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盲视》观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盲视》观后感精选10篇

2017-11-29 21:5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盲视》观后感精选10篇

  《盲视》是一部由埃斯基尔·沃格特执导,艾伦·多丽特·彼得森 / 亨瑞克·拉斐尔森 / 薇拉·维塔利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盲视》观后感(一):见与不见的情欲逻辑

恩,得了很多奖该看看。
  
  对看电影这个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欲望伟大的电影导演都在玩弄一个心理:你们想从电影里面看见什么,看见了什么,挑起了什么欲望,又被满足了什么。
  
  Blind玩的是个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老戏--就是在见与不见的间隙当中关于人的欲望才会一次又一次激起千层浪。
  
  很多年以前,有一个叫希区考克的拍了一部电影叫后窗(Rear Window),后来又有一个叫库伯力克的拍了一部叫大开眼界(Eyes Wide Shut)的电影。
  
  我们不妨把盲视放在这个观影的系谱里。导演都对电影这个媒介形式大玩特玩,透过形式的玩弄,把能见与不能见,欲望与匮乏的电影哲学命题,通过西方发达社会中产阶级婚姻爱情神话破灭的老母题,又讲了一遍。
  
  观众到底看见了什么不重要。而是观众对于没看见什么而产生的对完整叙事的欲望才是整个重头戏所在。
  
  到底这盲女的老公是谁?他到底有没有出轨?他出轨的对象和那偷窥的男人有没有关系?到底到底谁在欲望谁?到底先生有没有回来偷窥她?
  
  电影厉害在此,它不满足你对完整叙事的观影欲望,因为不满足所以另人流连忘返,因为不完整,所以让人反复思索
  
  就像电影里女人无所不在的旁白,上帝一般把人情世故开肠破肚一般血淋淋分析了又分析。欲望像是网络时代永不停歇的格式色情短片,无法满足的本质以各种无穷变态的形态出现。又或像是无聊的电视节目一样,就算看不见内容,听见声音也就知道接下来会如何发展。
  
  看不见的最刺激。眼盲了,心灵之眼竟然活跃起来,想象出各种艳异活色生香欲望的可能性:偷情,偷窥,色情影片,最后来个男女通吃大型性派对。
  
  导演让场景荒谬到了极致,构图有Tati擅用的几何对称,极致到了一种失真的幽默感。那女偷窥,在看与被看之间流转欲望又另人想起阿莫多瓦的调情镜头术,而角色出入虚实之间,人情关系因虚实变化飘忽不定又很像英国戏剧家Harold Pinter擅长玩弄的百无聊赖中产夫妻性爱危机戏码。
  
  太多痕迹却也还算有点新意。
  
  至少北欧风格家具室内装潢当成这老旧戏码的背景还是可以玩出一些花招。盲女坐在窗边光影流转的镜头拍的很现代主义,干净无尘,准确犀利到了一种寂寞到要净身贴在落地玻璃窗上才有存在感。
  
  说情欲最后总是脱离不了说现代人寂寞的存在。
  
  电影的结束又是对这母题的致意。
  
  男欢女爱终究是你情我愿的彼此意淫?如果看不见了,这你情我愿该如何继续下去?而在彼此意淫的过程中,有多少是你情我愿?又有多少是自欺欺人
  
  透过一个眼盲女子的心灵之眼,观众们把这男欢女爱的通俗剧个中秘密看清楚了吗?

  《盲视》观后感(二):《Blind》:冰冷的月光

感觉的缺失,延伸出情感空虚,
现代人之间的若即若离这样别出心裁的呈现,
埃斯基尔·沃格特既在解构电影,
也是在解构欲望.
视觉在想像的层面蔓延,
又切换在观众对女主角观察的视角之间,
审视也是窥视;
穿插其中声音和配乐的处理,
增强了听觉的严肃感,
这也是非常至关重要的,
盲致使主人公情感的危机和焦虑
也会让观众感到感同身受,
戏中戏的代入有别于以往任何关于盲人的电影,
有舞台剧的现场感,
也有文学的意味,
正如人们依赖酒精所制造的麻醉一样,
失明的女主人公依赖着虚拟的视觉世界,
通过虚无的解构,
衍射出世间对欲望的光.
叠加的时间和空间处理很直接,
而且实验意味没有影响观感,
个人评分:9.0分
非常难能可贵的电影.

