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村小的孩子》的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村小的孩子》的影评10篇

2022-05-19 02:05:4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村小的孩子》的影评10篇

  《村小的孩子》是一部由蒋能杰执导,范魏煜 / 张良友 / 蒋云洁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村小的孩子》影评(一):献给那些孩子的五颗星

  那条弯曲山路我也走过,可我走的时候是4.5米(叔叔说的)的宽敞水泥路,天气阴冷。但是这些孩子不知道在这条路尚未修建时候来来回回走了多少次,其中,又有多少次是下着雨雪,或者结了冰,路面湿滑的情况下呢?我一直以为自己以前在家看过一遍,直到今天看“第二遍”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在家的那遍没看完(已经忘了什么原因了)。片中,蒋鑫蒋恒两兄弟和他妈妈视频的那个镜头。他们妈妈说的那些话,让自己觉得自己是多么的幸运,从小到大,父母一直陪着,直到读初中后,才成为“留守儿童”,而且,刚上初中那会儿,住校。那周一直下雨,不会走路,两双鞋子湿了(我不会走路的,至今都是,每次下雨天走路我都会湿了鞋子),那个时候还是春天,特别冷,就那样穿着湿鞋子度过一周,每晚洗脚,脚都是白色的。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那个时候是我最难受的一次。可与片子中的这些孩子相比,我自己又是多么的幸运。他们可能有好多次都是湿着鞋子上课的。可能有好多次都是脚冻的不行了,却没说出来。

  《村小的孩子》影评(二):观影片《村小的孩子》有感

  没有万马奔腾的恢弘气势,没有刀光剑影的厮杀场面;不去抒写欲望都市的灯红酒绿,也不去理会儿女情长的你侬我侬。这部以农村留守儿童为题材的电影不幻想未来,不缅怀过去,只关心现实。从没有一部电影能像她——《村小的孩子》一样如此深深的触动我的心灵。

  这部历时五年拍摄的影片真实记录了处在中国偏远山区一群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境况。提及当代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大部分人把着眼点放在高考改革上面,呼吁高考改革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但很少有人会关注到乡村教育这方面。政府这些年的确在乡村教育上推行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前几年的“两免一补”,近几年的“营养早餐”行动等,但这些政策真正落实的效果却不尽人意。

  在该影片中,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着实令人堪忧。首先是在家庭教育方面,父母角色的缺失。由于生活所迫,大部分农民背井离乡外出务工,而留在村子里的自然就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片中小女孩蒋云洁和奶奶相依为命的生活场景,没有那么多浓浓的甜言蜜语,就是日常生活中那几句平常的言语也让我们感到温馨,很朴实,很纯真,却足以打动人心。

  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很多孩子对父母感到陌生,有的孩子甚至连父母长什么样子都忘记了,更不用说像城里孩子那样窝在父母怀里撒娇了。当被问及到他们觉得父母是否爱他们,镜头前那一双双闪着泪花的眼睛告诉我们,他们觉得“不爱”时,相信每一个人看了之后,内心都会泛起层层波澜。在这“不爱”的背后,隐藏着多少鲜为人知的酸楚。他们是多么希望能和父母呆在一起呀,哪怕是一小会儿,对他们而言也是奢侈。短暂的相聚之后是无尽的分离。

  片中的两个小男孩为了能跟父母待在一起,他们在有一个暑假去了父母工作的城市。但由于父母工作忙,又怕他们走丢了,兄弟俩整个暑假就被锁在屋子里。被问到此事时,两兄弟说以后再也不会去了!是啊,对于正是处于活泼好动爱玩爱耍年龄的小男孩而言,被锁在一个陌生城市的一个小屋里整整一个暑假该是多么可怕的一个噩梦呀!所以他们宁愿回到村子里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至少那里有容得下他们的一片蓝天。在蓝天下,在烈日中,小小的他们挥舞着汗水,和爷爷奶奶一起下田干活,收割着稻子······是的,不要惊奇,就是这样,这就是中国千千万万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童年生活。他们小小年纪就不得不用瘦弱的肩膀分担一部分家庭的重担,也许是应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花季之年的范魏煜不仅要面对学业的压力,同时还要照顾年幼的弟弟和孱弱的奶奶;小小的蒋云洁从小就特别懂事,看着别人吃零食,她说为了省更多的钱给奶奶治病,她忍着可以不吃,就这样平凡朴实的一句话,足以把任何心如坚冰的人给融化掉。

