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感化院》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感化院》经典观后感10篇

2017-12-04 21:0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感化院》经典观后感10篇

  《感化院》是一部由马克·布鲁蒙德执导,乔纳斯·伯格 / 路易斯·霍夫曼 / 杰拉德·亚历山大·海德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感化院》观后感(一):抛弃世界

  被这个世界抛弃,被自己的亲生母亲抛弃,对于这个世界还有什么可挂念的,还有什么值得牵挂的。能做的只有抛弃这世界,去独活。

  男孩们渴望逃跑,却又跑不出去。跑出去了他们又可以去哪?男主第一次满怀期待地逃回了家,结局就是被自己的亲生母亲抛弃了一次。连着自己的亲生母亲都不相信自己,都不站在自己一边,那么偌大的世界有什么可以躲避的地方。男主的朋友在逃出之后不知要去向何方,希望男主可以继续罩他,然后发现男主还有一个家可回,而自己又有什么地方可以去,除了那个让他百般痛苦却接受他的感化院,他没有什么可以去的地方,所以他给感化院打了电话。因为被自己的世界抛弃,所以只能去唯一接受自己的地方。尽管这地方压抑恐怖,煎熬,但至少有人会为自己的死伤心,至少会有人因为自己的死而愤怒,比起抛弃自己的家人,那些平日助纣为虐的施暴者是唯一可以依靠的对象。虽然他们暴烈,但他们对这些被世界抛弃的人是有真正的感情,一种畸形如同虐恋一样的感情。

  就如那个院长所说,我在这生活了二十五年。因为那个院长在这生活了二十五年,他才会从坑里刨出那个男孩,并且像个父亲一样安慰受了惊吓的男孩;因为那个院长在这生活了二十五年,他才会对这些男孩如此的残酷。只有在被现实一次次打击之后才能看到正实的面目。院长早已看透,如果父母对自己的孩子还有感情,为什么会将他们送进这个地狱一般的地方?如果父母还在意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不常来看一看他们?如果父母没有抛弃这些孩子,这些孩子有怎么会抛弃这个世界?如果父母对自己的孩子还有感情,在看到自己的孩子被虐待,被折磨,这些父母为什么还会将自己的孩子送回去?

  过错不在于谁,抛弃是父母不负责任的行为。父母作为孩子最为坚强的后盾,却在他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又将他们转手送给施暴者,那么孩子也只好势力地顺从唯一没有抛弃他们的人。

  他们被世界抛弃,他们只能抛弃世界。

  《感化院》观后感(二):蛋糕,海边嬉戏和其他

  少年感化院,似乎陌生,但是说起少管所,中国观众,尤其是70年代出生人的绝不会茫然。记得小学时代的音乐老师,一个手指和牙齿熏得黑黄的二胡爱好者,总给我们讲“进去了”的可怕生活,借以鞭策我的那些小淘气同学,千万别“进去”。

  德国的少年比中国的同龄人更叛逆。电影用真实地让人心寒的镜头把感化院里的残酷暴露无遗。记得小时候也看过一部电影也是描写“失足少年”的,当时还掀起热潮,今天相比之下就是“过家家”。

  蛋糕总是出现在电影里---小男主是吃着妈妈给做的蛋糕去感化院的,那时候的他还是懵懂无知,丝毫不知道他将面临一个什么样的命运。妈妈给他邮寄的蛋糕都被院长扣下,看着院长在吃蛋糕,好心疼。在圣诞节晚餐里看到了妈妈的蛋糕,他才知道妈妈没有忘了他。他试图逃跑打开门,院长却站在他背后,他又被吊打,朦胧中幻想和妈妈在一起嬉戏。当他逃跑成功却被送回来,心已经凉了,“刑满释放”回家时,又见蛋糕,可是他已经不想在回家了,包了一点开始流浪的生活。他已经不属于吃蛋糕的甜蜜小朋友了,他已经适应丛林法则。

