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催眠医生》的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催眠医生》的观后感10篇

2017-11-25 21:31: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催眠医生》的观后感10篇

  《催眠医生》是一部由贾彦磊执导,杨舒枫 / 杨可 / 于京田主演的一部爱情 / 悬疑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催眠医生》观后感(一):《催眠医生》题材很新鲜的网络电影

近几年的搞笑电影大行其道,悬疑片成了非主流,只因吸金能力太弱了,想要找到好的悬疑片并不容易。最近,非常惊奇在网络平台发现了很多的悬疑电影,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催眠医生》就是难得的低成本好电影。
可能很多人会想,这电影成本这么低,能不能拍好。
成本确实是制约电影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导演很巧妙运用技巧,将观众带入情景中,不可自拔。
这是一部关于催眠医生的题材电影。很多观众和我一样,一开始以为男主是催眠医生,跟着剧情一直在疑惑这部剧想讲什么。因为以男主为催眠师为主要条件,这好像只是一部激情的爱情片。中间穿插一些小悬疑,女主梦见的奇怪人物,以及男主的反常行为。在男主前妻闺蜜的解释下,好像一切有了线索,最后才发现,我们和男主一起陷入催眠状态。
剧情的设置很新鲜,让人眼前一亮。
一部虽然不是很烧脑的电影,最后的结局是亮点,让整部电影连贯起来。导演好像还觉得不过瘾,在片尾加了一个小悬疑,最后才发现那个前妻的闺蜜有问题。也许男主从一开始就知道了,所以才在梦中有差不多的一个病人出现。
很值得表扬的作品,虽然受限于成本问题,不算精致,但是值得一看。

  《催眠医生》观后感(二):不容小觑的心理阴影

每个人都有心理阴影,只是程度轻重不同罢了,就像每个人都有病,有的不影响生活罢了。而当所有人都有病的时候,病也就不叫病,而是改头换面——亚健康,心理阴影却不能如此,毕竟严重阴影的后果不堪设想。轻则生活不顺,重则精神奔溃。
电影《催眠医生》很是烧脑,看完之后的我久久不能判断谁才是心理阴影最大的人,但可以肯定的是,男主方言必是一个活在阴影之中的可怜人。婚前痛失爱人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极大的冲击,更何况失去爱人有因可循,有人可恨呢?(虽然电影中方言杀人那段是假,但正如电影宣传时候所说“真真假假,看到的就一定是真的吗?”)
时间可以抚平创伤,可以消退过往的种种,但想从阴影中走出来需要的不仅仅是时间,更多的是阅历和不断的思考,而阅历和思考需要理性,让一个失魂落魄之人保持理性,无疑是登天之事。心理医生可以做的也仅仅是解开一时的心结,想根治,几乎成了天方夜谭
影片的最后,方言和前女友的闺蜜“走到”了一起,之所以加上引号,是因为这个结局对于方言而言不是走出阴影,而是进入另一个更大的阴影之中,未来的日子,还有很多噩梦等着他。
生活中存在阴影的人很多,但往往被忽略了,它就像病毒一样,躲在心底的某一角,直到某个时刻的画面同记忆中相匹配,阴影才被无情唤醒,开始诡异的人生之旅。为时过晚的悲剧时有发生,可节奏迅速的我们再次选择忽略,毕竟生活还有很多形式化的东西要过,还有看似更重要未来要来。
近年的影视题材越来越多涉及心理问题,这到底是社会重视,还是影视的卖点?希望两者都有吧,毕竟谁也不希望明天的日子充满阴霾。早春三月,带上自己的阴影,出去晒晒太阳,出去天空下告诉自己:一切都将会过去,执念应该早早放下。