  父母角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缺位是导致青少年叛逆乃至犯罪的一个重要诱因,家长长期孩子不在身边,很多需父母间的互动也是极少的,中国人的含蓄在这里可谓是发挥的淋漓尽致!于是,父母不知道孩子内心真正想的是什么,更别说是需要什么了,他们只是一味的责怪孩子为什么不学好。在这里,也许父母真的需要好好反思一下。当然,父母为了孩子能有更好的生活常年在外漂泊也有他们的无奈。是啊,生活难呀!并且他们连生活的层次都没达到,他们只想能好好地生存下去,可就是生存这样一个小小的愿望要实现也是如此之难,生活的艰辛在当代农民工身上被无限放大!

  这些年,中国的经济的确突飞猛进,国人也许正在大肆歆享着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殊不知,这种经济发展的背后却潜藏着无数的社会危机,不能不说近年来社会矛盾问题的频发与日益拉大的社会差距之间不无关系。片中的一个镜头让人印象深刻,电视机中主持人在舞台上喜气盈盈向全国观众拜年,欢度新春佳节,那一刻仿佛全中国都像春晚舞台上所表现的那样是一派歌舞升平祥和安康的景象,而此时坐在电视机前的一家人却满面愁容为了生存而发愁,感觉这个镜头是极尽讽刺之能事。如果说,什么是中国,也许这就是中国!套用近期大火的一部影片《一代宗师》中的一句话:中国近些年的发展,城市成了面子,农村成了里子,都是时势使然呐!

  再回到乡村教育问题上来,家庭教育的缺失也许是某个家庭的问题,而学校教育的缺位却是整个社会都需要反思的。在片中,乡村教育的窘境被揭示得袒露无遗:教学楼迟迟盖不起来,教学资源匮乏;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工资待遇极其微薄,甚至老师也因生计所迫被逼走······为了上学,孩子们每天不得不跋涉两三个小时的泥泞山路!

  也许,这个世界上还是好人多。片中记叙了某电视台注意到他们上学的难题,为他们捐赠了一辆校车,本以为生活会像童话中描写的“王子和公主从此永远幸福地生活下去”一样,可我们都太天真了。现实终究是现实,童话不会发生在现实中。捐赠一辆校车固然没错,但对于当地落后的教育条件而言,区区一辆校车无异于隔靴搔痒。由于当地路况不不好,那辆捐赠的校车成为别人奉献爱心的摆设,仅此而已。这俨然像一场闹剧,轰轰烈烈的开场,在万人的瞩目下高潮迭起,然后又戛然而止,惨淡收场。

  但无论如何,生活还得继续。片中蒋云洁的奶奶担心孙女上学的安全,只能让她留级。当奶奶在镜头中说出“他对不起孙女”这句话时,相信没人不为之动容。哎,这就是生存的无奈。如果说童话不会发生在现实中,那么现实中肯定会发生童话,当片中小女孩将一只死了的鸟在大雪中将其小心翼翼的埋葬时,眼前不禁又多了一层水雾,多么可爱的一颗透明玻璃心啊!当被问到同龄的孩子长大想干什么,他们几乎都回答“去打工”时,小小的蒋云洁选择继续读书。从她身上我们看到了希望的种子在生根发芽,她如饥似渴的获取知识。读书也许不能改变命运,但知识可以。知识可以让一个人眼界更加开阔,心胸更加豁达。不满足于现状,拥有一颗积极上进的心比什么都重要。生活需要改变!

  同时在片中我们也看到了以范魏煜为代表的当代农村女大学生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自强不息的品质;空巢老人孤苦无依落寞凄寂的晚年;还有隐隐透露出的农村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思想······总而言之,该影片以小见大,折射出了当今社会容易被人们忽略的一些问题。

  也许我们没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宽广胸怀;也没有范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道义。但既然我们共同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我们就应该让心灵丰富起来,让智慧明达起来,让肩膀强壮起来,担起肩头的责任,无论是个人的,集体的,还是民族的,国家的。就像歌中唱的那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对农村留守儿童多一些关注吧,也许就是你此刻的那一份善良,他们的明天会因此变得美好!