  还有一点想说说自己的看法,就是关于前面提到的沃尔夫冈和妈妈在海边嬉戏亲昵的场景。在我看来并没有什么过分,这只是他的幻想。在中国人看来大逆不道的行为,在沃尔夫冈身上却合情合理,只能说德国人拍片特别真实不做作。孤单缺乏关心,唯一爱他的妈妈又被继父“抢走”,少年想要成长为男子汉的愿望,青春冲动迷茫,他对妈妈的爱和依赖以及原欲的抑制,在被吊打时似真似幻道来只能让我对于所谓“俄狄浦斯情结”有了现实版的佐证--那些课堂上枯燥的理论都有鲜活的现实基础,是西方文化的源流,更接近人性的深层。艺术如果只是仁义理智,宗法道德,是不是变成法律和道德范本,哪还有艺术的灵动惊喜。所以我要为那段母子海边嬉戏点赞,艺术需要想象和人性深处的触动。

  利用旅途的闲暇,记录自己的零星感受,纪念2015最后一部值得记住的电影。

  送给我的同好

  《感化院》观后感(三):愚蠢制度背后对人思想的禁锢和对人性的摧残

  看这部片子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人跟我一样,一直感觉不舒服很压抑,看完后我在想谁是里面最坏的人,继父?还是是布罗克曼院长?维尔德?克拉普?。。。。。。谁都有错,但是置身其中,恐怕谁都不会觉得自己有错。

  继父觉得孩子叛逆,不服从管教,简单粗暴的一顿打,再接着扔进感化院不闻不问,甚至得知孩子受虐待也一走了之。对待屡次跟自己作对且没有感情的人,你我会有多大包容心?

  会不会有人觉得院长是虚伪的“好人”,一开始并不暴力甚至和蔼可亲,但是对感化院里孩子管教的方式和对犯错的孩子虐待让人触目惊心。有两次拥抱,一次是沃尔夫戈被打的奄奄一息的时候,一次是救出被活埋的沃尔夫戈的 时候,这时候你是不是觉得他只是像改变这些孩子,只是用的方式方法太过粗暴。

  维尔德很恶心粗暴的一个人,一面殴打侮辱孩子,甚至活埋沃尔夫戈,一面对因偷菜园被院长教训的沃尔夫戈同情、不理解,对安东的 自杀感到惶恐不安,但是他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他只是一个胆小的无脑执行者。克拉普和后来的管理员都是无脑执行者,也许他们还有良知,但并不被允许。

  那错在哪里?是制度!

  感化院里有一个制度,犯了错的人的会导致所有孩子都跟着受罚,犯错的人就会成为众矢之的,成为众人怨恨的对象,制度本身是为了让人害怕无法面对的结果而预防、阻止犯错,但随之而来的不是感化和教育,而是辱骂和拳脚,它在所有孩子心中种植了仇恨和对立。仇恨和对立是这个制度下可怕的后遗症,以至于沃尔夫戈回家后都会下意识的攻击自己的朋友。

  在沃尔夫戈去之前一切如旧,所有人都习惯了这样的制度,甚至为它开解,那个同性恋小男孩给维尔德和克拉普祈祷,孩子头也劝沃尔夫戈安心顺命。制度带给人思想上的桎梏,让人觉得一切理所当然,甚至去感谢欺凌你的人。我想当时整个社会都不会觉得这样的制度有什么问题。

  ometimes,i feel like a motherless child

  ometimes,i feel like a motherless child

  freedom,freedom,freedom,freedom

  所有孩子对于自由是向往的,只是他们已经认可了这种制度变得听天由命,沃尔夫戈的勇敢唤起了他们对自由的渴望。沃尔夫戈解救了他们,可是谁来解救沃尔夫戈,制度下的沃尔夫戈也开始变得沉默寡言,甚至顺应制度。

  有的人想借制度解决问题,有的人想在制度下靠自己解决问题,有人在制度下有恃无恐,有人在制度下安心顺命。制度错了,基于制度做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也会是错的。

  说点题外话,对主人公沃尔夫戈来说,相比在感化院受到的虐待,伤害最深的恐怕是自己母亲的抛弃与背叛,以至于可以回家的时候却独自坐上火车走了,他已经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自己的母亲,拿的一块蛋糕我想是对从前的温情的怀念。被自己最在乎的人抛弃与背叛,那种无以言表的疼痛与压抑,会是一辈子都无法愈合的伤。谁都不知道自己有意无意之间的错会造成多大的伤害,错不值得被原谅,别人原谅了你,你能原谅你自己吗?

