目的背后却隐藏着这么多的恩怨纠葛,丑恶阴谋。
电影从始至终没有任何配乐,唯有那单调的节目前奏和片尾曲,没有了伴奏就意味着没有了氛围营造,没有了情绪引导,所有的一切都需要观众自己去感受。这不免让影片有些乏味,但这或许正是导演严谨态度的体现,他只是想将电视行业最真实的状态呈现给观众,以第三人称的视角让观众自己去感受影片所要表达的严肃主题。
严谨的风格,严肃的主题,却用了一个有些疯狂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故事来展现这一切。严肃的新闻节目变成了畅所欲言的脱口秀,发疯的“比厄”却成了大众拥戴的偶像。在这个有些离奇的故事里面,包含的是导演多么辛辣的讽刺啊!
在通信越来越发达的年代,电视逐渐成为主导大众舆论的主体。然而对利益的贪图却操纵着电视从业者的良心,这不得不让人担忧!

  《电视台风云》观后感(六):普遍人性,宣传媒介,无情资本的的复杂博弈

听说俄罗斯有位伟大的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著作《罪与罚》深刻描写人性。虽然我没看过,但是《电视台风云》,却完全称得上深刻描述的人性,电视这一新型媒介,资本的伟大魔力三者与极度富有暗喻性的剧情台词结合而成,可看性颇足的伟大电影电影。
接下来,我将具体从这三者来分析。人性的体现,主要通过观众来呈现。更具体来说,主要由新闻频道前主管这一旁观者来承担。透过他的视角,整个比尔秀的来龙去脉讲述的一清二楚。第一次比尔喝醉时,在节目上扬言自杀,节目收视率飙升。而当疯狂持续时,收视率却节节下降,民众爱看热闹,喜新厌旧展露无遗。而当比尔一夜顿悟,开始神神叨叨讲述不可知论时,民众纷涌而至,群体性狂热不可避免。最后当比尔接受资本大鳄教训,在节目中开始展露民主的衰弱,新时代人类的异化时,大众也就离他远去了。一旦陷入群体性狂热,乌合之众化不可避免。偏偏在这个阅读率极低的时代,这种现象不可避免。
电视这一媒介,借前主管比喻现任女主管为电视这一现实载体,被讽刺的淋漓尽至。电视仿佛慢性癌症,无情的将人们一步步的培养成不知理性,在娱乐至死的氛围中逐渐滑向深渊的蠢物。它又是妓院,展示的恰恰是民众心中所趋向性的东西。色情,暴力,暗杀,猎奇。你让它跳舞它就陪你跳舞,你让它唱歌它就给你唱歌。所以到底是观众选择了电视的播放内容,还是电视的播放内容决定了你之所以为你呢?
最为可怕的是资本,在董事会大厅里,资本大鳄一番淋漓尽致的另类资本全球论,将资本家性质展现的入木三分。资本家眼里,没有国家,没有对错,没有民主,乃至目无法制,只有永远的利益流动。“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有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因为这,结尾的那场为了收视率,本质上更是为了资本的集体谋杀,显得那么顺理成章。对应当下,不免心有戚戚然忽?
曾经出演过好莱坞黄金时代作品《日落大道 》《战地军魂》《龙凤配》的威廉·霍尔登,在1973年的这部《电视台风云》中扮演了一位老态龙钟,有心无力的老年中产阶级形象,代表着的是诚实正直堕胎问题黑人问题上等的老派道德观落幕,可能也是好莱坞黄金时代的余音回想。在越南战争,水门事件,黑人维权抗争中洗礼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他们更欣赏的是《毕业生》》《逍遥骑士》《午夜牛郎》《雌雄大盗》《稻草狗》这类美国新浪潮电影吧。
本以为是一部俗套的讲肮脏的媒体幕后的故事,结果深刻的人性刻画,对电视媒体入木三分的讽刺,对资本本质赤裸裸的揭露,对未来世界人的异化这一主题的探讨,极度富有暗示性而深度立体可供挖掘的人物和台词,真是对导演和剧本佩服的五体投地。只恨豆瓣没有十星,这部片子已经列入我的top10之列,期待再次的观影体验。

  《电视台风云》观后感(七):歇斯底里的“电视人”