  《村小的孩子》影评(三):生活已经如此崎岖,还奢谈什么理想

  这片子看得人唏嘘。

  印象最深的细节之一,片中的孩子们都被询问过一个问题,长大后干什么,他们的答案出奇的一致:打工。

  可以想见,还能怎么接着往下问:打工干什么?挣钱娶媳妇,娶媳妇干什么?生儿子,生儿子干什么?继续打工……

  像个黑色笑话,却是他们循环不绝的现实,这也是这些孩子们所能想象得到的最好的未来:打工,赚钱,有钱了就能改变现在的窘迫生活。

  对城市里的孩子来说,长大干什么,有什么理想是一个选择题。村小的孩子没法问这个问题,这个选择对他们是不存在的。

  没有过同样的生活经历的人大概没办法想象吧,事实是,城市的孩子和农村的孩子,眼中所见所感的世界基本是两样的。对前者来说只是寻常选择之一的东西,后者根本是听都没听说过的。

  你没法问他们理想是什么,这就像在问一个人吃不起饭“何不食肉糜”一样荒诞和残酷。理想是一种需要在坚实丰厚的物质基础上才能生长的珍惜事物,当物质贫乏到只能奢求生存,理想就变成了纯粹的书面语。

  鸡汤会说,心有多大,梦想就有多大,梦想有多大,世界就能有多大。但真相是,你的生活局限了你所有的行动和思想。当你的现实世界就是张开胳膊那么一点大的时候,你能做的梦也就只能是那么一点点。

  《村小的孩子》影评(四):村小,和孩子们

  标题《村小的孩子》其实蕴含了两个目前难以解决的问题:一是落后的农村基础设施(包括学校,医院,文化场所),二就是我们所称的留守儿童。

  如何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其实跟“如何解决养老问题”,“如何解决空巢老人问题”问题一样,在目前的社会发展阶段很难一步到位。听起来也许令人沮丧,但事实是,这世界上有许多问题我们无能为力,能做的有限(不代表没有)。

  在大部分时候,大众对农村问题的关注往往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基础设施建设。所以农村问题看似是村民的精神危机,实际上深层次的原因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目前中国农村如此巨大的人口流动量,很多农村政策根本无从谈起,不具备可执行性。如果我们把角度回到最初,思考如何解决这一系列的矛盾,那答案显然是不言自明的:平衡城乡以及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但以目前的发展现状根本难以实现,更勿论民间的微薄力量所能起到的作用。但午夜梦回,也会令人感到欣慰的是:我们做了,起码比没有做好。在我们有限的生命里,能影响多少人,就影响多少人。能多影响一个人,就多影响一个人。

  《村小的孩子》影评(五):我们改变不了他们,他们却改变了我们

  我们改变不了他们,他们却改变了我们

  今天去中大看了《村小的孩子》,很喜欢这部片子,没有别的,只是因为它真实,我相信导演只是客观地记录一些东西。说实话,以前真的很拍看到这类题材,太过悲惨,镜头下的孩子显得过于成熟,他们总是说着“将来要好好报答社会”之类的话。以致让我觉得这个社会只是给他们一些物质上的东西,而他们小小年纪却要背负很多社会给他们的心理压力。

  片子里的孩子会撒谎,学习成绩很差,反而让我觉得欣慰,差总好过虚假。现实就是现实,故意去美化只是在欺骗观众而已。可惜的是很多人好像已经习惯了以往看问题的方式,总是想当然地认为山里的孩子很可怜,留守儿童心理怎样怎样。现在有很多的电视节目在做这些,通过节目,或多或少能给他们一些支持,但是总觉得在做的时候少了一些“以人为本”的精神,很多东西过于理想化了。还有一些东西太过商业,最后变成消费他人的不幸。

  导演说不想再拍留守儿童了,因为觉得这个问题没有办法改变。我支持,但是不是因为无法改变,而是觉得这部片子已经承载了很多东西了,其余的应该交给别人,而不是导演。有人问怎么去帮助他们,导演说做好自己的事情,这个我也赞同。首先应该是改变自己。以一种求真的精神去看待存在的问题,多一些人文关怀,而不是一味地把他人改造成我们理想中的样子。在面对留守儿童之类的问题时,有的人不知不觉就把城市当成理想的世界,没有意识到城市也有城市的问题。

  影片也讲到的东西很多,我比较关心的是媒体报道对留守儿童以及观众认识的影响,所以写了这个。

  评论来自于新浪微博网友@Blutmond

  《村小的孩子》影评(六):【导演自述】拍累了,拍疲了,真不想再拍了

  我参加很多场纪录片《村小的孩子》全国公益展映后的交流,常被观众问到的一个问题是,我是怎么关注到留守儿童这个题材的?