  《感化院》观后感(四):《感化院》:你和世界之间横陈着一座独木桥

  “疯癫已变得使人有可能废除人和世界,甚至废除那些威胁这个世界和使人扭曲的意象。它远远超出了梦幻,超出了兽性的梦魇,而成为最后一个指望,即一切事物的终结和开始。这不是因为它像德国抒情诗那些表达了一种希望,而是因为它包含着混乱和末日启示的双重含义。”

  说起经典德国电影应该追溯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这一时期,是德国电影最引人注目的时候,克鲁克、法宾斯德、赫尔措格、施隆多夫、文德斯等大师级导演的出现,将德国电影推向高潮。1962年,奥伯豪森宣言的出现,树立了德国电影独一无二的风格,并且对好莱坞电影进行了严肃的批评。那是一个“我们现在要制作一种新的德国故事片,这种影片需要自由”的时代。

  德国新电影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和法国新浪潮电影有着相似的初衷,打破常规,克服电影的商业性质,推崇个人风格的展现,专注形式的创新等等。尽管这样的德国新电影充满了未知和惶惑,甚至带着一定的危险性,但是,德国电影人丝毫没有畏惧,真是因为如此,德国电影才出现了最辉煌的年代。

  回归到近几年,在各大电影节上,似乎很难遇见口碑好,品质佳的德国电影,而2015年的那部《感化院》却给人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受。

  这部电影根据真实历史改编,将德国社会的压抑和青春的反叛结合起来,展现出了德国文明的另一种方式——青少年矫正机构。这类型的电影并不少见,并且模式也大致相同,个人成长和社会经历结合在一起,将制度的不完善,对自由的禁锢,对尊严的践踏等等描述的非常到位。尽管《感化院》是一部非常虐心的电影,但是,其中饱含着一个民族的反思,而这也是德国电影最独特的地方。

  德国电影的矛盾之处就在于艺术和商业之间的不可调和,德国本土电影虽然具有很强的艺术性,但是,受众范围比较窄,并且风格一脉相承,很容易给人带来疲劳感。而对现在的观众而言,电影需要简单直接,不仅需要抓人的剧情,而且电影还要具备一定的艺术气质。《感化院》的精彩之处就在于,它没有说教和诱导,而是通过角色行为的之间展示告诉观众那个年代,德国存在的一些问题。

  “这个世界有多少种性格、野心和必然产生的幻觉,不可穷尽的疯癫就有多少种面孔。”

  在这所《感化院》中,观众看见的是一个阴暗、封闭的小世界,这里的年轻人充满了对烟草的渴望,对自由的期待,然而事实却是强权压制和欺凌弱势。在感化院中,最残酷的压迫并非来自青少年之间的小团体,而是这里的制度和管教着这里的“大哥”。

  电影通过男主角沃尔夫冈的视角,将感化院内的生活状况以及条件做了详细的介绍,并且对人物和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矛盾进行了描述,如此一来,整个感化院存在的意义也可以得到潜移默化的认可。在这所以光明为名义的感化院中,充满了德国教育的偏执和冷酷,在阴暗的角落里隐藏了各种邪恶和悲剧。比如,同性恋,种族歧视,俄狄浦斯情节等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统统存在于感化院中,而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六十年代的德国对青少年的压迫。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沃尔夫冈经历过一切之后,得到的只是哀莫大于心死。

  影片并不复杂,但是导演的反思却非常深刻,尽管电影主题非常沉重,但是导演在声音、色彩、构图等各个方面都呈现出明朗和光明,营造出了一种非常真实的氛围,并且用客观的镜头来展现人和社会之间的矛盾。