   作为唯一两部获得三项奥斯卡表演性奖项的电影之一,首先不得不说,整部电影的表演堪称精湛出色的表演不仅是演员的投入,更是在营造一种代入感,形成所谓入戏的感觉。整部戏的表演在表现不同的社会角色时的层次感非常强,观众不仅能从人物当时的表现感受彼时人物所处环境和语境的气氛,更重要的是能从更深层次地表现出由于媒体环境和公众普遍认知带来的价值观对人物性格的塑造。
有人说,能看懂一部经典的电影,就看懂了一个时代。诚然,能反映时代特点是一个艺术作品能否成为经典的先决条件。如何反映?用何种形式?就是考验一个电影的创作者水平的最好体现。真正的电影大师是评论家,更是预言家,而《电视台风云》选取的方式很简单,就是四个字:歇斯底里。
所有的人,一切的事,都在歇斯底里中交错。整部电影在歇斯底里的疯狂中有条不紊的进行,口若悬河的背后是一种癫狂的病态,当这种状态达到最高峰之后,即使时代的溃败和电影的成功。荒谬绝伦的利欲熏心,落荒而逃的隔岸观火,当世界被荧光屏框住之后,娱乐成为人性唯一寄托的时候,世界不过是一笔生意。就此来看,70年代和21世纪的唯一区别是,病态已成了常态。
    在所有的歇斯底里中,要评出一个歇斯底里之最,定是一心想成为金牌制作人的戴安娜莫属。对于戴安娜,她的情人麦克斯在和她分开的那段情节中对她的评价我认为十分中肯:“你很需要我,因为我是你接触的最后一个真实的人你是电视的化身,已经对痛苦漠不关心,对快乐感到迟钝,生活只剩下普通的碎石。战争、谋杀、死亡,对你来说就好像几瓶啤酒一样,每天的生活就像是一出漏洞百出的喜剧,你甚至把时间和空间的感觉都分散成片刻和瞬间重播...你已经疯了,戴安娜,疯到骨子里无药可救了。你接触的事物都会随你而消失...”这是看电视长大的一代,所有的价值观都从电视里汲取,作为节目制作人的戴安娜,脑子里只有收视率开机率这种东西,甚至约会吃饭时口里不是绵绵情话,都是对节目的规划,是这些东西让她着迷让她深爱让她兴奋。跟生意人的高管比起来,她是臣服于电视节目的一台机器。找来那些革命党人不是为了宣传政治理论,而是利用他们本身的争议性去博收视率,她完全没有正义感,做这些事情无非要证明自己是个成功的制作人。所以最后因为收视率的原因跟高层合谋谋杀霍华德时,她冷漠坚定的像块石头。
在传播学中,日本学者林雄二郎曾经在《信息化社会:硬件社会向软件社会的转变》中提出了一个“电视人”的概念。所谓“电视人”,指的是伴随着电视的普及而诞生和成长的一代,他们在电视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环境中长大,是注重感觉的“感觉人”,表现在行为方式上是“跟着感觉走”。同时他提出,由于收看电视是在背靠沙发,面向荧屏的狭小空间中进行的,这种封闭,缺乏现实社会互动的环境,使得他们当中的大多数养成了孤独、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社会责任感较弱。“电视人”概念的建立是在对“媒介依存症”的批评的基础上建立的,特点就包括沉湎媒介无法自拔,价值和行为选择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满足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等。从这些观点上看,《电视台风云》中的戴安娜显然是一个标准的“电视人”。
无独有偶,这种对于媒介依赖的研究放置于今天依然有重要的意义。有了“电视人”,就一定会有“电脑人”、“网络人”、“手机人”,《电视台风云》用犀利的讽刺不仅表现了当时美国社会的现实状况,更预言了未来人类对媒介依赖性过强产生的强大负面效应。在电视、互联网产业迅速膨胀的今天,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或多或少地发生了变化,我们开始相信并迷恋上了虚拟的世界,而这个世界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是现实生活中无法经历的感官刺激?还是一步步走向丧失自我的深渊?我们只能说媒介技术本身的属性是中性的,是没有对错之分的,媒介工具是人的创造物,重要的是人如何使用它,利用它来传播什么,达到什么样的社会目的。因此,从作为传播主体的人的自身改变,才是解决这种媒介依赖的治本之策

  《电视台风云》观后感(八):歇斯底里的“电视人”