  最开始关注这个题材,还是在大学的时候,我在校图书馆看到一篇关于我国留守儿童现状的文章,带给我很大的感触。我出生于农村,母亲也在广东务工10年,看了那篇文章才知道,原来农村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们是贴了一个标签的,叫“留守儿童”。

  因为对这个题材感兴趣,我开始慢慢找这方面的资料,在大学期间就在筹备。我喜欢影像,特别喜欢纪录片,喜欢用纪录片这样的形式表达自己。大学还没毕业,我就筹备拍一个以留守儿童为主题的纪录片,就以老家的留守儿童为素材。身边的故事,我能更容易走进他们的生活,融入他们的生活。因为被拍摄的对象与拍摄者关系处理得如何,直接会影响到一个片子的质量。当时还有一个伙伴就是我堂哥,他摄影出身,我们一拍即合。于是毕业没多久,我和堂哥双双辞工,筹钱借钱购买设备,回到老家开始拍摄记录孩子们。

  我也一直在思考,什么契机让我做这件事。其实当时真的没想太多为什么,也没太多目的。就是想做这么一件事情。当我真正融入他们的生活时才发现,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挺多。拍摄的村小因为“撤点并校”,当地的学校已经废弃,但村子上学的孩子比较多,位置偏远交通不便。

  这些小孩父母不在家,爷爷奶奶还得种地,去城里陪读的成本根本承担不了。所以小孩上学是个很大的问题,当时我们拍摄的是村里临时私立学校的22个孩子,其中有17个父母都不在家。他们的学习一塌糊涂,生活习惯也不好,跟父母感情疏远,父母在他们脑海中仅剩个模糊的影子。问这些孩子长大想做什么,大多说想去打工。因为村子当时1700人,已经有将近900人在外务工。对世界基本无知的孩子们都天真的以为,长大出去打工就有钱了。

  有人担心,拍摄会不会给这批孩子再一次的伤害。其实镜头一开始对这他们,就已经介入他们的生活。这多少都会影响到他们生活。除非你不拍摄,才不会影响他们。

  我常说想客观记录,其实到2013年的记录就失去客观了。我们开始策划公益活动帮助这些孩子。虽然我们拍摄和做公益都很谨慎,很多事情是有利有弊的,我们只能尽力把伤害降低到最小。

  我们特别注意跟被拍摄的孩子,会和孩子的家人们处好关系,成为好朋友就会好很多,镜头纪录他们的状态就很自然。我可能和很多电视台的采访报道不一样,手法只是跟拍,不会让孩子们摆拍。正是因为长时间和他们生活在一起,才抓到一些我们想要的东西。

  刚才说开始拍摄这个纪录片没太多目的,后来就有了目标,那是一个在我心里慢慢长大的愿望:希望通过这个纪录片的影响,能把当地村小重建起来。

  好的一面是,后来村小历经重重困难,还是建起来了,但后来物质方面的改善,对留守儿童帮助并不大,因为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学习问题,二是心理成长问题。

  当地村小重建好之后都没有老师愿意去上课,因为村子太偏远,交通太不方便,工资太少太少。当时我还在北京上班,就毅然辞工去当地村小代课,这样可以更好跟拍他们的生活,从2009年一直陆陆续续跟拍到今年2014年。2010年我们选定了四个留守儿童家庭跟拍,而片子剪辑进去的只是三个。

  纪录片还是得讲故事,只有深入他们家庭,讲述的故事才能有血有肉,更加立体。

  我已经拍摄了三部关于留守儿童纪录片了,第三部《初三》,还在后期制作。很多人问我还会不会拍摄留守儿童纪录片,会不会继续跟拍下去。我说这几年真不想再拍了,拍累了,拍疲了,面对这么大的社会问题,我很无力。

  接下来几年我可能会离开这个题材,但是我跟拍的留守儿童家庭,有两个问题是我会继续关注的:一个是跟拍的留守儿童长大走向社会了,跟社会关联了,会怎么样。还有一个就是跟拍摄的留守儿童成家有小孩了,那时他们的小孩会优什么样的命运,会不会再次“被留守”等等。到时片子的主题可能就不仅限于留守儿童了。这是我的计划,希望能成型,能找到资金。因为做独立纪录片,资金始终是很大的麻烦。