  影片中最深刻的一幕就是沃尔夫冈和安东为了自由在陌生的树林中狂奔,可以看出,两个年轻人都充满了恐惧,在面对未知人生的时候,依然稚嫩和迷茫。

  《感化院》观后感(五):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小男孩有些恋母,在被绳子捆绑起来神智迷糊不清时,梦见的是自己和母亲在海边嬉戏亲吻。男孩不招继父待见,被送到了感化院,其实质却是个少年监狱,负责人以出卖少年们免费的劳动力获得钱财。男孩的一次出逃失败,二次出逃携带了个黑人,后来该黑人因男孩不愿意把他带到他的家里,于是打电话给了感化院的负责人,小男孩又被带走了,黑人的心理是怕寂寞,怕孤独,怕丢下,依赖男孩。母亲的做法甚是不能理解,她也不是没有自由,没有权利,却又把浑身伤痕的儿子丢在了感化院,狠心愚钝的母亲,令人咋舌。

  当自由反抗的灵魂在经历过生死的拷打后逐渐变得懦弱,胆小,听话,温顺,这大概是感化院的宗旨——以暴力驯服你,再以怀柔的方法给你温暖的怀抱,接纳你满目疮痍疲惫的灵魂。

  从前自由欢乐的生活与伙伴早已和男孩格格不入,男孩无处可去,坐着火车大概是又回到了感化院,心甘情愿地又回到了最初开始的自己深恶痛绝恨不得逃离的地方。

  《感化院》观后感(六):观影随想3

  感化院,一群迷惘、叛逆、无助的青春少年,在一望无际的沼泽地中艰难地生存着。家是如此的遥远,母亲的微笑似乎还在眼前,然而,面前什么也没有,有的只是一群同样被人遗忘的弃儿。

  14、5岁的叛逆少年,对母亲有着恋人般的依赖,母亲的爱,是他心中最美的记忆。但是在他还没有学会保护自己之前,就被母亲与继父以爱的名义放逐在这人间炼狱。

  他的错在哪里?在这成年人的世界里,彷徨着、反抗着,最后被驯服。父母意味着什么?把这个生命带到这个世界,却无力给他幸福。

  母亲依然是那么美丽,与继父甜蜜地生活着,日子平淡而安宁,似乎已经忘记了这个同样是被她带到这个世界的男孩,这个对她有着无限依恋的男孩。男孩在黑暗里呼唤着她的名字,死里逃生,跑去寻求她的庇护,结果却被她再次送入黑暗的世界。她看不见男孩眼中的绝望与恐惧。再无希望了,男孩顺从命运的安排,从此变得冷漠,不再相信爱与温情。这就是成年人想要的吗?在自己变得麻木冷漠的同时,也夺去孩子心中作为人最可贵的情感。

  为什么当一个人无力去保护自己的孩子,却要鲁莽地将他带至这个世界?为什么面对一个比自己弱小的生命,不是怜悯而是施暴?

  成年人的责任和义务是什么???

  影片的最后片段美极了,舒缓的音乐,男孩在疾驶的列车窗前,仰起年轻的面庞,任凭风的吹拂,阳光的爱抚。明亮的光线勾勒出男孩年轻的背影,男孩闭着双眼,尽情地享受着面前的一切,安静、祥和,随着列车驶向未知的前方......

  《感化院》观后感(七):希望破灭的人生值得过吗?

  看完本片不得不感叹德国人的反思精神。电影的前半程让人摸不着头脑,导演既没有集中展示残酷,又无志于带领观众追寻事件背后形成的原因。叙事一直是点到即止,情绪也是暧昧不明的。但就是这种不带价值观的叙述方式,才能让观看者带着问题得出自己的判断。对于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来说,尊重史实与艺术创作总是两难。

  本片后段的高潮戏显然是有导演个人的价值判断在其中。首先,感化院的存在是整个社会的责任,是集体无意识的作恶。对于在中国长大的孩子来说,“我是为了你好”相信每个人都听过。相似的是,这种畸形的爱也表现在主角的父母身上。不仅如此,感化院的工作人员竟然也偶尔展现一下温情,舍监从土里拉出被活埋的主角并抱在怀里安慰的镜头看得我是毛骨悚然。这恶的表象下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而表面和善,背地里有着恋童癖的看守却被驱逐,也从另一方面验证了他们还是有着一套自成体系的价值观的。