  《盲视》观后感(三):盲视——情欲与孤独

大部分国产电影都有明确的受众性别倾向。或男或女,在制作电影之前,就有比较清晰的轮廓。然而,精准的观众定位,虽然能极大提高票房,剥开华丽的外壳,往往只有单薄的核心:取悦。
在我看来,电影做为丰富信息最强大的载体之一,不论最终票房如何,一旦上映就会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即使有别于新闻做为公众(官方)媒体的苛刻局限,电影也不该是如此散漫和随意以致于只为取悦而存在。
Blind, 挪威电影,中译"盲视", 讲述一个盲女和她的幻想世界。镜头带着北欧电影与生俱来的清冷而克制,色调一直是微暗的,剪辑也仿佛有那么一丝游离,甚至很难捕捉到导演的温意。
这样一部本该深陷进固有的女性偏执模板的电影,编剧却填充了丰满的骨肉,描绘了一个情欲和孤独的世界。盲女曾经是视力完好的教师,失明后惧于出门,黑暗的世界却敏感了她所有的感官。幻想世界外,她对着空气中不存在的丈夫搔首弄姿,甚至脱光衣服在窗前伫立,病态的渴求着关注。
而在她的幻想世界中,对自身残疾的自卑,对婚姻关系的不安,伴随对情欲的渴望,她创造了奇特的各种人物:单亲母亲在网络聊天室寻找炮友,有焦虑症的偷窥狂一个人去电影院看科幻片,电脑里还有着成山的色情电影,还有"幻想版"的丈夫顺理成章的偷吃出轨。这些人物的关系相互纠缠影响,精彩万分的发展以致于盲女深陷其中,几乎不辨虚实真假,梦里梦外。
幻想世界中的这些角色其实都是盲女内心惶惶的折射。她对关注的渴求得不到释放,压抑的几乎致病,表面却不得不伪装的安详而平和,仿佛一切都好。而她幻境中的偷窥狂甚至对着电视节目学习在头上绑绷带假装受伤,以获得走在路上时行人的安慰和关注,甚至只是一个陌生人的拥抱。
盲女对情爱和他人关注的迫切需要,挥之不去的孤独感,都让她光怪陆离的幻境表现出异常的现实合理性。来自现代社会的人类的敏感和顾虑,被导演通过极端例子完美的放大。
从来没有一部电影让我这么强烈的感受到,人类与情欲和孤独永恒相伴。
王小波的黄金时代,情欲和孤独来自时代,时空的局限。而现代社会,又有谁真的被谁需要呢。又有谁真的施以恳切地关注目光?或许,乡野奇谈,明星琐事,时尚潮流,更被人们需要。没有人在乎他人的孤独和呐喊。即使被众人拥簇,幻境中你我依然是那个假装头部受伤,但只是需要一个拥抱的偷窥狂。
在这广袤的宇宙,每个人都是寂寞的星球。自行旋转,永恒孤独。
虽然在永恒孤独截止感觉逼格冲天呢!但是还是要多嘴提另一部电影,2014年横空出世,同样以盲人为题材的《推拿》,导演是娄烨,就是那个似乎电影中永远都有情色镜头,拍的《颐和园》到现在还没有解禁的导演...
第六代导演中,管虎(《厨子戏子痞子》)奔向了商业片的康庄大道,就剩他和贾樟柯在文艺界相依为命,多年专注生活和底层人民。
娄烨的电影永远是有关爱的,对小人物的关爱,对社会的敏锐体察,平和又深刻的人情味。新电影《推拿》亦如是,普世之爱,淳朴,纠葛,平常却浓烈——谁说盲人不能有真挚的情爱?无论看见还是看不见,爱情本身都不会被错认。

  《盲视》观后感(四):当我目盲的时候,我可以相信什么(大剧透)

从小我妈就拿各种社会法治案件吓唬我,但我从来都天不怕地不怕。唯有两件我始终噤若寒蝉,那就是被拐去山沟和失明。前者是因为我至今尚未想出自救的方案且很难预防,后者则由于其残酷切断一大半对于世界的感知,此般寂寞,已经到了令人恐惧的地步。
  影片《盲视Blind》即始于此。
 
  女主角目盲,大段时间独处在新公寓里。她开始创作小说,小说里有一个性癖好奇怪的男人,和他偷窥的窗户那段,一个年轻热情美丽的,十岁男孩的母亲。
  “他们说我最终会失去脑内具象化的能力,但我可以让衰退过程减缓,因为我每天做想象联系,就可以保持这种能力。“
  她的旅程,就此开始。
 
  我开始一直以为这是两个独立的故事。长发无业的中年男子和年轻母亲,失明的作者和丈夫。两个故事中的人都在努力生活着。
  中年男子踱步接近纸尿裤货架前的年轻母亲,故意将音乐放得震耳欲聋。年轻的母亲听到熟悉的乐曲,惊喜地转过头来:”你也喜欢这首歌?“”是啊。“”在挪威,喜欢他们的人可真不多了。“两人微笑萍水相逢的暖意。
  
  然而随后镜头一闪,男子的音乐依然震耳欲聋,年轻母亲却始终认真注视货架上的产品,随后转身离开
  那镜头转换的闪烁似曾相识——不,简直太熟悉,熟悉到它每天在我大脑里都要上演千万遍。
  是上课时眼馋午饭菜肴半晌,忽然意识到还早后,一桌美食突然碎成黑板课桌的瞬间;是看到熟悉景象刹那恍惚想起旧日恋人,而后又意识到他早已离开多年后,同样的场景变暗成黯淡现实的刹那。——是啊,这个镜头多巧妙,是美好期望跌回现实的最好复原。
  但奇妙的是,影片的”期望“和”现实“,都是女作者脑中的意识罢了。
  视觉的丧失,以及随之而来对整个世界的抗拒,让她不再信任任何无法检验的事物。谁都有美好的幻想,正如那个精心设计又水到渠成的搭讪,但现实是她从内而外的自卑,具象化成一个粗糙、一事无成的怪癖男子,一无是处
 
  我看到这里,心是忽然疼了一下的。
 
  假如世间万物都逃不开引力和摩擦,那思维必当是运动速度最快的东西。
  我也常常有感,写作时总是笔跟不上脑,灵感若是到了何止泉涌,恐怕是能捉住逃逸的光的。
  那么,如果思维走入歧途,也是最拉不回来的东西。
 