  纪录片《村小的孩子》是我第一部留守儿童纪录片《路》的续集,《路》入围了一些影展,后来也在网上公开,逐渐引起媒体和社会的关注。

  因为拍摄当地的上学交通不便,湖南卫视的音乐公益节目《天声一队》都给他们捐赠了一辆校车。但是当地道路太窄,基本是山路泥地,路况特别差,安全是个很大的问题。后来,路还是修好了,孩子们享受了几个月有校车的幸福日子,但是马上因为出不起油钱又被打回现实。偏远山村孩子上学不方便,不是简单的捐赠一辆校车能解决的。

  贫困山区乡村教育,不只是简单的修建一栋漂亮的教学楼,捐辆校车,捐点文具就能帮助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这种想法极端幼稚。

  这些年不断有人问我,有没有什么办法能从跟本上帮助孩子们?其实这个问题,我同样无法回答,希望更多人能来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作为一个独立纪录片制作人,我深深感到自己的力量渺小,而这个问题则太大太重。我在影片中提出一个问题,至于这个社会问题怎么解决,作为记录者和目击者,我身处其中,却无能为力。当然,影片就是唤起更多人关注,从中意识到问题之严重复杂,让这些幼小的当事人发声,不是呐喊,而是唱歌,让听不懂的人流泪。

  至于留守儿童最需要的是什么,我一直觉得父母的陪伴是最好的教育。但这些农民工在家种地不赚钱。为了更好的生活,赚取更多的钱,只能外出打工。父母的陪伴是留守儿童享受不到的幸福。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普遍缺失,多是隔代由祖父母带大。我希望乡村教育能被社会重视起来,尤其基础教育。这样留守儿童的未来才能得以改变。

  当然我也希望留守儿童的父母也多注意跟孩子沟通感情,生活很无奈,现实很残酷。他们没办法陪伴自己孩子,就算让孩子身体留守,别让他们的心灵也留守。

  前段时间我的纪录片上传到网络,又经过全国巡展,村小的孩子们正受到国内外媒体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全国目前有6100万留守儿童,他们多数在缺乏父母关爱的环境下成长。很难想象那他们长大后,会怎么教育自己小孩,会不会恶性循环。6100万留守儿童走向社会,将来会造成多大的社会问题,社会又要怎么来面对呢?

  最近几年,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爸爸去哪儿了》特别火,商业上特别成功。那些孩子得到了太多的关注和喜爱,可是还有6100万留守儿童不知道爸爸们为什么不回家。有人问我排斥这样的片子不,我作为一个纪录片工作者,当然不排斥,我只是希望纪录片内容可以更多元。我还希望他们的成功,可以带动纪录片行业更好发展,我深信纪录片才是最好的电影。

  也许我今后拍摄的纪录片也会跟商业跟体制靠拢,但我更在乎的是自由表达,如果了自由表达也受到限制,我会慎重考虑选择。

  拍纪录片不是钱越多越好,钱越多,可能就越不自由。希望纪录片市场能良性循环,当然我希望看到更多关注社会的纪录片。就像我和我的团队一样,致力于用影像关注社会,传播公益。

  2014-06-26 于湖南 邵阳

  《村小的孩子》影评(七):很值得一看的一部纪录片,在这个虚伪的社会很难看到这么真实,不做作的好的纪录片了。

  导演用了六年时间来跟拍这些可爱的孩子,看得出导演的认真与坚持,看完整个纪录片的第一感觉很真实。这种真实可能只有同样出生于农村、接受过乡村教育的人才能感受得到。教学条件的落后、物资的缺乏等等一直都存在于这个美好的社会主义国家。

  当看到一段一对夫妻一年没回家,坐了十几个小时的车回到家乡,在路上遇到自己的孩子,孩子却认不出自己他们,两夫妻也不认识自己的孩子,当时我就忍不住哭了。我想所有外出的父母们都是爱他们的孩子们的,想跟他们一起生活,但为了让孩子生活的更好,有更多的钱能接受更好的教育,他们只能远离家乡,去外面打工。

  六年,一年又一年的过去,我总在猜他们的父母今年会回来陪他们过年吗?一年过去了,爸爸妈妈还能认得自己的宝贝们吗?