  另一方面,男主角所表现出的不屈服,对自由的无畏向往让他受尽苦头。当他终于从监狱一样的感化院逃出回家,母亲的背叛则彻底将他打垮。在肖申克的救赎中,瑞德对刚入狱的安迪说,希望在这里是可怕的东西。正因此,它在人心中的位置越高,它破灭后对人的毁伤就越重。于是小男孩成为了舍监最死心塌地的帮凶,他出院后逃离家庭也就顺理成章。可想而知,这心灵的创伤将伴随他终生。与另一部著名的电影飞越疯人院的圆满结局不同,这部的悲剧结尾更现实,更令人反思。

  《感化院》观后感(八):看完《Freistatt》后的随笔(含BGM链接)

  0、关于德国电影

  又是一部反思历史、审视人性的德国电影。

  我看过的德国电影不多,但看过的那些,都有一些相似的风格,形成了我对于德国电影的初步印象。当这部电影播放到一半的时候,我就明显感觉到:这确实是一部德国电影-----不仅仅因为它说的是德语。

  德国电影多反思历史、审视人性。有着美国大片的场面,多了一份感性。有着日本电影那种娓娓道来的耐性,多了一份大气。有着法国电影浪漫的镜头和色彩,多了一份深度。一个国家的电影产业一方面根植于其文化底蕴,一方面也取决于政策引导。我向来保持着对中国传统文化自信和骄傲,而当下娱乐至上的文化氛围,雪藏了太多传统文化的光芒。古老的炎黄文明仿佛是一个苍老的智者,蹒跚在21世纪的楼宇和数据流之间,踽踽独行。当我了解德国的历史文化之后,蓦然豁然开朗了。苍老的东方智者,终于遇见了苍老的西方学究,相见恨晚,欣慰不已。

  貌似话题跑偏了,赶紧拉回正题,来聊聊这部电影。

  前面不吝赞美之词,夸赞的当然是德国的文化,不全是夸这部电影。不过,这部电影还是亮点颇多,可圈可点的。

  1、时代感

  作为一部2015年上映的电影,想要还原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故事,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个不小心就会沾染太多现代气息,比如国内泛滥的民国剧和抗战剧。

  感化院这部电影的时代感塑造得很好,功劳最大的当属BGM了。

  开场的一曲,电子音和轻摇滚带出摩托车上的少年,镜头摇晃着拉近,聚焦到在小山岗乱石草丛中自由奔跑的两人身上,画面弥漫着泛黄的复古色调,瞬间就把人带回了上世纪的西德。

  wolfgang第一次离开家坐上去往感化院的汽车时,欢快哼唱版的斯卡波罗集市响起,地中海民谣的曲调,伴着画面中小车穿梭于欧洲的林间,经过一片片尖顶小屋和狗尾巴草丛,时代感满满。

  电影剧本改编自真实故事,而拍摄地就在故事发生地-----(原)福瑞斯福利院,福利院原有的砖红楼房、带篱笆的小花园以及室内的陈旧设施,增强了真实感,让人感觉福利院的故事还在继续。

  2、关于爱和自由

  导演的初衷或许是揭示一段黑暗的历史,透过胶片中的光与影,给曾在福瑞斯福利院里受难的80万德国青少年,送去迟到的歉意和慰藉。然而正是无可挽回的伤害,以及无法到达的歉意,才更给心灵以悲剧的冲击。

  【第一次的逃跑,沼泽的暗示】

  当低沉忧伤的钢琴声响起,影片中,一群穿着旧工装和胶靴的少年,挤在手摇的木车上,顺着林间小道,穿过广阔湖面上的长堤,到达煤田,在那里日复一日挥动着铁锹。休息的间隙,他们瘫坐在堤坝边,或依靠在锈栏杆上,低着眉,抽着烟,发着呆,一语不发。镜头一一扫过他们年轻的脸庞,满脸的煤油、黑泥。

  收工回去的途中,车上的人多是满脸的疲惫和无动于衷。唯有Wolfgang眼光闪烁,他计划了一场逃跑。然而奋力逃跑的他,最终发现自己身处沼泽的包围,连岸上围观的舍监都不屑于放狗来追,只是淡淡说了句:“快点回来吧”。