  女作者的创作,开端是正常而温暖的。她设想的年轻母亲,有疼爱的儿子,自身美丽优雅,牙齿缝隙明显,却一点掩盖不了笑起来的唇线迷人。
  直到女作者的丈夫,忽然出现在了画面里。他与中年男子在不断切换的场景中聊天,他终于介入了爱情故事的情节。作者似乎是不确定的,她睡在他身边,一再尝试却怎么都打不消他“出轨“的念头。她不得不用已知的事情做一检验,然而结果似乎更残酷,丈夫已对自己身体不感兴趣,他一个犹豫的念头,就把她轰然推回了原点。
 
  她恐怕也是知道的,这个故事的主线,要越走越偏了。
 
  艺术手法夸张,但这些情节反而看起来如此真实。因为这太像日常情侣相处的情形了。
  女方萌生猜疑,并不能直接发问,觉得发问反而是可笑的事情——就像,谁会把”我在笑“这件事说出口呢?于是她必须用一些事情来检验。有时是追问”你还爱我吗?“,有时是故意抱怨生活期待安慰,假如丈夫看不到她这样做的缘由反而漫不经心回应,那么猜疑便更加深了。
  她会悲伤,会哭泣,会怒不可遏地送他一记肘击。而男方则莫名其妙成熟沉默应对,若也是年轻气盛的男子,大抵会怒骂着吵作一团的。
 
 
  就像是《盗梦空间》中柯布将妻子致死的最后原因一样,意念一旦植入,是根本不可能被移除的。
  这个道理,无论男女,应该都很容易想通吧?
  她根本无法停止想象他的丈夫以健身为名私会了网上认识的女人,他们相谈甚欢,他的眼神温柔得有了温度。她停止不了脑中的情节,他对面的女人要碰他的手了,他要回握过去了……
  
  不!如果不能让情节停下来,我还可以改变情节!
  于是那女人的世界,忽然失去了光明。
  情节依然在近乎畸形地发展着,而那个女人也仿佛性格大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她突然变得恐慌,害怕丈夫看到自己越来越多的故事。她怕的并不是他看到自己阴暗的性癖和想象的极端,而是在文字中暴露出来的残忍。
  中年男人的戏份少了,更多的矛盾只凝聚在丈夫和失明女人的纠葛身上。她想让丈夫摆脱她,可她知道故事不会在这里结束,失明女人不允许,更准确的说,她自己也不会答应。
 
  故事和现实的交汇,是那支双红线的验孕棒。
  她怀孕了。
 
  事情已经发展到了她根本无法控制的地步。她的身体里多了一个新生命,她完全无法想象丈夫的反应会是什么。
  那么,假设是丈夫婚外情的女人怀孕了呢?
  
  她试穿了新裙子,画好妆,盘起头发去了男人所在的聚会。脱去外套的刹那,整个会场和屏幕前的我都惊呆了——邋遢的暗红色内衣暴露在廉价白色纱裙里面,黑色丝袜因此若隐若现,插在洁白高跟鞋里无比凄凉。然而这是女人和自己的女儿、同事反复确认过的结果,他们都说这裙子美极了,妆也稳妥庄重。
  她就这样跌跌撞撞地把怀孕的事情告诉了他。
  而身旁,滥交聚会上的猥琐毫无顾忌地窃笑,孩子父亲循循善诱道:”我尊重你一切决定,只是你就希望你的孩子一生下来就失明吗?你要知道,你永远不知道你的孩子长什么样子,你永远看不到他!“
  她仓皇而逃。
 
  而女作者,终于穿着与婚外情女人一模一样的衣服,笑着站在了丈夫的面前。
  镜头边缘塌陷,墙皮剥落。她再也无法支撑幻想世界的重压,梦境戳入现实,一切爱和因爱而生的猜疑,终究必须咄咄相逼。
  
  面对丈夫的逼问,她终于袒露心声:”没有人想和一个有焦虑问题的人交往,至少没法长期交往。“
  中年男子抬起头来,原来他也是她。
 
  所有自卑的畅想都是如此。正如一个短评所说的那样,”除了镜子和相片,你永远无法看见你自己“,因而对于自身的设想其实都是有偏差的。自卑者对自己的定位永远粗陋平庸,性格最深处的阴暗被放大成主要性格,她多么期望理想世界里的他能得到幸福,但她下一秒就会意识到这不是现实。
  这种循环往复的心情,我再熟悉不过了。
  
  少年时代我极少被人喜欢,假小子的作风,落到具体事情又不够慷慨潇洒。身边充斥着太多被男生趋之若鹜的姑娘,我渐渐习惯丈量自己与他们之间的差距,然后试图笨拙模仿,却弄巧成拙。
  初识时热情,长久接触后会厌倦或者矫情;性格加上身高导致特点偏男性的成分占半,但一旦涉及感情就过分优柔寡断;不过分追求物质条件,却会因为与友人或恋人家庭背景相距甚远而迅速自卑;成绩向来好,但面对重大考试心态永远严重失衡,从而一再失利,抬不起头来。
  我根本就没有学会接受自己。年少时我希望笔下的女主角永远获得幸福,但年岁越长,反而越不奢望了。
 
  从影片进入尾声开始,我就一直提心吊胆,担心她做出什么伤害自己、伤害爱人的事情。
  但恐怕自己内心深处最害怕的,还是看到她所设想的悲剧,其实都是现实吧。
  我在她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太多,以至仿佛等待审判般,等待结局的来临。
 
  还好,在她得到丈夫回应之前,她已经做出了决定。
  女性固有的特点(往往在恋爱关系或艺术作品中着力表现),在这部剧中以“盲“渲染得淋漓尽致。我们必须一再确认情感,就像失明者必须一再用机器确认衣服的颜色一样,两者其实完全相同。
  盲者必须依赖身边的人才能正常生活,而前提是她完全信任这个世界。一旦有一个人选择欺骗她,给即将出席晚宴的她套上一条轻佻廉价的薄纱裙,她也会浑然不知,直到被人耻笑而发觉些什么。
  而恋爱关系也正是如此。双方关系得以延续的最重要基础,就是他们彼此信任。然而信任之后,一切欺骗都变得太过唾手可得,她发现不了他的变心因为她看不到,直到整个世界都目睹了他出轨的事实,而你是最后一人,淹没在耻辱的窃笑里。
  那么,你会选择信任吗?
 