  导演用镜头记录着几位小主人公六年来生活的点点滴滴,让我们看到了小云洁的坚强,范魏煜家庭的悲剧以及代课老师们生活的坚辛,也看到了社会黑暗的一面,在这个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到处都可以听到或看到现在的国家有多么多么快的在发展、在变强的新闻,怎么就没有人来关心和关注这些祖国的花朵,连最基本的基础教育都跟不上还谈何末来,很显然这些孩子们成为了这个社会发展的牺牲品。

  《村小的孩子》影评(八):蒋能杰:6年时间,用镜头记录留守儿童

  蒋能杰:6年时间,用镜头记录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纪录片《村小的孩子》导演携作品来莞展映交流

  文/见习记者 刘华城

  “我的职业是一名剪辑师,家乡在湖南,从2009年毕业开始我用我的镜头一直在记录家乡的留守儿童。我拍摄留守儿童纪录片只是希望更多的人知道有留守儿童这样一个群体,希望更多的人关注他们的现在,关爱他们的未来。”蒋能杰在凤凰卫视《与梦想同行》中这样讲述道。

  4月3日下午,蒋能杰带着他的作品《村小的孩子》来到东莞理工学院(松山湖校区),跟近百名学生、老师、媒体人和影像爱好者进行了分享与交流。

  从大学毕业至今,蒋能杰为这部纪录片的制作共花费了6年多的时间。这场为留守儿童呐喊的巡展从广州开始,前不久已经在广州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多所大学进行了巡展,预计会在全国免费公映100场。

  此次东莞站的展映由《东莞大学生》报社协办。据了解,在展映前,报社的同学们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进行了大力的宣传,让更多东莞的学子、媒体人和影响爱好者了解并参与其中。

  蒋能杰,湖南人,2009年他和另外一位摄影师成立了棉花沙影像工作室,开始了用纪录片的形式关注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社会问题,他用镜头冷静地去记录着每一个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那时候,大学刚毕业的他第一次走进了留守儿童的世界。

  一次持续6年的跟踪拍摄

  2009年,刚从湖南农业大学毕业的蒋能杰怎么也没有想到他在无意的一次思考中,让他走上了一条没有尽头的路。

  “留守儿童拍了六年,现在我回头看,我也没想到我会拍六年。刚毕业时,当时想法也很单纯和幼稚,就是觉得很有意义很有价值,我跟我堂哥就去拍了。”正是这种单纯的的想法,让蒋能杰花了6年的时间跟踪拍摄这群留守儿童的成长变化。

  在2009年,蒋能杰已经完成了一部关于留守儿童的纪录片,叫《路》。纪录片《路》以湖南省一个偏远的小山村私立学校22个学生为切入点,通过对他们的深入访谈,探讨“留守儿童”缺乏父爱母爱这一主题。希望让更多的社会力量来关注他们的家庭生活和内心世界,同时,也反映出一系列农村落后的教育问题。该片入围第七届中国纪录片交流周并于2010年在宋庄美术馆进行了首映。

  拍完《路》之后,蒋能杰就去北京找工作上班了,但是蒋能杰还是牵挂着那一群孩子。他了解到当时学校建好后,由于太偏远,没有老师愿意来上课。蒋能杰经过再三考虑之后,决定回去村庄,一是还想继续深入拍摄,二是可以给孩子们代课,所以就从北京辞工回到那个熟悉的村庄,和那一群熟悉的孩子生活了半年多。

  “后来也没想到我会一直拍,但是越拍到后面就越有种无力感。期间我曾几度因为资金问题出来工作,赚了钱又回去拍摄,就这样断断续续把这部片子完成了。到今年,我想给它做个交代,画上个句号。”蒋能杰讲起这部片子的坎坷创作至今仍感慨万千。

  在这6年的跟踪拍摄里,期间有不少的媒体和公益组织通过蒋能杰接触到了这群孩子,并给他们给予了一些帮助。 “我不喜欢别人叫我导演,我认为在那里所做的不是要让孩子们感谢我,其实我更要感谢他们,他们帮我完成了我想做的。” 蒋能杰告诉记者。

  对孩子而言,最好的教育是陪伴

  在长期与这群留守儿童的接触后,出生于农村的蒋能杰深刻地认识到农村的基础教育的贫乏和家庭教育的缺乏。

  据蒋能杰介绍,2002年他所拍摄的村庄光安村的小学由于教学楼危房问题,同时为响应政府“集中办学”的政策,村委将全部学生撤往镇中心小学上学。由于光安村地处偏远,交通十分不便,绝大多数孩子的父母都在外打工,家中只剩老人和孩子。为了解决小孩的上学问题,部分村民家里不得不让老人专门在镇里租房子陪伴幼小的孙子孙女读书。有一部分小孩因没陪读条件,只得早上4点多就起来,打着手电筒,叫上村中其他小孩一大早就去5公里外的镇里上学。