  似乎除了回去他已别无选择。

  回去,意味着任由自己已经松开的双手再次被捆绑,身体被奴役,灵魂被压抑。但那一片沼泽似乎在暗示,他永远逃不出这份捆绑。

  结局似乎在他第一次逃跑时就已注定,正如那片沼泽预示的那样。

  【阳台上的啤酒,片刻的自由】

  就像肖申克阳台上的啤酒一样,奴役生活中的片刻自由,总是显得那么可贵而惹人心酸。一位好心的舍监,在一次收工后,允许他们玩水10分钟,一群大孩子受宠若惊地跳下车,欢腾着扑进又脏又浅的泥水中。长久以来深深刻在脸上的疲惫与无动于衷此刻消失殆尽,他们感受的无比的欢乐。那片泥水,对他们来说就像是自由的天堂。

  太长时间躲藏在黑暗之中,太多次被暴力推入恐惧的深渊,太多次期待变成绝望,心中的不甘被磨平,勇气被消耗,人一步步陷入绝望。这时候,哪怕是一点点的快乐,也值得倍加呵护,倍感珍惜。

  不自由中的自由,之所以可贵,是因为它抚慰着身处牢笼中的人,提醒他们自由和快乐的滋味。长久的黑暗让人绝望,一闪而过的光亮,也足以带来勇气。

  【当爱已不再是救赎】

  越是在缺乏人性的地方,爱的光辉就愈发明亮。

  当感化院中所有人都屈从于舍监的暴政时,Wolfgang最先开始反抗。他用咬紧牙关的倔强和血性赢得了其余人的尊重。但是当max带领大家集体逃跑时,他却独自守在安东的尸体边不愿离去,甚至对于活埋过他的舍监,也无心去复仇。

  有过逃跑与反抗,是因为有对于爱和救赎有过期待。

  对于Wolfgang来说,这份救赎来自于母亲。

  Wolfgang的恋母情节,一直贯穿影片。电影开始的时候,Wolfgang骑在摩托车上时,幻想的是母亲和自己嬉戏海滩;继父对他的态度和言语,表面的也不是一般的厌恶,而是带有嫉妒;后来他带到感化院的母亲的照片,竟然是性感的泳装照片;被吊起来关押时,关于母亲的想象,也是亲密的拥吻。

  对于母亲的深切依恋,是他一直以来不屈不挠逃跑和反抗的动力。

  他历经艰险逃回家,却轻而易举地被感化院找到。母亲谎称陪他去感还院看看,却将他独自留下。伺机复仇的舍监将他活埋,懦弱的同伴亲手将土掩埋。唯一的好朋友安东怀着愧疚和恐惧而自杀。将自己从土坑中解救出来的,竟然只有苦大仇深的院长。

  还有什么好逃的呢?

  还能逃到哪里去呢?

  Wolfgang这才感到真正的无力和绝望。

  爱本是唯一的支柱。当爱已不再是救赎,所有力量都会干涸。

  【走出沼泽?】

  在绝望与放弃之后,Wolfgang似乎真的被“感化”了。他继续在感化院住着,扮演着逃走了的max的角色,吃饭时坐在“牢头”的位置,在舍监刁起烟的时候跑过去点烟。

  他不再逃跑和抗争,不再有期待。

  直到两年后继父去世,他被允许回家。他沉默地听完了院长的道别,平静地上了车。

  母亲准备了一桌糕点庆祝他回来,兴奋的妹妹讨论着哥哥变成了什么模样。其实母亲是爱他的,只不过这爱太过于平凡,敌不起现实,更挨不过苦难。

  他踏进家门,看到他的只有未曾谋面的弟弟。弟弟已经长大,怯怯地望着他,就像望着突然闯进来的陌生人。他蓦然觉得,这个家,在自己不在的时候已经达到了一种和谐的平衡,他不再是妈妈唯一的儿子,他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