  会。她终于穿上丈夫买来的裙子,推开门,走了出去。
  一切如常,路人友好,空气清新。
  丈夫在得知她怀孕的消息后,做出的反应太犹豫,其实算不得完满,放到从前恐怕又要引她一阵猜疑了。
  只是她早已是新的她,她愿意等,等到他露出熟悉的,温暖的笑容。
 
  在如释重负般出了一口气之后,我开始羡慕起女作者来。
  不是所有爱情都经得起一再检验。人与人间关系之脆弱往往难以想象,任性的美往往只存在于偶像剧中,现实里是要受到惩罚的。
  但也有爱会破例,因为它本身还意味着宽容。
  
  即使你执意缺席我的重要典礼,即使你对我时冷时热飘忽不定,即使你已盲视,我依然愿意爱你,愿意等你从自己的梦里醒来。
  正是失明本身的厄运性反衬了这段感情的至上纯洁。我依然羡慕她,和她是否残缺已无关系。此刻她得到的宽恕和深爱已经太幸福,幸福得令健全人都忍不住唏嘘了。
  这可比任何狗血梦幻的偶像剧,都要完美得多啊。
 
  像是小女生明明自己犯了错却扑在年轻恋人怀里撒娇的推卸责任一样,她这样想: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只要他多一点幽默感。“
 
  她终于和这个世界和解,以稍显抱怨的口吻。
  
  但还有更多人尚未走出迷途。他们兜转绝望,来不及开一个玩笑。
文/张悦芊
转载注明来源即可。
===================

  《盲视》观后感(五):想象的能指——《盲视》(有剧透)

       我曾经试过,闭着眼睛,看我能感觉到什么。眼前是一片漆黑的,但是真的,你能够感受到听到以前不曾听到的声音。人,真的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动物,没有了眼睛你的其他感觉真的突飞猛进的增长,就好似你的眼前能够诞生无数个世界,这些世界每一寸都发出不同的声音,你的周围,比你眼睛看到的要扩大好多倍,几乎不能等同于同一个数量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闭起来眼睛,你能感觉到的确实扩大了不少,也就是说,武侠电影常常用的蒙起眼睛的那一
招,某个层面上来说是有一定道理的。
       《盲视》是我今年看到的最好的片子之一。它神一样的剪辑,让一个稍显平庸的故事变得妙趣横生,在影片的前半段,甚至都搞不清这些人到底都是什么关系,只觉得片中出现的人物,行为有那么一点的不合逻辑,但是看到后来才知道,原来,这一切都不过是女主角的一场幻想。
       我觉得此片子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丈夫和离婚女见面的时候,那个时候,只要女主不打字,离婚女就没有话说,就像扯线木偶一样,作为一个业余写作的人来说,我很享受在创作时候的表达,但是用这种方式表现出来,是让我非常惊喜的,以至于在这个场景出现的时候,我还在猜测,这影片是不是有什么奇幻的因素在里面,但是后来,越来越多的事件,还有越来越多的细节,都告诉我们,女主是一个非常擅长幻想的人,她甚至会因为自己的幻想,而给自己丈夫一个肘击,正是因为女主角,这种极其敏感的感受还有丰富的想象,使得这个故事变得非常有趣。
       怎么说呢?本片在表达上,应该属于意识流的范畴吧?记得曾经看意识流的小说的时候,我曾经非常痴迷于关于细节的幻想,思想永远比人类的实体显得有趣,如果有人可以将人的思维表达出来的话。怎么说呢?人一天时间有限,只能干有限的事情,见有限的人,但是人的思维不一样,你的思维,你的想象,可以在一秒的时间内,阅尽宇宙洪荒,看遍花开花落。我们无法用肉体去走到时间的尽头,我们可以用我们的想象去描绘时间的终点,甚至,时间的终点可能并不如我们描绘的美丽,但是这有什么关系?只要能想到,能想的有理有据,让人无法反驳,这些又有什么关系?
        看《三体》的时候,当看到第三部最后的时候,看到约定好的两个人,处在不同的时间中,最后错过的时候,我无法形容我的心情,虽然大略知道相对论关于这方面的阐述,但是真的变成了故事,却让人唏嘘不已。这样的事情,我们现在是没有办法发生了,但是在想象中,这已经是一个令人怅然的故事的无奈结局。想象的表达,女主应该也是痴迷这件事情的吧?不然她不会在破坏了离婚女和想象中丈夫的约会的时候,而悠闲的去喝一杯咖啡。
     从某一个方面来说,想象,是我们逃离枯燥社会的一项重要的法宝,只可惜,大多数的我们,被生活本身糊住了眼睛。
适合人群:14岁以上
推荐指数:五颗星