  这种情况持续了一段时间后,村里创办了一所私人学校,共招收了22名学生,组成了一个一年级。再这所私人学校办学不久后,村领导向国家申请重建原来村中废弃的“光明小学”。这所小学建设完工后,村里的基础教育还是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村小只有三位老师,其中两位还是代课老师,学校设幼儿园、一年级和二年级各一个班,共50多名学生。

  “当我问他们你们长大想干什么?他们的答案都是一样的,打工,每当听到孩子们这样地回答时,我都会觉得特别心酸。我拍摄的孩子们学校是已经建好,但是这些孩子们的梦想,他们的内心却依然有很多问题,在一个只有老人和孩子的村子里,孩子和父母之间很少有沟通。”蒋能杰对于这群孩子的成长表现得十分担忧。

  和蒋能杰一样,东莞传媒人穆肃在观影结束后,对这群孩子的未来也表示了忧虑。“父母教育他,不会给他导入一种理想的价值观,只是说要好好读书,却不告诉他为什么要好好读书。将来这些小孩怎么能正常地融入这个社会中呢。”穆肃也对这些留守儿童十分关注,他曾花了4年时间创作了一部关于留守儿童的剧本《麦田的守望者》。

  “我虽然不是留守儿童,但是我从小跟弟弟相隔的年龄差距很小,我奶奶把我带大。一老一少的这种情感交流,跟现在留守儿童跟他奶奶“隔辈亲”的这种情感很相近,我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人,所以当时就想把这种农村立体化的人的生存境遇勾勒出来。”穆肃谈起他创作这个剧本的缘由。

  穆肃电影剧本中的情节并非是虚构,它同样地呈现在蒋能杰的这部纪录片中。“当时我在一个小孩父母工作的地方拍了他父母的视频,回到村子给小孩子的时候,小孩说他不是我妈妈。其实这个就是他妈妈,他心里不敢承认。志愿者打电话给妈妈的时候,那小孩拿起电说了几个呃之后,就说你跟姐姐讲吧。”蒋能杰还跟记者讲述了另一件令他感到惊讶的事情。“有一父母打工回家,再村道上碰到自己的小孩,小孩不认识,就叫叔叔阿姨。这是悲剧啊,孩子不认识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不认识孩子。”

  蒋能杰告诉记者,这些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孩子与父母的感情疏远,自然而然孩子的心理都会产生变化。“有一句话说,最好的教育是陪伴,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很对。其实只要多陪陪孩子,多给予他们关心,他们都很容易满足的。之前在电视上看到一个节目说‘别人跟我比父母,我跟别人比未来’,这些孩子拿什么跟别人比未来?”作为即将当爸爸的蒋能杰对小孩的未来教育感触良多。

  希望留下一部能记录时代的好作品

  “我觉得挺快乐的,主要还是源于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同事也很感谢我的家人,他们很尊重我。”谈及这6年多来的感受,蒋能杰最感触的除了累之外,就是快乐。之所以说累,主要是这个漫长的过程和只身一人在创作。蒋能杰说刚开始拍摄这个选题时,只有他和他的堂哥两个人就去拍了,后来因为资金不足,就停拍出来工作了一段时间,赚到有点积蓄的时候又回去村里拍摄,就是这样反反复复、断断续续把这部片子完成了。在后来的剪辑、推广宣传时,都是蒋能杰一个人完成的。

  在2011年,蒋能杰把《路》放到了网上,曾几度引起大家的关注。BBC、凤凰卫视、湖南卫视等一些媒体也对此进行了报道。

  “我感觉最开始那个激情不再了,那时候好单纯,很没有负担的,可能因为现在成家了,有生活压力了。”蒋能杰正在做关于老兵的记录片,他说纪录片肯定会一辈子从事,只是怎么去拍、花多少精力去做这个事情,以后还会做点公益。

  在纪录片导演的道路上,蒋能杰“希望留下一部好作品,能记录时代的作品,记录时代和人的变化。”

