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造就我成德国人》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造就我成德国人》经典影评10篇

2022-04-18 10:39:1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造就我成德国人》经典影评10篇

  《造就我成德国人》是一部由Riete Oord执导,Bee Rowlatt / Justin Rowlatt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造就我成德国人》影评(一):想谈谈英国所谓的纪录片

  老实说,我很后悔在B站看这么一部纪录片。好吧,我对这方面没什么了解,我不确定它是否真的算纪录片。

  在我看来,纪录片起码要做到客观。

  片中全职妈妈养育孩子的问题引起了热议。因为它涉及教育、福利,在中国,这个问题在部分人眼里很有可能还要上升到女权高度。而我想说,女权实际追求的是男女平等,女性自由选择权是其中之一。有的母亲想做全职主妇,有的想工作,有的想工作家庭兼顾。没有谁高谁低之分,只有个人想不想做,适不适合。

  回到这个纪录片。就我所知,德国父母均可修产假来照顾孩子。这是有选择权的,并不是说非得就母亲留在家当全职妈妈。产假结束后,夫妻也可以选择都出去工作,或者夫妻中一人留在家带孩子。这是很自由的,而不是说母亲就必须在家照顾孩子。照顾孩子也许是义务,但是,不工作只留在家照顾孩子,那不是义务。这对英国夫妇是模拟的一对德国夫妇的生活,也就是说他们模拟了其他人选择的生活。

  社会是一个个小单元组成的。我不认为这个纪录片就如实反映了大多数德国人选择的道路。这个片子是一个了解德国的窗口,但是它的标题未免太大。社会没有强加给主人公责任,节目组的设计才是那个不合理因素。

  借由一对外国夫妇窥视德国人生活,我们可以可以看到几个点。但同时,我们中的部分人也极易被主观视角左右。比如,那位太太误会说德国妇女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必须全职呆在家。

  我看的BBC纪录片不多,但可惜的是,我看的几个都感觉不够真正客观。反观其他某些国家做的则相对好一些。我不懂纪录片中的主持人该做到何种地步,纪录片中的生活体验者该做到何种地步。我只是觉得,镜头该多多留给当地人,节目制作方,最好尽量留下原汁原味的当地生活。主持人也不要看到一个角就以为自己了解了冰山。人类认识有盲区,有惯性思维漏洞。何不去真正记录现实,然后让观众自行体会?咀嚼后的草真的还是原本的草吗?

  《造就我成德国人》影评(二):回归自然,注重长远发展——成功有方法失败有原因!

  带着为什么德国人会成功这个问题看这一集。(很多都是与UK作对比)工作时间比UK短,却可以诞生这么多世界顶尖的企业?

  概况:德国生育率很低,平均1.4个孩子。他们贷款率也比较低。

  消费观:他们比较习惯用cash,于是会有更多的存款放在银行,用于给德国本土企业提供了充足的资金。这个良性循环还体现在物价,尤其在基本生活用品上margin很低,他们的总收入中花在日常消费是很小比重的。另外,在养老教育医疗保障也比较健全,因此德国人是有安全感的。

  男人+女人=一个家庭,看看德国的家庭结构吧。

  作息:早睡早起,规律!!!平均6:23起床,然后有30分钟是在洗手间里整理自己的,出门,平均7:45上班。(OMG,和我现在的作息相当接近),好的,继续看看,他们平均工作时间一天是7h(其中包括1h的午饭时间),所以基本下午3点就可以结束一天的工作了。晚上11:15睡觉。(作为金融从业人员尤其是证券,基本上可以符合这个时间作息,有可能时间,原来自己这么幸福)

  男人

  在一家世间排名前6的铅笔厂工作,体验德国男人的生活:严肃、认真、专注、重视team work!在6个h的工作时间里头,他们的时间是实实在在的放在工作,不会说聊私事约晚上干嘛或者玩手机之类的,他们觉得工作就是要认真,有多余的精力就可以清洁下车间,多分担一些活儿。

  制造业在德国是受尊重的,他们是第三大出口国,在中国美国之后。对他们而言,focus on tiny business bu do it on a world scale. Try to act globally. 难怪,他们在很多中小型的领域一直领先,成功最根源于你的心怎末想。

  他们一年有30天的假期,如果是有孩子的家庭,赋税可以减免很多。

  他们已经20年没涨工资了。

  在人口方面,很多新移民(主要是土耳其)的到来。

  女人

  每个家庭妇女在家平均一天要干家务4:15h。很吃惊!那他们在家都是做些什么的呢?食物都是从头开始做起,很少用速食。每天第一件事情就是plan your time、your budget&money、cooking for a week。恩 他们是个planner!(我很欣赏这点呢,凡事预先安排好,不用打仗似的,和性格有关,稳定有安全感,但是也许会少些趣味性,不过,德国人就是这样的实在)

  德国mon都是在家自己带小孩的,mon对他们是一种身份,是有社会认可的地位的。如果生完bb的mon出来工作,需要交特别多的税,以至于到手基本没多少,所以很多mon选择回归家庭(这是德国的政策导向,希望更多女性在家教育小孩,所以他们的孩子在3岁才上学,这之前都是在家接受教育的。)

  社会性:singing club ——已经有半个世纪了,在一个小镇就有上百个这样的club,对他们来说,这除了唱歌以外,还是他们可以与不同人接触交往,社会性的一面。

  孩子

  这里最印象深刻的是他们孩子的幼儿园——是在一片森里里头,没有一个房子,就是最原始的森林,内容就是让大家一块儿玩,由小朋友自己创作游戏大家一起玩。回归自然,崇尚自然!孩子们都喜欢上学校。多幸福呀!我在想: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他们之所以发达,不光是经济层面的,还有是精神和观念上的领先,但始终依托于自然,根植于我们生存的环境,特别棒!