  《盲视》观后感(六):一朵脆弱而敏感的幻想之花

失去视力的事实,以及伴随而来的生活、婚姻等各种焦虑,在不安、猜疑、自卑和欲望压抑的浇灌之下,孕育出一朵脆弱而敏感的幻想之花。
一如很多欧洲小众片,手法是大胆的,创意是不拘的,画面是梦幻的,意识是横溢的,然而跟着女主跳跃穿梭在漫无规则的意识中,无疑也让观片过程也是痛苦而恍惚的。
当然,能把意识流的东西如此成功的搬到银幕,已经是强大画面语言能力的体现,该片无数的奖项就是证明,但是,犹如对被众多追捧的意识流文学类似的个人看法,低俗如老夫,始终认为没有真实的故事框架而构思其上的意识流,终归缺乏世情之坚实基础的飘渺妄想,不免落了下乘,看罢让人心里空落落,而后弃之如旧履,遗忘于时光,不复再阅或思量。

  《盲视》观后感(七):意识和现实的相互侵蚀:自卑之歌

《可能》
可能。
可能的形成。
可能的事物仅仅是
一种物理侵蚀,
它灼伤每一种美学或卡力斯惕克(感性学)。
                        —— 马赛尔 杜尚
以下内容均为胡诌:
首先,电影讲述的既不是欲望也不是爱情,是一个盲女的内心斗争。
电影是盲女为观众讲述的故事,故事是内心斗争的舞台。但是故事是不连贯的,盲女在讲述的过程中在不断改变故事,舞台也不断变化。
讲述的方法不是语言,而是直接的内心活动,盲女把观众带入自己的意识中,所以经常出现没有现实中逻辑性的情节。
盲女为什么需要这个故事?影片在盲女的自慰中结束之前,盲女始终是自卑的,自卑在影片中最直观的表现在于,她无法满足丈夫(由于自卑她甚至不愿尝试),自己也得不到满足。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对丈夫的猜忌,猜忌创造了Elin。盲女的欲望在现实中一直受到压抑,欲望是各方面的,还包括被关注被保护的欲望,她需要发泄,媒介是Elin和Einar,但是光有媒介还不够,为了发挥媒介的作用,她需要一个故事。
这是个什么故事?首先看看Elin和Einar这俩人。Elin最初是盲女不安和猜忌的产物,她得到了盲女得不到的东西,其中有盲女所需要的关注、保护和丈夫,或者说盲女的一切欲望,因此盲女羡慕嫉妒恨,希望在Elin身上上演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悲剧,然后扩大这个悲剧。Einar则代表盲女内心深处压抑着的另外一种人格,可以说是她的本我,但是这个本我因为长期的压抑而扭曲,他长得丑,有性癖,还有焦虑症,盲女厌恶她的本我。故事本身简单,Elin成为了盲女和丈夫之间的第三者,Elin变盲,Elin怀孕,Elin受到侮辱,在这期间,Einar一直是暗恋Elin的,或者说把Elin当作意淫对象。故事在Elin变盲开始才真正由盲女主导,因为猜忌往往是不受主观控制的。之后的Elin怀孕,Elin遭受侮辱都是盲女发泄的需要,然而盲女知道这只不过是自己编造的故事,Elin受辱后故事的作用也差不多完成了,此时盲女幻想中的丈夫说出了“你为什么一定要她这么悲惨?”,这是盲女对自己的和解和反思,此时丈夫代表了盲女的理性。值得注意的是此时Einar也在场,他是突兀的出现的,丈夫说“为什么不让Elin和Einar在一起?”,然后盲女冷笑,对Elnar投去鄙夷的目光,还说“没人能和有焦虑症的人一起生活。”这是盲女自卑的另一处体现,而且反应了自卑的部分原因,言下之意是没人能和盲人一起生活,之所以Einar有焦虑症而不是别的什么病,是因为盲女认为此时的自己由于看不到任何东西而导致的不安和猜忌,胡思乱想,和焦虑症相似,也就是说之所以丈夫不能和盲女一起生活,不是因为盲女盲而是因为盲女有“焦虑症”。现在盲女的所有性格特点我们都可以看出来了,她不仅自卑,还自我厌恶,没有自信也不相信其他人。在电影的最后她相信了丈夫,但那是出于理智,她仍然不相信自己,她说“一切都会好起来,只要他能多些幽默感。”为什么丈夫需要幽默感?因为他需要以此来包容她日后仍然可能出现的臆想。
在故事的最后,失明的Elin挺着大肚子向Einar挥手,对女儿说“他虽然丑但是个好人,还常常帮助我。”(不是原话,大体意思),这标志着盲女与内心深处被厌恶的自己的和解,盲女开始坦诚的接受自己。
这个故事看似是欲望的发泄,其实是对自卑的排解,是盲女与自己的战争,欲望不过是导火索,战争的结果是和解。
如果我们整体的审视这个故事,会发现虽然故事的讲述者是盲女,但整个故事不是一直处在盲女的主观控制之下。盲女能够认识的“现实”很多是不确定的,她需要自己想象和回忆,比方说她把天花板想象的很高,但是这对于她来说是真实的,不以她的意志为转移。电影在三个空间中不停转换:盲女臆造的空间,盲女意识中的现实空间,真正的现实空间。不过真正的现实空间所占的比例很小。盲女的意识和现实混合,创造出了既非臆造也非现实的空间,这个故事是意识和现实相互侵蚀以后的产物。
这个电影表达了什么?
1.关爱盲人。
2.关爱焦虑症患者。
3.包容他人,尤其是包容弱者,尤其是包容需要你的弱者。
4.1+2+3=幽默感(这当然是电影要表达的内容之一而不是总结)。但是除了幽默感,这个电影真正要表达的是:
5.关爱自己,接受自己。
胡诌完毕。