   作为唯一两部获得三项奥斯卡表演性奖项的电影之一,首先不得不说,整部电影的表演堪称精湛出色的表演不仅是演员的投入,更是在营造一种代入感,形成所谓入戏的感觉。整部戏的表演在表现不同的社会角色时的层次感非常强,观众不仅能从人物当时的表现感受彼时人物所处环境和语境的气氛,更重要的是能从更深层次地表现出由于媒体环境和公众普遍认知带来的价值观对人物性格的塑造。
有人说,能看懂一部经典的电影,就看懂了一个时代。诚然,能反映时代特点是一个艺术作品能否成为经典的先决条件。如何反映?用何种形式?就是考验一个电影的创作者水平的最好体现。真正的电影大师是评论家,更是预言家,而《电视台风云》选取的方式很简单,就是四个字:歇斯底里。
所有的人,一切的事,都在歇斯底里中交错。整部电影在歇斯底里的疯狂中有条不紊的进行,口若悬河的背后是一种癫狂的病态,当这种状态达到最高峰之后,即使时代的溃败和电影的成功。荒谬绝伦的利欲熏心,落荒而逃的隔岸观火,当世界被荧光屏框住之后,娱乐成为人性唯一寄托的时候,世界不过是一笔生意。就此来看,70年代和21世纪的唯一区别是,病态已成了常态。
    在所有的歇斯底里中,要评出一个歇斯底里之最,定是一心想成为金牌制作人的戴安娜莫属。对于戴安娜,她的情人麦克斯在和她分开的那段情节中对她的评价我认为十分中肯:“你很需要我,因为我是你接触的最后一个真实的人你是电视的化身,已经对痛苦漠不关心,对快乐感到迟钝,生活只剩下普通的碎石。战争、谋杀、死亡,对你来说就好像几瓶啤酒一样,每天的生活就像是一出漏洞百出的喜剧,你甚至把时间和空间的感觉都分散成片刻和瞬间重播...你已经疯了,戴安娜,疯到骨子里无药可救了。你接触的事物都会随你而消失...”这是看电视长大的一代,所有的价值观都从电视里汲取,作为节目制作人的戴安娜,脑子里只有收视率开机率这种东西,甚至约会吃饭时口里不是绵绵情话,都是对节目的规划,是这些东西让她着迷让她深爱让她兴奋。跟生意人的高管比起来,她是臣服于电视节目的一台机器。找来那些革命党人不是为了宣传政治理论,而是利用他们本身的争议性去博收视率,她完全没有正义感,做这些事情无非要证明自己是个成功的制作人。所以最后因为收视率的原因跟高层合谋谋杀霍华德时,她冷漠坚定的像块石头。
在传播学中,日本学者林雄二郎曾经在《信息化社会:硬件社会向软件社会的转变》中提出了一个“电视人”的概念。所谓“电视人”,指的是伴随着电视的普及而诞生和成长的一代,他们在电视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环境中长大,是注重感觉的“感觉人”,表现在行为方式上是“跟着感觉走”。同时他提出,由于收看电视是在背靠沙发,面向荧屏的狭小空间中进行的,这种封闭,缺乏现实社会互动的环境,使得他们当中的大多数养成了孤独、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社会责任感较弱。“电视人”概念的建立是在对“媒介依存症”的批评的基础上建立的,特点就包括沉湎媒介无法自拔,价值和行为选择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满足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等。从这些观点上看,《电视台风云》中的戴安娜显然是一个标准的“电视人”。
无独有偶,这种对于媒介依赖的研究放置于今天依然有重要的意义。有了“电视人”,就一定会有“电脑人”、“网络人”、“手机人”,《电视台风云》用犀利的讽刺不仅表现了当时美国社会的现实状况,更预言了未来人类对媒介依赖性过强产生的强大负面效应。在电视、互联网产业迅速膨胀的今天,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或多或少地发生了变化,我们开始相信并迷恋上了虚拟的世界,而这个世界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是现实生活中无法经历的感官刺激?还是一步步走向丧失自我的深渊?我们只能说媒介技术本身的属性是中性的,是没有对错之分的,媒介工具是人的创造物,重要的是人如何使用它,利用它来传播什么,达到什么样的社会目的。因此,从作为传播主体的人的自身改变,才是解决这种媒介依赖的治本之策

  《电视台风云》观后感(九):One of the best satires of all time

It is really hard to make a satirical film because you need both a smart script from the screenwriters and a wonderful performance from the cast. Fortunately, this film "Network" achieves both. It is a ruthless and hilarious satire to the rating-driven news industry, and the satire remains relevant even forty years after the release of the film.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