  《村小的孩子》影评(九):湖南台对#纪录片《村小的孩子》视频系列介绍#

  《村小的孩子》影评(十):关于《村小的孩子》的一些分享

  眼看关注留守儿童的纪录片《村小的孩子》已经全国巡展到了倒数第二站天津,今天抱着好奇心去理工大观看了这部由蒋能杰导演的片子,说实话,现场的放映与放后交流效果非凡,满满收获而回,虽在现场有发言和交流,但还是一肚子话没有说完,在此对几个问题进行一些简单的分享。给自己一个交代,也为大家提供几个视角。

  简单说说,事实上本片涉猎广泛,以时间为纵轴,以乡村为横轴,为观者提供了一个横纵交错的立体空间,比较全面地展现了留守儿童的生活状态,即便这已然是个很老的话题,但从片子里还是能看到新意与多元。自己感触比较深的就是从片中引申而出的“陪伴”之意,对留守儿童来说,陪伴不仅意味着父母地理意味上的陪伴,还有心理成长上的陪伴,而这种陪伴不仅来源于父母,还来源于家里的留守老人,学校里的代课教师,乃至整个农村社区里的资源搭配。而且陪伴不仅应当有深度,还应当是相互之间的,共同提升的,在这点上,影片给了我不小启示。具体有关纪录片本身的东西就不再多说,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关注《村小的孩子》展播活动以及后续放映。相信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思考。

  另外就是对现场其他问题的简单回应,两个问题比较典型:

  一是过度关注和强调留守儿童,会不会给他们造成负面的心理暗示?

  二是纪录片到底能给留守儿童带去什么,又到底能不能改变社会现实?

  这两个问题很好,且的确存在。我觉得这两个问题事实上是同一问题的不同侧面,此话怎讲?现在很多公益类或强调价值性的活动不经意会走向两个极端。

  一个极端就是对问题或关注对象过度“标签化”,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污名效应的产生,最后变成心理学中“说你不行你就不行”的消极心理期待,最终让弱者愈弱,甚至使其在行为上产生自我设限自我悲怜的倾向。这不仅不利于公益初衷的发挥,严重得还会反其道而行之。其实这种现象在现行的公益场域里实为常见,总结起来就是:急躁地挥舞着道德的大旗,殊不知干出了反道德的行径。这需要警醒。

  另一个极端,就是以为纪录片是万能的,是必须改变现实的,如果没有为记录对象带来实质性变革,就是虚伪之为,无知之慧。这个想法同样极端得令人惋惜。首先我们需要明白这是一个分工合作的时代,每个领域都有各尽其职者,只有相互配合才能运转起社会这个庞然大物,而纪录片只是其中一个零部件,它起到的作用更像是穿针引线,抛砖引玉。如果要把改变现实的重担寄希望于纪录片,那为什么不所有人都去当导演呢?所以我们更应当想的是,纪录片该如何引导改变,而不是直接去参与改变。

  回到纪录片本身,在我看来,纪录片绝少价值判断,却是一种“求真”的过程,它负责呈现事实,留给观者的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局,里面有足够反思带入的空间,这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价值指引。以我们大学生为例,我们从如《村小的孩子》这样的纪录片中可以得到什么?一是我们可以看到问题存在的形式与维度,这是我在第一部分中有谈到的,二是我们能学到面对问题的方法与路径。就比如《村小的孩子》,对于学习社科的同学来说,其实它本身就是一个研究方法的展现,在社会学看来这是一个具备典型性的个案研究,对于人类学来说,这就是一次为期好几年的田野调查,而导演蒋能杰为了融入当地,还在小学里当起了教师,这种“参与式观察”本身就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方法,一种以后自己在研究探索过程中可以利用的方法。总结来说,作为大学生,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依旧有很多社会问题存在,依旧有很多研究可以探索,依旧有很多方法可以利用。把这些思路与视角用好了,事实上不管我们最后是否把聚焦点放到留守儿童上,我们都有可能因此而影响到另一群人,或者解决另一些社会问题,而这也就是纪录片的意义所在,给人以延展的可能和发挥的空间。

  所以我说,纪录片带来的不仅当是感动,更多的应该是思考感动的来源、形成及其背后潜藏的价值,看出这些,我想这个纪录片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终了,思路凌乱,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今天也很高兴和导演能杰哥、天津电视台的林铁老师以及理工大的秦萍老师做了很多面对面的交流,期望沟通不止,友谊长留。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