  《盲视》观后感(八):盲的意义是欲望被压制

首先想要明确一个主题,那就是艺术是用来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的。所以这个故事也不会是讲一个要关爱盲人,关爱弱势群体的事儿。所有能称得上艺术的东西都必须是揭示了人的共性,而人的共性,就是欲望深重。在不同的年代人们对欲望有不同的态度,现代提倡个人自由,而基本上在满足了温饱之后所有人都会开始思淫欲。其实淫欲不是单指性(没考据过),淫欲只是指过分的欲望。那么下面让我们来对这个电影作个分析,或者说是欣赏(对,俗称赏析)
主角是个盲女。只要用公平地思维想一下,正常人可以看电视,玩电脑,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娱乐,甚至于当你看到蓝色的天,或者不蓝的天,看到拥挤的公交,当你觉得这些根本称不上娱乐的东西,其实都是娱乐。而盲女没有这些东西,仔细一想,她的欲望确实应该比常人更加地旺盛。因为欲望没有一个出口,而最后所有的宣泄都指向了性。人的欲望受到压制时,不管是什么样的欲望,最后都会变成最简单,最直接的欲望。能当得起这个“最”的,只有吃和搞。盲女的丈夫最后问她,为什么什么都要和性有关?确实那个带保险套的黄瓜让人尴尬(一口吃掉是神来之笔,非常非常可爱)。但是,为什么不呢?一个人没有社交活动,她好像成了废宅。但她连废宅都算不上,不仅是失去了社会性(这对正常人而言已经够痛苦,所以交际障碍的人总是郁郁寡欢,但别忘了至少社恐们的自然人功能却一点未损),更可怕的是人本身的属性都受到了损害。
电影一直在讲人的孤独,这种孤独是一种无可挽救的宿命。整个画面很干净,太过干净了。盲女所住的公寓,给我的感觉就是现代化,高级,整洁,简直毫无瑕疵,而电影里其它的场景也明确地显示这是一个经济水平很高的城市。盲女住在一个高级城市里的一个高级公寓里,楼很高,风景很美,家里的设施一应俱全,她还有个伴她左右,不离不弃的丈夫,对了,她还不用工作,所以说这个主角其实是生活在相当优渥的条件之中——除了她自己眼睛看不见这件事,一切都堪称完美。但是,也就是这个瞎让一切条件都成白费。
这是一种隐喻,隐喻人类作为个体的终极孤独。孤独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孤独是,瞎。人类总可以累积到一定的财富,足够我们过一种完美的舒适生活,就像盲女一样。但是我们也无法摆脱孤独的宿舍(操,宿命),因为人与人之间天然存在的个体与个体的差异,使我们名为群居动物,实为每个人都是彼此的大洋里的孤岛,对,不仅仅是孤岛,而是每个人都是每个不同星球上的孤岛。物质是充裕的,但精神只能是匮乏的,这句话或许听起来很像无病呻吟,找不到工作的人会反驳,生于战乱的人更会反驳,它像是一个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典型。但是有钱有闲的北欧人给有力地上了一课:不要觉得你很苦,这没什么,每个人终将会获得她想要获得的甜,唯一的问题是,这个甜其实只是一种幻想。口袋鼓鼓的富人向你证明,我已到达了天堂,而我发现,天堂却真真切切地,永远永恒地不存在,这才叫恐怖。
所以战争是必要的,而且不仅是必要的,甚至是甘美的。战争源于人与人的斗争,人与人组成的团体彼此之间争抢资源。战争的前身是交流,而战争本身也是一种交流,不过更多表现为交流的结果——争斗。盲女所经历的,叫做一个人的战斗。不必去理会一切都是发生在盲女笔下的戏中戏,纯属虚构,其实那是真实,因为欲望本身极其真实。马尾男的梦想是交流,他会为了一种短暂的融入集体感而兴奋不已,哪怕那是用一种罪恶的代价换来的,那是人类渴望交流的证据。艾琳的梦想也是交流,她需要朋友,需要一种来自人类的实打实的接触(与马尾男的诉求一模一样),并且这种交流必须是正面的,比如长期,以及真实的在乎(所以她在车上非常崩溃)。这里所有的人都极其缺乏交流,盲女的丈夫有一个盲人妻子,于是他俩的交流渐渐变得不可能,使得他需要向一个正常人去寻求交流(因为他自己便是正常人)。其实交流并非不可能,并不是所有的盲人都会变得内向自闭,现在这个社会盲人要获得与常人一样的信息,以及重建自信并不那么困难,以及就算你离婚了,或者是个没工作的LOSER,这些其实都是可以通过自己的一念之间,稍稍改变惯性思维便能获得改变与新生。然而客观存在的困难又确实不是那么好克服,左冲右突之中,人物还是一个个滑落深渊,滑向孤独的宿命。