  They don't talk their success for granted, and I think that's why the country is so good, at focussing on the long term.

  《造就我成德国人》影评(三):摘录

  德国人赚的比英国人多,而且工作时间更少,在足球场上总是赢,第一个到达海滩,而英国面临着削减开支和让人流泪的债务,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英国人热衷于购买房产,德国人半数以上租房住,德国人不愿意给自己背上重债,人们会在一个租的房子里住上 10年、20年,英国这样的人只有 1/3。在英国,普通家庭欠债 5.3 万英镑,包括抵押贷款。在德国,还不到 3万英镑。

  典型的德国主妇不去上班,在家和孩子一起,做家务。在德国,有3岁以下小孩的妈妈们,

  2/3 都待在家里,英国是 1/3。一天多数妇女要细致的做 4小时11分钟的家务。花一周的时间提前规划饭菜。母性在德国这是自豪之源,但一个工作的妈妈有一点不被人看好,她们被称为 "rabenmutters" -忽略孩子的贪婪的妈妈。

  一名德国主妇说:“你可以享受减税,能够受益。当我去工作时,我付那么多的税,以至于到月底,我手里没剩下什么。因此,我与小孩待在家里。”

  英方女主持皱眉:德国妇女工作时间比所有的欧洲妇女都少, CEO 层次上,女性代表只有 2%,在英国,大约是 14%。

  在英国,强调的是上大学。但制造技能在德国被看得很高,德国半数以上的年轻人都参加学徒模式。

  德国的成功不是基于对小孩实行超前的教育。森林幼儿园 - 德国人教育的特别方法。德国小孩甚至 6岁之前不必去学校。我们英国多数小孩 4岁就上课了。小孩在户外森林里度过,不管天气如何,甚至去树林里上厕所。禁止带玩具,孩子们自己玩游戏,与自然接触。一个孩子来森林托儿所要每月 159欧元。

  德国与金钱的关系有历史根源。战后生活苦难的记忆留在脑海中,即使现在,他们也都谨慎花费。德国称 债务 为 'schulden',意思是罪恶。因此信用卡不流行,多数人支付现金。德国人存钱比英国人多 - 10% 的家庭预算,英国是 1%。这意味着德国银行有更多的资金借给德国公司,使得那些工厂有投资,几十年进行扩张。

  德国经济可能在全球做的好,但实际上,粗略的考虑到货膨胀,工资在 20年里并没有涨。一个原因是两德统一。西德不得不负担东德经济的现代化,这影响到德国的每个人。通常,工人为了工作安全稳定就不求涨工资了。现在,德国纳税人将为欧元区的债务买单。

  Andreas Falke (本地大学的一名经济学家):你看到了德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但那没有反映出真实的收入情况,普通德国人没有看到,没有感到富裕了。因为最终,普通德国人会说:"我有工作会很开心,也许仅有 1%的额外收入。"那很惊人,德国人想有一个稳定的,可计算的。。。他们不会去追求 10%。他们宁可去追求稳定,稳定提高。。。公司也类似,没有大的,没有苹果,没有亚马逊,没有。。。所有这些小企业的小生意做的都很好,同样,这真正强调质量,能有效运作。

  拜仁慕尼黑 对 汉堡,这场重量级比赛的票,15欧元就能有好坐席。比英格兰超级联赛的票便宜。不象英国超级联赛随心所欲的世界,那里任何人可以拥有任何东西,德甲联赛有更多的限制,卖俱乐部的股票是可能的,但仅限于一定程度,我们有所谓的 50+1 规则,意味着俱乐部股票的 50% 加上 1%由俱乐部会员即普通球迷所有。

  他们的效率和秩序来自很深的社区观念和互相照顾的责任。他们不认为他们的成功是理所当然的,这是德国非常善于长远考虑的原因。

  Alev(本地出生的一名作家,父母是土耳其人):多数来德国的移民是土耳其人。他们最初是在 1960年代作为客工过来的,当时德国劳动力紧缺。那时德国不承认我们是德国人,直到 28岁才承认,即使在德国出生。德国是一个建立于排斥的国家。排斥,他们喜欢分离,选出最好的。高层中有人代表我们吗?在组织中有人代表我们吗?政治上有人代表我们吗?绝对没有,我们被排斥在外。

  《造就我成德国人》影评(四):主要介绍了德国中产阶级

  片子里展现的是标准德国中产阶级的生活形态:小孩幼儿园在野外上,女人在家带小孩,某些规模小而古老的制造业,工资不高不低职位工资难以变化的技术工人。这些当然是德国稳健强大制造业的基础。但不是德国的全部。德国的精英阶层不见得和中国美国的精英阶层有太大区别。http://zhuanlan.zhihu.com/shizheng/19825856(版权属于知乎用户:Sven ) 里面说道德国精英阶层照样私立学校一路读下来,可以想象很多产业技术工人读了技术职校继续做职业工人也是件相当平常的事。 社会结构模型在哪都差不多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