  《催眠医生》观后感(三):那一抹狡黠的笑

看完电影《催眠医生》之后,心中的疑云久久挥之不去,不是因为女主太美,而是因为最后老板娘那一抹狡黠的笑意,将我游荡在外太空的心牢牢锁死,迫使我思考笑意背后的寒气逼人。
不得不说,电影《催眠医生》的剧情很成功,虽然比不上福尔摩斯,但是和柯南相比,还是难分高下的。本以为结局会是皆大欢喜,女主和男主快乐的生活在一起,但万万没想到的是,结尾处的自己,连车祸的是真是假都不得而知,只知道老板娘是个狠角色,催眠医生还太嫩。
催眠二字,早已耳熟能详,但效果如何,却不被世人所知,毕竟体验的人寥寥无几,作用兴许不大,否则早已广为流传,像房地产一般节节高。而电影的成功之处正在于此,开场就是伏笔,到最后还是伏笔(估计导演溺水了),一步步引导影迷们像真相的另一头,而悄然之间,却用一抹笑意打了几乎所有人的脸,灼热之感扑面而来
设想,车祸是假的,男主被催眠期间所发生的记忆之中的事全都是假的,意外、杀人全是老板娘所为,那,她的笑称得上是“死亡之花”。但,为何催眠之中会有老板娘的身影,那个杀了闺蜜的人真的是她妈,如果是,为何要在催眠中出现,这不就等于告诉医生真相了吗……太玄,太绕,太坑!或许,影视的最高境界就是画龙点睛吧,用一个表情传达所有,同时也击屏幕前的所有,而留下探讨的永远都将是一个谜题,也只能是一个谜。
一笑倾人城,二笑倾人国,想必,很有可能是真的,刚刚看完《三体》的自己,联系电影,才知道“天性生疑”到底说的是什么,为何宇宙公理看似简单,却奥秘无穷……

  《催眠医生》观后感(四):成本和电影

看了无数电影,却始终想不通,为何好莱坞土成渣的英雄片票房居高不下,而国产的优秀题材却无人问津。看完电影《心理医生》后的我再次思索起这个问题,姑且借此机会,谈谈我对成本和电影的看法。
院线级别的大制作,投资大得吓人,轻则几千万,多则几亿,而票房更是惊人,几亿,甚至几十亿,数字背后的道理众人都懂。可是,有谁想过剧情如何,题材几番,拯救世界、爱情无敌,烂大街的题材不断出现在电影院的巨大帷幕上,底下的人看的如痴如醉,却不知道那些早就是几十年前的汤底,如今只是加上花样罢了。而看惯了大制作的我们,一听到十几二十万的投资,自然就先入为主的认为必定烂,必定渣,可,我们却从未如此先入为主的看待过任何一部大片。
在物质化了的生活中,各行各业都跌入了怪圈——钱多的必定是好的,钱少的都是无关紧要的。青岛的小龙虾,不是一两天的高价,而土豪们却不亦乐乎,因为贵,未曾考虑到人工养殖的催生剂;LV的包包,不是一两年的天价,而贵妇们却毫不在乎,因为贵,未曾考虑到莆田制造的高水准……第一位数字后面的零似乎标榜着品质,似乎代替了一切言辞,电影亦被如此看待。
明星、明导、富商,走到了一起就是大片的代名词,但却少有人想起艺术来源于生活的古训,文艺复兴的人文情怀,启蒙运动的自由主义,都是生活的产物,而生活不是商场,更不是泡沫,是潜心多年的体验,是将心置于黄土地的决绝。
低成本的电影不是渣的代名词,而高成本也不意味着好。在艺术眼中,没有纸币的厚薄之分,只有用心与否之别。撒钱标榜的不是艺术,而是浮躁,生活中来去的才是真实,才是经典。电影《催眠医生》的成本还不够《美人鱼》的场地费,但催眠救人和人类自救却不分高下,至于习惯了喷洒之人,是体验不到艺术之光的。想起了千年前的一句话:看的见未来的人是有福的。而我想说:“看得见光的人才看的见未来”,希望屏幕前的你能够端坐,能够用心去品味一分一秒的艺术之光。

  《催眠医生》观后感(五):扑朔迷离的情节引人入胜

昨天看了一部最近炒得热热闹闹的网络电影《催眠医生》,总体感觉跟徐峥前些年演的《催眠大师》有点像,但是演员演技就天壤之别了。
不过不得不说,这类催眠类型的电影本来就比较少,导演演员诠释不到位也是常有的事,就连那些常拍的情感片也不见得就拍得十全十美。但是吸引力却很大,对催眠感兴趣的真的可以看看这两部,导演在某些细节处理上也挺细腻的,环节一环扣一环,一不小心就会掉入导演的陷阱,分不清现实与梦境。
让我最着迷的就是结尾女闺蜜的表现,你会感觉自己已经接近了真相,但就是还有一层关系没有解开,而这个悬念导演也没有直接捅破,让人遐想连篇,吊足了观众的胃口,让你看完之后不得不再仔细回味一遍剧情。