我有理由相信盲女的初衷并不是想把艾琳写瞎。因为我相信写作或者绘画以及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是精神自慰,它的起源来自于超越的欲望。超越平庸的生活,超越悲剧的宿命,超越痛苦。然而所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句话本身就带有诅咒,艺术一旦无法“高于”,无法达到它的本质“超越”,它就会跌入回生活这个它的源头里,它会成为生活的卑劣复制,以更加无以复加的痛苦生动临摹你的生活让你明白自己释放出的是一个怎样的怪物。艾琳一步步地靠近盲女本身,以残缺来亲热她的这个本体。他们仨异口同声(?……哈哈……)地睡着了的时候我真的感觉到了一种感动,我想这是人格分裂的福利。集体感带着我们在这一刻体验幸福,体验所谓真实的“共性”(这个情节可以有技术和情感两种寓义,技术上讲这是一个揭示它是盲女幻觉的线索,情感上讲这个就是我本人的理解了)。
盲女无法忍受寂寞。寂寞的人会多疑,因为不信。在一个人不信的时候,你告诉她,对,你是对的,我们就是骗你,这可能还好一点。所以她被背叛,在她的设想中必须被背叛,而幻化出来的艾琳当时必须是完整的有着能够良好的释放情欲的能力。艾琳必须代替她去过一种正常的情爱生活,这本可以是一种救赎。如果我们让艾琳和丈夫真的在一起了会怎样呢?(艾琳就是盲女,在这两人的结合里,她获得了想要的爱) 如果我们让艾琳和马尾男真的在一起了会怎样呢?(孤独者的互相舔舐,本质与本质的怜香惜玉,又是好一对儿)如果我们让艾琳同时和马尾男和丈夫真的同时在一起会怎么样呢?(来人,我要拍天使的性!)如果我们让艾琳和盲女在一起会怎么样呢?(不,这不是百合,这是科幻,是后现代的立体……不过盲女本来自己也就是在这其中扮演了自己,所以这也不算突破次元壁,因为她有两个角色嘛)
总而言之,无论哪一种都是好的,都堪称圆满,证明了交流的成功。但问题是这种幻想最终没能得到主人的支持,而怀疑又开始大举入侵,将这个乐园也擦洗成恐怖的事实。艺术堕落,沦为现实。艾琳被丈夫所背叛,马尾男被艾琳所背叛,一环一环皆是背叛,如血染。是以希望破灭,最后的希望也破灭,盲女的爆发就变得顺理成章。阁楼上的一场戏很是精彩,节奏变得疯狂而高速,当然啦,这是高潮嘛。丈夫对盲女的质问,其实也是盲女对自己的质问,直到此处,我们依旧在梦幻中。盲女问自己,你它妈为什么不肯放过自己?是啊,为毛不肯放过呢。明明退一步海阔天空,但总有人以身试法,自陷囹圄。
当宣泄过后,无论出于激情毕的疲惫,还是于炼狱中终求得觉醒,总之导演还了自己一条生路,虽有拔高之嫌,但也是人之常情。到了此处,我们可以回过头去再看看最开始的孤独论。人的孤独之所以成为宿命,是因为自我封闭,放弃沟通。而沟通虽会带来矛盾,分歧,争端,冲突,但这是人类获得幸福的唯一出路,因为,人是群居动物,个人的幸福,还是要靠与他人的交流,真诚地,深入的交流才能获得——
当然,以上结论是以积极的方向去讲的,我的意思是,如果一定要给最后的圆满一个答案,那么我会选这种“交流万能”说。以我本性之悲观,还是孤独宿命论更合我的口味一点。君不见,这个电影长一个半小时,只有最后十分钟露出了希望的曙光,如果再拍一个电影,你觉得导演会拍出个和和美美幸幸福福吗?(导演:我要拍喜羊羊大电影去了,你们有什么要说的吗?)
——艺术,终究还是压抑和痛苦的产物啊。
好吧,接下来说些散碎的。
这个片子里的裸露镜头毫不A片儿,我也是给看萎了,只有性压抑,没有性快感。
每次镜头扫过女主的身体让我不得不注意到她的好身材时我就会忍不住地想弄个胖子来演会怎么样。又及那个给丈夫作口交的(哪个女的我忘了)如果抬起头来发现是马尾男会怎么样。啊哈哈哈,我不是来搞笑的,我郑重地觉得这可行,因为我们总是需要打破一些偏见。或者你把这电影里所有人都性转一下……我想得还是太多。这就是阻止我不能好好地看一个文艺电影的魔障啊!shit,一想到这我就觉得评分可以再低点……不过我又突然想到我为啥不拿娱乐大片开刀,比如让冯巩去演洛基(锤哥别换!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呢……突然就觉得美形还是自有其意义的……意义就是其实大家都受不了丑,还是别勉强了……
最后盲女的自慰意味着对欲望的接受。她不再坐在窗台前假装平静,把所有风暴都压在心里了,这是个令我真正觉得“有希望”的镜头。