  在感化院养成的强烈的自卫意识,让他对曾经亲密无间的朋友大打出手。

  他惊慌地发现一切已经物是人非,习惯了感化院生活的自己,对这个世界感到陌生。他只能仓皇而逃。

  他坐上林间的公车。窗外,树影倒退,两辆感化院的手摇木车,运着十几个少年从桥下徐徐经过。他仿佛看到曾经的自己,又仿佛看到那些少年的未来。

  列车驶向何方,谁也不知道。他曾经被巨大的沼泽困住了两年。这沼泽,不仅有彻骨的冷水,深深的淤泥,迷蒙的雾气,还有被默许的暴行,冠冕堂皇的罪恶,整个社会的漠视,逃脱不了的苦难。这片沼泽,把他从一个桀骜的少年,熬到精疲力竭。

  或许,以后无论他走到哪里,都摆脱不了那一大片沼泽的梦魇。又或许,他会慢慢忘了它。

  失去爱和自由的灵魂,能治愈的,只有风和时间。

  3、背景音乐很不错

  Freistatt中原创音乐部分由是英国作曲家Anne Nikitin负责, 电影中的BGM在Sound Cloud(一家德国音乐网站,很不错)上都能搜到,链接在这儿 https://soundcloud.com/search?q=freistatt ,翻墙就能听。

  国内网站目前还搜不到。

  Freistatt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1. Mother's Kiss

  2. Enter Freistatt

  3. To the Marshlands

  4. Down Time

  5. Run

  6. Shower Beating

  7. Swim

  8. The Girl

  9. The Whip

  10. Photo Memories

  11. The Kiss

  12. Burial

  13. Saviour

  14. Suicide

  15. Revenge

  16. Cake

  17. Rising Sun (Adam Franklin)

  (以上背景音乐是为电影量身制作,所以命名与情节有关,比如 《swim 》这首曲子就是电影37分钟时感化院的孩子们在污水里嬉戏时的背景音乐,)

  《感化院》观后感(九):要感化的应该是他们的家人吧

  他很悲剧,我要想的并不是这个社会怎样怎样,而是这种非人的机构存在的意义。路易斯真的很有天分。从反抗,到被镇压,到被母亲抛弃,也许他本来就不适应在这个家里。如果他不被送去感化院,那么也会走向更深的深渊(不伦)。这个我觉得是导演强加的情节,单纯使电影更戏剧化了一些。逃跑的那一刹那很让人紧张,可是逃出去了之后呢?怎么办?家里还是一样,没有任何好转和希望。他只能搭火车离开,没有退路。

  让我心疼的是那样一个不屈又带有一丝不恭态度的男孩,最后被折磨成了另外一种样子。其他被打压的男孩们反抗的太晚。我不知道最后一次逃跑到底跑掉了多少,就算他们成功逃脱,之后呢?恐怕得面对更残忍的现实,面对那些曾经亲密却又亲自抛弃了他们的亲人。

  说到底这种感化院不过是家庭逃离责任的借口,家人都不珍惜的孩子,又怎么指望让别人当成宝呢。

  亲吻情节我也是有点不懂,不知道想表达什么。个人觉得没必要吧……

  最后还是表白LouisHofmann,

  好喜欢他呀~少年呀~

  《感化院》观后感(十):人们不能用禁闭自己的邻人来确认自己神智健全

  人们不能用禁闭自己的邻人来确认自己神智健全。

  早先在福柯《疯癫与文明》的开篇读到这句话,第一次对之有所感悟是在《穿越疯人院》里,第二次深刻体悟是在《裂缝》里,第三次则是看完《感化院》之后。

  《感化院》临近结尾处,一直发了疯一样想要离开感化院的沃尔夫冈在被母亲“抛弃”之后再次回到了感化院,他被曾经因为他的反抗而成了独眼的舍监“老大哥”指使其同伴活埋在土里,这时,感化院的院长出现,他怜悯的扒开埋在沃尔夫冈脸上的土,抱着震颤着还在极力反抗的男主,那样子让我想起了电影《裂缝》里G小姐同样怜悯着搂着呼吸急促即将死去的Fiamma。只不过,《裂缝》里Fiamma死去的是躯体,而沃尔夫冈在感化院里失去的则是灵魂和少年的灵性。