  《催眠医生》观后感(六):都是爱,惹的祸

我一向是不苟言爱啊,毕竟自己是一个绝情之人,爱情早已在童年就埋葬深海,似水青春也就无所谓你侬我侬了。电影《催眠医生》中,爱无疑是重要线索,特别是得知一切都是老板娘的阴谋之后,更加坚信爱的可怕了。
不懂得辩证看待问题的自己总是极端到可怕,在爱面前,亦是如此。尽管无数的艺术渲染爱情的美妙,身边也不乏赞美爱情之人,但我始终相信爱不是一件乐事,而是寂寞空虚冷之人想出来的一种消遣方式。悲欢离合,阴晴圆缺,万物的规律告诉我们灭亡是必然,幸存是偶然,而爱的存在也不过是上帝瞌睡之际的侥幸。爱之深,自然也就会恨之切,爱到深处失去理性,抛弃一切,恨到深处走火入魔,吞噬苍穹,爱恨却又往往一念之间,我也就没有理由说服自己去坚信爱的美妙了。
老板娘为了自己所谓的爱请来了心理医生,而治疗结束之后,医生才顿悟出老板娘的心狠手辣,至于倒车回去之后会如何,电影未曾说明,这使得我更加对爱疑虑。当初的你侬我侬,朝朝暮暮,何苦因为一个人的离开撕心裂肺萎靡不振,这绝不是应该孜孜不倦追求之物。同时烈日之下,黑夜之中的两个人,何苦要因为对方一往无前,不见后果。有人说,这就是爱,而我想问,处于两极之间的难道就是爱吗?大喜大悲过后的平淡是真就是爱吗?又或者,寻求刺激本就是人之本能呢……
错在人,错在爱,爱是人与人之间的产物,还是宇宙间的定律,想必无人能解,也无人想解,毕竟所有人都沉醉在爱情的美好深渊之中,不能自拔。怪只怪骚客们的矫揉造作,强作欢颜,怪只怪心灵不甘寂寞,彼岸难寻。电影《催眠医生》以后,方言和老板娘的生活会如何,这是我想知道的。是否会有下一个爱情闯进去,然后再次演绎爱之祸福旦夕?

  《催眠医生》观后感(七):催眠医生与这个被催眠了的世界

电影《催眠医生》讲述的是一个美女催眠医生为了拯救一个因车祸失去挚爱女人痛不欲生的催眠医生方言,设下了一个巨大的催眠网,只为了治愈他。不论此行为有多高尚,我仍觉得男主活在这局里面活的挺辛苦痛苦的。因为幻境与现实的差距是那么的巨大,大到人们不愿从幻境里出来回到现实的世界中。相信此时有不同的声音:有人赞同活在理想的世界中也很好,不想活在满孔疮痍、水深火热的悲惨世界里;有人则享受在恶的世界里尽情打拼和奋斗,向世人宣示自己对命运的不羁抗争。
回到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有多少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事情将世人的眼睛给蒙蔽掉。社会的信用度降到极点,诚实信用的美好道德被世人遗忘,整个社会都活在被催眠的伊甸园中。就拿在朋友圈卖得火热的化妆品和面膜来说,微商用虚构的产品效用和好评来推销自己的产品,给自己的商品穿上一件华丽的光鲜的外衣、以虚假的收入和销量来博取他人的信任,以此来“安利”自己的面膜和化妆品。当在网上看到明星的绯闻或搞笑的视频,我们首先想到的不是纯属娱乐,而是纯属炒作。这些行为无不充满了催眠的标志。微商愿意活在自己想象的世界里,认为只要稍微虚伪一点点,骗取别人的信任,就可以得到数不完的钱,就可以在别人和朋友的面前活得光鲜一点,活在别人的阳光中,活在一个自己催眠自己的梦中,久久不曾醒。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催眠现象让我们对社会信任产生了怀疑,不论是亲人、朋友、陌生人、企业甚至是政府,都成为了不信任的对象。信任,对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在社会信任危机叫嚣的今天,解决这两个问号已是迫在眉睫
这社会究竟是人人被迫催眠还是自愿催眠?
在我看来,整个社会都处在被动自愿催眠的状态中,要命的是没有一个人愿意醒来。假如有人愿意摆脱这个睡眠的状态,立刻醒来,把一切不美好变成完美,将虚假的面具脱掉换上真实的状态,每一个人努力摆脱被催眠的幻境,这个世界醒来之后,美好也将到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