  《盲视》观后感(九):《盲视》:以盲之名所反衬的

(芷宁写于2014年11月5日)
    挪威影片《盲视(Blind)》是一部有着实验色彩的电影,流淌着一些意识流影片的特点,遍布着相对模糊的界面,充斥着隐晦的心路历程,所幸影片的处理手法(特别是剪辑)妥帖,不流于虚幻缥缈,不过度天马行空,故而不妨碍观影。
    以光影语汇再现一个特定人物的脑部思维,让现实与虚构不存在不同时空的差异,并叠加拼接得严丝合缝,从而使得现实和幻想完全融合,令影片整体呈现出有一种吸引人仔细咂摸的味道,第一次执导长片就做到这种程度,可见该片的编剧兼导演埃斯基尔·沃格特有着不俗的光影水平。
    曾写过一篇由埃斯基尔·沃格特担任编剧的影片《奥斯陆,八月未央(Oslo, 31. august)》的影评,有感于其对人物心理的细腻描摹,也有感于影片所流露出的较高的文学性,而片中人物的敏锐善感,也仿佛经由无处不在的触角被光影捕捉到,片中画面色调沉寂而抑郁,也与男主人公安德斯的心理状态达成了一种高度契合,同时,关于片中角色偏执心理的具象化,也被表述的十分到位,所有这些特点,观众在这部《盲视》中,均能体会得到。
    《盲视》的镜头画面也如前作般纯净冷寂,只是故事的切入视角显得更为独特——不同于安德斯在自我消亡的世界里的强烈诉求,《盲视》女主人公的诉求虽然也是强烈的,但这种强烈存在于意识流的世界里,比自杀者更为自由的是后天遭遇黑暗者的意识,是大脑皮层在受刺激后所产生的应激反应,这种强烈超脱了时空的桎梏和束缚,如瀑布般自由倾泻,而黑暗仿佛一个足够衬托一切故事画面的背景,彰显出思维的自由和乖张。
    出色的剪辑让该片在叙事结构上显得精确而流畅,在整体的完成度上达到了一个高标,例如片中几次场景的转换,都以一种即稳妥又大胆的方式捕捉着意识的流转。影片采用了一些旁白,即女主人公的内心独白,与其说独白,倒不如说这是女人公心性焦灼且迷失的写照,与其说这类旁白是在引领观众了解剧情、洞悉走向、触摸女主人公独特的内心世界,倒不如说它更像是一种心理暗示或者渴求,在很大程度上起着和揭示人物真实状态相驳的作用,不过这种“误导”,恰是影片所需要的,因为这种表现方式让观众很容易发现女主人公的纠结所在,从而接受了这种独特的叙事,并渐渐沉浸于此种光影叙事的魅力中。
    片中所表述的“盲”,看似是一种生理性的,实则是心理性的,即人们对自我认识的“盲”。影片通过盲眼者的意识流所要揭示的,也恰恰是人们对自身欲念和缺憾的“盲”,只是这种“盲”在一个内心丰富敏锐的盲女写作者这里,显得尤为清晰。
    自从失明后,女主公Ingrid的内心世界变得敏感多疑,想象力也变得激越蓬勃起来,她在黑暗的世界里,幻化出了虚构的人物关系和典型事件,仿佛一种对生理缺憾乃至此后所产生的各种精神压力的反弹,她一边依据往昔经验不断填补着虚幻的空间和空涸的内心,一边用措置的回忆延展出纷繁的情爱困局,甚至因在现实中无法疏解的需求,塑造出了一个代表着欲念的男性形象Einar,而Einar借助于网络的种种生理上奇葩猎奇需求,则代表着一种见不得光的按捺不住的难以抑制的欲望。
    这一切的臆想创作源于女主人公遭遇失明的生理变故后所产生的自卑心理和对安全感的缺失,于是,她幻想出的女性形象Elin,处于不幸的失婚状态,Ingrid甚至让Elin和自己的丈夫Morten纠缠不清。关于这部分幻想与现实的拼接,影片做得十分洗练,Ingrid躺在床上,而丈夫还在用电脑工作,Ingrid便无法控制地幻想出丈夫在用电脑与Elin聊天勾搭。
    在塑造Elin这个人物时,Ingrid常常会加入自我的代入感,即幻想和现实产生混淆,说明陷入到虚构创作中的她已经分不清现实和幻想的界限了,比如,Elin和Morten约会时的突然失明,再如,让幻想中失明的Elin也陷入到怀孕的困局中。这种转换仿佛将关注的视角从Ingrid转移到了Elin身上,从而也令观众的视角有了一个转换。就某种意义而言,Elin是Ingrid的组成部分,就像意识塑造出的男性形象Einar也代表着Ingrid的一部分一样。
    片末,一直冷寂的画面终于趋于暖色系,幻想中失明了的Elin和偷窥过她的Einar得以远距离“相见”,Elin按照女儿的提示,将脸部和眼睛朝向Einar的方向,轻松一笑,至此Ingrid臆想的两个组成部分坦荡地面对了,这个收稍做得漂亮又文艺,令影片的寓意深远,且余味袅袅。
(杂志约稿)

  《盲视》观后感(十):唯有“我”存在。

“盲”切断了很多符号能指与所指具象的关系,但又给了她一个更“本实”的主观世界,在一片吵杂与漆黑之中,“我”方能突显,也唯有“我”存在。从我出发,再回到我。正常人可以看清一切但永远看不到我,只能借助镜像来猜测,盲人恰恰相反。
对于英格丽来说真实与虚假是模糊,也是因为她只能观察到自己的图像——当一个人一旦感受到他在关注自己的图像,他便会产生一种所谓的宗教体验——这也是平常人也很容易便接近的一种体验——“我”正在被悄无声息的注视。
但更多的困惑仍是在于视觉缺失所造成的符号缺失。
《推拿》里沙复明和都红都面临过同样的困惑,沙复明或许理解美的意义,却无法理解什么才叫做“漂亮”。他只能通过触摸。而都红的困惑在于,漂亮这个符号对于自己毫无意义。
周云蓬在一次采访时表达过类似的困惑。他可以通过知识和经验建立对很多成语的所指意义的理解,但却无法感知到字面本身的能指符号。他无法将兔子这个符号与其所能指的具象连接起来。
但切断之后是更实在的世界。
另外两部关于盲人的电影:
马基迪:《天堂的颜色》
甘地:《忒修斯的船》
前者一贯克制温情。后者是冲突。
当然还有那部梅特林克的《群盲》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