  在一座以“感化”为名的地方,原意是说用良性的教育方法矫正那些不良少年,让他们逐渐被感化,成为一个家庭、学校、社会的好青年。首先让我觉得讽刺的是,看了这些类似的事例,也包括国内有些真人秀(诸如变形记)里所呈现,我一直在反思,那些所谓不良少年,真的如“不良”这一词语那般实至名归吗?影片里的沃尔夫冈和继父顶嘴,看成人杂志,但另一面是他有反抗精神,帮助弱者,这难道不应该是最应被称颂的人性亮点而前者只是在每一个青春期阶段都会有的可以用引导、温情的方式做一改正的过渡?当然我没有完全的确信自己对于这一问题的判断,但至少我并不认为所谓不良少年就应该被送去矫正送去感化,脱离了家庭这样一个重要的场域,尤其在其人格形成最重要的阶段,不失为是一种重大的缺失和人格形成的断裂。更甚,感化院带着它特有的讽刺意味用扭曲、畸形和暴力的方法泯灭着这些少年身上的生机。

  其次,是谁在给予这种”感化“,是谁拥有了给这些孩子贴上不良少年标签的权利和资格。感化院里的院长 ,尊严殖民地里的头领保罗·沙弗,更一般意义上那些对精神病患者下定义的医生们。影片里多少都有隐射,感化院里的老Boss可能从小就呆在感化院里,他的遭遇或许和这些后来者们相差无几,所以不难想到他之所以在感化院里呆了20多年,他的灵魂里的张扬之火已经被扑灭,他心甘情愿的屈从于这里,在灵魂深处接纳了这里的生存法则并内化成自己的人生信条,甚至继承了这里的恶性循环链,打着感化的旗号惩罚着这些玩性大发、正处于与世界作对阶段的少年们,同时剥削着他们的身体以廉价劳动力的方式获取利益。而这一切都在“感化”的名义下悄然进行着,院长呈现着善良、和蔼可亲、善解人意的高尚品质,但在作为恶的链条上曾经的受害者如今他却麻痹着自己的灵魂,用救世主的方式给这些不良少年予以矫正,他用感化少年的方式对自己的恶之行为赋予层层合理性,悲剧无非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了给人看,感化院正是如此,把美好的少年,鲜活的胴体最终当着你的面一步步毁灭成僵硬、死气沉沉的面容,没有比这更让人心痛的了。

  除此之外,影片中的“感化”方式也令人深思。感化院里的舍监或是老boss很少对少年们施以惩罚,而恰是用煽动仇恨情绪的方式彼此毁灭。因为沃尔夫冈的反抗行为,全体少年都没有饭吃没有烟抽,当少年们用鞋底狠狠抽着沃尔夫冈的时候,我觉得无望极了,我想到了浪潮里在一种强烈的“集体主义”意识下彼此残杀的青年们,想到裂缝里在Miss G的感召下夺走Fiamma生命的少女们,他们鲜活而类同,却也困顿而迷惘,他们不得不用这样的行为发泄心中的压抑,也不得不用这样的方式确认自己的归属,而再想一想,在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里,这样“集体意识”下的群体归属与排外比比皆是;为了确保自己的优越感,父权制下的男性们处处彰显着对女性的征服殊不知男性本身也是父权文化的牺牲品,异性恋们用打压、去权的方式忽视同性爱欲的存在不过是成全自己生怕被剥夺的我族中心优越,甚至人们用指责精神病的存在确保自己仍安全的站在“正常人”的大本营里。我们所生存的世界原本应该是平等、自由,但平等、自由恰恰成了一部分人征服另一部分人而获取的特权,谁知某一天我们中的哪一个人会遭遇怎样的“感化”与禁闭。

  在影片结尾,沃尔夫冈重新又回到了感化院,他已不再是那个有叛逆精神的血气少年,他变得敏感,有攻击性而又脆弱不堪,他的身体走出了感化院,他的心却永远属于那里,在恶的链条上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是无辜的,未来他会成为了感化院里的小老大,成为那里的舍监,成为院长。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